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3.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4.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5.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6.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三要素:(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相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7.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时“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及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有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成为服务原语。

8.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3)结构上可分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举例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9.OSI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应用层:具有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这里的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如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支持文件传送的FTP协议等。(2)运输层:负责想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a、传输控制协议TCP;b、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4)数据链路层:简称链路层,两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5)物理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比特。任务是透明比特传送比特流。

10.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第二章】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2)电气特性:接口电缆各条线上的电压范围(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压含义(4)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解释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1)数据:是运输信息的实体。(2)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3)模拟数据:运送数据的模拟信号。(4)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5)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6)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7)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的数据(8)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9)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双方同时发送(10)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及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

也不能同时接收)(11)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常见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双绞线: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光缆: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

4.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波分复用:是光的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是另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链路:所谓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2.数据链路: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再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5.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起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而不是星型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型拓扑结构?

答:(1)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2)因为当时可靠的星型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将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

6.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答:“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BASE-T 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

【第四章网络层】

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试比较其优缺点。答: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链接”虚电路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异。

2. 网络协议IP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3.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链接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络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告,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特点:(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6.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唯一的32为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连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7.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有三种含义,(1)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为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2)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钱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3)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8.一个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链接多少主机?255.255.255.2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6台。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9. 一个A类网络和一个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 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A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B类网络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目不同 .

10.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

Host-id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2^12-2=4096-2=4094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机数2^12-2

11.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是 10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12.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C2 2F 14 81-- (12*16+2).(2*16+15).(16+4).(8*16+1)--- 194.47.20.129

C2 2F 14 81 --- 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

C类地址

13.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有实际意义.C 类子网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可以选择后8位中的高位,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

14.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15.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2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

16.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总长度(字节) 数据长度(字节) MF 片偏移

原始数据报 4000 3980 0 0

数据报片1 1500 1480 1 0

数据报片2 1500 1480 1 185

数据报片3 1040 1020 0 370

17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RIP OSPF BGP

网关协议:内部;内部;外部

路由表内容:目的网,下一站,距离目的网,下一站,距离目的网,完整路径

最优通路依据:跳数;费用;多种策略

算法:距离矢量;链路状态;距离矢量

传送方式:运输层UDP; IP数据报建立TCP连接

其他 RIP:简单、效率低、跳数为16不可达、好消息传的快,坏消息传的慢。OSPF: 效率高、路由器频繁交换信息,难维持一致性

BGP:规模大、统一度量为可达性

【第五章传输层】

1.TCP的可靠传输的工作机制: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字街一个序号,同事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经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对应的确认;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将会被重传。

2.TCP传输控制协议的概述: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模型中,它完成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

TCP的最主要特点:(1)面向链接的运输层协议。应用程序在使用TCP协议之前,必须先建立TCP链接。在传送数据完毕后,必须释放已经建立的TCP链接(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断点,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3)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4)TCP提供全双工通信。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进程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5)面向字节流。

3.TCP传输是传输层上与网络层、应用层间的数据传送。它以报文段为单位进行传送的传送方式,超时重传的策略等。

4. 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

答: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标记常规的服务进程;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标记没有熟知端口号的非常规的服务进程;

5. 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答:6个数据字段的长度:前5个是1480字节,最后一个是800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是:0,1480,2960,4440,5920和7400.

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才能明确哪个分则得到了确认。

7.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丢弃它而其他什么也没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理由。

答:收到重复帧不确认相当于确认丢失

8. 假定使用连续ARQ协议中,发送窗口大小事3,而序列范围[0,15],而传输媒体保证在接收方能够按序收到分组。在某时刻,接收方,下一个期望收到序号是5.

试问:(1)在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中可能有出现的序号组合有哪几种?(2)接收方已经发送出去的、但在网络中(即还未到达发送方)的确认分组可能有哪些?说明这些确认分组是用来确认哪些序号的分组。

9.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解:(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4)70

10.一个TCP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解:来回路程的时延等于256ms(=128ms×2).设窗口值为X(注意:以字节为单位),假定一次最大发送量等于窗口值,且发射时间等于256ms,那么,每发送一次都得停下来期待再次得到下一窗口的确认,以得到新的发送许可.这样,发射时间等于停止等待应答的时间, 结果,测到的平均吞吐率就等于发送速率的一半,即 8X÷(256×1000)=256×0.001 X=8192 所以,窗口值为8192.

11.TCP流量控制:所谓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流量控制是一个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12.拥塞控制:所谓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用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当网络的吞吐量明显小于理想的吞吐量时就进入了轻度拥塞的状态。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

拥塞控制的4种方法:(1)慢开始【发送发让自己的发送窗口等于拥塞窗口,由小到大逐渐增大发送窗口。用报文个数作为窗口大小的单位】(2)拥塞避免【让拥塞窗口缓慢地增大,而不是增倍,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缓慢地增长。】(3)快重传【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即立即发出重复确认】(4)快恢复【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一定不能超过对方给出的接收窗口值】13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这里每一种算法各起什么作用? “乘法减小”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答:慢开始: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可以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拥塞避免:当拥塞窗口值大于慢开始门限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的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

快重传算法规定:发送端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的ACK即可断定有分组丢失了,就应该立即重传丢手的报文段而不必继续等待为该报文段设置的重传计时器的超时。

快恢复算法: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ACK时,就重新设置慢开始门限ssthresh

与慢开始不同之处是拥塞窗口cwnd 不是设置为 1,而是设置为ssthresh

若收到的重复的AVK为n个(n>3),则将cwnd设置为ssthresh

若发送窗口值还容许发送报文段,就按拥塞避免算法继续发送报文段。

若收到了确认新的报文段的ACK,就将cwnd缩小到ssthresh

乘法减小: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乘以 0.5。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加法增大: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确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 增加一个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14.什么情况下出现拥塞?答:在某段时间内,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疯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拥塞。

15.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创送、连接释放。

在TCP连接建立要解决三个问题:(1)要使每一方都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2)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进行分配

16.试以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一个运输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释放。可以设两个互相通信的用户分别连接在网络的两结点上。答:设A,B建立了运输连接。协议应考虑一下实际可能性:

A或B故障,应设计超时机制,使对方退出,不至于死锁;

A主动退出,B被动退出

B主动退出,A被动退出

17.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会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答: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连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数据段并正确抵达主机2,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TCP数据段,这次很不幸,主机2在收到第二个TCP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显然主机1发送的第二个TCP报文段会丢失。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那么即使收到主机1的确认后,只会释放主机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1发送数据,而仍然可接受主机1发来的数据,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18. 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第六章应用层】(选择填空)

1.英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是域名系统。

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域、子域、子域的子域。

3.国际顶级域名:cn-中国,us-没过,uk-英国通用顶级域名com-公司,int-国际组织

4.二级域名分为:类别域名、行政域名

5.因特网的名字空间是按照机构的组织来划分的,与物理的网络无关,与IP地址中的“子网”也没有关系。

6.DNS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不是以“域”为单位的,而是以“区”为单位,区可能等于或小于域,但一定不可能大于域。

7.在因特网上共有13个不同IP地址的根域名服务器,从a到m(前13个字母)。

8.FTP(File Tran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类型、格式、存取权限。

9.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不同。超文本文档仅包含文本信息,而超媒体文档还含有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像等。

10.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表示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2种工作方式:非流水线方式、流水线方式。2类报文:请求报文、响应报文。】

HTML超文本传送语言

万维网WWW的核心技术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万维网的文档。

11.Cookie只是一个小小的文本文件,不是计算机的可执行程序,因此不能传送计算机病毒,也不可能用来获取计算机硬盘中的信息。

12.动态文档和静态文档的区别:体现在服务器端。文档内容的生成方式不同。

13脚本指的是一个程序,被另一个程序而不是计算机的处理机来解释或执行。

14.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CGI通用网关接口;URL统一资源定位符;FTP文件传输协议

15.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需要配置的项目:(1)IP地址(2)子网掩码(3)默认路由器的IP地址(4)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第七章网络安全】(选择填空)

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1)截取(2)中断(3)篡改(4)伪造

2.对称密码机制:即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密码机制。DES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是公开的。

3.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1)网络层安全协议(2)运输层安全协议(3)应用层的安全协议

【第九、十章无线网络】

1.无线局域网分2大类: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2.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无线城域网WMAN,

3.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IPng)好处:有更多的时间来规划平滑过渡;有更多的时间培养IPv6的专美人才;及早提供IPv6服务比较便宜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1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A.A TM 网 B.DEC 网 C.ARPA 网 D.SNA 网 2.下列关于TCP/IP 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 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 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7.在HDLC 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03137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选择题

1.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器 C、路由器 D、集线器 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3.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4.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5.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6.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7.PPP协议提供的3类功能分别是:成帧、链路控制和( ) A.通信控制 B.网络控制 C.存储控制 D.安全控制 8.路由选择包括的两个基本操作分别为( ) A.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B.可能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C.最优选择算法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D.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9. 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的路由算法是( )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扩散法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0. 在Internet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 11.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长度为 ( ) A.8比特 B.16比特 C.24比特 D.32比特 12.在TCP/IP协议的传输层将数据传送给用户应用进程所使用的地址形式是( ) A.IP地址 B.MAC地址 C.端口号 D.socket地址 13.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内,则它们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 ) A.“与”操作,结果相同 B.“或”操作,结果相同 C.“与非”操作,结果相同 D.“异或”操作,结果相同 14.下列关于网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谢希仁)

简答题: 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 的日常生活。 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4、试比较xDSL,HFC 以及FTTx 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 5、要发送的数据为11。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6、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 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0 变成了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位10 都变成了0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7、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 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0110,问删 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8、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的广播通信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 用呢 9、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 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10、试说明10BASE-T 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11、以太网使用的CSMA/CD 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 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12、有10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带宽。(1)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10Mbit/s 以太网集线器; (2)10 站点连接到一个100Mbit/s 以太网集线器; (3)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10Mbit/s 以太网交换机。 ! 13、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14、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 作者:Christopher Leidigh 第 101号白皮书

摘要 安全事故的数量每一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安全威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如今,为了安全地部署和管理网络,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数据中心专家都需要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本白皮书阐述了网络系统的基本安全知识,包括防火墙、网络拓扑和安全协议等。此外,还给出了最佳方案,向读者介绍了在保护网络安全中某些比较关键的方面。

简介 要保护现代商业网络和 IT 基础设施的安全,不仅需要端对端的方法,还必须充分了解网络中所存在的弱点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虽然这些知识并不足以阻挡住所有网络入侵或系统攻击企图,但可以使网络工程师排除某些常见问题,大量减少潜在的危害并迅速检测出安全性漏洞。随着攻击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步骤来确保安全性。图 1 显示了历年来安全事故次数的显著上升趋势,数据取自 CERT? Coordination Center (一家互联网安全专业技术中心)。 图 1 – 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次数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11596422.html, 本白皮书除介绍安全基础知识之外,还提供了一些有关网络、计算机主机和网络基础设施元素的最佳方案。由于不存在“确保安全的唯一方法”,因此,哪些措施最为合适要由读者/工程人员自己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 1998-2003 b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年份 报告的安全事故次数 82,094 55,100 21,756 9,859 3,734 2,134 2,573 2,412 2,340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90,00085,00080,000 75,000 70,00065,00055,000 50,000 60,00045,00040,00030,000 25,000 35,00020,00015,0005,000 10,000100,000 95,000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考试样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D ) A. 精度高 B. 内存容量大 C. 运算速度快 D. 共享资源 2.( D )不属于局域网的特点。 A.较小的地域范围 B.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 C.一般为一个单位所建 D.一般侧重共享位置准确无误及传输的安全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 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C )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 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 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与( C )是决定各种局域网特性的三个要素。 A.环型 B.总线型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逻辑链路控制 7.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 B.链路分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种 C.链路有容量 D.链路包含节点和通路 9. 在OSI参考模型的那个层次有数据加密?( A ) A.表示层 B.应用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0. FDDI表示( C ) A.光纤环形网络 B.光纤高速环形网络 C.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D.光纤分布网络 11. ARP的功能是什么?( D ) A. 验证数据帧的接收 B. 获得主机的I P地址,然后将I P地址映射到一个注册的域名上 C. 测量在单个发送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数 D. 获得主机的M A C地址,然后将M A C地址映射到主机的I P地址上 12. IEEE 802.11规范中,哪种技术被标准化了?( C )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_一看就懂

5.4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inehart和 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 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 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 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 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 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 构包括输入层(input)、隐层(hide layer)和输出层(output layer)(如图5.2所示)。 5.4.1 BP神经元 图5.3给出了第j个基本BP神经元(节点),它只模仿了生物神经元所具有的三个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加权、求和与转移。其中x1、x2…x i…x n分别代表来自神经元1、2…i…n的输入;w j1、w j2…w ji…w jn则分别表示神经元1、2…i…n与第j个神经元的连接强度,即权值;b j为阈值;f(·)为传递函数;y j为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 第j个神经元的净输入值为: (5.12) 其中: 若视,,即令及包括及,则

于是节点j的净输入可表示为: (5.13)净输入通过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f (·)后,便得到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 (5.14) 式中f(·)是单调上升函数,而且必须是有界函数,因为细胞传递的信号不可能无限增加, 必有一最大值。 5.4.2 BP网络 BP算法由数据流的前向计算(正向传播)和误差信号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构成。正向传播 时,传播方向为输入层→隐层→输出层,每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若在输出层得不到期望的输出,则转向误差信号的反向传播流程。通过这两个过程的交替进行, 在权向量空间执行误差函数梯度下降策略,动态迭代搜索一组权向量,使网络误差函数达 到最小值,从而完成信息提取和记忆过程。 设 BP网络的输入层有n个节点,隐层有q个节点,输出层有m个节点,输入层与隐层之间 的权值为,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为,如图5.4所示。隐层的传递函数为f1(·),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f2(·),则隐层节点的输出为(将阈值写入求和项中):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及答案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算法要考虑的技术因素的是【】 A.选择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 B.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 C.是否采用差错控制 D.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 答案:C 解析:(P98)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算法,设计路由算法时要考虑诸多技术要素。首先,考虑是选择最短路由还是选择最佳路由;其次,要考虑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其三,是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其四,要考虑关于网络拓扑、流量和延迟等网络信息的来源;最后,确定是采用静态路由选择策略还是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2.下列接入方式不属于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是【】 A.双绞线接入 B.铜线接入 C.光纤接入 D.无线接入 答案:A 解析:(P6)宽带网络的接入网技术可根据所适用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多种类型。 3.无线传输介质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可见光 B.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 C.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微波 答案:C 解析:(P38) 4.对于哪种应用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 A.流媒体应用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视频点播 答案:B

解析:(P113)到底应该丢弃哪些分组,这取决于所运行的应用的类型。对于文件传输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相反,对于流媒体而言,一个新的分组比老的分组更加重要。因此前一种策略(即旧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葡萄酒策略,而后一种策略(即新的分组比旧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牛奶策略。 5.下列不能作为X.25分组头的前三个字节的标识是【】 A.通用格式标识 B.流量控制标识 C.逻辑信道标识 D.分组类型标识 答案:B 解析:(P212)每个分组均由分组头和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分组头用于网络控制,主要包括DTE- DCE的局部控制信息,其长度随分组类型不同有所不同,但至少要包含前三个字节作为通用格式标识、逻辑信道标识和分组类型标识。 6.下列划分VLAN的方法中,当一台机器移动到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需要对网络地址重新配 置的是【】 A.按交换端口号 B.按MAC地址 C.按帧结构 D.按第三层协议 答案:A 解析:(P227)(1)按交换端口号划分VLAN。通常将交换设备端口进行分组来划分VLAN。仅靠端口号来分组定义VLAN将无法实现同一个物理分段同时参与到多个VLAN中,而且当一个网络节点从一个端口移至另一个端口时,网管人员将不得不对VLAN成员进行重新分配;(2)按MAC地址划分VLAN。由网管人员指定属于同一个VLAN的各网络节点的MAC地址。由于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中的,故移至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他将仍保持其原先的VLAN成员身份而无须网管人员对之重新配置。(3)按第三层协议划分VLAN。基于第三层协议的VLAN划分决定VLAN成员身份时主要是考虑协议类型(支持多协议的情况下)或网络层地址(如TCP/IP网络的子网地址)。用户可以自由的移动他们的机器而无须对网络地址进行重新配置。 7.下列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如何将数据组合成帧 B.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C.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包括处理传输差错、调节发送速率使之与接收匹配 D.在两个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答案:B 解析:(P71)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它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 ,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结构化管理体系.计算机网络就是按照高度结构化设计方法采用功能分层原理来实现的,即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网络体系和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Network Architecture):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用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可以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网络组织是从网络的物理结构和网络的实现两方面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网络配置是从网络应用方面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布局,硬件,软件和和通信线路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让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最早是由IBM公司在1974年提出的,名为SNA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结构化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容易处理的子问题,然后加以解决. 层次结构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成层次分明的一组组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各层执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结构化层次模型,有如下优点: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即不需要知道低层的结构,只要知道是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灵活性好,是指只要接口不变就不会因层的变化(甚至是取消该层)而变化 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而不影响其他层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是因为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已经有了精确的说明 网络协议 协议(Protocol) 网络中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存在各种差异,为了保证相互通信及双方能够正确地接收信息,必须事先形成一种约定,即网络协议. 协议: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交换规则(或称时序/定时关系) 注:通信协议的特点是: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体(Entity) 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软硬件设施 接口(Interface) 接口:是指网络分层结构中各相邻层之间的通信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OSI/RM参考模型 基本概述 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就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否则异种计算机就无法连接成网络,这种共同遵循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就是国际标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RM. ISO 发布的最著名的ISO标准是ISO/IEC 7498,又称为X.200建议,将OSI/RM依据网络的整个功能划分成7个层次,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interconnection), 互操作性(interoperation)和应用的可移植性(portability). 分层原则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分层原则如下: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如何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1)硬件系统是最内层的,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系统软件在硬件之外,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操作界面。 (3)应用软件在最外层,为用户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系统界面。通常将硬件系统之外的其余层称为虚拟机。各层次之间关系密切,上层是下层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各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4.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如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寻址技术组成及I/O机理等。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包含对程序员透明的硬件细节,如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连接方法等。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解:全面的回答应分英文全称、中文名、功能三部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计数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为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ACC:Accumulator,累加器,是运算器中既能存放运算前的操作数,又能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X:此字母没有专指的缩写含义,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要写入某存储单元的数据。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输入/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网络协议中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要素是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编码 2.“三网合一”中所指的三网不包括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络 C.企业内部网 D.广播电视网 3.以下网络拓扑构型中不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是 A.星形 B.网状形 C.树形 D.总线形 4.在广播式网络中所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不包括 A.主播地址 B.单播地址 C.多播地址 D.广播地址 5.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传输层服务的协议是 A.TCP与IP B.FTP与TCP C.IP与DNS D.TCP与UDP

15.HDLC的帧类型中不包括 A.信息帧 B.检测帧 C.监控帧 D.无编号帧 16.因特网中使用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用到的路由选择算法是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D.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17.为预防拥塞在网络的传输层上可采取的策略是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27511460356712391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5,P1-P16) 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2.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 C.报文交换D.光交换 3.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4.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5.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报文头 B.报文尾 C.路由 D.分组编号 (6-13,P17-P28) 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数字信号的驱动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 7. 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 以上均不对 8.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9. 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 )。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 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 10.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

计算机网络基础原理

第一单元,计算机网络基础原理x 1.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 D ) //确定 A、连接计算机与终端设备 B、连接通讯设备与通讯线路 C、连接网络用户 D、共享资源与管理用户 2、计算机网络应具有以下哪几个特征( D ) //确定 a、网络上个计算机在地理上就是分散的 b、各计算机具有独立功能 c、按照网络协议互相通讯 d、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 A、a c B、b d C、a b c D、a b c d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 D ) //确定 A、互联 B、开放 C、共享 D、以上都就是 4、世界上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就是( D ); //确定 A、ALOHA B、ALTOALOHA C、Ethernet D、ARPANET 5、Internet的前身就是( A ) //确定 A、ARPANET B、ALOHA(无线电计算机通信网) C、Ethernet D、Intranet 6、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 B ) 结合的产物//确定 a、硬件 b、计算机技术 c、软件 d、通讯技术 A、a与b B、b与d C、a与c D、c与d 7、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号就是( C ) ; //不确定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A、只有a B、只有b C、a与b D、都不就是 8、计算机网络中信号的传输方式就是( D ); //确定 a、基带传输 b、窄带传输 c、宽带传输 A、只有a B 、只有b C、a与b D、a与c 9、主要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的信号方式就是( A ) //确定 a、基带传输 b、宽带传输 A、a B、b C、a与b D、都不就是 10、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信号方式就是( B ) //确定 a、基带传输 b、宽带传输 A、a B、b C、a与b D、都不就是 11、具有一定编码,格式与位长要求的数字信号被称为( A ); //不确定 A、数据信息 B、基带 C、宽带 D、串行 12,( C )就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频带; //确定 A、数据信息 B、基带 C、宽带 D、串行 13、( D )传送就就是以字符为单位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传送。//不确定 A、数字信息 B、基带 C、宽带 D、串行 14、局域网的工作范围就是( C ); //确定 A、几公里~几十公里 B、几米~几百米 C、几米~几公里 D、几十公里~几百公里 15、局域网的数据传送率一般为( D ); //确定 A、几Kbps~几十Kbps B、几十Kbps~几百Kbps C、几Mbps~几十Mbps D、几十Mbps~几百Mbps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总料汇期末复习资机《计算组成原理》一、名词解释:是指能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周期内,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CPU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执行部件在微命令的控制下所进行的操作。微操作加减交替法:除法运算处理中对恢复余数法来说,当余数为正时,商“1”,余数左移,余数左移一位,加除数。”一位,减除数;当余数为负时,商“0有效地址:EA是一16位无符号数,表示操作数所在单元到段首的距离即逻辑地址的.偏移地址形式地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对形式地址的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在同一CPU 相容性微操作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CPU相斥性微操作:在同一,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s PLA:,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 GAL,中央处理器。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CISC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CPU执行单元,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二、选择题 。 )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存放在( B1. CPU.和ROM D ROM C.RAM B A.RAM .)。 D 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外部设备和主机.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A.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D C.主机和使用程序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在机器数( BC 3..反码 D.移码B.补码 C A.原码 )来实现。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D 4.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才能识别它。C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因此只有计算机的( 5. 时序信号指令 D.判断程序C..A.译码器 B)。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C 6. ).(D233.(101001) 101001A.() B.(52)C1682 BCD)。 C 7.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A.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B.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D)。 C 8.补码加减法是指(.操作数用补码表示,两数尾数相加减,符号位单独处理,减法用加法代替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与尾数一起参与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加减相同B 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直接相加减,减某数用加某数的补码代替,结果的符号在运算中形成.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由数符决定两尾数的操作,符号位单独处理D)。B 运算器虽然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9.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数据总线B A.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关C.

网络游戏工作原理

网络游戏工作原理 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 (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还需要有什么? (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个都不行

(5)好象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准备出发了,但是等等,这条路上只能通一辆火车,万一罗马那正好也有一辆火车从那边开过来,路上撞到了怎么办,那么我们要和他们先沟通好。 (6)沟通好了,现在发货,我们坐着火车到了罗马,决定送过去,但是发现,我们听不懂罗马人的话,罗马人也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这个时候我们非常有必要带一个翻译官,当然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和罗马人说的是同样的语言就好了。不管怎么样,来接纳的人总算能和我们沟通了,当然,这是人和人的沟通,不是人和货物的沟通。 (7)真正的货物终于送到了,完成了。 把这对应的7层,放到网络游戏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了一个游戏运作的原理。首先,我要有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外表上看起来华丽无比,这就是第7层,应用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用的所有的网络上的软件,游戏等等。 接下来到第6层,游戏有了,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把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去,但是服务器不可能用眼睛看着我们玩游戏,因此我们要把游戏里的数据打包,包装好,用统一的格式发出去,这个叫“封包”。这就是第6层,表示层。 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一个人从屏幕边上跑过来,我的游戏上为什么会显示?原因在于服务器把数据发给我,告诉我有一个人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 试题及答案

自考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C A.“高速”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 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A A.ARPANET B.SNA网 C.无线局域网 D.DNA网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D A.树形 B.总线形 C.环形 D.网状形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 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C A.ITU编号 B.EIA编号 C.RFC编号 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A A.实现描述 B.体系结构 C.服务定义 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C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 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 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B A.应用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 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A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C A.字节计数法 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12.在物理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D A.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B.未做差错校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重点总结

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12分,名词解释题12分,是非题10分,简答题25分,综合题21分。 全书重点第一、、三、四、五章 主要概念及名词: 1.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计算机网络: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下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设备或网络线路连接,在软件的管理下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 注: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 2.常见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 3.TCP/IP 模型及各层功能 4.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访问信息的客户机/服务器协议。 5.通信子网:指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负责计算机 间的数据通信,也就是信息的传输。包括:传输信息的物理媒体、转发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 6.香农公式:香农提出并严格证明了“在被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中,计算最大信息传 送速率C公式”:C=Blog2(1+S/N)。式中:B是信道带宽(赫兹),S是信号功率(瓦),N是噪声功率(瓦)。 7.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 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8.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种,用于 在网络上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该协议典型地用于internet上对电子邮件进行路由传送。 9.ARPAnet: 所谓"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阿帕网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10.通信协议: 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要 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 11.路由器及其结构:电源接口(POWER):接口连接电源。 复位键(RESET):此按键可以还原路由器的出厂设置。 猫与路由器连接口(WAN):此接口用一条网线与家用宽带调制解调器进行连接。 电脑与路由器连接口(LAN1~4):此接口用一条网线把电脑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12.SAP: 是上层访问下层所提供服务的点。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下层是为相邻上层

WiFi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

WiFi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 WiFi网络结构 * 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 * 接入点(Access Point,AP)。接入点即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 * 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 * 关口(Portal),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这儿有3种媒介,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以及和无线局域网集成一起的其它局域网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们可能互相重迭。IEEE 802.11只负责在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上的寻址(Addressing)。分配系统和其它局域网的寻址不属无线局域网的范围。 IEEE802.11没有具体定义分配系统,只是定义了分配系统应该提供的服务(Service)。整个无线局域网定义了9种服务: * 5种服务属于分配系统的任务,分别为,联接(Association)、结束联接(Diassociation)、分配(Distribution)、集成(Integration)、再联接(Reassociation)。 * 4种服务属于站点的任务,分别为,鉴权(Authentication)、结束鉴权(Deauthentication)、隐私(Privacy)、 MAC 数据传输(MSDU delivery)。 WiFi工作原理 WiFi 的设置至少需要一个Access Point(ap)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lient(hi)。AP 每100ms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经由beacons(信号台)封包广播一次,beacons 封包的传输速率是 1 Mbit/s,并且长度相当的短,所以这个广播动作对网络效能的影响不大。因为WiFi规定的最低传输速率是1 Mbit/s ,所以确保所有的WiFi client端都能收到这个SSID广播封包,client 可以借此决定是否要和这一个SSID的AP连线。使用者可以设定要连线到哪一个SSID。

全国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传输速率至少应达到 2.电子银行的核心功能是 A.自动存取款作业 B.金融交易卡服务 C.电子汇款与清算 D.销售点自动转账 3.下列关于环形拓扑优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电缆长度短 B.网络性能稳定 C.可使用光纤 D.故障检测容易 参考模型中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5.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

6.下列关于交换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路交换适用于猝发式通信 B.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 C.报文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 D.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7.对于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若数据传输速率达到9600bps,则码元速率为 8.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交换技术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线路交换 9.下列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中属于链路管理功能的是 A.建立连接 B.流量控制 C.帧的同步 D.差错控制 10.可用于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方案是 A.前向纠错 B.滑动窗口机制 C.拥塞控制 D.三次握手机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