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在淡化学科中心的同时,更关注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而与美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姐妹艺术音乐,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音美结合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美术课做到了“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使学生从学科学习走向了综合学习。

关键词:音乐美术兴趣情感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联想实践美术课堂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也逐步显示出其重要性。《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我们的生活经验”他包含着音乐与美术两大学科,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似乎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实际上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好的音乐又象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使抽象的音乐语言便得更加形象,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

曲;形式上的差异非但不能掩盖它们本质的一致,反而由于它们的互补性,音画结合为学生完整地感受世界营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氛围正如雷默所说:“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线条、色彩、质感,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著名教育家穆赛尔也认为,音乐与绘画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音乐会使美术课堂更具活力。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多种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为活泼多样,…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综合探索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基础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音美结合不仅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实际,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音乐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音美结合,有利于于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自觉地用脑,用耳、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也强调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我们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其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音乐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戏、活动和学习,听到音乐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因此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使美术课堂做到了动静结合,达到了音美互补的效果,优化课了堂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音乐使美术课静中有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课常常给我们留下宁静而又沉闷的印象,而音乐不仅可以改变美术课堂沉闷的气氛,其明快的旋律又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朝气,激发学生兴趣,使静的课堂动起来。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枯燥无味的导入使课堂一开始就变的无聊乏味,也预示着教学的失败;合理运用音乐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给学生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听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可以

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在静中运用音乐的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变得妙趣横生、兴趣盎然。

(二)音乐使美术课动中有静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又有自己特有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兴趣持续时间也很短,在画画的时候时常会不自觉地哼起歌曲,宁静的音乐容易使人平静下来,并且产生一定的幻想。在学生绘画的时候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助于帮助学生静下心来作画,有一个良好的作画环境,作品的质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对动静艺术,充分发挥音乐在美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美术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只有将两者互补贯通,才能优化课堂环境,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音美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只以说教为主,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教学时根据欣赏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国画课教学时,选用一些优美的古典音乐作为衬托,容易把学生带到意境中去,感受画中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的激发感情,提高审美力。同时适合的乐曲以特有的符号语言将艺术作品变得直观形象,使作品内容显得清晰易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业难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音画结合的教学法使欣赏课变得优雅而又充满诗意,浓浓的艺术氛围提高

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学生通过立体的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欣赏,更加深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鉴赏作品和感悟作品的能力。

三、音美结合,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醒人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的组织功能,唤起学生丰富的遐想和无限的创造想象,以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的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抒情优美、活泼欢快、雄壮有力、朝气蓬勃的音乐都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很多人在过快乐时都有情不自禁想唱歌的感觉,也有面对奇美自然时想把一腔兴奋挥洒在纸上的冲动,不论是什么人,激情是没办法禁锢的。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声音是看得见的色彩。一个个音符从耳边跳过,一张张画面在眼前流淌,心中充溢的,是丰富的情感。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例如:在《过新年》一课,学生通过聆听喜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从而激发起内心的喜悦,感受到新年的快乐,音乐在触动学生心灵的同时,也

使学生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同时作为美术作品,它还蕴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体现着艺术家的思想,学生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学习才能感悟作品,才能使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而音乐能使这一过程更好的实现,在作品欣赏中,加入适当的音乐不但能为我们营造出美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与作者心灵交会,从而更好的感悟作品,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使美术课堂实现了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四、音美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公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因此被公认为对创造力培养最有效课程之一的美术课就显得责无旁贷,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说:“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的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像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像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由此不难看出,一切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来自与人的想象与创造,所以美术课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要让孩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要让他们把手中的瓶瓶罐罐变成神气的老虎和调皮的小孩……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无止境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正如马思聪所说:“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

课堂上通过音乐创设出具体的环境氛围,不仅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而且通过对音乐的直观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幻想。

想像和联想是音乐与绘画共有的不可缺的创作手段和欣赏手段,音画结合正是强调了这一共性,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潜滋暗长出丰富的想像力和联想力。

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从音乐联想到画面,由于每个人的感受能力不同,联想到的也千差万别。同一首乐曲,有的看到了宁静的河畔;有的则仿佛看到了茫茫的草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借助音乐形象不仅能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还能让学生尽情畅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五、音美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静止的音乐”音乐和美术的共性使它们在艺术表现中互相转换,即音乐用不同的旋律表现不同的画面;美术则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描绘乐感,制作乐器。美术是音

乐的又一形式再现,音乐则让美术作品得到实践;正是这一共性让音乐以其特有的形式使美术活动从静到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例如;《鼓儿响咚咚》一课,我先让学生制作小鼓,然后用小鼓为歌曲《鼓儿响咚咚》伴奏,使小鼓由作品变成了乐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了实践,感受到自制乐器的快乐,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实用性;同时学生通过触觉和听觉感受,体验到了更加多样的文化情趣,丰富了情感,充实了心灵。

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不仅使美术课做到了“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而且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从学科学习走向了综合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愉悦了身心、激发了灵感。作为美育工作者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美育人才。

作者简介:

邓志莉,女, 1978年12月出生,现任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小学美术教师。通讯地址: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小学邮政编码:458000 联系电话;0392 ——3187673

参考文献;

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渎》(实验稿),第一部分,第8-9页,第2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宫鹤:《走进新课程感受新理念探索新教法——浅谈新课标下的音画结合兴趣教法》,河南省教育厅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河南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第60页,2007年4月。

徐玲:《音画结合的音乐教学改革刍议》,河南省教育厅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河南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第4页,2007年4月。

《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新课标下美术与音乐结合的重要性》

作者邓志莉

专业美术教育

准考证号 060105200099

成绩

联系电话 0392——3187673

工作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小学

完成时间 2009年8月17日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教案

第18课音乐与美术教案 第18课音乐与美术教案 课标要求:(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音乐艺术和美术艺术的概况,认识它们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近代民办艺术关系到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的辉煌成就,知道艺术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增强学生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以来的音乐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取向,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评价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艺术的兴起与流派。 教学难点: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地位和影响的理解。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贝多芬音乐的地位 2.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3.贝多芬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特征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背景 2.印象派绘画 3.印象派音乐 4.印象派的贡献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现代美术 2.现代音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阅读本课的引言:19世纪以来,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音乐与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欧洲诞生了若干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们宛如一座座艺术高山,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些艺术家是谁?他们的作品具有什么艺术价值?进入现代以后,艺术界又有哪些新发展?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文字阅读框《音乐领域的古典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要想了解音乐教育的意义,我们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音乐?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人际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涵着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情感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起伏、断链等,它与人体脉搏律动和情感起伏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有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得,最传统的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当然现场表演也可以用电视播放。也可以听录音带或者是看音乐的录像。 音乐是一种用美妙的声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当代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完善和根本性的飞跃,我们在这个

基础上更应该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教育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以培养人塑造人作为目的,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它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音乐教育学又是一种交叉学科,它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产物。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教育学的一个领域,随着学科教育学的兴起,体现了教育学发展专门化的趋向。而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音乐学的一个领域,可以追溯更早。 让我们来看看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吧: 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它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经验引起不同的情感共鸣,产生不同的联想。透过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的扩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学生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爱国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得作用 我国音乐教育就是启蒙性质教育,启蒙教育在人一生得整个过程中就是及其重要得一个阶段,对受教育者得影响就是十分深远得,今天,我们工作得对象就是约占全国人口1/3得少年儿童,她们就是祖国得未来,革命事业得接班人,所以我们工作得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得进步个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得提高,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任,肩负着继承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中音乐艺术这一宝贵财富得使命,那么我们音乐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呢?如何让别人了解这些得重要性呢?下面我分五点来谈谈音乐教育得作用: 一、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帮助她们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形象得感染培养学生得审美能力,在抗战时期出现得歌;如《红星歌》、《英雄赞歌》、《参加八路军》、《歌唱二小放牛郎》、《毕业歌》、《在北京得金山上》、、、用这些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可使她们产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得热爱之情,依靠艺术得魅力,唱好一支歌对学生得教育往往胜过一堂枯燥得政治课;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得一些歌曲《东方红》、《浏阳河》、《国名革命歌》、《小松树快长大》、、、这些歌就就是今天唱来依然使人激情满怀,催人奋发向上。在现代出现得一些歌曲《走进新时代》、《祖国祖国多美丽》、《跨世纪得新一代》、、、用这些歌来教育学生,可使她们在革命先烈得影响下,珍惜今天得幸福生活,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音乐教材就是丰富多彩得,

每一首优秀得歌曲都能够强烈得体现出它得时代特点与思想内容,富有艺术得感染力与感情得冲击力。 二、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得创造思维与创造力 面对知识经济得到来,需要更多得注意力放到培养人才群体得创新能力上,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就是人得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得不就是音乐,而就是精神得探讨,音乐就是人类思想情感得最自然本性得表达,人人都有潜在得音乐本能,因此教育应面向所有得人,音乐教育得首要任务就是为众多得将来不就是音乐家得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她们成为积极得,有一定音乐能力得音乐爱好者,使她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她们向音乐得高深方面打下良好得基础。 爱因斯坦说:“我得很多发明与创造都来自音乐得启发”。音乐能使人轻松陶醉产生灵感,可见音乐教育对于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作用之大,而这种能力得培养对于智力得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得影响。 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 音乐教育就是普及教育得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数理化就是用逻辑思维得钥匙打开孩子们心灵上智慧得大门,它就是用艺术美得甘露浇开孩子们心灵美得花朵,优美动听得音乐能丰富美化她们得精神生活,培养、陶冶她们得高尚品质与情操,提高鉴赏美丑得能力,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得侵蚀。人对音乐得需求最主要体现在审美需求方面。在人得审美活动中,美感就是客观存在得美所引起得一种独特心灵反应,需历经思维、情感、知觉、想象等方面。这样美得东西才会

幼儿园绘画与音乐的通感

绘画与音乐的通感 在自主性绘画中,我们尝试了绘画与音乐结合的一系列活动,以绘画与器乐曲结合、绘画与歌曲结合为内容,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综合再造,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同时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引导幼儿在颜色、图形、线条等方面以主题的方式进行学习,为幼儿进行自主性绘画奠定基础。音乐是抽象艺术,与绘画一样,需要兴趣和基础。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我们刚开始是选择歌曲进行欣赏,因为歌曲有歌词。能使幼儿感到内容具体,好理解,为欣赏器乐曲打基础。 为了处理好把幼儿已有的色彩、图形、线条方面的美术基础知识与音乐欣赏自然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活动设计的内容和目标需要层层递进,每设计一步都要为下一步做铺垫。下面以音乐欣赏活动《轻快与沉重》为例进行分析。 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欣赏音乐,根据两段音色的不同选择相匹配的色彩和图形;再次欣赏音乐。为两段不同的音乐配上线条,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听听画画,幼儿自主地欣赏音乐,画出对音乐的理解。 由最初的感受色彩、图形与音乐的匹配,到引导幼儿用线条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最后把自己的音乐感受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三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第一环节需要引导幼儿认真听,并提出问题:“音乐共有几段?听完后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幼儿初步感受乐曲分成轻快和沉重的两段。接着,听音乐进行二维的选色彩和图形。在之前经验积累下,幼儿很快为这两段不同音色音乐配上了有颜色的图形。 最后幼儿总结出:图形的边比较圆滑,颜色是暖色调的代表着轻快的第一段音乐,为第一段音乐匹配的有心形、带子形、圆形、椭圆形;图形都带有尖角。颜色是冷色调,代表着沉重的第二段音乐,为第二段音乐匹配的图形有三角形、锯齿形、月牙、梯形、星形。 第二环节需要调动幼儿对线条的已有经验。运用了线条和音乐的结合。线条是艺术形式最明显的表征之一。音乐用它来表现主调、主题或动机;绘画靠它来界定边缘、形状。首先,教师播放欣赏的音乐片段,让幼儿随着音乐画出不同的线条。幼儿可以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以下是教学片段。 教师:“除了用颜色和图形来表现音乐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现音乐呢?如果用线条来表示,你会为这两段音乐配上什么线条呢?请你听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使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审美素质本身是现代人才不可少的素质。由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点和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了,他们就能辨善恶、识美丑、明是非,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音乐教育的过程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审美、创美的能力。由于它集中了人类审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以在美育中占有特殊地位。改革开放使现在的小学生能接受更多来自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东西的同时也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低级、颓废、腐朽的文化垃圾。例如:现在很多小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甚至对一些低级的歌曲也如痴如醉。 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使小学生增强抵制能力、摆脱这些歌曲的影响,我们就利用课堂教学以乐育人,教唱和欣赏一些富有朝气,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比如:教唱歌曲《祖国爱我,我爱祖国》,歌曲既富有气势,有具有抒情色彩,将祖国哺育少年幸福成长和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感情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通过教唱使小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唱《都是我们的小伙伴》时,歌词中用“在雨天里送伞”、“夏日里送水”……的语句表现小伙伴们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关心的美德。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从比较中慢慢懂得什么是美、什么使丑,逐步确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辨别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协同合作能力 协调的活动来自于协调的意识,协调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合适的教育方式。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彼此间的交流,他们从熟悉的家庭一下子进入了陌生的集体,是急需建立一种和谐愉快的同伴关系,而音乐教育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以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为例:本课以好朋友为主题,安排了两首聆听歌曲《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两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勾勾》。在教材实施中深刻感受到,这些精选的歌曲和乐曲极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们在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不由自主的想唱、想跳、想表演,恰恰增大了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协同合作演唱一首歌曲,可以拉起手来跳同一支舞,是完全无需老师插足而自发形成的这种同伴关系。比如在排练交响乐演奏时,要有一支由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组成的庞大乐队,正是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个乐手、每件乐器都严格地按照乐谱要求,严格遵守指挥的要求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包括组织音乐课外活动所以,通过排练交响乐,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比如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培养小学生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要把一首合唱歌曲演唱好,要靠每一个声部唱好,要靠每一个学生去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性,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集体,不能个人突出。只有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尽心尽力地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给人以完整的美的享受。同时,在排练过程中又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3.小学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乐曲演奏、边歌边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曲,能使人们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对改善记忆有明显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小学生的

《音乐与绘画》教案

《音乐与绘画》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找出音乐与 绘画的要素,体会音乐与绘画的联系。 2、学生能够尝试用绘画表现音乐,用音乐表现绘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上过很多门课,下面我就说两 门课,你们根据我说的这两门课的特征来猜一猜我说的是哪两门课?师第 一门课每周都只上一节课,你们在课上可以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喜 欢的图画。 生美术课师第二门课也是每周只上一节,你们都会到一个特殊的教室 上课,在课上可以欣赏到很多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还可以学 唱很多好听的歌曲。 生音乐课师大家都猜出是音乐课和美术课,你们觉得音乐与绘画有没 有联系呢?生有, 没有……师我们有了两种答案, 那么你们能说说原因吗? 生讨论师那么,音乐与绘画究竟有没有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 1、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师我们在美术课上 都会画一些静物或风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下面我们就试试用绘 画来表现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 首先,我先放几段音乐片段,你们想一想能用一种什么样的线条来描 绘,为什么?播放《梁祝》、《大海呀,故乡》生《梁祝》这段旋律比较

舒缓,优美,速度慢,用平滑的曲线来描绘。 《大海呀,故乡》速度时而缓慢,时而急速,旋律是上下波动的,体 现大海的波浪起伏,用波浪线来描绘。 2、 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师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个 音乐片段?播放《命运》生黑色、灰色……师好,那我们看看这里用了什么 色彩?播放《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势力,贝多芬号召人们 起来和命运抗争,激发人们同封建势力搏斗。 我们可以看到乐曲一开始那种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用了黑色来表现, 到后面有了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仿佛人们战胜了命运,从黑暗走向了光 明,色彩也变的明亮起来。 3、听音乐联想画面师我们刚刚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和色彩来描绘音 乐,下面我们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我们欣赏一段音乐,你来联想一幅 画面,大家可以动笔画一画。 播放《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组曲》中的《日出》,同学边听边作画。 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师你们怎么想到这些的呢?生这段音乐的旋 律很优美,很舒展,就让我联想到清晨日出的景象……4、总结根据音乐中 的哪些因素进行绘画?师刚才你们边听音乐边作画,而且画的非常好,那 么你们是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来进行绘画的呢?生旋律起伏、音量、节 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5、欣赏绘画作品联想音乐 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作品中有两个人物,我请两位同学来给 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生 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富人,他很胖,穿着也比较华丽、富有,他的神情显得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我国音乐教育是启蒙性质教育,启蒙教育在人一生的整个过程中是及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今天,我们工作的对象是约占全国人口1/3的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个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肩负着继承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中音乐艺术这一宝贵财富的使命,那么我们音乐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呢?如何让别人了解这些的重要性呢?下面我分五点来谈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抗战时期出现的歌;如《红星歌》、《英雄赞歌》、《参加八路军》、《歌唱二小放牛郎》、《毕业歌》、《在的金山上》...用这些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可使他们产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社

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依靠艺术的魅力,唱好一支歌对学生的教育往往胜过一堂枯燥的政治课;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些歌曲《红》、《浏阳河》、《国名革命歌》、《小松树快长大》...这些歌就是今天唱来依然使人激情满怀,催人奋发向上。在现代出现的一些歌曲《走进新时代》、《祖国祖国多美丽》、《跨世纪的新一代》...用这些歌来教育学生,可使他们在革命先烈的影响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音乐教材是丰富多彩的,每一首优秀的歌曲都能够强烈的体现出它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容,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和感情的冲击力。 二、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培养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上,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教育应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的高深方面打下良好

漫谈音乐中的形式美

浅谈音乐中的美 论文字数:4000 关键词:音乐美学和谐美整齐一律美变化统一美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内容摘要:在音乐教学与评论中,常常需要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以解释其动人之处。本文试图从和谐美、对比美、整齐一律美、对称均衡美、变化统一美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一些不为常人所见的音乐现象,以开拓在教学等领域的音乐美学的应用视野。 音乐美的体现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现实美作为音乐的反 映对象,它不是直接被再现,而是一种通过人的主观感受上的折射,间接地得到表现。因此,所谓“音乐形象”和绘画、雕塑中的视觉可见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客观对象的一定形状、色彩等特征,音乐是利用特定音响的变化与特定情感起伏的对应关系,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情感变化的复杂关系,通过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 音乐利用自然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但它并不是自然音响的简单摹拟。音乐作品必须与特殊的主观感受相结合才能具有意义。音乐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外在技巧的表象美和思想情感的内涵美。 音乐是一种“造型”艺术。“美声”不仅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也是器乐艺术所追求。“美声”不仅是音色的美,也是音质,音准,音量以强弱,高低,快慢等诸因素结合的美,表现的美。从古至今,不是有许多人为演奏家的高超演奏技艺所倾倒吗?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也以他们作品优美的曲调,流畅的旋律而闻名于世。音乐艺术的表象美是不能否认它本身的美学价值的,否认音乐艺术有技巧的表象的美,等于否认了音乐首先要有“悦耳”的功能。 当然,音乐不仅要“悦耳”,更重要的还要“动情”,这就是音乐的内涵美所在。音乐艺术最本质的功能,是把“音”加以艺术的组合而为“乐”,是最能打动人们心灵的艺术。“绕梁三日”不是音响的物理现象,而是“一曲难忘”的心理现象。使白居易“青衫湿”的是什么力量,当然不仅仅是表象的技巧美,而主要是音乐内在的感染力。《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当然不是指自然的音,而是指心灵的音。荀子在其《乐论》中也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不免也。”发自作曲家、演奏家内心的音乐,也正是为了通过音的艺术组合的美,作为一种心灵相通的“信息”,从听觉器官传导给听众,让听众产生心灵共鸣,以达到感染、感动听众的目的。这才是音乐动人魅力的根本所在。 尽管从另外的角度来看,音乐美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音乐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民族特色等等,但这些涵盖的仅是音乐的审美外延。子曰:“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只有在表象的“文”和内涵的“质”恰如其分相得益彰时,音乐才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意象。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课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课《美丽的音符》说课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课程的设计是以体、音、美的实验课题《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兴趣的研究》为基础,确立了本节的音乐与美术的整合课,同时根据《大纲》要求,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教育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核心。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这不仅要体现在音美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本课通过学生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形象化、美术化,使学生在欣赏音符的节奏美感的同时欣赏其所传达出来的视觉美感。提高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兴趣,采用音、美互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艺术学科的多元性和统一性。 二、课程目标: 1、显性目标: (1)“唱音符”:能准确的拍击出音符的时值节奏 (2)“看音符”:将音符的各个部分替换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有机组合。 2、隐性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联想记忆能力。 (2)创设音乐与美术相融合的教学情境,用音乐与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对音乐音符的美化和再创造的能力。 3、教学思路: 本课跳出普通艺术课跳跳唱唱说说画画的老圈子,运用最先进的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艺术殿堂,音美两位教师联手打造网络环境下的艺术课,让音乐艺术和抽象绘画环环相扣密切穿插共进共行,将音乐和绘画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毫无保留一一展现,在四十分钟内师生共同煨煲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艺术靓汤。 4、教学重点: 学科的融合,使学生本课的学习中形成新的对艺术学科的理解。 5、教学难点: 音乐难点:节奏的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美术难点:对音符的美化能做到性格鲜明,特点突出。 6、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彩笔、剪刀、胶带、打击乐器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听音乐感知节奏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联想创造法:在音符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由图形组合成的音符,并且每组图形有相同主题,互相关联,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对比欣赏法:在辨别不同音符的形变绘画中,把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从中找出同类的作品。主要是从色彩、创意、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在学生对音乐的形成认识过程中,加深对音符的印象,音、美两科相辅相成,互为辅助。 4、讲授法:在为绘画作品分类时,要使学生明确音符的时值长短,以便于节奏类型的归类。 在教学中我们还运用了学科交融法、兴趣引入法、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等方法。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本课的设计和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音乐的旋律、理解

浅谈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原因就是因为音乐在审美教育中占有着突出的优势地位,音乐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实行新课标之前,音乐教育更多单纯停留在音乐的“辅德”、“益智”的层面。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兴起,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逐渐被认清,成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在审美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这也是音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所在。 一、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这就是寓德于乐。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把音乐、舞蹈与形体相融,这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引人入美之殿堂。笔者认为,音乐之所以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是因为它体现出与其他艺术不一样的特性:其一,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声乐、器乐等。它们可从不同的角度派生出多种种类。单就风格而言,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有多种风格。形式上的多样化,使人们在不同特点的音乐中体会“对比”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其二,音乐具有情感性特征。音乐用形象化的形式表达人类只可意会不可用文字来表达的情感,欣赏者通常能在音乐中找到喜、怒、哀、乐,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贴近,激发了欣赏者的兴趣和主动欣赏的欲望。其三,音乐是人类精神之花的自由绽放,符合审美接受的心理。审美教育之“自由性”、“非强制性”、“自我完善性”等特点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要达到美育的目的,它不是靠背诵审美理论的条条框框或单纯的逻辑推理与知识占有。人们追求它、喜欢它、接受它的感染与熏陶的前提是在轻松的、自愿的状态中。音乐以形象形式引导人们进入自由、轻松的境地,使人们保持长久的欣赏兴趣。所以,学习音乐可以完善学生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品味和艺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赏析油画作品“协奏曲”的感悟 李新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彪泰安南关中学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 ——赏析油画作品“协奏曲”的感悟 摘要: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音乐画,尤其是多数美术教师对其音乐画的理解也不到位。新课程将美术与音乐合为一体,称为艺术课。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开 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实行跨学科的学习。这首先要求 美术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真正落实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感悟美术作品 抽象的形式美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康定斯基协奏曲感悟美术音乐联系 李新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彪泰安南关中学 油画作品《协奏曲》(如图3),是俄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选自200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音乐会》。 该课第一句话——“读康定斯基的画,似乎在聆听色彩的欢歌。”[1](P. 14)多么绝妙的描述啊!真想一睹为快!可是,当你真的面对康定斯基的作品时,你还会沉浸在如此美妙的语境中吗?你的态度会如何呢?你会对此说什么呢?可想而知。多数人对康定斯基的作品不理解,甚至用尖酸刻薄的话来妄自评论。如“这是什么画啊?瞎涂乱抹,白送给我都不要!”“这也叫画呢?大师的画啊?连小孩子都会画!”等等,针对大多数美术教师来说,他们对康定斯基的油画作品《协奏曲》理解也不到位。 难道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离我们真的那么遥远吗?让我们如此不可思议吗?! 其实,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离我们并不遥远。

1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心情,在随意接触到的任何平面上,在无意识状态下,就随手画出了一些有意味的形式画,这些画虽然没有画出具体的事物形象,但是,它们却能表现出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人们的主观情绪的直接体现者。我们把这种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为主、不具备任何具象形象的、有意味的形式画,叫做抽象画。人们在作这种画时所表现出来的无意识,与大师的有意识作画有着共同的体验,构成情感的心理状态也是相通的,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罢了。这样看来,谁都能创作抽象画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人们需要通过艺术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而不是任意的涂抹都可称之为抽象画的。这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了解抽象艺术,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培养一种善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创作出自己的抽象艺术作品。对于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从有意注意方面,先了解大师的创作意图,根据抽象绘画的语言法则,再去理解其作品,对作者及作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此先思后议,不就变的可思议了吗。 对于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协奏曲》,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实践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因素。 一、我们对于画家没有真正的了解。 二、我们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及认识不够深。 三、我们对于音乐知识知之甚少。 四、我们对于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之处还处在迷茫状态。 五、怎样看待一件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有待自我提高认识。 人们对以上五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了,对于大师的抽象作品的理解,就变的容易多了。尤其是美术教师更应该掌握以上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驾驭本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本课是新课程标准对广大美术教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它促使广大美术教师不断求知,打破学科界限,融汇各学科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最重要的是音乐活动还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右脑。我认为科学地开发幼儿的右脑,不仅能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于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爱的音乐活动入手,逐步地开发他们的右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在幼儿游戏及日常活动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献给爱丽丝》、《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才,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均符合幼儿欣赏水平,幼儿也能理解。通过那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幼儿带入美的境界。最初,我们将音乐所展现的内容,用恰当的、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述给他们听。渐渐地幼儿在听乐曲时,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出来,有的幼儿则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舞动起来。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动作也不是很熟练,但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最初成效。 在此基础上,我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小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掌握比较难,简单的说教,幼儿不但听不懂,也不易理解。于是,我们将节奏训练融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如肢体活动,尤其是左侧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刺激右脑,从而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又如,在说儿歌时,刚开始要求幼儿边说边拍手,手、口速度一致,然后,让幼儿在心里说,但拍手速度也要一致,这就要求他们脑想、手动、心里说,从中培养他们初步的节奏感。 二、多让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初步的音乐听觉能力,从而刺激右脑活动 音乐的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它包括听辨音乐的长、短、强、弱等。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我们先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打击不同的乐器,从中感知出音色、音调的不同,再模拟发出不同声音,知道声音有长、短之分,长一些的是二分音符,短一些的是四分音符。然后向幼儿出示由各种小动物表示的“音符卡片”,这样幼儿在学习中一目了然,加深了对音乐语言的理解,通过一年的训练,幼儿不但认识了各种乐器的名称,而且掌握一定的打击方法。在打击乐器时,手、口、脑并用,大脑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为幼儿选好音乐教材,让他们通过欣赏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幼儿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且两段在强度、速度上差别明显,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很适合年龄教小的幼儿欣赏。通过《迷路的小花鸭》这一欣赏活动,集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于一体,“在小朋友去郊游听说了‘小花鸭迷路’这一件事”主题的牵引下,成为一个主题性的综合活动。大胆将心情与乐曲相联系,将心情与色调相搭配,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新颖的过程中,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活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体现出打破以往分类式、

谈音乐与绘画的关系

谈音乐与绘画的关系 摘要:音乐与绘画作为艺术门类的“连理”学科,它们能够视听相通,音画互感,但又有不同,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是两种不相干文艺形态,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的视觉器官,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而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本文通过阐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来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绘画;艺术;色彩;线条;造型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时间艺术,还是动态艺术,它在一定的时间里以乐音和噪音的持续运动来表现自己,它以音响在持续或间断的 运动中体现着“以声表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形象。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艺术,它通过音响来表达感情或形象,使欣赏者的心灵产生或震撼、或愉悦、或平静、或心潮澎湃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并以引出欣赏者在情绪上的共鸣为己任。而绘画则是一种视觉意象,通过视感官,呈现为一种静态的和空间的形式,是一种静态艺术、空间艺术。音乐与绘画也有相通之处,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使艺术表现更臻完美。

1 音乐中的绘画因素 1.1 线条 有人说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音乐中的旋律一方面体现在纵向的音程关系上,一方面体现在横向的时间关系上,两者不可缺一假如只有音程关系就体现不出线性的关系,只有时间过程则又体现不出起伏的状态。线条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主要的绘画性因素。但是,所谓音乐中的线条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有本质的区别,绘画中的线条是绘画的构图基础,它线条的方向最终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而音乐中的线条体现的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运动方向,除了二者都能象征某些实际的运动状态以外,别无其它对应性的关系。音乐中的线条是一种抽象的线条,人们不可能从音乐的线条中感受到某种具体形象。正因为如此,抽象派的绘画比其他流派的绘画更接近于音乐。 1.2 色彩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音乐中的音色和绘画中的颜色都是一种波动,著名科学家牛顿曾将阳光分为七种颜色,证实了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他认为红、橙、黄、绿、青、兰、紫七种颜色正好与C、D、E、F、G、A 、B 七个音相对应,虽然科学家与音乐家都力图在声音与颜色之间寻找联系,但两者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距

浅谈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11910358.html, 浅谈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 作者:罗世灵 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02期 摘要: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书育人一直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是人类交流的第三种语言,它不需要语言相通,仅仅是对音符产生的共鸣就已经代替了任何语言。音乐教育并不是说要培养出音乐大家,而是一个人素质培养的必修课程,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对培养人的情感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智力 ;功能 音乐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一种途径。学校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职责,还要教育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培养学生德智美体全面发展是每一所学校的宗旨。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国内很多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并不十分重视,音乐在中小学都是副科,是不被老师学生所注重的。幸运的是,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音乐教育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有些学校还开设了音乐班,给喜欢音乐的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学习场地。音乐除了培养人的品德和气质,对人还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本文针对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对音乐教育的更多注意。 一、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一直受到外界诟病的地方,我国采用已久的应试教育,一方面提升了我国学生的考试能力,使我国学生成为世界上最会考试的学生,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国学生的创新思维,固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甚至让他们的学习都变得功利性,有利于考试得分的死记硬背,无益于考试的弃之不理。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偏科、片面发展,而美术、音乐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的语数外习题时间。 (一)老师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忽视 我国学生是世界上最会考试的学生,他们做题准确率高、做题所耗时间少、能用多种解题方法对一套题给出答案。但若是谈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的学生成绩就不是那么理想了,动手能力差、缺乏时间操作、空谈理论。德智美体教育,可能他们只占据了“智育”这一点。音乐教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修课程,音乐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音符和旋律的弹奏,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强烈认同,从而获得鼓励。遗憾的是,音乐教育在我国初高中教育中都只是“乌托邦”,是教学配备上的名单,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片面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忽视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副科”是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别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音乐教育的缺失。

浅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1-17T11:36:42.97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作者:孟丽颖 [导读] 在近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星农场学校孟丽颖 在近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中,学生欣赏音乐,演唱歌曲,既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陶冶了情操;美术课中,学生观看视频,动画的配乐至关重要,提升感染力;语文课中,诗朗诵配上背景音乐,既减缓了语速又增加了感情的表达能力等等,由此看出,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很重要,可是教会学生去欣赏音乐(不只是流行音乐)这一点却有点难度,现在各种音乐的撞击,让学生们钟爱流行、摇滚、爵士乐等,反而我国古典的音乐精华却被学生们排斥,中国风的音乐不作用于流行音乐中将不被学生喜爱。其实,往往是这种不被喜爱的音乐才能流传的更久远,更易被作曲家们用于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进而被学生们喜爱。 我们生活中需要音乐(如手机铃声),学校更需要音乐,上下课的铃声,没有铃声教师就会不停的看时间,以防上多压堂的事情出现, 每年学校都要举行运动会,艺术节,建党、建国、元旦等联欢会,而这些,没有音乐的衬托,将不会有完美的效果与热烈的气氛。每周一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大家想一下,没有《运动员进行曲》,我们的护旗手要以怎样的速度护送国旗?没有《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升旗手要以怎样的速度来升国旗? 在学校中,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很重要的。坚持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紧密结合城区普通学校教育实际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抓住中学音乐教育的特点特色,对德育、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联,以及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进行内涵和定义上的分析,从而对音乐教育德育渗透的状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把握。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不但使音乐教育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促进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积极探索创新,而且改变了音乐教育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赋予更广泛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既满足学生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追求,又呈现出学校的特点特色,从而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效果,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支持。 对普通中学音乐教育德育渗透剖析中,深入研究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的不断优化,显得特别重要。为什么要优化?主要有两点,首先,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必须不断优化。其次,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适应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和难题。 音乐教育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丰富内涵;要努力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要不断增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听觉艺术,只是音乐行为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唯一方式,音乐作为可听、可感、可思、可参与的艺术,它与精神和行为结合成一个永恒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教育不再是外在于个体自身的被认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自己探索,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知行统一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强调行为的参与,实现了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音乐教育回归行为实际上是回归对人的关怀,回归音乐教育的文化承载。反观我国当前义务教学中的音乐教育,仍然停留在以听唱的教学方式为主,过于追求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造成对音乐行为、学生的参与、音乐的文化等方面的忽视。 音乐课程的实践性,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领域早已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然而在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思维、感知等许多现实原因造成了音乐教育中“音乐行为”缺失的现状。 在未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在听唱的教学方式中加入更多对音乐教学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音乐教学,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重要性 论文

浅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重要性 王潇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434300 摘要: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的主要是素质要与的内容,而音乐教育有由于它具有取材广泛、灵活性强、生动形象、富于激情,学生易于接受等自身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起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培养;素质教育 作为音乐教师怎样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净化、升华人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取材内容的广泛性及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当你翻开教材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无处不在。音乐教师巧妙设计构思,精心备课,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一堂课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去改变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仿佛置身其中,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的谴责、热情的歌颂,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唤起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智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特殊工具,已被普遍认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纷纷加入到学习音乐的行列。经现代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认得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甚至有些科学家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因素起着其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