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基本知识以及平行线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基本知识以及平行线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基本知识以及平行线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基本知识以及平行线练习

三角形

知识点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知识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点四、三角形的内角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知识点五、三角形的外角

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

六、多边形

①多边形的对角线

2)3

(

n

n条对角线;②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一、选择题:

1.下列可能是n边形内角和的是()

A、300°

B、550°

C、720°

D、960°

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加是1800°,则此多边形是( )

A、八边形

B、十边形

C、十二边形

D、十四边形

3.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有()

A、7条

B、8条

C、9条

D、10条

4.小李家装修地面,已有正三角形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一种不同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与正三角形地砖在同一顶点处作平面镶嵌,则小李不应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

A、正方形

B、正六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二、填空题:

1.一个多边形中,它的内角最多可以有个锐角。

2.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引出的对角线有条。

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得的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____条边。

4.已知一个十边形中九个内角的和的度数是12900,那么这个十边形的另一个内角为度

5.如图,∠1+∠2+∠3+∠4+∠5+∠6+∠7=

6.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的外角的3倍还多20°,求这个多边形

的内角和。

7.如图,分别以四边形的各个顶点为圆心,半径为R作圆,问这些圆与四边形的公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三角形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0

B.12

C.14

D.16

2.在△ABC中,AB=4a,BC=14,AC=3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2<a<14

C.7<a<14

D.a<14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少为( )

A.0

B.1

C.2

D.3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C.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D.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5.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6 B.7 C.8 D.9

7.点P是△ABC内任意一点,则∠APC与∠B的大小关系是 ( )

A.∠APC>∠B

B.∠APC=∠B

C.∠APC<∠B

D.不能确定

8.已知:a 、b 、c 是△ABC 三边长,且M =(a +b +c)(a +b -c)(a -b -c),那么( )

A.M >0

B.M =0

C.M <0

D.不能确定

9.周长为P 的三角形中,最长边m 的取值范围是( ) A.23P m P <≤ B.23P m P << C.23P m P ≤< D.23P m P ≤≤

10.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二、填空题

11.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2,3,4,5,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___个三角形.

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2:1,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14.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15.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 、b 、c ,且c ≥b ≥a >0,如果b =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

16.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40°,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

17.在△ABC 中,∠A -∠B =30°、∠C =4∠B ,则∠C =________.

18.如图,在△ABC 中,AD ⊥BC ,GC ⊥BC ,CF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C 、F 、E ,则_______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 中AC 边上的高,CF 是△ABC 的高,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

19.如图,△ABC 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如果∠A =50°,那么∠D =_____.

20.如图,△ABC 中,∠A =60°,∠ABC 、∠ACB 的平分线BD 、CD 交于点D ,则∠BDC =_____.

21.如图,该五角星中,∠A +∠B +∠C +∠D +∠E =________度.

2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 ,腰长为x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3.如图,点B 、C 、D 、E 共线,试问图中A 、B 、C 、D 、E 五点可确定多少个三角形?说明理由.

2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 和15cm 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

25.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 16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2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

30.如图,△ABC中,∠B=34°,∠ACB=104°,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 的度数.

3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E,CF交AB于F,问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

32.已知:如图5—23,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BPC>∠A.

33.△ABC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B<∠C,4∠C=7∠A,求∠A的度数.

34.已知:如图5—24,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AB+AC>BP+PC.

35.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你能说明∠A+∠B+∠C+∠D+∠E=180吗?如图2、图3,如果点B 向右移到AC上,或AC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相交线与平行线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 作线段AC 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一数,错误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图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4

3

21A

E C D

B

3.一副三角扳按如图4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则∠1=( )

A.18°

B.54°

C.72°

D.70°

4.如图,能判断直线AB ∥CD 的条件是( )

A.∠1=∠2

B.∠3=∠4

C.∠1+∠3=180 o

D.∠3+∠4=180 o

5.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6.如图3,若AB ∥CD ,则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 )

A .∠1与∠5,∠2与∠6;

B .∠3与∠7,∠4与∠8;

C .∠2与∠6,∠3与∠7;

D .∠1与∠5,∠4与∠

8

7.如图a ∥b ,M ,N 分别在a,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 )。

A.180°

B.270°

C.360°

D.540°

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 ,那么∠2的度数是( )

A.32o

B.58o

C.68o

D.60o

9.如图,12//l l ,∠1=120°,∠2=100°,则∠3=( )

A .20°

B .40°

C .50°

D .60°

10.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 )

A.40°

B.30°

C.20°

D.10°

11.如图,已知直线110AB CD DCF =?∥,∠,且AE AF =,则A ∠等于( )

A .30?

B .40?

C .50?

D .70?

12.如图,DH ∥EG ∥BC ,且DC ∥EF ,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2,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13.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 28o,则∠BOE= 度,∠AOG= 度。

14.如图,三角形ABC 中,EF ⊥AB 于点F ,CD ⊥AB 于点D ,E 是AC 上一点,∠1=∠2,则图中表示点到线段距离共有 条,表示互相平行的直线是

15.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点M 到直

线l 1,l 2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

有 个.

17.如图,如果∠ = ∠ ,可得AD ∥BC ,你的根据是

18.如图,将直尺与三角尺叠放在一起, 在图中标记的角中,所有与2∠互余的角是 .

19.如图1,已知直线a b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20.如图所示,A B ∥CD ,∠ABE =66°,∠D =54°,则∠E 的度数为

21.如图,1502110AB CD ∠=∠=∥,°,°,则3∠=

22.如图,l ∥m ,矩形ABCD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则∠α= 度.

23.如图11,∠5=∠CDA =∠ABC ,∠1=∠4,∠2=∠3,∠BAD+∠CDA=180°,填空:

∵∠5=∠CDA (已知)

∴ // ( )

∵∠5=∠ABC (已知)

∴ // ( )

∵∠2=∠3(已知)

∴ // ( )

∵∠BAD+∠CDA=180°(已知)

∴ // ( )

∵∠5=∠CDA (已知),又∵∠5与∠BCD 互补( )

∠CDA 与 互补(邻补角定义)

∴∠BCD=∠6( )

∴ // ( )

三、计算证明题:

24.从点O 引出四条射线OA ,OB ,OC ,OD ,且AO ⊥BO ,CO ⊥DO ,试探索∠AOC 与∠BOD 的数量关系.

25.从点O 引出六条射线,OA,OB,OC,OD,OE,OF ,其中OA ⊥OB,OF 平分∠BOC,OE 平分∠AOD,∠EOF=1700,求∠COD 的度数。

27.已知AD ⊥BC ,FG ⊥BC ,垂足分别为D 、G ,且∠1=∠2,猜想∠BDE 与∠C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说明理由.

28.如图,EF ⊥GF 于F .∠AEF=150°,∠DGF=60°,试判断AB 和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9.已知:如图,∠=∠∠=∠∠=∠123456,,。 求证:ED FB //

30.如图,AB//CD ,∠E=∠C ,AD 平分∠BAE ,DA 平分∠CDF ,求证:AE ∥DF 。

32.如图,已知直线l

1∥l

2

,直线l

3

和直线l

1

、l

2

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

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完整)2018初一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2018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如果?=∠+∠18021,那么( ). (A )?=∠+∠18042 (B )?=∠+∠18043 (C )?=∠+∠18031 (D )41∠=∠ 4.如图,∠1+∠B=180°,∠2=45°,则∠D 的度数是( ). 21 D C B A A .25° B .45° C .50° D .65° 6.(3分)直线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1=58°,∠2=58°,∠3=70°,那么∠4等于( )

A .58° B .70° C .110° D .116° 7.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 ∥BE ,且∠D=∠B ;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以上都错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e ,d 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为( ). A. 55° B. 60° C.70° D. 75° 10.用反证法证明“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与b 相交 D .a ⊥b 11.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B+∠BCD=90°; (2)∠1=∠2; (3)∠3=∠4; (4) ∠B=∠5. A .1 B .2 C .3 D .4 d c b a

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下面为您推荐七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基础知识 1、B 2、C 3、1326 ABCDEF 4、C内错BAE 5、AB内错 6、题目略 (1)ADCEBGHEBDCG (2)ADCABEAEBACD 能力提升 7、题目略 (1)ABCDBE (2)ADBCAB (3)ABCDBC (4)ABCDBE 8、A和BA和DD和CB和C共4对 9、题目略 (1)DEA同位角是C,内错角是BDE,同旁内角是A、ADE (2)ADE同位角是B,内错角是CED,同旁内角是A、AED

探索研究 10、证明: ∵2=4(互为对顶角) 1=2 1=4 ∵2+3=1801=2 1+3=180 1和3互补【答案二:正数和负数】一、1.B 2.C 3.B 二、1.3℃ 2.3℃ 3.-2米 4.-18m 三、1.不超过9.05cm,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70分1.2.1有理数 一、1.D2.C3.D 二、1.02.1,-13.0,1,2,34.-10 三、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答案三:平行线的性质】基础知识 1、D 2、25

3、题目略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1=58=4BAD7=36=2BCD 5、35 6、52128 7、北偏东56甲乙方向是相对的,它们的角相等(互为内错角) 8、已知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2BCD等量代换角平分线定义能力提升 9、南偏西50 ∵AC∥BDDBA=CAB=50 由方位角的方位角的概念可知,小船在南偏西50 10、证明: ∵BE∥CF(已知)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ABC=1+2=BCD=3+4 1=4 11、证明: 过C点作CF∥AB

七年级数学初一下(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条件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条件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 ∥b . ∵ ∠1=∠2, ∴ a ∥b . 条件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180° , ∴ a ∥b . 例1 如图1 ① ∵ ∠2 =_______(已知) ∴ _____∥_____( ) ② ∵ ∠3 = ∠5(已知) ∴_____∥_____ ( ) ③∵ ∠4 +______=180度(已知) ∴_____∥_____ ( ) 图1 例2 如图2 ① ∵ ∠1 =_____(已知) ∴ AB∥CE ( ) ② ∵ ∠1 +_____=180度(已知) ∴ CD∥BF ( ) ③ ∵ ∠1 +∠5 =180度(已知) ∴ _____∥_____( ) 图2 a b 2 1 a b 1 2 a b 1 2

④ ∵ ∠4 +_____=180度(已知) ∴ CE∥AB ( ) 例3 如图3,已知∠1=75度,∠2 =105度,问:AB 与CD 平行吗 为什么 例4 已知∠3=45 °,∠1与∠2互余,试求出AB 如图1所示,下列条 件中,能判断AB∥CD 的是( ) A.∠BAD=∠BCD B.∠1=∠2 C.∠3=∠4 D.∠BAC=∠ACD 3 4 D C B A 2 1 F E D C B A E D C B A (1) (2) (3) 2. 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 ) ∥BC ∥BC ∥DC ∥EF 3. 如图3所示,能判断AB∥CE 的条件是(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3 A B C D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例3(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 (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 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

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 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 举一反三: 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 ) A.60° B. 72°C.90°D. 100°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 ⊥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 A.600B.500C.400D.300 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 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 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 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 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 A.①B.②③ C.④D.②和④ 5、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 ∠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 A.50°、40°B.60°、30°C.50°、130°D.60°、120° 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7.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 A.60°B.50°C.30°D.20° 8.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 9.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测试1 相交线 学习要求 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 ∠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 ∠3=∠B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 (1)与∠BOD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BOD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EOA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OD=42°17′,则∠AOD=__________;∠EOD=______;∠AOE=______. 二、选择题 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若∠2=∠E ,则 ∥ ;若∠ A +∠ = 180°,则 ∥ . 2.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内错角有 ;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AC∥ED( ); (2)∵∠2 =∠ (已知),∴AC∥ED( ); (3)∵∠A +∠ = 180°(已知),∴AB∥FD( ); (4)∵∠2 +∠ = 180°(已知),∴AC∥ED( ) 11.如图③ ∵∠1=∠2,∴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1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B = 180° ∠D = 180° ∴∠B= ∠D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4.8平行线(1)平行线 ◆随堂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3)如果a//b,b//c,则a//c (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 A、0 B、1 C、2 D、3 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 a c,根据是。 ◆典例分析 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

P B C 解: 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 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n m、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 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没有交点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n m、相交于点O,且n l//,则直线l和m的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以上都有可能 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 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 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 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中点, (1)过M点作MN//AD交CD于N; (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 (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B C ●体验中考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两个锐角 B 、至多有一个锐角 C 、至少有一个直角 D 、至少有一个钝角 2. 下列三条线段的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5,6,11 C 、1,2,3 D 、5,6,10 3.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三边互不相等 B 、至少有两边相等 C 、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D 、最多有两边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13 B 、17 C 、13 或17 D 、不能确定 5.如右图,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 B B 、∠ACD C 、∠BC D D 、∠BDC 6.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直角三角形 7.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 A.1<c <9 B.9<c <14 C.10<c <18 D. 无法确定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A B C D

11.如图,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其中以BC 为一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以∠A 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 12.如图,AE 、AD 、CF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⑴∵AE 是△ABC 的高, ∴∠____=∠____=90°; ⑵∵AD 是△ABC 的中线,∴____=___=2 1 ____; ⑶∵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____=∠____= 2 1 ∠____. 1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a=3cm ,b=4cm ,那么第三边c 的长度范围是__________. 14.△ABC 的周长为12,三边a 、b 、c 之间存在关系a -1=b ,b -1=c ,则三边长a=____,b=_____,c=____. 15.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外角平分线所组成的锐角等于_________度. 16.在△ABC 中,若∠C+∠A=2∠B ,∠C -∠A=80°,则∠A=___,∠B=___,∠C=___. 17.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的比是3∶3∶2,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中线分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18cm ,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 19.△ABC 中,如果∠C=55°,∠B -∠A=10°,那么∠A=_____. 20.如图,△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E 是AC 上一点,∠A=∠B ,∠ACD=∠EDC ,如果∠AED=140°,那么∠ACD=________,∠B=_______. A B C D E F A B C D E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基础练习

《平行线》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有AB=MA+MB,AB<NA+NB,则点M在线段 AB上,点N在线段AB外;③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④40°50′=40.5°;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1个B.2个C.3个D.4个 2.(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 ②若∠A+∠B+∠C=180°,则∠A、∠B、∠C互补; 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 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 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4.(5分)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必是()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垂直 5.(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是互相平行,那么这10条直线

初一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 C B A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6.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17.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8.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9.公式与性质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0.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21.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 23) - n(n 条对角线。

天津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练习题

2016年07月11日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6?百色)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 B.∠2=∠6 C.∠1=∠3 D.∠5=∠7 2.(2016?大连)如图,直线AB∥CD,AE平分∠CAB.AE与CD相交于点E,∠ACD=40°,则∠BAE的度数是() A.40° B.70° C.80° D.140° 3.(2016?深圳)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16的平方根是4 D.一组数据2,0,1,6,6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2和6 4.(2016?定州市一模)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AOE=36°,则∠BOD=() A.36° B.44° C.50° D.54° 5.(2016春?徐闻县期中)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且互补,则他们两边所在的直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 C.既不平行也不垂直D.不能确定 6.(2016?毕节市)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7.(2016?静安区一模)的相反数是()

A.B.﹣C.D.﹣ 8.(2016?河北模拟)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1 B.﹣|﹣2| C.D.2×10﹣10 9.(2016春?赵县期中)点M(x,y)在第四象限,且|x|=2,|y|=2,则点M的坐标是()A.(﹣2,2)B.(2,﹣2)C.(2,2)D.(﹣2,﹣2) 10.(2016春?禹城市期中)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A.(2,2)B.(3,3)C.(3,2)D.(2,3) 11.(2015春?南昌期末)己知点(a,b)在笫二象限.则点(ab,a﹣b)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2.(2016?黑龙江模拟)开学前,小强、小亮和小伟去文化用品商店购买笔和本,小强用17元买了1支笔和4个本,小亮用19元买了2支笔和3个本,小伟购买上述价格的笔和本共用了48元,且本的数量不少于笔的数量,则小伟的购买方案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3.(2016?台湾)若满足不等式20<5﹣2(2+2x)<50的最大整数解为a,最小整数解为b,则a+b之值为何?() A.﹣15 B.﹣16 C.﹣17 D.﹣18 14.(2016春?宁国市期中)若不等式组有解,那么n的取值范围是() A.n>8 B.n≤8 C.n<8 D.n≤8 15.(2015?攀枝花)2015年我市有1.6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1.6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 C.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16.(2015?金华模拟)为了解在校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频率是() A.0.1 B.0.15 C.0.2 D.0.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7.(2014?成都)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 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 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 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习平行线的 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 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 量存在的是平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平行线时要使 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平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 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 按要求就近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 接受学习、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 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 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 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 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 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 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 1.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A.75°角 B.135°角 C.160°角 D.105°角 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40°,则∠2等于 A.50° B.60° C.140° D.160° 3. 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4. 下面正确的是 A.三条直线中一定有两条直线平行 B.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一定平行 C.若直线∥22,l l ∥3l ,…1-n l ∥n l ,那么1l ∥n l D.直线13221,,l l l l l 则⊥⊥∥3l 5.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ON+∠NOP=90o则∠MOP 是直角 B.若α与β互为补角,则α与β中必有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C.两锐角之和是直角 D.若α与β互为余角,则α与β均为锐角 6.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若∠EOB =55o,则∠BOD 的度数是 A.35o B.55o C.70o D.110o 1 2 a b A B C A B C D B E C O D A

. 7. 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8. 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A.144°41′ B. 144°81′ C. 54°41′ D. 54°81′ 9. 如图,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α∠=?,则β∠等于 A.56? B.46? C.45? D.44? 10. 如图,已知∠1=∠2,∠3=80O ,则∠4= A.80O B. 70O C. 60O D. 50O 11. 如图,AB ∥CD ,AC ⊥BC ,∠BAC =65°,则∠BCD =______________度。 A B C D E F 2 1 O O l 2l 1 β α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 个数是() A.0 B.1 C.2 D.3 121 2 12 1 2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 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 的关系是()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A.55°B.60°C.65°D.75° 1 2m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 2 等于另一个角的 1 3 ,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 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 ,∠COB = 。 O D E C B A 1 2 D C B A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为AC平分∠DAB,所以∠1 = 。所以∠ 2 = 。所以AB∥。 三、做一做(本题10分) 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考点

B C 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练习题及考点分析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 ,其中线段AB 、BC 、A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 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简称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练习题: 1、图中共有( A :5 B :6 C :7 D :8 2、如图,AE ⊥BC ,BF ⊥AC , CD ⊥AB ,则△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A :AE B :CD C :BF D :AF 3、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 A :必在三角形内部 B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 C :必在三角形外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CD 平分∠ACB ,DE ∥BC ,∠AED =800 ,那么∠EDC 的度数为__________。 2、如图2,AB ∥CD ,FE 平分∠GFD ,GF 与AB 交于H ,∠GHA =400 ,那么∠BEF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E D C B A 图1 H G F E D C B A 图2 F E D C B A 图3 3、如图3,AD ∥BC ,∠DAC =600 ,∠ACF =250 ,∠EFC =1450 ,则直线EF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4、如图5,已知A B ∥EF ∥CD ,且∠B +∠BED +∠D =1960,∠B -∠D =220 ,则∠BEF =_________。 5、如图6,∠1=820,∠2=980,∠3=800 ,则∠4=_________。 F E D C B A 图5 d c b a 4 3 2 1图6 F E D C B A 图8 6、如图8,若AB ∥DC ,AD ∥BC ,则图中与∠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 个。 二.选择题。 γ β αE D C B A 图10 4321 A B C 图11 1、如图10,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0180=∠+∠+∠γβα B 、0 180=∠+∠-∠γβα C 、0 180=∠-∠+∠γβα D 、0270=∠+∠+∠γβα 2、如图11,下列判断:①∠A 与∠1是同位角;②∠A 与∠B 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 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C 、两条直线平行,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到相垂直 D 、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

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专题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1. (1)如图,因为/ 4= / 2(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 3= / 1(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如图,已知:/ 仁120° , / C=60° ,说明AB// CD的理由. 3. 如图,已知/仁/ 2,Z 3=Z 4,试说明: 4. 如图,/ ABC玄DEF,AB// DE,AB, EF相交于M,试判断BC, EF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5. 如图,AD平分/ BAC EF平分/ DEC且/ 仁/2,试说明DE与AB的位置关系. 6. 如图,已知AB// DC / D=125°平行 吗?为什么? 7. 如图,已知/ 仁/ B, / 2=2 3,问:CD平分/ ACB吗?为什么? 8. 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如果/ BMN kZ DNF, 2 1 = 2 2,那么MQ/ NP,试写出推理.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3 1.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 BC的是() A. / DAC=Z BCA B. / DCB+Z ABC=180° C. / ABD玄BDC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I 1 // I 2的是() A. / 仁/ 2 B. / 仁/5 C. / 1+Z 3=180 3. 如图,两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仁7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5=70° ,则AB// CD B. 若/ 3=70° ,则AB// CD C. 若/ 4=70° ,则AB// CD D. 若/ 4=110° ,则AB// CDv ww-2-1-cnjy-com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 汇总 一、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Δ”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ΔABc”,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用: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一般地,对于三角形的某一条边a来说,一定有|b-c|<a<b+c成立;反之,只有|b-c|<a<b+c成立,a、b、c 三条线段才能构成三角形;特殊地,如果已知线段a最大,只要满足b+c>a,那么a、b、c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如果已知线段a最小,只要满足|b-c|<a,那么这三条线段就能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华东版七 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从实际 问题到方程一、1.D 2. A 3. A 二、1. x = - 6 2. 2x- 15=25 3. x =3(12-x) 三、1.解: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 居民家庭用水()亿立方米,可列方程为: =3x+ 2.解:设苹果买了x 千克, 则可列方程为: 4x+3(5-x)=17 3.解:设原来课外数学小组的人 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1. D 2. C 3.A二、1.x=-3,x= 3. x=5 三、1. x=7 2. x=4 3. x= 4. x= 5. x=3 6. y= §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B 2. D 3. A 二、1.x=-5,y=3 2. 3. -3 三、1. (1)x= (2)x=-2 (3)x= (4) x=-4 (5)x = (6)x=-2 2. (1)设初一(2)班乒乓球小组共有x人, 得: 9x-5=8x+2. 解得:x=7 (2)48人 3. (1)x=-7 (2)x=-3 §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一、1. C 2. D 3. B 4. B 二、1. 1 2. 3. 10 三、1. (1) x=3 (2) x=7 (3)x=–1 (4)x= (5) x=4 (6) x= 2. 3( x-2) -4(x- )=4 解得 x=-3 3. 3元§ 解一元一次方程(四) 一、1. B 3. D 二、1. 5 2. , 3. 4. 15 三、1. (1)y = (2)y =6 (3)(4)x= 2. 由方程3(5x-6)=3-20x 解得x= ,把x= 代 入方程a- x=2a+10x,得a =-8. ∴ 当a=-8时,方程3(5x-6)=3-20x 与方程a- x=2a+10x有相同的解. 3. 解得:x=9 § 解一元一次方 程(五) 一、1.A 2. B 3. C二、(x +8)=40 2. 4, 6,8 +10=6x+5 4. 15 5. 160元三、1. 设调往甲处 x人, 根据题意,得27+x=2[19+(20-x)]. 解得:x=17 2. 设该用户5 月份用水量为x吨,依题意,得×6+2(x-6)= x. 解得 x=8. 于是=(元) . 3. 设学生人数为x人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根据题意,得 240+120x=144(x+1),解得x=4. § 实践与探索(一) 一、1. B 2. B 3. A 二、1. 36 2. 3. 42,270 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