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调研分析报告 2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调研分析报告 2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调研报告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调研分析

《安徽省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组

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加快”二字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职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做好服务,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2012年5月教职成[2012]5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培养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信息化方面的高素质劳动者。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大数据将颠覆传统产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结构效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工作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13〕11号)文件精神,分批开发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做好方案的编写工作,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牵头单位,与阜阳工业经济学校、宣城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开展了专题调研。

第一部分调研目的与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增强毕业生竞争力,满足社会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工作规范、所需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情况,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设置,探讨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通过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专业教学建议、学校专业教学现状与毕业生就业去向等。

根据“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办学宗旨,本课题组对安徽省不同区域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安徽省近年来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为今后制定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为我省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确定招生规模、指导学生就业提供参考,也为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与修订课程大纲、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内容与方法

1 了解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状况。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结构类型、知识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了解专业岗位需求和行业趋势、用人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需求等。调研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省相关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法规文件、行业企业发展报告等进行文献分析,对15个左右的相关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

2 中职学校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比例、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调研所在学校的学生生源状况。就业与升学情况——专业对口就业率、对口升学率等。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省内南方北方不同区域的约20所中职样本学校进行调查。

3 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电话、信函或实地回访毕业生,由毕业生填写问卷,对应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形、薪资水平、继续教育、岗位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调研,问卷主要围绕15个主要问题展开。

二、调研工作安排

1、编制调研方案

教学指导方案调研报告的任务分解:各校按照专家组制定的调研方案,进行四个方面的调研,并提交一份10000-15000字《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调研报告》(初稿)。

2、要求所有参与方案编写工作的专业教师提交1份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分析材料。学校专人整理归纳,形成调研报告,提交专家组审核。

三、调研实施(4月-6月)

1 2013年4月,学习借鉴省内外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流程、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的经验。各校负责人负责制定本校的调研方案,形成四个调研方案(草案)。

2 2013年4月,第一次三校专家研讨会:研究审核行业发展调研方案、企业调研方案、学校调研方案、毕业生调研方案。第一次研讨会具体任务:完成四个调研方案的审核:包括调研目的与内容、调研手段与方法、调查问卷等设计,安排调研资料收集、调研报告撰写等工作。

3 2013年4-6月,企业实地调研:相关企业机构调查、企业领导员工访谈和员工问卷调查。具体操作方式采用了典型调查与普遍调查相结合、重点调查与个别调查相结合、抽样调查、随机调查等调查方法;间接调研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调研,向已毕业学生发送电子文档反馈信息表并收集。

4 2013年4-6月,组织专家组成员和计算机教师对省内外的十五所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和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兼顾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国家重点、省重点、市级示范等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其调研的主要形式分为问卷调研、访谈交流、材料搜集等多种形式,通过问卷的回馈和座谈交流获得的信息,使我们直接了解到中职学校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技术人员数量、质量、能力、个人素质等需求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另外,我们还通过与相关学校、职教专家、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等的交流来搜集信息;利用图书资料、互联网等渠道,更广泛地收集到有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进行过滤和筛选。

5 2013年6月,第二次三校研讨会,调研数据汇总,各校收集本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分析资料、调研数据等,负责起草调研报告。

6 2013年8月,第三次三校研讨会:牵头学校负责整合各校的调研报告,提交专家组研究审核,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调研报告(终稿)》。按照皖教秘职成〔2013〕11号文件要求,上报省教育厅,汇报调研情况。

第三部分调研数据分析

一、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1、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相比较欧美信息企业以及后起之秀的日本、韩国,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还处于产业的下游。中国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通过积极有效的宏观管理,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运营业,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与网络服务,从而达到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目的。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技术革命正重塑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物联网全球布局和研发应用加速推进,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多媒体、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已经或即将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向宽带、泛在和融合方向加速演进,宽带迈入全面提速和普及的新阶段,宽带服务成为全球共识。电子政务功能不断拓展和深化,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电子商务普遍应用,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产业国际化分工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需求急剧扩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向新兴市场和地区聚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信息化背景下新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网络化、数字化将推动教育模式向聚合资源、因材施教、普遍服务的方向发展。数字医疗迅速普及,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向健康服务转变。信息网络成为实现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障的关键手段,智能信息装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革。

2、安徽省信息化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影响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省将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售后服务、节能减排等环节信息技术改造和融合步伐。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商贸方式的改造。为我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正在进入快速、高效、创新、务实的全面实施阶段,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

《安徽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安徽”建设,我省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通过打造“数字安徽”,全省上下信息化意识得到强化,信息化基础工作全面夯实,形成了一套信息化推进机制,为信息化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规划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制造业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5%以上,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8%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90%以上;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省级政务部门超过90%,市级和县级政务部门分别达到80%、70%以上;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覆盖100%学校,基于网络、信息直报的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

社会保障“一卡通”。网络消费成为重要的消费形态,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7%左右。

3、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状况

加快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云计算的发展研究,鼓励电信服务商和软件企业向社会提供网络化的信息化服务。推动区域性超级计算中心、数据灾备中心、网络安全保障中心建设。推动新一代核心网、基站和终端设备研发,发展无线网络游戏、网络电视、流媒体等高端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积极支持物联网创新应用,推动物联网重大应用项目在我省落地并实现规模推广。加快物联网传感器和标准方面的研究,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智能楼宇、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我省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在重点应用领域的主要指标是:

两化融合到2015年,打造出5?10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培育200家传统工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动“两化融合推进节能降耗活动”,建设50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到2015年,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省级政务部门超过90%,市级和县级政务部门分别达到80%、70%以上;县级以上政府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平均达到70%以上,县级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分别达到50%、30%以上。

电子商务到2015年,网络消费成为重要的消费形态,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7%左右。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上推动宽带普及。到2015年,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5%。

智慧城市建设上构建智能信息化网络体系。启动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达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百万级)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建成覆盖主要公共场所的WIFI无线网络。

4、行业对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与职业需求更为贴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劳动就业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理应将社会需求作为其办学的宗旨和育人的目标。限于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给学生就业带来阻力。

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生源,制约了职业院校在改革道路上的大胆创新。不难看出,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都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着紧密的关联。当前,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已经逐步贴近企业的现实需要,而设置

出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能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深入浅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传授切合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是中职教育改革的不二选择。

综上所述,软件业、信息家电产品、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应急通信与导航产品、智能交通产品、信息环境自动监测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培育为全省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支柱产业。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多媒体、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的设置需进一步优化,符合行业与社会的需求。

二、企业调研分析

1、调研样本情况

调研企业共计20个:安徽森泰集团、广德金鹏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广德县世纪广联电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橡塑有限公司、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汽车有限公司、杭州五洋宾馆、河南三中实业有限公司、宁国双津(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金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无锡网新颐和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芜湖辉天盛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成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飞达集团、安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现将相关企业简介如下:第一类型企业: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企业(6所)

上海金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计算机操作员、文字录入员、PS处理;专业方向: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各种档案、资料、数据等进行数字化转换,满足长期有效保存、方便利用的需要,包括数字化扫描、缩微转换、音视频转换、资料翻拍等加工方法,实现了对档案数字化加工全过程的流程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计算机软件技术员、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工;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无锡网新颐和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计算机操作员、文字录入员、PS处理;专业方向: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主要从事国内外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芜湖辉天盛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网络编辑员;专业方向: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浙江成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软件开发、售前支持、网站美工、移动开发应用人员;涉及的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广德县世纪广联电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工作岗位:

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涉及的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

第二类型企业:服务性企业(1所)杭州五洋宾馆(涉及的岗位:客户信息化管理、网络维护与管理)。

第三类型企业:(13所)安徽飞达集团、中鼎股份有限公司等(非计算机行业(涉及的工作岗位:硬件维护、网络维护、网站管理;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办公员;自动化软件应用与开发;数据处理)。

调研企业样本的基本情况:在上述调研的企业中,兼顾了地域的发达欠发达、规模的大中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调研的企业都设有相应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工作岗位,有的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资深企业,如:上海金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无锡网新颐和科技有限公司等;有的是服务性行业企业,如:杭州五洋宾馆等;其余的则是有计算机工作岗位的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业。

2、调研访谈分析

在访谈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企业员的工工作内容、所需技能的观察与个别访谈,不同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大致相当,具体情况如下:

2.1 管理层都认为公司有众多工作岗位,中职(高职)学生都可以胜任。大部分管理层的经理认为学历不完全代表能力,只要能力强,学历无所谓。

2. 2 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需求:员工应该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层次,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自学提高意识与能力。员工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熟练使用工作工具。最好能一专多能,适应性强,能较快的进入任务角色。

2.3 要有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主要是应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吃苦、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对人有礼貌、能有效的与人沟通协作。职业从业素养:员工在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上,还应具备良好的理解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克已隐忍、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工程意识,能通过学习快速掌握新的技术,思维开放、接受新知识快。

2.4 在与调研单位管理层的座谈,了解目前在这些单位中职毕业生的比率并不高,但他们也同时表达了对中职毕业生来应聘的期望,当然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相比较大学及高职毕业生,中职生的学历层次较低,相应的技能水准也还停留在杂而不专不精的层面,来企业的中职生应该都是从生产一线开始工作,积累经验以图更大的发展。因此,摆低身位很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与学习的热情,才有可能在企业长久生存,进而求得向更高技术层甚至管理层提升的机会。

二是要相对较低的薪金要求。同上述第一点,中职毕业生应聘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此,完成同等工作,企业肯定会要求成本最低化,而中职生能满足这一要求,企业是很欢迎的。

三是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可能刚入行适应慢,企业会允许你有成长期,但你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心,并持之以恒的保持自学提高的愿望。扎实的达到技术要求甚至成为技术骨干。

3、问卷调查分析

经过前期三校一起讨论确定,共设定了三个表格,包括: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要调查表、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访谈表、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表。

3.1 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结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以技术员(平均占16%),技术工人(平均占48%)为主,两项合计共占64%,说明中职培养的人才规格就应定位于一线的技术人员。

3.2 计算机职业岗位设置

结论:计算机专业的方向: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涉及到的职业岗位: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工、计算机硬件技术员、计算机软件技术员、网络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网络编辑、网络产品推广等。这些仍有很多的就业

市场,这就要求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要多专业方向的开设,同时要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掌握新的专业动向,适应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3.3 企业聘用人才情况

岗位能力分析表

结论:从企业聘用人才要求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职业道德占33%,团队意识占18%,专业技能占18%,创新能力占16%,专业知识占13%,沟通

能力占2%,这就要求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能力培养上,特别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合理安排好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比例。

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层次来看,中职生需求占26%、高职生占16%、本科及以上占58%,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上,要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努力拓展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学历素质和技能水平,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从企业对岗前培训方式来看,企业对“从职业学校培训”方式、“就地自己培训”方式、订单式培训等比较认可,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校企合作方式上可以作更多的探讨,可以深入到相关企业,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出相关的培训教材,将“企业的就地自己培训”方式纳入到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去。

从企业对“改变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的方法”来看,“将学生放在生产一线锻炼”占50%,“强化技能考核”占25%,“加强校内训练”占15%“师傅言传身教”占10%,由此,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中,要强化学生专业思想和职业岗位意识的培养,强化吃苦耐劳品质的训练,同时要强化技能实训环节,和对学生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

从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中,“能胜任高级工作”占7%,“专业面广、“工作能力比专、本科强”占17%,“职业定位不清晰、宽而不精”情况比较突出占38%,“仅有书本知识”占17%,可喜一面是,中职毕业生是很有潜力的,在专业教学中,在强化技能的培训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又暴露出一些学校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在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同时,要抓实教育教学,突出能力的形成,防止出现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

从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看,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常用办公软件、汉字录入、网页设计。比较重要的专业能力有:硬件维护、Photoshop、综合布线、Coreldraw。非常重要的非专业能力有:职业道德与修养、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道德法律素质、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比较重要的非专业能力有:普通话、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文字写作与应用能力、职业规划与适应能力。这些信息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

三、学校调研分析

1、学校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涉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进度、上机训练、疑难解答等八个方面,课外活动中的机房学习情况、计算机房课外开放、上网查阅信息资料、网上不健康或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上网学习对你的帮助如何等六个方面,其他方面设置了①哪些活动对你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有多大帮助?②假如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一系列讲座(如动画片

制作、网页设计、网络应用等),你参与度情况如何?③你认为你校计算机课要加强哪些方面内容的教学?等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问卷调查(学校学生层面问卷,有效问卷146份)情况作如下分析:

1.1 关于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1.1.1 你对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很感兴趣31人,

占21.20%,感兴趣82人占56.20%,不太感兴趣27

人占18.50%,一点都不感兴趣8人,占5.50%;很感

兴趣和感兴趣的人共占77.40%,达到四分之三以上,

这说明学生的主体都是愿意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对于

不太感兴趣或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同学,要去了解他们的具体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做到因材施教。作业应该在难度和数量上设置梯度,对于这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布置较易、较少的作业,实现分层教学。

在以上三项调查中,均有13%以上的同学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老师布置的作业很感兴趣,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目标也很理解。这部分同学是专业学习上的尖子生,应该在竞赛、项目实习等方面得到继续培养。

1.1.2 对专业课程学习教学进度感到:太快31人,占21.20%,稍快19人,占13.10%,适合88人,占60.30%,稍慢13人,8.90%;总体来说,感觉进度合适的同学达六成,感觉太快或稍快比感觉稍慢的要多出25%,这说明教学进度整体需要减慢,才能适合更多中职生的学习能力。

在上课时,你对所讲的知识内容掌握程度(指当时课堂上理解程度,不一定记住),从数字上看,能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学占大部分,其中完全掌握的也不在少数,这些都说明教师的

课堂教学是高效的;但也有小部

分同学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

在学习上有困难,这仍是今后教

学中需要照顾到的群体。

1.1.3 在专业课堂学习中,你认为最喜欢的是:(多选题)

老师利用网络教学演示实验,并精讲知识重点难点:88人,占60.30%,同学们在上机实践中讨论交流66人,占45.20%,老师巡视辅导,解决同学们的疑难问题80人,占54.80%,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做实验作业72人,占49.30%。老师通过网络向全班展示同学所做的作业25人,占17.10%,老师指导利用网络获取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30人,占20.5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日常计算机教学中所提倡的演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个别辅导法和分组教学法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优秀作品展示、通过网络学习等方式也有部分同学喜欢。

1.2 关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外活动:

1.2.1 在课外活动时间,你到计算机房的学习情况:只要开放都来19人,占13.10%,常常来27人占18.50%,偶尔几次45人,占30.80%,一次都没有21人,占14.40%;从这一组数据来看,课外活动时间能够到机房学习的学生还是较少,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中职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较少,二是中职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三是不少学生是走读生,课外时间大多回家度过。中职生对课外时间到机房学习的作用还是有较好的评价的,所以学生课外时间到机房学习不够积极的主要原因还是主动性不够强。

1.2.2 学习本专业,你上网时经常查阅哪些信息资料或做些什么?(多选题) 学习资料:94人,占64.40%,时事新闻39人,占26.70%,体育新闻39人,占26.70%,下载软件73人,占50%;临时娱乐58人,占39.7%,网上交友35人,占24.00%,收发电子邮件18人,占12.3%;从这一组多选题的结果来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浏览学习资料和下载软件占绝大多数,这是让人倍感欣慰的;其他方面,浏览新闻、娱乐与交友、收发电子邮件等也有不少同学,这些都说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

以上两方面数据表明目前计算机专业中职生中有七成以上学会利用网络的正能量,接近四成的同学能自觉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这也让我们想到,学校的机房网络一定要设置适当的防范措施,将更多的不良信息阻挡在校园网络之外。总的来说,你认为本专业的上网对你学习:帮助很大43人,占29.50%,有帮助67人,占45.90%帮助不大25人,占17.10%,一点都没有帮助5人,占3.40%。数据表明:四分之三以上的同学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了有利于专业成长的信息,这也提醒我们:只要引导恰当,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从面提高教学效果。

1.3 关于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其他方面

1.3.1 哪些活动对你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有多大帮助(多选题)

课堂学习:90人,占61.60%;计算机房开放111人,占76.00%;仿真软件46人,占31.50%;竞赛辅导61人,占41.20%;其他学科老师用计算机上课18人,占12.30%;技能大赛辅导26人,占17.80%。从数据中可看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在机房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其他学生较喜欢的依次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教学活动、以竞赛为目的项目教学法、利用仿真软件学习、技能大赛辅导、在其他学科上学习计算机。

1.3.2 假如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一系列讲座(如动画片制作、网页设计、网络应用等),你将会:经常参加53人,占36.30%,参加60人,占41.10%;偶尔几次50人,占34.20%;很少参加32人,占21.90%。不参加5人,占3.40%.

选择经常参加或参加的同学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有学习更多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意愿。在教学中,以兴趣为支点的课外活动如能常态化举办,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

1.3.3 你认为你校计算机课要加强哪些方面内容的教学?(多选题)

基本办公应用57人,占39.00%;多媒体66人,占45.20%;动画制作90人,占61.6%;网页制作84人占57.5%,网络应用81人占55.5%,编程训练45人占30.80%;网上信息查找51人,占34.90%;硬件知识40人,占27.40%;计算机发展史14人,占9.60%,计算机道德问题21人,占14.40%;文字录入训练30人,占20.50%。从中可看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需求依次是: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网络应用、多媒体、基本办公应用、网上信息查找、编程训练、硬件知识、文字录入训练、计算机道德问题、计算机发展史。整体来看,形式丰富多彩、操作性强而不需要太多理论支撑的专业方向,较受学生欢迎。

2、访谈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访谈涉及的学校层面有国家级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省示范、省重点、市级一般的职业学校和私立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宣城信息工程学校、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芜湖市职教中心、芜湖工业学校、徽州学校、宣城市广业职高)等31所学校。

2.1 课程设置与教学应用软件情况

被调研的学校就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方向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动漫设计、网络管理、网站建设、计算机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其核心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CorelDraw、Flash、Asp、Dreamweaver、Windows7、office2007、Photoshop、3dmax、Fireworks、计算机组装局域网、网页三剑客、摄影及摄像等。

上述多个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有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基础与动画设计、Flash、计算机组装布线、网页制作、图形处理、美术等;而部分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是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网站制作、企业网,各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多媒体和上机相结合。而部分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前景应该是计算机网络与动漫设计。就本专业的职业能力与要求主要反映在知识与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网站与网络维护的基本技能,同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在教学方法上大都使用项目模块化、任务驱动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到模块化、任务引领教学效果最佳,校内实训开出率即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基本维持在4:6。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企业招聘和学校推荐;就业单位规模集

中在中小企业与公司,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有订单培养、到企业实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上,部分学校主要采取校内培训和校企合作方式进行。

2.2 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

在访谈调研中,对各层次岗位的人才需求及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等有不同看法。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就业人才的要求,首先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很好地与客户沟通等;其次才是技术过硬型人才。至于学历,那是没有制约性影响的。据调查,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现状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在调研访谈中,据多所学校反映,从我们所考察的企业、市场以及所得的信息中我们发现,企业最想招聘的是那些想做事,能做好事情的人才。特别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如能够与客户进行融洽的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用人单位可以给中职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电脑硬件销售员、技术支持、整机装配员、客服电话支持、计算机硬件维修技术员、smt操作员等。公司各个岗位都可招聘中职毕业生,但是公司更注重中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先会做人,再会做事。公司对中职毕业生的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关键是能吃苦耐劳、能基本完成系统安装、维护、对各硬件有一定了解。

2.3 教学计划制定情况

在谈及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的制定依据时,有的是根据师资情况,有的是行业企业需求,有的是根据上级文件,有的是根据硬件条件需求,虽然依据不尽相同,但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普遍感到良好,其教师的满意度均达70%以上;而在反映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集中体现在理论课与专业课比例不够合理、教学计划制定缺少论证、自主性学习课程较少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等四个方面。

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基本维持在4:6或3:7之间;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专业技能方向并不平衡,有的达4门或4门以上,有的则仅有2~3门,从中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反映在,有的要么是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欠缺,要么生源紧缺,就业安置困难;而针对中职学生能持有的专业技能证书种类有1~2门的占70%,3门或3门以上的仅只有30%左右;学生的生源分布主要集中在本县(市)范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边远地区或农村乡镇,而本县(市)或城市以外的学生数所占比例极少,甚至没有,感到欣慰的是学生整体就业率均达90%以上,不过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普遍较低,只有60%以下范围,学生就业满意率在60%~70%之间。

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属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和国家重点或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有的非常优秀,表现出较多的创业典型案例,有的成为企业骨干、有的成为企业法人,有的已成为公务员,晋升为科局级干部。参入对口升学就读的学生毕业后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能达到70%以上,从中不难看出,部分学生或学生家长对对口升学还比较看好。

四、毕业生调研分析

此次调查面向皖北、江淮、皖南不同区域的中职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76份,经过审核其中有效问卷168份,无效卷8份,经调研课题组成员分析,得出分析数据如下:

1、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中等。毕业生完全对口和基本对口就业比率为61.3%,就业完全不对口比率为14.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稳定率中等,有52.3%的毕业生自上岗以来没有跳过槽,跳槽1-2次的比率为33.3%,仅有16.7%跳槽达到三次以上。而这些毕业生跳槽的诱因主要是发展前景、薪水、专业水平、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原因。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薪资水

平中等偏下,有16.0%毕业生月薪金

在1500元以下,53.6%的毕业生月

薪资在1500—2500元之间,30.4%

的毕业生月薪资达到2500元以上。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较多,但主要还是通过招聘会的形式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52.4%的毕业生通过校内外招聘会找到工作,46.4%的毕业生认为通过招聘会成功就业的机会大。在毕业生就业中亲朋好友、网络等渠道也逐渐成了学生就业重要途径。其中各有17.3%的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网络找到工作。

2、学校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中72.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

养。毕业生在工作中逐步发现对自己工

作影响最大的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中28.0%的毕业生认为专业知识对

工作影响大,55.4%的毕业生认为社会

实践对工作影响大,而只有14.3%的毕

业生认为基础理论对现在工作影响较大。

3、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满意度较低。对专业教学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的比率达到81.0%。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与专业的结

合度较低。感觉能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的比率仅9.5%,35.7%的毕业生认为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基本运用,54.8%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中很少运用专业知识。

4、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

专业技能普遍信心不足,有77.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满意或满意度一般。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自信心严重不足,有58.3%的毕业生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自我感觉一般,9.5%的毕业生自我感觉不满意。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已开始注重个人学历层次的提升,有43.5%的毕业生已经取得高层次学历或已经就读,但由于受工作时间限制,有46.5%的毕业生因时间不允许而不能参加,仅有10%的毕业生认为学历提升对工作没有帮助。

5、毕业生认为要胜任职业岗位必须具备一定岗位能力素质,岗位能力一方面是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非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重要程度处于前五名的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汉字录入、常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硬件维护,其比率分别为94.6%、93.4%、88.7%、78.6%、72.0%,此项数据表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所运用到的专业知识主要都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非专业能力上,职业道德与修养、人际交往、自学能力、普通话、道德法律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职业规划和适应能能力等方面毕业生认为对胜任岗位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可见,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关键,在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注重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律、人文以及

交往能力方面。

专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重要性

20406080100120

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汉字录入

常用办公室软件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

计算机网络

P h o t o s h o p

C O R E L

D R A W

网页设计

F l a s h

其它专业能力(补充)

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太重要不需要

第三部分思考与建议

一、准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准确定位专业方向

培养具有计算机组装、调试和维护技能,具备吃苦耐劳、工作踏实、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有较强服务意识的能适应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群的中等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青春理想教育,让学生走出自卑感的阴影,重新鼓起追求上进的勇气,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专业化,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全面化,更需要既懂得计算机知识和理论,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的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信息技术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文秘办公、图文处理及编排、信息采集与加工、计算机产品销售、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网络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2 专业课程定位

社会市场需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性因,计算机应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全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的、多面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才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划分为多个应用方向,让学生选择某个方向进行比较深入地学习,使之毕业后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加强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今后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多项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综合能力;坚持班级每天一小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个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加强学生的深入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工作岗位群的任务、职责与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岗位工作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结果以岗位工作考核要求来进行评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企业求才若渴,一再表示在招聘中不惟学历论英雄,却对刚毕业学生的能力抱有较大的怀疑,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更多持批评的态度。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在计算机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网络技术三个方面以开设兴趣小组的方式,制定较高的培养目标,选拔在这方面有特长爱好的学生,人数不易过多。教师可以不受上课时间限制,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对这些学生高标准,高要求。在他们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及毕业证后可输送到企业的相应岗位上。

二、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

1 改革课程设置

1.1 加强课程改革

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教材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课教学,加大实操训练,是办好职业学校的核心因素,是职业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开足开好实践课,并加大投入,分阶段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让学生真正握有一技之长。实践教学,每次上机要有上机任务,上机任务与岗位群相关工作相联系,每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完成设定的岗位技能;上机实习以小组团队为单元,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实践操作;定期深入到企业进行见习。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可分为以下四个专业方向(专门化),即: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等多个模块。课程要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进行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简、整合与综合化处理,使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行业就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1.2 科学设置课程

中职生的课程设置不宜过多,也不宜过于理论化,应注重实用性及实操性强的课程。应根据中职生本身素质特点建议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与常用工具软件、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多媒体技术等。

建议各专业方向开设以下课程:办公自动化技术方向——Office软件综合实训、平面设计软件高级应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计算机专业排版——文字录入综合实训、电子排版技术、CorelDraw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