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业银行管理学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管理学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管理学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管理学复习提纲

目录

商业银行管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1)

名词解释 (2)

第二章银行财务报表 (4)

一.资产负债表 (4)

二.利润表 (4)

第三章银行绩效评估 (5)

一.计算公式 (5)

二.杜邦分析法 (6)

第四章银行资本金管理 (7)

一.我国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7)

二.资本充足率 (7)

三.内源资本支持的资产增长率 (7)

四.外源资本融资方案以及比较优劣 (8)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与管理 (9)

一.存款成本 (9)

二.计算公式 (9)

三.存款的定价 (9)

第六章银行贷款业务与管理 (10)

一.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 (10)

二.贷款的价格构成 (10)

三.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10)

四.贷款风险的种类和成因 (11)

五.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 (11)

第七章现金资产业务和流动性管理 (11)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 (11)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 (12)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 (12)

四.净头寸的计算 (12)

第八章银行其他资产业务及表外业务 (12)

中间业务的种类 (12)

第九章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13)

一.资产管理理论沿革 (13)

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方法 (13)

三.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 (14)

四.持续期缺口管理 (15)

名词解释

1.净利息收益率:利息净收入与生息资产之比。这是衡量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间的毛利的大小。提高净利息收益率,可以相应地提高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100-?生息资产总额

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

2.净利息差:日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减日均计息负债付息率。这个指标反映了银行作为资金借贷中介的有效程度记忆在其经营领域中竞争的激烈程度。计算公式为:

%100-%100??总计息负债

利息支出

总生息资产利息收入

3.收入成本率: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反映银行每取得1元营业收入所耗费的业务及管理成本(不包括资产损失准备)。计算公式为:

%100?营业收入

业务及管理费

4.内源资本:以留存收益方式形成的资本,它是商业银行最普遍的补充资本金的来源。优点:成本低,免去了向外筹资的发行成本;不会影响现有股东的控制权,不会减少现有股东的收益;风险小,不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

5.外源资本:商业银行通过向外发行股票、长期次级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它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来源。外源资本的来源: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和票据。

6.核心一级资本: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由银行股本及公开储备组成。特点:资本的价值相对稳定,同银行的盈利率和竞争能力有密切关系,它是作为衡量资本充足率的基

础。

7.补偿余额:按银行的要求,客户(借款人)在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同时应保持在银行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的定期存款。这实际上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表现形式。

8.按揭贷款:购房人在支付前期规定的价款后,由贷款银行支付其余购房款,而将所购不完全产权的商品房作为履行债务担保抵押给贷款银行的消费贷款方式。

9.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导致贷款资产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10.市场风险:由于信贷产品的价格变动、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1.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其系统或由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2.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13.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4.利率敏感性资金:指在一定期间内(考察期)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第二章银行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时点上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按照“所有者权益

=”的恒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资产+

负债

标准和一定的顺序编织而成的,表明了商业银行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背负的所有义务和责任以及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流动资产: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机构款项、拆出资金、短期贷款、短期投资。

长期资产:中长期贷款、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应收账款类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流动负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活期及短期存款、短期借款、发行短期债券。

长期负债:长期存款、长期借款、发行长期债券。

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

二.利润表:反映一家商业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最终经营成果的报表。这种盈利或亏损是通过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对比来体现的。

编制利润表所依据的平衡公式是利润

收入=

-。

支出

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利息收入、证券投资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存款帐户的服务费用、其他服务费和佣金收入。

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支出、借款利息支出。

非利息支出:雇员薪金和福利支出、各项资产使用费用。

贷款损失准备金

利润:利息净收入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后与非利息净收入之和构成银行净利润。这一项目扣除所得税后的部分即为税后净利润。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计算:分为三个步骤: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净收益。

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

第三章银行绩效评估

一.计算公式

1.股权收益率(ROE):亦称为净资产收益率,用以衡量银行给其股东的回报率。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股东投资的效益越好。计算

净利润

公式为:%

?

100

股东权益总和

2.每股盈余(EPS):亦称为每股收益,是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该指标值越高,每一股可分得的利润也就越多,股东的投资效益就越好。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

%

100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

平均数

3.资产收益率(ROA):亦称为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即税后利润除以

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的平均数。这是反映银行管理效率的一个指标。即银行管理层将银行的资产转化为净收益方面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100?平均数

起初和期末资产余额的净利润

4.净利息收益率:利息净收入与生息资产之比。这是衡量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间的毛利的大小。提高净利息收益率,可以相应地提高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100-?生息资产总额

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

5.净利息差:日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减日均计息负债付息率。这个指标反映了银行作为资金借贷中介的有效程度记忆在其经营领域中竞争的激烈程度。计算公式为:

%100-%100??总计息负债

利息支出

总生息资产利息收入

6.收入成本率: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反映银行每取得1元营业收入所耗费的业务及管理成本(不包括资产损失准备)。计算公式为:

%100?营业收入

业务及管理费

7.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除了融通资金收取利息以外,还有大量的非资金的金融收费服务,即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资金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越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就越高。计算公式为:%100?营业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8.银行利润率(PM ):

%100?营业收入

净利润

二.杜邦分析法:将银行经营业绩效看作一个系统,利用几种主要

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银行经营绩效。核心是股本收益率

(ROE ),该指标有很强的综合性。

1.两因素的杜邦分析法:表明股权收益率的高低受到股东权益乘数和资产收益率两个因素的影响。股权收益率与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还清楚地描述了银行管理层所面对的风险与回报之间此消彼长的基本关系。

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乘数资产总额

净利润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股权收益率(ROA ROE ?=??=

%

100 2.三因素的杜邦分析法:表明股权收益率的高低受到股东权益乘数、资产利用率和收入净利率三个因素的影响。

收入净利率

资产利用率股东权益乘数总收入

净利润

资产总额总收入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股权收益率??=???=

%

100 3.四因素的杜邦分析法:

成本利润率

收入成本率资产利用率股东权益乘数总成本

净利润

总收入总成本资产总额总收入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股权收益率???=????=

%

100 第四章 银行资本金管理

一.我国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

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

二.资本充足率:

%8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

≥表内、表外资本净额

书P34例题中,表外风险资产项目的重置成本如何计算?

三.内源资本支持的资产增长率:留存比率

股本收益率税后净收益留存收益

股本税后净收益?=?

股本收益率=股权收益率?

四.外源资本融资方案以及比较优劣:

1.发行普通股:

利: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收益率高容易被市场接受;扩大股东数量和范围,提升银行知名度,扩大银行的客户群;有助于市场树立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的筹资能力。

弊:成本较高;稀释原股东权益以及对银行的控制和影响力。

2.发行优先股:

利: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大幅上升时可以是银行获得杠杆效应;不会稀释原股东权益;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中永久的非累积性优先股属核心资本,更符合市场要求。

弊:成本高;由于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下降时,使普通股收益加速下降。

3.发行长期次级债券:

利:成本较低;可以发挥长期次级债券的财务杠杆效应;资金成本低,利息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不会稀释股东权益。

弊: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加大银行债务风险;具有财务杠杆风险,在银行收益下降时,使普通股收益加速下降。

计算外源资本融资方案ppt第四章P48

一.存款成本

利息成本:银行按约定存款利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 非利息成本:银行在吸收存款时除利息之外的其他所有开支,包括办公费、宣传费、差旅费、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员工工资福利等。

二.计算公式

1.存款资金成本率:%100?+存款资金

非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

2.可用资金成本率:%100--?+必要的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存款资金非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

3.边际存款成本率:

%100?+新增存款资金

新增营业成本

新增利息

三.存款的定价

1.定义:如何确定存款的价格,包括存款利率和向客户收取的存款帐户费用。

2.边际成本定价法:当市场利率频繁变动时,利用平均成本为存款定价变得不可靠,使用边际成本定价法更为合理。

旧利率下吸收的存款量

旧利率新利率下吸收的存款量新利率总成本变动额

边际成本??==-

存款增量

总成本变动额

边际成本率=

计算存款利率ppt 第五章P28,其中预期边际收益率如何计算?

一.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

1.正常类贷款

2.关注类贷款

3.次级类贷款

4.可疑类贷款

5.损失类存款

二.贷款的价格构成

1.贷款利率。

2.贷款承诺费: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3.补偿存款余额: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

4.隐含价格: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附加性条款。三.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1、资金成本

2、贷款风险程度

3、贷款费用

4、借款人的信用及其与银行的关系

5、目标收益率

6、贷款供求状况

四.贷款风险的种类和成因

1.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导致贷款资产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市场风险:由于信贷产品的价格变动、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3.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其系统或由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五.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

1.风险回避。

2.风险分散:贷款对象分散、贷款期限分散、贷款利率分散(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参与者分数(银团贷款)。

3.风险转移。

4.风险补偿。

第七章现金资产业务和流动性管理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流动性状况既能反映出经营环境的好坏,又能显示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的高低。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商业银行的安危存亡,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都至关重要。流动性管理是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

1.流动性需求:客户存款的提取、保持贷款增长。

2.流动性供给:新增客户存款、客户偿还贷款。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

1.资金来源与运用法:商业银行通过预测流动性资金来源与运用数量来预测流动性需要量,进而组织资金来源,满足流动性需要的一种方法。

2.资金结构法:根据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高低,相应提取不同比例的流动性准备,同时根据银企关系,确定新增合理贷款数额,这两项合计构成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

3.概率分析法:借助数学中概率论有关方法来分析流动性状况。四.净头寸的计算

净头寸-

流动性供给

流动性需求

第八章银行其他资产业务及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的种类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2.代理类中间业务

3.银行卡业务

4.资产托管类业务(如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托管、

保险资产托管、社保基金托管、QFII和QDII资产托管等)

5.咨询顾问类业务(包括个人理财、现金管理等)

6.担保类中间业务

7.承诺类中间业务

8.交易类中间业务

第九章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一.资产管理理论沿革

1.商业性贷款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必须把资产投放到短期的与商品和物资周转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中去。

2.资产可转换性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的强弱取决于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

3.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这与贷款人未来预期收入和银行对借款的合理安排密切相关。

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方法

1.储备头寸负债管理方法:以短期借入款弥补提取的存款,从而在负债方一增一减,正好轧平。

2.全面(贷款头寸)负债管理方法:以借入款来应付增加的贷款需求,

这样,负债和资产都增加,带来额外利润。

三.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

1.利率敏感性缺口(GAP ):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ISA )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SL )之间的货币差额,即ISL ISA GAP -=。GAP >0,称为正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的资产中有一部分来自固定利息负债。

GAP <0,称为负缺口,意味着部分固定利率资产来自利率浮动的负债。

GAP =0,称为零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的资产等于利率浮动的负债。 2.利率敏感性缺口对净利息影响

3.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管理策略 积极的策略:

消极的策略:

四.持续期缺口管理

1.持续期缺口(GAP ):等于其资产组合的持续期D a 减去其负债组合的持续期D l 。即l a -D D GAP 。

2.持续期缺口对资产净值的影响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述 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原则、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十种角色。第二章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性-合法式权威。掌握梅奥及其所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发现,如社会人、非正式组织;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重点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第三章决策 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程序;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德尔菲法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重点掌握决策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计划 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形式分类;掌握计划的特征;掌握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计划工作的原理;掌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计划的特征、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五章组织与人事 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概念;掌握各种部门化的特点,能够区分是那种类型的部门化,如许多企业按照早、中、晚三班制安排生产活动,属于时间部门化;掌握组织职权的类型、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掌握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组织变革的内容。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和优缺点。 第六章领导 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活动的要素;掌握领导的功能;掌握领导职权的

物流管理学(专升本)

物流管理学(专升本) 名词解释 1. 物流(4分)标准答案是: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 2. 合理运输(4分)标准答案是:合理运输是指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求情况,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3. 单元装卸(4分)标准答案是:单元装卸是用集装化工具将小件或散装物品集成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组合件,以便利用机械进行作业的装卸方式。 4. 第三方物流(4分)标准答案是: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 5. 虚拟仓库(4分)标准答案是:虚拟仓库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基础上,进行物品的存储、保管和远程控制的物流设施。 填空题 6. 中国物流管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手段,强调三全即 ___(1)___ 、___(2)___ 和全员管理。 (1). 标准答案是: 全过程(2). 标准答案是: 全面性7. 物流合理化通常包括___(3)___ 和___(4)___ 两个方面。(2分) (1). 标准答案是: 局部合理化(2). 标准答案是: 整体合理化 8. 物流系统具有___(5)___ 、___(6)___ 、___(7)___ 、___(8)___ 、___(9)___ 的功能。 (1). 标准答案是: 输入(2). 标准答案是: 输出(3). 标准答案是: 处理(转化)(4). 标准答案是: 限制(制约)(5). 标准答案是: 反馈 9. 企业的物流方式有三种,即___(10)___ 、___(11)___ 、___(12)___ 。(3分) (1). 标准答案是: 自营物流(2). 标准答案是: 寻找物流伙伴(3). 标准答案是: 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 10. 配送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分为效益指标和服务指标两大类,其中效益指标包括___(13)___ 、___(14)___ 、 ___(15)___ 。(3分)(1). 标准答案是: 利润指标(2). 标准答案是: 成本指标(3). 标准答案是: 车辆使用指标 11. 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包括___(16)___ 、 ___(17)___ 、___(18)___ 、___(19)___ 和___(20)___ 。 (5 (1). 标准答案是: 铁路(2). 标准答案是: 公路 (3). 标准答案是: 水路 (4). 标准答案是: 航空(5). 标准答案是: 管道运输单选题 12. 由于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物质资料、产成品在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_____。 (A) 第一利润源泉(B) 第二利润源泉(C) 第三利润源泉 (D) 第四利润源泉标准答案是:C 13.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模式是指_____。(1分) (A) 精益物流(B) 虚拟物流(C) 定制物流(D) 第四方物 流标准答案是:B 14. 一种载货工具在某一段运程中,又承载在另一种交通工具上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指的是_____。(1分) (A) 公铁联运(B) 驮背运输(C) 联合运输(D) 陆海联运 标准答案是:B 15. 借助于先进通信设备可以随时调动所需物品的若干仓库的总和是指_____。(1分) (A) 虚拟仓库(B) 网络仓库(C) 集装箱(D) 移动仓库标 准答案是:B 16. 保管的货物不易移动或每一用户需要品种多而每种数量较小时,应采用_____配货作业方法。(1分) (A) 摘果方式(B) 播种方式(C) 拣选方式(D) 集装方式 标准答案是:A 17. 广泛用于果类、瓜类、谷物、棉毛原料等的流通加工方式是_____。(1分) (A) 冷冻加工(B) 分选加工(C) 精制加工(D) 分装加工 标准答案是:B 18. 不是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是强调市场适应性的是_____。(1分) (A) 专业配送中心(B) 柔性配送中心(C) 供应配送中心 (D) 销售配送中心标准答案是:B 19. 根据民航总局规定,旅客吞吐量在500—1000万人次,包括不足500万旅客吞吐量的区域枢纽机场为_____机场。(1 (A) I类(B) II类(C) III类(D) IV类标准答案是:B 多选题 20. 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合理运输的主要因素是_____。(2分) (A) 运输路线(B) 运输时间(C) 运输费用(D) 运输工具 标准答案是:B,C 21. 物流质量的非经济性指标是和服务、生产能力或利用率相关,以下属于典型的非经济指标是_____。(2分) (A) 运作费率(B) 库存交易率(C) 机器利用率(D) 及时 送达率标准答案是:C,D 22. 以下属于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的是_____。(2分) (A) 巨大的运送能力(B) 时间上的灵活性(C) 机动性大 (D) 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标准答案是:C,D 23. 提高技术装载量,是组织合理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做法有_____。(2分)

信息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管理概论 判断题:16道,每道2分,总分32 1.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 (对) 正确 错误 2.实物信息源中的实物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对) 正确 错误 3.电子书具有计算机能力、通信能力和多媒体功能,此外还具有电子设备的各种特点。() 正确 错误 4.智力型信息源主要指由人脑存储的知识信息。(对) 正确 错误 5.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对) 正确

错误 6.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比较著名的有《国际十进分类法》。 ( 错 ) 正确 错误 7.利用间接法评价信息源,可以把调查和评分结合起来使用。 (对) 正确 错误 8.元数据是结构化的编码数据,用于描述载有信息的实体特征,辅助描述数据的标识、发现、评价和管理。 (错) 正确 错误 9.分类法除了直接选取自然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作为标识外,还大量采用了复分标题。(错) 正确 错误 10.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对) 正确

错误 11.缩微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并且已广泛应用于保存珍贵的文献和典籍。(错) 正确 错误 12.直接评价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比较客观。(错) 正确 错误 13.信息的提供、评价和利用等环节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的或无意识的错误。 () 正确 错误 14.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 错) 正确 错误 15.事实型数据库也称数据型数据库,是一种存贮简单而独立存在的非文献信息。(错) ()

银行管理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银行管理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下哪项性质使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工商企业:() A. 公司性 B. 金融性 C. 商业性 D. 盈利性 2. 传统上一般将商业银行的功能概括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项。在这四项功能中,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金融服务 3. 信用创造功能又称货币创造功能,是在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功能和支付中介功能基础上产生的。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制约条件的是:() A. 现金准备率 B.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 中央银行贴现率 D. 贷款付现率 4.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商业银行只有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盈利原则的顺利 实现 B. 盈利性与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是对立的,但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总是 一致的 C. 盈利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证 D.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既有矛盾的一 面,也有一致的一面 5.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以下关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说法正确的是()

A.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 B. 利润表反映的是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经营成果 C.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期间内银行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D.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重组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 变动表和附注五个部分 6. 杜邦模型是一项运用传统绩效管理工具来衡量、分析企业当前收益的管理工具,它所用到的传统财务工具有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其核心是通过分解()来分析影响企业赢利水平的各种因素。 A. 资本利润率 B. 投资收益率 C. 盈利留存率 D. 资产利润率 7. 信用评级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个体评级主要分析影响银行信用质量的外部环境、运营因素、财务实力和内部风险管理四方面的因素。资本充足性属于()。 A. 外部环境 B. 运营因素 C. 财务因素 D. 风险管理 8.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以下关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 B. 对城乡居民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面额为1万元、2万元、5万 元。对企业、事业单位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面额为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 C.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采用不记名方式发行 D.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得提前支取 9. 贷款是商业银行出借给贷款对象、并以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资金。中期贷款期限是指:() A. 1年以上5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以下 C. 1年以上3年以下 D. 3年以上10年以下 10. 银行在一定时期可以发放的贷款金额,受制于其资金来源、内部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需要,以及外部经济状况和企业的贷款需求。下列哪一项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不符:()

《物流管理学》复习题

《物流管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是按照()分类。 A、物流系统性质 B、物流活动范围 C、职能 D、作用 2、关于物流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物流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料流 B、物流是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中主要优化的内容 C、物流活动主要创造物品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 D、物流活动有多个功能领域,物流活动需要将这些功能有机结合 3、流通实际上是由商流和()组成。 A、信息流 B、资金流 C、物流 D、运输系统 4、()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A、物流节点 B、物流线路 C、物流中心 D、配送中心 5、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中,为首的是() A、质量标志 B、结构标志 C、时间标志 D、分布标志 6、供应链各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原则,以达到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的原则符合() A、集优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简洁性原则 D、战略性原则 7、供应链下物流管理的功能包括库存管理、订购管理、()和仓库管理。 A 、配送管理B、销售管理C、配销管理D、营运管理 8、生产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储备的物资是() A、流通仓储 B、储备仓库 C、生产储存 D、普通仓库 9、()的主要职能是实现了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功能。 A、仓储 B、包装 C、流通加工 D、运输 10、流通实际上是由商流和()组成。 A、信息流 B、资金流 C、物流 D、运输系统 11、按照包装的目的分,包装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其中商业包装又称为() A、销售包装 B、运输包装 C、生产包装 D、内包装 12、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是() A、仓储子系统 B、商品检验、通关 C、国际货物运输 D、商品包装 13、完全按照用户突然提出的时间、数量方面的配送要求,随即进行配送的方式是() A、定时配送 B、定量配送 C、即时配送 D、供应配送

工程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卷答案汇编

《工程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 (100分钟,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项目经理是一个( D )的名称。 A .专业人士 B .技术职称 C .管理人士 D .工作岗位 2.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 D )是管理的核心。 A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B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C .供货方的项目管理 D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3.国际上把建设( C )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归为工程咨询服务。 A .设计 B .施工 C .监理 D .承包 4.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 ( B )。 A .施工机械安、拆费 B .施工机械使用费 C .燃料动力费 D .施工机械场外运费 5、由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所发布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指( B )。 A .质量目标 B .质量方针 C .质量战略 D .质量体系 6.项目的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 B )任务。 A .关键 B . 核心 C .基本 D . 主要 7.某土方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为1100 ,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为16元/ m3,且实际工程量减少超过10%时可调整单价,单价调整为15元/ m3,经工程师计量,承包商实际完成的土方量为1000 ,则该土方工程的价款为( B )。 A .1.76万元 B .1.6万元 C .1.5万元 D .1.65万元 8工作D 有三项紧前工作A 、B 、C ,其持续时间分别为:A 3d 、B 7 d 、C 5 d ,其最早开始别为:A 4 d 、B 5 d 、C 6 d ,则工作D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D )。 A .6 d B .7d C .11 d D .12 d 9双代号网络中只有内向箭线无外向箭线段的结点是( B )。 A.起始结点 B.结束结点 C.中间结点 D.任意结点 10自由时差,是各项工作在不影响紧后工作(A )时间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A.最早开始 B.最早结束 C.最迟开始 D.最迟结束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可分为(BCE )。 A .主动控制 B .事中控制 C .事前控制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北邮《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7秋季学期《管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此范围涵盖了100%的题型,涵盖了80%以上的考试范围。 由于本课程考题答案全部都在教材中,所以不提供标准答案,而且管理类学科考题也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提供答题要求及答题方法。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提前准备! 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在网上做好阶段作业,阶段作业占总评成绩40%,往年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是因为作业没做或者作业成绩太差! 一、填空题(期末考试时10个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大于互联网。 5.

6. 7 8. 9 10. 11 12. 等。 15 16. 17

18. 19.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有 20.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包 括。 二、名词解释(期末考试时4个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决策树法76 决策树法是风险型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决策树方法能够形象地用分支、节点等将各种条件发生的概率、各方案的相应的结果以及最终的期望收益表示出来,从而令决策方案的选择一目了然。决策树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它的构成有四个要素:1. 决策结点,用方框□表示。2. 方案枝, 3.状态结点,以带有编号的圆形结点①②等来表示。4. 状态概率分枝。 2.亚当斯公平理论222 美国心理学家史坦斯?亚当斯在1965年首先提出公平理论,亦称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是社会人,一般会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而被激励的。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公平理论的模式可以表示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主观感觉--对他人所获报酬的主观感觉对自己所作投入的主观感觉--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主观感觉 (二)公平理论的比较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亚当斯的调查和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目前的报酬过低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

1.学习物流管理的体会和收获

1.学习物流管理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我对此科目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于学习再加上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物流管理就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对其特点我做到以下认识: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对象不仅包括物品,目前已经涉及到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已经达到综合统一;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最终达到实现顾客满意。现代物流管理应用范围之广,与管理系统参插之深,涉及学科之多。可以说是系统管理思想与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物流管理经过多次变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物配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现代物流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物资和分销物资管理最优化、经济化。更作为一门独立的行业从其它行业中分离出来,适应社会发展,顺从行业细分,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职业在经济社会中迅速的发展起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在经济社会中,物流的作用已十分明显。作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它已被称做“第三利润源泉”。在行业密集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有着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市场潜力。现代物流管理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集合了物流管理实践与运筹学、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它可以实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运输、存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物流系统管理包括线性规划模型、存储论模型、网络图论模型等。 作为营销管理专业的物流管理我认为在内容上应符合实用性原则,对一些较为高深的理论问题只要做出简要的介绍就行,而物流设计等内容应该作为本科教材的核心内容。其实从表面理解物流管理就是在物资流动中实现最为合理的方法,使资源从进货到受出得到合理、科学的优化管理过程。在企业人力、财力、库存等方面作到节省。 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物流活动就一直存在,从物流本身的含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稍对物流概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物流涉及到物资移动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中的加工、配送以及相伴随的信息处理等。如果我们仅从对物流的一般理解角度看,这些物流活动其实在我们热衷于谈论什么叫物流之前都早已经存在,它似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的久远。其中,物资的运输和装卸也许出现的最为古老,当人类生产有了富余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剩余物资的保管(仓储)。虽然流通领域中的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出现的相对较晚,但实际上也远比我们现在谈论物流要早的多。远的不说,就拿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建立起来的商品多级供销系统而言,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物资的配送行为,而且整个配送系统也已经较为完善。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第四章)

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本章从信息处理的环节(需求、收集、存储、传输、加工、使用)来探讨信息资源的管理。本章内容实用性强,要求能结合实际应用来理解相关的方法和手段。 1.【识记】信息需求的定义是什么?(P98)名词解释 所谓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 2.【识记】作为信息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P98)[201104综合分析题]案例4-1 注意信息用户名词解释 将既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称之为信息用户。信息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作为信息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拥有信息需求,及需要接收信息以解决未知问题。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 (2)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况能力、抽象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等),即有能力接收、处理和利用信息。 (3)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即事实上接收和利用信息。 如果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则为潜在信息用户。 3.【识记】职业信息需求的定义是什么?(P98)[201104单选] 职业信息需求是指除了生活中的信息需求之外,个人的信息需求还包括工作中产生的信息需求。 4.【识记】生活中的信息需求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P98) (1)物质生活的信息需求; (2)精神、文化生活的信息需求; (3)个人安全的信息需求; (4)劳动和其他社会工作的信息需求; (5)社会交往与互助的信息需求; (6)适应社会的信息需求; (7)增长知识的信息需求; (8)创造活动的信息需求; (9)实现某种生活目标的信息需求; (10)产生某种兴趣的信息需求。 5.【识记】职业信息需求可以分为哪些类别?(P98) 一、为完成工作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 (1)为熟悉各工作环节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2)为了解同行业及同仁的工作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3)为熟悉客户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4)为提高职业技能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二、为应付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为解决工作中发生的意外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过程(四个) 1、计划工作(目标、方案) 2、组织工作(分工、协调、部门) 3、领导工作(指导、奖惩、指挥) 4、控制工作(标准、检查或考核、纠偏) 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管理者需要为别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作业者只需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此答案为老师口述内容,详情参阅各自课堂笔记!) 三、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抽象逻辑思维) 2、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 四、管理者的分类或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 1、人际方面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者、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式选择的技巧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行政管理理论——韦伯 1、科学管理——泰勒 泰勒制的内容: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C、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

A、最佳动作原理 B、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C、第一流工人制 D、刺激性付酬制度 E、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F、例外原理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A、泰勒制提出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B、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 C、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A、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B、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C、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精神变革 PS: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实验(具体内容见PPT) A、动作时间研究 B、搬运生铁的试验 C、铁锹的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责权对等。 (3)纪律严明。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链(常考)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性。 (14) 团结精神。 管理的五项职能: A、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B、组织: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指挥: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E、控制: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骏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在实际运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的基本职能: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情报信息。 3.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物流信息加工:对于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和服务的活动。 5.物流的发展过程:物流初级阶段、物流开发阶段、物流现代化阶段。 6.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扩大化、一体化、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合理化。 7.物流的性质:物流的生产性、物流管理的二重性物、流职能的独立性 8.物流的特点:价值服务性商流的比较社会主义市场下的物流。 9.商品流通的一般过程:商流物流资金流 10.物流的作用: (1)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工商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完成企业主营业务,并降低经营成本。物流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创造经营利润。(2)物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好像人体中的动、静脉系统,即起到物质资源的循环作用。在特定条件下,物流还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为可以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起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帮助国家抵抗区域性经济危机。 11.系统分析:就是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和确定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与效益等问题,抓住系统中需要决策的若干关键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掌握可靠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12.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出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13.系统分析的特点:以整体为目标、以特定问题为对象、运用定量方法、凭借价值判断 14.物流系统分析:综合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物流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模型,对各种方案和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求使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最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 15.物流系统分析的五个基本要素,即:目的、代替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基准。 16.物流系统分析的准则: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结合)、子系统效益与整个系统效益相结合(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7.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系统分析工作漫长;想象力、经验和判断依然重要;解决问题的容易部分;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全部可选方案进行比较;有效的方案才是最佳的方案。 18.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总体名字。包装也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项目管理试题及其答案

软件学院研究生课程“IT项目管理”考试题答案 (08级脱产班) 一、填空:(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人们已经认识到IT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IT应用项目越来越复杂;二是由于缺乏合格的IT项目管理人才。 2、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把它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解决方案。 3、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活动,这些活动具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 4、IT随着人类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2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作业和项目。 5、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6、P MBOK中核心的知识领域有4个,它们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之所以称其为核心知识领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将形成具体的项目目标。 7、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8、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组织系统所处的环境。 9、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 10、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至90%。

二、选择题:(单选题,请选择最佳答案。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以下哪一项不是系统方法的内容(B)。 a.系统观念 b.系统测试 c.系统分析 d.系统管理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项目管理的辅助知识领域。(A) a.项目质量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沟通管理 d.风险管理 3、以下哪一项是项目定义阶段中启动过程的一个主要成果。(C) a.获得足够的项目经费 b.编制项目计划 c.选择一位项目经理 d.完成工作分解结构 4、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的主要过程有(D)。 a.成本估算 b.成本预算 c.成本控制 d.以上都是 5、下列项目管理过程组中,哪一个最耗费时间与资金?(C) a.启动过程 b.计划过程 c.执行过程 d.收尾过程 6、一个由7个人组成的项目组,其沟通渠道的条数是。(B) a.14条 b.21条 c.38条 d.49条 7、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客户想取消剩余的工作和合同。最佳的方法是查看下列哪项来确定项目的目的(A) a.项目章程中的目的、目标和商业案例。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管理信息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科学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扩散性共享性可加工性有用性 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是客观记录、分类和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语法信息 信息是被组织起来、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可能是一些接受者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但接受者自己能解释。---语义信息 知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语用信息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生产者:是为某种目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 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信息生产的产品,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 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与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 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信息和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信息是由人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 信息资源的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它具有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即需求性、稀缺性和对象的选择性。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源,它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如可共享性、无穷无尽性和驾驭性等。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支柱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交换规律的科学。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其支柱为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信息管理也是一种社会规模的管理活动

管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论述题: 1、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何种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答: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求。2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3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作之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重视的。4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有效的利用非正式组织:1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 2、好的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年龄结构:领导班子应该是老、中、青三结合,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2)知识结构: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3能力结构:企业领导班子中应包括不同能力类型的人物。4专业结构:专业结构是指在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配备应由各种专门的人才组成。 3、论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答: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下属必须遵循管理者的指示。在此过程中,下属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也可能尽一部分努力去完成工作。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但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两者分离的情况也是有的。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者但并不是管理者。非正式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4、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 答:(1)它冲破了百年沿袭下俩的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办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需要。(3)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4)泰罗吧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榨。因此,泰罗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对人的认识具有片面性,他把人看做是纯粹的“经济人”。 5、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答:(1)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2)分工的益处是: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是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3)巴贝奇赞同斯密的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论点,但认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