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_审计概论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_审计概论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_审计概论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_审计概论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审计概论

㈠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⒈识记:⑴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

答:审计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⑴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也称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⑵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对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审计的授权者包括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进行的。

⑶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出来。

⑷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⑸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⑹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活动,该活动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职能。

⑵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含义

答:

⒉领会:⑴审计的定义

答:审计是指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

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⑵审计的特征

答:审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方面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机构独立。审计机构不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

⑵业务工作独立。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为评价和鉴定。另外,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⑶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是保证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㈡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⒈识记:⑴政府审计

答: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的审计监督活动。

⑵内部审计

答: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⑶注册会计师审计

答: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政府审计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方面的委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营管理活动及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

⒉领会:⑴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答: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该时期的“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

⑵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且“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⑶隋唐及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也随之健全。

⑷元明清各朝代,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审计有所削弱。

⑸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于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到1914年将审计处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192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隶属于监察部的审计部。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未设专职的审计机构;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全国各省设立审计局。

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⑴早在奴隶制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古希腊时代,已经有了官厅审计机构,但是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

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国家审计日趋健全、科学和规范化。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国家审计机构,其隶属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隶属于议会,即隶属于立法机构,由议会直接授权,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二,隶属于政府,即隶属于行政机构,由政府直接授权领导,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隶属于财政部,由财政部直接领导,与其他类型审计机构相比,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小。

⑵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答:内部审计随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我国现在的内部审计是伴随政府审计的恢复和重建而产生和发展的:

⑴西周时期设置的“司会”一职,对王朝内的财务收支要按日、按月、按年考核,监督王朝财务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动态,并定期向周王报告,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被称为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

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于1984年提出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专职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

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⑴国外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内部审计发展的初期阶段,它主要进行一些有关会计和管理程序方面的遵循性审查工作,审查范围主要是在现金交易、支付工资和盘点资产方面。

⑵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内部审计随之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并逐步健全完善。20世纪初期,由于对内部审计的呼声日益强烈,美国最早建立了“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开始确立。

在内部审计的发展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章程指出:它是一个从事内部审计发展和实践的国际性组织。

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来看,国际上常采用的模式有:一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直接由董事会领导。二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三是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接受总经理的领导。四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并向其汇报工作。

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答: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⑴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步较晚。1918年9月7日,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

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并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

⑵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中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被保留下来,到1957年,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注册会计师失去了服务对象,而且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也是私有经济,被列入了改造对象,从此注册会计师行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重建创造了客观条件。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第一次确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地位,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5年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渐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1996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入亚太会计师联合会,1997年5月又加入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这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走上国际舞台。

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⑴详细审计阶段。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主要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审计报告的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审计的方法是详细审计。

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主要有: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工作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企业股东外,扩大到了债权人。

⑶会计报表审计阶段。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主要有: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的主要目

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审计范围已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并以控制测试为基础进行抽样审计;审计报告的使用人扩大到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审计准则开始拟定,审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过渡;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广泛推行,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普遍提高。

⑷现代审计阶段。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有: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壮大,集中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审计技术不断完善,抽样审计方法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广泛采用。

㈢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⒈识记:⑴按照审计主体、内容和目标的分类;

答: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⑵按审计实施的时间、执行地点的分类

答:按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⑶顺查法和逆查法;

答: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即首先审查原始凭证,其次审查和分析记账凭证,最后审查各类会计账簿的记账和过账是否正确、完整、合规,核对账表、表表是否相符。

逆查法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即首先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其次按照所确定的重点和可疑账项,运用审阅法和核对法追溯审查会计账簿,最后通过审查凭证来确定被审计事项的真相。

详查法和抽查法;

答:详查法是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逐一进行全面、

详细的审查而达到审计目的的一种方法,它是审计产生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现代审计中,较少采用详查法,大部分采用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中,选择其中某一部分或某段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抽查法仅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内部控制健全和会计基础较好的单位。

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

答:审阅法是一种基本取证方法,是审计人员通过认真阅读和审查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及计划、预算、经济合同等书面资料,以查明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核对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资料按照其内在联系相互对照检查,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通常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

分析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揭示会计资料的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而通过观察、推理、分解和综合会计资料有关指标的一种审计方法。

复算法(又称验算法),是审计人员为了验证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而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重新计算的一种方法。

⑷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答:盘点法又称盘存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根据账簿记录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的一种方法。盘点法分为直接盘点和监督盘点。直接盘点是指审计人员亲临现场组织实施盘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协同执行的一种盘点方法;监督盘点又称监盘,是指由被审计单位的财产保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实物盘点,审计人员亲临现场监督盘点的一种盘点方法。

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为了证实所需证明数据的正确性而调节有关数据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实地观察,从而取得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查询法是审计人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法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鉴定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对书面资料的真伪、实物的质量等进行分析、鉴别,而运用化验分析、物理检验等专门技术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检验方法。

⒉领会:⑴审计的分类

答:审计有五种分类方法:

⑴按审计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⑵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可以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⑶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⑷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可以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⑸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⑵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答:

⑶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答:

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⒈识记:⑴审计的职能

答: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它是由审计本身的特征和地位所决定的,是审计本质的客观反映,是不受人们主观意志支配的。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⑵审计的作用

答:审计作用是指根据自身的功能去完成审计任务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就此而论,审计的作用和审计的职能是紧密相连的,是实现审计职能而取得的审计效

果。审计实践证明审计具有制约、促进和证明的作用。

⒉领会:⑴审计的三种职能

答: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指有制约力的单位或机构监察和督促其他经济单位,使其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预定的方向合理运行。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是代表所有者和授权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直接监督,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则是通过接受委托这种间接的方式实现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经济监督的目的的。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经济效益是优、是劣,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评价职能在现在审计中越来越重要,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要实现的功能。

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及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和验证后,取得确凿的证据,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并出具可以信赖的审计报告,从而取得审计委托人可授权人的信任。经济鉴证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职能,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查鉴定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才能获得社会公众认可。

⑵审计的三种作用

答:审计的制约作用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审核检查,进行经济监督和鉴证,揭发贪污舞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的不良行为,保证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保证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正确、可靠,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性;制约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向歧途发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审计的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揭示差错和弊端、维护财经法纪。

审计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核检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合理的方面,继续实施和推广,对于不合理的方面,提出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

审计的证明作用是指通过审计,证明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一章 审计概述(含答案) (2)

第一章审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节审计概念 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独立性是审计的基础之一,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B.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C.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 D.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而不是为了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2.下列有关保持职业怀疑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B.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恰当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降低选取不适当的审计程序的风险 C.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 D.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使注册会计师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的审计证据,忽视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偏向。 3.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B.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C.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D.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能降低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处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4.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A ) A.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B.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C.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日本股份企业制度 2.(D)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 A.1910 B.1914 C.1921 D.1918 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B ) A.1845英国修改《公司法》 B.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C.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事件” D.有关苏格兰会计师协会成立 4.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C ) A.高威会计师事务所 B.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C.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D.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5.对于一般目的审计和特殊目的审计的区别标准之一是(A) A.审计意见所表述的对象不同 B.审计主体不同 C.审计方法不同 D.审计目标不同 6.审计目的的确定,主要受(D )的制约. A.审计主体 B.审计范围 C.审计方法 D.审计对象 7.在20世纪初期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查;审计报告使用人是(C) A.企业股东 B.企业债权人 C.除企业股东外,更突出了债权人 D.证券交易机构E。社会公众 8.1853年苏格兰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B) A.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B.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C.注册会计师法律地位的确立 D.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9.我国独立审计的一般目的是对(B)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A.会计报表特定项目 B.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 C.简要会计报 D.特定账户及特定账户的内容 10.审计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他们依次是(C ) A.委托人、受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B.注册会计师(受托人)、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C.注册会计师(受托人)、被审计单位和委托人 D.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和委托人 11.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是(b)。 A.防止错误与舞弊的发生B.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D.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2.1918年9月,北洋政府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d)是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A.立信会计师事务所B.北京会计师事务所C.上海会计师事务所D.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3.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b),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 A.《会计师条例》B.《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C.《关于成立会计事务所的通知》D.《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4.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d)。 A.账项基础审计B.财务报表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15.相对于其他类型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财务报表的可靠程度,其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a)。 A.监督的性质B.依据的准则C.实施的手段D.方式与对象

第一章---概述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章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设置了各级地方审计机关。 A 1983年9月 B 1982年9月 C 1994年5月 D 1993年5月 2.以下不属于审计假设的是( ) A审计可验证假设 B内控制度绝对保证假设 C审计可信赖假设 D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 3.以下()不属于审计的职能。 A经济监督 B经济鉴证 C经济评价 D、经济管理 4.(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 5. (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 6.中国第一家事务所是()。 A.立信事务所 B.潘序伦事务所 C.正则事务所 D.上海事务所 7.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对象的本质是指()。 A.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B.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C.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 8.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其相应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阶段,审计范围为会计分录 B.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完善阶段,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 C.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阶段,审计范围为全部财务报表 D.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阶段,审计范围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9.李民是保定市居民。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如果李民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还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高等专科学历 B.中级会计师职称 C.拥有ACCA证书 D.高级经济师 10.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 B.7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 C.企业集团的审计部门 D.注册会计师理事会 11.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A.担任某企业的常年会计顾问 B.对企业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进行审验 C.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建议 D.代企业编制财务报表 1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 A.股份制会计师事务所 B.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C.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 D.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13.国资委作为W大型国有企业的股权持有者代表,对W企业2006年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进行公开招标。中天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投标后被选定为本次审计的主审机构。本次审计的类别属于(c)。 A、政府审计 B、经营审计 C、注册会计师审计 D、内部审计 14.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外部审计,往往要对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利用其工作成

习题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章审计概述 注意:习题系从网络上收集整理得到,在使用时请注意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错漏。如有疑问,请及时与老师沟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对甲公司应收账款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其中可靠性最强的通常就是( )。 A、甲公司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 B、注册会计师向购货方函证的回函 C、甲公司产品销售的出库凭证 D、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 2、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目标与对象不同 B、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标准一致 C、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均就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手段 D、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取证权限不同 3、下列有关审计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之一 B、管理层也可能成为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但不就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C、审计证据包括支持与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但不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D、审计报告为审计要素之一 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A、审计的最终产品就是审计报告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所需证据数量多 C、如果某项业务的预期使用者仅包括责任方,则该项业务可以作为审计业务承接 D、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5、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就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这样的意见普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审计 B、恰当的审计意见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C、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D、审计的基础就是独立性与专业性 6、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审计的用户就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就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 C、审计的基础就是独立性与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7、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鉴证业务的就是( ) A、税务代理 B、审阅 C、财务信息商定程序

审计(2016) 第1章 审计概述 课后作业

审计(2016) 第一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B.审计业务相对于审阅业务而言,其对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为严格 C.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D.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之经审阅的财务报表更为可信 2. 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不能获取合理保证,并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也不足以实现向预期使用者报告的目的,则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C.终止审计业务 D.解除业务约定 3. A注册会计师属于参与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助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对审阅业务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无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 B.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C.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D.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4. 以下针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A.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是合理保证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低于审阅业务的保证水平 D.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低 5.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C.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D.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6. 在确定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下列有关责任方的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可能是审计业务的委托人,也可能不是委托人 C.责任方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但在某些被审计单位,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 D.责任方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绝大多数责任 7.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信息为()。 A.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B. 财务报表 C. 企业的运营情况 D. 企业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方案概述.pdf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方案概述

2、直接责任:共有六种应予追究的直接责任。 (1)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2)越权决策造成企业损失的责任; (3)私分公司资产的责任; (4)非法侵占公司财物的责任; (5)贪污贿赂挪用公司公款的责任; (6)其他以权谋私的责任。 第七条离任审计的内容应包括: 1、上任时的公司财务状况; 2、任期内财务收支合规、合法、真实性(会计报表审计内容); 3、任期内净资产的增减; 4、各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和分析; 5、任期内重大经营决策和法律诉讼(包括重大担保)等情况; 6、任期内公司员工的各项收入变动趋势; 7、任期内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有无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情况; 8、对遗留问题的财务清理情况。 第八条在审计程序展开的准备工作中,公司必须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书面资料,包括: 1、个人资料,主要应提供离任者的个人述职报告; 2、单位资料; 3、法律诉讼有关案卷材料; 4、对外担保有关文件。 第九条实施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书面证据材料务必详尽,必要时甚至进行“外调”,并根据获得的材料,落实到具体的经济责任; 2、口头证据要重视、要充分记录,力争对方签字;在万一得不到书面签证的情况下,要有 两名审计人员签字,以防止误听; 第十条审计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计评价应有充分依据或证明; 2、对审计过程中未予验证的具体事项,或评价依据、评价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作评价; 3、对未来事项不作预测结果的评价; 4、评价使用的数据,应采用审计认定的数据; 5、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如应考虑企业违规行为是否受到外来干扰,或是否应由上级 主管部门承担责任; 6、分清前任领导责任与现任领导责任; 7、分清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责任; 8、对经营业绩的评价要分清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公司外部原因与公司内部原因、公司效益原因与社会贡献等关系; 9、一般应采取写实手法描述,实事求是、客观刚正,忌夸大,勿形容,避比喻; 10、重大事项必须揭示。 第十一条为使接任者了解接管公司(单位)情况,并与离任者核实情况,审计报告初稿应征 求接、离任者意见: 1、初稿先征求接任者意见,应视其要求决定是否追加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征求离任 者意见,接离任者均可对事实与报告中查明事项不符之处以及报告意见等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第一章 审计概述-具体审计目标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审计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点:具体审计目标 ● 详细描述: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所有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确实存在。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例题: 1.下列各项中,与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是()。 A.完整性 B.计价和分摊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D均仅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选项A的完整性认定既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也属于“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2.下列各项中,既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也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准确性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A、B、C均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 3.下列各项中,仅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计价和分摊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A仅与资产负债表的事项相关。 4.如果注册会计师证实被审计单位将当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的一笔赊销收入记入次年的1月3日营业收入明细账中的事实。则此种情形对于当年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的()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列报和披露 B.发生 C.准确性 D.截止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本章要点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其它审计之间的关系 熟悉审计的方法与分类 了解审计的职能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和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政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专职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国家审计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依法批准执业注册会计师 (二)审计的授权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的相关领导的授权,他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例:政府审计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社会审计的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习题第一章审计概述

第一章审计概述 注意:习题系从网络上收集整理得到,在使用时请注意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错漏。如有疑问,请及时和老师沟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对甲公司应收账款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其中可靠性最强的通常是()。 A、甲公司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 B、注册会计师向购货方函证的回函 C、甲公司产品销售的出库凭证 D、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 2、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目标与对象不同 B、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标准一致 C、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均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手段 D、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取证权限不同 3、下列有关审计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之一 B、管理层也可能成为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C、审计证据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但不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D、审计报告为审计要素之一 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所需证据数量多 C、如果某项业务的预期使用者仅包括责任方,则该项业务可以作为审计业务承接 D、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5、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这样的意见普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审计 B、恰当的审计意见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C、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D、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6、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涵 C、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7、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鉴证业务的是() A、税务代理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1章审计概述 考情分析 一、历年考情概况 二、本章属于审计的基本理论部分的内容,也属于考试的必考内容,但一般不会直接以本章内容单独作为简答,而往往和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相结合,考查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的关系、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在选择题中也常见。 三、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针对本章内容,要求与“审计测试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结合进行学习,同时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一一职业怀疑》,根据老师讲解以及历年真题掌握做题规律。 四、2014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为新增章节,融合了2013年教材第五章的内容和第六章审计风险的相关内容,并增加了审计的性质、审计要素,增加了问题解答1号的相关内容。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审计的性质 例题: 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 C、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的性质。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只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而不能保证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二、审计要素 审计要素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其中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三、审计目标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为实现上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取得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也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作出了认定。然后注册会计师针对报表的每一项目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最后注册会计师将各报表项目的审计结论汇总分析,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意见(合法性和公

最新习题 第一章 审计概述

1 第一章审计概述 2 3 注意:习题系从网络上收集整理得到,在使用时请注意甄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错漏。如有4 疑问,请及时和老师沟通。 5 6 一、单项选择题 7 1、在对甲公司应收账款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其中可靠性最强的8 通常是()。 9 A、甲公司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 10 B、注册会计师向购货方函证的回函 C、甲公司产品销售的出库凭证 11 12 D、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 13 2、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目标与对象不同 14 15 B、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标准一致 16 C、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均是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手段 17 D、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取证权限不同 18 3、下列有关审计要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9 A、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之一 B、管理层也可能成为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20 21 C、审计证据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但不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22 D、审计报告为审计要素之一 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3 24 A、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所需证据数量多 25 26 C、如果某项业务的预期使用者仅包括责任方,则该项业务可以作为审计业务承接 27 D、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28 5、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9 A、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 30 审计意见,这样的意见普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审计 B、恰当的审计意见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一定 31 32 程度的保证 33 C、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 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34 35 D、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36 6、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7 A、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38 B、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 39 C、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D、审计应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 40 41 7、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鉴证业务的是() 42 A、税务代理 43 B、审阅 44 C、财务信息商定程序 45 D、代编财务信息 46 8、关于合理保证业务与有限保证业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47 A、合理保证业务检查风险较低,有限保证业务检查风险较高 48 B、合理保证业务所需证据数量较多,有限保证业务所需证据数量较少

审计(2016)-第1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审计(2016)-第1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审计(2016) 第一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B.审计业务相对于审阅业务而言,其对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为严格 C.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D.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之经审阅的财务报表更为可信 2. 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不能获取合理保证,并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也不足以实现向预期使用者报告的目的,则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C.终止审计业务 D.解除业务约定 3. A注册会计师属于参与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助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对审阅业务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无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 B.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C.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D.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4. 以下针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 A.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是合理保证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低于审阅业务的保证水平 D.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低 5.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C.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D.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6. 在确定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下列有关责任方的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1.[单选]以下有关审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审计不能为合理利用财务信息提供建议 B.审计以有限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C.审计可以增强全体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D.审计不能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内涵 2.[多选]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与审阅业务,下列各项中,存在区别的有() A.可接受的鉴证业务风险 B.所能提供的保证程度 C.治理层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D.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3.[单选]以下有关有限保证与合理保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 B.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提供有限保证 C.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 D.代编财务报表业务提供有限保证 4.[多选]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下列各项属于审计要素的有()。 A.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 B.审计证据 C.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D.审计报告 5.[单选]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责任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治理层成员 C.责任方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D.责任方可能是唯一预期使用者 6.[单选]注册会计师向甲公司财务负责人询问甲公司有价证券的持有目的,最有助于发现投资交易()认定存在的错报。 A.存在 B.完整性 C.分类 D.准确性 7.[单选]如果发现甲公司仓库职员对原材料疏于看管,最可能导致存货项目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认定是()。 A.存在 B.计价和分摊

C.完整性 D.权利和义务 8.[单选]甲公司在期末对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但财务报表上列报的存货金额高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表明下列()认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A.完整性 B.准确性和计价 C.计价和分摊 D.准确性 9.[单选]以下针对职业怀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 B.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存在即合理的逻辑 C.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D.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10.[单选]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中,符合职业怀疑的是()。 A.以书面声明替代其他相关审计证据 B.将多次观察得出结论推广到整个会计期间 C.将管理层诚信作为评价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因素 D.除非存在反证,将文件和记录视为真品 11.[多选]职业判断对于适当地执行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注册会计师在作出下列决策时,尤其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的有()。 A.评价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B.是否假定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 C.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确定重要性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2.[单选]以下有关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职业怀疑建立在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 B.职业怀疑体现了职业谨慎,影响职业判断的质量 C.审计工作底稿不仅要记录职业判断的结论,而且要记录做出职业判断的依据 D.职业判断与客观和公正、独立性两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13.[单选]以下有关检查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降低检查风险来降低审计风险 B.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受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C.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的水平受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 D.能否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可能影响审计意见 14.[多选]审计的固有限制决定了()。 A.财务报表审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B.大多数审计证据仅仅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请结合以下资料讨论审计职能以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 资料(一):在2003、2004连续两年刮起“审计风暴”之后,素有“铁面审计长”之誉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作《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李金华指出,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署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后查出,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l.42亿元。 在李金华的报告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被几次点名。据审计,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4.5亿元时直接预留74.8亿元;在审批下达的229.7亿元中,实际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要求。审计署抽查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3年至2004年下达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发现9省124个项目存在以多种名义重复申报或多报建设规模等,获取中央补助资金13.2亿元。在对2004年度中央预算管理的审计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中央部门人均基本支出水平差距较大,据对45个中央部门2004年决算抽查,基本支出人均水平高低相差10倍以上。人民银行、国家广电总局的收支未完全纳入中央预算。审计报告因此提醒财政部应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规范。审计署去年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审计,共抽查这些公司收购的金融不

第一章 审计概述 思考练习答案 10.27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答案解析 一、思考题 1.【解答】 (1)会计账目审计阶段,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大致包括20世纪的前30年。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延续至今。 2.【解答】 (1)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进行的审计;合规审计,是为查明和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或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协议和有关控制标准而进行的审计;经营审计是为了评价某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在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业绩,找出改进的机会并提出改善的建议,而对一个组织的全部或部分业务程序与方法进行的检查。 (2)差异: 3.【解答】审计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4.【解答】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5.【解答】 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6.【解答】 (1)使审计服务更加个性化 (2)推进审计服务水平升级 (3)有助于审计服务效率的提高 (4)促进审计平台建设 (5 )推进对大数据进行审计 二、案例分析题 1. 2. 【答案】 程序(1):应付账款,完整性; 程序(2):营业收入,截止; 程序(3):货币资金,计价和分摊; 程序(4):固定资产,权利和义务。 【解析】 程序(1):如银行对账单显示所借记的应付账款在2014年并未支付,则应付账款账户余额违背了完整性认定;

第一章_审计概论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审计概论 ㈠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⒈识记:⑴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 答:审计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⑴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也称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⑵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对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审计的授权者包括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进行的。 ⑶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出来。 ⑷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⑸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⑹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活动,该活动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职能。 ⑵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含义 答: ⒉领会:⑴审计的定义 答:审计是指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

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⑵审计的特征 答:审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方面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机构独立。审计机构不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 ⑵业务工作独立。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为评价和鉴定。另外,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⑶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是保证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㈡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⒈识记:⑴政府审计 答:政府审计又称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的审计监督活动。 ⑵内部审计 答: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⑶注册会计师审计 答: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政府审计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方面的委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营管理活动及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

政府审计复习资料

十道主观题,每题十分,每题200字左右。 Unit 1 政府审计概述 一、二节 1、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from夏商周)。 答:我国政府审计最早产生于西周。行使审计职能的官员称宰夫。宰夫的出现,是我国国家政府审计的正式起源。到了秦汉时期,实行上计制度,也是我国最早的审计监督制度。隋唐盛世时,我国的政府审计经历了一个快速的成长期。其中,唐代的“比部”,开创了审计具有司法监督性质的先河,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审计监督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科学的体系。宋朝时,审计依次诞生,但并无发展。元明清三代则明显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审计长期寓于财政、财务和监察工作之中,未予单独建制。直到1982年7月2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审计机关的决定和关于机构改革的方针,财政部才撤销了财政监察司。1983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宣布成立。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审计机关相继成立。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政府审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2、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答:(一)政府审计是间接治理市场失灵和直接政府失灵、促进有限政府建立的有效手段。 1.国家审计在间接治理市场失灵中的作用。发挥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功能,监督和约束国有企业的经济行为,监督和约束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参与外部性问题治理以及民生治理。 2.政府审计是治理政府失灵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政府制定的市场监管政策进行审计,治理政府政策失灵;通过审计解决政府治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机构效率的提高,并有效防范政府寻租等腐败行为。 (二)政府审计是评估国家治理绩效、促进有效政府建立的重要工具。 1.政府审计是评估国家治理绩效重要工具。 2.政府绩效审计是促进提高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工具。 (三)政府审计是推进政治民主化、促进分权政府建立的有效工具。分权与制衡理念促进了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功能的需求。促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四)政府审计是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透明政府建立的重要工具。 Unit 2 政府审计组织和人员 一节 1、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体制的类型和特点 答:审计机关的组织模式: (1)立法模式:审计机关由议会直接领导,直接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于司法和行政系统,是目前政府审计模式的主流,代表国家有英、美等; (2)司法模式:隶属于司法部门,独立于立法和行政系统。拥有一定的司法权,审计人员多数是法官;政府审计具有审计和经济审判的双重职能。最高审计机关一般称为审计法院,权威性很高,代表国家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3)行政模式:隶属于行政部门,独立性不强,审计监督属于行政监督,权威性不高。 代表国家有中国、瑞典等; (4)独立模式: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系统,单独形成国家政权的一个分支,只对法律负责,独立性最强。但对审计出来的问题没有处理权,代表国家有日本、德国等;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重要名词 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准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审计院的建立。 A.秦朝 B.宋朝 C.汉朝 D.唐朝 2.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 )。 A. 日本股份制企业制度 B. 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C. 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 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 )。 A.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的创立 B.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 C. 1845年英国《公司法》的修订 D.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 4. 关于国家审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家审计关系是经过授权形成的 B. 国家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审计 C. 国家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主体 D. 国家审计是有偿审计 5. 注册会计师审计最主要的职能是( )。 A. 经济监督 B. 经济鉴证 C. 经济评价 D. 经济咨询 6.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而造成的过失,属于( )。 A. 重大过失 B. 单方过失 C. 普通过失 D. 欺诈 7.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法定业务的是( )。 A. 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B. 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C. 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D. 代理记账 8. 从独立性来看,注册会计师审计( )。 A. 仅仅与委托人独立,与被审计单位不独立 B. 仅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与委托人不独立 C. 与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都独立 D. 与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都不独立 9. 审计标准的相关性是指审计标准与被审计事项和( )相关联的程度。 A. 审计目标 B. 法律法规 C. 被审计单位 D. 审计人员 10. 审计对象可以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 )。 A. 会计资料 B. 经济活动 C. 财务收支 D. 财务报表 1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的是( )。 A. 建议改进权 B. 调查取证权 C. 检查权 D. 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 12. 审计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职责属于(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