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doc1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doc1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摘要)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摘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加工厂、人员、加工技术以及农户加工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GB/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户加工

home processing 茶农自采或收购鲜叶,在家庭中加工茶叶。

3.2 燃气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gas 以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3 燃油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oil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4 芳香植物

aromaticplant 其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内能分泌和积累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作为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用赋香原料的一类植物。

4 要求

4.1 加工厂

4.1.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 3095—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1.2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4.1.3 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要达到GB 5749的要求。

4.1.4 加工厂的设计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的要求。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

4.1.5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4.1.6 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人生产区。

4.1.7 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

4.1.8 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加工、包装厂房、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4.1.9 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

4.1.10 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风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m2。

4.1.11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达到500lx以上。测定按GB/T 18204.21规定执行。

4.1.12 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4.1.13 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配有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厕所有化粪池。

4.2 加工设备

4.2.1 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不宜用铜质材料制造红碎茶转子机类强烈摩擦的零部件。

4.2.2 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4.2.3 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和锅炉等易燃易爆设施与加工车间至少留有3m的安全距离。

4.2.4 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离安装的大型风机设在车间外,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80dB。

4.2.5 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和工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4.2.6 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4.2.7 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4.3 加工人员

4.3.1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4.3.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

上岗。

4.3.3 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人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宜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

4.3.4 包装、精制车间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4.4 加工技术

4.4.1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

4.4.2 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设备贮青按设备要求操作,鲜叶不宜与地面直接接触。贮青地面和设备应清洁、干净。

4.4.3 根据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工。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4.4 宜采用现有加工方法包括自然发酵和微生物等方法加工茶叶及茶制品;宜用芳香植物窨制茶叶。

4.4.5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要求,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

4.4.6 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4.5 农户加工

4.5.1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加工场地应宽敞、明亮、干净,地面硬实、平整,墙面洁净无污垢。加工场地无异味,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

4.5.2 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

4.5.3 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炉灶处设灰坑,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烟囱口设在室外。

4.5.4 应有足够的摊叶、盛放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5.5 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4.5.6 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里,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吸附异味。

4.5.7 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重复包装茶叶的布袋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4.5.8 宜建立规范的茶叶加工厂,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加工。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

1、无公害加工厂的要求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 以上。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2、加工设备的要求

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3、加工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4、加工技术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5、农户加工要求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炊具加工茶叶。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业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抹茶与粉茶的制作工艺

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两者都呈粉末状,外观上极类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这二个名称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业者误将“粉茶”称为“抹茶”;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抹茶”及“粉茶”,特将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关资料及茶业改良场研究制造技术经验,整理为文以供参考。

抹茶及其制法

“抹茶”是由“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之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20微米﹙万分之一公分﹚,大部份的粒径在3微米以下,于超微粉碎,目前产制抹茶的国家仅有日本而已,其相当产制之抹茶主要供应日粉茶道﹙抹茶道﹚之用。抹茶价位极高,一般茶叶﹙煎茶、玉露茶等﹚在日本零售价是以百公克为计算单位,而抹茶是以十公克为计价单位。但因抹茶主要使用于茶道,因此消费量并不大,近年来日本国内碾茶﹙抹茶之原料茶﹚的年产量约800公吨,而茶叶总年产量约8万5千公吨至9万公吨﹙煎茶为主﹚,碾茶产量约占总茶叶产量1%左右,因为仅供特殊用途,虽然售价极高,每年仍维持一定产量。

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茶菁原料品质,茶园必须特别注意肥培管理,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且在茶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棚架,利用稻举遮盖,降低日照使茶芽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呈现浓绿色,儿茶素类﹙苦涩味成份﹚含量降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增加,提高茶叶的甘味;遮盖方式为;在茶芽展开1~2叶时遮光率60%~70%,经7~10天茶芽展至3叶时加厚稻槁的厚度,使遮光率达到95%~98%,从遮盖开始,约三星期即可采摘茶芽供制碾茶。

一般蒸青绿茶﹙煎茶、玉露茶﹚之制造过程为: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花费许多时间在揉捻形成的过程;而碾茶的制造仅有蒸青及干燥两个步骤,但蒸青后干燥前必须将蒸青叶以冷风吹散冷却去除表面水份,再进行干燥。干燥机﹙室﹚的构造亦有其特殊要求,一般长10~15公尺,宽1.5~2公尺,高2.5~4.5公尺,隔为二层,下层初干,中央温度为摄氏130~15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90~100度;上层再干,中央温度为摄氏90~11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80~100度。由干燥机﹙室﹚干燥出来的碾茶,其叶部含水量约10%﹙极易压碎﹚梗部含水量50%~55%﹙尚有韧性不易折断﹚经过梗叶分离机可轻易的将梗、叶分离,筛出之碎叶,再以一般干燥机以约摄氏60度之热风干燥10分钟,即为粗制碾茶;粗制碾茶经风选机去除黄片,再经切断机切成0.3~0.5公分之碎片即为碾茶。碾茶以石磨超微粉碎即为抹茶,平均粒径为3 μ﹙微米﹚,一般细菌的大小为1μ,可见抹茶是超微的粉状物,可悬浮在热水中,不沉淀,因此可供抹茶道以茶筅点茶,呈现鲜绿的茶汤,久置亦无水痕﹙无沉淀现象﹚。

粉茶及其制法

粉茶是利用研磨技术﹙利用粉碎机而非石磨﹚将传统茶叶研究磨成茶粉,其粒度依利用上之需要有80目~200目﹙其粒径为180μ至75μ为抹茶粒径的25~60倍大﹚,纵使目前有部份业者可将粉茶研磨至300目~400目,其粒径为50~40μ,是抹茶平均粒径的13~16倍大,乃无法悬浮在热水,久置即产生沉淀;此即为抹茶与粉茶最大差异处,因此粉茶以供作加工食品之配料为主,在日本已成功的应用在茶叶饼干、茶叶蛋糕、茶冰淇淋的制作,且已商业化生产。茶改场亦已利用国产研磨机具,开发利用旋风分离研磨技术制造粉茶,其粒度大小由80目~200目,可依需要由调节入风口大小及旋风力而得,其技术已转移予有兴趣开发粉茶多元化食品的业者,目前在市面上已可见到茶面条、茶饺子皮、茶蛋糕、茶面包、茶馒头、茶米糕等以粉茶调制的糕点食品。

辉白茶炒制技术

辉白茶加工工艺流程分为鲜叶摊放——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炒二青——辉锅。

鲜叶摊放:鲜叶采摘后及时进行摊放,摊放厚度3cm左右,摊青时间4—12小时,当叶片发软,散发清香为适度。

杀青:采用平锅手工杀青,锅温在200—220℃左右,每锅投叶量1.0kg左右,投叶后,先用双手不停地翻炒,不使茶叶在锅底停留,炒1—2分钟,至感到不汤手时,换用特制竹杈代替用手翻炒。每锅用时7—9分钟。

初烘:用竹制烘笼烘焙。初揉叶均匀摊放在烘笼上,厚2cm左右,以优质木炭为燃料,笼顶温度90℃左右,当烘至无粘手感,稍有触手感为度,整个用时约20分钟。

复揉:方法同初揉,揉至条索紧细为适度,时间约3分钟。

复烘:方法同初烘,笼顶温度掌握在60℃左右,时间10—12分钟,烘至叶色转暗,有触手感即可下烘。

炒二青:在斜锅里进行,锅温控制在120℃上下,投叶量4.0kg左右,双手摊叶抛炒,先重后轻,时间约30分钟。

辉锅:炒制方法同炒二青,投叶量为二锅二青叶,开始时锅温为100℃,锅温随干燥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摊炒由重变轻,时间为240分钟。炒至茶叶盘花卷曲、色白起霜、含水率6%以下时起锅摊凉。

三杯香茶加工

加工三杯香茶的鲜叶应来自泰顺境内无公害茶园,严格按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

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进行加工。

三杯香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摊青——杀青——揉捻——烘二青——炒三青——煇锅——毛茶整理。

1、杀青

杀青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

杀青温度:距出叶处20㎝筒内空气温度达120~130。C时开始投叶。

投叶量:视滚筒大小、原料老嫩程度、含水量高低灵活掌握。

杀青时间:视滚筒长短和原料老嫩程度、含水量高低而定,一般1~4分种。

杀青程度:以叶色由鲜绿转暗绿,不带红梗红叶,手捏柔软,略有粘性,茎梗折而不断,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散失,略带茶香,杀青叶减重率控制在40%左右为适度。

杀青叶出筒时用鼓风机快速降温,并及时摊开,切忌堆积。

2、揉捻

揉捻投叶量视揉捻机型号而定,一般在15~75kg。

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交替进行。

揉捻时间视杀青叶老嫩和杀青程度而定,一般30~50分种为宜。

揉捻程度掌握手摸揉捻叶有粘手感,叶片组织破碎率达45~65%,成条率达80%以上。

用解块分筛机筛分揉捻叶粗细,粗条复揉紧条。

3、烘二青

烘二青采用高温快烘方法,风温95~115℃左右为宜。

摊叶厚度2cm左右。

时间视不同烘干机和摊叶厚度而定,一般8~12分种。

烘二青程度:叶子不粘,手捏仍稍能成团,松手后能弹散,含水率在40~45%下烘,薄摊散热回潮。

4、炒三青

锅温100℃左右。

投叶量15kg左右,炒至手捏茶条有少部分发硬,但不断碎而有戳手感觉,尚有弹散力,含水率在20%左右时,出锅回潮。

5、煇锅

投叶量视瓶炒机大小而定,一般25~60kg左右。

锅温90-100。C,掌握先高后低,出锅前略高。

炒至条索紧结,足干(即含水率5-6%),出锅及时摊凉。

6、毛茶整理

根据各级三杯香毛茶的品质状况,通过筛分、拣剔、风选、补火提香、匀堆装箱等工序,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商品茶品质要求。

茶叶酦酵之学理

茶叶发生吸氧作用,即称为酦酵。茶叶之酦酵,为红茶制造过程中最重要之步骤,因茶叶之色、香、味诸特性皆系于此时生成。当萎雕叶经揉捻后,茶汁与空气接触即起化学变化,发生两种分明之结果:叶片之色与香,均起变化,酦酵之目的乃使此种变化,进行至可使制成之茶有优良之特质。

甲、酦酵进行中可见之变化

色之变化:茶梗急速变成鲜铜褐色,叶之中肋亦然,但较缓慢。碎叶片变化更慢,过些时间,最初青黑色,叶边带有鲜明之色泽。此种青色慢慢变为褐色或鲜铜色。当茶叶已达到铜色时,即认为酦酵已适度,可将茶叶移至烘焙机矣。若酦酵再进行,则色之鲜明减退而显现暗褐色。过后,则色泽微有变化,直至副作用开始而引起恶臭。若酦酵时茶叶变干,则变成暗褐色。

乙、解释酦酵进行中所起变化之学说

有关酦酵问题,如「酦酵何以发生」「酦酵发生何事」「如何管制酦酵」之科学解释,各有不同,直至现时,能证明酦酵确实无疑的事实尚少,由试验结果而得之推论极多,有属正确,有属似是而非,其它虽似乎合理,但其正确性尚未获得充分之证明。

(一)茶叶酦酵业已证明之事实如下:

酦酵如无氧便不能进行,酦酵如全无水分亦不能进行。酦酵系受温度之影响。

酦酵使叶之色泽起变化。酦酵使叶之香气起变化。未酦酵叶如遇高温,酦酵便受妨碍。未酦酵叶之单宁,与酦酵至有关系。

(二)酦酵何以发生之学说

茶叶酦酵系生物化学变化之结果,但在约略相同之环境下,酦酵之结果,何以有极大差异,此则需要解释者也。解释此问题之学说有三:

一、化学说(Chemical theory):此说认为酦酵时发生之化学变化,系由于叶细胞内容物与空气中之氧接触而起氧化。此说虽有充分而确定的证据,证明氧为酦酵所必需,但不能说明鲜叶经蒸热处理后,何以不能发生氧化,故此说不久即为大家所放弃。

二、微生物说(The Micro-organism theory):此说为Kozai(古在)

Wahgel 及 Bernard 诸氏所主张,彼等自发酵叶发现有细菌,酵母及真菌等微生物,故认为此种酵母颇为重要,酦酵系受此种酵母作用之影响。反对此说者,认为茶叶之整个酦酵过程,所需之时间极短,微生物之紧殖与作用,不易有如是之速而大,后更知将茶叶用三氮甲烷(CHCl3)之蒸汽杀菌后,仍能酦酵,遂认为酦酵之主要作用,非由于微生物所引起。于是微生物说乃被推翻。

三、酵素说(The enzyine theory):本波(Bamber)氏最先谓酦酵之作用与酵素之作用相同,阿苏(Aso)氏、牛顿(Newton)氏及孟(Mann)氏均同意此说而引申之。孟氏对酦酵有深刻之研究,证实酦酵时之氧化反应,乃依赖叶本身中之过氧化酵素为触媒,并谓酦酵视叶中所存之酵素之多少而异。孟氏之酵素说,曾为众所承认,然大部分尚无确证。

茶叶酦酵时必须吸氧,如将叶放入真空中或二氧化碳气体中,则酦酵作用不能开始,惟一加入氧,则酦酵立即开始,故吸氧实为茶叶正在进行酦酵之一特征,然亦仅在一定之酸度内,始能发生氧化作用,此适度之P.H.值为5-6,如酸度增加,则酦酵作用停止;如添加碱(Alkali)则促速单宁之非酵素自动氧化作用(Auto-oxidation)。少量之氰化钾(KCN),可完全阻止酦酵,一如叶之先行蒸过者。凡此种种皆足证明茶叶酦酵。系一种以酦素为触煤之氧化作用。

(三)酦酵时发生何事之学说

单宁红质说:卡本德及哈理逊氏(1927年东北印度红茶制造法)对酦酵进行时色泽变化之解释如下:

1. 酦酵乃因茶叶细胞之内容物与空气及酦酵微生物接触所致。

2. 红色乃因空气与刺激性单宁之作用所致。

3. 化学变化之结果,生成由金红色至紫褐色各种不同之物质。

4. 潮湿之空气有利于红色物质之生成。

5. 如空气不充分潮湿,则生成暗褐色之物质。

6. 此两类物质各称为「单宁红质」及「单宁褐质」。

7. 欲得良好之汤色与叶底,则须除去单宁褐质,而促进一定比例的单宁红质之生成。

8. 单宁红质及单宁褐质生成过多,则损失刺激性之单宁。

近代单宁红质说:单宁红质说经最近之修正与补充后(1932年印度茶协会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