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小说(一)

18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小说(一)

18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小说(一)
18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小说(一)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第一节 40年代小说概述

从区域上进行划分:

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孤岛文学

各区域内的政治和文化气候随着战争形势的演变而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作家的生存方式、思想感情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时间上进行划分:

抗战初期

抗战中后期

战争的进程左右着作家创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引发了两个时期从题材选择到艺术风格诸多方面的差异。

从内容和题材选择上进行分类:

一、抗战题材小说。

二、讽刺暴露题材的小说。

三、注重文化分析的小说。

四、侧重于人生探索的小说。

抗战初年小说创作的特点:

1、创作动机:应和着抗战初期民族动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民众了解抗战实况的渴望而创作。

2、以短篇为主,关注事件而非人物。

3、带有较强的新闻报导性和宣传鼓动性。

4、通俗化特征。

抗战初年小说通俗化的途径:

一、采用民间文学、传统文学已有的叙事形式,通俗易懂地宣传抗战道理,“旧瓶装新酒”,如老舍《兄妹从军》。

二、不直接采用旧形式,而是采用旧形式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用浅近的白话文,创作旨在“发动民众,鼓动士兵”的大众小说,如欧阳山《三水两民夫》。

这些急就章往往热情有余,缺乏艺术个性而流于概念化。这些缺陷在丘东平和姚雪垠的抗战小说中得到了初步的克服。他们是初期抗战小说的代表。

丘东平:“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暴风雨中的一天》、《友军的营长》等战地小说有战地实感和直面现实的锐气,又带有浓重的主观感情,呈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和鲜明的个性。

姚雪垠:1938年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曾引起较大的反响。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率先在国统区小说创作中进行了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成功尝试。另外,还有《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长夜》等。

抗战中期之后,随着抗日战争持久态势的日渐明朗,战争初起阶段的热情日渐沉积为谛视社会人生的智慧,抗战爆发初期对于民族觉醒的热情逐渐被对社会人生真实面貌,尤其是其阴暗面的揭示所取代,旨在剖析、暴露、讽刺的文学成为一股潮流。

剖析、暴露和讽刺,上承30年代左翼创作传统,直面民族解放战争的大时代,借助于科学的世界观,以分析的眼光深入反映社会现实,剖析各式人物的性格心理。剖析、暴露社

会小说和讽刺小说的兴起,标志着作家对现实认识的深化。

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华威先生》、《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讽刺的锋芒锐利而内涵深远,笔调冷峭而节奏明快,且分寸把握准确。《华威先生》在国统区引起了持续两年之久的关于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争论,启动、引导并推动了这一创作潮流。

《华威先生》是一篇典范的讽刺作品,在当时曾发挥过巨大的影响,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假抗日真反共的反动实质,有力的抨击了他们所奉行的国民党当权派在抗日中竭力防范人民,限制人民,敌视人民的反动路线。

《华威先生》活化出一个“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政客、文化官僚华威的形象。作品着力深刻揭露了华威先生打着“抗日”的旗号,其实却干着扼杀群众救亡活动的勾当。华威先生是个“领导迷”、“开会迷”,但其实,他只对限制和控制抗日工作的“领导”感兴趣。作品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日,实行法西斯“一党专政”的历史罪行。

从艺术上看:

一、漫画式的人物速写。夸张而粗线条地勾勒出几幅有讽刺意味的人物活动剪影,凸现人物的本质。

二、富有特征意义的细节。让人物在对比强烈,自相矛盾的言行中做自我暴露,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语言活泼、俏丽、幽然、诙谐。

茅盾的《腐蚀》,靳以的《众神》和《晚宴》,黄药眠的《陈国瑞先生的一天》,张恨水的《八十一梦》、《五子登科》、《魍魉世界》等也都是有影响的讽刺之作。

艾芜:由浪漫转向写实。抗战初期,的短篇《秋收》和《纺车复活了的时候》等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抗战初期欣悦明快的气氛。40年代之后创作了《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三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也相当出色。

第三个十年是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期。

1、数量超过了前两个十年。

2、形成一支可观的创作队伍。

3、作家对于社会、人生、艺术多样化的深入探索。

第三个十年小说创作队伍的组成:

1、30年代业已成名的作家。

2、30年代初登文坛的作家。

3、新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作家。

文化分析小说的代表作:

废名: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谈禅论道,说东道西,但对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并非一视同仁。

文化分析小说的代表作:

沈从文:长篇小说《长河》生动地反映了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在现时代的矛盾激荡与变化,抒发了他对民族文化机运的隐忧与希望。

第二节沙汀师陀路翎

一、沙汀的生平及其创作

沙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作家联盟秘书及散文组组长。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南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著作有《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记贺龙》《敌后琐记》等。

沙汀:

30年代初期投入左翼文学运动,其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自觉地克服早期革命文学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较为真切地反映了土地革命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随后的《土饼》、《苦难》二集转向自己所熟悉的四川农村,反映了农民的苦难与纯朴,有力地鞭挞了地主阶级及其走狗们的残暴与可鄙,从而赢得“农民作家”的称号。

抗战之后努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耕耘,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篇小说有《堪察加小景》和《在其香居茶馆里》等名篇,长篇小说有著名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40年代后期的短篇集《呼嚎》和《医生》等也都是严谨精致的作品。

代表作《淘金记》不仅生动地刻画四川农村地主阶级的群丑图,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及他们与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雇工之间的矛盾。

《困兽记》描写了大后方一群乡村教师的思想苦闷和感情纠葛。

《还乡记》进一步展现和暗示了贫苦农民从个人反抗到投入集体斗争的历程。

《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历来为人称道的作品。小说通过四川北部回龙镇上的权势人物与豪绅之间的利害冲突,揭露了权势者贪污行贿、发国难财的丑恶行径,辛辣地讽刺了国统区兵役制度的黑暗腐败。

作品的情节并不复杂,回龙镇联保主任方治国因新任县长扬言要认真整顿兵役,出于自保,将土豪邢幺吵吵已经缓役四次的二儿子密告到县上,并将其抓了壮丁。邢幺吵吵作为有钱有势的头面人物,见儿子被抓,在茶馆里当众与方治国大吵大闹,以致两人打得鼻青脸肿。正当两人闹着不停时,却传来县里邢大老爷已与新县长做好了交易,邢幺吵吵的二儿子已被“开革”出来的消息。原来新任县长的“整顿兵役”不过是一个骗局。

艺术特色:

①成功地运用了客观冷静的讽刺喜剧艺术,以小见大。

②采取了明暗线交织的情节线索。

③结构紧凑,具有独具匠心的结尾。

④在场面上凸现人物性格,不做静态的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

⑤具有浓郁的四川地域特色。

沙汀小说的特色:

1、善于塑造有典型意义和高度个性化的人物。

2、生活实感强,乡土气息浓郁。

3、语言幽默质朴,比较口语化。

4、讽刺不露声色,描写客观冷静。

同是讽刺作家,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风格不同。沙汀的讽刺没有张氏的夸张、漫画式特征,而是把尖锐的政治讽刺寓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的客观描绘中,在冷静的叙述和白描中,让那些有面子的上等人在拚命的互相攻击、互相撕扯中,自我暴露,显现出丑恶灵魂,由此形成了含蓄、冷峻的讽刺风格。

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河南人。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师陀:

抗战前已出版《谷》、《里门拾记》、《落日光》等短篇小说集,以善用散文化、抒情化的笔触描绘中原乡镇的世态风习和自然景观著称,表现出对乡土文化的深切关怀。

抗战期间有短篇集《野鸟集》、《果园城记》和长篇小说《马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等。

《果园城记》收录了十八个短篇,历时八年写成,作为芦焚“最得意的短篇结集”,有意把果园城本身当作主人公,当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集中各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

果园城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果园城成为封闭的传统文化的象征,极富文化探询的意味。

如钱理群所说,果园城之于芦焚,不仅是因为果园城中的人物是“习知的人物”,事件是“习知的事件”,“其中更浸透着他的理想追求,他的哲学感悟,他的审美情感和他的性格力量”,这是以芦焚式的弥漫的诗意、偷笑着的讽刺和苍老的语言书就的中国乡村历史的独特话语。“果园城”虽然带着豫东风情,却已经不是一个全然的地理概念,它指向的是精神记忆的家园;它已经出离了纯粹的小说家个人经验,成为“故乡”或“中国”的缩微形态。

路翎与七月派小说

七月派小说:

胡风所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的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和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风格沉雄、激越、悲壮。

以1941年下半年《七月》终刊到1944年底《希望》筹刊为界,七月派小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丘东平、彭柏山、曹白、阿垅等人为代表,战地报告是主要的叙事形式;后期由路翎、阿垅、冀汸、贾植芳等人接替,把七月派小说粗犷、狂放的战争浪漫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路翎是"七月派"小说的重要代表,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流派的特点。

路翎(1923-1994),祖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南京。原名徐嗣兴。汉族。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求爱》,话剧剧本《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

路翎创作的基本主题

路翎笔下的人物众多,如破产农民、矿工、卖艺人、船工、逃兵、妓女、教师、商贩、青年学生等,但主要的是两类,即流浪汉和知识者。通过对前者的描写,歌颂其所具有的"原始的强力"和"精神奴役的创伤",通过对后者的描写,历史地表现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这是路翎小说中两个主要的视点。

1943年3月,路翎发表了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这部作品是路翎早期的典范之作,具有强烈的路翎式风格。小说展现了一个粗犷、狂放、充满着原始蛮性的世界。小说着力挖掘了下层劳动者自发的反抗性,即生命的原始强力。

1945年11月,路翎发表长篇《财主底儿女们》。胡风宣告:时间将会证明,《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财主底儿女们》是表现知识分子人生探索的长篇巨制,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重主观感情的渗入,追求心理描写的深度,富于慷慨悲壮的悲剧美。

《财主底儿女们》是一部展示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命运的心灵史诗,小说共分两部:第一部主要写从1931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间所发生的事件,侧重写蒋家分崩离析的过程;第二部主要从抗战写到到苏德战争爆发,侧重写蒋家小儿子蒋纯祖的心灵探索历程。这样,就在一个相当大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苏州首户蒋捷三家的衰落,和第二代蒋蔚祖、蒋少祖、蒋纯祖三人不同的思想历程,表现出了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的历史动态。

路翎小说的艺术特色

1、注重创作的心灵体验,发展了现代心理小说,笔下人物形象都具有充满渴望、追求的心理倾向和“扰乱”、“狂躁不安”的情绪特征,充满了动荡感。

2、注重对灵魂的挣扎和原始生命强力的突现,具有粗犷、雄强的审美意象和悲壮美。

3、路翎小说的语言是一种新欧化的、带有很强的作家主观体验色彩的语言,抽象而富于哲学色彩,附加了诸多修饰性的成分。

参考书目: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

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

[美]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第三章 40年代文学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 第一节概述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名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 1.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不同的风格流派的许多进步诗人都以政治讽刺诗为武器进行战斗。郭沫若的《进步赞》、臧克家的《有的人》、邹荻帆的《幽默的人》等,都是政治讽刺中的力作。 2.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3.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1.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接头诗。接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们军对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2.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等,文艺座谈会结束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作家有赵树理,孔厥,刘白羽等也曾名重一时。 3.解放区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为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萧,刘白羽,孙犁等,他们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 第一节概述 1.1949年至1966年“文革”爆发,一般称作“十七年文学”,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绩,也因为“左”思潮的不断干扰而屡受挫折,其

四十年代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一节:老舍创作道路: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猫城记》、《离婚》 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 “京味”,语言传神,极富表现力。 一、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派市民: 《二马》老马 《牛天赐》牛老四 《离婚》张大哥 《四世同堂》祁老人 2、新派市民(洋派青年) (1)西崽:蓝小山《老张的哲学》丁约翰《四世同堂》 (2)纨绔子弟:《离婚》张天真 《四世同堂》祁瑞丰、冠招弟 3、底层市民 《月牙儿》母女《骆驼祥子》祥子 4、理想市民(侠客兼实干家) 《老张的哲学》赵四 《赵子曰》赵景纯 《二马》李子荣 《离婚》丁二爷 《四世同堂》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 “京味”与幽默 2、揭示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官样”文化特征: “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1、受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 2、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三、老舍的语言艺术 ①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②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语文学性统一起来。 第二节《骆驼祥子》 1、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强者沉沦的悲剧: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悲剧原因: ①客观: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车场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②主观: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第一节巴金创作道路 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他的 前期共12部中长篇小说,60多部短篇小说 ⒈前期题材: (1)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如《家》。 ⒉巴金前期小说代表作: ①处女作:《灭亡》,是立志献身的年轻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富有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热、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谓地牺牲了自己。 ②《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③《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第二节《激流三部曲》 “激流”的含义: 1919年至1924年,中国正处与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品反映在这一历史激流中,一方面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治 ⑴高老太爷 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⑵觉慧 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 ⑶觉新 ◆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性格: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有责任感,忍辱负重 ◆是新旧交替时代的承载者 ⑷其他人物形象: 鸣凤:纯洁刚烈 梅芬:温顺驯良 瑞珏:善良厚道 冯乐山:荒淫残忍 四老爷:狡猾贪婪 五老爷:腐化堕落 四太太(王氏):阴险奸诈 (二)《家》的艺术结构 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三)《家》的艺术风格——青春型 真诚热烈的青春之歌。 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 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 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第三节 《憩园》: 旧主人:杨梦痴(杨老三),儿子杨小寒 新主人:姚国栋,儿子小虎 第四节《寒夜》 《寒夜》的艺术风格——深沉 题材:小人小事 基调:悲哀、忧郁 主题:探讨人性、揭示人生世相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40年代小说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1、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平时吃素拜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2、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1、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2、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3、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钱钟书(1910-1998), 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艺术特色: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张爱玲(1920.9.3-1995.9.8) 原名张煐。代表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张爱玲自小一方面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就读于教会学校,较早地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素质。她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派的味道。这些为张爱玲的小说带来独特的韵味。 独特风格: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女作家都关注女性婚姻、爱情方面问题,但从冰心到丁玲,她们都不如张爱玲写得这样单刀直入,这样透彻,张爱玲直接写出了金钱在女性生活、女性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像《金锁记》中的人物曹七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是金钱造成的,后来成为害人者,也是金钱造成的,揭示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诱惑、腐蚀作用,以及人性在金钱的诱惑腐蚀之下产生的深刻变化;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

论四十年代小说的叙述方式 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湖南邵阳学院教学点2003级专业汉语方文学专业 031F3C3012 陈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茅盾、路翎和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为例说明他们三人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对叙事模式的“探险”和“尝试”。小说家们在“为人生”新文学观指导下,从 茅盾的矛盾模式到路翎的情感模式和钱钟书的评论模式,试图揣摩和领会一种 独特的叙事技术来表达纷繁的事件与复杂的人格。 关键词:矛盾模式情感模式评论模式 谈到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小说创作,不能不谈茅盾、路翎、钱钟书。他们各自的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奠定了几种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试图从上述作家的长篇小说中发现和说明其在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探险”和“尝试”。 一、矛盾模式——经过“精密地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断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 1946年,文艺界提出“文艺复兴”时,人们要求于作家的首先就是要学习矛盾模式——即类似于一个科学家的谨严而且慎重的态度,经过“精密的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截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①这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捷克的普实克先生对矛盾小说风格有了更为精当的论述:首先是紧密联系当时的现实以及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事件,试图在“现实成为历史之前立刻以最大限度的精确把握它,而在安排题材时,又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这些题材的客观性”为目的,在叙事上则有“非凡的描写能力”,茅盾的“非凡的描写能力”,表现在他的叙事总是通过所描述者的眼睛来观察现实,因此,小说要交替使用内心独白和叙述。这种对人物内心描写,说明茅盾的描写已经“从外在现实转到内在的现实,转到人物思想及习惯思维的过程”而小说情节的轮廓则被削弱了,题材组织方式也由“情节”变成精心构思的“个别场面”,通过这些具有典型性和戏剧性的“个别场面”来完成对于整个时代的刻画,也就是说,茅盾总是在创造场面,而不是在讲故事。他在“描绘”而不是“叙述”,他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场面来表现集体的、时代的事件与命运,而不是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的命运,因此在茅盾的小说里,我们见不到拥有“个人的整个历史”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发现小说家契诃夫所用的相对来说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而是明显地倾向于戏剧性的表现。 例如茅盾写于3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子夜》,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吴荪甫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作品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并在矛盾冲突中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吴荪甫形象真实丰满,有血有肉,充分体现了中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巴金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 巴金(1904—2005) 第一节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早在1936年,鲁迅就称他是“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姓李,原名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大地主家庭里。四、五岁时随父亲到广元县“住过两年”。辛亥革命后回到成都,直到1923年。他的少年时代都是在这个封建家庭里度过的。 巴金的父亲李道河在广元县当过知县。母亲陈淑芬,是个贤淑慈爱的女性。巴金在幼年时从母亲那里接受了“爱一切人”的教育,从与仆人和轿夫的接近中看到了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从封建家长制统治下兄弟姐妹受礼教的迫害以至死亡的生活里感受到了重压。这一切使年幼的巴金产生了朦胧的反抗意识和摆脱封建统治的渴求。 巴金自幼表现出性格中善良、多愁的一面。母亲陈淑芬贤淑慈爱,对他影响很大。 文学所受的影响:曾祖、祖父都出版过诗集,父亲非常喜欢看戏。(过节的时候经常请唱戏的到家里来唱戏。13岁时父亲去世。) 这种性格对他早期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应该是有必然的联系。 散文《最初的回忆》:我每次回溯到我的最远的过去,我的脑子里就浮现了母亲的面颜。 我的最初的回忆是跟母亲分不开的。我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温柔的声音。 母亲亲自教他们背词。 1919年9月,在“五四”精神鼓舞下,他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这个“铁丝笼”,迈向了社会。先进入成都青年会补习学校学习,1920年考入了成都外语专科学校学英文。这期间,他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廖抗夫的(剧本)《夜未央》以及爱玛.高德曼的《无政府主义》等文章。同时参加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秘密团体“均社”,出版刊物,鼓吹反抗封建制度,为人类美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1923年春,巴金进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1925年夏到上海,开始文学活动。此时,他研究了安那其主义,并翻译了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面包与自由》。1927年1月,二十四岁的巴金去法国留学。他在法国的两年中,除了学习法文外,还根据英译本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前半部),并大量阅读了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惠特曼的作品,进一步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的教育。1928年巴金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连载于1929年的《小说月报》。《灭亡》以1925年孙传芳在上海的军阀统治为背景,写一群青年盲目地去和反动统治者斗争,最后灭亡的故事。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凡是曾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全部要灭亡,而凡是最先起来反抗压迫的人也要灭亡。这反映了巴金当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还没有认识,对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也不甚了解,受无政府主义影响比较严重。 1929年1月,巴金从法国回到上海。他除了北上京华,东渡日本和去煤矿作过短期的调查外,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1931年,他写了《新生》——《灭亡》的续篇。这部日记体的中篇小说,以主人公李冷自述的方式多表现他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变过程以及他为理想信仰献身的事迹。比《灭亡》有了进步但仍带有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写于1930年,巴金以“五卅”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吴养清“在这事件中多少有点盲目的活动,以及由活动而幻灭,由幻灭而觉悟的一段故事。”作者的用意在于鼓舞青年继续奋起抗争,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1931年到1933年间,巴金完成了长篇小说《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和《爱情三部曲》: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的文学 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 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的烙印。 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又有不同的时代审美倾向(审美标准也随时代变):初期、相持、解放前都不一样。 二、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此时期特殊之处) 战时的地缘政治文化,制约了文学的发展、风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另外,还有1937(日占上海)-1941(珍珠港事件)年间,相对独立的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四。它们在相对独立的状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各具特色,也因相互隔离而难以形成整体。共同点是:都受战争环境影响、都接续五四的新文学传统。 第二节主要文学思潮(1.5课时) 一、国统区文学思潮 国统区在全国所占面积最大,作家最多、流派也多,所以思潮、创作都较为活跃,更能代表40年代主潮。在不同阶段,文坛呈现不同的基调与面貌。 1、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P278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时,通俗易懂的宣传抗战的鼓词、唱本、小戏等唱主角;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缺点: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家过于兴奋,满足于廉价的感情发泄和传达政治立场。 2、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皖南事变)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开始关注社会与个人。作家们主体意识的强化,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萧红《呼兰河传》、曹禺《北京人》、郭沫若《屈原》);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3、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升官图》、宋之的《群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袁水拍《马凡陀山歌》)同时,解放区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迈向民族化和大众化,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

第三个十年(1937—1945—1949) 四十年代的小说——时空划分 一、时间上划分: (一)前期:1937—1941 抗战小说蜂起,艺术水平下滑,以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为主 内容:1、新人、新的民族性格的成长: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2、直接反应战地生活的: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二)后期:1941—1949 社会历史文化反思小说、长篇小说创作热潮。

二、空间划分: (一)国统区: 1、讽刺暴露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三记”、艾芜。 2、体验追忆小说 ①七月派小说:(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 ②老作家的创作: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巴金《憩园》、《寒夜》;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长河》;萧红《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王西彦

《古屋》 ③新生代作家:郁如《遥远的爱》、穗青《脱缰的野马》/黄谷柳《虾球传》、汪曾祺《邂逅集》 (二)沦陷区——先锋与通俗 1、讽刺暴露小说:#钱钟书《围城》 2、通俗小说: ①“雅”——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 ②俗”——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秦瘦鸥《秋海棠》 ③武侠——白羽《偷拳》;王度

庐《卧虎藏龙》、《宝剑金钗》、《剑气珠光》 ④侦探、滑稽小说——孙了红《血纸人》/耿小的《摩登济公》 3、先锋小说: ①徐訏《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风萧萧》 ②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三)解放区——现实与民间 1、歌颂现实(歌颂解放区、歌颂工农兵) 2、讽刺暴露——丁玲《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 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近现代大动乱时代的一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史融会交融的十年,无不体现出它的纷乱与不平静。由于1937—1949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40年代文学也必不可免地受到这战火的影响。 这一时期,抗日救亡的现实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促成了抗战文化的产生,影响文学向民主主义靠拢。 但就另一方面来看,民族矛盾的突出与深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政治力量对立的格局。民族矛盾与政治对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和排斥性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这一切也促成该时期文学复杂性的发展。 谈到文学的复杂发展性,则不能不谈到它复杂发展的两种态势。 第一种是文学复杂的分布态势。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土实际上被战争分割为国民政府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的孤岛四部分。其中,国统区文学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创作。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创作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首先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期间,出现了大量以救亡宣传动员为中心的题材,文学创作则以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为基本基调。第二,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期间的文学创作也转为正视残酷的战争和阴暗的现实,开始批判现实的艰难,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第三,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了大量的以批判、讽刺为主的文学作品。相对于国统区抗日救亡文学以及讽刺文学的描画,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则以对新社会制度、解放区的人民为对象,运用明朗朴素的基调探求文学的民主化和大众化。而沦陷区文学则是指沦陷区的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创作。他们的创作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则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和发现。 至于孤岛文学,它指的是上海沦陷为“孤岛”之后,那些留在上海租界的作者们所创作的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作品。 相对于文学分布的复杂态势,第二点的文学思潮争论的复杂性,更加强了文学的复杂发展。在四十年代中由于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扭结得更加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引来的广泛争论就更加复杂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1如果按地域划分,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划分为三块:一是解放区文学,二是国统区文学,三是沦陷区文学。从时间上看,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战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界就已经形成了在文学观点,创作方法等方面存在极大不同的三种文学力量:一是左翼革命文学,这一文学力量后来向着延安文学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影响甚至主导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社会政治色彩比较浓重的延安文学。在这一支力量中也有一部分在40年代的国统区继续活跃着,如郭沫若、夏衍、胡风等。二是民主艺术型文学,如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他们在三、四十年代创作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令人瞩目。三是国民党右翼文学,也就是称之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30年代)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延续到40年代,则为“战国策派”(以陈铨为代表)所替代。可以说,在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界继续呈现出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相比之下,解放区文学则显然具有单一化的特点。 2从审美风格上看,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倾向于讽刺性、悲剧性创作。如陈白尘的《升官图》、张恨水的《八十一梦》、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郭沫若的《屈原》,等等,都是优秀的讽刺性或悲剧性作品。 3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是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又一特点。如巴金,其40年代的创作与初期创作相比,对社会人生的观照明显多了一份冷静,少了一份激情,(如《寒夜》与《家》相比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又如,钱钟书的《围城》、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老舍的《四世同堂》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作家社会人生或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4在创作方法上,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但不同作家其现实主义的运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沙汀(《淘金记》)、艾芜(《还乡记》)等以关注社会为主;巴金、老舍等则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化取向;胡风、路翎(胡风主观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主要代表作是《财主底儿女们》)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表现作家的主体意识,表现人的心灵世界;钱钟书的现代现实主义,则吸收了不少现代主义的表现技法,另外,以穆旦等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也不是纯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而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底蕴。这一时期,象郭沫若那种充满激情与理想的浪漫主义是比较罕见的。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不能产生浪漫主义也不需要浪漫主义的时代。 5文体上,40年代国统区文学在小说、戏剧、诗歌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散文虽然数量多、但却难以引起人们更大的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