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各位领导老师,过年好!我现在的真实感觉是“假期过得真快,还没感觉怎么着呢,就开学了,”可能会有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觉吧。这是很真实的也很正常的心理。从假期到上班,出现一些不适合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所以,每当听到有同事发出这样的感慨,大都报以理解的一笑。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能投入到学习中,你的表现是什么呢?你是否也报以理解的一笑?如果是,那你一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如果你以前思考过协助学生尽快度过不适合期,你就已经在做着一个研究性教师的事情了。如果这样想想,任何一个老师都完全能够成为一个研究性教师。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如何做研究性教师”具有非常普遍的群众基础。

听到研究性教师、教育科研、核心期刊等等词语,可能很多老师的感觉和我一样,认为它们遥不可及,自己一个小老师,怎么能做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果不是参加了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培训,我的想法可能也不会改变,今天,我作为一个一线的普通老师,和大家从三个方面实行交流,希望能多多少少地打消大家的一些顾虑。第一问:为何研究?第二问:研究什么?第三问:如何研究?

第一问:为何研究?下面我会把交流的重点放在第一方面,因为我认为做研究性教师,绝绝大部分人就是一个想不想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关于研究型教师,美国心里学家——斯腾伯格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知识方面,既要有学科知识、还要有从事科研的知识。21世纪不合格的教师,不是不会教课的人,而是不会科研的人。2、问题解决的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3、洞察力: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的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强调的是对方法寻找的自觉性

我国鲍传友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有先进教育观点和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2)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强调的是反思,从对象中找出需要的问题。能在理论上反思和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成一种思想何文字,才能做研究型老师。在一些职称和优秀的评选中论文都占有一定比重,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其实论文不是外加的条件是,是一个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水平和研究的状态的反映。(3)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型教师?从现实的角度讲,是为了有应对竞争的水平。不管我们教师收入高低,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有两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教师职业是很多大学生优先考虑的职业,另一个我们在座的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要终生以教师为职业。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面对竞争压力的问题。对年轻老师来说,尤其要考虑到这个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稳定的时候多一点学习、多一点研究,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将来在竞争中就会多一份获胜的可能性。我们学校,60年代的老师占绝大部分,这个部分老师,都有20多年的工

作经历,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每一个老师肯定都形成了独到的有个人特色的东西,很多老师是一个很丰富的资源矿,不开发,或者不充分开发大家会不会感觉遗憾呢?不远的一天,我们肯定要离开讲台,那么我们以教师为业一辈子,能留下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愿意,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当你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时候,此时此刻的你就因为文字而定格为永恒。后来的老师在学习你的经验的时候记得你,我们一茬接一茬的学生因你的经验而收益的时候记得你。这是不是也很有价值呢?这仅仅一人之见,如果老师们不同意,你就把我看做是痴人说梦吧。

从发展的角度讲,做研究型教师也是利人利己的一件事情。在教育教学中,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都是不同的。下面我举个例子。学习初一上册第五课《让友情之树常青》时,在“自我反省、发现问题”环节,我预设了两个话题:(1)进入初中,“我“很想和班里的同学做好朋友,但“我”慢慢发现有的同学不太喜欢我,我很想改变,想知道为什么?(2)我不太欣赏某个同学,因为……

看到这个问题,学生好一阵没有声音。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是长时间等下去,还是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

我的想法:我想,学生是不是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或同学在交往方面的问题。

我的做法:见学生不愿意说,我随即变换了角度:“同学们不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大家。那同学们来说说我怎么样?老师一直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平日里老师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有时可能会违背同学的意愿。也许现在同学们对老师的印象没有开学那段时间好了。我想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我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有个学生说:“谁敢呀?”我说:“老师是非常诚恳地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你们的意见会让我成为同学们的真正朋友,我会感谢你们告诉老师真相。”有个学生说:“我们说了,老师会认为我们‘嘴臭’”。

你此时此刻怎么办?

我的想法:听到学生这话,我灵机一动,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我的做法:于是,我做了巧妙引导:“真心真意提意见,为什么别人会认为你‘嘴臭’”呢?怎样跟别人提意见才不会让人感觉你‘嘴臭’呢?”

结果:学生众说纷纭:诚恳、语言文明、不说脏话、平等……

矛盾又起:提到“尊重别人、言辞不严厉”这个问题时,有同学看着班长嘻嘻地笑。

你会怎么处理?

我的处理方法:我知道里面肯定“有戏”。前几天在学生的联系本上,我看到过有同学反映班长经常大声呵斥同学的情况。利用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资源讲解让友情之树常青的做法,应该很有说服力。我把班长叫到讲台上来,肯定了班长在前段时间为班级管理作出的努力,她红着脸笑了。“你笑起来真好看。在我的印象中班长是个和善的人。”我说。“啊?!”立即就听到好几个同学颇带异议的声音。“太厉害了,绝对的女超人……”“我声音是严厉了些,可不严厉他们不听啊。”班长辩解道。“你越厉害,我们越不服。再说,你扣了分还不愿意给解释。”“就是就是”……眼看着班长脸涨的通红通红的,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作为老师,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才好呢?

到了该我评判的时候了。“同学们,班长看着班里纪律不好,心里着急,大家能理解她吗?”同学们点点头。“但她态度有些强硬,有时候呵斥同学,确实不合适。作为班干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同学,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高高在上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样同学们怎么会服气呢?如果大家经常带着负面情绪,我们的班集体怎么会和谐呢?班长同学,你愿意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吗?这件事你打算给同学一个怎样的交代呢?”班长诚恳地向同学们道了歉,同时也希望以后同学能自觉遵守纪律,有同学违纪的时候自己小声地制止,希望同学会接受管理。同学们把理解和鼓励的掌声送给了班长。接下来,同学们

踊跃发言,友善地给同学、包括自己的好朋友提出了在交往中存有的问题,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就是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我自己认为处理得还不错,就加上了一个开头和结尾,形成了下面的文章:

善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资源

山东淄博第十八中学宗春凤

教师备课花费时间最多的莫过于教学资源的选择。上网、看书、个人积累,绞尽脑汁却常常寻不到适用的资源。我建议大家不妨从分析学情入手,用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资源,这是教师学生为本意识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

学习初一上册第五课《让友情之树常青》时,在“自我反省、发现问题”环节,我预设了两个话题:(1)进入初中,“我“很想和班里的同学做好朋友,但“我”慢慢发现有的同学不太喜欢我,我很想改变,想知道为什么?(2)我不太欣赏某个同学,因为……

看到这个问题,学生好一阵没有声音。我想,学生是不是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或同学在交往方面的问题?见学生不愿意说,我随即变换了角度:“同学们不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大家。那同学们来说说我怎么样?老师一直

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平日里老师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有时可能会违背同学的意愿。也许现在同学们对老师的印象没有开学那段时间好了。我想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我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有个学生说:“谁敢呀?”我说:“老师是非常诚恳地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你们的意见会让我成为同学们的真正朋友,我会感谢你们告诉老师真相。”有个学生说:“我们说了,老师会认为我们‘嘴臭’”。听到学生这话,我灵机一动,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于是,我做了巧妙引导:“真心真意提意见,为什么别人会认为你‘嘴臭’”呢?怎样跟别人提意见才不会让人感觉你‘嘴臭’呢?”

学生众说纷纭:诚恳、语言文明、不说脏话、平等……提到“尊重别人、言辞不严厉”这个问题时,有同学看着班长嘻嘻地笑,我知道里面肯定“有戏”。前几天在学生的联系本上,我看到过有同学反映班长经常大声呵斥同学的情况。利用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资源讲解让友情之树常青的做法,应该很有说服力。我把班长叫到讲台上来,肯定了班长在前段时间为班级管理作出的努力,她红着脸笑了。“你笑起来真好看。在我的印象中班长是个和善的人。”我说。“啊?!”立即就听到好几个同学颇带异议的声音。“太厉害了,绝对的女超人……”“我声音是严厉了些,可不严厉他们不听啊。”班长辩解道。“你越厉害,我们越不服。再说,你扣了分还不愿意给解释。”“就是就是”……眼看着班长脸涨的通红通红的,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到了该我评判的时候了。

“同学们,班长看着班里纪律不好,心里着急,大家能理解她吗?”同学们点点头。“但她态度有些强硬,有时候呵斥同学,确实不合适。作为班干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同学,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高高在上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样同学们怎么会服气呢?如果大家经常带着负面情绪,我们的班集体怎么会和谐呢?班长同学,你愿意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吗?这件事你打算给同学一个怎样的交代呢?”班长诚恳地向同学们道了歉,同时也希望以后同学能自觉遵守纪律,有同学违纪的时候自己小声地制止,希望同学会接受管理。同学们把理解和鼓励的掌声送给了班长。接下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友善地给同学、包括自己的好朋友提出了在交往中存有的问题,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这节课,学生们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学到了平等、尊重和宽容。

课后,我认真做了反思。开头的小插曲有点意思,原本没有同学发言,让他们给我提提意见的时候,绕来绕去又绕到他们自己身上。事实上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自己遇到的问题。班干部作为班纪班规的执行者,班级事物的处理是否得当,是否公平,是他们所关心的,也是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真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绕开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搜肠刮肚地到处搜寻事例,费时间不说,这样的问题因为离学生较远,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实效性就会打折扣。

这启示我们,要提升教育实效性,就不能绕开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问题谈教育,就不能脱离学生成长中的资源谈教育!

这篇文章将会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我们学科最权威的杂志《思想政治课教学》。从我的这个例子中,老师们是不是发现研究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自己也能行,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不再把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看做是苦差事,找了了一点乐趣。对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忘记这堂课学的东西,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他们肯定印象非常深刻。这就是做研究性教师的意义。

二、研究什么

1、研究哪些东西:立足于问题、立足于真问题、立足于具体问题,研究应该以超越问题本身为追求

立足问题,一篇文章解决的知识一个问题;立足于真问题,要解决的、所回答的问题确实是困扰我们学科发展的问题,(不要只在“针尖上站几个天使,天堂里有没有厕所”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你做出来的问题不是真问题,或者说不是我们需要的问题。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你找问题,而是问题来找你。就是你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困惑,老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的问题就是真问题,问题不在于你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哪个是真的。

立足于具体问题,我们一定是要解决面对实践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让你怦然心动的问题就够我们研究的了,具体问题对我们的好处就是,我们有优势,比如做教育文章叙事,你肯定做不过教育博士生,不是因为学历高低,不是这个问题,她们有多少时间看书,你有多少时间看书,所以那种理论构建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理论建构难,但在研究具体问题上,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往下拿,对我们很有利,我们一线的丰富的教学体验,我们的学生,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些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协助,让你去思考,有针对性地解决很多问题,这种立足于具体问题的意识。研究应该以超越问题本身为追求,这里想说的有两个意思,第一,你找到问题了,要揪住问题不放,但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比如课堂上出现了偶发事件,你怎么去处理的,处理偶发事件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你做研究不能停在这个位置上,往下走是什么,就是这个偶发事件让我得出了几点结论,处理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做,而你得出的这几点结论就是超越问题本身的东西,不要就事论事,要就事找理,你能够实现这个超越,你的研究就能提升一个层次,如果实现不了,就还是处在教书匠的层次。第二层意思,如果一篇文章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能够,你不要自己在那里想道理,有些老师的文章看着费劲,费劲在哪里呢?有些老师就是自己在那里想道理,写出来以后,再找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例子补充,塞进去,就像水和油一样,是两张皮,融不到一块,。建议大家如果能超越问题,就做一种就事论理的研究,如果做不到那一点,你从实践的

本身分析也能够,但是千万不要先摆道理,然后,再找例子,这种做法对研究是不太有利的。

2、问题从哪来:教学疑难、教学情境、理论学习、同行交流、反思精神

教学疑难,疑难产生了,利用好了,就是向上走的台阶,被疑难困住了是向下走的起点。

教学情景,在过程中的灵感一现,这样一种讲法会出彩、同时也会会出问题,出现你要做得的问题。和预设的不一样。

理论学习,要提升,理论学习必不可少。读书,有的老师不读书,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时间,既要教学生上课,又要照顾家庭,在若干项事件的重压之下,能有个时间看书也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为了成长进步,静下心来读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行交流同行交流是个很不错的方法。

反思精神,实现理论上的发现、提升。

学科发展,作为国培班,注重的实发展行的培养,通过新理念的理解,带动底下的老师,这个学科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体会到学科发展对你游泳,你的努力也能让这门学科有所长进,我们更能知道学科的问题,反馈上来,不一定马上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不要做学科的旁观者,学科发展我的责任。

第三问:如何研究

1、了解研究对象:有三种、方法:观察是第一位的,观察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等,访谈、调查,是最近开始在中学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方法。

与学生谈话也能够发现问题。

2、把握研究状况:文献的合理使用。选择好研究的问题以后,能够搜集相关的文献,看看人家已经研究出的东西,避免重复浪费。合理使用文献,对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3、分析核心问题:同中取异、异中求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同中取异,别人已经研究过的的问题不是不能够研究,不必要重复研究,能够借鉴,能够找到自己的特殊性。异中求同,自己研究的问题与其他人研究过的类似问题解决方式相比较,,从中找到大家都能认可的价值。脚踏实地就是希望大家把立足点放在具体问题上。仰望星空就是要实现超越。

4、学会准确表达,提升语言水平,有时候写东西感觉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样,能说不能写,主要原因是积淀少,缺少联系。如果经常把教学中的感受深刻的东西或者好的经验记录下来,时间长了,既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也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会有越写越顺的感觉。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学习心得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学习心得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李彩艳 通过学习,我对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

教师读书笔记:《做个研究型教师》

《做个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第一卷 一、课题研究是一把双刃剑 1、当前课题研究实际存在的“八多八少”现象:申报课题的多,能够深入研究的少;挂名坐车的多,实际搞研究的少;评估检查时汇报的多,平时落实的少;“装门面”“赶新潮”的多,能够联系实际的少;急功近利求短期效应的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少;应付上级要求的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少;研究成果评比奖励的多,推广运用的少;论文著作发表出版的多,阅读应用的少。 2、怎样来提高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呢? (1)提升研究能力;(2)简化课题管理;(3)创课题管理新常态。 二、为什么要做微课题研究 1、走研究之路,教师之路越走越宽 教师能做课题研究,而且做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也能给教师带来快乐和幸福。 2、课题高不可攀吗 古人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怎样理解微课题研究 (1)什么是微课题研究? 微课题研究即大家统称的小课题研究,是近些年来中小学中异军突起的一种教育科研方式: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

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成果,研究成果直接被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 (2)微课题研究的特点 ①小——切口较小,内容单一;②活——自由选择,自主性强; ③实——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④快——周期短,出成果快;⑤简——结题自由,成果多元。 (3)微课题的研究过程 ①发现问题;②课题确定;③设计方案;④尝试操作;⑤总结反思;⑥成果表述。 4、克服弊端,微课题研究要重实效 (1)教师“有效”研究之追问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一文中曾指出当前教育科研十大弊端:迷信权威,亦步亦趋;“课题”崇拜,华而不实;眼睛向上,追赶时髦;故作“特色”,滥贴标签;说做各异,阳奉阴违;冠冕堂皇,以售其奸;论著晦涩,不知所云;职称论文,虚假写作;虚张声势,热衷写作;“科研”牟利,以饱私囊。 (2)教师需要怎样的研究 ①不能走大路就走小路;②立足实际,讲究实用;③常规工作研究化;④我的研究我做主;⑤成长比成果更重要。 三、如何优选微课题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心得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心得 2013年8月29日下午,xxx老师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使我受益匪浅。 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途径。教育 研究性教师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 关于研究型教师,美国心里学家——斯腾伯格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知识方面,既要有学科知识、还要有从事科研的知识。21世纪不合格的教师,不是不会教课的人,而是不会科研的人。2、问题解决的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3、洞察力: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的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强调的是对方法寻找的自觉性 我国鲍传友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有先进教育观念和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2)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强调的是反思,从对象中找出需要的问题。能在理论上反思和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成一种思想何文字,才能做研究型老师。在一些职称和优秀的评选中论文都占有一定比重,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其实论文不是外加的条件是,是一个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和研究的状态的反映。(3)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搞教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积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会有一个个惊奇等着我们。我做的还很不够,积累了很多,总结出来的却很少。

在我看来: 一,成为研究性教师,必须要敢于进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教育创新的土壤,要创新就要立足实践,加强研究。大家往往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方面,专家们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深入教学实际,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些的理论指导,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这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勤于实践,有了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才能提高自我。 二,成为研究性教师,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超越实证材料与方法,使思想的自由度、探索性与创造程度得到拓展与提升,从而谋求和品味到理性沉思所带来的幸福。教学反思还能满足认识兴趣,增加理论旨趣,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 三,成为研究型教师,更重要的是有态度。 1. 使敬业乐业成为工作的一种状态 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自己的工作,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根本。 2. 使责任成为工作的一种动力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而教好书育好人是我们的责任。有了责任意识,我们才会认真,并且发自内心的工作。 3. 把学习作为工作习惯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在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体会。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望您对您有所帮助。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

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心得体会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研读《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书中对如何由一个普通得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得认识。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在读中本人有了一些不成熟得认识,如下:· 通过前一段时间北师大得学习,尤其在聆听了鲍传友教授得讲座之后,我对如何由一个普通得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得认识。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就是理论家得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得认识。在这次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背景与意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得改革与创新。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得实施,更对教师得学习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得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得教学观与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得一般方法得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得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得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就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与提升自己人生质量得重要前提。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作为当今时代得一名老师,我们教学生一滴水,自己仅有一桶水已经就是远远不够得了,必须就是源源不断且营养丰富得涌泉!在现

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不仅就是社会发展进步得需要,也就是个人安身立命得需要。在新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得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得教师,更应加强学习,深入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得道德修养与业务水平,时刻用最新得知识,最全面得技能,最先进得教学方法来全副武装自己,从一名“教书匠”向一名“研究型”得教师转变。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得观念。素质教育得全面实施,对教师得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得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勤奋读书,博览精取,做学习得有心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得教育教学理论,而且要注意学习有关研究得一般方法,从而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得需要。只有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特别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需要。。总之,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只有研究型得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得改革与创新。当然 做研究型教师 二、不断增强研究意识 只有深入地开展研究才能做一名合格得人民教师。现在得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现在得孩子再也不就是原来那些单纯得孩子,唯老师命令就是从得孩子,她们对老师得要求在飞速提高。课堂上得那些形式呆板、创新不足得教学方法根本吸引不了孩子,孩子们渐渐地会对课堂失去兴趣,慢慢地也影响了教学得质量。无法及时接受最新得教育理念,使用更新得教育方法成为教师职业发展得瓶颈。有得教师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瞧作软任务。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得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得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得教育教学过程总就是与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得理论,学习先进得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体会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体会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领会篇1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开展中起着桥梁和纽望您对您有所帮助。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步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屡见不鲜,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施行,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行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

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习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习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归纳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开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归纳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习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本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习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习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习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包容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习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

浅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途径

浅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途径 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鞠庆华 有些教师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个人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学生也喜欢上他(她)的课,这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怎样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呢?我认为转变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许多经验型的教师注重了对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却忽视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经验型教师往往凭着热情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薄弱,他们很少主动、深入地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这使其很难在教育教学方面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魅力。我就曾只满足于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而学生的这种喜欢是不持久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记得生物老师教学认真,师生关系融洽,但深刻难忘的教学片段,甚至影响人生的教育教学事件则甚少了,这与自己只关注学科教学,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有密切关系。可见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课堂教学及教育工作很难再向纵深发展。那么怎样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呢?我认为研读教育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是非常必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只读理论有时让人觉得艰涩,应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来领会学习,只读不写收效不大,要将名家的理论转化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的方法是写读书笔记。长此以往坚持学习,理论水平丰厚了,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唤发出新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二、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在一个知识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得以更新和充实,要使自己的知识丰厚而广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就专业知识而言,要进一步夯实和拓展,要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发展。进入大学深造是比较好的选择,一来可以有一段较为充裕的时间静下心来仔细钻研、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夯实基础,二来可静下心来审视、反思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得失,能经常聆听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并细细地反刍。而如果没有机会深造,则可自学,结合中学教材有针对性的复习大学内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温故而知新。通过以上方法,使专业知识精深,运用自如。(2)在打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读名篇名著,提高人文素养;夯实其它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备课实现电子化,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等。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除硬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空间,即要取得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获得周围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征得家长的认同和理解。如果没有上述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特别是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教师要实现上述转变将是举步维艰。青岛二中语文教师王泽钊既是典型的例子,王老师上课,“不循常理之处”甚多。人家上课都用人教版教材,他却在开学三周内就将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时间讲自己精选的文章。尽管他带的毕业生历年高考名列前茅,尽管他自编的教材即将出版,他还是不能被认可,在学校推行竞争上岗时,他被降岗使用。王老师的遭遇说明,没有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很难使教师能自由地在教学中探索和创新,也就是说很难造就研究型教师。怎样建立一种和谐、宽松的外部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17803004.html,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作者:罗延坤 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43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12载,伴随着学校一次次的攀升发展,我也由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海淀区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对我来说,在图强二小的日子里,写满我的成长与收获。 初出茅庐,在摸索中求适应 2007年夏天,从象牙塔走向三尺讲台时,我的人生就开始了崭新的篇章。可是我还没有 来得及感受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兴奋心情,就为一下子承担3个班级英语教学的繁重工作而焦头烂额。全新的教材,陌生的学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开学才一个月,又迎来了学校的“图强杯”评优课。时间紧迫,经验不足,我感觉有些茫然无措,甚至连什么是“试讲”都不知道,就“狼狈”地上完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公开课。 事后,我认真地做了反思:感到自己面临太多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东西,理论和实际尚不能有效结合,很多时候即使自己非常努力地备课,可是最终课堂的呈现与预期的效果还是相差很多。 起初,我很困惑,也很沮丧。但是一想到我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我的学生们负责,我就鼓起了勇气。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在读书过程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我虚心向组内的教师请教学习,认真钻研新课标,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详细备课,并把一些大学和培训课上学到的先进教学理论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努力钻研,在学习中见成长 像我们这样的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我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都十分珍惜。起初是从同组教师们的课中学习课堂的掌控技巧。之后随着学校“图强杯”评优课和“世纪杯”评优课的相继开展,我的眼界拓宽了,无论在教学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都收获良多。听完课之后,对照听课记录,我把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不仅如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和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方面大力投资,我抓住学校提供的校际交流学习机会,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固定模式,学习到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明白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影响下,我渐渐养成了上完一节课马上就写反思的好习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

做研究型教师的读后感

做研究型教师的读后感 和教师的谈话是一本课外书籍,大家是否也已经阅读过《做研究型教师》了呢。读了这本书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收集的关于做研究型教师的读后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做研究型教师的读后感篇1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

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 教师研究问题的确定:从实际中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教师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实施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首先对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研究的框架,持续不断地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其次教师在行动研究时不断反思与积累中,难免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也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教师行动研究时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在不断调整的。第三教师注重收集行动研究过程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最后教师对计划、行动和观察进行分析和思考,全面系统描述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理智判断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向。 总之,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对我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将把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当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

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兼谈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 摘要:新课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教师要具有科研意识.(二)教师要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 .(三)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四)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五)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教师五要 (一).教师要具有科研意识 在传统观念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书本传授知识,他们并不负担进行研究的责任,虽然一直强调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教育科研被闲置在学校工作的角落中,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充其量仅停留在如何便捷地传授知识方面,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比较片面,肤浅,甚至还存在许多误区.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顺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进行研究探索,寻找适合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其实,每个教师都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他们又处于教学的具体实践之中,能够深切的体会到专业研究者所不能感同身受的东西,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教师对教育的现状了解得最多.对存在的问题体会最深,反应也最敏锐,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素材和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有着取之不尽的课题来源.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可以说,教师的职业生命力来源于教育科研. 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决定教师是否能够真正进入教育科研领域的关键性因素.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握新的教学质量标准,领会新课程,新教材的精髓,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成为研究者,具有科研能力,开展科研活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科研意识. (二)教师要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淡薄,教育科研能力还比较低下.虽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力图改变这种现状,并制定了各种政策,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

培训: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学校节能减排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培训 一、多学习,做一个会学习会探究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是个会学习,多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究的人。一名教师应该是正能量的,知识渊博,信息丰富,是进行教学教育研究的基础的教师。做个会学习的教师很简单,只要坚持就行。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学习就可以了,还要有钻研精神和善于探究的精神。研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业余时间利用上的差别。研究型教师大多是善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究的人。简单地说,当别人在玩你在努力,当别人恍然大悟时,你已经跑很远。不想让人赶上就要起步快不停歇。 二、多思考,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搞科研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实验员好好定位自己,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能发现多少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一个好的科研型教师最大的贡献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科研意识浓厚,这样的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是搞好教研的“种子”。有了这种能力和潜力才可能走向成功。每一名实验员走在科研路上,学会做个有心人,勤思考,努力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并想出好的办法解决。成功将在咫尺。 三、多反思,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人 教师的反思不单单实在课堂上,应该在教育的所有环节中。反思并不是查找不足,也不是一味的自我批评。更不是一味的谦虚。反思

不仅表现在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课堂后记,还表现在日常上课、寓教于乐的活动、与学生交流、科研研究所有的过程中,反思是对他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案例进行正确的评判、分析、比较、归纳和肯定,还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自我评判和剖析。反思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会反思,不断反思,做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人。 四、多耐心,做一个能诊断能矫治的科研型教师 诊断是是实验员教师进行教研的起点。在学校所有课题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学生。作为学生个体,每个孩子的思想都会不断地变化和塑造中。在成长路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引领他们健康成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教育诊断,就是教育工作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判断、甄别、分析和评价教育与教学现存的现象与问题。提高教育诊断能力是走进研究型教师殿堂的必经之路,在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问题的诊断。诊断出问题,做个案分析,阐述解决的办法,付诸行动。行动的过程很艰难,需要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这个精神的支撑就是耐心。多点儿耐心就赢得了童真世界。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篇1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 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 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

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教师研究问题的确定:从实际中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篇2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学习,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教师决定着课改的成败。一个孩子来到学校如果只是上课、下课,上学、放学,那他只是一个受教育的机器,而丧失了孩子的童真、天性,如何让孩子恢复童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变得乐学、善学、会学,成为一个有品格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要做教书匠,不做机器的操纵者,而要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同时教师个人的成长、一个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向研究型教师进军。 那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呢?我认为,首先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 有些教师认为;教科研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搞的,要花费专门时间和精力。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事情繁杂,每天既要上课,管理学生,还要处理随时发生的事件,没有那么多时间搞研究。还有些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就是懒惰,没有养成积累和总结的好习惯,任务布置下来了,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应付完事。其实这是意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没有弄清楚教学和教研的关系。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参与研究,既可以减少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神秘感,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对自己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与变革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这种意识是教师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它根植于教师的行为规范之中,帮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与发展。 比如,作业的批改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批阅方式是通过对每本作业的精批细改,获得较全面的信息反馈。但这种批改方式,没有学生参与,对教师而言耗时多、负担重,尤其对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无可奈何;对学生而言,作业的负效应增加,知识巩固效果差。针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对小学高年级作业的批改,我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与形式,因事而宜,因人制宜,尝试采用多种批改方式。如:交换对改、当面批改、抽样批改、分类批改、自我批改。另外,还可以紧扣教学内容,精选或设计每道题,使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积极的思考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要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善于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从三方面做起做研究型教师论文.

从三方面做起做研究型教师论文 2019-01-08 [摘要]眼下,我们的许多教师不知道因何而教,怎么去教,我们的学生也不知道真正为什么去学。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中人才教育评价体制不足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目的去进行研究式教学,学生,也是为了成人与成才去谋求各方面的发展;教与学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名誉、地位、效益、分数与谋生而已;更不是为了挤独木桥、过沼泽地……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教材学生教法学法 一个教师如果只管按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只做解释式的教学,顶多只是个教书匠。在课堂上只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强行的接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者可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教学三方面做起: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一、研究教材 人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会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如果对教材掌握熟练到精宜求精,再加之认真研究,那再给学生讲起来真可谓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学生就是多方位提问题,教师回答并和学生讨论、研究起来也会从容不迫,激情四溢。 可如果只是勉强熟悉教材,更谈不上研究,那种上起课来照着书念式的教学法,教学中稍有不解、迷惑的问题只能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听懂吗?他们感兴趣吗? 二、研究学生 学生的素质高与低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强,只是教师的出发点不同。 教素质高的学生,教师更要学富五车,情系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他们的自学能力并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与自强,百般呵护和支持他们的人生美好追求,对于他们只要“指引”得方,定能成才。 对于素质一般的学生,我们要拉他们一把,并要激发起他们成才的信心,千万不要因成绩赶不上好的学生而泄气,从而退居差等生的行列。对于他们的学习,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关心与帮助、鼓励,使他们摆脱一些困境与困惑,轻装上阵,有信心努力去加入或靠近优等生的行列。他们难道就甘居中流,不想把“能量”释放出来吗?

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学会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作为一个从教几十年的教师,如果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重复同样的知识,那我就会成为教育的工具,活生生的教书匠,没有活力的教书机器。那么,我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呢?近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最近学校要求我们学习《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从该书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学会从事研究,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才会让我们的工作处处充满挑战,处处充溢着新奇,处处洋溢着无尽的乐趣,处处尽显我们的智慧与才华。如何才能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呢? 一、做终身学习的教师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每个人的学问和成绩都是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产物,既有其长处和优点,也有其缺陷和不足,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既是成就一名研究型教师的主观条件,也是研究型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二、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反思 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每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自我与他人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成败反思。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做到了节节课后反思,从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行双向互动反思;与同事合作碰撞中反思;再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学反思。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已形成较强的反思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反思技巧,从而促进了自己的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各位领导老师,过年好!我现在的真实感觉是“假期过得真快,还没感觉怎么着呢,就开学了,”可能会有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觉吧。这是很真实的也很正常的心理。从假期到上班,出现一些不适合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所以,每当听到有同事发出这样的感慨,大都报以理解的一笑。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能投入到学习中,你的表现是什么呢?你是否也报以理解的一笑?如果是,那你一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如果你以前思考过协助学生尽快度过不适合期,你就已经在做着一个研究性教师的事情了。如果这样想想,任何一个老师都完全能够成为一个研究性教师。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如何做研究性教师”具有非常普遍的群众基础。 听到研究性教师、教育科研、核心期刊等等词语,可能很多老师的感觉和我一样,认为它们遥不可及,自己一个小老师,怎么能做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果不是参加了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培训,我的想法可能也不会改变,今天,我作为一个一线的普通老师,和大家从三个方面实行交流,希望能多多少少地打消大家的一些顾虑。第一问:为何研究?第二问:研究什么?第三问:如何研究? 第一问:为何研究?下面我会把交流的重点放在第一方面,因为我认为做研究性教师,绝绝大部分人就是一个想不想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关于研究型教师,美国心里学家——斯腾伯格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知识方面,既要有学科知识、还要有从事科研的知识。21世纪不合格的教师,不是不会教课的人,而是不会科研的人。2、问题解决的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3、洞察力: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的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强调的是对方法寻找的自觉性 我国鲍传友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有先进教育观点和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2)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强调的是反思,从对象中找出需要的问题。能在理论上反思和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成一种思想何文字,才能做研究型老师。在一些职称和优秀的评选中论文都占有一定比重,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其实论文不是外加的条件是,是一个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水平和研究的状态的反映。(3)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型教师?从现实的角度讲,是为了有应对竞争的水平。不管我们教师收入高低,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有两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教师职业是很多大学生优先考虑的职业,另一个我们在座的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要终生以教师为职业。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面对竞争压力的问题。对年轻老师来说,尤其要考虑到这个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稳定的时候多一点学习、多一点研究,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将来在竞争中就会多一份获胜的可能性。我们学校,60年代的老师占绝大部分,这个部分老师,都有20多年的工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总结归纳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总结归纳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总结归纳篇1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 我逐步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习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习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 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归纳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开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

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归纳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 教师研究的问习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本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习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习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习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包容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习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习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教师研究问习题确实定:从实际中来。中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习题展开,其问习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习题;从详细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习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习题;从学校或学科开展中确定问习题。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感悟总结归纳篇2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开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做一名研究型的幼儿教师

做一名研究型的幼儿教师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知道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作为一名小班老师,我在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关心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争取消灭教育死角。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觉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平时,我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疯”到一起,拉着衣服开小火车,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眼神交流来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成长的需要。我知道,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为了这个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二、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小班的孩子初涉社会,很多家庭的成分在身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以适应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首要的,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有着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的优秀与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养成。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等这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例如:玩大型玩具时,也是先让幼儿想一想,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险,是不可以做的呢。虽然孩子们讲述发言的时间占用了玩玩具的时间,但却有效的使孩子们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规要求,而且,记得牢,很少有孩子会犯规。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三、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让孩子有机会参与班级的创设与管理,让他亲身体会到形成一个班级的不容易:打扫卫生,装饰教室,管理小朋友,适时体会一下老师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劳动成果和体谅老师。 四、重视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 五、加强家园联系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利用家园桥,家园联系手册,qq群等平台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心得;平时我比较注重和家长的语言交流,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长在了解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后,很乐意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区角材料,这样既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又节省了我们的财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