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

目录

第一章信息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

一、缘起与进展 (1)

二、理论框架 (2)

(一)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2)

(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4)

(三)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7)

三、定量测算方法 (8)

(一)测算步骤 (9)

(二)指标体系 (9)

第二章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现状 (11)

一、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11)

(一)全球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 (11)

(二)信息经济发展概况 (12)

(三)网络社会发展概况 (13)

(四)在线政府发展概况 (13)

(五)数字生活发展概况 (14)

二、分地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15)

(一)亚洲 (15)

(二)非洲 (16)

(三)美洲 (17)

(四)欧洲 (19)

(五)大洋洲 (21)

第三章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研究基本结论 (22)

一、全球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 (22)

二、经济水平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3)

三、创新驱动成为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4)

四、移动电话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数字生活工具 (26)

五、电信资费水平是影响当前网络普及的重要因素 (27)

六、人们对数字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 (28)

七、信息社会准备期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30)

八、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极不平衡 (31)

九、全球数字鸿沟巨大 (33)

十、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36)

附录 (39)

附录 1 全球主要国家信息社会指数 (39)

附录 2 全球主要国家信息经济指数 (42)

附录 3 全球主要国家网络社会指数 (45)

附录 4 全球主要国家在线政府指数 (48)

附录 5 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生活指数 (52)

第一章信息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信息革命正在引领人类走向信息社会。2003 年

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提出了共同建设信息社会的目标,2006 年联合国大会确

定将每年的5月17日设定为“世界信息社会日”。面对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2006

年中国制定了《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设定了中国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领域的具体目标,明确提出“为迈

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准备把握信息社会发展趋势、认清中国所处的位

置和任务,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对信息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持续进行跟踪研究,提出了用于对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并于2010 年发布了首

份“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

评;2013年起测评研究范围扩大到地级以上城市。《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首次对全球及126个国家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算与分析。

一、缘起与进展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快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正在加速向全面小康社会和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深入渗透,尤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全面推进,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中国正在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并成为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尽管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但人们对它还知之甚少,有太多的谜团需要破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新旧矛盾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诱惑与陷阱多多。实际上,在通往信息社会的路上一定存在最佳路线图,找到它可以少走弯路。为了全面掌握信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变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从 2005 年起开始着手跟踪研究信息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变化,并尝试进行定量测评研究工作。

经过数年的积累和探索,2010 年完成了首份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走进信息社会: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2010》,对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测评。2013 年起,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全国 24 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信息中心,对我国信息社会的进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研究,测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 300 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014 年 2 月 27 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全面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4 年 11 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推动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共享共治。面对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环境、新趋势,为把握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推进比较研究,课题组着手进行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测评研究,《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 2015》是首份反映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

二、理论框架

从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进入了信息社会的研究领域,从而使信息社会理论呈现出流派纷争的格局。不同领域的学者一直致力于从经济、社会、网络、技术以及文化等多个维度对信息社会进行研究,并创造了“知识生产社会”、“后工业社会”、“服务化社会”、“超工业社会”、“网

络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多个概念范畴,以描述工业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人类正在或将要步入的社会阶段和社会形态。尽管信息社会的研究尚未形成公认、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事实是“信息社会”

已成为当代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有关信息社会的很多思想和理念也已开始广泛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逐渐引起各国政府、联合国以及各种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一)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由于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多维性等特点,理论界对信息社会的定义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较为流行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信息社会定义,是在 2003 年日内瓦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所发表的《原则宣言》中所做出的界定:“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全面发展的社会。在此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上述定义从个人和社会的

视角对信息社会进行了界定,揭示了信息社会所特有的广泛内涵。

1.以人为本、包容性和全面发展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原则

首先,信息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离开了人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实现。

其次,信息社会发展强调包容性。信息社会的好处必须惠及每一个社会阶层,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确保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包容性还要求承认多样性以及对个性化的包容。

第三,信息社会强调全面发展。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即每个人的潜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均衡发展,致力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信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生存能力构成危害”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在信息社会里,经济发展方

式将从自然资源依赖型、实物资本驱动型方式向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全面转变。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充分共享信息和知识、发挥各自潜力的需要,而且也不会对后代人的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从而实现人的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低碳化”、“环境友好”将是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体现。

3.信息和知识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从历史的观点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主要的生产力要素发生变化和转移。在农业社会,土地起着决定作用;在工业社会,生产力重心转向能源;在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极其丰富,而且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共享,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在使用中不仅不会损耗,而且可以增值,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并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

再生性和倍增性。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是信息的高级形态。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定义虽然广为流行,但并非十分严谨。本报告认为,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形态和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这里的信息活动包括与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传输、服务相关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渗透进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各种领域,并逐步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政府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信息社会呈现出与工业社会有显着区别的新特征。对于这些特征以及对信息社会“理想形态”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是理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

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设计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信息社会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即: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

1.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也是决定信息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分配、拥有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信息与知识是以人才和研究开发为基础,信息与知识也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此信息经济也是一种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存在着密切关联。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能力,降低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加快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提升了人们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信息经济具有以下四大方面的显着特征:

(1)人力资源知识化。人是信息与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信息经济中人力资源的知识化特征将日趋明显,不仅高学历、高技能、掌握信息开发利用的知识型劳动者比重将逐步增大,而且对普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素养的要求也将逐渐提高。

(2)发展方式可持续。信息经济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

从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向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的信息经济转型,才能解决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才能解决工业社会发展中的的环境污染问题。

(3)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构软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伴随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所催生的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的“服务化”趋势;二是随着

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工业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整个产业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

(4)经济水平发达。信息经济是建立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上,是比工业经济更高级的经济形态,其主要资源依托是信息、知识和人力资源,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资金和物质资源,生产力较为发达是实现信息经济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信息经济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形态,科技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科研与技术投入需要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2.网络社会

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网络社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1)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高速、泛在、便宜、好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普及是网络社会基本要求。从信息技术扩散的一般规律来看,较高的资费是制约信息产品与服务进入大众生活的瓶颈。在信息社会,数字包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否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享受基本的信息服务,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升居民支付能力。

(2)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但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等各种城市病。进入信息社会后,由于人们的需求层次从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转变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在信息社会城市将提供更多的医疗健康服务、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绝大多数人将充分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生活。

3.在线政府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在线政府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在线政府具有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等方面的特征。

(1)科学决策。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进,政府与公民间信息沟通朝着网络化、交互化方向发展,政府获取信息更为及时、便捷和充分,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决策分析工具、模型的使用,有助于决策过程和方法的科学化。同时,网络化方便了更多人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形成过程中,使决策民主化成为可能,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将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2)公开透明。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多种信息公开渠道形成多元化的信息公开网络,公众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各类政府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有效保证政府运行更为公开透明,从而打造信息社会下的阳光政府。

(3)高效治理。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政府业务进行信息化改造,改变了传统手工办理的方式,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电子政务改变了集权和等级制的金字塔政府结构,使得政府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化,促使政府治理模式从管制型向着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转变,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的服务种类和服务方式,使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

(4)互动参与。互联网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直接沟通的重要桥梁,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不断完善服务。网络使政民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和多元化,有助于政民之间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社会和谐发展。

4.数字生活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1)生活工具数字化。网络和数字产品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生活用品的技术与信息含量越来越高,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终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扩散,其应用成本将显着下降,数字化生活工具将高度

普及,数字化生活工具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将被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生活方式数字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于数字化生活工具,人们的工作将更加弹性化和自主化,终身学习与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网络购物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人际交往范围与空间无限扩大,娱乐方式数字化,数字家庭成为未来家庭发展趋势。

(3)生活内容数字化。数字化生活时代,人们的工作内容以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为主,学习内容更加自主化与个性化,信息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内容,数字化内容成为多数人娱乐活动的首选。

(三)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领域应用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和积累所引起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必然结果。因此,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依据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将要息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可以用“信息社会指数”(ISI)来度量。ISI 的取值范围

在 0 与 1 之间,ISI 的值越高表明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越高。以信息社会指数(ISI)为阶段划分的标准,可以将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0<ISI<)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ISI<1)。

1.准备阶段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不是一天就完成的,而是存在一个较长的重叠期。虽然这一阶段也会出现从信息技术的导入到信息技术应用加速扩散的变化,但总体上而言这一时期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只是得到了部分体现。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或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

表1-1 信息社会发展阶段划分

发展阶段

准备阶段发展阶段

起步期转型期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信息社会

指数(ISI)

以下以上

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初步

应用

信息技术扩散加

速,实效显现

信息技术的影

响逐步深化

经济社会各领域

都发生深刻变化

基本实现包容

的社会

面临问题基础设施跟不

上需求

发展不平衡

互联互通与实

用性问题

包容性问题

技术突破与创

新应用

7

发展阶段

准备阶段发展阶段

起步期转型期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加快调整与改

加快基础设施

建设,教育培

训(提高认识)

革,逐步消除发

展不利因素。加

强教育培训,信

息素质

改进体制机制

关注弱势群体、

实施普遍服务

主要任务鼓励创新

准备阶段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政治等各领域不断应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起步期(0<ISI<)和转型期≤ISI<)。在起步期,信息技

术开始初步应用到社会各领域,但尚未普及和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扩散,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将进入转型期。在转型期内,主要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扩散会加快,其影响作用开始显现,信息化的应用带来经济、社会、生活、政治等多个领域的转型与变革,从而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工业社会特征逐步淡化,信息社会主要特征得到比较完整的体现,就进入到了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的历史进程,根据发展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初级阶段≤ISI<)、

中级阶段≤ISI<)和高级阶段≤ISI<1)。在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主

要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经济、社会、生活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基本实现,网络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通道。在信息社会进入中、高级阶段后,主要信息技术产品已经高度普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数字鸿沟大大缩小,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协同办公普遍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网络化、智能化。

三、定量测算方法

在理清信息社会的内涵、特征和阶段划分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借鉴国际社会和国内有关机构关于信息社会以及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理论通用、内涵清晰、数据可靠的基本要求,提出如下关于定量测算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方法。

8

(一)测算步骤

定量测算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信息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发展阶段;

第二步,选择代表性指标以构建指标体系;

第三步,确定底层指标的标准值及指标的权重;

第四步,测算底层指标的指数值;

第五步,逐级加权计算得到分类指标综合指数和总指数。

图1-1 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步骤示意图

(二)指标体系

信息社会本质上是高度复杂的、异质性的一个大系统,是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生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信息社会这样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测评,一般采用基于多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数法,即选择一组能够反映信息社会主要特征的指标,将不同性质的指标值经过标准化处理,最终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反映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测评信息社会时,最为关键的是指标体系的选择。这一选择必须遵从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其二是所选取的指标的数据是可获得的和高质量的;其三是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既相对完整,又具有可扩展性,从而能够根据信息社会的动态演变而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根据上述三个原则,课题组从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数字生活四个维度设计了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表1-2 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指标名称权重指标名称权重指标名称权重

经济发展指数1/4 人均GDP指数 1

成人识字指数1/3

人力资源指数1/4 教育投入指数1/3

大学生指数1/3

1.信息经济指数30%

产业结构指数1/4 产值结构指数1/2 就业结构指数1/2 研发投入指数1/3

发展方式指数1/4 创新指数1/3

能效指数1/3

支付能力指数1/2 固定宽带支付能力指数1/2 移动电话支付能力指数1/2

2.网络社会指数30% 人均寿命指数1/3

社会发展指数1/2 城镇化指数1/3

空气质量指数1/3 3.在线政府指数10%

移动电话指数1/3

4.数字生活指数30%

电脑指数1/3

互联网指数1/3

第二章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信息产品与服务加速普及,全球正在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建设信息社会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起,国际电联、OECD 和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从数字机遇、ICT 发展、网络就绪度等不同视角出发,对全球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测评。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准确研判中国在全球社会发展中的位势、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需要出发,提出了全球信息社会测评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对全球信息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测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测评的国家样本数为 126 个1。

报告描述了全球信息社会总体概况及主要领域的进展状况,也描述了全球各地区信息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特征。2015 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2为,整体上

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有 51 个国家进入信息社会,仍有 13 个国家处于信息社会起步期,近半数国家处于转型期。欧洲信息社会指数为,整体上已进入信息社会(卢森堡信息社会指数为位,居全球

第一)。非洲信息社会指数为,是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

一、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目前全球整体上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阶段,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还有少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信息社会建设尚处于起步期。

(一)全球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

2015 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ISI)为,总体上仍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

息社会加速转型的阶段。其中,信息社会指数在以上的国家有 51 个,信息

社会指数在到之间的国家有 62 个,有 13 个国家信息社会指数在以

下。

1 测评所用基础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

2 全球信息社会指数是 126 个样本国家信息社会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另外,本报告中与全球、区域和其它样本群组有关的信息社会各种指数的均值均依此计算。

11

2015 年卢森堡信息社会指数名列全球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芬

兰()和新加坡()。瑞典、瑞士、丹麦、挪威、英国、奥地利、日

本分别位列第四至第九位。

表2-1 全球ISI 排名前20 名的国家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 卢森堡欧洲11 澳大利亚大洋洲

2 芬兰欧洲12 冰岛欧洲

3 新加坡亚洲13 德国欧洲

4 瑞典欧洲14 荷兰欧洲

5 瑞士欧洲15 美国美洲

6 丹麦欧洲16 巴林亚洲

7 挪威欧洲17 爱尔兰欧洲

8 英国欧洲18 新西兰大洋洲

9 奥地利欧洲19 比利时欧洲

10 日本亚洲20 法国欧洲

全球平均值

(二)信息经济发展概况

2015 年全球信息经济指数为。不同收入组国家之间差距悬殊,其中,

高收入国家信息经济指数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信息经济指数为,低

收入国家信息经济指数仅为。

2015 年以色列信息经济指数达,排名第一,,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人

力资源水平、研发投入以及能效水平等多个指标方面表现卓越。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日本、丹麦和美国,信息经济指数分别为、和。在排名前

20 位的国家中,欧洲占了 14 位。排名第一的以色列比全球平均值高出 %。

表2-2 信息经济指数排名前20 的国家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 以色列亚洲11 法国欧洲

2 日本亚洲12 德国欧洲

3 丹麦欧洲13 爱尔兰欧洲

4 美国美洲14 塞浦路斯欧洲

5 瑞典欧洲15 荷兰欧洲

6 芬兰欧洲16 澳大利亚大洋洲

7 韩国亚洲17 新加坡亚洲

8 英国欧洲18 奥地利欧洲

9 瑞士欧洲19 挪威欧洲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0 比利时欧洲20 卢森堡欧洲

全球平均值

(三)网络社会发展概况

2015 年全球网络社会指数为。其中,高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

,中等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低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

2015 年卢森堡网络社会指数为,全球排名第一,在人均预期寿命、

城镇化率、空气质量及信息服务支付能力方面表现卓越。新加坡、瑞士和挪威紧随其后,网络社会指数分别为、和。在网络社会发展水平最高

的前 20 个国家中,科威特和巴林属于高收入石油国家,俄罗斯属于中高收入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余均为发达国家。

表2-3 网络社会指数排名前20 位的国家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 卢森堡欧洲11 俄罗斯欧洲

2 新加坡亚洲12 丹麦欧洲

3 瑞士欧洲13 英国欧洲

4 挪威欧洲14 爱尔兰欧洲

5 瑞典欧州15 德国欧洲

6 芬兰欧洲16 新西兰大洋洲

7 冰岛欧洲17 日本亚洲

8 澳大利亚大洋洲18 美国美洲

9 科威特亚洲19 加拿大美洲

10 奥地利欧洲20 巴林亚洲

全球平均值

(四)在线政府发展概况

2015 年全球在线政府指数为。其中,高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

,中等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低收入国家网络社会指数为。

2015 年韩国在线政府指数为,位居全球第一,在电子政务创新、在

线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本方面的表现卓越。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在线政府指数分别为和。在排名前 20 的国家中,欧

洲国家依然占绝大多数,为 11 个,亚洲国家有 5 个,美洲和大洋洲各两个国家。

表2-4 在线政府指数排名前20 的国家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 韩国亚洲11 加拿大美洲

2 澳大利亚大洋州12 西班牙欧洲

3 新加坡亚洲13 挪威欧洲

4 法国欧洲14 瑞典欧洲

5 荷兰欧洲15 爱沙尼亚欧洲

6 日本亚洲16 丹麦欧洲

7 美国美洲17 以色列亚洲

8 英国欧洲18 巴林亚洲

9 新西兰大洋洲19 冰岛欧洲

10 芬兰欧洲20 奥地利欧洲

全球平均值

(五)数字生活发展概况

2015 年全球数字生活指数为。不同收入组国家之间在信息技术普及

和应用方面差距明显,其中,高收入国家的电脑家庭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 %和 %,中等收入国家分别为 %和 %,低收入国家分别为 %

和 %。

2015 年巴林数字生活指数值为,位列全球第一,在移动电话、电脑

和互联网用户等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紧随巴林之后的是芬兰、阿联酋,数字生活指数分别为和。在排名前 20 位的国家中,

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占大多数,巴林、阿联酋、科威特和阿曼等 4 个高收入石油国家表现突出。

表2-5 数字生活指数排名前20 位的国家

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排名国家ISI 所属地区

1 巴林亚洲11 挪威欧洲

2 芬兰欧洲12 英国欧洲

3 阿联酋亚洲13 新加坡亚洲

4 卢森堡欧洲14 冰岛欧洲

5 丹麦欧洲15 科威特亚洲

6 瑞典欧洲16 德国欧洲

7 爱沙尼亚欧洲17 阿曼亚洲

8 奥地利欧洲18 韩国亚洲

9 瑞士欧洲19 日本亚洲

10 荷兰欧洲20 比利时欧洲

全球平均值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科洛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

册子 / 报告标题|章节标题 目录 主要发现 1第一章人工智能行业综述篇 3 1.1 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 4 1.1.1 全球市场 4 1.1.2 发展驱动力 6 1.1.3 面临挑战 11 1.2 人工智能产业链 12 1.2.1 基础层 13 1.2.2 技术层 14 1.2.3 应用层 16 1.3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 17 1.3.1 投资热点及趋势 17 1.3.2 进击的巨头 19第二章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篇 21 2.1 数字政府:政策利好加速政府智能化变革 23 2.2 金融:人工智能变革金融经营全过程 26 2.3 汽车: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生态 30 2.4 医疗:人工智能加速医疗技术革新 34 2.5 零售:人工智能应用从个别走向聚合 38 2.6 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潜力被低估 44第三章中国主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区域及定位 47 3.1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重点城市 48 3.2 人工智能产业园 57 3.3 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发展建议 59 02

册子 / 报告标题|章节标题主要发现 1.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仍落后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人工 智能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 元人民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位列全球第二。本次人工智能浪 潮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为特征,其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计算力的显著提升、 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大规模多频次的投资以及逐渐清晰的用户需求。与此同 时,中国处于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基础研究、芯片、人才方面的多项关键指标 与美国差距较大。 2. 中国企业价值链布局侧重技术层和应用层,对需要长周期的基础层关注 度较小。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芯片、算法框架)、技术层(计算机视 觉、自然语义理解、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和应用层(垂直行业/精确场景)。中 国企业布局比较偏好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场景清晰的领域,对基础层关注度 较小。瞄准AI专用芯片或将为中国企业另辟蹊径。 3. 科技巨头生态链博弈正在展开,创业企业则积极发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深耕巨头的数据洼地,打造护城河。科技巨头构建生态链,已经占据基础设 施和技术优势。创业企业仅靠技术输出将很难与巨头抗衡,更多的创业企业 将发力深耕巨头的数据洼地(金融、政府事务、医疗、交通、制造业等),切入 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探索商业模式。 4. 政府端是目前人工智能切入智慧政务和公共安全应用场景的主要渠道, 早期进入的企业逐步建立行业壁垒,未来需要解决数据割裂问题以获得长 足发展。各地政府的工作内容及目标有所差异,因而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并 非是完全标准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服务。由于政府一般对于 合作企业要求较高,行业进入门槛提高,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5.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最为深入,应用场景逐步由以交易安全为主 向变革金融经营全过程扩展。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推进人工 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改变了金融服务行业的规则,提升金融机构商业效 能,在向长尾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 6. 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快速,但急需建立标准化的人工智能产品市 场准入机制并加强医疗数据库的建设。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帮助医疗行业解决 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分配不均的众多民生问题。但由于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医疗 又是一个受管制较严的行业。人工智能能否如预期广泛应用,还将取决于产 品商业化过程中如何制定医疗和数据监管标准。 03

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副本

人工智能研究报告 产生背景 人工智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和研制能进行计算、推理和思维的智能机器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以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形式逻辑问题。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西班牙逻辑学家卢乐提出了制造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通用逻辑机。17世纪,法国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加法器,并得到广泛应用。随后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帕斯卡加法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可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莱布尼茨还提出了“符号语言”和“思维演算”的重要设想,他认为:必须将人的思维代数几何化,即像代数那样按照公式来思考,像几何那样直观的通过图画来思维。这一思想导致了后来的数理逻辑的诞生,成为了现代机器思维设计思想的萌芽。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在《思维法则》一书中,第一次用符号语言描述了思维活动中推理的基本法则,创立了布尔代数。英国数学家和发明家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中分析机的设计思想与现代电子计算机十分相似。虽然巴贝奇的发明在当时没有得到实现和收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他的科学思想为研制“思维机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英国数学家图灵开始了寻求智力机的研究工作。1937年,图灵发表了“理想自动机”的论文,该文给可计算性这一概念下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并论证了任何需要精确的加以确定的计算过程,都能由“图灵机”完成,为人们清晰地描绘出理想自动机的蓝图,同时也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37年,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又收到图灵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作为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被永远载入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册。这篇论文原本是为了解决一个基础性的数学问题:是否只要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演算,数学函数都能够通过有限次机械步骤求得解答?传统数学家当然只会想到用公式推导证明它是否成立,可是图林独辟蹊径地想出了一台冥冥之中的机器。图林想象的机器说起来很简单:该计算机使用一条无限长度的纸带,纸带被划分成许多方格,有的方格被画上斜线,代表“1”;有的没有画任何线条,代表“0”。该计算机有一个读写头部件,可以从带子上读出信息,也可以往空方格里写下信息。该计算机仅有的功能是:把纸带向右移动一格,然后把“1”变成“0”,或者相反把“0”变成“1”。图林设计的“理想计算机”被后人称为“图林机”,实际上是一种不考虑硬件状态的计算机逻辑结构。图林还提出可以设计出另一种“万能图林机”,用来模拟其它任何一台“图林机”工作,从而首创了通用计算机的原始模型。图林甚至还想到把程序和数据都储存在纸带上,比冯·诺依曼更早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1945年,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型的。1946年,美国数学家、电子计算机先驱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合作,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为机器智能的研究和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6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6年2月出版

正文目录 1、人工智能是利用人工计算实现人类智能 (4) 1.1、本质: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 (4) 1.2、原理:利用一系列算法驱动电脉冲模拟人脑神经元的运作过程 (5) 2、全球人工智能千亿市场爆发在即,AI+引领未来商业模式新风向 (6) 2.1、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 年代,2006 年起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6) 2.2、发达国家火热布局,2040 年或有可能实现广义人工智能 (7) 2.2.1、欧盟:人脑工程项目(HBP) (8) 2.2.2、美国:大脑研究计划(BRAIN) (8) 2.2.3、日本:大脑研究计划(Brain/MINDS) (9) 2.3、下游应用需求迫切+上游技术基础成型,人工智能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0) 2.3.1、下游应用需求倒逼、上游技术成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 (10) 2.3.2、人工智能逐渐受到机构重视,2020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1) 2.4、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变革,AI+将成为未来普遍的商业模式 (13) 3、人工智能领域风云迭起,科技巨头雄霸天下 (14) 3.1、北美及西欧地区公司数量激增,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是主要玩家 (14) 3.2、感知层技术领域竞争白热化,机器学习等空白蓝海已成大势所趋 (15) 3.3、投资+收购+顶级人才招聘、科技巨头动作频频上演实力争夺 (17) 4、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1、受益四大利好因素,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2、投资机构青睐有加,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 (20) 4.3、感知智能试点阶段,预计我国将在5~10 年内实现感知智能全面普及 (22) 5、行业火爆:企业数量激增发展迅猛,机器人等是典型应用场景 (24) 5.1、巨头基础层切入引发技术革新,创业公司应用层进入带来产业升级 (24) 5.2、机器人、虚拟服务等是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将进入各行各业 (26) 5.3、产业投资偏爱应用类企业,软件服务和机器视觉是热门细分领域 (29) 6、海外人工智能企业一览 (29) 6.1、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领域:IBMWatson (29) 6.2、机器学习领域:Wise.io 实现高效大数据分析 (31) 6.3、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Facebook、Apple、Microsoft (32) 6.4、图像识别领域:Clarifai 超越传统图像识别界限 (35) 6.5、预测分析领域:Google 云计算能力打造顶级预测API (35) 6.6、先发优势、技术实力、下游爆发潜力是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7) 7、我国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38) 7.1、投资逻辑:短期看好应用开发领域,长期技术研究是投资大势 (38) 7.2、主要公司分析 (39) 7.2.1、科大讯飞 (39) 7.2.2、东方网力 (40) 7.2.3、佳都科技 (41) 7.2.4、新松机器人 (42) 图表目录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大大消除了跨国生产布局的制度性障碍 ?信息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运输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货物跨境流动的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为了不断维持并加强自身的竟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这种布局突破了以往从企业整体层面出发的限,转而以价值链环节为分析对象,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环节独特的价值创造功能及与其相匹配的要素需求,从而把不同的价值活动配置到全球适应该环节的最优区位,达到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价值链特定环节竞争优势的目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在全球经济中的布局。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被分成三种类型的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 ?技术环节,处于价值链上游,包括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环节。技术环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试验设施、雄的资金实力等不易获取的要素,并且需要承担研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以电脑行业为例,著名的芯片制造商Intel通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垄断,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环节,从而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极大的附加价值。 ?生产环节,处于价值链中游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在科技、教育和金融发达的今天,多数产业都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生产规模化,因此,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中国大多企业处在这一环节。 ?营销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谁控制了销售渠道谁就控制了市场;谁最先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信息,提供优势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控制市场份额,获取最终产品增值。 ?要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该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摘要:跨国公司的2l世纪经营战略是面对世界市场竞争态势,以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获得最佳利益的战略。为了实现跨国经营战略,公司从重大经营决策、资源配置决策两方面进行调控,并在组织结构形式、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体制来适应新世纪的市场挑战,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它要依据公司的长期全球目标与规划进行,要解决如何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确定经营领域、处理市场竞争互动关系、搞好公司内部配套管理等问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彼此间的相互迎合,促使国际分工合作趋向深化。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出发,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产业整合 一.背景分析 跨国公司战略是指公司面对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而战略管理则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管理,是公司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公司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通过对实施战略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控制,以确保公司自身目标的有效实现。 面向21世纪的跨国公司战略管理,既是一项总体性谋划,又是一种新型计划管理过程。据美国学者西蒙斯·罗伯克(Syoions·Norbert)等人的看法,就是在“做出重大业务决策时,据以考虑全球性的机遇,抉择以及展望公司未来的整体效果的计划。”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与公司的长期、全局性计划两者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迫于竞争压力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到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伴随着分工深化,产品的价值创造体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垂直分离和整合。产品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导致其各个价值环节重组到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空间,逐渐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二.跨国公司管理战略 在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分解成7个步骤,即企业使命、目的和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方案制定、战略的选择与评估、战略计划实施、战略调整与控制在经济活动中,组织的存在经常是为了要在一个较大环境中完成某些事情,其特定目标或使命开始时都比较清晰,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会随着组织的成长、新产品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拓,使得使命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明确企业使命是进行战略管理的第一步。 至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拟定,则以公司总体目标前提。现代跨国公司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司的基本经营哲学,它表明公司性质、指导原则以及公司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包括对盈利、履行职能以及公司发展基本方向的看法。第二个层次是公司基本任务,它表明跨国公司经营的范围、性质与总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公司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综合目标是在基本经营哲学指导下,公司在计划期内所欲达到的目标,例如加强全球性经营活动,进入新兴的尖端技术领域,为利用当地经营人员来管理国外子公司等。具体目标包括利润指标、投资收益、销售份额、市场占有率、股份红利、质量控制、降低成本、产品研究、人事安排、公共关系、环境保护等等。另外,除了公司本身的目标外,还需要兼顾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目标,如客户、职工、供应商、东道国利益等方面的目标。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 通常来说,产品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和运输等环节,而生产环节又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的日益提高,价值链增值环节逐渐增加,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市场的不断延伸,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成本逐渐增加,甚至超过市场交易成本,价值链整体运作的效率明显降低。在

心得体会: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最新)

心得体会: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最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产品的生产链不断被细分,构成了运转高效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贸易形态下,出口品价值不再由单一国家独立完成,而是由不同生产模块上的国家组成,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相互合作,各种原材料类中间投入品、零部件类中间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流动,进而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全球投资和生产率,扰乱多边贸易格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生混乱或断裂。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阐述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以全局综合的视角看待贸易差额 近年来,中美在国际分工中各自的产业优势逐步凸显,在全球价值链上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顺差国,美国是中

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广泛覆盖基础制造业的各项产品(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家具纺织品等),而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有出口优势(飞机、汽车、芯片等)。就全球价值链分工而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总体处于中低端位置,而美国依托在高科技领域和市场营销服务方面的先发优势,占据了价值链的中高端位置。中国海关公布的2017年中美贸易数据显示,全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837亿美元,美国对华货物出口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2017年,美国出口中57%的大豆、25%的波音飞机都销往中国。此外,中美服务贸易额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对华服务出口额从2007年的131.4亿美元增至2017年576.3亿美元,增幅高达3.4倍。 不可否认,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贸易无法避开的问题。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利益大小,并不主要取决于贸易盈余多少,而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中所获得的贸易增加值,一国获得的利益也不在于从其他国家赚到多少盈余,而是要看为本国创造了多少价值。以苹果手机价值链为例,中国从中赚得有限的加工费,而美国通过提供核心原器件则可以获取较多利润。可以看到,美国获得的利益远大于中国,利益顺差在美方,贸易顺差在中方。此外,2017年中美商品贸易顺差的57%来自外资企业,59%来自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一、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的智能。从学科角度讲,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如何使机器(计算机)具有智能的科学和技术,特别是人类智能如何在计算机上实现或再现的科学和技术,它的研究涉及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认知(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数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016年3月,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Mind 所研发的AlphaGo程序以4∶1击败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少有的里程碑事件;2016年底,新版AlphaGo又化名网络棋手Master对战包括10多位中韩世界冠军在内的棋手,豪取60连胜;2017年初,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系统Libratus打败4名世界顶级德州扑克玩家,这些事件再次引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发展现状 目前,人工智能已形成包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硬件、芯片、传感器等硬件产品,智能客服、商业智能、数据资源、计算平台等软件产品与服务在内的产业链条。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及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占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

的比例超过8成。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领导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同时,数以百计的初创公司也正渗透到这一产业中。 全球人工智能申请专利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我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占比前五位的领域分别为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其中,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的技术成熟度最高,其次是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而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领域技术成熟度最低,还未形成大规模行业应用。同时,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研发的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商业化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涉及安防、交通、医疗、电商、金融、家庭和教育等领域。 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及相关企业 三、产业化瓶颈 现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人才、数据、计算平台和服务模式四方面的制约。首先,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稀缺。通过开放

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走进人工智能新时代 (6) 1、人工智能是什么 (6) 2、中美两国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8) 二、多角度对比中美人工智能投资 (11) 1、看规模,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已超过美国 (11) 2、看轮次,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更偏早期 (12) 3、看投向,中国重应用层而美国重基础层 (13) 三、人工智能带来新机会,中国有望从AI芯片突围 (18) 1、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芯片专用化进程 (18) 2、高端人才缺乏是中美AI芯片领域投资差异的最大原因 (21) (1)美国在芯片领域起步早,巨头众多,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 (21) (2)美国芯片和互联网巨头众多,为资本退出提供更多选择 (22) (3)美国芯片产业链齐全,产业布局完整 (24) 3、换道超车,中国在AI芯片上可以有所作为 (25) (1)AI芯片处于发展早期,竞争格局未定 (25) (2)边缘AI芯片领域,广阔的应用场景为中国提供巨大机会 (28) (3)芯片自主可控呼声高涨,政策为芯片研发保驾护航 (28) 四、深入落地,计算机视觉仍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30) 1、计算机视觉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30) 2、多重因素促成中美计算机视觉领域投资差异 (33) (1)安防千亿市场成为拉动中国计算机视觉发展的最大需求 (33) (2)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先,在数据方面占有优势 (35) (3)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更高 (36)

3、对比美国,看好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37) (1)新零售 (38) (2)医疗影像 (38) (3)保险行业 (39) (4)工业制造 (39) 五、主要风险 (40) 1、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不及预期 (40) 2、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40)

《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合算报告》解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阳对《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合算报告》 进行解读 2011年起,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委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课题组,开展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相关议题的系统研究。课题组对2010-2012年我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增加值、就业拉动等情况进行了核算,完成了《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阳对《核算报告》进行了解读。 一、与传统贸易统计相比,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意义是什么? 答: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能客观反映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和各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利益分配。2012年我国出口总值为22391.5亿美元,约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2%。若以增加值核算,2012年我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为14335.8亿美元,仅占当年GDP的17.4%左右。 据核算,在双边贸易中,我国对美国、韩国和日本每1000美元出口中增加值含量较低(2012年分别为585、587和599美元),而对印度、东盟和欧盟单位出口的增加值含量相对较高(2012年分别为695、661和631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高低是造成出口增加值在国家间差

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国每1000美元进口给贸易伙伴带来的增加值来看,给美国带来的增加值最高(2012年860美元),其次是日本、印度、欧盟和韩国(2012年分别为790、779、740和571美元)。2012年,以增加值核算的中美贸易顺差、中欧贸易顺差、中印贸易顺差分别下降54%、56%和36%左右。 二、我国贸易增加值的拉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大,虽然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但单位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加。我国单位货物贸易出口的增加值总体偏低。2012年,我国每1000美元货物出口的增加值为621美元,美国为850美元,欧盟、日本则介于700-800美元之间。随时间看,由于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部分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的零部件被有性价比优势的国内产品所替代,中国单位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加。2002年我国每1000美元出口的增加值约为551美元,2007年上升为591美元;2010-2012年,我国每1000美元货物出口的增加值分别为605美元、616美元、621美元,逐年递增。其中加工出口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分别为305美元、367美元、386美元,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价值提升。这个趋势今后可望继续保持。 从商品类别来看,农业、纺织服装、食品、家具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以1000美元计)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高(800-900美元

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和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发展 摘要: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全球供应链把生产网络上的国家紧密联系在一条价值链上,生产者服务则是连接供应链的重要纽带。在此背景下,世界权威机构正在大力推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将其作为全球价值链下对世界贸易统计的一种新的核算方法。在附加值贸易统计下,世界贸易构成以及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于是,各经济体不断扩大自身的附加值贸易,进而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收益。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演进与扩散效应,将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和跨国生产产生深刻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统计;政策含义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 )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主要特征。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改变了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受全球价值链以及当前世界先行的商业和法规环境、新技术、公司观念和战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生产分割(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现象出现了。在新型国际生产体系中,国际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将弥合传统规则制定和经济现实的隔阂。例如,OECD 和WTO 正致力于对国际生产分割进行规模、本质和结果的综合统计和分析工作。UNCTAD 也开始实施与之相关的投资发展方面的新研究。 技术、体制和政治变革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全球生产和贸易网络兴起,进而影响到贸易模式。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但是参与程度依赖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关联程度。在此过程中,附加值贸易(Trade in Value Added )统计成为准确衡量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经济利得的一种更好的核算方法。这种新的核算方法将改变传统的贸易统计结果,还原国际贸易的真实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正纷纷开展测度附加值贸易的研究项目,估算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给世界贸易和投资带来了不少政策启示。不断推进的国际生产分割也具有很重要的政策含义,包括强调参与价值链的国家若要获得经济收益,就必须具有开放、透明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以此吸引外国供应商、国际投资者和国内生产者。因此,如何更好应对变化世界中的全球价值链与生产网络发展趋势,是各国制定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主要依据。 Feb 25 th , 2014 马涛 mat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2400990.html,

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一、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申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AI 概念最早始于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31%。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引擎。据埃森哲预测,2035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 万亿美元。 二、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成型。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提供硬件(芯片和传感器)及软件(算法模型)等基础能力;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

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其中,技术层能力可以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将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涵盖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18 个领域,其中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一)战略部署:大国角逐,布局各有侧重 全球范围内,中美“双雄并立”构成人工智能第一梯队,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乘胜追击,构成第二梯队。同时,在顶层设计上,多数国家强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政策、资本、需求三大方面为人工智能落地保驾护。后起之秀的中国,局部领域有所突破。中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发展之路几经沉浮。自2015 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系列扶植政策,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初期我国政策侧重互联网领域,资金投向偏向终端市场。因此,相比美国产业布局,中国技术层(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和应用层走在世界前端,但基础层核心领域(算法和硬件算力)比较薄弱,呈“头重脚轻”的态势。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强调系统、综合布局。 1、美国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布局慢热而强势。美国政府稍显迟缓,2019 年人工智能国家级战略(《美国人工智能倡议》)才姗姗来迟。但由于美国具有天时(5G 时代)地利(硅谷)人和(人才)的天然优势,其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已处于全方位领先状态。总体来看,美国重点领域布局前沿而全面,尤其是在算法和芯片脑科学等领域布局超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

收稿日期:2010-08-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实证检验及对策研究”(07A041)作者简介:许 南(197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李建军(1978-),男,湖南宁乡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讲师。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全球价值链(GVC )框架为进一步分析全球经济提供了 全新的角度。Gereffi 等对GVC 框架进行了广泛地描述(如Gereffi and Korzeniew icz ,1994;Gereffi ,1995,1999,Geref-fi ,2005),其贡献是试图对跨边界、以企业为基础的交易和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些社会体系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发展它。GVC 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了巨大发展,建构了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分析框架。GVC 分析对如产业 升级、科技转变、 职业变动、市场扩张以及贸易模式等的研究显现了非常重要的洞察力。 1.参与主体在Ernst (2001)提出的基于“网络旗舰”的全球生产网络 模型中包含两类参与者:领导厂商(leader firms )或称旗舰 公司(flagships ),本地供应商(local suppliers )。“旗舰”指的是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跨国公司,分为“品牌领导者”和“承 包制造商”两种。旗舰企业位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 其企业战略直接影响到低端参与者的生产、发展战略和网络位置,而后者则不会影响到旗舰企业的战略。旗舰企业通过对“稀有资产”的控制,以及对不同网络节点间的交易和知识 交换的协调获得优势地位(Gereffi ,1999)[1] 。本地供应商可 以分为“高层供应商”和“低层供应商”两种。前者充当旗舰 企业与本地底层供应商之间的中介, 除了核心R&D 和战略营销活动外,几乎可以承担整条价值链的所有活动, 有时甚至会承担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功能。而低层供应商一般不与 全球旗舰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主要与本地高层供应商发生互动。 2.驱动机制 Gereffi (1999) 对GVC 类型进行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区分,依驱动机制的不同GVC 分为以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作为动力的生产者驱动和以流通领域的商业资本作为动力的采购者驱动(我国学者翻译时也叫订户驱动、购买者驱动, 笔者倾向于用采购者驱动)两种类型。换句话说, 就是GVC 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等是在生产者或者采购者的推动下完成的。Henderson (1998)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以后指出,生产者驱动指由掌握价值链上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并行使对不同环节的协调作用。该驱动机制GVC 的 战略价值环节在于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等环节,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 飞机等属于这种类型。采购者驱动是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国际品牌制造商、国际零售商通过全球采购或OEM 、ODM 等方式组织的国 际商品流通网络[2] 。生产者驱动型和采购者驱动型的GVC 的区别。张辉 (2006)在Gereffi 的基础上从动力源泉、核心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表1所示)。 依表1,GVC 的驱动力因为其动力源泉不同,继而决定 了该价值链的核心能力不同, 分布的产业也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一国要发展一个产业时,要先根据该产业价值链的驱动力去确定该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能力,然后积极发展这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 许 南1,李建军2 (1.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GVC 理论作为一种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和贸易研究的新兴理论, 至今还没有整体地纳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体系中,也尚未进入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的教材中。但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其中, 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既成事实,其现实困境证明GVC “升级”事实上是“伪升级”,只有构建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自主的国内价值链(NVC )才是根本出路。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俘获型网络;国内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1-0075-05 75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4)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 4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6)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市场将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 (7)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9)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9)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10)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3)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13)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13)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14)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14)

【内容提要】 2019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在产业链建设、政策推动、投融资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但也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落地前景好的底层技术公司,但产业整体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需关注的问题有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基础相对薄弱,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潜在负面影响等。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提出,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措施建议。 2019年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智能芯片、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细分产业,以及医疗健康、金融、供应链、交通、制造、家居、轨道交通等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但同时产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美国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压制可能从上游元器件转向下游行业应用。

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0年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且多元化,在金融、安防、教育、医疗、零售、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相对广泛的应用。 5大维度、20个三级指标,全面剖析中国36个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我国各级政府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来实现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和促创新的目的。 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建设领域之一,能够实现人类智慧与机器的结合。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融合,可以实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产业链各环节着手,洞察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梳理,将产业链划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等;技术层则由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构成;在应用层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且多元化,在金融、安防、教育、医疗、零售、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相对广泛的应用。

以36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为对象,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筛选出36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参与人工智能发展指数研究,并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评价体系。五类一级指标分别为城市发展环境、资金支持力度、研发能力、基础支持情况和发展成效,从5个角度全面、综合分析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总指数从城市发展环境、资金支持力度、研发能力、基础支持情况和发展成效角度出发,考察各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人工智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概要 人工智能是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从人类建立起需要指导控制才能运行的计算机,到计算机拥有可以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这一飞跃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此时此刻可能是下一个AI 冬季(图8)到来之前的「给予承诺又让人失望」的周期,但这些投资和新技术至少会给我们带来有形的机器学习生产力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甚至是政治话语的前沿。而且我们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使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开始,而是一个拐点。正如我们将在本报告中探讨的那样,这个变化的原因有显而易见的(更快更强的计算资源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库),也有细致入微(深度学习,专有硬件和开源的崛起)的。 这个AI 拐点(AI inflection)中更令人兴奋的一个方面是「现实世界」的使用案例比比皆是。虽然深度学习使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比如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Alexa 和Google 的图像识别,但是 AI 不仅仅是「科技技术」(tech for tech),也就是大数据集与足够强大的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正在被慢慢创建,竞争优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医疗保健中,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在农业中,农民和种子生产商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在制药业中,深度学习可以用于改善药物的研发。在能源方面,勘探效率正在提高,设备可用性正在不断增强。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开辟新的数据集,实现更快的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回报。AI 现在还处于发现其可被利用场景的早期阶段,这些必要的技术会通过基于

云的服务实现大众化、平等化,我们相信随之而来的创新浪潮将在每个行业中创造新的赢家和输家。 AI 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它是一种可以变革全球经济的技术,是提高生产力并结束美国生产率停滞增长的驱动力。结合GS 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 的研究,我们明确了资本深化目前的停滞及其对美国生产率的相关 影响。我们相信,AI 技术将会驱动生产力的提高,就像20 世纪90 年代那样,驱动企业投资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加快发展的脚步,提高盈利能力以及提高股票的估值。 启示 虽然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可以及时地影响到每个公司、行业和一部分经济,但对投资者而言,我们认为这其中有四个影响最为显著。 生产率。AI 和机器学习具有激发生产率增长周期的潜力,这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和资产估值。根据GS 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 所说:「大体上而言,AI 看起来似乎比上一次创新浪潮更有可能在统计数据中捕捉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人工智能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对高附加值生产类型的劳动投入。举个例子,这些在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