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心理学作业

普通心理学作业

普通心理学作业
普通心理学作业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核

1、结合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知识,列举在期末复习时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答:心理学中关于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故在期末复习时可结合心理学关于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力:(1)重复记忆:重复记忆是记忆之母。我们应该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不要等遗忘以后再重新去记忆。(2)过度记忆:花的时间应需要的150%。(3)联想记忆:家人→爸爸、妈妈学校→老师、同学。(4)谐音记忆:例如:7791188(吃吃酒摇摇摆摆);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一巴掌一巴掌打得呜呜响)。

2、请列举学习心理学给你带来的收获

答:(1)让我学到了从感觉,记忆,思维,气质,以及性格等方面出发分析自己的心里状态;心里承受能力更强大了,还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让我懂得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帮助他人发现和解决心里问题。

(3)帮助了我用理性的方法来认知并把握感性,借此来自省,识人,传播思想,提升人的价值。

3、举例说明在人们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答:(1)问题表征问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

达的方式。要能解决一个问题,不仅有赖于我们分解该问题的策略,也有赖于我们对该问题如何进行表征。例如火柴排图问题:桌子上有六根火柴,怎样排才能连接4个三角形?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是受到知觉情境的限制。6根火柴是在平面上排列的,但想在平面上排成4个连接的三角形,6根火柴无法达到目的,唯一的可能是将6根火柴架成立体的。

(2)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

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定势常常是意识不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例如聋子买东西问题:一个聋子去到一家商店里买锤子的时候,他做了右手敲打左手(就像在锤钉子)的动作,商家立马知道了他想买锤子,但当他想买一个桶的时候,他该怎么做才能让商家知道他要买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认为继续模仿成一个桶,其实最简单的是:那个直接说要桶就好,因为他是聋的又不是哑的。

(3)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

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例如: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尔设计的一项摆荡结绳的实验。该实验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在一个房间内,由天花板上垂下两条绳子,要求被试设法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房间里还摆放有一把椅子、一把钳子和其他东西。问题是两条垂绳间距太远,而且无法同时用手将它们连接。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将钳子拴在一条垂绳上,使垂绳摆动,摆动期间有时两绳间的距离缩短,被试就可以同时抓住两条垂绳,即可结在一起。实验结果发现,一只有很少的大学生的能够想到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显然,大多数被试没想到钳子可以用作摆锤,在他们看来,钳子的功能就是拔钉或剪断铁丝之类。

(四)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

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在酝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五)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善于解决问

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并善于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一位老医生与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在面对一名具有很多症状的患者时就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年轻医生不确定病人患了什么病,于是便为病人开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检查单,在有了一套几乎完整的症状信息之后,才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但有经验的老医生很可能会立即认定这些症状符合某种或少数几种疾病的诊断模式,仅仅对病人做了有限的检查后便很快作出了相当准确的最后诊断。

(六)动机和人格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会伴随一定的动机,如人们的社会

责任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可成为活动的动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太强的动机水平,会使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因而容易忽视解决问题的重要线索。而动机太弱,个体又容易被无关因素所吸引。

总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综合地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4、简述心理学中的五大主流观点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

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二、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

途径。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三、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四、认知心里学派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

5、谈谈你所了解的控制情绪和压力的方法与策略。

答:以疏导性原则为调节原则;总的来说方法有:引导宣泄法、认知调控法、活动转移法、森田法、音乐调节法和善用社会支持系统。具体有(本人认为):1、不要对每件事都追求完美。2、平衡自己的学习任务,把喜欢和不喜欢的、需时长的和需时短的、难完成和易完成的工作搭配着做。3、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适当释放压力(空闲时间听听音乐)保持心情舒畅。等等。

6、看电影《美丽心灵》,并谈谈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答:《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一个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天才,他早年做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新的经济理论),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很多人的挑战,纳什在他深爱的妻子艾丽西亚的帮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尽管那3个他脑中虚构的人物依然存在),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观后感:在这些亦真亦假,充满诱惑的世界中,约翰为什么能找回自我?到底什么是真是的?答案是:爱。他的妻子,给他的信任与扶持,

包容与忍耐,鼓励与引导。她教他认识到自己的普通,教他融入社会,教他和平与妥协,教他享有人生。她告诉他不要放弃,不要回到医院里与他的幻觉做伴,她没有能力告诉他他将会有一天成就大业,她只教他如何一天一天的过下去。事实上也没有通向成功的趋势,时间在一天一天地熬,人生似乎就是如此。成功的故事,并不是我们脑中所构思的那种一成不变的模式,成功人的一生,太复杂太复杂了,也许他一直都在失败,却在失败中悟出了不同的东西,那么他就成功了。约翰的那段获奖感言真的让人感动,他看到了世上唯一真实的东西:爱。他懂得了这个奖项其实不是靠对天才头脑的执着得来的,而是平平淡淡中上帝赐予的荣耀。当你试图证明自己的伟大和至高无上时,你会疯掉的,因为这世界上比你伟大的,有太多太多。然而有一天你觉得自己渺小了,那说明你已经足够伟大,那是因为你一定经历了常人所未经历的历程,从中体会到和平的,爱的真谛。这个时候,上帝会给你证明的,证明你的确伟大于常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些天才科学家疯了,有些过得很幸福,这就是其中的差别。

7、结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谈谈你对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理解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现在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历史根源不再寻找,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学生们学习成绩是必需的,有的还

会在大三开始准备考研,有的在校外找些兼职做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而相对来说,考试在大学中还是比较容易拿到高分的,考研的就不必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也就是说,基本的生理需求可以说是达到了,而相对来说,校园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大学生的安全需求在大学也可以达到。现在的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成长的,注定互联网会与我们永远缠绕在一起,互联网满足了大学生的很多休闲和娱乐的需求。相对于九十年代的那些大学生,他们顶着天之骄子的称号高傲的在大学中生活,可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而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的学生也乐于沉浸在艺术的天堂中,当时的校园歌曲火起来就是因为校园歌曲的传唱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休闲的需求,这样很好的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现在的大学生,受到整个社会变革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互联网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的平台,随着电脑的普及,更多的人拥有了电脑(同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家庭的贫富差距是相当的大)更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休闲娱乐需求,大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远在天涯或近在咫尺的人聊天,也比如说网络游戏在校园的火爆,比如说各种社区论坛的如雨后春般冒出,而今天作为WEB2.0这个新概念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写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来让别人认可自己,至达到了尊重需求,与此同时,在达到了尊重需求以后,有得人更升华到更高层次自我认可,这也许是很多人所没有想象到的。

8、列举你所了解的最经典的十部心理学著作、及十部心理学电影。

十部心理学著作:1、《自控力》2、《乌合之众》3、《行为心理学》4、《别做正常的傻瓜》5、《影响力》6、《与“众”不同的心理学》7、《爱的艺术》8、《梦的解释》9、《拖延心理学》10、《真实的幸福》

十部心理学电影:1、《渐入佳境》2、《火柴人》3、《美国丽人》4、《雨人》5、《惊魂记》6、《一个头两个大》

7、《鸟人》8、《不一样的天空》9、《记忆碎片》10、《爱德华大夫》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 张心语 2 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自由回忆的范式。选取14名同学作为被试,摘要实验采用2 通过实验,来探究汉语的首因效应来自LTS,而近因效应来自STS。实验假设为实验假设:(1)词表数越多,首因效应、渐近线相对就低,但近因效应不受影响;(2)有干扰作业的实验处理下,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不受影响。实验结果由系列位置曲线图说明并证实了假设。关键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曲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引言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杨治良,无日期)。最早詹姆斯(1890年)提出将记忆区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他的两个因素的理论称为双重记忆理论,在自由回忆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其的证据(黄希庭,2007)。其中,系列位置曲线能够清晰的表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但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作区分,也成为心理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吴艳红,朱滢,1999)。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的测量主要有系列回忆和自由回忆两种方法,如果被试不拘顺序,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忆,称为自由回忆。默尔达克(19 6 2年)采用自由回忆来测量人类的记忆,发现被试对一系列学习项目中每个项目的记忆优劣,与该项目在系列中呈现的先后顺序位置有关(黄一宁,1996)。系列位置效应包含两种成分: 一种是最先呈现的材料在回忆时优于中间的材料, 较易被回忆, 遗忘较少, 称之为首因效应; 另一种是最后呈现的材料被提取的可能性最大, 最易被回忆, 遗忘最少, 称之为近因效应(程灶火,王力,2003)。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假设短时记忆为空,开头的词进入时极可能得到大量的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也就是说从开头到中间位置上的那些单词是从长时记忆中回忆出来的。离词表结束位置越近的单词进入短时记忆的概率越高,因而回忆率就增加了,因为短时记忆中的单词是可以完全回忆出来的,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黄希庭)。 区分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证据来自于Postman 和Phillips 的实验(1965),他们的实验重点在于干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干扰说是采用顺摄抑制(干扰)及倒摄抑制(干扰)的机制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系列的项目后,在自由回忆系列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会受到其他项目的干扰作用。占系列首位的儿个项目,不受顺摄干扰,只受到随后项目的倒摄干扰。占系列最后的几个项目,不受倒摄干扰,只受到先前项目的顺摄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普通心理学(下)》作业一

北师大网络教育在线作业《普通心理学下》作业一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在人脑中出现的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 A ) A、表象 B、想象 C、知觉形象 D、梦 2、想象的基础是:( B ) A.幻想 B、表象 C、记忆 D、概念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一般想象 4、用来标志概念的是: ( D ) A、符号 B、事物 C、标记 D、词 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 B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6、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说出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 C ) A、意义性B、指代性C、创造性D、社会性 7、病人说话缓慢、费力,发音非常困难,但是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病人可能损伤的脑区是:( B ) A、角回 B、布洛卡区 C、颞叶区 D、威尔尼克区 8、一般来讲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是:( C ) A.超强 B、强 C、中等强度 D、弱 9、动机的驱力理论最适合解释的行为是:( A ) A、饿了为什么会吃饭 C、政治家为什么绝食 B、一个人为什么拼命工作 D、学生为什么会努力学习 10、想旅游又怕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 C ) 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注 意 分 配 的 性 别 差 异 研 究 班级:心理0802班 姓名:翟土梅 学号:20080605

注意分配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0802班翟土梅(20080605) 摘要:此实验利用注意分配仪测定10名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对不同刺激——光亮 和声调——同时反应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任务情境下,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个体注意分配量Q值在0.26~0.59之间的范围内变化,5名女生的平均值为0.418,男生为0.40。男女平均值为0.409。结果表明此实验条件下:1)双任务提高了被试的心理负荷,降低了作业的绩效;2)被试的分配量Q值存在个体差异。此外,还分析了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带来的实验结果分析,把男女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还讨论了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并从实际出发,拓展探讨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注意分配的事例。 关键词:注意分配心理负荷注意分配量Q值显著性检验性别差异 1 引言: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分配是可能而且是有效的。但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活动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以不假思索地稍加留意即能完成。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后,组织更加的有合理性时,注意分配才容易完成。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最初,对注意分配的研究来源于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快速的敲打时,能很快的加数目和阅读。另一位心理学家潘尔哈姆,记录了教师一边朗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诗的例子。1973年,卡内曼提出来资源限制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普通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功能固着性 答:功能固着性使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功能上认识它。 2.信号检测论 答: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它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二是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3.长时记忆 答: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4.不随意注意 答: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语言的几种特征。 答: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2 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所有儿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分别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 举例说明两种人格评价方法。 答:测验法,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投射法,例如主题统觉测验。 4 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 答:一般假设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可以从对人性的假设、对行为决定的看法、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生物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评述早期的情绪产生理论。 答:①詹姆斯兰格理论。基本观点:强调情绪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评价: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的作用。 ②坎农-巴德学说。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③简单比较早期情绪产生理论与后来的情绪认知理论的不同,找到早期理论中共同点和不足点。 2 任选两种动机的认知理论进行论述。 答:1)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 l man ,1932) 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expectancy) 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 attribution) 。海德 (Heider , 1958) 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 (focus of control) 的概念,并把人分为“ 内控型” 和“ 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 (Rotter , 1966) 。韦纳 (Weiner , 1971)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自我功效理论; 3)成就目标理论: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作为个体的倾向性,它与个体的人格及人格如何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动机状态有关。也包含可被评价的任务定向行为,任务定向包含着优秀的标准,可以是个体自己设立或由外部强加。最早可追溯到 H.A. 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 1957 年 J.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 认为人的成就行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决定 , 同时也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和任务的诱因价值。 D. 麦克里兰德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成就动机的高低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看个体的信念、知觉对其成就行为的影响。 20 世纪印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P. 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构成。 (任选两个)

实验报告(简单反应时)

光简单反应时和声简单反应时 一、引言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测试时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以及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反应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因变量之一,唐德斯最早对反应时进行了划分,划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等。而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之后他带领他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他的学生卡特尔和屈尔佩后来都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实验室。卡特尔还做了许多关于简单反应时的实验,他认为被试在做简单反应时,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那个将出现的刺激和那个将运动的手指上,当刺激到来时,眼睛-大脑-手指之间的神经通路早已准备好了,因此反应很快。冯特的另一个学生,屈尔佩则发展出一种内省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时,其学生还证明了准备定势对反应时影响。由于反应时是一个很敏锐的反应变量指标,因而可以作为反应速度的快慢、反应前后心理活动过程的客观指标,在实践中可作为职业选拔的指标。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简单反应时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是否存在感觉通道差异。 二、方法 1.被试:女,20岁(4人);男,21(2人),被试身体健康,视力、听力均正常。 2.仪器与材料: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202-5反应时装置。 3.程序: 1.将主机与附机EPT202-5反应时装置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2.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简单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 →选择刺激光(颜色任选),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 3.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即可开始进行测试。被试手按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等待0.5-2.0秒后,将呈现光刺激。被试看到光刺激后,手指迅速离开〈启始位〉键。反应时记录从光刺激呈现开始,到被试离开〈启始位〉键结束。实验中,如被试不再按住〈启始位〉键,仪器将自动进入等待状态,直到重新按住〈启始位〉键,才会发出下一次刺激。如此往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 4.同一被试刺激光的颜色要一致,不能中途变化。正式实验前要被试进行练习,以熟

东北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合辑(DOC)

普通心理学16春在线作业3 本文内有3份作业3的内容,选取适合的一份即可。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 定势 B. 迁移作用 C. 动机状态 D. 变式满分:3 分 2. 詹姆斯-兰格情绪的外周理论认为() A. 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B. 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C. 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满分:3 分 3. 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进入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 A. 内驱力 B. 诱因 C. 情绪 D. 兴趣满分:3 分 4. 卡特尔找出了()种人格根源特质。 A. 12 B. 16 C. 20 D. 24 满分:3 分 5. 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有: A. 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 B. 语义编码和声像编码 C. 图像编码和声像编码 D. 图像编码和语义编码满分:3 分 6. 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A. 听 B. 嗅 C. 味 D. 触满分:3 分 7. 对错觉不恰当的描述是: A. 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现象 B. 必须克服的一种错误知觉 C. 研究人类知觉的一条有效途径 D. 错觉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满分:3 分 8. IQ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是16。一个人的IQ是116,表示他的智力比总体中多少人要高? A. 50℅ B. 68℅ C. 84℅ D. 95℅满分:3 分 9.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 指向性和集中性 B. 指向性和选择性 C. 调节性和集中性 D. 选择性和集中性满分:3 分 10.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的()。 A. 动力理论 B. 类型理论 C. 特质理论 D. 五因素模型理论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陈述性记忆可分为:(AB) A. 情景记忆 B. 语义记忆 C. 程序记忆 D. 短时记忆满分:3 分 2. 感觉的属性包括(AC) A. 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应 B. 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的反应 C.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D.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满分:3 分 3.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ABCD)等组成部分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满分:3 分 4. 随意后注意的特点包括:(ABCD) A. 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 B. 是在随意注意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 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节省意志努力 D. 有利于完成长期、持续性的任务 5. 下列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阶段包括(AB) A. 前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前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满分:3 分 6.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ABC)的特征。 A. 获得了守恒观念 B. 思维具有可逆性 C. 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D. 可以提出问题的假设 7. 下面选项中哪些与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内容相符?(ACD)

普通心理学实验大纲.doc

河西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标准 普通心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概括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普通心理学实验是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方法。普通心理学实验是《普通心理学》的实验教学部分。 (二)教学目的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和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 重复心理学发展史上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 2.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全面思维能力。 3. 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能够较好地分析实验的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4. 通过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5.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内容 心理学常用实验仪器的了解,感知觉实验,记忆实验,注意实验,动作技能实验,阈限实验,错觉实验,气质实验。 (四)教学时数 20学时。本课程学时列入《普通心理学》总学时计划。 (五)教学方式 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过程,还要在实验过程中亲自担当主试或被试来完成实验,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 1.力图将经典研究和前沿进展交织铺陈,从而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实验心理学各领域中的历史脉络和传承关系; 2.把具体实验和逻辑方法有机整合,突显出科学思维在实验心理学中的核心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注重实验程序、方法和仪器的掌握和练习,让这门课程成为学生们迈出心理学研究实践的有效指南。 二、本文

普通心理学答案形成性考核网上作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业一: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A.二元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构造主义 2、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位置。语言运动区也叫做()。 A.下丘脑 B.布洛卡区 C.大脑中枢 D.杏仁核 3、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叫做“()”。 A.思维决定意识 B.存在决定意识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存在先于本质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A.巴甫洛夫 B.约翰?穆勒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 5、()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冯特 D.雷蒙德 6、()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 A.强刺激 B.弱刺激 C.远刺激 D.近刺激 7、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物引起的()。 A.反应 B.意识 C.脑电 D.神经冲动 8、色觉属于()的一种。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9、所谓(),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A.刺激 B.感觉 C.编码 D.心理

10、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等。 A.视觉、听觉、嗅觉、运动觉 B.视觉、听觉、嗅觉、平衡觉 C.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D.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11、在颜色一致的前提下,要求从一群图形“V”中搜寻图形“O”,发现“V”形数目的多少,不会影响检测出“O”形的速度。原因是两种符号的差别只是发生在原始特征的水平上。这个试验叫做()。 A.解剖实验 B.光照试验 C.视觉搜索试验 D.脑电监测实验 12、人类通常以直立的姿势感知外部世界。身体姿势和环境间的正常关系是维持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观察者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时,大小知觉恒常性会受到影响。当观察着俯视或仰视时,他知觉到同一物体的大小要比直立正视时()。 A.大 B.小 C.相等 D.时大时小 13、在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知觉的物体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的大小有关系。 A.光线 B.色彩差异 C.投影 D.移动距离 14、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北京师范大学]19秋《普通心理学(上)》离线作业1(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19秋《普通心理学(上)》离线作业1(答案) 在线作业试卷列表 单选 1.“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分值:3 A. 感知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分值:3 A. 9±2 B. 7±2 C. 5±2 D. 6±3 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分值:3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4.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里面的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组织是:分值:3 A. 小脑 B. 海马 C. 杏仁核 D. 下丘脑 5.快速眼动出现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分值:3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E. 上述睡眠以外的另一阶段

6.“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分值:3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7.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分值:3 A. 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 B. 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C. 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D. 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8.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分值:3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兰 9.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分值:3 A. 指向性和选择性 B. 集中性和紧张性 C. 指向性和集中性 D. 都不是 1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分值:3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Stroop实验的实验报告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 程莹、胡莹莹、张护军 (安庆师范学院安庆246052) 摘要: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考察念字和命名两个认知过程。结果发现人们对字的加工快,而对颜色的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颜色的干扰。 关键词:STROOP实验认知过程念字命名 1.引言 在经典的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些由不同颜色书写的颜色词,单词的颜色可能与单词本身的意义相一致(如红色的“红”),也可能不一致(如红色的“绿”)。另一种任务是命名单词的颜色。当单词的词义与单词的颜色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会明显长于一致时的反应时,这种效应成为STROOP效应.[1]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即人们在对颜色和字义加工过程中存在语义加工优势现象。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是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用一年级小学生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字义的加工是一种自动加工,速度较快,而颜色的加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速度较慢。至于一年级小学生是由于识字不多,故无这种对字义的自动加工现象,所以才未发现这种现象。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年总结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 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的 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 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当 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实验选用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16名被试,男性8名,女性8名 2.2材料和仪器 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Psykey心理实验系统、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实验设计为2(认知类型:认字;命名)×4(卡片类型:字色一致;字色矛盾;字 色无关;色语言无关、音义有关)组内试验设计 2.4试验程序 2.4.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Srtoop”效应。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4.2第一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汉字是什么颜色,你就用优势手按2号反应盒上相应的颜色键,而不要管那个字的内容是什么。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第二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汉字准备反应。汉字一旦出现,你就大声念出这个字,同时根据汉字的颜色用优势手按相对应的颜色键。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可以继续。 2.4.3第一次指导语后,被试根据要求对呈现的汉字作出相应反应,直至弹出休息对话框。倒计时3分钟休息结束,第二次出现指导语,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后按任意键,实验即继续。被试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学习教育普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作业题目列表 单选 1.以下现象中,哪一项涉及到了感觉适应现象: A. 游泳池的水刚开始显得很凉 B. 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 C. 你更喜欢丝绸而非天鹅绒的感觉 D. 刺激屏幕上呈现10毫秒以至你感觉不到 参考答案:A.游泳池的水刚开始显得很凉 2.对有机体的觉醒起主要作用是: A. 桥脑 B. 丘脑 C. 下丘脑 D. 网状结构 参考答案:D.网状结构 3.大脑皮层枕叶损伤将会引起: A. 听觉损伤 B. 运动障碍 C. 视觉障碍 D. 温度觉丧失 参考答案:C.视觉障碍 4.强调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研究意识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心理学派是: A. 机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精神分析 D. 构造主义 参考答案:D.构造主义 5.大脑皮层枕叶损伤将会引起: A. 听觉损伤 B. 运动障碍 C. 视觉障碍 D. 温度觉丧失 参考答案:C.视觉障碍 6.色盲患者: A. 通常不能分辨任何颜色 B. 将绿色物体知觉为红色 C. 通常不能感知红色和绿色 D. 女性所占比例多于男性 参考答案:C.通常不能感知红色和绿色 7.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感觉是月亮在运动,而云是静止的,这种现象称为: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参考答案:B.诱发运动 8.看到一条招工广告,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但不利的条件是需要周末上班,这时的心理冲突属于: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性的冲突 参考答案:C.趋避式冲突 9.小张准备演讲,他立刻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些反应是由____控制的。 A. 脊髓 B. 交感神经系统 C. 副交感神经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参考答案:B.交感神经系统 10.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测验法 C. 实验法 D. 问卷调查法 参考答案:B.测验法 多选

《普通心理学》:思维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例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成人也有动作思维,如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进行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思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这与尚未完全掌握语言的儿童的动作思维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可以运用头脑中的这种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儿

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例如,要考虑走哪条路能更快到达目的地,便须在头脑中出现若干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的具体形象,并运用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来作出选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艺术家、作家、导演、工程师、设计师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形象思维。学生更需要形象思维来理解知识,并成为他们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 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形式。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第一种水平。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科学家研究、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学生理解、论证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初中生这种思维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初中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证明与判断等,都

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

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 ——动作稳定性实验 班级:10人力(1) 姓名:蔡金 学号:2010950072

情绪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学习手动作稳定性的目的是除了学习其本身,还要学会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被试从九洞仪直径大的洞向直径小的洞移动点击,只要在每洞中没碰到边缘则算通过,每个洞有三次机会,当出现连续碰边三次时,则被认为失败。手动作稳定性存在个体差异,并受个体情绪的影响。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性情绪指标 1 引言动作稳定性是动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的震颤。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标。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而当一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本实验所用的九洞动作稳定器就是一种通过测定手的动作稳定程度来间接测量情绪波动程度的仪器。 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已发现: (1)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8岁最明显; (2)右手的运动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

成人 则有时相反; (3)大多数男孩的两手运动稳定性都超过女孩; (4)运动的方向对稳定性有影响。 本次实验目的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验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检测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安徽财经大学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5名学生,各项生 指标正常。 2.2 器材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704动作稳定仪 2.3 实验方法: 1 将主机与附机EPT704动作稳定仪连接好,按(运行/待机)键; 2 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九洞型→学号→姓名→允许碰壁次数(3),按(确定)键,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可以实验; 3 被试看见绿色指示灯亮后,手握试笔,肘部悬空。尽量与桌面保持垂直,将笔头在最大洞旁的金属区域点一下,仪器开始计时,被试将笔插入洞中,碰到底后再拿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做,整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恒定刺激法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 ***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JGW—B实验操作台重量测量仪,选取一名大一男 被试,以100克为标准刺激,以88g到112g之间间隔为四的7个重量作为比较刺激,要求被试做轻重相等的三类反应,对重量的差别阈限进行了单盲测量。通过实验所得该被试的重量的差别感觉阈限为2.2g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三类反应直线内插法时间误差 1.引言: 差别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1],在操作上的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1846年他发表了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强度是一个常数,常以k=△I/I这个等式来表示(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常数)。后来费希纳(G. T. 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之为韦伯定律。但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由韦伯定律推导出费希纳定律P=K㏒I。[1] 恒定刺激法(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或(固定刺激法)是由费希纳(G. T. Fechner, 1860) 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恒定刺激法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觉察到每个刺激的次数来确定阈限。[2] 在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刺激和若干个比较刺激。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强度范围,并在该范围内选取5-7 个强度的刺激,其中一个作为标准刺激(一般为中等强度的刺激),其余作为比较刺激。被试按照比较的原则,对呈现的刺激进行比较。如果是三类反应,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强度“高”“相等”或“低”。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记录“+”“= ”或“—”。如果是两类判断,则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强度“高”或“低”。 恒定刺激法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其特点是:(1)只采用少数固定刺激,根据被试做有无和大小的判断反应的频数来确定阈限;(2)刺激是按事前定好的随机顺序呈现,一般每个刺激呈现50到200次;(3)阈限值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完全符合阈限操作定义[2]。具体作法如下:(1)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3)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即无需标准值,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4)此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