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一、课题背景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本课题将结合嘉定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研究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原则措施,通过大力引进社会力量,特别是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参与,更好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嘉定区委区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7月,嘉定区创建成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而连续三次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提升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硬件建设方面,覆盖全区的区、镇(街道)、村(居委)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已经建成,嘉定区图书馆新馆.文化馆、嘉定区博物馆新馆、韩天衡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已成文化地标。12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60个实际运行的村(居委)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近200个基层文化延伸服务点,基本形成“十五分钟文化圈”设施网络。

在软件服务方面,全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做到免费对外开放,近年打造的“百姓系列”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实现有效供给。目前,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为核心,依托市级“东方配送”,下联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形成“联网配送”格局。以百姓大舞台、百姓大展台、百姓说唱团、百姓剧场、百姓讲座、百姓影院、百姓艺术课堂为内容支撑,每年开展各类文化配送2万余场次,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嘉定区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着眼更高的发展目标,站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高度看,嘉定区的公共文化发展何去何从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比如:全覆盖的公共文化设施高效能使用仍有差距;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神经末梢”供血不足,基层公共文化的活力有待加强;群众成为公共文化建设主体的格局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和群众自主管理公共文化的机制有待突破,等等。

嘉定区的公共文化发展,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新的突破,需要分析当前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当前,嘉定区正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而多年来一尘不变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却存在一些弊端,以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为主要运作主体的模式,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一)政府一元化的主体身份存在弊端。多年来的思维惯性,使得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大包大揽,一方面难以形成公共文化建设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力量难以涉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造就了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专业管理团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客,难以实质性介入。

(二)经费投入单一存在弊端。这种单一的投入导致公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概念根深蒂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既然是政府提供的,就应该无偿。这种“无偿”的枷锁不仅约束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范围,也时常造成公共文化资源浪费和不均等服务,而每年通过政府采购公共文化资源(专业剧团演出)也有违文化市场规律,同时也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三)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弊端。高层政策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活动,纵然资源充沛、质量皆优,却常有脱离实际、不受欢迎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一些公共文化“配送”项目,本意惠民为民,事实上却成了一项配送“任务”,活动参与率较低,甚至需要基层工作人员以“组织”的方式拉拢受众,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配送方式,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服务非均等性。

四、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探索

嘉定区的公共文化发展,固然要坚持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但不能不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当前,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不仅符合文化部《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也契合嘉定区的实际,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实践的可行之路。

(一)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情况

近年来,嘉定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大力帮助,在一些领域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比如,上海创投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上海零点调查公司参与的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测评、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的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议事会、上海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策划的市民广场舞大赛、上海开心麻花传媒有限公司参与的嘉定区白领话剧社,等等。社会力量参与的这些项目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对嘉定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一大批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特别是文化类社会组织正在积极入驻嘉定,他们有兴趣、有热情、有信心加入到嘉定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各类群众性文化团队也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较好的服务能力,如安亭镇“艺沙龙”团队组织、菊园新区的“布谷鸟”文化义工、嘉

定镇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聚乐轩文化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等。可以说,嘉定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势头,对于推动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但当前,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公共文化的参与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1、文化类社会组织总量少、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较少,嘉定区共有正式注册的和群众迫切的文化需求不相匹配;截至2014年底,在嘉定区社团局注册的社会组织478个,其中文化类社会组织有19个,文化类社会组织占比不到4%。二是能力较弱,这些组织、团队的行政化色彩较浓,参与方式也是以被动参与为主。自娱自乐的组织、团队多,有能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运作文化机构的组织极少。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对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研不够,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不够熟悉,实际服务能力水平较低。

2、相关政府部门对公共文化的社会化运作不重视。总体上,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文化管理部门,对于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作用的重视程度不高,思想不够解放,表现在:一是对文化类社会组织总体上不信任,认为这类社会组织的

目的是赢利挣钱,缺乏公益性,有时不讲政治,难以掌控。二是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能力不信任,公共文化的活动、项目习惯于交给事业单位,不敢放手交给社会组织。从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单一,竞争意识薄弱;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偏于传统,创新力不足;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缺乏活力等。

3、支持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环境尚未形成。一是仍然存在注册难的现象,文化类社会组织在注册时手续繁琐,往往需要多次往返民政文化部门,且有诸多门槛和限制;二是经费支持不够,多数组织自生自灭,有些很有意义的文化项目难以维持;三是现有政策倾向于支持官办机构,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参与路径不畅通,很多情况下,政府找不到合适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也找不到合适的参与途径。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应把握的原则

正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路径,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必要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政府要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有力保障者,在完善资源配置、引进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公共文化,鼓励群众成为公共文化主体方面,要起主导作用,把握好方向。

二是坚持公益性原则。社会化组织在管理公共文化过程

中,出于自身生存考虑,可能会出现“造血”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象,但是在实际的对公共文化的管理运作中,应当以非营利性和坚持公益性为原则,真正把实惠留给市民百姓。

三是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原则。文化类社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健全供给网络、规范阵地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供需互动、关注特殊群体等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能级,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四是坚持以考评为抓手的原则。对文化类社会组织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不断完善文化业务考核。引进社会公众测评机制,邀请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几点建议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改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尤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为文化类社会组织创造有利条件。要创新群众参与、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使公共文化的全过程有群众参与、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断丰富公共文化的供给;同时,应严格依法行政,在法治框架下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帮助他们提供服务能力。建议如下:

1、政府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政府要有广阔的胸怀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条船,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掌舵”上,把“划桨”

的事情交给群众,交给社会组织,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特别是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上,群众需要什么才做什么,而不是政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分类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社会组织,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介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可通过以下途径推进:一是尝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坚持无偿服务为主、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做有益补充的原则,尝试在新中心、分中心实行社会专业组织的全委托或部分委托。二是推广文化项目委托模式。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为原则,实行政府搭台、市场推动、社会参与、规范服务,鼓励各中心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实行文化项目专业组织的委托管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鼓励文化活动社会参与、事企联办等模式。整合集成区域各类文化资源,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化”要求,引导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团队、文化类企业、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四是普及市民文化自

治委员会模式。广泛调动、吸收市民力量,形成以志愿者、义工为骨干的市民文化自治委员会,充分参与到各中心设施、管理、活动及其它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文化团队自主管理委员会,继续支持发展民间文化团队及文化志愿者队伍。成立类似嘉定镇街道“聚乐轩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的群众文化团队自治组织。在总结群文团队自我服务、自主管理等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鼓励群众自主开展文化创作的机制,对文化爱好者开展的公益文化活动进行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委员会由热心群文事业的人士组成,包括群文活动的热心参与者、文化馆离职的专业馆员等。委员会可以充当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代表群众向区文化馆、区文广局提出服务诉求,以提高群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参与对群文活动团队的管理、考评,争取群众支持等。

3、分层培育公共文化社会服务组织。文化类社会组织要想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能“拿来主义”直接“使用”,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需要政府部门的培育。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规范有序发展。制定完善关于文化类社会组织的规章,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文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

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

一要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类实体,鼓励基层文化人员、文化团队负责人、文化志愿者、文化爱好者等领办创办各类文化服务组织。二是发育举手机制,制定文化类社会组织主体资质标准、社会化管理监督管理办法等,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合格社会主体形成区级推荐名录。三是鼓励各类专业化文化社会组织联合协作,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引导支持各类社会文化组织从单个环节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提高其文化产品提供综合实力。四是积极发挥文化类行业协会服务功能,为行业内组织和成员提供服务和政策支撑。

3、出台并完善公共文化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领域。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捐赠管理制度。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的捐赠,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组织提供优惠和便利、对积极捐赠的法人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应

搭建合作平台,吸引企事业联办或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公益文化推介会,向社会公开推介公益文化项目,以企业冠名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公益艺术培训、公益文化活动等。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及民间自办文化事业发展,对于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企业及个人组建的文化室、图书室等,予以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扶持。

4、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奉献社会与自我发展相统一,社会倡导和自愿参与相结合,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推动专业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加强对文化志愿队伍的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 1

2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鲁办发[]33号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3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 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 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 4

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州荔湾区文化馆致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入手,以打造“西关?悦艺学堂”品牌为起点,课程规划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落实普惠政策,注重教学成果展示。同时,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内容,以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资源统筹,再采用绩效考核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 【关键词】优化;公益培训;提升;服务效能 一、引言 文化馆承担着向社会所有成员平等开放,以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使他们可以获取知识、信息、娱乐和创造力的职责。党的十八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的重要原则和明确规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要求。因而,近年来荔湾区文化馆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过程,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以科

技创新为手段、以绩效考核为保障,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往,虽然荔湾区文化馆肩负着组织开展社会艺术教育工作和辅导培训基层文化人员和文艺骨干的职能,但并没系统地进行组织和开展,只是每年不定期地举办艺术讲座,没有起到很好的社会效应。《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后,馆班子深入学习贯彻,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作为今后工作重点来抓,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四个特点来进行策划,让群众免费享受基本艺术普及的同时,提升社会参与率和文化设施利用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化和便捷化。 三、优化公益性文化培训的举措 (一)打造品牌 荔湾,旧称“西关”,是广州悠久历史积淀的一个缩影,其中西关大屋独具地方特色。荔湾区文化馆提炼精粹,致力打造公益性文化培训品牌“西关?悦艺学堂”,以趟栊门和盛开的玫瑰华组合成徽标,寓意艺术之花在西关沃土上盛放。 围绕此品牌,每年精心?O计一系列既贴合群众需求又融入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公益性文化培训。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姓名:刘章旭 班级:建筑工程zk1102班学号:2011701717 辅导员:周建林

关于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省的部署,我市自今年以来全面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莒县、五莲县已经建成了县级支中心,东港区、岚山区、日照开发区支中心正在建设中;全市80%以上的村建成了基层服务点。乡镇、农村的做法是,同党员远程教育基层点相结合,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接受合播放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实现了二者的共建共享,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随时点播收看精彩的文化类节目。如,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投资170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戏台,添置了多媒体投影机,每晚7点至9点定时播放“共享工程”内容;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王家庄充分发挥服务点的功能,向农民群众播放科普知识和文化类节目;莒县招贤镇董家坡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5000㎡的文化广场,并在广场安置了大屏幕背投电视,接通了共享工程节目信号,每天晚上向村民开放;五莲县许孟镇院西村共享工程与党员教育、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瓜菜销售“四位一体”,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平台;日照开发区车家村服务点配有20多台微机,有专门的管理员,每天对村民开放。共享工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力保障了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32.6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6.71亿元,市级投入2 3.5 亿元,区县(自治县)投入2.45亿元。首先保障文化事业投入法定增长。全市各级财政把文化事业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和超收收入分配均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一2008年,市财政对文化投入高速增长,累计投入25.29

文化艺术公司规章制度

文化艺术公司规章制度 篇一:文化艺术中心员工管理制度 员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利,建立和完善公司规章制度,规范 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 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公司所有正式或非正式临时工作人员,均称为本公司员工,适用 本规定,并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公司员工的聘用、试用、报到、转正、职务任免、调迁、解职、 服务、请假休假、值班、考核、奖惩、待遇、福利、退休、抚恤等事项除国家有 关规定外,皆按本规定办理。第二章员工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解除 第四条公司实行聘用制。公司与员工通过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公司与员工的 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第六条公司采用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依工作岗位需要、品德端正、专 业对口、身体健康、履历清楚、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等标准,个人的学识、能力 和经验能适合于招聘岗位为原则(但特殊需要时不在此限),经过笔试和面试, 择优录用符合标准的各类人员和其他临时用工人员。 第七条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人员时,由各部门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呈报用人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请管委会批准后,具体负责办理人 员招聘事宜,经报名审核、面试(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最终确定录用人 员。 一、部门需提供的用人信息:岗位说明、专业、学历、年龄、职称(从业资 格)、工作年限、到岗工作时间等详细内容。 二、部门的用人请示需部门负责人及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人力资源和社会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情况报告 尊敬的: 上午好!非常感谢文化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某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某某的省情,某某省下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境内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55个民族;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xx年某某GDP总量24502亿元,居全国第十位;其中,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某某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人才辈出。某某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纳入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x年底,全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2个、省级群众艺术馆1个;地市级美术馆5个、公共图书馆15个、文化馆 14个;县级美术馆5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129个;博物馆10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3处;乡镇综合文化站2238个;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筑总面积204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可以说,我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

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注重从资金投入、制度建设、实践操作等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了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力度。20xx年全省文化事业费亿元,在全国位居13位。投资亿元的省博物馆改扩建、某某图书馆新馆、某某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启动。市州县两级财政多方筹集资金,普遍启动了图书馆、文化馆的新建和达标改造工程,据统计,201x 年-201x年某某省市县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57亿元,建设规模976万平方米。我厅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评出一级站253个。从20xx年起,文化部为城市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配置文化信息资源工程设备和文艺活动基本设备,目前,中央已累计安排下达我省286个城市街道文化站、1767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采购资金12267万元;安排我省199个城市街道文化站、1227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2143个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专项资金3519万元,极大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硬件设施。 二是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年初,在某某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重点提到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剖析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政府主导。从基本国情出发,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按照一定标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 坚持社会参与。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明确责任,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表格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表格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和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根据甘肃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启动实施全省城市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及××区文化广播影视局关于在我区于20XX年启动实施城市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的要求,现结合社区实际,认真对照建设标准,就相关社区文化工作建设计划如下: 一、社区概况 金芝里社区辖区面积0.7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网格33个,5032户,368人,居民住宅楼8栋,平房64栋。社区文化工作以进一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本导向,以打造“福满金芝”特色社区文化为主题,以提高社区居民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宗旨,以社区文化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文化宣传和培养特色社区的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社区文化发展之路。 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为了给辖区居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地,社区开辟了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各类功能室6间,配备了电脑、电视、电子琴、健身器材等硬件设施22套。截止目前,社区已拥有健身小广场4个,配备相应的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含电子阅览室)1间,配备电脑8台,图书4000余册及各类报

刊;多功能活动室1间,可容纳100余人开展文化活动;文化宣传科普长廊于20XX年设于区小游园,含展板8块面;另有书画室1间,文化活动室3间,棋牌室2个、羽毛球馆2个、篮球场3个、乒乓球室4个,安装健身器材60余件,总面积达6303平方米;社区在充分尊重居民爱好和特长的基础上组建了豫剧队、广场舞团、空竹队3支相对稳定、均在50人规模左右的文体团队和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配备了具有国家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文化指导员,通过授课、咨询、示范、辅导等途径,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味,扩大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文化软件和硬件的齐头并进为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三、今后工作及目标规划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工作,在20XX年底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金芝里社区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着力健全社区文化中心各功能室,充分发挥社区和辖区单位现有资源的作用,在环境、设备、人员、队伍、开放时间、活动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创新免费开放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共享共建。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典型经验介绍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典型经验介绍 近年来,我市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念为指导,以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标准化为目标,夯实了城乡文化设施基础;以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地挖掘城乡各地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不同的文化亮点,分类指导,梯级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科学性;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建设投入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强化保障,设施建设夯实基础,优质服务惠及群众”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为把德兴建设成为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按照完善城区一批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场馆,再建设一批乡镇文化站,最后实现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政府主导,全力完善城区公共文化场馆功能。按照《德兴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德兴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细则》的标准要求,先后建成了德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城乡科技规划馆、文广新办公大楼、德兴市图书馆和文化馆新大楼、江西矿冶博物馆、德兴市艺术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尤其是江西矿冶博物馆,占地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达2000度平方米,成为江西省十大主题博

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二是以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为抓手,逐步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十一五期间建成了达到“三室一厅”功能要求的12个乡镇文化,实现了乡镇文化站全覆盖,并全部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乡镇街道文化站每个面积都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每个文化站阅览室配备了电脑、阅览架、期刊架、2000册以上图书,并有电子阅览功能。教育培训室配备了电子琴、二胡、笛子、锣鼓等音乐教学器材。多功能厅配备了投影机、点歌系统和各类艺术培训设施和室内健身器材。文化站成为当地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最佳场所之一。三是重心下移,力争实现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我市按照各村(社区)设施条件、服务辐射范围、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进行示范先行、标准分类、梯级推进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市128个村居按一类点16个、二类点48个、三类点64个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今年内力争完成80%的建设任务,2018年基本全面完成。一类村居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十个一”标准进行建设。既一个文化礼堂或戏台、一套专业演出音响、一套舞台灯光设备、一套投影设备和点歌系统、一条文化长廊(含带身边好人榜阅报栏)、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村史馆、一套网络广播系统、一套体育健身器材、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含一条健身路径)。在16个一类村居文化建设点中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居率先实施网络广播系统覆盖每个自然村的广播“村村响”示范工程,力争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市、乡、村三级广播系统全覆盖;

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

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 为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文化站工作考勤制度 1、文化站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上级文化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2、实行签到制度。要按时签到,不准他人代签,外出从事公务活动,事前需向站长说明。 3、每天考勤由站长或带班人员负责,考勤签到情况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总结,半年一初评,年底一总评,奖勤罚懒。 4、考勤结果将按照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人员聘用制的规定,予以奖惩兑现。 二、文化站卫生保洁制度 1、文化站的卫生保洁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定时清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2、工作人员上午要上班前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内务。节假日前要集中开展一次卫生突击活动。 3、文化站墙壁上和室内通道不准随意乱贴乱挂。各功能活动室和办公室门窗及玻璃要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窗台干净整洁,窗台外无杂物。 4、活动设备和器材、桌椅、文件柜等处无灰尘、无污渍,干净整洁;电脑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 三、文化站设备管理制度

1、文化站配备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乐器、音响、报刊图书等设备财物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专人专档,妥善保管,统一登记、统一发放、统一管理,不得丢失。 2、站内所有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损坏遗失照价赔偿制。并定期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按照规定操作设备,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要按规定程序操作,严禁私自拆卸、移动、擦拭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 3、设备只能用于开展群众性公益活动所用,严禁私自另作他用,不准擅自外借或人为损坏,不得占为己有。否则,因外借、损坏、遗失的,严格追究责任,由保管人、当事人按原价赔偿,确因工作需要,须有负责人书面批准,才能办理有关手续。 四、文化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1、坚持为民服务宗旨,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奉献。 2、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职岗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3、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实行挂牌办公,服务热情周到,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 5、保持文化站内外环境整洁、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值班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认真执行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严守法纪,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7、行为仪表举止规范,提倡文明用语,做一个有较高素养的文化人。 五、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群众文化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3152690.html,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群众文化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作者:巨光月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群众文化服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群众文化服务的方向、动力、内容、氛围等方面促进了其发展。群众文化服务在这种体系下实现创新,应该做到增强群众文化服务的主动性、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提高服务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群体性文化。群众文化的开展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群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为其发展和创新提供保障。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群众文化服务的发展 (一)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课题提出时,就把群众文化作为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这一体系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群众文化的发展。如明确了文化馆(站)等群众文化单位的公益性,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为了保证群众文化单位有充足经费,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其所需的经费。 (二)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中,不仅在考虑群众基本和多样性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公益性文艺活动,还考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如发展教育、体育健身、演艺会展等产业,鼓励相关企业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三)为群众文化的发展营造氛围 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民生问题来重视,提出文化惠民政策,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如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在社会上营造出文化繁荣的氛围。

提案参考::基层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 载支持。 基层反映:基层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较好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然而对于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民族边疆地方来说,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笔者认为,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到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地方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文化权益。 首先二号首长,要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搞好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重点解决群众活动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和看书难等问题,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其次侯卫东官场笔记,要大力培育公共文化队伍。在乡镇组建村级花灯队、锣鼓队、武术队、舞狮队等村级文艺演出队伍。重点培养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让群众真正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再次,要打造乡土文化活动品牌。在继承传统文化节目的基础上,创作一批反映农村新变化、新发展的新作品,逐步实现一村一品,扶持发展好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荞菜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努力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惠民,关键在基层。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工作的短板也在基层。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加大投入,打好基础,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较早且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加之对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视,国外学者较早进行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探索,尤其在20世纪80 年代后,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西方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参与主体、图书馆建设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参与主体方面,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一致主张建立有“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在他们看来,即便是公共组织也会挑选那些能够带来赢利的服务事项,为此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以规避公共部门供给“失灵”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福利损失现象[6];登哈特夫妇(Janet V.Denhardt和Robert B.Denhardt)认为政府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时应当渗入公民民主参与观念,认为政府应积极回应公民诉求,并针对性地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7]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打破了政府“单一中心”模式,认为政府应当与非盈利组织和私人部门合作分工进行有效供给,希望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8]Lester M.Salamon对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探讨,试图以此提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公共文化中的自治能力[9]。学者们的研究还关注了图书馆这一公共文化设施带来的文化服务,美国学者埃伯哈特认为图书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其收藏各领域学科的书籍,具有文化教育、信息咨询、娱乐欣赏等功能,免费向全体社会大众开放,可以为追求文化知识的社会大众提供服务,促进整个社会浓郁的文化氛围。[10]此外国外学者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率先应用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领域,萨阿德提出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主要从描述性和规范性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数据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和评价,解决多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11]Mihocic把绩效评估理论运用到公共图书馆,得出了绩效评估既能有效提供决策信息也能作为管理工具的结论,强调了IS011620:2008标准适用于图书馆方面的绩效评估。[12] 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共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焦点放在了供给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合作和机制建设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缺乏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 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 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 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 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 (区)20 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 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 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 300㎡,单独设置率 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 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 194 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 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 、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 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 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 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 90%以上的乡镇、 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 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XX 年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XX 年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 第 1 页 共 6 页

各文化娱乐室管理制度

景和社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简介 景和社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是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文体活动阵地,是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多功能机构。 文体服务中心是集市民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教育、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中心设有台球厅、多功能厅、乒乓球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是社区居民学习充电的场所,休闲小憩的去处,交流沟通的空间, 相互服务的平台。 文体服务中心以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融洽社区人际关系、优化社区人文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居民家园意识,弘扬社区文明新风为主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良好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市民的各类文化需求,景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热忱欢迎广大社区居民前来参加活动。 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1、凡参加文体活动人员,必须服从中心服务人员管理。 2、要爱护中心公物,不得擅自拿出、搬动或更换活动室器具、物品。 3、不准在墙上乱写乱画,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脏物等,保持室清洁。

4、严禁携带幼儿入玩耍打闹,不得高声喧哗,保持楼安静。 5、禁止在楼存放自行车。 6、楼放置的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移动损坏。 7、对于不听劝阻的流窜人员扰乱活动秩序的行为,人人有权制止,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8、活动室开放时间: 上午:8:30—11:30下午13:30—4:30 各文化娱乐室管理制度 一、多功能室管理制度 1、严禁青少年及儿童进入活动室。 2、要爱护室各种设施,正确操作音像设备,不能无故损坏音像器材。 3、所有音像制品,不得擅自借出或带走。 4、管理和组织活动人员,要做好周密安排,保持良好的活动秩序。 5、不准随地吐痰,果皮、烟头、纸屑等废物要放入脏物容器,保持室清洁。 6、经常检查电源、电路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活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消防器械放在显眼处,严防火灾事故。 二、乒乓球室管理制度 1、本室面向居民服务,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活动室。

基层反映:基层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基层反映:基层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今天,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范文,供各人在撰写下层反应、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停进步,较好地富厚了群众文化生存。然而对于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民族边疆地方来说,如何进步大众文化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地满意富厚群众文化生存,是社会主义文化设置装备摆设的根本使命。笔者认为,应坚持政府主导,增强文化基础设施设置装备摆设,完善大众文化服务平台设置装备摆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到免费或优惠的根本大众文化办事;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发挥地方上风,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文化权柄。二号首长首先,要增强大众文化阵地设置装备摆设。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积极实行田舍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影戏放映等惠民工程,搞好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设置装备摆设,重点办理群众运动难、看戏难、看影戏难和看书难等题目,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其次,要鼎力大举培养大众文化步队。在州里组建村级花灯队、锣鼓队、武术队、舞狮队等村级文艺演出步队。重点培养屯子文化设置装备摆设带头人,让群众真正融入到文化运动中。再次,要打造乡土文化运动品牌。在继承传统文化节目标底子上,创作一批反应屯子新变革、新发展的新作品,渐渐实现一村一品,扶持发展好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荞菜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努力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运动品牌。侯卫东

政界条记文化惠民,关键在基层。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工作的短板也在下层。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把工作重心向下层倾斜,加大投入,打好基础,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满意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山州委宣传部理论科付治钦)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

ICS03.080 A1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079—2017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2017-12-26发布2018-01-26实施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浙江省文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顾金孚、王显成、汪仕龙、刘靖、许睿吉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设施、基本服务项目与要求、人员要求、服务规范、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保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法律、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048-2007 《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128号) 《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4 总体要求 4.1 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2 应当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4.3 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群众需求,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4.4 应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特点,按照本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健全服务项目,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调研区域彭水县岩东乡屵山村 姓名めめめ 系别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指导教师めめめ 时间 2012年8月2号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院团委制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めめめ 指导教师:めめめ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特别提出“要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的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 一、调查目的 作为学习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我,虽然即将是大二的学生了,但是我国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们学习此专业才一年的时间,而且还未正式步入社会,所以社会上的很多事情还不是很了解或许有些陌生。 为了了解我家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在暑假期间我对我的家乡彭水县岩东乡屵山村以抽样调查和亲身观察的方式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背景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开始追求精神文化上需求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之所以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由此,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

关于优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

关于优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特色、共建共享,供给精准、高效便捷,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丰富优质对路的文化产品,优化公共服务路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到2022年,通过实施公共图书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文化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博物馆效能提升"十大行动",全省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4个、示范项目8个,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21个,80%的公共图书馆、85%的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馆标准以上,全省博物馆总数突破300座,国家三级及以上博物馆总数突破50座,年服务公众6000万人次以上,年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10000场次以上,全面实现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网络化、运行一体化、参与便捷化,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高。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优化场馆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建设、使用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城区、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市(州)、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乡镇(街道)、村(社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文化综合体,构建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二)加强场馆达标建设。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加强未达标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档升级。每年支持10个县(市、区)、400个乡镇(街道)、1000个村(社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按照"四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创建一批、升级一批的工作思路,推动实施全省博物馆等级创建提升工程。 (三)完善服务设施网络。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城市书房、青工文化驿站、文化院坝、村史馆等新型阵地为补充,鼓励在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地建立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和服务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三、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内容 (四)深化多元供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实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培育和扶持民办图书馆、民办文化馆(站)、非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和群众文艺团队等文化非营利组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众筹文化院坝、农民文化理事会等机制建设,支持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文化是民生之魂,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文化领域转型,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面向基层,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当前,由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的提升以及一系列工作部署的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文化管理及其产品供给体制的深入转换,尚须假以时日,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推进其良性发展的良好契机。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应努力面向群众,深入基层,全面了解、不断发现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使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产品及项目,扬长避短,查缺补漏,有效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体制机制,同时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拓展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空间。 二、尊重实践,培育群众文化主体。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以及近年来在全国开展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发展规划,都高度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机制的培育。其一,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群众参与机制;其二,完善群众对活动的主动参与模式;其三,培育公共文

化服务产品的群众化、社会化供给模式。我们应当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尊重基层实践,尊重群众参与权,进一步探索和制定新的文化管理与公共文化产品社会供给制度,废止不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旧的相关文化制度,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使改革实践在制度层面整合为新的最重要的发展资源。 三、改进作风,接受群众文化监督。这方面的工作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与绩效目标的设立,应当依据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决策建议;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考核应当高度重视群众的满意度,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产品及项目的运行应当接受群众监督,并使相关实践在制度层面得到落实,而这也成为清除“四风”,使文化建设在健康、阳光的环境下发展的一个良好途径。群众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否了解,是否喜爱,参与程度如何,对其各种运行方式和效果是否满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加以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其制度化的模式及路径,使群众路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宝贵的生命线。 我们应当把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