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3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3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3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3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

课程代码:01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肽聚糖含量少

B.肽聚糖为三维立体结构

C.缺乏五肽交联桥

D.含脂类较多

2.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 )

A.稀释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

B.结晶紫→酒精→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酒精→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酒精→结晶紫→碘液

3.细菌的S-R变异属于( )

A.形态结构变异

B.毒力变异

C.抗原性变异

D.菌落变异

4.检测淋病奈瑟菌应采集的标本是:( )

A.泌尿生殖道的脓性分泌物 B.皮肤的出血淤斑渗出物

C.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 D.呕吐物或剩余食物

5.伤寒沙门菌Vi抗体的检查可用于( )

A.早期诊断

B.判断预后

C.调查带菌者

D.检查免疫力

6.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

A.百日咳杆菌

B.布氏杆菌

C.炭疽杆菌

D.莫氏立克次体

7.感染后粪便呈米泔水样的细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B.志贺菌

C.霍乱弧菌

D.副溶血性弧菌

8.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是( )

A.霍乱

B.食物中毒

C.败血症

D.肠热症

9.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是( )

A.具有周身鞭毛的革兰阴性菌

B.专性厌氧

C.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菌液呈蓝绿色

D.只引起创伤感染,较少引起败血症

10.无动力的肠道杆菌是( )

A.伤寒沙门菌

B.志贺菌

C.大肠埃希菌

D.肠炎沙门菌

11.关于布鲁菌的生物学性状,哪项是正确的?( )

A.无芽胞

B.革兰染色阳性

C.无荚膜

D.有鞭毛

1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13.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组织标本递送要求是( )

A.暖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加入含抗生素的50%甘油缓冲盐水液中冷藏速送

14.可抵抗HBV感染的最重要抗体主要是( )

A.抗HBcIgM

B.抗HBsIgG

C.抗HBeIgA

D.抗HBcIgG

15.确诊HIV感染可用( )

A.Western blot

B.胶乳凝集试验

C.ELISA

D.反转录酶测定

16.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是( )

A.HBV

B.HSV

C.HPV

D.HCMV

17.下列关于朊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

B.化学成分为蛋白酶抗性蛋白

C.检出PrP即可确定为朊粒病

D.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性病变

18.关于新型隐球菌错误的是( )

A.菌体圆形,外包厚荚膜

B.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

C.标本可直接用墨汁负染后镜检

D.营养丰富时可产生假菌丝

19.下列哪个寄生虫经皮肤感染?( )

A.蛔虫

B.蛲虫

C.鞭虫

D.钩虫

20.关于受精蛔虫卵形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椭圆形,棕黄色

B.外附蛋白质膜

C.卵壳较薄

D.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

21.检获钩虫卵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粪便直接涂片法

B.饱和盐水漂浮法

C.水洗沉淀法

D.透明胶纸法

22.关于微丝蚴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班氏微丝蚴体态柔和,马来微丝蚴体态僵硬

B.班氏微丝蚴头间隙较短,马来微丝蚴头间隙较长

C.班氏微丝蚴有2个尾核,马来微丝蚴无尾核

D.班氏微丝蚴体核大小和分布均匀,马来微丝蚴体核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相互重叠

23.人感染肺吸虫的主要方式是( )

A.食入被肺吸虫卵污染的食物

B.食入含活的肺吸虫囊蚴的溪蟹

C.食入含活的肺吸虫囊蚴的川卷螺

D.食入含活的肺吸虫囊蚴的鱼、虾

24.引起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

A.成虫抗原

B.可溶性虫卵抗原

C.虫体死解产物

D.童虫抗原

25.常规粪检阴性又高度怀疑肝吸虫病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检查方法?( )

A.剖腹探查

B.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C.粪便水洗沉淀法

D.影像学检查

26.用蛙肉敷贴伤口最易感染( )

A.猪带绦虫病

B.猪囊虫病

C.裂头蚴病

D.牛带绦虫病

27.疟疾的复发与下列哪个有关( )

A.迟发型子孢子

B.速发型子孢子

C.红内期裂体增殖

D.配子生殖

28.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阶段是( )

A.包囊

B.滋养体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29.下列保持参考菌株稳定的特性,防止变异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少转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B.保存菌株应加保护液

C.孵育时间不要超过对数期

D.不要从药敏试验的琼脂平板上取菌

30.森林脑炎是由下列哪个节肢动物体传播的?( )

A.硬蜱

B.蚊

C.蚤

D.虱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的________。

2.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________。

3.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关系密切,革兰染色阴性、有鞭毛的细菌是________。

4.白喉杆菌在________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黑色菌落。

5.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6.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________细胞。

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________。

8.疥螨寄生于人体________内,引起疥疮,主要通过________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9.生物安全柜可分为________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可分________级。

10.棘球蚴在人体最常寄生的部位是________。

11.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检验方法是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L型细菌

2.接合

3.汹涌发酵

4.衣原体

5.缺陷病毒

6.幼虫移行症

7.伴随免疫

8.中绦期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条件有哪些?以何种方式繁殖?

2.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

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有哪些?在疾病诊断中有什么意义?

4.用十二指肠引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病?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型题 1. 肾单位不包括 A. 肾小球 B. 髓袢升支 C. 髓袢降支 D. 集合管 E.近曲小管 2.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D. 葡萄糖 E.K+ 3. 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髓袢细段 D. 髓袢粗段 E.集合管 4.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HCO3ˉ]重吸收的主要部份是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肾盂 E.髓袢 5.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肾盂

6.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A. 50L B. 80L C. 100L D. 180L E.300L 7. 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 A. 重吸收水 B. 重吸收溶质 C. 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 D. 水与溶质均重吸收 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 8.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肌酐 D. 谷胱甘肽 E. 肌酸 9. 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Na+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E.菊粉清除试验 10. 选择性指数反映了肾小球选择性的状态,当选择参数>0.2时: A.表示高选择性

B.表示低选择或非选择性 C.表示选择性不敏感 D.表示选择性非常敏感 E. 表示中度选择性 二、X型题 1.关于肾脏的基本结构,下列哪些正确: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C.肾小体由中央部的肾小球和包绕其外的肾小囊组成 D.肾小管分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 E.肾血管有二级毛细血管网 2.滤过膜通透性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不受肾小球系膜的调节 B.滤过膜面积 C.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 D.有效滤过压 E.肾血流量 3.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A.肾小球滤过率 B.滤过分数 C.尿酶 D.尿蛋白选择指数 E.HCO3-排泄分数 4.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小管重吸收 C.排泌作用 D.肾血流量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型题: 1. 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 主动转运 B. 被动扩散 C. 滤过 D. 易化扩散 E. 胞饮 2. 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粘膜细胞主要以何种方式吸收( ) A. 主动转运 B. 被动扩散 C. 滤过 D. 易化扩散 E. 胞饮 3.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寿期t1/2的关系是( ) A. k =0.693/t1/2 B. k = t1/2/0.693 C. k=0.5/t1/2 D. k = t1/2/ 0.5 E. k = 0.693 t1/2 4.采用恒速静脉滴注用药时,经过几个半寿期后可视为达到稳态浓度( ) A. 1 B. 2 C. 3 D. 4 E. 6 5. 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速率符合( ) A. H-H方程 B. 米氏方程 C. 朗比定律 D. 波尔定律

E. 都不是 6. 间隔用药时治疗药物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 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B.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 C.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D.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前 E. 随机取样 7. 进行TDM的标本多采用( ) A. 全血 B. 血清 C. 尿 D. 唾液 E. 其他体液 8. 要求用全血作TDM标本的药物是( ) A.地高辛 B.苯妥因钠 C.氨茶碱 D.环孢素 E.碳酸锂 9. 血药浓度存在“治疗窗”的药物是( ) A.地高辛 B.苯妥因钠 C.利多卡因 D.庆大霉素 E.三环类抗抑郁药 10. 需制备供TDM用的血浆样品时,下列何种药物不宜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 A.环孢素 B.庆大霉素 C.地高辛 D.利多卡因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病原微生物检测新方法

病原微生物检测新方法 检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时存在前处理困难,步骤多、时间长、重复性与可扩展性差、需要高温灭活等问题,所以在临床实验室难以实现标准化。自动聚焦声学技术是在传统超声波处理基础上的技术革新,聚焦声波能够以极低的能量输入获得良好的样本处理结果,避免传统超声能量过剩可能引起的样本处理过度及热损伤。 AFA技术在DNA剪切中的准确稳定的表现使其在NGS领域备受推崇。其实该技术在微量珍贵以及难处理的医学样本制备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可有效提高生物大分子得率,获得足够且高质量的核酸样本用于下游分析。这是现有条件下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有效手段,可减低可疑或者假阴性结果。 有数据表明:对于珍贵/微量及难处理的样本,基于AFA聚焦超声技术的生物大分子制备方案,其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得率,纯度,完整性等表面价值,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下游数据价值:1.qPCR 扩增效率提高;2医学样本如痰液中病毒核酸有效释放;3宏基因组样本有效破碎以便下游检出更多革兰氏阳性菌;4

文库复杂度提升,基因密集区以及GC富含区测序深度提升;5融合基因检出提升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种RNA病毒,可导致发热、鼻炎、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在老年人患者中,病毒载量较低,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需要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如RT-PCR法。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鉴定案例中,比较了聚焦超声技术(AFA)处理痰液结合MNAzyme探针法与Glass beads研磨方法处理痰液结合探针法对RSV病毒提取及扩增效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Glass beads方法相比,经Covaris AFA超声法处理后提取的核酸样本,检测到的Ct值明显减小(变化范围1.0 - 4.0 log),即经Covaris AFA 超声法处理的样本提取的病毒RNA得率更高。尤其是在7号样品中,使用Glass beads方法处理的样本,检测RSV-B呈阴性,而Covaris方法处理的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 在这个案例中,Covaris AFA超声法处理痰液的时间仅为30秒。这是因为聚焦超声技术的声波频率(500kHz)远远高于普通水浴超声,集中的能量可以

《病原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病原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检验(Experimental Pathogenic Biology Technique)课程号: 课程属性:专业课 先修课程: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 学分:3 学时:72 理论学时:0 实验(实践)学时:72 二、教学目的要求 病原微生物检验是病毒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的配套实验课程,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实验内容包括病毒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血清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检验方法、研究手段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培养、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报告撰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整个实验课程要学生自己完成,每2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单位,共同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掌握实验关键点和影响因素,能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结果,结论,讨论。 五、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实验1 动物接种技术及动物标本采集 1、动物接种:小鼠的腹腔接种、尾静脉接种、脑内接种以及灌胃

2、动物标本采集:胸腺、肝脏、脾脏、摘眼球取血 要求:熟悉动物实验常用的接种途径和标本的采集 实验2 鸡胚培养、原代细胞培养 1、原代细胞培养:选用10日龄的鸡胚,进行鸡皮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2、病毒的鸡胚培养:选用9~10日龄的鸡胚,采用尿囊腔途径接种病毒。 要求:熟悉原代细胞培养及尿囊腔接种病毒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实验3 传代细胞培养 选择生长良好的MDCK细胞,通过消化、分散、分装后进行培养。 要求:熟悉传代细胞培养的操作、要点。 实验4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 在长成单层的MDCK细胞上,接种病毒后进行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及细胞病变的类型。 要求:熟悉病毒的细胞培养的操作、要点,以及判断病毒感染细胞的程度。 实验5 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本实验包括一个单位血凝素的滴定、一个单位血凝素的确定和正式试验。 要求:掌握血凝效价、血凝抑制效价的判断,熟悉实验的影响因素和操作要点。 实验6 RT-PCR检测流感病毒 利用RT-PCR技术检测致病微生物致病基因,通过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要求:熟悉RT-PCR技术的操作要点、影响因素及凝胶电泳的结果观察。 实验7 病毒学检验讨论 利用所学病毒学检验知识对病毒性感染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 要求: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熟悉判断疾病的病原的要点。 实验8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完成某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要求:熟悉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的操作步骤、试验结果的判断以及试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9 消毒剂的定量杀菌试验 完成某消毒剂定量杀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时间的测定。 要求:熟悉消毒剂定量杀菌试验操作技术及结果计算方法。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为一门医学基础与临床检验密切结合的一门课程,其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该课程以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性(免疫性)为基础,重点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与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寄生虫病防治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寄生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与寄生虫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等方法。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掌握和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本科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寄生人体的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掌握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病原学检查的特点 4.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寄生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和预防医学。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按上课内容顺序) 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总论 2 肠道寄生虫 4 4 组织和胆道寄生虫 4 1 血液和淋巴系统寄生虫 4 3

考试 2 14 8 四、考核要求 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成绩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性质、范畴和任务。’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范畴和学习目的 (二)寄生关系、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 (三)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四)常用的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寄生虫和宿主概念,各类宿主,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3.常用的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寄生虫、宿主及相关概念。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E 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错误的是? A、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10天 B、干燥痰中可活2~8个月 C、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 D、耐热,63℃15分钟不死亡 E、对4%NaOH和6%H2S04有一定抵抗力 正确答案:,,D 3、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 正确答案:,,E

4、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正确答案:,,D 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C 6、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正确答案:,,E 7、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 8、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A 9、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正确答案:,,A 10、目前预防百日咳主要采用注射? A、类毒素

病原生物检验要求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检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条件和基本要求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实验室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病原生物学检验实验室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三个区。 一、清洁区 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入细菌检验标本。 二、操作区 1.整洁: 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一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一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灯照射30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整洁。 2.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及血清试验凝集颗粒观察,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室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3.通风: 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应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病原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病原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一、打开标本及处理 接受和打开标本的人员应当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接受过如何采用标准防护方法的培训,尤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标本的内层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标本打开处理时: 1.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标本管。 2.必须戴手套,并建议对眼睛和黏膜进行保护(护目镜或面罩)。3.打开标本管时,应用纸或纱布抓住塞子以防止喷溅。 二、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注入 1.通过认真练习和仔细操作,可以避免破损玻璃器皿的刺伤所引起的接种感染。应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 2.锐器损伤(如通过皮下注射针头、巴斯德玻璃吸管以及破碎的玻璃)可能引起意外注入感染性物质。 3.以下两点可以减少针刺损伤:(a)减少注射器和针头的使用(可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瓶塞,然后使用吸管取样而不用注射器和针头);(b)在必须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采取锐器安全装置。4.不要重新给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戴护套。一次性物品应丢弃在防/耐穿透的带盖容器中。

三、血清的分离 1.只有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这项工作。 2.操作时应戴手套以及眼睛和黏膜的保护装置。 3.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喷溅和气溶胶的产生。血液和血清应当小心吸取,而不能倾倒。严禁用口吸液。4.移液管使用后应完全浸入消毒液中。移液管应在消毒液中浸泡适当的时间,然后再丢弃或灭菌清洗后重复使用。 5.带有血凝块的废弃标本管,在加盖后应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 6.应备有适当的消毒剂来清洗喷溅和溢出标本。 四、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组织及排泄物的标准防护方法 设计标准防护方法(其中包括“常规预防措施”)以降低从已知或未知感染源的微生物传播危险。 五、玻璃器皿和“锐器” 1.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只能用实验室级别(硼硅酸盐)的玻璃,任何破碎或有裂痕的玻璃制品均应丢弃。 2.不能将皮下注射针作为移液管使用。 六、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盖玻片和涂片 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血液、唾液和粪便标本在固定和染色时,不必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应当用镊子拿取这些东西,妥善储存,并经清除污染和/或高压灭菌后再丢弃。 七、一次性接种环

病原生物学检验习题集

病原生物学检验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L型细菌:是指在某情况下,(如受溶菌酶或青霉素作用),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结构可 遭破坏,或其合成受到抑制,当菌细胞壁受损后细菌并不一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称L型细菌。 2.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正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 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叫转化。 3.SPA: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 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二者结合后,IgG的Fab段仍然可以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实验室常利用SPA这种特性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 4.抗原性漂移:通常认为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部分人群 对新毒株没有免疫力,引起小规模流行。一般认为是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 5.AIDS: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原体为HIV。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 播和垂直传播。临床表现经过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四阶段,最后常死于感染和相关肿瘤。 6.KIA: 克氏双糖实验,可检测出细菌是否能够分解乳糖、葡萄糖, 7.串珠试验:将待检菌接种于含青霉素0.05-0.5U/ml培养基上,经37℃培养6小时后, 炭疽杆菌可发生形态变化,显微镜下可见大而均匀的圆球状菌体,成串珠样排列,为串珠试验阳性。 8.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章节 9.汹涌发酵:将产气荚膜梭菌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该菌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 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10.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 的遗传性状,称转导。 11.溶原性转换:是指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如产气白 喉杆菌的形成。 12.接合:是指两个细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DNA转入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 得新的遗传性状,称接合。 13.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用于肠热症的辅助诊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及答案

免疫学部分 一、概述 【A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耐受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X型题】 1.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 A.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B.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 C.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 D.诱导组织细胞突变 E.防止肿瘤发生 二、抗原 【A型题】 1.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 A.<10kD B.< 9kD C.=10kD D.>10kD E.>100kD 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3.TD-Ag得名,是因为它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 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5.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6.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不同种属之间 7.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 A.自身耐受的终止 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 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D.免疫应答被抑制 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 8.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 A.特异性 B.交叉反应性 C.分子量大 D.异种性 E.化学结构复杂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 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

病毒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4.什么是真菌?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5.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这一类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支形状而称其为支原体。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 6.人体内的正常茵群是指什么? 在人的皮肤表面体表、口腔、鼻咽、肠道等腔道黏膜中都存在着细菌,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比如肠道菌群可以将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进行分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制造维生索等对人体都有益处。 7.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 细菌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病毒的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及抗体检测等途径。 真菌检测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免疫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8.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 衣原体检测可采用酶免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技术包括DNA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等和细胞培养法等。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9.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 根据病人的症状,医生的初步考虑属于某个部位感染就留取此部位的样本进行细

病原生物学论文

病原生物学论文学院:10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班级:中西医(2)班 学号:10411084 姓名:陶照能 老师:王业梅 日期: 2011.12.24

霍乱疫情 摘要: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怀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解放后我国已消灭本病,但国外仍有不断发生和流行,因此必须随时警惕本病的发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关键词: 案例: 案例一:2010年9月9日金陵晚报报道江苏出现近年来首起集体霍乱疫情,淮安一中学19名学生确认感染霍乱。这是近年来报告人数最多的一起霍乱疫情。江苏省卫生厅通报中还表示,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2010年10月21日,据外电报道,海地卫生官员21日表示,已有近140人因不明原因的急性腹泻传染病而死亡。2010年10月22日,当地卫生官员确定爆发的急性腹泻传染病为霍乱。这次爆发的疫情是震灾后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据了解当地恶劣的卫生条件(尤其是饮水卫生条件)是爆发霍乱的主要原因。11月17日已经有超过1000人死于霍乱。霍乱几乎蔓延到海地的各个省份,有超过16000人目前在医院中接受治疗。医疗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此前预测称,海地霍乱疫情蔓延恐将造成20万人感染。他们强调须加强对当地民众医疗知识的普及,使他们能够及时寻求治疗。海地的第二大城市海地角有谣传称,霍乱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带来的,居民受到鼓动开始示威。他们临街纵火,攻击联合国人员,骚乱已经持续3天,导致至少2人死亡,多人受伤。当地的棒球场现在充当临时医院,因为街道被示威者霸占,车辆难以通过,许多病患根本到不了医院,耽误治疗。同时,疫情迅速蔓延,仅17日一晚,就新增了200多名病患。联合国在海地驻扎了1万多名军警,联合国已否认海地这次霍乱是通过一名尼泊尔籍军人从境外带入海地的说法。报道称,西半球上次出现霍乱疫情已是将近20年前的事。当时,从秘鲁开始的疫情扩散到16个国家。从1991年到1997年,秘鲁累计有超过65万人感染霍乱。海地持续一个多月的霍乱疫情,目前仍处于失控状态。截至昨天,全国10个省中已有8个暴发霍乱,造成至少1200人死亡,近两万人住院治疗。在疫情发源地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疫情已遍布城郊各地,过去一周,每天大约有30到65名患者被送往医院,死亡率甚至高达7.5%。 病因和临床表现: 1、病因 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一个中古典生物型即霍乱的病原体,另一个是爱尔.托生物型即副霍乱的病原体。这两个生物型除某些生物学特征有所不同外,在形态学及血清学性状方面几乎相同,霍乱弧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霍乱弧菌产生致病性的是内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杀死弧菌,当胃酸暂时低下时或入侵病毒菌数量增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弧菌就时入小肠,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外毒素。这种外毒素对小肠粘膜的作用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过肠

病原生物学试题[资料]

病原生物学试题[资料]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2009 级公卫专业(类) 考核科目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 卷别 注:1、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2、教师批阅试卷和学生答卷用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因教学需要除外) 3、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单项选则(共35分,每题1分) (一)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具有的一条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D、可无致病性 (二)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三)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 A、生物合成 B、维持细菌的外形 C、参与物质交换 D、能量产生 (四)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基本结构是( )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五) 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侵袭力 (六) 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拟核) (七) 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八) 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 A、紫外线照射 B、煮沸5分钟 C、高压蒸气灭法 D、流通蒸气灭菌法 (九) 前噬菌体是指( ) A、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十) H—O变异属于( )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十一) 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 ) A、维生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微生态制剂(十二)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 A、食物中毒 B、细菌性痢疾 C、过敏性反应 D、菌群失调症 (十三)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十四)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透明质酸酶 ( ) (十五) 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C、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D、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十六) 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 A、外斐试验 B、糖发酵试验 C、靛基质试验 D、甲基红试验 (十七) 关于病毒核酸正确的选项是( )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2019年初级药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初级药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A1 1、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抑制病毒脱壳 C、抑制病毒复制 D、抑制病毒释放 E、直接杀伤病毒 2、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 A、细菌素 B、抗生素 C、抗毒素 D、干扰素 E、类毒素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钩端螺旋体 C、HIV病毒 D、肺炎支原体 E、沙眼衣原体 4、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二分裂法 C、出芽繁殖 D、复制方式 E、营养生殖 5、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真正机制是 A、激发细胞免疫 B、激发体液免疫 C、直接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 D、诱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 E、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病毒不能进入细胞 6、病毒感染后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靠 A、干扰素 B、溶菌酶 C、中和抗体 D、防御素 E、细胞毒性T细胞 7、临床常见的Ⅲ型变态反应有 A、血清病 B、新生儿溶血症 C、血清过敏性休克 D、输血反应 E、移植排斥反应

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B、属于获得性免疫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针对性强 D、只对引发免疫的相同抗原有作用,对其他种类抗原无效 E、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9、关于抗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C、具有异物性 D、具有特异性 E、具有大分子性 10、常见的第Ⅱ型超敏反应是 A、荨麻疹 B、过敏性哮喘 C、过敏性休克 D、新生儿溶血症 E、风湿病 11、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不包括 A、过敏性休克 B、过敏性鼻炎 C、输血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