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力和运动考前复习

力和运动考前复习

力和运动考前复习
力和运动考前复习

力和运动考前复习

1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3秒内位移大小为2.5米,第7秒内位移大小为2.9米,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0.1m/s2(B)0.68m/s2(C)1.35m/s2(D)1.5m/s2

17.AC

1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从B点往左都是光滑的,从B点往右都是粗糙的。质量分别为M 和m的两个小物块甲和乙(可视为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开始向右运动,它们在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静止。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s,甲运动的总时间为t1、乙运动的总时间为t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m,则s=L

(B)无论M、m取何值,总是s=0

(C)若M=m,则t1= t2

(D)无论M、m取何值,总是t1< t2

18.BD

10.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

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

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B)圆环可能匀速下滑

(C)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D)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

10. D

12.如图所示,物块从斜面的底端以确定的初速度开始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上的B点,如果在滑行过程中()

(A)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一定能滑行到B点

(B)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一定不能滑行到B点

(C)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能滑行到B点以上

(D)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不能滑行到B点

12. B

6.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当猴子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子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所示。关于F1和F2的大小,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M+m)g,F2<(M+m)g (B)F1=F2>(M+m)g

(C )F 1>F 2>(M +m )g (D )F 1<(M +m )g ,F 2>(M +m )g

11.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当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时推拖把的力F 的大小为( )

(A ))cos (sin θμθμ+

mg (B ))

cos (sin θμθμ-mg

(C ))sin (cos θμθμ-mg (D ))

sin (cos θμθμ+mg

6.A 11.B

19.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1/4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甲、乙始终保持平衡。则在此过程中( ) (A )推力F 变小 (B )挡板对乙球的弹力变大 (C )甲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D )乙球对物体甲的弹力变大 19. AC

4.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与竖直墙平行放置着一个截面为 1/4圆的柱状物体,在柱状物体

与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在柱状物体的右侧竖直面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柱状物体向左推过一段较小的距离,若使球与柱状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A )推力F 变小。

(B )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C )墙对球的弹力变大。

(D )球对柱状物体的弹力变大。 4. A

125.如图所示,轻杆BO 一端装在铰链上,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滑轮,重为G 的物体用细绳经滑轮系于墙上A 点,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将A 点沿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少许,则轻杆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 )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一直变小 (D )保持不变

109.如图所示,两个轻质小环A 、B 套在光滑固定的水平杆上,两环间距为a ,用原长为L 的轻质橡皮条分别连接两环(a

(A)若沿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小3F/3. (B)若沿垂直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F /3.

(b )

/s

/s (C)若沿杆方向,大小应为小3F /12 (D)最小值为3F /6.

109.ABD

122.一物块静置于水平面上,现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 使物体开始运动,如图

(a)所示。其后一段时间内拉力F 随时间变化和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0.9kg ,

g =10m/s 2

。根据图像可求得,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___________,

0~1s 内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sin37°=0.6,cos37°=0.8)

122. 1

3

,6.6

7.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是( )

7. C

1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 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 点压缩至A 点后于t =0时刻由静止释放,滑块t 1时刻经过O 点,t 2时刻运动到B 点停止。下列四个图像的实线部分能反映滑块从A 运动B 的v-t 图像的是( ) 16. D

(A ) (B ) (C ) (D

9.(12 分)如图所示,倾角θ为37°的粗糙斜面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2.5kg的物块,在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1.2s后,速度减为零,已知F=200 N。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sin37°=0.6,cos37°=0.8,g=10 m/s2)

9.(1) 0.5 (2).38.4

77.(14分)如图(a )所示,木板OA 可绕轴O 在竖直平

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 =8N 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 =1kg ,通过DIS 实验,得到如图(b )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试问:

(1)图(b )中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 o 多大?

(2)图(b )中图线与θ轴交点坐标分别为θ1和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说明

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 (3)θ1为多大?

(4)如果木板长L =2m ,倾角为37°,物块在F 的

作用下由O 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 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取sin37°=0.6,cos37°=0.8)

77.(1)6 m/s 2(2)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1,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且加速度为零时木板倾角为θ2,这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3)t ≈3.1s

33.(14分)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α=37°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5m 且固定,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段很小的弧形连接。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 0沿斜面向下滑动,若初始速度v 0=2.0m/s ,小物块运动2.0s 后停止在斜面上。减小初始速度v 0,多次进行实验,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 ,作出相应的t -v 0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 (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3)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v 0=3m/s ,则根据图象可以推知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为3s 。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给出推导过程;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解出正确的结果。

图a

-2

a

0-1

33.(1)21m s -沿斜面向上,(2)0.875 (3)不正确,1.23s

31.(12分)如图,将质量m =2kg 的圆环套在与水平面成θ=37?角的足够长直杆上,直杆固定不动,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杆上依次有三点A 、B 、C ,s AB =8m ,s BC =0.6m ,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5,对环施加一个与杆成37?斜向上的拉力F ,使环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已知t =4s 时环到达B 点。试求:(重力加速度g =l0m/s 2,sin37?=0.6,cos37?=0.8)

(1)F 的大小;

(2)若到达B 点时撤去力F ,则环到达C 点所用的时间。

31. (1)F =20N ,12N 。不符合要求。 (2)到C 点的时间为0.2s 或s 5

52.0+。

31.(12分)总质量为7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1000 m的直升飞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跳伞过程中的v-t图,试根据图象:

(1)求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1.(1)175N (2)1.04×105 J (3)155.67 s

专题运动和力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 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0分) 1. 如图1—19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 下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不可能为0 D.大小可能为F 2.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汁的定滑轮,绳一端系一质量 为M=10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5 kg 的猴子, 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1-20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 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l0 m/s 。) A .25 m/s B .5 m/s C .10 m /s D .0.5m/s 3. 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1—2l 所 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时 A . 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4. 如图1—22所示,物块先后两次从光滑轨道的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从B 处进入水平传送皮带到达C 处,先后两次进入皮带的速度相 等,第一次皮带不动,第二次皮带逆时针转动,则两次通过皮带所用 的时间t 1、t 2的关系是 A .t l > t 2 B. t l < t 2 C .t 1 = t 2 D .无法确定 5. 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 动,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6. 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 速度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A .若R v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B. 若R v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C .若R v 1∝,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D .若R v 1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7. 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刀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 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和力复习与练习

《运动和力》复习与练习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A 、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v 2、v 则 v 2>v>v 1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 v s t = t s v = v t s = v s t =

高中物理力与运动总复习题

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1.几种常见运动形式中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1)若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若物体处于匀速运动或保持静止时,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2)当物体运动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共线时,物体作直线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反,则物体作减速直线运动。 2.加速度与合外力间的关系、速度与加速度(合外力)间的关系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加速度大小与合外力大小成正比。它们间存在因果关系、矢量关系、同时关系、对应关系等多角度的联系。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一个物体速度大(即运动得快)不一定速度要变或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反过来,一个物体速度变化快,速度变化率大,但其运动速度不一定大。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在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中,都需要选择分析对象。选择对象的方法有隔离法和整体法。 隔离法:当以几个物体之中的某一个或一部分物体为对象进行分析时,这种选择方法为隔离法。 整体法:当以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对象进行分析时,这种选择方法为整体法。 (2)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于动力学有两种情形 (a)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处理该情形的思路和步骤如下: (b)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该情形的思路和步骤如下:

浙教版科学复习 运动和力专题

中考系列之运动和力复习 一、机械运动 考点一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①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a 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 1.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2.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4.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5.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7.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考点二速度和平均速度 ①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a ②知道速度的概念 a ③知道速度的单位 a ④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c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 ② ③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2)速度 ①计算公式:v=s/t ,变形s= ,t= 。 ②单位:m/s或者km/h,1m/s= km/h 4.下列运动物体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A.正在匀速通过拱桥的汽车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6.C.地球绕太阳匀速转动 D.在空中匀速盘旋的飞机 5.对于公式v=s/t,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反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 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 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八下期末专题复习《力》《运动和力》

八下期末专题复习《力》、《运动和力》 一、完成以下受力分析作图(使用刻度尺和2B铅笔作图)。 1、图1是踢出去的足球的运动轨迹,请作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2所示,画出小球摆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3、如图3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此时橡皮受力的示意图。 4、如图4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加速斜向上运动,请画出货物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5、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6、如图6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7、请在图7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悬浮在浓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力。 8、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的物块(物块未接触容器底)所受力的示意图. 9、如图9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物体以初速度V沿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向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0、如图10所示,物体A在传送带上水平向右做减速运动,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11、图11中,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木块B的受力示意图。 12、如图,12所示,木块在压力F和测力计作用下沿墙面向上匀速运动,请画出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13、如图13所示,作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14、如图14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沿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15、如图15所示,一小孩拉着木箱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进,请做出木箱受力的示意图。 16、如图16所示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进,画出动滑轮受力的示意图。 二、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一:力 人推箱子,人对箱子有。绳子拉着台灯,绳子对台 灯有。力是。 如下左图,说明力可以。 如右下图,说明力可以。 如右图中门,从三个不同点推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它和、一起称为力的三要素。 如右图,小姑娘向前推墙,自己会向滑行, 松手后,两个磁铁小车会运动,上面两个 现象都是因为:。 1、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 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

力和运动 复习方法指导 1、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两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能由公式S=vt说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态。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正确认识惯性: 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 (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保持”指始终具有的意思。 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3)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4、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这种看法认为:“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它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念相符合,使不少人认为它是对的。只有弄清这种说法的错误,才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以推车为例: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是推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停止用力,车在地面阻

盐城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0.2kg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 和弹簧压缩量?x 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m B .当?x =0.3m 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则有 k x mg ?= 解得 0.210 N/m 20.0N/m 0.1 mg k x ?= ==? 选项AC 错误; B .当△x =0.3m 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向上,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错误; D .图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斜面体ABC 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倾角为37o,其质量为M=5kg .现将一质量为m=3kg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并给予其一定的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已知斜面体ABC 并没有发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10m/s 2,sin37o=0.6.则关于斜面体ABC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N 及摩擦力f 的大小,下面给出的结果可能的有( )

力和运动复习(含详细知识点、历年经典考题)

第六章力和运动 课标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例: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例: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通过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3、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 本章知识点: 1、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相互作用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三种常见力: 弹力: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及原理和使用 重力:重力大小、方向 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判断(二力平衡) 本章实验: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6、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一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知识的梳理、疑点的辨析、巩固与训练,能够熟练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第六章力与运动 1、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附有标度。 ⑵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 2、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 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 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1、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和球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 B.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了,继续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是继续受力的原因,故B错; C.足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状态是一定会改变的,故C正确;D.正在飞行的足球,如果受力全部消失,则它将会沿力消失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2.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地面的支持力向上,汽车的牵引力方向向前,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B. 汽车的牵引力向前,阻力向后,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于车,是一对平衡

力; C. 重力竖直向下,阻力水平向后,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D. 汽车的牵引力水平向前,重力竖直向下,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3.下列情况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重力不是斜面对木块施加的。故这两个力不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给苹果的,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苹果给地球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5N,向左B.7N,向左C.7N,向右D.17N,向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A在水平方向受B物块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5N=7N,方向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指导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指导 【知识总揽】 【基础知识回顾】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如果选择的参照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 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越慢。 (2)速度: ①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②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③公式:v=。 ④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符号是,在交通运输中常用 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其中1 =3.6 。 (3)常见的两种机械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 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变速运动的运 动快慢可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及其测量 ①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②测量 Ⅰ.测量工具: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 确的测量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Ⅱ.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刻度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零刻度线:刻度尺的最小刻度;b.量程:刻度尺一次 能测出的最大长度;c.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 离。 在测量过程中要做到五会: a.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b.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要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 c.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d.会读:读数时,除了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e.会记:记录测量结果应注明单位。 (2)时间及其测量 ①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②停表的使用 计时开始时按动按钮,计时结束时再按动一次按钮。大表盘上的时间加上小表盘的时间即为计时时间。 (3)误差 ①定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 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我们称为误差。 ②减小方法:

中考物理总复习 考点讲解 第9讲 力和运动(含16年中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9讲力和运动 第1课时力 1.(2016·吉林)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C)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2.(2016·枣庄)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2016·株洲)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D)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挂在墙上的小球 4.(2016·菏泽)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B)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C.轴承间安装钢珠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 5.(2016·绥化)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2016·怀化)今年5月22日在怀化舞水河举行了盛大的全市迎“端午节”龙舟比赛.有14支队伍参加比赛,最后麻阳队荣获冠军.在比赛过程中是湖水对船桨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 7.(2016·雅安)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解: 8.(2016·张家界)小聪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相等.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间接(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比较a、c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第2课时力和运动

力与运动测试题

1、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同一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B、实验研究中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C、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D、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如图年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用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当压力减为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是() A . 5 牛 B . 10 牛 C . 40 牛 D . 50 牛 6、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7、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加速向上飞的运载火箭 B.正在减速的汽车 C.正在沿弧形轨道快跑的四驱车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8、如图2,小明用水平推力推车而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推力小于车子所受摩擦力 B. 车保持静止状态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推车的同时车子也推他,所以车没动 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一个重为2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8N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A.0.8N,0.6N B.1.0N,1.2N C.2.0N,0.2N D.0.6N,0.2N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日期教学主管签名 授课题目:运动和力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章,本章内容共有三大部分:运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内容非常切近学生生活,却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矛盾重重。 本节课是第1章的复习课,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复习回顾一遍本章所学的知识,加强对本章内容的理解,为学习下一章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华师社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其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力、二力平衡、惯性等有关知识。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机械运动”和“力”两种物理现象内在的联系,不论对于学生初中物理后续学习还是将来高中物理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属于初中阶段力学的基础。复习课学习的知识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不再像探究新知识那样充满乐趣,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往往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能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这些因素都给复习带来一定困难。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准确解释生活中典型实例,都将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复习课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2.了解速度的含义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画力的图示 5.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6.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7.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构建运动与力的知识网络 难点:全面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并解释与此相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1.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①说出参照物的概念 例.在一直线轨道上的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 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 ●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 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 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小明同学陪爸爸到公园散步,他看到了柳树上左右摆动的柳枝在湖水中 的“倒影”。则“倒影”相对于是__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 _________________是静止的。 ●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若同时又看到 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2.速度和平均速度 ①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例.图4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得两运动物体 运动时的信息: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2)两物体都做运动。 ②理解速度的概念③知道速度的单位 例.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 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复习各节相关重点知识,并配以例题和适当的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会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课程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课 程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运动和力》复习课导学案 邾城街第五初级中学江宏 明 一、基础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 态。 (2)得出: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_____而概括得出的。 2.惯性: (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利用和防 范举例:①利用:。②防 范:。 3.平衡状态:物体保持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 4.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5.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两个力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 (2)大小_____; (3)方向_____; (4)作用在 ___________。 6.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推断受力情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力的 大小和方向,推断另一个力的___________。 (2)判断运动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为平衡力,则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7.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_____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_____________的力。 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___ __、 (2) ____ _。 9.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2、、3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2、、3 二、考点分析、考题赏析 考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 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5.牛 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含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 一、选择题 1. (2018·桂林)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 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 ( 2018·枣庄)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3. (2018·嘉兴)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 害的是( ) 4. ( 2018·苏州)关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 5. ( 2018·常州)如图所示,密闭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内连杆对电视机 的施力示意图应为( )

6. (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 A位置的东侧 B. A位置的西侧 C. 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 ( 2018·南通)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右端与物块M连接,且于粗糙水平面上,当M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物块M拉至A处由静止释放,M向左最远可运动至B点.则物块( ) A.从A到O一直加速运动 B.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C.从O到B先加速后减速 D.从O到B先匀速后减速 8. ( 2018·临沂)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最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9. (2018·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2018·成都)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 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 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 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11. ( 2018·乐山)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力 运动和力专题训练

[课时训练(六) 力运动和力] 一、填空题 1.【2017·内江】如图K6-1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图K6-1 2.【2017·贵港】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K6-2所示,所测物体M 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图K6-2 3.如图K6-3所示,用手指支住刻度尺,当刻度尺静止时,手指支撑的位置正上方就是刻度尺的____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图K6-3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 5.【2017·成都】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联合举办冬奥会。冰壶是比赛项目之一,冰壶比赛冰壶的最上面覆盖着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如图K6-4所示,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________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________冰壶滑行的距离。(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图K6-4 6.如图K6-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掉下桌子),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 图K6-5 二、选择题 7.如图K6-6所示,林红和小勇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林红用力推一下小勇,其结果是( )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练习题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练习题 1.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正确 A 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B 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 有力对物体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D 摩擦阻力总是有害的 E 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F 施力的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G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A.单纯的实验方法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3.关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C.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加速下落B.匀速下落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5.一个重N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为了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需要给它施加的外力是 A. N B. 大于N C. 小于N D. 0N 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 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 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D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7.坐在车里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A. 车速越来越大 B. 车速越来越小 C. 车速不变 D. 与车速无关 8. 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5N,若把拉力增大到0.8N,仍使木块在该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A 1.3N B0.8N C0.3N D0N 9. 如 图物A重5N,现用一光滑棒对A施加一水平力F=10N,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且A在竖直墙壁上 A. 5N 匀速下滑,则A的右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B. 5N 竖直向上

力和运动专题

专题一:力和运动专题讲练 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部分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概念、规律较多,又都是今后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应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几种重要的物理方法,如隔离法和整体法、假设法、程序法、正交分解法等。常考的问题有物体的平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和磁场中的偏转、单体二过程问题、与平抛运动有关的“打排球”和山坡上的“投弹”问题、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卫星运动问题。同学们在后期必须对这些问题逐一落实,并能正确求解相关问题。 1.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决平衡问题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其次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然后采用力的矢量运算法则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运算,最后列平衡方程求解。 例1、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固定的光滑硬杆OA 、OB 之间的夹角为θ,在两杆上各套轻环P 、Q ,两环用轻轻绳相连,现用恒力F 沿OB 杆方向向右拉环Q ,当两环稳定时,绳的拉力是多大? 分析与解:将题中各隐含条件转化为显性条件: (1)轻环→不计重力,光滑杆→不计摩擦。 (2)环套在杆上→属于点与线接触,P 、Q 所受弹力方向与 杆垂直。 (3)两环稳定→静止状态→F 合=0. 综上所述,P 受两个力作用平衡,Q 受三个力作用平衡。 P 、Q 稳定后,P 、Q 环所弹力分别为F P 、F Q ,与杆垂直。 P 受绳弹力T 与弹力F P 作用平衡。 Q 受绳的拉力T /、弹力F Q 和拉力F 三力作用而平衡。如图2所示。 对Q 环由正交分解法有:T /.sin θ=F, 所以θ sin / F T T = =. 2.物体的两运动过程问题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的两过程问题是近几年的高考热点,同学在求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例2、(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天津试题)质量m=1.5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 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t=2.0s 停在B 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 离S=5.0m,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求恒力F 多大。(g=10m/s 2).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可作出物块的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设撤去力F 前物块的位移为S 1,撤去力F 时物块速度为V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1=μmg 对撤去力F 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的大小为:a 2=F 1/m=2m/s 2. 所以V=a 2t=4m/s. 撤去力F 后物块滑动的距离S 2=Vt/2=4m. 图 3 图 1 图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