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步骤

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本实验采用点测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揩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步骤如下:(1)1K02置“off“位,即断开集电极电阻1R3,调整1W01使1Q01的基极直流电压为2.5V左右,这样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高频信号源输出连接到单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1P01)。示波器CH1接放大器的输入端1TP01,示波器CH2接单调谐放大器的输出端1TP02,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 (用频率计测量),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200mv (示波器CH1监测)。调整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容1C2,使放大器的输出为最大值(示波器CH2监测)。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比较此时输入输出幅度大小,并算出放大倍数。

(2)按照表1-2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为200mv(示波器CH1监视),从示波器CH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幅值,并把数据填入表1-2。

表1-2

(3)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电压幅值,按照表1-2,画出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顺时针调整1W 01(此时1W 01阻值增大),使1Q 01基极直流电压为1.5V ,从而改变静态工作点。按照上述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测出幅频特性曲线。逆时针调整1W 01(此时1W 01阻值减小),使1Q 01基极直流电压为5V ,重新测出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1W 01加大时,由于I CQ 减小,幅频特性幅值会减小,同时曲线变“瘦”(带宽减小);而当1W 01减小时,由于I CQ 加大,幅频特性幅值会加大,同时曲线变“胖”(带宽加大)。

1.5V 时

5V 时

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按照上述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1R3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不接1R3时,集电极负载增大,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

Q 值增高,带宽减小。而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Q 值降低,带宽加大。

实验报告要求

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当101W 加大时,由于CQ I 减小,幅频特性幅值会减小,同时曲线变“瘦”(带宽减小);而当101W 减小时,由于CQ I 加大,幅频特性幅值会加大,同时曲线变“胖”(带宽加大)。

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

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测出接通与不接通31R 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不接31R 时,集电极负载增大,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Q 值增高,带宽减小。而当接通31R 时,接通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Q 值降低,带宽加大。 3.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基本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 值)的影响,并且掌握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方法。

实验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步骤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⑴幅频特性测量

①2K02往上拨,接通2C05(4.5P)。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6.3MHZ(用频率计测量),幅度300mv,然后用铆孔线接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2K03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入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CH1接2TP01,示波器CH2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反复调整2C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

②按照表2-1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300mv(示波器CH1监视),从示波器CH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表2-1。

表2-1

下拨

③测出两峰之间凹陷点的频率大致是多少。

④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按照表2-1,画出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⑤按照上述方法测出耦合电容为2C06(80P)(2K02拨向下方)时幅频特性曲线。

3. 放大器动态范围测量

2K02拨向下方,接通2C06。高频信号源输出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调

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幅度100mv。2K03拨向下方,使高频信号源输出送入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CH1接2TP01,示波器CH2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按照表2-2放大器输入幅度,改变高频信号源的输出幅度(由CH1监测)。从示波器CH2读取出放大器输出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表2-2,且计算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值。可以发现,当放大器的输入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放大倍数开始下降,输出波形开始畸变(失真)。

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耦合电容为2C05和2C06两种情况下的幅频特性,计算幅值从最大值下降到0.707时的带宽,并由此说明其优缺点。比较单调谐和双调谐在特性曲线上有何不同?

连接2C06时,带宽较宽,曲线较为明显,方便选取频率

2.画出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与输入电压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当放大器输入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输出波形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当放大器输入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放大倍数开始下降,输出波形开始失真。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到双调谐回路的各种参数,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实验3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实验步骤

2.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示波器接3TP02,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口3V01。电位器3W02反时针调到底,使输出最大。开关3K05拨至右侧,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3K01、3K02、3K03、3K04分别控制3C06(10P)、3C07(50P)、3C08(100P)、3C09(200P)是否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四个开关接通的不同组合,可以控制电容的变化。例如3K01、3K02往上拨,其接入电路的电容为10P+50P=60P。按照表3-1电容的变化测出与电容相对应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峰一峰值V P-P),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

表3-1

3.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将开关3K05拨至左侧,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按照上述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3-1中。

5.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

分别将开关3K05打至左测(S)和右侧(P)位置,改变电源电压E C,测出不同E C下的振荡频率。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3-2中。

其方法是: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3P01,电位器3W02反时计调到底,选定回路电容为50P。即3K02往上拨。用三用表直流电压档测3TP01测量点电压,按照表3-2给出的电压值Ec,调整3W01电位器,分别测出与电压相对应的频率。表中△f为改变Ec时振荡频率的偏移,假

定Ec=10.5V时 ,△f=0,则△f=f-f10.5V。

表3-2

6.8.8MHZ频率的调整

在用各个模块构成无线收、发系统时,需要用到LC振荡器模块,作为接收系统中的本振信号。此时振荡频率需要8.8MHZ左右,如何得到8.8MHZ左右的频率,其方法如下:(1)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时(3K05往右),3K01、3K02、3K03、3K04四个开关全部往下拨,此时输出的振荡频率为8.8MHZ左右。如果频率高于8.8MHZ,可将3K01往上拨,这样频率可以降低。

(2)振荡电路为克拉泼电路时(3K05往左),3K02、3K03接通(往上拨),此时输出振荡频率为8.8MHz左右。如果频率相差太大,可调整四个开关的位置。

实验报告

1.根据测试数据,分别绘制西勒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比较。

希勒电路幅频特性曲线:

克拉泼电路幅频特性曲线:

2.根据测试数据,计算频率稳定度,分别绘制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的C

E f f —0

曲线。

3.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在测量克拉泼振荡器幅频特性时,电容C 非常小时,振荡频率与输出电压都没有测量值。在电容C 非常小时,不满足起振条件,克拉泼振荡器无法振荡。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提的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基本掌握了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 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实验4 石英晶体振荡器

实验步骤

静态工作点测量

改变电位器4W01可改变4Q01的基极电压V B,并改变其发射极电压V E。记下V E的最大、最小值,并计算相应的I Emax、I Emin值(发射极电阻4R04=1KΩ)。

Max 3.073 min 2.003

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⑴实验初始条件:V EQ=2.5V(调4W01达到)。

⑵调节电位器4W01以改变晶体管静态工作点I E,使其分别为表4.1所示各值,且把示波器探头接到4TP02端,观察振荡波形,测量相应的振荡电压峰-峰值V p-p,并以频率计读取相应的频率值,填入表4.1。

表4.1

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分析静态工作点(I EQ)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过高静态工作点饱和失真,过低静态工作点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影响三极管工作状态及稳定后输出电压幅值。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使三极管处于小信号高增益状态,可以加速三极管从振荡进入平衡状态的过程。另一方面,静态工作点的改变引起三极管平均跨导的改变,进一步引起反馈系数F的改变,从而改变最后稳定信号的输出幅值。负载则影响品质因数Q,进而影响频率稳定度。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等因素对晶体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并阐述缘由。

晶体振荡器的品质因数高于LC振荡器,从而拥有更高的频率稳定度。所以晶体振荡器受静态工作点影响较小,带负载能力方面性能高于LC振荡器。当负载变化时,若振荡比较稳定基本不影响振荡的频率,负载越大,因而输出幅度越小。

3.对晶体振荡器与LC振荡器之间在静态工作点影响、带负载能力方面作一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若在石英晶体的两个电极上加一电场,晶片就会产生机械变形。反之,若在晶片的两侧施加机械压力,则在晶片相应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注意,这种效应是可逆的。如果在晶片的两极上加交变电压,晶片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晶片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在一般情况下,晶片机械振动的振幅和交变电场的振幅非常微小,但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振幅明显加大,比其他频率下的振幅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它与LC回路的谐振现象十分相似。它的谐振频率与晶片的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尺寸等有关。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本实验学习了石英晶体振荡器及串联型晶体振荡器的结构和应用原理,对振荡器进行微调得到不同结果,进一步了解振荡器工作原理和在电路中的作用。

实验5 晶体三极管混频实验

实验步骤

中频频率的观测

将LC 振荡器输出频率为8.8MHZ作为本实验的本振信号输入混频器的一个输入端(IN1),混频器的另一个输入端(IN2)接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6.3MHz V P-P =0.4V)。用示波器观测5TP01、5TP02、5TP03,并用频率计测量其频率。并计算各频率是否符合Fi=F L-Fs。

混频的综合观测

将调制信号为1KHZ载波频率为6.3MHZ的调幅波,作为本实验的射频输入,用双踪示波器的观察5TP01、5TP02、5TP03各点波形,特别注意观察5TP02和5TP03两点波形的包络是否一致。

实验报告

1.根据观测结果,绘制所需要的波形图,并作分析。

2.归纳并总结信号混频的过程。

将高频新高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音频调制的载波频率为6.3MHz的调幅波,作为本实验的载波输入,用双踪示波器观察5TP01\5TP02\5TP03各点波形,特别注意观察5TP02和5TP03两点波形的包络是否一致。

混频器是频谱线性搬移电路,是使信号的频率从一处线性搬移至另一处的电路。它是一个六端网络。它有两个输入电压,输入信号us和本地振荡信号ul,其工作频率分别为fc和fl输出信号为uI,称为中频信号,其频率是fc和fl的差频或和频,称为中频fI,fI=fl±fc。

归纳总结:混频器是频谱线性搬移电路,是使信号的频率从一处线性搬移至另一处的电路。它是一个六端网络。它有两个输入电压,输入信号us和本地振荡信号ul,其工作频率分别为fc和fl输出信号为uI,称为中频信号,其频率是fc和fl的差频或和频,称为中频fI,fI=fl±fc。利用ic和UBE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的频率变换,具有变频增益高的特点。混频器的功能是将载波为(高频)的已调波信号不是真的变换为另一载频

fi的已调波信号,而保持原调制规律不变。

实验6 集成乘法器混频器实

实验步骤

中频频率的观测

将LC 振荡器输出频率为8.8MHZ作为本实验的本振信号输入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IN1),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IN2)接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6.3MHZ V p-p=0.4V)。用示波器观测6TP01、6TP02、6TP03、6TP04波形,用频率计测量6TP01、6TP02、6TP04的频率。并计算各频率是否符合Fi=F L-Fs。当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时,输出中频6TP04的波形作何变化,为什么?

混频的综合观测

将音频调制信号为1KHz载波频率为6.3MHZ的调幅波,作为本实验的射频输入,用双踪示波器观察6TP01、6TP02、65TP03、6TP04各点波形,特别注意观察6TP02.和6TP04两点波形的包络是否一致。

六、实验报告

归纳并总结信号混频的过程。

将载波为高频的已调波信号不失真的变换成另一载频的已调波信号,而保持原调制规律不变。将一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的频率进行相加或相减,然后输出。

实验7 中频放大器

实验步骤

中频放大器输入输出波形观察及放大倍数测量

将高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2.5MHz ,峰一峰值Vp-p=150mv (注意先测频率,然后再调幅度,否则幅度太小时,频率计测不出。),其输出送入中频放大器的输入端(IN ),用示波器测量中放输出7TP02点的波形,微调高频信号源频率使中放输出幅度最大。调整7W02,使中放输出幅度最大且不失真,并记下此时的幅度大小,然后再测量中放此时的输入幅度,即可算出中放的电压放大倍数。

2.61M 18.4V 150mV

3.测量中频放大器的谐振曲线(幅频特性)

保持上述状态不变,按照表7-1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为150mV (示波器CHI 监视),从示波器CH2(接7TP0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幅值,并把数据填入表7-1,然后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按照表7-1,画出中频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从曲线上算出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

4. 输入信号为调幅波的观察

在上述状态下,将输入信号设置为调幅波,其载波为2.5MHZ。用示波器观察中放输出7TP02点的波形是否为调幅波。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中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18.4V÷150mV=122倍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中频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并算出通频带。

3.总结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学习,明白了中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放大倍数的

及通频带的计算。

实验8 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调制信号源:采用低频信号源中的函数发生器,其参数调节如下(示波器监测):?频率范围:1kHz

?波形选择:正弦波

?输出峰-峰值:300mV

(2)载波源:采用高频信号源:

?工作频率:2MHz用频率计测量;

?输出幅度(峰-峰值):200mV,用示波器观测。

2.输入失调电压的调整(交流馈通电压的调整)

集成模拟相乘器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输入失调调零,也就是要进行交流馈通电压的调整,其目的是使相乘器调整为平衡状态。因此在调整前必须将开关8K01置“off”

(往下拨),以切断其直流电压。交流馈通电压指的是相乘器的一个输入端加上信号电压,而另一个输入端不加信号时的输出电压,这个电压越小越好。

(1)载波输入端输入失调电压调节

把调制信号源输出的音频调制信号加到音频输入端(8P02),而载波输入端不加信号。用示波器监测相乘器输出端(8TP03)的输出波形,调节电位器8W02,使此时输出端(8TP03)的输出信号(称为调制输入端馈通误差)最小。

(2)调制输入端输入失调电压调节

把载波源输出的载波信号加到载波输入端(8P01),而音频输入端不加信号。用示波器监测相乘器输出端(8TP03)的输出波形。调节电位器8W01使此时输出(8TP03)的输出信号(称为载波输入端馈通误差)最小。

3.DSB(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形观察

在载波输入、音频输入端已进行输入失调电压调节(对应于8W02、8W01调节的基础上),可进行DSB的测量。

(1)DSB信号波形观察

将高频信号源输出的载波接入载波输入端(8P01),低频调制信号接入音频输入端(8P02)。

示波器CH1接调制信号(可用带“钩”的探头接到8TP02上),示波器CH2接调幅输出端(8TP03),即可观察到调制信号及其对应的DSB信号波形。其波形如图8-3所示,如果观察到的DSB波形不对称,应微调8W01电位器。

图8-3 图8-4

(2)DSB信号反相点观察

为了清楚地观察双边带信号过零点的反相,必须降低载波的频率。本实验可将载波频率降低为100KHZ(需另配100KHZ的函数发生器),幅度仍为200mv。调制信号仍为1KHZ(幅度300mv)。

增大示波器X轴扫描速率,仔细观察调制信号过零点时刻所对应的DSB信号,过零点时刻的波形应该反相,如图8-4所示。

(3)DSB信号波形与载波波形的相位比较

在实验3(2)的基础上,将示波器CH1改接8TP01点,把调制器的输入载波波形与输出DSB波形的相位进行比较,可发现:在调制信号正半周期间,两者同相;

在调制信号负半周期间,两者反相。

4.SSB(单边带调制)波形观察

单边带(SSB)是将抑制载波的双边带(DSB)通过边带滤波器滤除一个边带而得到

的。本实验利用滤波与计数鉴频模块中的带通滤波器作为边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中心

频率104KHZ左右,通频带约12KHZ。为了利用该带通滤波器取出上边带而抑制下边带。

双边带(DSB)的载波频率应取100KHZ。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载波频率为100KHZ(需另配100KHZ的函数发生器),幅度300MV的正弦波接入

载波输入端(8P01),将频率为4KHZ,幅度300mv的正弦波接入音频输入端(8P02)。

按照DSB的调试方法得到DSB波形。将调幅输出(8P03)连接到滤波与计数鉴频模块中

的带通滤波器输入端(15P05),用示波器测量带通滤波器输出(15P06),即可观察到SSB信号波形。在本实验中,正常的SSB波形应为104KHZ的等幅波形,但由于带通滤波器频带较宽,下边带不可能完全抑制,因此,其输出波形不完全是等幅波。

5.AM(常规调幅)波形测量

(1)AM正常波形观测

在保持输入失调电压调节的基础上,将开关8K01置“on”(往上拨),即转为正常调幅状态。载波频率仍设置为2MHZ(幅度200mv),调制信号频率1KHZ(幅度300mv)。示波器CH1接8TP02、CH2接8TP03,即可观察到正常的AM波形,如图8-5所示。

图8-5

调整电位器8W03,可以改变调幅波的调制度。在观察输出波形时,改变音频调制信号的频率及幅度,输出波形应随之变化。

(2)不对称调制度的AM波形观察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样板.doc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

“水难道会变多吗?”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设阶段 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在还没有学习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假设的回答。教师再从学生假设中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要研究的问题中去。 例如,《水蒸气的凝结》,教师将还在冒白气的温水杯加盖,过一会儿再揭开盖,请同学们看盖上的水珠,水蒸气碰到什么样的物体在上面结成水珠呢?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发表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说:“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结成水珠。”有的说:“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结成水珠。”教师接着说:“那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这样就逐渐地把学生引入要研究的课题。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阶段

医疗报告生物医学仪器实验报告

数据采集综合性训练 目录 一、科研训练目的以及内容3 二、科研训练设备3 三、采集系统构成3 四、驱动程序说明5 五、程序框架6 六、代码关键算法说明7 七、实验总结及讨论8 八、专题资料总结11 参考文献17 指导教师:邹远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0843015044 王夕雨 一、科研训练目的及内容

1、科研训练目的 数据采集是仪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计算机语言、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同时要求具备计算机编程、设备器件组装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此项训练,能将多门课程的内容融合,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同时为学生进入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阶段,打下工程运用的基础。 2、科研训练内容 1、USB和BIOPAC的AD/DA、数字IO的编程(VC++)和使用 2、练习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 3、练习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二、科研训练设备 1、计算机 2、USB数据采集卡和BIOPAC数据采集器 3、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三、采集系统的构成 本次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USB数据采集与电脑和示波器数据采集,信号发生器用FG-275/FG-273A。 图1数据采集卡 图2信号发生器 图3示波器 USB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下图1所示。[1]

图4、USB数据采集系统 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如图5。泰克TDS3000C系列示波器拥有高达500MHz的带宽,在紧凑的电池供电的设计中提供了经济的性能,这一流行的产品系列现在配有USB主机端口和PC连接软件,同时提供了熟悉的操作和简单的导航功能,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学习和重新学习怎样使用示波器,用更多的时间完成手头的任务。[2] 图5、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 FG-275/FG-273A函数信号发生器。[3] FG-273A/-275函数信号发生器规格 方波特性: 对称性:±3%或更小(100Hz时) 上升及下降时间:最大100ns(最大输出) 正弦波特性: 失真:1%或更小(100KHz时) 三角波特性: 线性:1%或更小(100KHz时) 电源要求:100/120/220/240VAC,50/60Hz,约20VA 尺寸:240(宽)×64(高)×190(长)mm 重量:1.8kg 特点: ·扫描/函数/脉冲信号产生

实验一 手工测试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测试技术》 题目:上机1 手工测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上机1 手工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找出软件的缺陷,熟悉软件测试后期的测试工作。 2.复习软件测试的确认测试,黑盒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找出鸿飞记事本的20个bug。 三.软件缺陷 1.登陆界面缺陷。某些文字使用淡灰色字体,不够突出,容易被用户忽略。 2.不是第一次登陆并之前修改用户密码之后,仍提示“默认密码为1,登陆后请修 改”;容易对用户产生误导。 3.界面按钮不够清晰、突出,易对用户造成困扰。 4.用户可以一次性修改用户名和密码,造成用户信息安全隐患。 5.皮肤设置时,软件控制按钮会随界面的皮肤设置而改变,一些特殊的皮肤颜色会 掩盖软件控制按钮,尤其是白色皮肤的时候。

自动保存,一旦改变后即使用户觉得没原来的好也就不能取消。 7.软件的使用帮助是互联网的外连接,而软件介绍时说不需要网络即可以使用。一 旦用户没有连接网络而用户又不会使用,此时使用帮助起不到帮助效果。 8.软件使用框架嵌套,大框架的边框颜色不协调且不能修改。 9. 没有告诉用户打开日志的方法。 10.文本的背景颜色过于浓厚会掩盖文本内容

立日志时比它早建立的日志之前。 体设置”按钮修改;有的时候会出现乱码,如图“人”卧倒了。

13.字体大小设置只有1-7七个规格,可选字体大小过少。 14.表格插入有问题。没有插入选项,自动选择三行三列,只能一行、一列的修改, 工作繁琐,尤其是大表格的时候。 15.文本没有撤销功能,如某些文字视频、表格、文档插进去之后不能撤销。 16.正在编写日志时突然退出时,只提示是否退出,并不提示是否保存编写的日志。 17.图片插入后不能删除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医疗仪器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仪器设计 2014-2015-第1学期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周志洋、易杰瑞、常明、张明 学号:2011092010017、201109101019、2011091010011、2011091030016 指导教师:廖小丽 实验地点:沙河校区 实验时间:2014年12月30日 一、实验室名称:主楼西420 二、实验名称:液晶显示实验 三、实验学时:2学时 1.1 液晶显示器概述 1. 概述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液晶显示器并不陌生。液晶显示模块已作为很多电子产品的通用器件,如计算器、万用表、电子表及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显示的主要是数字、专用符号和图形。 2.主要优势 1、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 2、数字式接口。 3、体质小、重量轻。 4、功耗低。 5、辐射小。(可通过屏蔽电路解决) 1.2 LCD液晶显示器原理 1、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控制特定的显示区域就可以得到特定的图形。 2、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按颜色区分:黑白显示、彩色显示。

按显示方式区分:段式、字符式、点阵式等。 按驱动方式区分:静态(Static)驱动、单纯矩阵(simple Matrix)驱动、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驱动。 3、液晶显示器各种图形的显示原理 1)线段显示 点阵图形式液晶由M*N个显示单元组成,假设LCD显示 屏有64行,每行有128列,每8列对应1Byte(字节)的8位, 即每行有16Byte,共16*8=128个点组成,屏上64*16个显示单 元与显示RAM区1024Byte相对应,每一字节的内容与显示 屏上的亮暗相对应。 2)字符显示 每个字符都是由6*8或8*8点阵组成,既要找到和显示屏 相对应的显示RAM区的8Byte,还要使每字节的不同位置为 1,其他的为0,为1点亮,为0不亮。由此组成某个字符。 内部带字符发生器的控制器的液晶显示器,让控制器工作在文本方式,找出显示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某字符对应的代码即可。 3)汉字的显示 一般采用图形的方式,首先提取汉字的点阵码,每个汉字占32Byte,找出显示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要显示的汉字的第一个字节,光标位置加1,送第二个字节······直到32Byte显示完,就可以在LCD上得到一个完整的汉字。 1.3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简介 相对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功能更多,步进可以显示字符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并且可以实现屏幕上下左右滚动、动画、反转、闪烁等功能,用途十分广泛。 按显示点阵数分类:128W*64H、132W*32H、192W*64H、320W*240H等 12864LCD 128×64点阵液晶显示屏有三种控制器,分别是KS0107(KS0108)、T6963C和ST7920,三种控制器主要区别是:KS0107(KS0108)不带任何字库、T6963C带ASCII码,ST7920带国标二级字库(8千多个汉字)。 模块主要硬件构成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滕州市辰龙希望小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 选做 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 头 实验步骤: 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 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 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选做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 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点燃蜡烛,将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看是否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材料: 每组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手工焊接实验报告

手工焊接实验报告 篇一:手工焊实训报告 XX大学 手工焊实训总结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焊接 XX大学 完成时间: 2012 年月日 1 2 3 4 篇二:手工电弧焊实习报告 学校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主要安排在新疆土哈油田建设有限公司进行,以顶班上岗为主,通过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单位的各方面工作,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要领,做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 我在吐哈油建公司实习以有几个月了,公司首先对我门进行了手工焊接的培训,培训期间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体验到当今电焊界普遍所应用的方法,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且必将影响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实践经验。 手工电弧焊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课,是学生学习焊接技术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实习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焊接的基础知识,了解焊接的一般操作,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焊接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了我们的素质。实习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

过这次几个月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在这几个月内,大家每天都要加强学习焊接技术,并在很短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焊工作业的过程,我们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很顺利的完成各自的实习内容,并且基本上都达到了老师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学习焊接的操作,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工件,虽然这几个月的焊接实习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实习中,安全是第一位,这是每个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工科类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意义的实习课,也是我们一次,离开课堂严谨的环境,感受到车间的气氛,亲手掌握知识的机会。 实习要求

科技实验报告.doc

科技实验报告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 “×××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

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

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报告1-9

日期指导教师胡秀枋成绩 同组同学姓名 《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报告一 物理部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一次性注射针刚度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2.说出三个注射针针管测试产品中产品标记的意义。 3.本次注射针针管的刚度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4.说出注射针针管的刚度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方法。 实验二、一次性注射器滑动性能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和计 算方法。 3.如何进行一次性注射针滑动性能检测中行程的设定? 实验三、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一次性注射器器身密合性(正压)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 判定方法。 实验四、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 实验设备名称与型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方法 供试品名称型号:

操作步骤: 三、实验数据记录:输液器型号 测试人员: 记录人员: 四、操作问答题: 1.本次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仪器名称和测试方法。 2.说出基于电阻法原理微粒检测各项实验数据意义和检测结果判定方法。

数电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六

实验一 TTL与非门的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即通过分析电路,说明电路的逻辑。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根据逻辑符号的功能逐级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最好得到表示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函数式。然后利用卡诺图或公式化简法将得到的函数化简或变换,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为了使电路的逻辑功能更加直观,有时还可以把逻辑函数式转化为真值表的形式。 2.逻辑组合电路的设计: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电路,陈伟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SSI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①逻辑抽象;分析时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 ②定义逻辑状态的含义:以二值逻辑0、1表示两种状态。 ③列出真值表 ④写出逻辑表达式,并进行化简,根据选定器件进行转换。 ⑤画出逻辑电路的连接图。 ⑥实验仿真,结果验证。 三、实验仪器及器件 数字万用表1台

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四、实验内容 1.设计5421BCD 码转换为8421BCD 码(用双输入端与非门实现)。 四位自然二进制码 5421BCD码 B3 B2 B1 B0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伪码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根据5421BCD 码与8421BCD 码真值表可得 2.设A 、B 、C 、D 代表四位二进制变量,函数X=8A-4B+2C+D ,试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判断当函数值介于4

实验六-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 姓名胡艺敏学号38 系别 女 数计学院 班 级 11计科师 范 主讲教师江凤莲指导教师江凤莲实验日期2013 4-27 专 业 计算机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利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建立视图表和关系图(图表),加深对视图和图表概念的理解,了解视图和图表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调出创建视图向导,在图书-读者库中按下列T-SQL描述创建读者视图。 CREATE VIEW 读者_VIEW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读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编号=读者.编号; 2)调出向导,按T-SQL描述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3)调出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_借阅图表的操作。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通过“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4)查看以上视图和图表的属性,并修改到正确为止。 三、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代码(可加附页): (1)基本操作实验 1)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给定的T-SQL语句确定视图结构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视图结构信息 序号视图名 数据库 名 相关表名列定义元组定义 1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读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 编号 2 借阅_计算 机图书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图表结构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图表结构信息 图表名数据库名主表名参照表 名 关联定义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借阅图书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2)实验结果(可加附页):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Na +HCl COOH +NaC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应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名称综合图形界面程序设计 实验时间2014年5月5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教学中心 指导教师薛景 学生姓名臧玉付班级学号120010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 (计算机通信)

2、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软件,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请在下方空白处填写本程序的全部 ..程序代码及软件界面截图)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Panel; import javax.swing.JTextArea; import javax.swing.JTextField;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JFrame { private final int BUTTON_WIDTH=50; private final int BUTTON_HEIGHT=40; JButton one=new JButton("1"); JButton two=new JButton("2"); JButton three=new JButton("3"); JButton four=new JButton("4"); JButton five=new JButton("5"); JButton six=new JButton("6"); JButton seven=new JButton("7"); JButton eight=new JButton("8"); JButton nine=new JButton("9"); JButton zero=new JButton("0"); JButton DOT=new JButton("."); JButton ADD=new JButton("+"); JButton SUB=new JButton("-"); JButton MUL=new JButton("*"); JButton DIV=new JButton("/"); JButton EQU=new JButton("=");

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心电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 1.复习放大器,滤波器等相关知识,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要求掌握心电测量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锻炼电路板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3.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电源,示波器,电机夹,导线若干,电路板一块 实验原理 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ECG) 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

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早在1903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ECG及参数如下: 典型心电图波形 目前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X方向每格0.04秒,Y方向每格0.1mv.一般来说,P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T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P波止. 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实验报告模板.doc

实验报告模板 不知道如何写实验报告的朋友,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实验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报告模板1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实验报告模板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 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氯化钠正常平坦正常平坦注20%氯化正常平坦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医学实验报告模板

泸州医学院 本科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班级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课程名称 时间 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标准实验报告格式(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睿黾学号: 2209101028 指导教师:廖小丽实验地点:人文楼 418 实验时间:2006.6.2 一、实验室名称:医疗仪器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一维、二维成像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的原子核在梯度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的自发辐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来进行成像。 五、实验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同时对每一个参数改动后对磁共振信号及图像影响的 效果有直观的认识,了解一维、二维成像原理,进一步熟悉磁共振成像原理。 六、实验内容: 采用定标样品(三注油孔)对一维成像(空间频率编码)有所认识。对梯度场各参数对 一维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了解瞬间梯度场,对二维成像(空间相位编码)有所认识。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 和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七、实验器材: gy-ctnmr-10ky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计算机、注油三孔实验样品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连线。 2.开机预热。 3.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打开磁共振成像软件,设置共振频率:按下“参数设 置”页面再按下“自动采集”出现采集的信号图及傅立叶变换 的频谱图,调节“频率设置”中间的按钮,直至出现波形符合预期目标的图形。 4.调节匀场:分别调节电源上匀场调节电位器并同时调节软件中的xy匀场至傅立叶频 谱图中峰最尖锐最高信号最长,适当调节共振频率,使波形看上去尽量平滑。 5.设置z梯度场和一维成像:调偏z匀场调节使峰变宽变低,同时出现z轴线上投影的 一维成像信号。调节z梯度和工作频率,使得信号频谱占半个屏幕同时在中间。 6.二维磁共振成像记录:按下“成像记录及操作”,然后按下“记录”等待2分钟,记

实验六 一维数组实验报告

*** 软件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 学院: ***教务处

⑷一维数组排序。 四、实验过程及内容:(运行结果请抓图到对应题目的下方) 1. 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2.程序填空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9个评委给某个参赛选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该参赛选手的平均分。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3. 程序填空题。有数列1,1,2,4,7,13,24…,该数列的规律是从第4项起,每项是它的前三项之和。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将该数列的前30项存放在一维数组中,输出时每行输出5个数。填空完成程序。 实验结果: 4. 程序改错题。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5. 程序改错题。某公司从用公用电话传递数据,数据是四位的整数,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加密,加密规则为每位数字都加上5,然后用和除以10的余数代替该数字,再将第一位和第四位交换,第二位和第三位交换。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实验结果: 6. 小楚参加了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班,共30次课,由于路途较远,每次都是打车去上课,来回的车费分别存储在数组a和b中,其中-1表示未去上课。 编程计算小楚参加培训班共打车花费多少钱?(要求保留1位小数,用循环实现) 输出结果的形式为: s=1234.5 a数组和b数组定义如下: double a[30]={31.0,32.0,30.3,32.8,30.5,30.6,31.0,32.8,-1,31.8,31.9,31.5,32.3,32.3,31.8,32.5 ,31.5,30.3,30.4,32.5,30.2,30.2,30.7,32.1,32.1,31.4,31.9,31.9,-1,30.5}; double b[30]={30.2,30.2,30.3,31.6,32.7,31.5,30.4,32.4,-1,31.0,31.8,32.1,31.6,31.4,32.4,32.1 , 32.5,32.3,32.5,31.4,31.2,30.3,32.3,30.7,31.3,30.2,31.1,30.5,-1,31.9}; 五、实验小结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班级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图像增强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常用的图像的增强技术。 2:熟悉并掌握MA 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的使用。 3:实践几种常用数字图像增强的方法,增强自主动手能力。 二、实验任务 对于每张图像(共三张图片),实现3种图像增强方法。根据图像的特点,分别选用不用的图像增强算法。 三、实验内容(设计思路) 1、artery_vessel (1)直方图均衡化 直方图是图像的最基本的统计特征,它反映的是图像的灰度值的分布情况。直方图均衡化的目的是使图像在整个灰度值动态变化范围内的分布均匀化,改善图像的亮度分布状态,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灰度直方图是图像预处理中涉及最广泛的基本概念之一。 图像的直方图事实上就是图像的亮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一幅图像的所有象素集合的最基本的统计规律。直方图反映了图像的明暗分布规律,可以通过图像变换进行直方图调整,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直方图均衡化是指:采用累积分布函数(CDF)变化生成一幅图像,该图像的灰度级较为均衡化,且覆盖了整个范围[0,1],均衡化处理的结果是一幅扩展了动态范围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就是通过灰度变换将一幅图像转换为另一幅具有均衡直方图,即在每个灰度级上都具有相同的象素点数的过程。主要用途是:将一幅灰度分布集中在较窄区间,细节不够清晰的图像,修正后使图像的灰度间距增大或灰度分布均匀,令图像的细节清晰,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2)中值滤波加直方图均衡化 中值滤波法是一种非线性平滑技术,它将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该点某邻域窗口内的所有像素点灰度值的中值。 中值滤波是基于排序统计理论的一种能有效抑制噪声的非线性信号处理技术,中值滤波的基本原理是把数字图像或数字序列中一点的值用该点的一个邻域中各点值的中值代替,让周围的像素值接近的真实值,从而消除孤立的噪声点。方法是用某种结构的二维滑动模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