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欧阳修俗艳词成因

试论欧阳修俗艳词成因

试论欧阳修俗艳词成因
试论欧阳修俗艳词成因

试论欧阳修俗艳词成因

作者:权木水

[内容提要]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词家之一,他的词情意缠绵,风流深婉,写了大量“聊佐清欢”的綺罗香泽之语,构成了俗艳词的主体部分,后世文人学者或否定,或为之辩护,争论不休。本文认为这些俗艳词确为欧阳修所作,并将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及词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具体论述,力求给读者一个答复。

[关键词]欧阳修俗艳词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女性意识

引言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散文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他也写了很多的词,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欧阳修词收集在《六一词》、《近体乐府》和《醉翁琴趣外编》中的有240首,其中近70首俗艳词与诗风格迥异,可谓“诗庄词艳”历来评价不一。南宋初期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亦高度赞赏道:“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曾慥在《乐府雅词》序中说:“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缈,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这70首词作反映作者闲暇遣玩的生活情趣,内容上多涉及恋情艳遇、幽期密约、风花雪月等等。在古代正统词评家看来,素来著文作诗态度严谨,作品风骨峻肃的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竟以“低俗”、“鄙亵”的格调填词,使他们无法接受,遂认为“是仇人无名子所为也”①,加以删削。直至唐圭璋编《全宋词》,这些词才得以归入欧阳修的名下,让世人了解到欧阳修风流多情的一面。本文试从

欧阳修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生活经历,和其女性意识方面,来论证这些艳词都确为欧阳修所作。

一、欧阳修俗艳词形成的社会条件

词本是一种配合燕乐歌唱的歌词,它的流行,与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北宋之词之所以勃发于江西,就在于南唐词人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南唐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由于统治者

“生长兵间,知民厌乱”,故“兵不妄动,境内莱以休息”“薄赋轻徭、奖励农桑”,因而境内“比他国最为富饶,山泽之利,岁不入资”②江西属当时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地区,豫章成为仅次于金陵的第二大城市,中主李璟在公元961年曾一度迁都于豫章并终死于此地的长春殿,冯延巳也于公元948——951年间在抚州担任节度使达三年之久。因此,南唐君臣早已在江西这边大地上播下了词学的种子。恰如叶嘉莹所言:“若从词史论勋业,功在江西一派流。”欧阳修诞生之时(公元1007年)距南唐亡国(公元975年)不过32年,其诞生和早年生活之地的江西,是南唐故土,南唐文学及其移风对他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从词的发展变化来看,被誉为“开北宋一代风气”③的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风格大多难脱艳词范围,只是较花间派香软浓艳写得“思深词丽,均律调新”④。即所谓“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深”⑤就是说欧阳修与南唐冯延巳这种继承关系的。

欧阳修生于北宋前期,这时的社会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城市贸易空前繁荣,出现了汴京、钱塘这种规模空前的大都会。据史料记载,当时首都汴京

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夜间依然营业,街道宽阔地面还允许“拉场子”搞杂耍、唱参军戏。这就形成了白日喧闹,夜晚笙歌,熙熙攘攘,酒绿灯红的景象。

宋代文化生活最值得的方面是,乐曲的创造极为繁盛。上至皇族,下至士大夫及普通富户,喜好曲子,蔚成一代之风,这与宋太宗亲自示范有直接关系。史料记载太宗“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至仁宗时期更出现了“歌台舞榭,竟赌新声”的局面。这里说的新声,就是突破晚唐五代以来小令形式限制的曲子词,变得更活泼、更音乐化、更能反映生活情态和适应市民口味了。新声的流播,促使倚声填词日益繁荣。太宗、仁宗、神宗皆通晓音律,每于禁中度曲以赐教坊,至于后来徽宗、高宗所作之词尤擅胜场。上行下效,君臣士庶大都追求风雅与声色之娱,所以才有《宣和遗事》记载,连一名普通女子也于上元灯节之夕即兴口占成词、并由此获得皇帝的雅事。

至北宋中前期,当经济渐趋繁荣、“百年无事”的太平局面开始出现、适宜于词体创作的气候逐渐形成时,词也便在这里开出了繁盛的花朵。以欧阳修、晏殊为代表的江南词人在男唐词风的濡染、熏陶下成长起来。他们继承着南唐词人词学观和词风而加以发展,延续着“五代词风”。宋初文人词也多因袭五代南唐之风,绝大部分都涉及艳情游冶内容,其作用在于娱宾谴兴、赠别酬答。因词句流利,曲调动听,故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士大夫文人,甚至市井黎民都甚为喜爱。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载:宋仁宗“颇好其(柳永)词,每对宴,必使侍坐歌之再三。”足见当时词风之盛。不过,那时的士大夫文人均视词为小道末事,与经时济世无关,纯是为了娱乐消遣,故对写作艳词并不讳言。由此可知,词,是宋代最为时尚的、富于情趣的艺术享受。就词学而言,这是一个浪漫的“笑筵歌席连昏昼”⑥的时代。

二、欧阳修的生活方式

宋代是一个讲求实际、重视享乐的时代。宋初,久处高位的士大夫都极尽享乐之能事且毫不遮掩。晏殊“性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张先官位不算高,也一生与歌酒相伴,晚年归隐后,仍畅饮乡里,一再纳妾,“啸歌自得,有酒辄诣”,以至苏轼戏噱他“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欧阳修也是一个追求声色和“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琉璃钟”⑦的文人。他自己也承认“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晚年犹感叹“有酒醉嘉客,无钱买娇鬟”。

欧阳修早年曾有过一段“游饮无节”的时期,那时天圣九年他25岁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之时,家中蓄有八九个妙龄歌妓。梅尧臣曾赋诗调笑:“公家八九姝,鬓发如垂鸦。朱唇白玉肤,参年始破瓜”。⑧欧阳修虽为一代儒宗,私生活却放浪形骸。在宋人的笔记里,也记载了许多欧阳修与歌妓交往并留赠诗词的韵事。

《宋裨类钞》记欧阳修与歌妓风流之约:欧阳修闲居汝阴时,一妓甚颖,而文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有诗留“撷芳亭”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

这些在欧阳修的词中也时有表现,如其《临江仙》词: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众所周知,词兴之初是歌儿舞女在酒席筵宴间演唱的艳曲。无独有偶,陈世修在《阳春集序》中记述冯延巳时也说:“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歌之,所以娱宾遣兴也”这些

记述说明了晚唐五代词是在怎样的环境氛围、怎样的观念支配下创作出来的。那么受此词风影响的欧阳修又是如何看待词的呢,且看下面的论述:并游或结于良期,乘兴有时而独往。……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旁若于无人。……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以清欢。

——【采桑子●西湖念语】

欧阳修等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物质生活十分优裕,因此酒筵歌席既伴随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成为他们作词的场所。他们视作词为友朋宴集、游赏时呈现、表演的“艺”、“伎”,是夸耀才思的手段,其目的则是“相佐谈笑”、“聊佐清欢”,从中获得欢娱和享受。此时人们的词体观与五代相似,视词为艳科,是在筵席之中浅斟低唱娱宾遣兴之具。从欧阳修《归田录》所录钱惟演的话:“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词)”,可见当时视词为末事的比较性说法,看来欧阳修本人也并不反对这一论调。欧阳修受冯延巳词的影响,把词看作是樽前花间酒酣耳热之际的娱乐性创作的小道末技。他作词不用去考虑政治家‘道德家的重任,不用拔高自己的政治襟抱、社会理想,听任性情的驱使,尽情展露自己属意遣玩的兴致,在歌舞酒肆间挥洒出风流多情的性格。如《玉楼春》词: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写离别,所别之人当是一歌妓,写出两人的深情缱绻。词人为了告别情人,想说出一个“归期”,却见对方猜中自己的心事而“春容惨咽”,因为这实际上是一次永别的别宴。短短两句,写尽了两人的深情与相知。既已无话可说,词人转而深沉地感叹:“人生自是有多情,此恨不关风与月”。下片接写眼前的离别,离歌一曲已经令人肠短,不须再唱第二曲了。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意兴。可以看出,欧阳修是“有情痴”,他的词表现出他的多情。

欧阳修在仕途上,也几经坎坷。由于当时的宰相吕夷简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所以欧阳修坚决地站到改革派范中淹那边并极力支持范中淹变法。不幸的是两年后范中淹被贬官远谪,欧阳修马上书《与高司谏书》为范中淹辩解却得罪了保守派,所以欧阳修也遭贬官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后面又把他调为光化军乾徳县令,再后来又再次调为武成军节度判官。之后,欧阳修又一次再被贬谪,心情抑郁不欢而耽于歌儿舞女,寄情于花下樽前是可以理解的。陶慕宁先生在《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书中谈到宋代文人心态时说:“即使是那些胸怀大志,渴望济世安邦的杰出人才面对日益衰敝的国势,党同伐异的政局,也很难有作为。像欧阳修、苏轼和南宋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纵情声妓就是由于政治抱负不能莎实现,心理失去平衡而采取的自我调节,自我宣泄的手段。”⑨可见,欧阳修作俗艳词也是心理压抑的一种排遣手段。

三、欧阳修女性意识探析

欧阳修俗艳词产生的原因,上面已从他的所处的社会条件、个人生活方式作了论析。接下来笔者想从女性意识的视角切入,从宋代女性的地位和女性观、欧阳修生活中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其率直任情的秉性方面进行补充。

1、欧阳修词中思妇、怨妇形象的出现与宋代婚姻观念的联系

宋代人,特别是高门贵族择婚贵进士,不重门第,于是男的“未第决不许娶”,女的则有因择不到进士,竟发誓不嫁。如程颢女儿因择不到进士,竟发誓不嫁,如程颢女儿因“择配欲得称者”,“访求七八年,未有可者”,终身“未得所归”。这就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岂有处子终不嫁人者乎?”范中淹《答手诏条陈十

事》云:“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这说明男女嫁娶失时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有的士子因屡试不第,不能归家谈婚论嫁,家中思妇只有独守空房,哭哭等待。也有的士子因科场登第,被高门选为女婿,背弃前约,终成薄幸男儿。宋代诗词中大量思妇、怨妇的痛苦哀吟,薄幸男儿的频繁出现,都与宋代社会时尚、婚姻观念有内在的关联。欧阳修词中对思妇怨女的生活、情感状况有着独特的关照,她们痛苦的境遇和孤苦的心灵世界的揭示正是宋代妇女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2、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与他生活中对女性的态度有关

欧阳修四岁而孤,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的女性形象在他内心中是伟大的,在《泷冈阡表》中云;“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在与母亲的相依为命中,养成了欧阳修仁慈、多情和细腻的品格。欧阳修一生结过三次婚,饱尝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甘苦。天圣九年(1031年)娶胥氏,两人感情很好,可是第二年“胥氏生子未逾年,以疾卒,享年十有七”。词人肝肠寸断,《胥氏夫人墓志铭》结尾的“哀词”写得催人泪下。1034年再娶扬氏,词人说她“事其故以孝而勤,友其夫,以义而顺,接其内外宗族,以礼而和方”,也于第二年九月病逝。1037年再娶薛氏,经过两次丧爱妻之痛后,词人更加珍视于薛氏的感情。

词人对母亲的敬仰,对三次爱情婚姻的悲欢体验,使词人对女姓情感有深入细致的体察。他词中的许多女姓形象,其实就是词人对自己情感生活的艺术化观照。如《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中恩爱夫妻甜蜜闺房生活的描写,“画眉深浅如时无”;有“梦里似偎人睡,肌肤依旧,骨香腻,觉来但堆鸳被,想忡忡”的闺中思妇,应该是结合了欧阳修自己的爱情生活体验进行的艺术创作。正因为有自己的爱情体验和对女姓的认识参与艺术创作,他笔下的艳词才能写得那样委婉深沉,真挚热情。如其《碟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扬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是代思妇言,写闺怨。上片写景,写思妇所处环境:庭院深深,烟雾笼罩,阻隔了内外,而思妇的丈夫在章台游冶,她登高远眺,却望不见。下片抒情,写每人迟暮之感。三月春暮,雨横风狂,摧残着天地万物。她感到春归的悲凄,黄昏掩门,却留不住归去的春天。于是泪眼问花,花却飞过秋千去。用一系列的悲凄意象层层渲染春归,衬托人的孤寂。“泪眼”两句历来为词论家所赞赏。清人毛先舒说:“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深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用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⑩

3、词人真率任性的个性禀赋和平等友爱的女性观念

罗泌在《近体乐府跋》中云:“公性至刚,与物有情。”词人大声疾呼“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在《浪淘沙》“今日北地游”中说:“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词人用真实的情感和心理体验描写女性的喜怒哀乐,揭示女性真实的心灵世界。词人用真情感,设身处地地表现各种女性的生活、心理和人格,使其女性词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女性意识,表现词人平等友爱的女性观念。尤其是写歌妓词,从歌妓的情感和心理深处着笔,重在表现她们的相思痛苦,对真正

爱情的渴望和对薄情男儿的既怨恨又渴求的矛盾心理,从而真实地揭示歌妓们的生存状态。如《渔家傲》“为爱莲房”“妻有容华君不省,花无恩爱犹相并。花却有情人薄幸,心耿耿。因花又染相思病。”写了一位多情歌女对薄情郎既埋怨又怜惜的矛盾心理。最有代表的是《看花回》:

晓色初透东窗,醉魂方觉。恋恋绣衾半拥,动万感脉脉,春思无托。追想少年,何处青衣贪欢乐。当媚景,恨月愁花,算伊全妄凤帏约。

空泪滴、真珠暗落。又被谁、连宵留著。不晓高天甚意,既付于风流,却恁情薄。细把身心自解,只与猛拚却。又及生、见来了,怎生教人恶。

该词典型底描写了歌妓们的心理状态和复杂情感。对薄幸少年既怨恨其薄情寡义,又盼望其能经常来得她们的生活中。不来时“细把身心自解,只与猛拼却”,来了则“怎生教人恶”之矛盾行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些歌妓们心理的疼苦。对歌妓而言,少年薄幸她又能怎么样呢?只有“自解”了。但在她们内心深处又渴望能有专一的感情。对薄幸少年的负心,尽管她会有太多太多的抱怨与痛恨,但当他又一次走进其生活时,她又怎能厌恶呢?《舞春风》“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也是一样。这些词感情复杂,描写细腻,从更深的层面揭示了那些没有独立人格与真正爱情的歌妓们扭曲的心灵世界。词人对这些女性饱含同情,对薄幸男儿进行批判。这些在欧阳修的艳词中一一出现。

总而言之,北宋初期百年无事、歌舞升平的环境造就了宋词“应歌”的特点,使词的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相思别离等。欧阳修承袭花间传统,游历于歌舞酒肆之间,与歌妓有着密切的交往。欧阳修秉性多情,三次婚姻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常借词以抒发内心的感情。由此种种原因,欧阳修作俗艳词完全是可能的。欧阳修作俗艳词,以其自然无饰的文笔,描摹宋代士大夫宴饮游赏、沉湎声色的奢华生活,吟咏他们验冶而畸形的私情,表现出深婉疏放或谐趣多姿的风格,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我们可以从他的“风月多情”的艳词中,“体会出他在心性中所具有的对人世间美好之事物的赏爱之深情与对于生命只苦难无常的悲慨,以及他自己在赏爱与悲慨相交之心情中的一种对人生的感受和态度”。这些词对后世影响巨大,流风所至,词人们纷纷仿效写起了歌馆词、风情词和赠妓词之类,一时词作连篇累牍,令人目不暇接。这一现象,贯穿了整个宋代,影响沿及明清两世。

注释:

1、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2、《南唐书●烈祖本纪》

3、王国维:《人间词话》

4、陈世修:《阳春集序》

5、刘熙载:《艺慨》

6、柳永:《看花回》

7、欧阳修:《丰乐亭小饮》

8、欧阳修:《韵语阳秋》卷十五

9、陶慕泞:《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62

10、毛先舒:《古今词论》引

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儒学思想的论文

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儒学思想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欧阳修儒学思想诗歌创作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互证等方法,探究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关系,结论认为:欧阳修经世致用的独到儒学见解,为其诗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充实作用。他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创作,令诗歌表现出内容的扩展性,风格的议论性及以文为诗、平易流畅等完全不同于唐代诗歌的面貌,也为宋诗风格的逐步形成,创造出自由纵横之广阔天地。 苏轼对欧阳修评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正可说明欧阳氏深刻精辟之儒学见解和独具特色的儒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学术史而言,文史哲本为一体,那么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又有

哪些关系呢?思考这个问题,更能深刻把握欧阳修诗歌创作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以及对宋代诗风产生的深远诗学意义。 一、对“人”的关注与诗歌内容的扩展性 北宋建立伊始,急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来巩固新生帝国,以加强集权统治。但这时的儒家思想随着隋唐时期佛、道的发展,已日渐式微,它的作用和影响也遭受了巨大冲击。这种思想上出现的混乱状况,令有识之士有所警觉。恢复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成为这些人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欧阳修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肩负起了对儒家思想价值重新认识和阐释的艰巨任务。在他看来,儒家之道不仅仅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一套具体制度和道德规则,它除了讲究礼乐刑政和道德仁义之外,还应该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他认为儒家之道决不是玄之又玄,无法追求的东西,它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社会政事之中,包含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戚戚相关。不难看出,欧阳修是一个儒学的实践家而非纯粹的书斋学者,在主张贴近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基础上,他对儒学关注的落脚点,在以往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宣教之外,更关注人,以人之常情为出发点,以人事为归宿。他不仅对

欧阳修诗词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 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 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在滁州时,自号醉翁。 欧阳修诗词 1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玉楼春

(完整版)论欧阳修词的艺术成就

论欧阳修词的艺术成就 欧阳修,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是一位散文家,他在散文领域的光芒掩盖了他在诗词领域的成就。其实,他在词领域是有着重要的开拓作用的。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评说:“宋至文忠(欧阳修),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本传云:‘超然独鹜,众莫能及。’独其文乎哉,独其文乎哉!”①可见他的词成就并不亚于他的散文成就。他在词领域的诸多探索和实践为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直接启发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词学革新。 一、以深沉、细腻的手法讴歌男女情爱,是欧阳修在继承南唐词风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词为“艳科”,张炎有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②欧阳修在北宋平庸的士大夫群体中,个性更为张扬,他对待男女情爱的态度更为大胆,敢爱敢恨,异于流俗。宋人笔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欧阳修与歌妓之间的风流秩事。欧阳修自己也在《浪淘沙》中公然告白曰:“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在欧阳修的词作中绝大多数是描写男女情爱、讴歌爱情的作品。他率直大胆地描写歌女的容貌、体态,抒发对歌女的爱慕之情。 罗大经说欧词类花间,事实上欧阳修的言情词并非简单地袭承“花间”或南唐词风,他的词中有更为自我的个性表现。刘熙在《艺概·词曲概》中说:“冯延巳词,晏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③。这个评价更为中肯。欧阳修已在继承南唐词风的基础上,向着更为深沉、细腻的层次发展了。他的词中多将笔墨着于对人物体貌神态的描摹上,通过细腻的描摹来刻画人物的美丽和恋情的美好。如《好女儿令》中便细致地描写了女子的容貌——“眼细眉长”、“姿姿眉眉端正好”;妆扮——“宫样梳妆”、“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体态动作——“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再如《减字木兰花》中的“楚女腰肢天与细”,《南乡子》中的“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鹧鸪天》中的“学画新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等等。 欧阳修往往能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层面的情感波动。如《浣溪沙》中的“托腮无语翠眉低”的神情,含有多少思念道不尽。而《玉楼春》中的“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刻画离人伤心欲绝的苦楚。欧阳修这种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使他的言情词中另有一番沉郁的气质。如《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暧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借离别两人眼中景色寄寓相思之情,随着离人渐远,离愁愈浓。视线的“尽处是春山”,而相思却还在春山之外,可见思之甚。词中蕴涵的情感深厚、沉郁,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这正是欧词向着抒情层面的发展和深入。 二、突破“艳科”传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率意抒发情怀,是欧阳修创作中的情感升华。欧阳修是继承李煜抒情词风的第一人。李煜抒情词的形成源于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正是这样惨痛的经历使李煜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响。而北宋词人大多高官厚禄、生活闲适,他们的词作多在风花雪月之中流连,很少抒发“艳情”之外的情感。欧阳修恰是北宋词人中的一个例外,他本身是个有个性、有理想之人,也因此使他在北宋力求平庸的政治体制下备受打压、屡遭挫折。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坎坷、仕途险阻有着更深的理解。他在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中吟下了“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之句,这句取自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意境,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以词状志,抒发怀抱。 欧阳修在散文理论中提出的“道胜至,文不难而自至”④,同样可以应用于他的抒情词创作中,只是这里的“道”是以“情怀”为主。欧阳修正是以他至情至性的情怀来倚声填词,情怀所至诗意盎然。在他的抒情词中,有着感慨人生的悲怆情怀,有着与友人送别重逢时相惜

欧阳修词

欧阳修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1.《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赏析】 开头的“残霞夕照”点明时间。在一片落日彩霞辉映之下,词人看见湖中小洲长满了茸茸翠草,在岸边花坞内开满娇艳的鲜花,这是近景;词人放眼远望,看见辽阔的湖面上风平浪静,远处一叶扁舟停泊在荒寂无人的岸边上。这几句词人所创造的意境是既美丽又清静、平和。“花坞”、“蓣汀”极力渲染西湖之美。“十顷波平”着意描

绘湖面的浩渺无际而又风平浪静,突出了平和、旷远。“野岸无人舟自横”,以冷清、旷远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得、啸傲湖山的情趣。 下片写“月上”之后的“景”与“情”。这几句写在明月下词人坐在岸旁的凉亭之内乘凉,清风徐来,送来阵阵荷香,水面微风吹醒了人的酒意。“西南月上”点明时间是阴历上半月,月牙悬在西南方向。是“朔月”,《后汉书·马融传》“月朔西陂”。“月上浮云散”勾出了一个月移云飞的画面,在浮云飞散之后就是一个夜空万里,清澈如洗的境界。“上”与“散”这两个动词互相呼应,使天上的月与云由“静”转“动”。“轩槛”指出词人所处之地是在凉亭之内,“凉生”写夜风送爽。这里把主人公引入画面,写出人物的感觉。上片写“夕照”,下片写“月上”,表现了时间推移变化——从晚到夜,诗人一直在流连山水。最后以“水面风来酒面醒”作结,表现了词人陶醉在大自然美景之中的情态。 从《采桑子》的“西湖念语”和其他八首词中可看出:词人仰慕隐居山林的魏晋名士王子猷、陶渊明,对于“虽非于己有”但“其得已多”的“清风明月”是极为欣然的。词人借啸傲湖山,忘掉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 全词以“西湖好”总领词意,以清新雅致、流丽空灵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夕阳西下和月亮升起时的景色,词人选用了多种意象,刻意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突出景物,淡化人物,从而获得了人物沉醉于景物之中的艺术效果,达到了赞颂西湖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欧阳修的古文、辞赋和四六 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新风的文坛领袖。 二、欧阳修诗文革新主张: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 1.反对西昆体和“太学体”。 2.对文与道的关系的全新认识:(1)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2)文道并重;(3)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3.文道并重的思想的两重意义:(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2)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三、欧阳修的散文 1.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1)他的有些议论文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2)另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2.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 3.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4.在欧阳修笔下,古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古文的叙事、

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四、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的贡献(对词赋的改革): 1.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对文赋形式的确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秋声赋》(P44特点、赏析)。 2.欧阳修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3.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题材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五、语言风格: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六、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第二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一、欧阳修、梅尧臣对诗风的革新 1.欧阳修诗歌理论:欧阳修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其诗论作品《六一诗话》。 2.梅尧臣诗歌主张:梅尧臣更加明确地主张诗歌创作应做到“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并反对“有作皆言空”的不良诗风。 3.欧、梅等人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这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二、欧诗内容题材: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但欧诗更重要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以下是J.L分享的欧 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更多宋代诗人诗词请关注文学网。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宋朝诗人、史学家。与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代表作品: 《画眉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玉楼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 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踏莎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 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 人更在春山外。 【翻译】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 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梦中作》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古诗词全文如下: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

试论欧阳修苏轼对韩愈儒学思想的接受

试论欧阳修苏轼对韩愈儒学思想的接受 查金萍 (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601) 摘 要:韩愈是中唐儒学思想的坚决捍卫者和振兴者,他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具体体现在攘斥佛老、建立道统、领导古文运动与重视“师道”四个方面,宋人对韩愈的思想颇为重视,宋代儒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进行接受自不待言,欧阳修、苏轼作为文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接受,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在接受中又有创新,这种发展创新是北宋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关键词:韩愈;儒学思想;欧阳修;苏轼;接受中图分类号:I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9)02-0042-05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道:“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岁,名不寂寞者矣。”[1] 可见韩愈对北宋影响之深刻,不仅在文学方面是如此,在思想方面更是如此。韩愈在中唐儒学衰微的时代,高举儒学大旗,发起古文运动,使儒家思想出现振兴的局面,但晚唐五代又一度消沉,直到北宋,韩愈的思想主张被广为接受,其中最主要是北宋思想家的接受, 政治家和文学家也多有接受,本文将主要探讨一下北宋两位文学大家欧阳修和苏轼对韩愈儒学思想的接受情况。1 欧阳修对韩愈儒学思想的接受欧阳修在韩愈接受史中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苏轼在欧阳修《居士集》序文中说:“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道,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悦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佑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长育成就,至嘉佑末,号称 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2]2755 苏轼这段话指出了欧阳修对转变当时文风与士风所起的积极作用,被诗人称为“今之韩愈”,这是因为“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 明,信而道,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 下翕然师尊之。”那么,欧阳修对韩愈思想的学习主要在于哪些方面呢?他的学韩是因全盘袭韩还是有所改造?1.1 从排佛思想看其接受 庆历之际,排斥佛老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陈舜俞说: “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 ① 陈氏所指的这种风气的首倡者可以说正是欧阳修。 欧阳修与石介几乎同时主动接受韩愈的排佛老思想,但是欧阳修走得更远,取得的成就更大,对后人 的影响更深。[3] 其攘斥佛教的思想从他的《本论》两 篇可见一斑(原本为三篇《本论》上篇被欧阳修晚年 删去)。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仁宗时期最富战斗性的辟佛著作之一,与韩愈的《原道》异曲同工,双璧辉映。其中心在于为儒家礼义张帜。他认为佛教之所以久斥不去的原因是:“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已尝去矣,而复大集,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 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2]288 即历来排佛不能最终成功的原因在于“未知其方”。那这个“方”是什么?曰:“莫若修其本以胜之。……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 矣。”[2]288 “本”就是儒家礼义,而且他将这种修本比作大禹治水之疏导之法:“盖鲧之治水也鄣之,故其害益暴;及禹之治水也导之,则其患息。……今尧、舜、三代之政,其说尚传,其具皆在,诚能讲而修之, 收稿日期:2008-11-02 修回日期:2009-0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宋代韩愈文学接受研究”(2008sk331)基金资助;2007年合肥学院引进人才项目“两宋韩愈诗文接受研究” (RC040)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查金萍(1978—),女,安徽太湖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2009年3月 第26卷第2期 M ar .2009Vol .26No .2

汉本-论欧阳修词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作为北宋的第一代词人,欧阳修词的风格无论是深婉、清疏还是俊洁,均呈现出特有的深致——他词的主体内蕴了他对人生、生命的意义的感悟与感叹,易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深入探究欧阳修词,其主体风格在以下三方面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一、深隐幽婉的意境,通过与冯延已、晏殊两人词的比较,欧阳修在营造意境上则更注重以描摹执著深沉的感情为胜。二、清新通俗的语言,用平白如话的语言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人文情怀。三、生动形象的人物,欧词中所涉及到的女性群体较为庞大,词人站在女性的角度上,从女性心里深处着笔,体察女性情感和内心的隐曲,突出女性喜怒哀乐的情趣好尚,这样的词作风格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欧阳修词作风格深致清疏俊洁

目录 引言 (1) 一、深隐幽婉的意境 (2) 二、清新通俗的语言 (3) 三、形象生动的人物 (4) 结语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论欧阳修词的艺术特色 引言 词使于唐而盛于宋,他曾经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和读者,也为后世人们所肯定和传诵。作为独具特征的唐宋词风,固然是由一个个词人的具体创作实践形成的,而不同词人的创作还具有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但是他们都处于唐宋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网络之中,在总体的创作风格上,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非个人的或超个人的倾向,使词在诗歌以外形成“别是一家”的风格特征。 身为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在词作方面也有很多的革新,他被薛砺岩《宋词通论》称为宋词的“四大开祖”【1】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面开拓,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欧阳修词作之所以能有这些方面的革新是与他生活的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他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部分“雅词”表现出性格中的这个侧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青时候的生活,则颇为风流放任。他自己说过:“三十年前,尚好3.嗜酒歌呼,知以为乐而不知其非也。”(《答孙正之第二书》)因而也写了一些“世俗之气”的艳词。直到庆历五年,欧阳修因“张甥案”被贬,由于受到打击,他对以外那种纵情歌酒宴会的行为有所收敛,但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未戳伤,在词里他用“白发戴花君莫笑”、“自首相逢,莫话哀翁、但斗樽前语笑同”、“便须豪饮放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来作自我安慰,表现出不服老的精神。从而致使这个时期的词作很少出现别离、情爱题材,更多的是抒写词人对人生的真实体验和宦官生涯的深沉感慨。欧阳修是至情至性之人,情之所至时往往用疏快、疏放之语出之,也有的坦言说出,“毫无假借,直起直落,大开大合,表现豪放疏快的。”【2】容易走到出豪的路上去,这是词所不能接受的,欧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疏快中自有品格,平和中透露着沉着,使豪放词产生隽永的效果。这样的褒奖虽有偏颇之处,但在总体尚是合乎事实的,王国维《人间词语》云:“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3】。由此来看,欧词这个时候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则是清疏隽永,它以疏朗旷放和平和沉着的表现形式,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蕴。后期,欧词的风格由于内蕴了他再次受到官场中的风波“长媳案”的沉痛和凄厉,词风又有所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开其中,一首《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反映了作者退居后的心境和心态,繁华富贵之后的清谈与平和,平淡,并不乏味;寂寞,也并不感伤。除此以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另一个突破就是他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显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鱼家傲》“鼓子词”。其中有几首写采莲女的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格调清新,也具有民歌风味。在宋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名歌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朗的艺术风格,歌咏西湖的十首《采莲子》就集中体现出这种风格特征。 上述可见,欧阳修的词并不只是局限在晚唐,五代那个时候的词文化圈子里,词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上,也不是用语言、俗语、庄重、艳丽可以说清楚的,就融通游国思《中国文学史》所说:“洗涮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味气味和婉约情调,使词格清疏俊洁的方面发展。”对此,叶嘉莹也发表过意见,说欧阳修是以“意兴”为词,于是“表现出欧词之既有飞扬豪放之气,也有沉着深厚之致的特殊风格。”(《唐宋名家词稿》)“风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注解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借用豪塞尔的话来说,风格“只能从文化的惯例基础中抽引出来,历史的诸结构,例如传统、习俗、技术水平、流行的艺术效应、盛行的趣味原则、主要的论题等等,确立了客观的、理性的,超个人的目标,对心理功能的非理性的自发性确立了界限,并与后者一起形成了我们标之为风格的东西。”关于欧阳修词词风这一块的研究现今更多的是停驻与风格嬗变、个性的发扬和题材的拓展这些内容上,大多数发表的文章或论文中都会提出“冯延己词,晏同叔得其致,欧阳永叔得其深”这一总结性的话语,但是对其词风究竟是如何体现这个“深”的却没有作更深入的剖析。因此很有必要关注欧阳修词的文本,从小从细重新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2009年3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9 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5 No.1 —————————————————————————— 收稿日期:2008-12-15 作者简介:苏金玲(1983—),女,吉林辽源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20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苏金玲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 摘 要:欧阳修作为宋代散文大家,他的为文和为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仅就欧阳修的部分散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他的写实和抒情风格上追溯本源,探讨他对唐代散文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 欧阳修;散文;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1-0020-02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 其在散文创作上,虽然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发展 而来,但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唐代。文学史上的 “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北宋 的范仲淹、晁补之、陆游、胡铨等人,也都是散 文创作大家。 欧阳修师承韩愈,却不拘泥于韩愈,他的散 文更具社会现实性和责任感。欧阳修的作品,大 都被看作开宋代文风的典范,如果没有他领导的 诗文革新运动,古文发展势必是因袭旧体,无创新可言。他在散文创作上讲求徐纡有致,章法讲求曲折变化,语句讲求圆融轻快,自成一家。这种和谐的创作态度和手法,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一、具有阴柔之美 欧阳修散文具有阴柔之美,洪本健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路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蓄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欧文“字里行间,情意深至而韵味缅邈” [1]665 。《祭石曼卿文》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美 感,通过“三呼曼卿”来表达对亡友的无限哀 思。 一呼“呜呼曼卿”,是对好友才华的歌颂。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人虽已去,但“卓然 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欧阳修探究了自古以来 的生死之理,与臧克家的《有的人》有异曲同工 之妙。人与万物虽然同有生死,但是圣人贤士死 后,名字可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像日月星辰 一样闪耀着光辉。欧阳修这种对待生死的态度, 显示了他作为儒道熏陶下的文人那种豁旷达远的 精神。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而能仿佛子之 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深藏于地下 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 长松之千尺,产灵芝之九茎”,紧承“一呼”,对亡友无比的崇敬。若非是心灵上的至交,断不会无故作此感叹。而笔锋一转,想象曼卿墓地的“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那透骨的哀思之情,让人嗟叹不已。墓地四周牧童樵叟的吟啸,与惊禽骇兽的咿嘤混和交杂,连成一片,这悲凉幽深的气氛将作者的哀痛之情渲染得极为浓烈。“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2]233 自古 圣贤皆寂寞,生前名利死后空。欧阳修借景抒情,因情发议,从圣贤与常人死后都不过是荒塚一堆这个角度来说盛衰之理,貌似解脱,实则隐喻着难以言传的悲伤。 三呼“呜呼曼卿”,于情不自禁中临风陨泣,在自相矛盾中不觉忘情。清代的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中评说:“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于是一笔已自透顶中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中写入来。不知者 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 [3]252 。 一篇悲凉凄怆跌宕起伏的祭文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欧阳修感情的浓烈奔放,也看出了他为文时的“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二、关注现实生活 欧阳修的散文言之有物,他一方面强调“文以名道”,另一方面又把“道”与世人接近的“实事”联系到一起,这与韩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与韩愈相比,欧阳修更为重视现实生活对古文创作的积极作用。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散文的深入浅出,既精练又流畅,无论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写景,都引人入胜,娓娓动听。这一点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地表现。 他早年激情满怀地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指摘时弊,匡时救世。思想的尖锐,语言的明

1.欧阳修《试笔》

欧阳修 试笔 学书为乐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 学书消日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 学书作故事 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

学真草书 自此已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然虚名已得,而真气耗矣,万事莫不皆然。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 学书工拙 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 作字要熟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然患少暇,岂其于乐处常不足邪。 用笔之法 苏子美尝言用笔之法,此乃柳公权之法也。亦尝较之斜正之间,便分工拙。能知此及虚腕,则羲、献之书可以意得也。因知万事有法。

扬子云:“断木为棋,刓革为鞠,亦皆有法。”岂正得此也。 苏子美论书 苏子美喜论用笔,而书字不迨其所论,岂其力不副其心邪然“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余独以为不然。此所谓非知之难,而行之难者也。古之人不虚劳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盖方其幼也,未有所为时,专其力于学书。及其渐长,则其所学渐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学书于晚年,所以与古不同也。 苏子美蔡君谟书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往年予尝戏谓:“君谟学书如泝急流,用尽气力,不离故处。”君谟颇笑以为能取譬。今思此语已二十馀年,竟如何哉 李邕书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锺、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清平乐》欧阳修介绍及诗词

欧阳修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出场就没有那么精彩了,反而还有一点点“惨”。本来对状元势在必得的他,最后“落榜”,只拿了个第14名。欧阳修的才华是被认可的,但是用词上过于大胆,晏殊怕太后抓他的小辫子,所以才将他排除在前三甲外。 为官之后,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这成为他官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新政推行的失败,导致欧阳修后来一直难以获得重任,在他被贬滁州之时,他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另外,欧阳修的词作也非常著名。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帘幕东风寒料峭》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欧阳修24首千古名诗(拼音版),值得你孩子背诵

别bi é滁ch ú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花hu ā光ɡu ān ɡ浓n ón ɡ烂l àn 柳li ǔ轻q īn ɡ明m ín ɡ,酌zhu ó酒ji ǔ花hu ā前qi án 送s òn ɡ我w ǒ行h án ɡ 。 我w ǒ亦y ì且qi ě如r ú常ch án ɡ日r ì醉zu ì,莫m ò教ji ào 弦xi án 管ɡu ǎn 作zu ò离l í声sh ēn ɡ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何h é人r én 解ji ě赏sh ǎn ɡ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何h é人r én 解ji ě赏sh ǎn ɡ西x ī湖h ú好h ǎo ,佳ji ā景j ǐn ɡ无w ú时sh í 。 飞f ēi 盖ɡài 相xi ān ɡ追zhu ī。贪t ān 向xi àn ɡ花hu ā间ji ān 醉zu ì玉y ù卮zh ī 。 谁shu í知zh ī闲xi án 凭p ín ɡ阑l án 干ɡān 处ch ù,芳f ān ɡ草c ǎo 斜xi é晖hu ī 。 水shu ǐ远yu ǎn 烟y ān 微w ēi 。一y ì点di ǎn 沧c ān ɡ洲zh ōu 白b ái 鹭l ù飞f ēi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荷h é花hu ā开k āi 后h òu 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荷h é花hu ā开k āi 后h òu 西x ī湖h ú好h ǎo ,载z ǎi 酒ji ǔ来l ái 时sh í 。 不b ú用y òn ɡ旌j īn ɡ旗q í,前qi án 后h òu 红h ón ɡ幢chu án ɡ绿l ǜ盖ɡài 随su í 。 画hu à船chu án 撑ch ēn ɡ入r ù花hu ā深sh ēn 处ch ù,香xi ān ɡ泛f àn 金j īn 卮zh ī 。 烟y ān 雨y ǔ微w ēi 微w ēi ,一y ì片pi àn 笙sh ēn ɡ歌ɡē醉zu ì里l ǐ归ɡu ī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轻q īn ɡ舟zh ōu 短du ǎn 棹zh ào 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轻q īn ɡ舟zh ōu 短du ǎn 棹zh ào 西x ī湖h ú好h ǎo ,绿l ǜ水shu ǐ逶w ēi 迤y í 。 芳f ān ɡ草c ǎo 长zh ǎn ɡ堤d ī,隐y ǐn 隐y ǐn 笙sh ēn ɡ歌ɡē处ch ù处ch ù随su í 。 无w ú风f ēn ɡ水shu ǐ面mi àn 琉li ú璃l í滑hu á,不b ù觉ju é船chu án 移y í 。 微w ēi 动d òn ɡ涟li án 漪y ī,惊j īn ɡ起q ǐ沙sh ā禽q ín 掠lu è岸àn 飞f ēi 。

欧阳修的词《南歌子》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欧阳修的词《南歌子》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注释] ①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爱词》、《南柯子》、《水晶帘》、《风蝶令》、《宴齐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梦》等。 ②凤髻金泥带:用凤钗及金丝带梳饰的发髻。 ③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④入时无:赶得上时兴式样么?时髦么? ⑤怎生:怎样。 译文 头用凤钗及金丝带梳饰成发髻,手持如掌大的龙形玉梳。夫妻相扶含笑走到窗边。喜欢说“眉色深浅赶得上潮流吗?” 妻子依偎着丈夫摆弄笔管,初次试描刺绣的花样。轻易地耽误了刺绣的时间,笑着问丈夫:“鸳鸯二字怎么写?”

[赏析] 此首爱情词,写新婚夫妻的甜密。特殊之处是该词脱去一般相思离别或花前月下寄情之陈规,通过新婚女子的特殊妆梳和深情的语言及动作表情等的描写,活现了新婚少妇对丈夫的一片纯情,以及其对幸福的爱情生活的珍视和向往。全词以生活的顺序,表现新妇在闺房向丈夫示爱的细节,人物动作性强,神态毕现,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这是北宋欧阳修的一首小词,写一女子的慧黠可爱。 这首词,没有清朝词论家们所看重的微言大义,没有所谓的“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有的,是词人三言两语之中,所勾画出来的呼之欲出的生动形象——一个聪慧玲珑,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女子。 很多人在解释这首词的时候,都把这位女子,定位为新嫁娘,想来是受了“画眉深浅入时无”一句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如此胶柱鼓瑟。何况,从词中的语气,那雅谑的成分,远远大于唐诗中新嫁娘的小心谨慎——她分明笃定了自己的画眉深浅入时,却偏偏要问,她知道这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因此,我更倾向于以为,这是一个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女子,爱的流露。她深知自己的可爱,也深知自己的被爱,但是,她偏偏不肯显露直接地表示出来,而是巧妙地借唐人的诗句,借鸳鸯的含意,含蓄而分明地暗示出邀宠的心意。也由此,把她的慧黠充分地表达出来。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一个娇俏动人的女子的形象,已经是跃然纸上了。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欧阳修肖像(6张)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嘉祐三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进乐安郡开国公。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四年六月,行兵部尚书、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授太子少师致仕。居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五年八月初八(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卒于颍州,谥文忠。(参考史料:宋史列传第七十八欧阳修传) 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辛店镇欧阳寺村。该园环境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肃穆,碑石林立,古柏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似雨,景色壮观,故有“欧坟烟雨”美称,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 为了纪念一代文宗,在其出生地四川绵阳南郊建有祠堂,名曰六一堂,在其故里江西永丰建有永叔公园,内有欧阳修纪念馆、六一亭等建筑。 主要成就 思想贡献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保持了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文学成就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