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艺术表现特征初探

分析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艺术表现特征初探

目 录
摘要与关键词........................................................1
一、傣族舞蹈概述....................................................1
(一)傣族舞蹈的种类................................................1
(二)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2
二、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3三、孔雀形象在傣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3
(一)傣族民间舞蹈中的孔雀形象......................................3
(二)孔雀形象舞图..................................................4
四、孔雀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5
(一)男性孔雀形象.................................................5
(二)徒手孔雀形象................................................5(三)女性孔雀形象................................................6
(四) 孔雀神形象.................................................6
结 语............................................................6
参考文献............................................................8
致 谢............................................................9
浅析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艺术表现特征初探
姓名:何璐 班级:15级舞蹈班 学号:20156070124
摘要:傣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舞蹈艺术门类,不仅蕴含着规整划一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式、风格特征与审美观念,尤其是以孔雀舞最具代表性,给人以个性化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基于此,文章以“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艺术表现特征初探”为题,在简要论述傣族舞的主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并据此总结了孔雀形象在傣族民间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方式等等。这由此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于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重要性与表现形式的认识,指导傣族舞训练与表演活动,提高其训练效率与表演质量。
关键词:傣族舞 孔雀形象 表现形式
一、傣族舞蹈概述
(一)傣族舞蹈种类
据统计,目前傣族拥有二三十种民间舞蹈艺术,根据差异化的表演目的,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祭祀性舞蹈三大类。首先,傣族民间舞蹈中自娱自乐性质的舞蹈以“嘎光”和“象脚鼓舞最具代表性。“嘎光”舞蹈也称为是跳鼓舞,是指在逢年过节期间,人们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围在一起进行舞蹈表演活动。[ 吕晴,《一代孔雀舞王——毛相》[M],大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78页.]这种舞蹈的艺术性和技巧性比较低,但却营造出欢快、

愉悦的情境氛围,契合人们消遣娱乐的需要。“象脚鼓舞”采用了大、中、小三种象脚鼓乐器,可以是一边打击乐器,一边舞蹈;也可以是在乐器的伴奏下,双人对舞甚至是集体表演等。其动作随意,自由发挥,也具有明显的自娱自乐的性质。其次,傣族民间舞蹈中还有蝴蝶舞、孔雀舞、大象舞等,而孔雀舞则最具代表性。舞者大都披着精美的孔雀道具,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表演固定化、模式化的动作技巧和舞姿形态,传达出孔雀行为动作的视觉美感和情感意蕴。除此之外,傣族群众也经常表演跳龙舞、祭祀鼓舞等民间舞蹈艺术。女性舞者拿着羊皮鼓,男性舞者手持铁圈,一边跳舞,一边击鼓,而其它群众则附和着节奏和韵律,进行舞蹈表演活动。这些舞蹈大都没有固定的动作技巧和套路队形,人们可以随性而舞,自由发挥,充分展现了对于神灵的崇拜与敬畏心理。
(二)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系统分析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可以发现,其个性化的风格特征集中表现在意蕴、舞姿、技巧、情感四个方面。
1、傣族群众长期生活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阻塞,环境封闭,持续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以及当地佛教文化的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温柔、敦厚、善良的民族性格。这些民族性格直接渗透到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审美与风格之中,由此造就了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特点,传达出悠闲、恬淡、闲适的意蕴气质,展现了我国东方文化与艺术温文尔雅的美感。[ 满运喜,《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技术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版,76页.]
2、傣族民间舞蹈艺术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三道弯”式的舞姿。舞者在表演“三道弯”舞姿过程中,首先从脚掌与小腿之间形成第一道弯,随后从膝部到胯部之间形成第二道弯;腿部从脚掌、脚跟到膝部之间又形成了第三道弯。这由此在整个身体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三道弯式的舞姿形态,使傣族民间舞蹈呈现出个性化的视觉美感,展现了该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独特的表演方式与审美价值。另外“一边顺”的舞姿形态与“三道弯”结合起来,建构起S型的身体姿势,传达出傣族民间舞蹈个性化的动态形象,传达出该民族的审美追求情况。
3、 傣族群众所处环境是我国西南地区广大亚热带雨林地带,周围生活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在与这些动植物朝夕相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动物崇拜、审美心理。基于此,傣族群众从珍

稀动物的行为动作、身体姿态之中提炼出诸多个性化的动作技巧和舞姿形态,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形成了傣族民间舞蹈的重要表演元素。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傣族群众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其审美趣味,同时也表达出该民族民间舞蹈个性化的风格特征,促使傣族民间舞蹈在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别具一格。
4、 傣族舞蹈主要是表现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无论是动作舞姿,还是舞蹈题材和作品内容,都传达出艺术性、唯美性的舞蹈艺术效果。诸如在经典傣族舞蹈作品《云南印象》之中,杨丽萍采用当代舞蹈编创手法和舞台技术手段,对傣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了现代化、综合性处理,从而展现出浓厚的神话般的云南地区的民族风情,动作技巧极其唯美,舞美设计美轮美奂,情感思想质朴自然,由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
正如上文所说,傣族民众在平时生活中与人接触较多,并且相处过程也十分融洽,形成了强烈的动物崇拜的心理,使其舞蹈艺术中蕴含着诸多从动物形象造型中提炼出来的具象化的动作技巧,而孔雀形象便是傣族舞蹈大量表现的物象之一。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傣族民众在舞蹈中大量地表现各种各样的孔雀形象,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于孔雀的审美思想,甚至满足人们对于孔雀强烈的崇拜心理等,也即是通过舞蹈艺术中孔雀形象来实现对自己朴素、自然的审美思想与审美观念的一种外化。[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初级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版,45页.]二是孔雀在傣族民众心目中象征着美丽、善良与和平,因此傣族舞蹈中所出现的大量的孔雀形象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三是从具体的舞蹈作品的角度来说,孔雀形象既形成了个性化的舞蹈表演题材,也即是“孔雀舞”;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动作技巧,比如孔雀手式、起伏步、碎抖肩等等,由此呈现出个性化的审美特征与情感内涵等等,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傣族舞的表演方式,强化了其个性化的审美特征与情感表达效果。这是傣族舞蹈之所以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孔雀形象在傣族舞蹈中的艺术表现
孔雀作为傣族民众重要的审美对象甚至是崇拜对象之一,其形象出现在包括民间舞和舞图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之中。这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孔雀形象在傣族舞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再次彰显了傣族民众对于孔雀对象的审美观念与情感表达特征。
(一)傣族民间舞蹈中的孔雀形象
傣族人

最喜欢的民间舞蹈是孔雀舞,它有着古老而又比较传统的表演形式。民间艺人在跳孔雀舞的过程中,往往是头戴尖塔型头冠,腰间系有竹篾编制而成的孔雀架,左右各一片做孔雀翅膀,身后系一片做孔雀尾屏,在具体表演的时候,充分模仿了孔雀下山时的动作,展现了孔雀行走在森林中的姿态,表现出孔雀喝水、追逐时的动作,刻画孔雀拖动翅膀、开屏、点水的动作,同时也展现出孔雀飞翔时的动作等,各个动作既柔美、灵动,同时也轻盈、灵巧,并由此形成了个性化、规律性的动作技巧,诸如傣族孔雀舞中最常见的三道弯体态,中间还出现了掌形、冠形、嘴形、叶形、爪形、屈掌、拳形之类的基本手型;传达出平展翅、高展翅、低展翅、双合翅、双抱翅、双展翅、旁托翅、侧展翅与顺风翅之类的基本手位;同时也有平足碎飞步、前吸腿跑之类的基本步法,以及重起轻落式舞蹈表演过程中的基本动律等。[ 曹思淼,《傣族孔雀舞文化内涵与教学研究》[J],《歌海》,2009(3),76-77页.]比如从小生活在云南省瑞丽县的毛相在表演民间舞蹈《双人孔雀舞》的时候,主要是采用身段和脚步,充分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孔雀喝水、嬉戏时的动作,同时也采用带有道具的手臂表现出孔雀抖翅、开屏的姿态,尤其是通过活泼、机敏、灵动的眼神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孔雀的形象特征。
(二)孔雀形象舞图
由于傣族民众对孔雀具有强烈的审美与崇拜心理,由此使孔雀形象舞图出现在除舞蹈之外的其它诸多民间艺术之中。比如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地区,傣族民间匠师运用刻版镂金银水画的技法将孔雀舞蹈形象置入了诸多佛寺的壁画之中,既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同时也展现了傣族民众对于孔雀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审美甚至是崇拜心理。在勐遮曼宰龙寺中就有一幅孔雀舞蹈图,图中的三个女舞者高挽发髻,身着筒裙,挥舞着长纱巾,呈现出S型三道弯的体态造型。其中,左斜上方的舞者扬起双臂、屈肘,向上翻翘着手腕,肩、肘与腕呈现出三道弯的造型,犹如一只拔地而起、展翅欲飞的孔雀;右边和下方的女舞者身体相对,手臂为侧展翅手位,下方舞者仰头,将左臂置于胸前并屈肘翘起,右臂则向斜后方屈肘、翘手,左脚尖蹬地,右腿抬起,而右边舞者则左倾上身,做胯、屈肘,左脚尖点后地,右脚向前蹬,犹如两只凤凰在欢快地嬉戏一般。另外,如图1所示,傣族曼听醒佛寺墙壁中雕刻有人首鸟身、舞动身姿的“金那拉”(傣族人称其为金孔雀),浴佛银桶上也雕刻有由八个弧形莲花瓣组成的孔雀舞图等等。除此之外,孔雀舞图也出

现在了其它诸多民间建筑与民间艺术之中,充分彰显了傣族民众对孔雀强烈的审美与崇拜心理。
四、孔雀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
(一) 男性孔雀形象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傣族孔雀舞最初主要是由男性进行表演的。单人表演孔雀舞时,戴女性假面具;双人表演孔雀舞时,两人分别戴一男一女面具。舞者往往是赤着双脚,头戴头圈,腰系孔雀架,身披披肩。其中,孔雀架主要是由竹篾编制而成,也即是在一条腰带上面装上三片孔雀架,左右各一片代表孔雀翅膀,后面一片代表孔雀尾屏,三片孔雀架上面糊上白纸,随后再在白纸上粘上亮片和彩纸作为孔雀羽毛;而左右两个翅膀也会装上两条布带。在表演的时候,两只手分别插入左右两个布带内,通过挥舞手臂的动作,来表现孔雀的开屏、抖翅、飞舞、展翅之类的形象等等,十分的活灵活现。[ 孙娟,《舞台经典傣族孔雀舞研究》[J],《大舞台》,2011(7),87-88页]在随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舞美设计的不断进步,舞台中的男性舞者开始摆脱传统的造型设计,转向利用现代化妆与服饰设计,来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男性孔雀形象,《雀之灵》中的男性舞者,便是上身画着蓝色的羽翎图案,下身穿着白色的裙子,拖着长长的孔雀羽毛,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孔雀形象的艺术感。
(二) 徒手孔雀形象
毛相是第一个去除了孔雀架,从而将徒手孔雀形象搬上舞台的民间艺人。他在《双人孔雀舞》中,表现了一只雄性孔雀在山下觅食,结果发现了一片平静的湖水,由此呼唤雌性孔雀前来喝水、嬉戏与玩耍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孔雀晒翅、展翅、抖翅、开屏与漫步时的姿态与形象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如
2所示,男性舞者头戴白头巾,上身穿着白布衫,下身穿着灰布裤,而女性舞者则是挽起发髻,上身穿着偏襟白上衣,下身穿着戴有孔雀翎图案的筒裙,从而使舞者的手臂与身体极大地解放出来,通过多样化的手臂、手型、身体姿态与眼神来表现傣族民众心目中的孔雀形象,由此极大地提升了舞蹈作品中孔雀形象的艺术性特征。
(三)女性孔雀形象
1956年初夏,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金明和作曲家罗忠镕在深入考察瑞丽孔雀舞之后,编创出傣族女子群舞《孔雀舞》,随之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金质奖章。该舞蹈作品通过十二位女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扮演十二只美丽的孔雀,一方面把传统的由男性舞者进行表演的孔雀舞转变成女子孔雀舞;另一方面也通过优美的孔雀翎纹宽摆长裙、孔雀冠饰、蓝色紧身上衣代替了繁重的孔雀架,从而使舞蹈中的孔雀形象更加写实化,进一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