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营企业HR咨询的失败原因

民营企业HR咨询的失败原因

民营企业HR咨询的失败原因
民营企业HR咨询的失败原因

民营企业HR咨询失败的八个原因

标签:咨询民营企业

在标题的前面应该加上“成长型民营企业”这样一个限制词,因为我自己的实践和我观察到的一些朋友的实践基本集中在这一范围,当然,这些问题也是中小型咨询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容易遇到的。前面的一些小文也谈到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现在试着总结一下。

(一)作用没说清楚,企业的期望过高。

很多企业在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接触的时候,往往都是大病缠身。咨询公司为了谈下单子,往往向企业“暗示”人力资源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或者让企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做了咨询以后,现在感觉到的有关人的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二)咨询能力欠缺,对民营企业真正的人力资源问题把握不准。

一般HR咨询(包括自己)都围绕招聘、培训、考评和薪酬等几个方面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将此作为核心内容。事实上,一个企业能够用好人既涉及到政策、程序等硬环境的建设,也涉及到文化、氛围等软环境的改善。甚至对于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而言,真正的瓶颈也许在他/她的价值观里。

(三)咨询不从容,盲目运用所谓先进工具。

单子的价格取决于很多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咨询公司要做的事情的复杂和丰富程度。因而咨询公司往往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加上企业有时也因为受到误导追求所谓先进工具,双方一拍即合。

真正到了看结果的时候,开始大眼瞪小眼。

(四)工具跟企业现实不匹配。

就拿薪酬和绩效两个方面来说。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显然对企业的管理基础等有较高的要求,

民营企业大多不具备。在沙子上造大厦,不失败才怪。KPI、BSC等流行的绩效考评工具,更多是面向组织和流程,这跟企业针对个人进行评估的传统观念是有冲突的。

(五)现有人员能力短时间内无法提升导致系统不能体现效果。

我举两个方面。比如招聘,我们都知道成功的招聘需要处理好很多细节,对招聘者的素质等要求还是很高的,这样一些素质的提升不是明确招聘程序就能解决的。连一些国内知名公司的HR人员在招聘时都会经常犯一些诸如态度傲慢等低级错误,你又如何奢望客户的HR人员短时间内能够改变?

比如绩效考评,主管人员的绩效管理能力对于绩效考评体系的运作非常关键。甚至有名言所谓:没有不好的工具,只有不好的主管。做过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能力培训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感觉:你讲的也很清楚,听的人也很明白,你让他上来演示一下,还是不会做。

(六)缺乏合适的执行人员。

现行的HR体系事实上对于人力资源部的要求很高,也隐含着人力资源部较高的定位。尤其是绩效评估体系的导入,需要人力资源部以一种较为强硬的形象出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里面,尽管老板对于这项工作非常支持,但是由于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能力有限,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加之对万一失败带来的责难的恐惧,往往一拖再拖,最终就没了结果。

(七)顾问思维简化,对变革难度估计偏低。

设计方案、培训人员,往往顾问都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似乎把人员能力不足、现有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拆成小问题单独来解决,整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尤其涉及到人的观念、能力时,改变尤其困难。

(八)缺乏合适的策略来沟通或者动员大家的参与。

我在前面两篇小文当中都谈到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顾问和老板都抱着一相情愿的想法,以为只要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方法是合适的,变革就能顺利开展直到达到自己的效果,现实完全不是这样。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股权激励、e-Learning 高新技术企业:指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的,把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加以商品化的企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包括企业员工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不是单纯的全部劳动者数量的总和,而是劳动者数量与劳动者平均技术水平的乘积。 培训:较短期的,以掌握某种或某些较专门的知识和技巧为目的指导活动。 股权激励:企业所有者给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所有者给定的时期内,按某一预定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股票上涨时,可以赚取差价。这种激励制度兼有:报酬激励和所有者激励。 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电脑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今天,中国的企业领导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竞争中,很多企业茁壮成长。但是,企业当前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它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中国企业如何在更残酷的竞争中制胜?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中,从表面上看是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但实质上,是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这里的人力资源并不是单纯的全部劳动者数量的总和,而是劳动者数量与劳动者平均技术水平的乘积。知识经济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依托现代信息、通讯电子等各种现代化生产技术,以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知识的生产、更新以及应用活动,而高新技术企业就是从事这种活动最重

要的载体。作为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如何管理、利用好本企业的资源,成为许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高新技术企业是否重视员工培训,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竞争潜力,故本论文就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的类别和形式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简单的探讨。 19世纪靠资本,20世纪靠技术,21世纪靠培训。 一、培训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高科技等知识型企业日益依赖于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日益重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日益重视市场的建构与发展,企业资产会越来越无形化。而无形化的实质是,企业的经营优势不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而更多地趋向于知识资本。在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源包括了企业员工的全部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通过培训和实践所形成的各种技巧和心智模式,它是企业知识资本的基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 二十一世纪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高要求: 1、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是绝大多数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而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 2、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不断更新。应用技术的人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科技的发展; 3、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将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将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 4、团队工作方式将日益普遍。同一工作小组的成员必须交叉培训,以便每个人能承担其他人的工作; 5、员工将更多地参与管理,很多的管理职能已经被下放到普通员工,

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员工的管理,减少内部人员跳槽现象的发生,避免人才流失,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管理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民营经济遇到了诸如筹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等许多困难。而在目前条件下,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善,则是严重制约民企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1、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民营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但是民营企业自产生时就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导致企业本身先天不足,而在其发展中又由于低水平的管理模式,落后的人才观念,不完善的薪酬制度,缺乏沟通与交流,忽视员工的学习培训及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和职业规划,还有企业主的人格缺陷,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困于自身的“人才陷阱”。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内部人”控制 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人所共知,而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确实是存在许多弊端。据调查,约90%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在家族成员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约40%是企业主的朋友或家庭成员。这就像人类近亲繁殖会退化一样,造成三种负面影响:(1)“自己人”的文化层次一般不高,缺乏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和思维,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了解甚少,导致高层决策短视,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2)使得企业内的成员关系复杂化、庸俗化,形成企业内非生产性损耗,不便于进行科学化管理和指挥。(3)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某些岗位被占用,造成岗位“稀缺”,阻碍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进入;而“自己人”的素质不适应专业化的工作,造成企业的低效率。 1.2 人员流失严重 由于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利益分配、福利保障、精神文化建设、激励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难以留住优秀人才,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导致:加大了人力资源损耗,使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上升;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系,不仅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损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结构优化,跳槽者大多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这些人员的流失使企业员工队伍老、弱化

最新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新的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得以生存并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以下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思及实施措施敬请查阅。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要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其既定目标,就必须使用各种资源作为投入。这些资源基本上可分为五类:即人、财、物、信息与时间。这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其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财、物、信息与时间的利用,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活动去实现,人才、人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是靠人力资源来推动的,效能的发挥也都是以人力配置的优化和人才效益的发挥为前提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依据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劳伦斯S。克雷曼的观点:为了成功,企业必须获取并维持其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产品差异化。“而这两条途径的实现均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提升企业竞争力量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是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研究企业管理发生演变历史的过程中,只有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以及组织人、协调人等,才能使企业形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良性结构和良好氛围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才能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考核目标不明确。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目的不明确,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如考核原则混乱,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等方面无相关性,体现长官意识和个人好恶现象严重。绩效考核体系更改随意,缺乏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以有效的绩效考核创建高绩效的员工阶段对员工阶段性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并不是管理的目的。 (二)考核标准不清晰。在一些企业存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标准不齐全,以主观代替客观等现象。将不完善甚至是不相关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得到结果也必然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请尊重知识版权,论文使用以 1.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受排挤的对象,改革开放后才被定义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名正言顺的发展。在历经调整、取缔、徘徊及加速发展之后,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在逐步发展中对于促进就业、繁荣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已经基本告别经济短缺,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WTO 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如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绩效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1.1研究背景介绍 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我国目前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是把非国有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按照这种划分方法,一般把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第二是把非公有制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包含范围十分广泛,有个体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民办科技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在本论文中将以民营企业中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1.1.1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经过了由阵痛到萌芽,再到曲折生存,直到今天的繁荣发展;也经历了政府和民众由排斥到困惑再到接受的心理历程。 20世纪90 年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国民营企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国民营企业得到健康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20.46%;到2001 年底,全国

浅议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000字_1

浅议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000字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竞争要素面临被复制的困境,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却很难复制。因此,合理且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打造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出发,指出了当前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质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48-02 一、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的非线性黑箱,外部的人力资源环境与内部的人力资源个体质量必须经由这个黑箱的转换来体现其价值所在。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最终决定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整合的结果。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非成熟性特征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现状,以成熟阶段为目标,必须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改进工作。 我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主义”仍然还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阶段,要真正能贯彻于企业管理的实践需要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全体产业界不断努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未能彻底地完成工业革命的全过程,传统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很低。如我国单位钢铁产量的能源消耗量、水消耗量、劳动使用量等指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倍之多。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企业多是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金密集型企业,这使得机器设备对人力资源要素的替代的生产力释放效应非常明显。这就决定了我国现时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为明显的早期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其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人力资源质量的两极化极为明显,因而平均的质量水平就较为低下。这就给我们的企业造成了“找人比找资金、找设备容易”的表面现象。其三,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作用环境是确定型的,效率也是线性的,可以精确地进行预期和计算;而人力资源要素作用的环境是不确定型的,效率是非线性的“黑箱”效应。因而投资于人力资源要素的风险比机器设备要大得多,对于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和资本实力稍为欠缺的企业来说,其工作的重心则更注重于确定的、有形的物质要素,因为它的短期生存比未来远景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结构因其整体发展上的非成熟性,传统国有企业的同化作用,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第一,我国的企业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更滞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实践经验就比较低下,而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绝大多数是由科技人员领头创办的,他们的管理知识只是来源于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总结,而不像他们对于科学技术那样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的预期安排。所以,我国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的安排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而需要进行制度化的重构。 第二,部分具有国有成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不自觉地接受了传统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安排的模式。传统国有企业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全球化经济的形成,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才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了,但我国的民营企业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和对人的认识上问题更为严重,表现为重物轻人;重生产管理,轻人力资源管理。再加上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下岗人员多这一特点。很多民企的老板则认为:中国的人多的是,你不干他会干,他不干仍然会有其他人干。结果怎样?你进我出,人才不稳,恶性循环。企业怎样?不言而喻。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在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都非常重视。然而,在这些精心制定的“科学”的战略规划中,却很难找到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即使有,也只是一些规章制度,如,工资制度、人员调配、晋升等常规性的工作计划,而没有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制定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的开发、选拔、培养、任用、激励等的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样不但使企业很难随着发展的需要及时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而且,现有的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等得不到发展,难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难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不系统。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中,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多为总经理或办公室兼任。一方面表现为部门职能设置不科学,功能不健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人不称职。他们素质低,能力差。 激励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一些民营企业,只强调“奖金”,片面认为“没有钱是不行的”,而忽视了“钱并不是万能的”,更忽视了人除了需要钱之外,还有其他更高级的需要,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只强调“管”,认为人都有“奴性”,只要“管住”、“压制住”,就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人的“积极性”、忽略了人的“创造性”、忘记了人的“反抗性”。其结果必然是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引发了员工的“反抗性”。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作者:骆文淋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200802班 学号: 200816240219 指导老师:王庆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中文关键词 (Ⅰ) 英文关键词 (Ⅱ) 英文摘要 (Ⅱ) 正文 中文摘要 (1) 中文关键词: (1) 1问题的提出 (3) 2 相关文献综述 (3) 3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7) 3.1中小企业目前发展的基本情况 (7) 3.1.1企业成本增加 (7) 3.1.2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 (8) 3.1.3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凸显。 (8) 3.2中小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情况 (8) 3.2.1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 (10) 3.2.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足 (10) 3.2.3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11) 3.2.4没有清晰明确的薪酬制度 (11) 3.2.5过多依赖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12) 3.2.6 企业人才观念之后,人才稳定性差 (12) 4、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 (13) 4.1企业自身原因 (13) 4.1.1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13) 4.1.2中小企业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的影响 (13) 4.1.3中小企业的企业性质因素的影响 (15) 4.1.4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因素 (15)

4.2 当前的经济状况的影响 (16) 4.3当前管理思想的影响 (16) 5、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17) 5.1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改变用个人理念 (17) 5.2制定和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7) 5.3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投入 (17) 5.4规范绩效考评制度,完善企业薪酬管理 (18) 5.4.1制定科学的考评制度 (18) 5.4.2确定绩效考评的目标 (18) 5.4.3制订科学的考评指标 (19) 5.4.4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 (19) 5.4.5实行考评结果的反馈 (19) 5.4.6健全考评的配套机制 (20) 5.5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力 (20) 5.5.1建立科学的、公正的激励制度。 (20) 5.5.2建立健全企业激励制度的配套制度。 (20) 5.5.3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21)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调查问卷 (2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贾立亮梁文莉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开发与管理,决定了组织竞争力的兴衰,已为世人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政府的附属物,是一种垄断式经营,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家计划而不是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家经济成分的单一,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大锅饭”式的工资待遇制度,保证其能够获得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规范,现代制度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淡化,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正在消失,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才危机。 人才危机极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相关的人力开发政策不配套,给新老员工的待遇的不同,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加剧了人才的外流。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自身缺陷没有改善,新员工在加盟企业后不久便滋生了不满;严格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客观上遏止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从而进一步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合理的制度,使员工的个性被扭曲,同样会导致内部员工的强烈不满,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造成信任危机,激化了人才的流失;不规范的做法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土政策使企业口碑变的很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增加了员工引进的难度。 现在国有企业人才危机直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入口和出口。在引进人才的入口,表现为员工招聘困难,特别是对一流人才和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企业缺少新鲜血液,供血不足。在人才流失的出口,表现为企业培养的大批成熟人才、优秀人才流向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血过多。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使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申请条件及申请表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申请条件 一、申请条件: 1.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2.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及其发展方向,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业务; 4.实际生产经营时间满一年以上; 5.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20%以上; 6.拥有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7.企业技术性收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的50%以上;或者技术性收入占全年总营业收入的20%以上; 8.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支出占企业全年总营业收入的2%以上; 9.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章程;有严格的技术、财产管理制度和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 二、申请材料: 1.《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资质确认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4.企业章程; 5.从业人员情况说明,有关人事关系、在职情况的证明材料; 6.专利、专有技术的证明材料; 7.企业上一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收入构成明细表; 8.从事"四技"活动的需提供《江苏省技术贸易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 9.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三、申报程序:

每年可申报二次,凡符合条件的企业请在6月30 日前或10月30日前向其所在的各市、区、县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或指定的相关受理单位申请办理民营科技企业资质确认手续,填报《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资质确认申请表》,各市、区、县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或指定的相关受理单位按照《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条例》和业已下发的《民营科技企业确认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申请确认的企业进行资质初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申请表》县市、区科委审核意见栏中签署意见并盖章,并将材料1、材料2、会同申请表及调查表一并报送苏州市民营科技促进会,由我会会同市科技局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汇总后统一上报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核准,并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苏州市科技局备案。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在办理纸质证书的同时也可办理铜质证书,规格分为大小两种,具体的费用标准为:纸质证书收取工本费50元,铜质证书(小)200元,铜质证书(大)500元。铜质证书由企业自愿办理。 附表:企业规模 ___________ 编号:经济类型___________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

———————————————— —收稿日期:2011-04-28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成长环境研究”(102400440010) 作者简介:张娴初,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研究;王大成,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一、引言 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和增强综合国力起到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指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密集度,以技术创新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提供高技术含量服务的企业。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人才密集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为主要的三个特征。从事高新技术研发要取得科技成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技术难度越大、越复杂,需要投入的研究成本就越高。在商品产业化阶段,为了及时推向市场并且提高市场占有率,需要继续投入巨大的广告费用和其它促销费用。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为5%~15%,最高的可达50%,将其研发成果商品化时,所需投资又要比研发投 入强度高5-10倍。[1]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企业倒闭率高,生命周期较传统产业更短。 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科技人力资源,包括现在和潜在从事科技活动以及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和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所有人员。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特征的研究,学术界存在诸多表述。把科技创新人才置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企业环境中,概括而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良好的教育背景、系统的专业教育、严格的学术训练、扎实的学术基础、开阔的专业视野,这些都是科技创新人才所共有的知识特征,也是他们能够胜任研究开发工作的基本知识保证;二是工作难以量化,科技创新活动的收益可以由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的经济效益来衡量,但是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科技创新的工作量难以监控;三是流动性较强,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 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 张娴初1,王大成2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13;2.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100191)摘要:知识经济条件下,健全的薪酬激励体制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力工具,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科学完整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体制,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围绕现存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采用领先型薪酬水平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的高弹性的薪酬结构及其提高薪酬支付的民主性在内的薪酬体系整体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 中图分类号:F 27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7-0085-07

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了一下一些问题: (一)人力资源战略缺乏科学性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代理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代理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科技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四)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纵观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他们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家族式管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具有显著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家族主义”观念突出,家族成员之间利益一致,同心协力,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家务事,无所谓加班不加班,也不计较工资的多少,这种缘于亲情的团结拼搏精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二是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融为一体,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委托代理成本而保持较高的效率和竞争力。三是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层次较少,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四是人员的聘用具有自主灵活性,“进口”、“出口”畅通无阻,都是凭自己的想法说了算。但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弊端也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现象。 1、人力管理制度不完备,企业管理机制不科学。造成企业运作方式的不规范和无序性,使企业的经济行为规范常常被伦理规范所代替,极易形成“人治”局面。而血缘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无法实现真正的制衡和约束,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2、人才流动的频繁性和凝固性共存。据笔者在民企做高管的几年工作中,与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中高层次管理和科研技术人才的工龄平均为2~3年,最短的不到3个月,也就是说没过试用期。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但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损耗和成本的增加,而且还会带走企业的商机、技术秘密和客户,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家庭成员的使用上又呈现出凝固性特点,企业呈现出只进不出的人员单向流动和相对凝固状态。

3、企业老总拿来主义非常严重,对人才方面重使用、轻开发的 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民营企业不愿把资金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 培训,这就造成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规模偏小,人力资本与知识积累 相对迟缓。 4、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明确且机构设计不到位。部分民营企业 尚未接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也就是说还停留在十几 年前的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层面,还处在人管人与强制性管理阶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 人才,另一方面又对人才使用不当,造成了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 人才的浪费。 5、激励机制不合理,企业缺乏科学的分配激励机制。物质激励 方面,存在分配不合理,许诺不兑现,员工贡献不能与报酬挂钩现象。在精神激励上经营者没有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将员工视为单纯的“经济人”而缺乏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感情投资,或存在做好做坏一个样,传统大锅饭的管理阶段,没有形成合理的 竞争机制,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6、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全凭感觉与观察。没有采用系统的管 理数据来进行业绩评比,有的中小企业对各部门数据方面还是一种 模糊的概念,更谈不上利用科学的依据来进行数据分析了,只是一 味感觉忠诚度好就会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忠诚度当然是好事, 但如果忠诚度好只是在混日子的,而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 问题,导致了优秀管理或员工的流失,企业老总就感觉是忠诚度不 好了的话,这方面则是我们现代民营企业老总与HR负责人们需要注 意的问题,由此可发现,企业老总们自己也要知道与明白,企业到 底是靠你们自己认同的人来推动发展?还是靠认同你们自己的人 了……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靠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短缺”和“人员富余”问题并存 国有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呆两三年后就会离开国有企业另谋生路,国有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造成的局面是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 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激励机制的不灵活或失效,挫伤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激励不足是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国有企业在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方面较私营企业仍有很大差距,而且没有科学的设计好薪酬结构,并有效地和员工绩效挂钩。另外,福利待遇有些也一年不如一年。激励不足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诸如人员外流、企业员工出勤不出力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等。 企业中的奖惩不分明,也导致员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就大大挫伤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员工带着情绪干活,造成了企业效率的低下。 3.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舍得投资,怕“为别人做嫁衣”,不敢轻易投资培训。有些企业,由于培训制度不健全,使得渴望利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机会增长才干的员工得不到培训机会,而有关系和处于一定职位的人员却秘密抢占这种机会,成了培训专业户。而有些培训却是流于形式,当问题出现时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培训方式的呆板、内容枯燥,考核脱离实际,不仅无助于员工的进步,反而造成了员工对培训产生反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4.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灰色现象, 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国有企业现在虽然大部分都已完成了改制,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 一些陋习依然存在,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上岗。人际关系复杂,形成了非正式组织类型中的小团体、小圈子及利益分割,排挤优秀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在职务升迁、职称评聘等方面,不是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而是存在着“资历”和关系的要求,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由于国企用人制度上的弊端,使得一些学有所成的人无用武之地,人才进行闲置。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特征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对与人才重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二)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比较常见的现象是等到用人时才去找人,没有事先的规划,更是缺乏替补计划、招聘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计划等人力资源规划。 (三)企业员工流失率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机制越来越灵活。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认为只要有钱,不愁在市场上找不到人。可是他偏偏忘了,骨干人员的离去,带走的不仅是技术、市场及其它资源,而且更可怕的是遗留下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使得员工心态不稳,进而引发“跳槽”,整个员工队伍流失加大,甚至导致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过快。严重影响了士气及整个组织气氛。 (四)人员招聘不规范,方法单一 人员的招聘本身应具有很明显的计划性、程序性和科学性。而我国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规范的招聘规程,在招聘时没有详尽周密的招聘计划,其招聘往往呈现出“现用现招”的特点。结果往往是招聘者重复性地到本地或跨地区的人才市场上去寻找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造成了招聘成本过高,而且企业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另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采用传统的面试法,很少采用笔试法、情景模拟法和心理测验法来考察应聘者的写作能力、分析创造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面试法具有简单、直观、节省时间的特点,但仅靠面试是很难测试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加上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专业

试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试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试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稳定性,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 1、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知识型员工就是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学历,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或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深厚的造诣。 2、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工作特征,因此,把握知识型员工的独特特征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 2.1、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 知识型员工一般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较强的自主意识,自我实现愿望强烈,成就动机高,喜欢能促进自身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

身难以量化。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及工作的典型特征,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设能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环境。 2、建立健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3、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心里契约的达成,增强员工的稳定性。 4、做好知识的固化,保证技术的有效传承。 1、建设能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环境 对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识型员工更希望得到尊重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成就等;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知识型员工更具“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精选版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根据最新的一次全国民营企业普查资料,民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家族制管理,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0.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已成年子女20。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 而在亚洲,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不长,约半数以上的大型企业以家族所有的形式存在。知名的家族更是比比皆是,李嘉诚父子成功的故事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家族企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反而显得简单,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在企业做大后,原先靠亲情维系起来的不明晰的产权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内部争权夺利,不少家族企业内部人才缺乏却又不愿意管理权旁落。许多暴露出的问题表明,中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挑战和观念升级。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民营企业由于收入低、人才成长环境欠佳,加之家族式的管理对人才晋升等要求的局限,引进并留住人才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人才匮乏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民营企业人才匮乏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得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二)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作为一个企业不能等到用人时才去找人,而应事先有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的基础之上形成本企业的人员替补计划、招聘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计划等。谁是企业未来的领导人?谁是企业未来的“领头羊”这是每一个民企老板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业主存在功利主义,有开发培养人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顾虑,对人才只用不养,缺乏充分开发培养、合理使用、有效管理人才的观念。这种观念无疑将企业人才的能力局限在现有水平上,不能有效地挖掘员工潜能,更是对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极大挫伤,其后果必然极大的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员工流失快,人才稳定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机制越来越灵活。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认为只要有钱,不愁在市场上找不到人。可是他偏偏忘了,骨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