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山东刘秀珍

【课标点击】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

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迁移应用】

1.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

2.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3.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知能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迁移应用】

4.有关明朝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产物和表现②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③内阁本身并无决策权④对皇权起到较大的制约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能三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______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为扩大皇权,康熙帝亲政后,设_______,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2.设置

_______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3.影响

(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迁移应用】

5.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设置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的废除 D.内阁的设

6.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7.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核心突破】

1.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解决:改革地方官制:废行省、设三司;改革中央官制: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这是对元朝行省制度的一大发展。但使皇权空前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西汉、唐朝、明朝时期是怎样一步步解决的?

提示:皇权至上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最主要的特征。不同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在试图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威,削弱相权的。本题试从历史纵的角度审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西汉时: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唐朝时: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分工不同,但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最终权力集中到皇帝那里,从而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明朝时: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解决了中国两千多年君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

【实战练兵】

1.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峰的象征是()

A.设参知政事 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3.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B.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8.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9.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迁移应用】

1.A本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明初废除了丞相后,丞相之权分给了六部,从而提高了六部的权力地位。

2.B 废除丞相,大权独揽,这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3.D自明朝开始丞相制度被废除了

4.B 对于组合类选择题,最简便解法就是采取排除法。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5.B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同虚设,相继取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制政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故答案选B。

6.B本题考查点同样是考查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明清时期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西方已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开始近代化的历程,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为了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皇权的加强走向了极端。说明这种制度依靠正常的运行已经不能维护其利益,而要依靠极端手段来达到其目的。故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再是封建制度本身的完善,相反是这种制度走向没落的表现,故选B项。

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百汇学校八年级历史第4课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编制:审核: 编号: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洋务运动的产生、经过、结果以及作用。 2、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经过和作用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和作用 【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______________,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 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3. 洋务运动:从19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的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l。兴办军工企业:自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 辅助产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兴办_____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_________出国深造等。 3. 兴办民用企业: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一批民用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 新式陆军:从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 新式海军: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陆续建成了南洋、_______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 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运动。经过30 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_______作用。但由于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通过下图探讨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精品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4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欣赏文中描写繁星的精彩语句。 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 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1、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 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巴金简介,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 1、情境导入: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曾经有人讲过,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自己的星星,当我快乐时、悲伤时,我都会在夜晚的星空中寻找那颗守护我的星星,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2、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 简介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f è i)甘。主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 3、背景简介: 深受“五卅”运动的影响,23岁的巴金于1927年1月15日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到法国去。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找真理”。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巴金在去法国的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出示: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纳凉密密麻麻摇摇欲坠模糊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几件事? 2、交流: (1)读准词语: 纳凉静寂星群密布摇摇欲坠梦幻 (2)理解词语: 纳凉:乘凉。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3)生串读课文,交流自学要求 3: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具体是什么时间? 小结: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板书:从前家乡 三年前南京 如今海上 4、请同学们根据作者三次看星星的时间和地点,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完成表格。 时间地点情景感受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框对外开放 中考考试内容:1、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重点)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难点) 3、我国应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难点) 1、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①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④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截至2014年底,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持。据此回答11~12题。 2.“一带一路”建设()①有利于加强合作,实现共赢②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③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④表明中国能主导国际事务 A.①② 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③ 3.共建“一带一路”()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 优势互补③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④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会推动国际物流中转业务的开展。设立自贸区体现了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计划生育B.对外开放C.保护环境D.节约资源 5.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发展潮流,我国正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力求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这说明( ) A.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开放 B.“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D.全方位开放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6.新近挂牌的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瞄准先进发达国家,建设现代产业新高地、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省长朱小丹表示,自贸区不发展一般加工贸易。这说明广东( )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学案

姓名__ ____ 班级__ ___ 组序__ ___ 第四课第一次“握手” 第1课时回忆那一刻 学习目标: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掌握一些打破尴尬场面的“好招” 学习难点:学会与人交往 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34—35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给课代表,课前一天交给任课老师批阅评价。 一、教材导读 我们与他人的交往都有一个__ ___ ,第一次相遇,第一次握手,第一次说话……正是从这第一次开始,我们跨越了__ ___ ,走向__ ___ 和__ ____。 二、导学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同桌”。请同学们欣赏完逸芳的美文《同桌》后,回答: (1)在逸芳的情感世界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2)作者为什么会留下遗憾呢?你认为怎样才不留下遗憾呢? 2、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尴尬遗憾呢? 3、活动---昨日重现还记得刚入学时与同桌和同学是怎样认识的吗?是谁先说的话?尽可能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情景,不要使任何细节成为“漏网之鱼”,让同学们伴着歌曲《同桌》的旋律,细细回味。然后叫同学两人一组,表演一下开学之初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来个“昨日重现”。 4、分组献招,“好招”评比 与陌生人相遇,难免会有拘束和尴尬。但有一些方法是好招,它可以打破难堪。与同学交往,你是怎样克服拘束和尴尬的呢?你有什么好招,与大家一起分享?看哪个组说得最多最好,不能重复。 三、当堂训练 1、同学初次见面时,我们应该() A.等对方先说话,以免尴尬 B.沉默是金,显得有内涵 C.主动打招呼 D.宽容待人 2、当新同学遇到困难时() A.我又不认识他,不关我的事 B.积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C.不要嘲笑,等老师来解决 D.以免尴尬,不要贸然出手帮助 3、古人云“秦侩也有三个朋友。”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A. 秦侩只有三个朋友 B.任何人活在世上,都需要友谊,都需要朋友 C.品行不端的人,在世上朋友很少 D.要想具有众多的朋友,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质 4、当陌生同学相遇,有些好招可以使人打破难堪。你认为下面是“好招”的是() A.夸耀自己的长处,使别人佩服 B.寻找共同的爱好 C.投其所好 D.先打量后恭维

第4课 《繁星》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4课《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亲近文学”专题,目的是引导初一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步入文学的殿堂。《繁星》这一课既是文学大家巴金所作,又具有语言生动传情,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与特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文学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书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好享受。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二能力目标: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三知识目标: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策略】 一在朗读中逐渐进入情境,初步体会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读中联系学生实际、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晴朗的夜空,面对满天的星斗,如此美景,你有何种感受?试着把你心中的感受写出来,来记录下你心灵的感悟吧。 二、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芾甘,“巴金”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 三、课文解析: 1、先有师范读课文,再指名由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3、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2)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3)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第一句写作者小时候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第二句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句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于表现星星的知心之情。 总之,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这情,这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学案新人教版179含答案

第四课公民义务 序言 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如果义务观念淡薄,对他人、社会与国家缺乏担当,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第1节公民基本义务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一、遵守宪法法律 1.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3.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具体要求(即做法) (1)建设法治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具体来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5.举例: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爱护文 物和名胜古迹,不仅是个人良好文明素质的表现,而且是我们遵守宪法 和法律的表现。 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 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护国家利益(变题: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因为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举例:历史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2)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导学案

《尊重他人》导学案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实例:有一位女士带着孩子去公司,孩子一直流鼻涕,她就拿出纸巾给他擦鼻涕。擦完鼻涕随手便把纸巾丢在了干净的地上。这时在旁边打扫卫生的老人走过来把纸巾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什么也没有说。女士又把一张纸丢在地上,老人还是静静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女士再次把纸巾丢在地上时,老人依然没有说什么就把它放进垃圾桶里面。可这位女士瞥了一眼老人后对儿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的话,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像那个人一样,要干这些肮脏的活,被人瞧不起!”老人这时候走过来,说:“这里是某某公司,只有公司职工才可以进来,请问您是怎么进来的?”妇女很自豪地说:“我就是公司营销部的经理!”老人听了,拿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随后便出来一位青年,老人说:“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一下营销部经理的人选是否合适。”青年尊敬地回答:“好的,我会慎重考虑您的建议。”原来,那清洁工是公司的总裁!最后老人蹲下来,微笑着对小孩说:“孩子,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很容易去尊重上司,尊重那些名门望族,尊重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可是,却往往会忽视身边的某些人,比如那些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勤杂工,觉得他们衣着简陋,面容沧桑,根本就懒得拿正眼瞧他们,更不用说去尊重他们了;甚至觉得和他们打招呼、说话简直都有失身份。但是,总有一天,

这些势利行为会付出代价的。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的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的。 实例:反面例子: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极具风度的外交家。在一次会见中,周总理接待了一位从一个国力比中国要强盛得多的国家而来的领导人。在见面时,那位领导人竟然待着手套,主动要求与周总理握手。总理并没有回避,也没有多言,而是应客人的要求,与对方握了手。正当那位领导人得意洋洋地认为,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功地侮辱了中国的领导人时,周总理则不慌不忙地向身边的随从要了一条洁白的手帕,轻轻地擦拭着刚才握手的那只手,然后,当着那位领导人的面,将手帕丢进了垃圾箱。周围的人,无不为总理这得体而又强有力的回击叫好。 分析:人际交往中尊重是前提,任何人都不愿意和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去交往,对别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与道德品质,我们的和谐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例:澳大利亚一位74岁的老人贝克尔,将一张状纸送到昆士兰一家地方法院,状告当时任总理的霍克,说霍克在一家商场内就养老金问题与他争论时骂他是“愚蠢的老家伙”。地方法院把传票下到总理府,一时舆论为之哗然。霍克总理专门就此事举行记者招待会,对自己说出这句粗野的话向这位老人公开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的确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贝克尔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分析:尊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无论任何人,我们都要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让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校:新密市第二初级中学学段:八年级上学科:英语 学材:新目标(人教版)章节:Unit 3 SectionB(1a-1e) 编写者:闫永鹏审核者:曲晓娟 题目: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一、学习目标:1.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2.听力完成1c,1d,并根据听力内容练习对话.Molly studies harder than her best friend. Mary and her best friend are both tall.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难点:听力完成1c,1d,并根据听力内容练习对话.Molly studies harder than her best friend. Mary and her best friend are both tall. 三、学习过程策略: (一)、导入。用形容词的原级和比较级看图说句子。 Li Yong is funny. Pan Changjiang is funnier than Li Yong. Cheng Long is outgoing. Li Yong is more outgoing.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目标: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内容:1a,1b 方法:独学,对学。先独立完成1a,再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观点。 时间:8分钟。检测:排序;完成自主探究。 1a. What kind of things are important in a friend?Rank the things below[1-7](1is the most important) A good friend _____a. has cool clothes _____b. is talented in music. _____c.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_____d. is good at sports. _____ e. truly cares about me. _____f. makes me laugh. _____g. is a good listener. (三)、合作探究。 1、合作交流。Talk about what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 Then make a report.(合作展示-你认为好朋友该是什么样?) A: I think a good friend makes me laugh. B: For me, a good friend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C: Yes, and a good friend is talented in music,too. D: That’s not very important for me… My views:A good friend…is good at sports. is good at school work. is popular at school.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has cool clothes and hair style. makes me laugh. is more athletic than me. has good grades. likes telling jokes. keeps secrets. 提问展示:1. talent( n.,天才)+ed = talented (adj.有才能的)比较级:__________. 2.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翻译)_____________;the same …as…表示:__________, 3. is good at sports.(翻译)be good at…意为_____,其后可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同义词组:_________He ____ _____ ____ English.(他擅长英语) I’m _____ _____ _______ basketball.(我擅长打篮球)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公开课教学设计 4*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欣赏并归类积累字词。如,“绮丽的朝霞、明洁的丝绸”“草如茵、柳如眉、如雾如烟”“应和、低语、谈心” 2.阅读理解 遵循“初步感知—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整体回顾”的阅读规律,采用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从读中感悟的方法。 3.表达运用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桃花水的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课件逐一出示春景图。 (1)师引导:同学们看,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她走过柳树,柳树变绿了;她走过桃树,桃树开花了;她走过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流动起来。春姑娘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江南小镇,来欣赏三月江南清净明洁的春水吧! (2)板书课题。

2.释题读题。 (1)师指导: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被称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2)生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4.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认真思考: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示例:飘洒着无数点点桃花的水;水声忽大忽小,仿佛一曲美妙的乐章…… (4)生听课文音频,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 (5)生交流。(示例:写声、写色)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春景图,加上富有画面感的导入,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春天江南小镇生机勃勃的美景,感受到三月江南春水的可爱可贵。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词串欣赏,精读感悟 1.读词入境。(出示课件) (1)师指名认读,相机提醒生注意用声音和表情表达出词语的意思。 (2)发现词语排列特点。 ①师引导: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②示例:第一组词语是表示颜色的;第二组词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组词语是形容说话、声音的。 (3)生认读第三组词时,师相机出示多音字“和”,指名认读后齐读。 2.过渡谈话。 师:用心地读这几个词语,就能想象它们所构成的画面,读出它们的色彩,读出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同样,用心地去读课文的每一句话,也能读出很多感受。课文的第3、4自然段写的就是声音。 3.引导倾听桃花水的声音。(出示课件)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导学案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②掌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认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学习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二、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结果:到________底,各项指标超额提前完成。 工业成就:四个工厂: ________大型轧钢厂、__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第一飞机制造厂: ________第一机床厂 三条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铁路: ________、________。 一座大桥:____长江大桥。毛泽东赞美此桥为:________________。 在一五计划时期,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基地。 意义: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______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 颁布机构:________________ 宪法的地位(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探讨提升 探究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发展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材料二: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4课《鲁周公世家》学案(含答案)

第4课《鲁周公世家》学案(含答案) 第4课鲁周公世家与孔子并称的圣人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及“其”的用法。 2.思维概括并评价周公的人品人格,体会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审美赏析写人手法。学法点拨本文记载了西周时的诸侯国鲁国历经34代国君,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兴亡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鲁国开国之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周公旦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了他幼时的笃仁纯孝,辅佐武王时牺牲个人的义无反顾,辅佐成王时代理国政的忍辱负重,平定叛乱的果断坚决,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然而,节选部分文字艰涩.篇幅较长,给同学们阅读带来困难。那么,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学有所得呢 1.采取先看译文,后看原文或者边读原文边看译文的办法,整体把握内容,重点把握他作为一个辅臣如何执政,做了哪些事。 2.有所取舍。全文共15段,对于叙事性强.文字平易的段落要边疏通文字边概括大意,慢慢理解;对于较难的第9段.第14段.第15段可略读,甚至可以不读。诗美晨读周公庙并序苏轼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步许,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图史所

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注故宫周公庙。硉兀硉矹,形容危石高崖。作者见山石硉兀而想象翠凤曾栖息于此。凤是传说中的高贵的.祥瑞的.不易见到的鸟,有圣贤出,它才出现。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据诗序说是周大夫出差过周故都,见宗庙宫室长满了禾黍,有感而作。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东山诗是咏周公东征事的。牛酒祭品,指牲畜和酒醴。 “牛酒不来”言其久已无祀。赏析诗人初来拜谒周公庙,“喜”,表明自己对周公的仰慕,心中想象庙的华贵。 “至今”一转,借景抒情,又为周公庙荒凉.罕有人迹而感伤,有物是人非之感。全诗虚实对比方法运用得分恰当。 语言积累与梳理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无坠天之降葆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我以其璧与圭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案教案

元第二单 4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3月审核:历史组时间:2007年课型:新授课主备:余翔 姓名:班级: 学目标:一、教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建设成就;1、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3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教学重点学难点三、教:三大改造四、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解放前,中国吃穿用的很多东西的名字都带有“洋”字,试举例说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年后,“洋……”之类的东西中中几乎绝迹,这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解放后,特别是1957何关系?(二)知识网络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原因:工业落后 第一个基本任务。 五年计划 执行时间:1953——1957年底 农业 三大改造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是在()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 2、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二、材料题: 下面是毛主席的诗句,其中划线第一句指的是一五计划中的哪一个建设工程?划线第二句是毛泽东当年所设想的什么工?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高峡出平湖。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课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区分摩擦力的功与过。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动手操作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践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4、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难点: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五、教学准备 准备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毛巾)、轮子、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带大家玩个小游戏,每组俩人滑冰游戏,一个人在前面跑,另一个人蹲在地上抱住第一个人向前滑行,哪一组先到终点就是大力士。 2、提问:再向前划的时候有啥感受?后面同学脚掌有啥感觉?你认为这 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意图解析】两个学生像滑冰一样在地上拖行,感受到地面与脚掌的摩擦;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新知,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接着做游戏,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1)用橡皮擦擦掉纸上的错别字;(橡皮与纸面摩擦) (2)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滑梯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们在推箱子的时候的感觉(这些摩擦现象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 2、揭示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意图解析】这里是一个循序渐进认识过程。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案题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案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懂得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知道我国是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难点: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自主学习: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
(2)
(3)
2.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
(2)
(3)
3.我们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 本基点。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
合作探究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活动一】列举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例:略。说明现在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正变得更加开放。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活动二】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p47 说明了什么?

答:略。 说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 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三点 P47-48) 【活动三】讨论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 答: 利大于弊。因为:A、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 落后。B、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C、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坚持对外开放 【活动四】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经济: 进出口贸易;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中国重新“入世”等。 政治: 国家领导人互访;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各种国际组织活动;成功举办上海 APEC 会议等。 文化 中国在法国文化年;中国在美国文化年;中国在俄罗斯文化年等。 教育: 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高校联合办学等 。 体育: 积极参加世界各种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等。 (1)、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 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活动五】在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看待国产汽车发展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另一种 则认为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答:题中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外开放。因为:A、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交 流日益紧密。中国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B、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 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 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① 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②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3)、 总之,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①、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②、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参考学案1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讲学稿 课题: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以礼待 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礼体现在哪些方面; 2.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 3.了解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在教材划出相应内容。注▲要背诵) (一)待人礼为先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是什么? 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等良好品质,礼的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什么? (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的桥梁。诚恳、、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3.怎样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礼待人,

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 (3)做文明有礼的人,要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的社会风尚。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活动1:P37运用你的经验:谈谈你认为小岩哪方面做得不好?应该如何改进? 活动2:P38探究与分享:(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2)你对文明小区有什么期望? 活动3:P39探究与分享: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 五、巩固练习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行则会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吸引力。可见() A.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B.讲礼貌是现代文明社会特有的要求 C.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D.不拘小节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 2.成语故事“负荆请罪”里,蔺相如用谦逊宽容这把钥匙,打开了廉颇的心 扉,从此“将相和”。这启迪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①处处忍让他人②尊重理解他人③得理不饶人④与人为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