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_戴军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_戴军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_戴军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_戴军

摘要:大学和城市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都在一出生起就深刻地影响了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摩擦冲突到融合共生的过程,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大学和城市在其发展进程中有共同的渊源、存在着共生关系和大学应从城市边缘走向城市轴心的理念,可以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助推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文化;城市文化;融合共生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15)10-0140-05戴

军娄小平

文化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学校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之所在,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就大学文化的三个层次而言,精神文化无疑也是其核心和重点。清华大学胡显章教授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它是在全面吸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着时代不断充实发展的切合大学自身实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①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中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反映的制度理念、形成的制度氛围和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的制度意识、制度心理、制度信念等。大学物质文化是物化的文化形态,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物质条件,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在三者关系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它影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形成;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贯彻和保证,反过来也影响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构成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②

城市文化同样包括三个层面,即核心层面的城

市精神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凸显在外的物质文化,是城市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知识体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市民的思维、城市治理制度体系以及制度体系所体现的人文氛围、城市规划及城市建筑风格、城市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③在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中,最根本的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它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与城市创新的动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城市文化,包括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培育、制度文化的完善、城市风貌的体现和市民社会的构建等。

一、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历史演变:从摩擦冲突到融合共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的产生和存在,其前提是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中世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引起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生了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城市。④城市的兴起尤其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大学的诞生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且城市优越的地理位*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的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项目编号:13YBA253)、湖南文理学院项目“文化强国视阈下的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研究”的成果之一。

置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到来,为大学的诞生提供了智力支持,城市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最终使大学的诞生成为现实。⑤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城市中市民自治的文化氛围也已基本形成,这种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也成为大学在诞生之初就有了大学自治的思想基础,也为大学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大学一经出现,其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和优秀的学术文化成果便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和学者自由的思想要求城市有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这就对当时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冲击。因此,柯勒说:“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大学与城市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天然的关联。两者出现和兴起的时间均在中世纪,地域也都在欧洲,而且两者的出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在它们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度包容和相互支撑,也并不意味着一方从属于另一方,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城镇与学袍”之争,大学师生与市民之间的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仅在当时的巴黎大学表现突出,在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也同样存在。市民和大学之间的敌对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经济利益上的敌对和权力的争夺,更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对立。

大学与城市文化冲突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标志是19世纪威斯康星大学的改革,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就任校长时的演说指出:威斯康星大学应该为实现威斯康星州的改革目标服务,成为全州所有人的大学。并成立知识推广部,指派教授、专家服务于州政府,大学与州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使大学成为灯塔,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公众服务的工具。紧接着《莫里尔法》和《哈奇法》的颁布更是促进了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改变了高校与世隔绝的“高楼深院”的形象,既改善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把全世界的大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又促进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使城市与大学的发展交相辉映。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了斯坦福工业园,即著名的“硅谷”。“硅谷”的成功是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典范。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经历了漫长的9个世纪,过程的艰难更显结果的弥足珍贵,它们的融合,为大学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契机,大学也因此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且开始了其三大职能的新阶段,不再与世隔绝、不再封闭僵化,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城市也把大学当成自己发展的动力源泉,源源不断地从大学吸收人才和技术上的资源。到了21世纪,二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利益发展也日趋一致,从而结成了更加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大学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象征,甚至代言着城市的文化,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则自觉地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土壤,包容着大学文化主体的各种价值观、融合着各种社会亚文化。

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作用

1.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一,培养高级人才,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不同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一定会有不同的大学文化烙印。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首先就是通过具有大学文化烙印的大学人对城市的影响,这些文化人才带着自己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走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城市市民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其次大学校园本身就是城市的文化高地,校园中的各种文化活动直接辐射和影响着城市,引领着城市生活向着健康、高雅的文化方向前进,这些活动也提升了城市文化生活的品位。

第二,引领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一所优秀的大学,其大学文化必定是优秀和独特的,也必定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名片,大学文化中蕴含的大学精神必将成为城市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向心力所在。尤其是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社会文化多样化的环境下,大学文化以其象牙塔式的理想追求,大学学者们以其自由的思想追求着真善美,他们在社会浊流中保持自己主流的价值追求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能为所在城市带来一股清风,自然地引领着城市的精神,大学文化自然地也成为了城市人的骄傲。⑥而且,更具体地,大学里某位著名的学术大师也会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和城市人津津乐道的对象。⑦

第三,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城市科技创新。大学的第二大职能就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直接为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服务,甚至直接成为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

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依靠。⑧大学聚集的大量科技工作者,在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文化优势,提升了城市科技文化实力。⑨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创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大学的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注重解决社会所需,大学的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动力和研究目的就是直接为社会尤其是为大学所在区域所在城市解决难题,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所在城市的科技发展、城市的管理。同时,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活动也直接蕴含于城市生活中,带动更多的城市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客观结果就是: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提高了城市人的科技创新能力。

2.城市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第一,是凝练大学文化特色的源头。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⑩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的,都是其人文历史和区域民族特色的综合,必定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身处其域内的大学,其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定受到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的影响,虽然大学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表现出更高雅、更理想的特色,但它们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地会融为一体輥輯訛。同时城市文化的包容和改造,使得大学文化能不断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所处时代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的同时也体现出时代精神。輥輰訛第二,促进大学文化主体的社会化。21世纪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大学也不再是僵化的封闭的象牙塔,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也必然会吸收城市文化的精髓,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主体是生活于其中的大学人,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生必定会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也必然会受到所在城市文化的影响,其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甚至某些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都直接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城市为他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们体验社会生活、感知社会需求、增强社会担当、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不断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尽快地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輥輱訛第三,使大学文化面临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客观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文化的功利观念是以关怀个体为主的,市场经济文化对大学功利观的影响就是它促使大学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个体功利,鼓励大学生要“不安贫而乐道”。在一个已经市场化的城市环境中,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大学文化一时不知所措,如果固守清高,会陷入办学费用少、生源流失、学术成果产量低下的不利局面,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作为条件;如果过于热切地拥抱市场又会丧失大学精神,丧失了大学的本色。这要求大学一方面要传承中国大学文化传统中求道轻利、淡泊名利的思想和西方大学传统中追求纯粹的真理、不计较物质欲望的传统,重回大学仰望星空的传统。另一方面,要传承西方大学自现代以来的传统,即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服务社会,注重成果的转化,在大学与市场之间建立恰当的平衡。輥輲訛

三、大学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助推作用

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城市精神文化,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城市文化中最稳定的内在的本质特征,而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显性和隐性表现出的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显著的群体精神。地域特色表现为一种氛围、感觉和总体印象,群体精神则表现为市民群体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輥輳訛这些观念层面的、意识层面的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市民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生活方式等体现出来。城市精神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民族文化底蕴,它积淀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淳朴的民族风俗等。輥輴訛

大学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是城市的文化工厂、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所构筑的是人类的科学理性精神、哲学思想与世俗人文情怀,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象牙塔,更直接些就是传承社会文化,提升社会价值,研究高深学问,弘扬科学精神,引导社会思想,引导文化创新,坚守人类的精神价值。”輥輵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是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部分,但又具有其特点和相对独立性,比如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批判思维、价值中立等。輥輶訛大学不仅是传授、研究科学和文化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园地,还负有引导社会价

值观、规范社会行为、培养公民的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引领社会前进方向的使命。輥輷訛地方大学引领文化,基础在于传承,动力在于创造,并且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学大多具有较深文化底蕴,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集聚地,也是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传播源。因此,大学更应该重视引领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传承创新文化的社会职能。

大学文化处于城市文化最高层,是城市文化中最稳定的内核,它提升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为大学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大学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良性互动:城市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土壤和养分,大学文化向城市文化建设传递大学的文化精神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大学文化自然地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繁荣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城市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聚集各种科技文化人才构筑人才高地,而大学恰恰就是城市的文化人才高地,大学的各类人才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的繁荣需要教育的繁荣,城市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大学文化的繁荣,大学文化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传统、娱乐形式等对城市产生着辐射和影响。大学不仅仅是通过其文化产品,更是以其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向所在城市辐射先进文化,以多功能多形式的辐射作用于城市文化的发展,间接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建设,而且这种作用和影响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2.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制度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城市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要想城市文化充满活力,必须进行文化体制创新,它是保持城市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因此,制定并施行科学的城市文化政策,推进城市文化体制创新就是城市提升文化实力的重要任务。輦輮訛而文化体制是否充满活力,是否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是否营造了宽松的文化发展氛围,是否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否对外来文化具有开放的胸怀,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文化是否具有包容能力等輦輯訛,包括政府促进文化发展的相关经济、法律、社会制度;文化发展体制;文化建设的规划;文化专才的引进机制;提高市民文化素质、营造文化氛围的措施等。通过推进城市文化体制创新,创造舒适的城市文化环境,让市民们普遍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能提高市民尤其是大学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起市民对城市的热爱,自觉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繁荣。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统一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的统一。制度文化的统一就是大学与城市要建立文化整合机制,既要突出各自的建设重点,又要有整体观念,实现大学和城市的整体和谐发展,体现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特点。首先要以制度来保证两者在发展方向上的统一,发展方向无疑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一两者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既要保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要着眼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环境;城市文化既要照顾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也要保持主流价值追求,从而实现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实现目标和过程的最大一致。其次要尽可能地整合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内容和载体,比如大学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某些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和城市的资源结合,和城市的功能结合,实现载体上的融合。还可以在内容上实现良性互动,提供大学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最后,要建设科学规范、廉洁高效的大学制度文化,科学地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智慧地化解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实现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动态平衡性。輦輰訛

3.重视大学文化对城市物质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首先是大学要加大开放力度,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与其他兄弟院校或某些名牌大学甚至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这只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方面,大学还应该对其所处的社区、城市以及所处的经济区域进行开放交流与合作,这也是很重要的对外开放的内容之一,而且这是目前很多大学做得很不够或者不屑于做的工作,其实大学无论从它的社会职能还是其历史渊源来看,都应该主动向社区、向城市开放,共享其教育资源、发挥其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从历史渊源来看,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寄身于城市中,与城市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就天然地应该与城市发展互助共荣,大学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大学就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的社区,其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理应为城市其他社区所共享,为社区教育做好服务,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理应在创建学习型城市、智慧型

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城市和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和智慧。

其次是大学应主动与城市的生产需要相结合,使大学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需要。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在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潮下,大学与城市的产学研相结合是重点,“创新”向“创业”的转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尤其强调要将“万众”的创新用于“大众”的创业,这就要求众多大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要将自己的“创新”与大众的“创业”相结合,使自己的“创新”成为大众“创业”的源头和推进器,大学的学者们可以通过将自己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合作参与创业、转让促进创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产学研的融合。这种创新与创业结合做得很好的大学很多。輦輱訛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就成长为亚洲一流的大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注重创新和创业的结合,学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促使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地推向市场,不仅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为大学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和城市可以“实现双赢”輦輲訛。对城市来说,可以将大学的人力资本和科研成果“投放到城市经济发展和生产服务中”輦輳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輦輴訛。对大学来说,既可以推动学校科研,使大学科研内容更丰富,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注释:

①胡显章:《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②戴军:《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超越》,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③顾洁岚:《地方大学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互动》,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④沈芝:《再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⑤Thomas Bender,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From Medieval Origins to the Pres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4.

⑥⑧张笃勤:《大学文化对武汉城市文化影响分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⑦地方新兴大学区与城市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组:《大学与城市关系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⑨李超:《发挥大学文化优势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科技信息》2013年第6期。

⑩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輥輯訛任建波:《谈地方合并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品格的提升》,《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期。

輥輰訛杨向荣、王菁华:《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存共荣》,《青岛日报》2005年7月23日。

輥輱訛孟三爱:《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輥輲訛王瑞芳等:《关于大学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以青岛市为例》,《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輥輳訛高小康:《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页。

輥輴訛余晓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当代传媒》2011年第2期。

輥輵訛席酉民:《现代大学功能与创新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輥輶訛王少安、侯菊英:《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应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8期。

輥輷訛杨丽萍:《城市文化手稿》,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輦輮訛曲江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探讨——

—以河北保定市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9期。

輦輯訛宋黔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讨》,《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輦輰訛李华玲、李峻:《论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功能及其实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輦輱訛吴浪高:《城市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輦輲訛朱浩、陈娟:《从美国大学治理的历史演进看我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輦輳訛靳玉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把握》,《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輦輴訛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作者简介:戴军,男,1973年生,湖南邵阳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湖南常德,415000;娄小平,女,1982年生,湖南湘潭人,工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湖南常德,415000。

(责任编辑刘保昌)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都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2)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2) 2.顺义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文明 (4) 二、顺义都市文化的人文传统 (6) 1.顺义的商业文化:集商聚义 (6) 2.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7) 3.红色文化:不屈抗争 (8) 三、顺义都市文化的当代进展 (9) 1.绿色生态文化:健康宜居 (9) 2.群众节庆文化:和谐民生 (10) 3.企业文化:诚信进取 (11) 4.国际枢纽文化:开放包容 (12) 5.现代农业文化:秉古誉今 (13) 6.顺义啤酒饮料文化:厚积薄发 (14)

四、顺义都市精神:顺潮宾水,尚德名义 (15) 1.顺潮宾水(顺潮滨水) (16) 2.尚德明义 (16) 五、顺义都市文化进展取向 (17) 1.爱护旧城历史文化,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18) 2.新城建筑和街区:横看成岭侧成峰 (19) 3.“尚德明义”之表达:公共服务和商业街区 (20) 4.“顺潮宾水”之表达:滨水生态和国际街区 (21) 5.打造居民形象,营造都市文化 (26) 结束语 (27) 前言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都市文化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都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代都市的规划、建设、治理无一不包容着都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进展的必定。什么是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如何建设、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都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都市文化是都市那个地理行政区划与都市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都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都市的灵魂和气质,它隐含在都市的方方面面,给予都市特有的气质,反映都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都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都市和人共同造就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标识,它折射出都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都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不同都市之间都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顺义都市建设要打破“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打造具有鲜亮顺义特色的顺义都市文化。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一直以来,一个城市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调研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并作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分析综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对于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该区域突出重围,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利用城市文化来构建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形象研究状况 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知网共收录文献7507篇,内容覆盖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新闻传媒等学科。本文主要选取新闻传媒类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媒介呈现研究。 1、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 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界、

区域、标志物等方面,并提到“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心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于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国内学者居易的《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感受》中则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或感受。包括精神感受系统、视觉感受系统、消费感受系统、风土人情感受系统。 张卫国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中则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对某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形成的主观印象。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软实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符码形式传递出去,才能吸引外界的公众。在此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何国平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型与基本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即在城市定位元素资源与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二元合力中形成一个最优方案,由此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四个策略,利益相关者策略、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 陶建杰的《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中也曾提到城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

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浅谈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浅谈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有感于巴塞罗那的公共艺术何谓公共艺术?城市的公共艺术有着怎样的历史?城市与公共艺术又有着如何的关系呢?近日我借对巴塞罗那——一个被誉为“开放空间的雕塑美术馆”的城市的浅薄研究来谈谈这些问题。 何谓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来自于英文的“Public Art”一词,这是一个由“公共”和“艺术”连接起来的复合词。从表面意思上看,一切开放空间里能让人欣赏、参与或使用的雕塑品、艺术活动和公共设施,都可称之为公共艺术。在“公共艺术”这词未出现之前,人们把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形成的艺术语言指为“公有空间的艺术”。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有空间中的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程,公共艺术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陈列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景观、公共设施之类,它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类一切生活状态下的文化现象,具有了以城市为舞台、以人的交往需求为核心而展开的对空间的体验、对审美的获取,以及对形态、意象的亲历和审美活动。 因此,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在于它的“公共性”。其文化价值的核心包含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城市的公共艺术有着怎样的历史? "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这是一件结论性的事实……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标准,这种标准把它非常鲜明地同人类史区分开来了。民族、国家、政治、宗教,各种艺术以及各种科学都以人类的一种重要现象,市镇,为基础。"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这样说。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的建设已不能只满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城市也是人类文化和世俗感情的集散地,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与政府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在西方,城市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指向一个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演变的、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文化福利,通过国家、城市权力和立法机制建置而产生的文化政策。其实,从最早的城市美丽运动开始,西方就对城市文化建设和美学风格有所追求了,到后来的“百分比艺术”的出现,再直到现在得几乎每一座欧洲的主要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承载历史文化建设的标志了,因此公共艺术被亲切地称之为“城市名片”。 纵观欧洲的历史传统,公共艺术最早的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近现代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文化与公众文化的新需求则促进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因其建筑与雕塑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建筑物艺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例如,德国魏玛共和时期,魏玛政府宣布让艺术家参与公共建筑物的创作,并且通过公共建筑计划帮助自由创作的艺术家有机会从事建筑物雕塑和壁画创作;德国汉堡市“建筑物艺术”的设置与执行也具有悠久的传统,汉堡市的建筑物、城市规划和户外艺术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形象需求。接着,城市美化运动兴起,最为显著的城市就是巴塞罗那,1860年的《赛尔达规划案》、1880年

城市文化及文学研究

历史变革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 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革命传统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著名人物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 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创意,城市发展,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文化及创新产业与城市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城市相关发展带来的一定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 0 前言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缓,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手段早已成为我国相关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夸张地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新型发展动力,更是城市本身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着重提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便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开始不断变化,原本以日常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向文化休闲消费转变,这种变化使我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了高速发展。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在前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平均文化创意产业增速平均达到23.5%,比当时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快了近一倍,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发展大多还只局限于大型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也会较为迅速,而发展迅速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会反哺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结构,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与城市地位的提升。[1] 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型城市中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而其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呈现出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结构形式。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电影行业、动漫行业、游戏行业以及网络出版业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多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红火,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获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1.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动力 在我国,所谓支柱产业,指的是相关地区产业增加值超过GDP比重的6%。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计算,早在2004年,我国的首都北京其文化创意产业便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此外,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方案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 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 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 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 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艺术作品则生动的反映了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在当代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更大的社会文化语言紧密相连,反映出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内涵。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营造,以期待与我们启示。 城市发展与文化的凝聚 城市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他存在于人们发现自然,改造社会、自我的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言语行为和办事方式、组织构成、道德规则,以及由该活动所演变出的艺术成果、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是一个城市精神力量高度集中的体现。它在确定和指引城市发展走向这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与其他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下列突出的特点: 1.开放性与创造力 城市中,知识技术等发明积累的速度,文化的创造和变革都远高于乡村社会。原有文化的阻力相对较弱,这也方便了不同文化因素在地区间的传播和交融。 2.多变性与互动性

城市具有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高度集中和快速流动的特点,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也易于产生革新,致使城乡互动、地区交流日益频繁。与村镇等其他地区相比,更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遗失与生俱来的生动特色。 3.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力和激烈的竞争 由于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人们摆脱了长时间和高强度的手工生产劳动,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各种知识和人才融汇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从而产生了激烈的竞争。 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以艺术的方式创作与之相应的环境设施,并以某种形式为载体,服务于市民大众。它一般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在装饰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民主观念的发展。公共艺术作品被认为面向更广大观众,能够普遍被理解。因此,城市公共艺术需具备下列特性。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是开放性的艺术。称为公共艺术的作品要符合空间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同时顺应时代审美;展现当代城市精神和风貌,并与周围环境空间形成交流与互动。 其次,城市公共艺术要通俗易懂。不同国家和民

“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

“城市研究与文学研究”课程大纲 Issues of Urban studies and Literary studies 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吸收近年来城市研究的新成果,力图从“地理”、“空间”、“身体”、“景观”、“阶级”和“身体”等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城市,进而在这种新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城市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部分经典文本,从而在一种跨学科的视野中建立起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联系。 参考书目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雅各布森:《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 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上海摩登》,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理解城市 一、地理 《不均地理发展理论笔记》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二、空间(一) 《空间是个关键词》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空间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批评社会理论》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后现代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 三、空间(二) 《空间:社会产物与社会价值》列斐伏尔,载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 究读本》 《列斐伏尔的惊异奇航》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空间化的三元辩证》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四、阶级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选)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6年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专题研究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录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前言 (2) 第一章地域文化 (3)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3) 二、地域文化的分类 (3) 三、国内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9) 四、国内地域文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推广 (14) 第二章城市发展 (17) 一、城市概念 (17)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因素 (18) 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19) 第三章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4)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5) 二、地域文化于城市发展的关联 (28) 第四章研究结论 (39)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 二、地域文化发展战略 (40)

前言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气质,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化进程往往与地域有很大的关联,良好的地理环境通常会滋生一系列的产业,从而带动人们追求城市化的动力。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只限于经济的增长,今后加强文化发展的口号也势在必行。 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开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本地区城市真实的名片,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 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对本地区全面的文物普查和考古遗址抢救性发掘,以及有关典籍和遗存的保护、整理,可以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地域文化是明天的区域经济,这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即向世人宣告: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城市文化定位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考

城市文化定位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考 2010年01月14日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世纪,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文化是城市的魂,形象是城市的品味。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可以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它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鲜活城市形象,可以扩大城市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味,可以彰显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从城市文化定位中去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利于形成城市凝聚力。 一、城市文化定位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积淀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不同城市之间,城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随着人们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关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准确定位城市文化对于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意义深远。研究城市文化定位,就是对城市多年来城市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和考证,确定城市文化的个性,寻找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以及具有本地民众基础且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研究城市文化定位有助于清晰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指导城市建设的走向,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品位,进而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定位包括物质文化定位、行为文化定位和精神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和地域面貌等方面,是城市的皮肤,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行为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社会秩序、管理模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是城市的肌肉,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中坚。精神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城市精神、历史积淀和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是城市的血液,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灵魂。 城市文化定位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整体优化和提升,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城市品牌的培植,有利于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城市文化特质的昭彰,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凝聚力。 二、城市文化定位的依据 (一)、物质文化定位依据 1、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基本动力,对城市文化起着决定性或制约性的作用。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的步伐越快,城市的景观格局、文化内涵、基础设施等发生变化越明显,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就越高。因此,城市文化定位应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依据,体现城市经济优势,提升城市经济价值品位,扩大城市经济辐射力,拉动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2、人口构成人是城市中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城市形成的关键,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人对城市的贡献最大,破坏也最大,因此人是创造城市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文化是人的主客观意志的集中体现和人的智慧结晶。同时,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着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