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数值分析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版)数值分析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版)数值分析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版)数值分析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教案新疆医科大学

数学教研室

张利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Numerical Analysis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54

4、学分:4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Matlab 语言》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计算方法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介绍进行科学计算的理论方法,即在计算机上对来自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计算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将来从事科学计算、计算机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方法的常用的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方法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原理

3.能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和工程中的某些数值计算应用问题,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了解科学计算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 理论教学:

引论(2学时)

第一讲(1-2节)

1.教学内容:

计算方法(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形成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特点;算法的有关概念及要求;误差的来源、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重点难点:

算法设计及其表达法;误差的基本概念。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3.教学目标:

了解数值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相对误差、误差限、相对误差限、有效数字;理解有效数字与误差的关系。学会选用相对较好的数值计算方法。

A 算法

B 误差

第二讲

典型例题

第二章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4学时)

第三讲

1.教学内容:

线性方程组的消去法、Gauss消去法及其Gauss列主元素消去法的计算过程;三种消去法的程序设计。

2.重点难点:

约当消去法,Gauss消去法,Gauss列主元素消去法

3.教学目标:

了解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掌握约当消去法、Gauss消去法、Gauss列主元素消去的基本思想;能利用这三种消去法对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并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

1、约当消去法

2、Gauss消去法

3、Gauss列主元素消去法

典型例题

第三讲

1.教学内容:

三对角方程组及其解的唯一性定理、追赶法的计算公式、追赶法的代数基础。

2.重点难点:

唯一性定理、追赶法的计算公式、追赶法的代数基础

3.教学目标:

了解追赶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追赶法的计算公式,能运用追赶法对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

1、三对角方程组

2、追赶法的计算公式

3、追赶法的代数基础

典型例题

第三章插值方法

第一讲

1.教学内容:

代数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Lagrange插值及其误差估计。

2.重点难点:

Lagrange插值基函数、插值公式的构造、插值余项。

3.教学目标:

了解插值问题的背景及提法、代数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掌握Lagrange插值基函数及其构造法。

1.问题的提出

2.拉格朗日查值公式

3.插值余项

典型例题

第二讲

教学内容:

差商、差分的概念与性质,Newton插值公式及其余项。

重点难点:

差商表、差分表,Newton插值公式的构造。

教学目标:

理解差商、差分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Newton插值公式及其余项。

4.牛顿插值公式

5.埃尔米特插值

典型例题

第三讲(7-8节)

1.教学内容:

曲线拟合的概念、直线拟合、多项式拟合、正则方程组。

2.重点难点:

拟合曲线的类型、正则方程组的建立、拟合多项式的求解。

3.教学目标:

了解曲线拟合的概念、对给出的一组数据点,能判断其拟合曲线的类型、建立相应的正则方程组、求得拟合多项式

6.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典型例题

第四章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6学时)

第五讲(9-10节)

1.教学内容:

代数精度的概念、插值型的求积公式、牛顿-柯特斯公式、数值积分的误差估计。

2.重点难点:

代数精度的概念、插值型的求积公式、牛顿-柯特斯公式、数值积分的误差估计。

3.教学目标:

了解代数精度的概念、掌握插值型的求积公式、牛顿-柯特斯公式;对给出的一组数据点,能正确使用插值型的求积公式、牛顿-柯特斯公式进行数值计算,并能够进行误差分析。

1.机械求积

2.牛顿—柯特斯公式

典型例题

第六讲(11-12节)

1.教学内容:

梯形法的递推化、龙贝格公式、龙贝格算法程序设计

2.重点难点:

龙贝格算法的思想、龙贝格算法加速的过程、龙贝格算法程序设计

3.教学目标:

了解梯形法的递推化的方法、掌握龙贝格算法的加速过程、能利用变步长的梯形法和龙贝格公式计算实际问题、编写龙贝格算法程序

3.龙贝格算法

典型例题

第七讲(13-14节)

1.教学内容:

通过对高斯公式的定义的讲解,介绍什么是高斯公式、什么是高斯点、什么是高斯求积系数;然后对高斯点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分析,推导出节点是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引导出几种求高斯点的方法及勒让德多项式。

从微分的定义出发,用差商引导出几个微分的数值方法;再对中心差商公式,介绍一种加速的方法;然后利用插值公式,推导出插值型的数值微分公式并进行误差估计。

2.重点难点:

高斯点的基本特性、正交多项式、高斯点的计算

3.教学目标:

理解高斯公式的定义、掌握高斯点的基本特性、能利用梯形法的递推化的方法、掌握龙贝格算法的加速过程、能利用勒让德多项式得出几个低阶的高斯公式并能利用高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差商公式及插值型求导公式,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数值微分的计算。

4.高斯公式

5.数值微分

典型例题

第五章常微分方程数值解(4学时)

第八讲(15-16节)

1.教学内容:

Euler方法:Euler公式,单步显式公式极其局部截断误差;后退Euler公式,单步隐式公式极其局部截断误差;梯形公式,预测校正公式与改进Euler公式。

2.重点难点:

Euler公式,预测校正公式与改进Euler公式

3.教学目标:

了解欧拉方法的几何意义、对给出的初值问题,能利用Euler公式,改进Euler公式进行微分方程数值求解

1.欧拉法

2.改进欧拉法

典型例题

第九讲(17-18节)

1.教学内容:

龙格-库塔方法:龙格-库塔方法的设计思想、二阶龙格-库塔方法、三阶龙格-库塔方法、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变步长的龙格-库塔方法;亚当姆斯方法:亚当姆斯格式、亚当姆斯预报-效正系统、误差分析。

2.重点难点:

龙格-库塔方法的设计思想;各阶龙格-库塔方法系数的确定。

3.教学目标:

理解龙格-库塔方法的设计思想,熟悉二阶龙格-库塔方法的推导,能利用龙格-库塔方法进行微分方程数值求解。了解亚当姆斯格式。

3.龙格—库塔法

4.亚当姆斯

典型例题

第六章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第十讲(19-20节)

1.教学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二分法;然后讲解迭代法的设计思想、通过对同一方程的不同迭代格式的计算结果的分析,推导出迭代收敛性定理及局部迭代迭代收敛性定理。然后对收敛速度进行分析。讲解迭代加速的方法,并介绍埃特金加速算法的程序设计。

2.重点难点:

牛顿迭代法及局部收敛性、迭代法及收敛性定理

3.教学目标:

了解欧拉方法的几何意义、对给出的初值问题,能利用Euler公式,改进Euler公式进行数值求解

1.二分法

2.迭代法的概念

典型例题

第十一讲(21-22节)

1.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牛顿迭代公式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其收敛速度;然后利用牛顿迭代公式推导出开方公式,并分析其收敛速度;讲解牛顿下山法的基本思想及下山因子的选取。最后介绍牛顿迭代法的程序设计。

2.重点难点:

牛顿迭代法及局部收敛性、牛顿下山法及下山因子的选取

3.教学目标:

掌握牛顿迭代法,能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方程求根的数值计算。并能够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

3.牛顿法

典型例题

第七章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2学时)

第十二讲(23-24节)

1.教学内容:

首先通过例子介绍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的基本思想;然后介绍雅可比迭代公式及其程序设计;介绍高斯-塞德尔迭代公式;超松驰迭代法及其程序设计;以及迭代公式的矩阵表示。

2.重点难点:

雅可比迭代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超松驰迭代法

3.教学目标:

掌握三种迭代公式,能利用这三种迭代公式进行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并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

1.雅可比迭代法

2.高斯—塞德尔迭代法

3.超松驰迭代法

典型例题

第十五讲(29-30节)

总复习

(二) 实验教学:

实验一、二 插值方法(4学时)

(1) 实验目的:

(1) 学会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等基本方法 (2) 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3) 会用这些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内容

(1)设计拉格朗日插值算法,编制并调试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2)设计牛顿插值算法,编制并调试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4)已知,,,392411===用牛顿插值公式求5的近似值。

3.实验原理

写出本次实验所用算法的算法步骤叙述或画出算法程序框图 4.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CPU 时间,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实验三 数值微积分(2学时)

1.实验目的:

(1)学会复化梯形、复化辛浦生求积公式的应用 (2)学会数值微分方法的应用

(3)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4)会用这些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内容

(1)设计复化梯形公式求积算法,编制并调试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2)设计复化辛浦生求积算法,编制并调试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3)设计一种数值微分算法,编制并调试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4)分别用复化梯形公式和复化辛浦生公式计算定积分

?10

sin dx x

x

取n=2,4,8,16,精确解为0.9460831

3、 实验原理

写出本次实验所用算法的算法步骤叙述或画出算法程序框图 4.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5.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CPU时间,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实验四估计水塔的水流量(2学时)

1.实验目的:

(1)学会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2)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

2.实验内容

某居民区,其自来水是有一个圆柱形水塔提供,水塔高12.2m,塔的直径为17.4m,水塔是由水泵根据水塔中的水位自动加水,一般水泵每天工作两次。按照设计,当水塔中的水位降低至最低水位,约8.2m时,水泵自动启动加水。当水位升至最高水位,约10.8m时,水泵停止工作。

下表给出了某一天的测量记录,测量了28个时刻的数据,但由于水泵正向水塔供水,

3、实验原理

写出本次实验所用算法的算法步骤叙述或画出算法程序框图

4.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6.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CPU时间,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实验五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2学时)

1.实验目的:

(1)学会显式欧拉公式的使用

(2)学会二阶龙格-库塔方法的使用

(3)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4)会用这些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内容

(1)分别取h=0.05,N=10;h=0.025,N=20;h=0.01,N=50,用显式欧拉方法求

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y’=-50y,y(0)=10

(2)某跳伞者在t=0时刻从飞机上跳出,假设初始时刻的垂直速度为0,且跳伞者垂直下落。已知空气阻力为F=cv 2,其中c 为常数,v 为垂直速度,向下方方向为正。写出此跳伞者的速度满足的微分方程;若此跳伞者的质量为M=70kg ,且已知c=0.27kg/m ,利用二阶龙格-库塔公式计算t<=20s 的速度(取h=0.1s ) 3、 实验原理

写出本次实验所用算法的算法步骤叙述或画出算法程序框图 4.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CPU 时间,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实验六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学时)

1.实验目的:

(1)熟悉用高斯消去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 (2)熟悉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 (3)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2.实验内容

分别用高斯消去法求、超松弛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

???????-=????????????????????????------7251013914443211312433010

24321x x x x 3、 实验原理

写出本次实验所用算法的算法步骤叙述或画出算法程序框图 4.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CPU 时间,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图文稿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

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来到东京城,让学生到那里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然后载做下课文小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到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对于难点,同学们也通过时空游览亲身体会到了。对宋代的城市生活也能完全理解了。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依据及解决 我们常说一节没有重点难点的课是没有效益的课,是一节失败的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数值分析试题 一、 填空题(2 0×2′) 1. ?? ????-=? ?????-=32,1223X A 设x =是精确值x *=的近似值,则x 有 2 位 有效数字。 2.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f [20,21,22,23,24,25,26,27,28]= 0 。 3. 设,‖A ‖∞=___5 ____,‖X ‖∞=__ 3_____, ‖AX ‖∞≤_15_ __。 4. 非线性方程f (x )=0的迭代函数x =?(x )在有解区间满足 |?’(x )| <1 ,则使用该迭代 函数的迭代解法一定是局部收敛的。 5. 区间[a ,b ]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 (x )在[a ,b ]上具有直到 2 阶的连续导数。 6. 当插值节点为等距分布时,若所求节点靠近首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 公式的 前插公式 ,若所求节点靠近尾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公式的 后插公式 ;如果要估计结果的舍入误差,应该选用插值公式中的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 7.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中f (x i )的系数a i (x )的特点是:=∑=n i i x a 0)( 1 ;所以当 系数a i (x )满足 a i (x )>1 ,计算时不会放大f (x i )的误差。 8. 要使 20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要取 4 位有效数字。 9. 对任意初始向量X (0)及任意向量g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x (k +1)=Bx (k )+g (k =0,1,…)收 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1 。 10. 由下列数据所确定的插值多项式的次数最高是 5 。 11. 牛顿下山法的下山条件为 |f(xn+1)|<|f(xn)| 。 12. 线性方程组的松弛迭代法是通过逐渐减少残差r i (i =0,1,…,n )来实现的,其中的残差 r i = (b i -a i1x 1-a i2x 2-…-a in x n )/a ii ,(i =0,1,…,n )。 13. 在非线性方程f (x )=0使用各种切线法迭代求解时,若在迭代区间存在唯一解,且f (x )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

数值分析试卷及答案

二 1 求A的LU分解,并利用分解结果求 解由紧凑格式 故 从而 故 2求证:非奇异矩阵不一定有LU分解 证明设非奇异,要说明A不一定能做LU分解,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现考虑矩阵,显然A为非奇异矩阵。若A有LU分解,则 故,而,显然不能同时成立。这矛盾说明A不能做LU分解,故只假定A非奇异并不能保证A能做LU分解,只有在A的前阶顺序主子式时才能保证A一定有LU分解。 3用追赶法求解如下的三对角方程组 解设有分解 由公式 其中分别是系数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及其下边和上边的次对角线元素,故有 从而有 故,,, 故,,, 4设A是任一阶对称正定矩阵,证明是一种向量范数 证明(1)因A正定对称,故当时,,而当时, (2)对任何实数,有 (3)因A正定,故有分解,则 故对任意向量和,总有 综上可知,是一种向量范数。 5 设,,已知方程组的精确解为 (1)计算条件数; (2)若近似解,计算剩余; (3)利用事后误差估计式计算不等式右端,并与不等式左边比较,此结果说明了什么?解(1) (2)

(3)由事后误差估计式,右端为 而左端 这表明当A为病态矩阵时,尽管剩余很小,误差估计仍然较大。因此,当A病态时,用大小作为检验解的准确度是不可靠的。 6矩阵第一行乘以一数成为,证明当时,有最小值 证明设,则 又 故 从而当时,即时,有最小值,且 7 讨论用雅可比法和高斯-赛德尔法解方程组时的收敛性。如果收敛,比较哪一种方法收敛较快,其中 解对雅可比方法,迭代矩阵 , 故雅可比法收敛。 对高斯-赛德尔法,迭代矩阵 ,故高斯-赛德尔法收敛。 因=故高斯-赛德尔法较雅可比法收敛快。 8设,求解方程组,求雅可比迭代法与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收敛的充要条件。 解雅可比法的迭代矩阵 , 故雅可比法收敛的充要条件是。 高斯-赛德尔法的迭代矩阵 , 故高斯-赛德尔法收敛的充要条件是。 9 设求解方程组的雅可比迭代格式为,其中,求证:若,则相应的高斯-赛德尔法收敛。证明由于是雅可比法的迭代矩阵,故 又,故, 即,故故系数矩阵A按行严格对角占优,从而高斯-赛德尔法收敛。 10设A为对称正定矩阵,考虑迭代格式 求证:(1)对任意初始向量,收敛; (2)收敛到的解。 证明(1)所给格式可化为 这里存在是因为,由A对称正定,,故也对称正定。 设迭代矩阵的特征值为,为相应的特征向量,则与做内积,有 因正定,故,从而,格式收敛。

最新应用数值分析第四版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1、 在下列各对数中,x 是精确值 a 的近似值。 3 .14,7/100)4(143 .0,7/1)2(0031 .0,1000/)3(1 .3,)1(========x a x a x a x a ππ 试估计x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0132.00416 .01.3≈= ≈-= -=a e e x a e r π (2)0011.00143 .0143.07/1≈= ≈-=-=a e e x a e r (3)0127.000004 .00031.01000/≈= ≈-=-=a e e x a e r π (4)001.00143 .03.147/100≈= ≈-=-=a e e x a e r 2. 已知四个数:x 1=26.3,x 2=0.0250, x 3= 134.25,x 4=0.001。试估计各近似数的有效位数和误差限,并估计运算μ1= x 1 x 2 x 3和μ1= x 3 x 4 /x 1的相对误差限。 解:x 1=26.3 n=3 δx 1=0.05 δr x 1=δx 1/∣x 1∣=0.19011×10-2 x 2=0.0250 n=3 δx 2=0.00005 δr x 2=δx 2/∣x 2∣=0.2×10-2 x 3= 134.25 n=5 δx 3=0.005 δr x 3=δx 3/∣x 3∣=0.372×10 -4 x 4=0.001 n=1 δx 4=0.0005 δr x 4=δx 4/∣x 4∣=0.5 由公式:e r (μ)= e (μ)/∣μ∣≦1/∣μ∣Σn i=1∣?f/?x i ∣δx i e r (μ1)≦1/∣μ1∣[x 2 x 3δx 1+ x 1 x 3δx 2 +x 1 x 2δx 3] =0.34468/88.269275 =0.0039049 e r (μ2)≦1/∣μ2∣[x 3 x 4/ x 21δx 1+ x 4/ x 1δx 3 + x 3 / x 1δx 4] =0.501937 3、设精确数a>0,x 是a的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限是0.2,求㏑x 的相对误差限。 解:设=()u f x , ()()()()() ()||||||||||()||()|| | |()||()||||r r r x e u df x e x df x e x e u u dx u dx u x df x x df x x e x x dx u dx u δ= ≈==≤ ()||10.2 (())| |()||ln ln ln r r r r df x x x x f x x x dx u x x x x δδδδ==??==

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什么是教案的重点和难点? 教案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案的核心知识。 教案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案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案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案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案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案艺术性之所在。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那么历史教案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一位教师结合几年的教案经验,作如下探讨性总结,以与大家交流。 他任教初一的历史学科,例如他在准备《宋代的城市生活》这一课的教案设计时,他是这样来设计本课的教案重难点的: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案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来在教案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他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对本课的内容做了一下调整,设计成“东京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跨越千年时空,来到东京城,让学生到那里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然后载做下课文小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到本课的教案重点,而且对于难点,同学们也通过时空游览亲身体会到了。对宋代的城市生活也能完全理解了。

数值分析试卷及答案

二 1求A的LU分解,并利用分解结果求 解由紧凑格式 故 从而 故 2求证:非奇异矩阵不一定有LU分解 证明设非奇异,要说明A不一定能做LU分解,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现考虑矩阵,显然A为非奇异矩阵。若A有LU分解,则 故,而,显然不能同时成立。这矛盾说明A不能做LU分解,故只假定A非奇异并不能保证A能做LU分解,只有在A的前阶顺序主子式 时才能保证A一定有LU分解。

3用追赶法求解如下的三对角方程组 解设有分解 由公式 其中分别是系数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及其下边和上边的次对角线元素,故有 从而有 故,,, 故,,,

4设A是任一阶对称正定矩阵,证明是一种向量范数 证明(1)因A正定对称,故当时,,而当时, (2)对任何实数,有 (3)因A正定,故有分解,则 故对任意向量和,总有 综上可知,是一种向量范数。 5 设,,已知方程组的精确解为 (1)计算条件数; (2)若近似解,计算剩余; (3)利用事后误差估计式计算不等式右端,并与不等式左边比较,此结果说明了什么?解(1) (2) (3)由事后误差估计式,右端为 而左端

这表明当A为病态矩阵时,尽管剩余很小,误差估计仍然较大。因此,当A病态时,用大小作为检验解的准确度是不可靠的。 6矩阵第一行乘以一数成为,证明当时,有最小值 证明设,则 又 故 从而当时,即时,有最小值,且 7讨论用雅可比法和高斯-赛德尔法解方程组时的收敛性。如果收敛,比较哪一种方 法收敛较快,其中 解对雅可比方法,迭代矩阵 , 故雅可比法收敛。 对高斯-赛德尔法,迭代矩阵

,故高斯-赛德尔法收敛。 因=故高斯-赛德尔法较雅可比法收敛快。 8设,求解方程组,求雅可比迭代法与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收敛的充要条件。 解雅可比法的迭代矩阵 , 故雅可比法收敛的充要条件是。 高斯-赛德尔法的迭代矩阵 ,

应用数值分析(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

第九章习题解答 1.已知矩阵????? ???????=??????????=4114114114,30103212321A A 试用格希哥林圆盘确定A 的特征值的界。 解:,24)2(, 33)1(≤-≤-λλ 2.设T x x x x ),...,,(321=是矩阵A 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若i x x =∞, 试证明特征值的估计式∑≠=≤-n i j j ij ii a a 1λ. 解:,x Ax λ = ∞∞∞∞≤==x A x x Ax i λλ 由 i x x =∞ 得 i n in i ii i x x a x a x a λ=++++ 11 j n j i i ij i ii x a x a ∑≠==-1)(λ j n j i i ij j n j i i ij i ii x a x a x a ∑∑≠=≠=≤=-11λ ∑∑≠=≠=≤≤-n j i i ij i j n j i i ij ii a x x a a 11λ 3.用幂法求矩阵 ???? ??????=1634310232A 的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迭代初值取T y )1,1,1()0(=。 解:y=[1,1,1]';z=y;d=0; A=[2,3,2;10,3,4;3,6,1]; for k=1:100 y=A*z; [c,i]=max(abs(y)); if y(i)<0,c=-c;end

z=y/c if abs(c-d)<0.0001,break; end d=c end 11.0000 =c ,0.7500) 1.0000 0.5000(z 10.9999 =c ,0.7500) 1.0000 0.5000(z 11.0003 =c ,0.7500) 1.0000 0.5000(z 10.9989=c ,0.7500) 1.0000 0.5000(z 11.0040 =c ,0.7498) 1.0000 0.5000(z 10.9859=c ,0.7506) 1.0000 0.5001(z 11.04981 =c ,0.7478) 1.0000 0.4995(z 10.8316 =c ,0.7574) 1.0000 0.5020(z 11.5839 =c ,) 0.7260 1.0000 0.4928 (z 9.4706 =c ,0.8261) 1.0000 0.5280(z 17 = c ,0.5882) 1.0000 0.4118(z 11T (11)10T (10)9T (9)8T (8)7T (7)6T (6)5T (5)4T (4)3T (3)2T (2)1T (1)=========== 强特征值为11,特征向量为T 0.7500) 1.0000 0.5000(。 4.用反幂法求矩阵???? ??????=111132126A 最接近6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迭代初值取 T y )1,1,1()0(=。 解:y=[1,1,1]';z=y;d=0; A=[6,2,1;2,3,1;1,1,1]; for k=1:100 AA=A-6*eye(3); y=AA\z; [c,i]=max(abs(y)); if y(i)<0,c=-c;end z=y/c; if abs(c-d)<0.0001,break; end d=c end d=6+1/c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条件。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人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难点;(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重、难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虽然每个策略都有其适用的题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已有的策略,如学习替换与假设策略时要用到画图、列表等策略,且综合法与分析法贯穿始终。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改造的过程,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重、难点。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

数值分析试卷及其答案

1、(本题5分)试确定7 22 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并确定其相对误差限。 解 因为 7 22 =3.142857…=1103142857 .0-? π=3.141592… 所以 312102 11021005.0001264.0722--?=?=<=- π (2分) 这里,3,21,0=-=+-=n n m m 由有效数字的定义可知7 22 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3位有效数字。 (1分) 而相对误差限 3102 1 0005.00004138.0001264.07 22-?= <≈= -= π π πε r (2分) 2、(本题6分)用改进平方根法解方程组:??? ?? ??=????? ??????? ??--654131*********x x x ; 解 设???? ? ??????? ? ?????? ??===????? ??--11111 1 131321112323121 32 132 31 21 l l l d d d l l l LDL A T 由矩阵乘法得: 5 7,21,215 27 ,25,2323121321- ==-== -==l l l d d d (3分) 由y D x L b Ly T 1 ,-==解得 T T x y )9 23 ,97,910(,)563, 7,4(== (3分) 3、(本题6分)给定线性方程组???????=++-=+-+=-+-=-+17 7222382311387 510432143213 2143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写出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 2)考查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的敛散性; 解 1)Jacoib 迭代格式为

数值分析第五版全答案chap1

第一章 绪 论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解: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为* **** r e x x e x x δ-=== 而ln x 的误差为()1ln *ln *ln **e x x x e x =-≈ 进而有(ln *)x εδ≈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n f x x =,则函数的条件数为'()||() p xf x C f x = 又1'()n f x nx -= , 1 ||n p x nx C n n -?∴== 又((*))(*)r p r x n C x εε≈? 且(*)r e x 为2 ((*))0.02n r x n 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1 1.1021x =,*20.031x =, *3385.6x =, *456.430x =,*5 7 1.0.x =? 解:*1 1.1021x =是五位有效数字; *20.031x =是二位有效数字; *3385.6x =是四位有效数字; *456.430x =是五位有效数字; *57 1.0.x =?是二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2.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1) *** 124x x x ++,(2) ***123x x x ,(3) **24 /x x . 其中****1234,,,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解:

*4 1*3 2*13*3 4*1 51 ()102 1()102 1()102 1()102 1()102x x x x x εεεεε-----=?=?=?=?=? ***124***1244333 (1)() ()()() 111101010222 1.0510x x x x x x εεεε----++=++=?+?+?=? ***123*********123231132143 (2)() ()()() 1111.10210.031100.031385.610 1.1021385.610222 0.2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εεεε---=++=???+???+???≈ **24****24422 *4 33 5 (3)(/)()() 110.0311056.430102256.43056.430 10x x x x x x x εεε---+≈??+??=?=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解:球体体积为343V R π=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2 3 '4343 p R V R R C V R ππ=== (*)(*)3(*)r p r r V C R R εεε∴≈= 又(*)1r V ε=

数值分析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第四版 数值分析习题 第一章绪论 1.设x>0,x得相对误差为δ,求得误差、 2.设x得相对误差为2%,求得相对误差、 3.下列各数都就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得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得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就是几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3、3)求下列各近似值得误差限: 其中均为第3题所给得数、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时允许得相对误差限就是多少? 6.设按递推公式 ( n=1,2,…) 计算到、若取≈27、982(五位有效数字),试问计算将有多大误差? 7.求方程得两个根,使它至少具有四位有效数字(≈27、982)、 8.当N充分大时,怎样求? 9.正方形得边长大约为100㎝,应怎样测量才能使其面积误差不超过1㎝? 10.设假定g就是准确得,而对t得测量有±0、1秒得误差,证明当t增加时S得绝对误差增 加,而相对误差却减小、 11.序列满足递推关系(n=1,2,…),若(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到时误差有多大?这个计算过程 稳定吗? 12.计算,取,利用下列等式计算,哪一个得到得结果最好? 13.,求f(30)得值、若开平方用六位函数表,问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若改用另一等价公式 计算,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 14.试用消元法解方程组假定只用三位数计算,问结果就是否可靠? 15.已知三角形面积其中c为弧度,,且测量a ,b ,c得误差分别为证明面积得误差满足 第二章插值法 1.根据(2、2)定义得范德蒙行列式,令 证明就是n次多项式,它得根就是,且 、 2.当x= 1 , -1 , 2 时, f(x)= 0 , -3 , 4 ,求f(x)得二次插值多项式、 3. 4., 研究用线性插值求cos x 近似值时得总误差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教学流程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听随堂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有内容来不及上,导致拖堂;有的是整堂课的气氛很平淡,缺少层次感;再有就是环节很多,上课像赶时间。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更具体的讲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由一些基本事实即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公式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基本技能是指应用基础知识去完成某些实际任务的能力,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技能称为技巧。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重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确定教学重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参考语文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深入领会和掌握教学难点的这一基本特性,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从而有助于正确确定教学难点。 三、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1、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

数值分析试卷及其答案2

1、(本题5分)试确定7 22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并确定其相对误差限。 解 因为 7 22=3.142857…=1103142857.0-? π=3.141592… 所以 3 12 10 2 110 21005.0001264.07 22--?= ?= <=- π (2分) 这里,3,21,0=-=+-=n n m m 由有效数字的定义可知7 22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3位有效数字。 (1分) 而相对误差限 3 10 2 10005.00004138.0001264.07 22-?= <≈= -= π π πε r (2分) 2、(本题6分)用改进平方根法解方程组:???? ? ??=????? ??????? ??--654131321 112321x x x ; 解 设???? ? ? ?????? ? ?????? ??===????? ? ?--11 1 11113 1321 11232312132 1 32 31 21 l l l d d d l l l LDL A T 由矩阵乘法得: 5 7,21,21527,25,2323121321- == - == -==l l l d d d (3分) 由y D x L b Ly T 1 ,-==解得 T T x y )9 23,97,910( ,)5 63, 7,4(== (3分) 3、(本题6分)给定线性方程组??? ? ? ??=++-=+-+=-+-=-+17722238231138751043214321 32143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写出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 2)考查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的敛散性; 解 1)Jacoib 迭代格式为

数值分析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数值分析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第四版 数值分析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1. 设x >0,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2. 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3. 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 *****1 2 3 4 5 1.1021,0.031,385.6,56.430,7 1.0.x x x x x =====? 4. 利用公式(3.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 ********12412324(),(),()/,i x x x ii x x x iii x x ++其中****1234 ,,,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 的数. 5. 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6. 设0 28,Y =按递推公式 11 783100 n n Y Y -=( n=1,2,…) 计算到100Y .若取78327.982(五位有效数字),试问计算100Y 将有多大误差? 7. 求方程2 5610x x -+=的两个根,使它至少具有四位有效数字78327.982). 8. 当N 充分大时,怎样求2 11N dx x +∞ +?? 9. 正方形的边长大约为100㎝,应怎样测量才能

使其面积误差不超过1㎝2 ? 10. 设212 S gt = 假定g 是准确的,而对t 的测量有±0.1秒的误差,证明当t 增加时S 的绝对误差增加,而相对误差却减小. 11. 序列{}n y 满足递推关系1 101n n y y -=-(n=1,2,…),若02 1.41y =≈(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到10 y 时误差有多大?这个计算过程稳定吗? 12. 计算6 21)f =,取2 1.4≈,利用下列等式计算,哪一个得到的结果最好? 3 63 22)70 2. (21)(322)--++ 13. 2 ()ln(1)f x x x =-,求f (30)的值.若开平方用六位函数表,问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若改用另一等价公式 2 2 ln(1)ln(1)x x x x -=-+ 计算,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 14. 试用消元法解方程组 {101012121010;2. x x x x +=+=假定只用 三位数计算,问结果是否可靠? 15. 已知三角形面积 1 sin ,2 s ab c = 其中c 为弧 度, 02c π << ,且测量a ,b ,c 的误差分别为,,.a b c ???证明面积的误差s ?满足 .s a b c s a b c ????≤++ 第二章 插值法 1. 根据( 2.2)定义的范德蒙行列式,令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3.142和3.141分别作为π的近似数具有( )和( )位有效数字. A .4和3 B .3和2 C .3和4 D .4和4 2. 已知求积公式 ()()2 1 121 1()(2)636f x dx f Af f ≈ ++? ,则A =( ) A . 16 B .13 C .12 D .2 3 3. 通过点 ()()0011,,,x y x y 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01,l x l x 满足( ) A . ()00l x =0, ()110l x = B . ()00l x =0, ()111l x = C .() 00l x =1,()111 l x = D . () 00l x =1,()111 l x = 4. 设求方程 ()0 f x =的根的牛顿法收敛,则它具有( )敛速。 A .超线性 B .平方 C .线性 D .三次 5. 用列主元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1231231 220223332 x x x x x x x x ++=?? ++=??--=? 作第一次消元后得到的第3个方程( ). A . 232 x x -+= B .232 1.5 3.5 x x -+= C . 2323 x x -+= D . 230.5 1.5 x x -=-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D 4.C 5.B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T X )4,3,2(-=, 则=1||||X ,2||||X = . 2. 一阶均差 ()01,f x x = 3. 已知3n =时,科茨系数()()() 33301213,88C C C ===,那么 () 33C = 4. 因为方程()420 x f x x =-+=在区间 []1,2上满足 ,所以()0f x =在区间 内有根。 5. 取步长0.1h =,用欧拉法解初值问题 ()211y y y x y ?'=+?? ?=? 的计算公式 . 填空题答案 1. 9和29 2. ()() 0101 f x f x x x -- 3. 1 8 4. ()()120 f f < 5. ()12 00.1 1.1,0,1,210.11k k y y k k y +???? ?=+? ?=+???? =??L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已知函数 21 1y x = +的一组数据: 求分 段线性插值函数,并计算 () 1.5f 的近似值. 计算题1.答案 1. 解 []0,1x ∈, ()1010.510.50110x x L x x --=?+?=---% []1,2x ∈,()210.50.20.30.81221x x L x x --=?+?=-+--%

最新数值分析课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庆扬等)1

第一章 绪论(12)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x ln 的误差。 [解]设0*>x 为x 的近似值,则有相对误差为δε=)(*x r ,绝对误差为**)(x x δε=,从而x ln 的误差为δδεε=='=* ****1)()(ln )(ln x x x x x , 相对误差为* * ** ln ln ) (ln )(ln x x x x r δ εε= = 。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x 为x 的近似值,则有相对误差为%2)(*=x r ε,绝对误差为**%2)(x x =ε,从而n x 的误差为n n x x n x n x x n x x x ** 1 *** %2%2) ()()()(ln * ?=='=-=εε, 相对误差为%2) () (ln )(ln *** n x x x n r == ε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 1021.1*1=x ,031.0*2=x ,6.385*3=x ,430.56*4=x ,0.17*5 ?=x 。 [解]1021.1*1 =x 有5位有效数字;0031.0* 2=x 有2位有效数字;6.385*3=x 有4位有效数字;430.56* 4 =x 有5位有效数字;0.17*5?=x 有2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3.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其中* 4*3*2*1,,,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 的数。 (1)* 4*2*1x x x ++; [解]3 334* 4*2*11** *4*2*1*1005.1102 1 10211021)()()()()(----=?=?+?+?=++=? ??? ????=++∑x x x x x f x x x e n k k k εεεε; (2)* 3*2 *1x x x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