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地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tfj——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2)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3)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本章第3.3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损失。

(4)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x=Q/F

式中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m2);

Q——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

F——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m2)

(5)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3.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pj=tn+9.82×(qx/100)0.969

式中tpj——地表面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散热量(W/m2).

(6)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7)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5、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

(1)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

(2)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3)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平行型(直列型)。

(4)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5)加热管壁厚应按供暖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可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

(6)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7)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

6、低温热水系统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设计(1)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

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

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2)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他可关断调节阀。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3)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

(4)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

7、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计算

(1)加热管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P=△Pm+△Pj

△Pm=λ(l/d)(ρv2/2)

△Pj=ζ(ρv2/2)

式中△P——加热管的压力损失(Pa);

△Pm——摩擦压力损失(Pa);

△Pj——局部压力损失(Pa);

λ——摩擦阻力系数;

d——管道内径(m);

l——管道长度(m);

ρ——水的密度(kg/m3);

ν——水的流速(m/s);

ζ——局部阻力系数。(

(2)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1、表C.0.2选用。

(3)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3选用。

(4)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

8、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控制(1)新建住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

(2)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

★ 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的规定。

★ 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

★ 每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

(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控制,可根据需要选取下列任一种方式:

◆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

◆ 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4m,在加热管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控制阀,控制室温保持恒定。

◆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相应回路上的调节阀,控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调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用电动控制时,房间温控器与分水器、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

9、发热电缆系统的设计(1)发热电缆布线间距应根据其线性功率和单位面积安装功率,按下式确定:

S=(px/q)×1000

式中S——发热电缆布线间距(mm);

px——发热电缆线性功率(W/m);

q——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m2).

(2)在靠近外窗、外墙等局部热负荷较大区域,发热电缆应较密铺设。

(3)发热电缆热线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300mm,且不应小于5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得小于100mm。

(4)发热电缆的布置,可选择采用平行型(直列性)或回折型(旋转形)。

(5)每个房间宜独立安装一根发热电缆,不同温度要求的房间不宜共用一根发热电缆;每个房间宜通过发热电缆温控器单独控制温度。

(6)发热电缆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

(7)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可采用温控器与接触器等其他控制设备结合的形式实现控制功能,温控器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高大空间、浴室、卫生间、游泳池等区域,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 对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

(8)发热电缆温控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通风干燥、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不宜设在外墙上,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地温传感器不应被家具等覆盖或遮挡,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

(9)发热电缆温控器的选型,应考虑使用环境的潮湿情况。

(10)发热电缆的布置应考虑地面家具的影响。

(11)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面不应布置发热电缆。

10、发热电缆系统的电气设计(1)发热电缆系统的供电方式,宜采用AC220V 供电。当进户回路负载超过12kW时,可采用AC220V/380V三相线四制供电方式,多根发热电缆接入220V/380V 三相系统时应使三相平衡。

(2)供暖电耗要求单独计费时,发热电缆系统的电气回路宜单独设置。

(3)配电箱应具备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功能,每个供电回路应设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双极开关。

(4)地温传感器穿线管应选用硬质套管。

(5)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中的有关规定。

3.10.6 发热电缆的接地线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

地采暖施工及验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关于低温热水辐射供暖部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升阳地热采暖施工验收标准如下: 1总则: 1.1本标准适用于公民建室内地热采暖工程施工、改造。 1.2 地热采暖的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材料验收:按双方签定合同时共同确定使用的管件、材料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为相关生产厂商的质量标准。 3施工验收: 3. 1施工地面清洁、平整;厨房、卫生间防水处理检测,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严禁踩踏加热管。 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间相互结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绝热层上方严禁铺设其他管路或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间距为200-220mm,管材应用地热采暖专用管,符合双方签定合同时确定的规格;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合同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应小于15 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PE-X)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 mm。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100 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3.6应预留墙角、地面热胀伸缩缝,以防因加热导致热胀后致使地面起拱,损坏其他设施。 4质量验收: 4.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4.2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铺设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4.3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4.4填充层内加热管(PE—X)严禁有接头,(PE—RT除外)。 4.5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4.6在试验压力稳定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其压力降幅不应大于0.05 Mpa。 4.7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替代水压试验。 4.8水压试验时,应有客户在场,合格后由客户签字验收。 5、施工步骤 1、清扫施工现场; 2、铺设保温板和铝泊纸; 3、铺设和加固钢丝网; 4、布置和加固地热盘管; 5、安装分水器和主管道连接; 6、地热管系统打压测试。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

地面裂缝处理方案

地面表面裂缝处理方案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2014年7月2日 地面表面裂缝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二、作业条件 1、室内无其它工种施工作业。 2、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室温保持均衡,不得突然变化。 三、地面裂缝产生原因 地暖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伸缩裂缝;二是温度裂缝;三是由伸缩和温度共同产生的裂缝。

1、找平层的施工 2、地暖敷设前应当先行施工找平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验收,并保证基层的平整度〔±2mm〕,待找平层凝固硬化后方可敷设保温层。保温层最好用胶粘材料以点粘形式固定在找平层之上。如果保温层材料的基层不能完全平整、施工过程中的踩踏受力不均匀及地暖管的翘曲,直接造成保温材料的凹凸翘曲,使得填充层施工时很容易形成空鼓,从而导致地面的开裂。 3、2、铺管注意事项 4、地板辐射采暖常用的布管方式有平行排管式、蛇形排管式及回字形盘管式。平行排管方式地板表面平均温度沿水的流程方向逐步均匀降低,蛇形排管方式温度在小面积上波动大,但平均温度分布较均匀。回字形盘管方式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也是沿水的流程波动,如果布置合理,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波动将很小,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地暖开裂的程度。三种布管方式地面温度分布与波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房间内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房间用途,房间热工热性,遵循温度均匀分布原则而定。另外,地面温度分布均匀程度主要受埋管深度、管间距大小、布管方式等影晌。埋深高度越小,管顶所对应的地面温度与两管中间处的地面温度的差越大,导致地面温度偏高,地面温度分布越不均匀,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地面裂缝。 5、除此之外,无论哪种布管方式,地暖管铺设应防止管道

地暖地面浇筑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机具 材料:C20细石、界格条 主要机具:地泵、刮杠、木抹子、扫把等 2.作业条件 (1)卫生间内防水、防水保护层、焦渣回填等均已验收通过。 (2)室内地面所用水电预埋管均已施工完毕,并验收通过。 (3)室内地暖地面均已施工完毕,经打压后,无漏水情况。经验收,合格。同意进行隐蔽。 二、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地暖经验收合格→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浇注混凝土→振捣→找平压光→养护 1.基层处理:将地暖地面基层清理干净,10mm 1: 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1.地暖验收:地暖地面施工完毕后,经验收,打压无渗水情况,地面施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100cm水平标高线,分别弹出各房间的水平控制线(客厅、卧室、餐厅成活地面上表面均为建筑-104mm,厨房地面上表面为建筑106mm,卫生间、阳台地面均上表面为108mm)。根据以上各房间地面建筑标高,弹出各房间的水平控制线。 3.浇筑混凝土:本工程作法为C20细石砼50mm厚随振捣随压毛光,同时放置地暖地面房间四周墙根部位放置厚度20mm高度50mm的挤塑板界格条,并在混凝土浇筑后绝对不允许外露挤塑板。对浇筑好的砼面层,除及时刮平、压实外,4h后应进行二次打、抹处理,以闭合表面的不规则裂缝(卫生间及有地漏的阳台必须向地漏找坡,且地面必须进行压光)。 4.界格条设置:所有房间门口外侧设置界格条,客厅部位地暖地面在客厅与餐厅中间设置界格条(具体位置详见后附图)。 4.振捣: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木抹子压实,确保混凝土密实。 5.找平压光: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水平标高线拉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铁抹抹平、压实及压光后使用扫把进行扫毛。 7.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进行养护不得少于7d。(可覆盖薄膜及撒水养护),一定要妥善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静止在混凝土未凝固前上人行走。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总说明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总说明 1编制依据 1.1 本图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部建质函[2011]82号文“关于《201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 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1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 1080.1-200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 1080.2-2002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GB/T 18992-2003 《铝塑复合压力管》 GB/T 18997-2003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 GB/T 28799-2012 《冷热水用聚丁烯管(PB)管道系统》 GB/T 19473-2004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GB/T 18742-2002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GB/T 18033-2007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GB/T 10798-2001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GB/T 18991-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 142-2012 《供热计量技术规范》 JGJ 173-2009 《冷热水用无规共聚聚丁烯管材及管件》 CJ/T 372-2011 《发泡水泥绝热层与水泥砂浆填充层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技术规程》 CECS 262-2009 当依据的标准修订或有新标准发布实施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016暖通规范

1/ 5

2/ 5

3/ 5

4/ 5

编者说明: 1、本资料为附录。也可关注林星春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仿真题解析2015版》。 2、规范重要性分类: A类(12本):重要规范,建议以单行本形式专门安排时间复习,并在教材复习和做题过程中强化; B类(25本):一般规范,建议以规范汇编或单行本的形式在复习教材和做题过程中配合查找复习熟悉; C类(35本):其他规范,建议不用复习熟悉目录即可,可在做题过程和正式考试中直接查找答 3、表格中“重要性分类”和“备注”栏为考生总结,非官方信息,仅供参考指导复习。 4、表格中“新增”或“更新”部分建议与规范汇编核对,补充单行本。 5、执业资格考试适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按时间划分原则:考试年度的试题中所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均以前一年十月一日前公布生效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为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98号《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鉴于新制订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尚未批准发布,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审核按照以下规定执行: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执行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其他具体系统设计仍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的有关规定。 7、2016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主要规范、标准、规程目录》6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正式颁布的为准,本表格仅供参考。 5/ 5

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一:地面构造 3.1地面构造 3.1.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3.1.2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1.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3.1.4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3.1.5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应符合下 列要求: 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 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 数、配电方案及电力负荷、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技术数据及规格; 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或工作电压以及绝 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 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 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 采用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二:地面构造 3.2地面构造 3.2.1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3.2.2地面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 可不设绝热层。 2 对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馆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 部应设置隔离层。 3.2.3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 3.2.4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应敷设在木地板与龙骨之间的绝热层上,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0W/m;绝热层与地板间净空不宜小于30mm。 3.2.5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表3.2.5规定值;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 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发热电缆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地面裂缝处理方案 1

地面表面裂缝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沈阳中海新海汇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沈阳华夏易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沈阳市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大连博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城项目五期02E地块一标段工程,位于沈阳市于洪区荷兰村。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包括1#楼、2#楼、6#楼、8#楼、11#楼、#楼及D1#地库和S1、S2、S5商业网点。1#楼、2#楼:地下一层,地上33层。6#楼、8#楼:地下一层,地上34层。11#楼地下一层,地上18层。S1、S2、S5商业网点:地上2层。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本工程室内地暖地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及混凝土伸缩产生地面裂缝,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三、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水泥、石英砂、108胶 2、主要机具设备 铲刀(腻子刮刀)、钢刮板、小提桶、托板、橡皮刮板、搅拌棒、毛刷。

四、作业条件 1、室内无其它工种施工作业。 2、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室温保持均衡,不得突然变化。 五、地面裂缝成因 1、本工程地面做法为地热、细石混凝土面层,由于地面施工时窗未封闭,混凝土本身收缩性较大,导致地面表面产生裂缝,针对此问题,敝司将采取如下的处理方案。 六、地面表面裂缝处理方法 1、裂缝处理较稀少处理 1)基层处理:将地面表面裂缝处的浮砂、灰尘、疙瘩等要清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2)填补裂缝:用水泥掺108胶并加入水泥重量10%的石英砂搅拌,搅拌均匀,稠度适宜,将地面基层表面的裂缝处封严,用刮板刮平,干透后用砂纸磨平。 3)地面表面处理平整。 2、地面裂缝较密及地面起皮处理 1)基层处理:将地面表面起皮残渣清理干净,裂缝处的浮砂、灰尘、疙瘩等要清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2)地面起皮及裂缝较密处理:用水泥掺108胶并加入水泥重量

2018图集、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的建筑法规: 《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 《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施工组织设计-企业管理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2008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建市[2004]200号)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 作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95-2011

地暖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地面拆除 应按清单部位要求进行合理拆除: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2)地砖面层的铲除,主要采用空压机设备利用风枪拆除或利用电镐拆除,拆除施工前必须调查清楚原结构情况、面砖铺设厚度以及是否有管线在铲除厚度范围内(有的要先进行相关专业的拆除),施工中把握好拆除厚度,防止损坏楼板结构层。(3)由于块料面层拆除后要重新做面层,故原块料面层及基层一定要铲除干净(铲除到原楼板面),以防新做面层松动及空鼓。 (4)地面拆除部位由项目部有关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确定。拆除班组长必须在每天下班前与项目部有关负责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第二天拆除地面的部位确认。(5)地面拆除时,拆除班组长必须与拆除工人交代清楚。如出现错拆或拆除时将其它不应拆除部位破坏,项目部要对其班组进行经济处罚。 (6)地面拆除后,楼层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由升降梯下运至地面并运送到项目部指定垃圾点。 (7)地面拆除时,如地面内有金属线管、导线等可回收材料,必须把可回收材料进行归拢,交库管员登记、保管。 (8)严禁将拆除垃圾由楼层窗口向下倾倒,以防抛物伤人。发现违反者,项目部将对该拆除班组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 (9)垃圾分类:每个工作面拆除完毕后,立即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堆放。 (10)垃圾搬运:垃圾分类后运达地面后按指定的位置归类堆放。

地暖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1 安装分、集水器→绝热层铺设→隔热(反射)层铺设→铺钢丝网→地暖管路铺设→地暖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安装→压力检测试验→管路施工验收→带压充填层混凝土施工→养护期满后二次打压→工程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2 材料进场→材料报验→检查作业面→固定分、集水器→铺设苯板、铺设膨胀条→铺设地暖反射膜(可预先敷设)→敷设地暖管并固定→连接分水器→设置伸缩套管→安装压力表→混凝土填充层浇筑前进行中间试压(第一次试压)→带压回填混凝土→试压(第二次试压)验收。 一、安装分、集水器 1、在墙上划线确定分集水器安装位置及标高;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2、用膨胀螺栓固定好分、集水器; 3、与供回水主干管对接; 二、绝热层的铺设 1、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2、地面不平时,不能用松散砂粒找平。 3、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

地暖地面施工方案

地暖地面施工方案

中天博朗天御二期项目部 地暖地面施工方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2) 四、施工部署和施工工艺 (4) 五、质量标准 (6) 六、成品保护 (7) 七、安全保证及文明施

工 (7) 八、应急预案 (7) 一、编制依据: 1.1业主提供的博朗天御二期工程设计图纸 1.2博朗天御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1.3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 1.4地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 1.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300- 二、工程概况: 博朗天御二期项目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会展中心片区由新疆中天博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浙江天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全

程监理,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承包。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会展中心对面ZXC2号地块,东临众鑫诚荒山绿化用地,规划东八家户路,西临东八家户经三路,绿城百合公寓二期,南临ZXC3号地块,北临 ZXC1号地块。 本工程由9#~14#楼6幢高层住宅楼、S15#~S26#12栋商业用房及部分地下人防、地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9万㎡;建筑高度(最高檐口高度74.25M)。 9#~11#主楼层数为18层,1层层高为3.15m, 2~18层层高为3m,建筑高度为54.15m。12#主楼层数为23层,1层层高为3.15m, 2~23层层高为3m,建筑高度为69.15m。13#主楼层数为16层,1层层高为3.15,2~16层层高为3.0m,建筑高度为48.15m。14#楼层数为17层,1层层高为3.15,,2~18层为3.0m ,建筑高度为51.15m。 结构类型:主楼为框剪结构,商铺为框架结构,抗震烈度均按8度设防。本工程客厅、餐厅、过厅、卧室、书房、厨卫间为地辐热地面。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按图纸设计构造(住宅客厅、餐厅、过厅、卧室、书房)地面做法自上而下 (1)、装饰方面(用户自理) (2)、C20细石混凝土50厚最薄处30厚,下配地热专用钢丝网Ф3.0@50,内埋地热管 (3)、真空镀铝聚酯薄膜0.2厚

地暖施工规范解读(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 地暖施工规范解读 ? ? 本期要目:(接上期)有关内容:原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进行重新修订,于2013年6月1日发布实施。另外,与《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相配套发行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两本新标准图集即将实施。为了让关心并一向支持地暖界的各位领导、同行以及即将要安装地暖的用户更加了解地暖,使地暖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利用8期左右的“地暖论坛”分别解读《地面辐射供冷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12及《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图集有关设计、材料、施工、检验、调试及验收中新增加的内容。 ? ◆在安装加热(供冷)管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由供 暖供冷系统安装单位按下列要求设置填充层伸缩缝: ?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预设木板条待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取出,缝槽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 ◇伸缩缝宜从绝热层的上边缘作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 ◇伸缩缝应有效固定,泡沫塑料板也可在铺设辐射面绝热层时,挤入绝热层中。 ?

? ? ◆采用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时,发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网,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金属网应铺设在填充层中间。 ? ◇除填充层在铺设金属网和发热电缆的前后分层施工外,金属网网眼不应大于100mm×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1mm。? ◇应每隔300mm的距离,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金属网上。

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 ? ◇破坏保温层和反射层,热损耗增大。 ? ◇发热电缆直接接触绝热层,极有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热电缆镶嵌入绝热层引起局部过热,导致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 ? 其优点: ? ◆通过波纹钢丝网固定发热电缆,使发热电缆架空于保温层, 使发热电缆与保温层分离,实现填充层对发热电缆最大面积的包裹。达到散热快,消除发热电缆镶嵌入保温层引起局部过热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延长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 ? ◆与传统地暖钢丝网铺装方法相同,将钢丝网铺装好之后在 钢丝网突起部位横向铺装发热电缆,用尼龙扎带扎紧。 ? ◆同时混凝土浇筑层与钢丝网形成一个整体,既防止混凝土 龟裂,又增加混凝土结构层的强度,增强地面载荷能力。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 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资源指标 (1) 二、技术指标 (1) (一)成井技术 (1) (二)防腐防垢及管网保温 (2) (三)供热系统 (3) (四)设备性能 (4) 三、经济效益指标 (5) 四、环境指标 (5) 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6)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 开展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应符合以下指标要求: 一、资源指标 地热资源勘查程度达到《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T 11615-2010)规定的预可行性勘查阶段,从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地热流体温度、水质等方面进行资源规模和品质的综合评估,确定具备长期规模开发利用的资源条件。 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方式见《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T 11615-2010)。 二、技术指标 所采用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艺及设备技术水平先进,能够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成井技术 1、地热井布井间距设计 井间距指同一采水层任意两井之间的直线距离,根据不同类型热储层情况确定井间距,一般井间距宜不小于500m。 2、成井工艺 管材:井深大于1500m或腐蚀性较强的地热井,宜选择石油套管;过滤管选择石油套管缠梯形丝的双层过滤管,不宜直接使用单层桥式过滤管或单层缠丝过滤管。 止水:较浅的孔隙型地热井可选用半干粘土球止水,粘

土球直径应小于30mm,止水厚度应不低于10m;较深的孔隙型地热井可根据情况选用膨胀橡胶或膨胀橡胶—普通橡胶联合止水,止水位置应在最上部过滤器顶端,数量为2组~4组;裂隙岩溶型地热井一般采用水泥固井方法止水。 固井:水泥标号宜不小于普硅P.O 42.5,水泥浆密度应在1.60 g/cm3~1.85g/cm3之间。 3、泵室段要求 泵室段井斜不大于1°;泵的入口水温度与井口出水温度之差不大于5℃。 4、地热流体含砂量 地热成井验收时含砂量的容积比不高于1/20000,当地热水含砂量的容积比大于1/50000时,井口应设置除砂器。 (二)防腐防垢及管网保温 1、地热系统防腐防垢 应符合《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 138-2010)的要求。 2、地热水输送管道 应根据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按腐蚀性、结垢性等特点,选用安全可靠地管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非金属管材时,性能应符合《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 138-2010)的要求,温降应不大于0.6℃/km。 3、供热二次管网 设计和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8)的规定执行;管道宜采用直埋敷设,温降应不大于0.6℃/km。

地暖工程施工管理规程完整

地暖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一、编制目的 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地暖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地暖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适用围 公司在建或待建的设计为地暖(地板辐射采暖)的项目 三、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招标文件、《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 50736-2012) 四、工艺流程及工艺标准 1、材料质量: 1.1、管材质量要求: 本工程采暖系统垫层的管道均采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其热性能要求均为:用水温度55°C,工作压力0.8MPa,耐热聚乙烯(PE-RT)管按使用条件分级4级、S4系列管材选用。PE-RT塑料管标注其外径,用Dexx表示。户盘管管道规格均为De20,壁厚2.3mm。管井至户集分水器之间的直埋管管道规格为De32(壁厚3.6mm);户管材的外径、最小壁厚及允许偏差±0.3mm。 1.2、管件质量要求: ⑴、管件的外观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管件和管材的外壁应平整、光滑、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痕纹、凹陷。 ⑵、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规定的要求。分集水器路数必须与设计相符。 ⑶、管件的螺纹应符合国家标准《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 7307—1987)的规定。螺

纹应完整,如有断丝和缺丝,不得大于螺纹全丝扣数的10%。 ⑷、地暖产品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能收剧烈碰撞和尖锐物体冲击,不能抛、摔、拖,避免接触油污,在储存和施工过程中严防泥土和杂物进入管,存放处避免直射。 1.3、地面绝热板材质量要求: 地面绝热板材采用3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密度不应小于20kg/m。②导热系数不应大于O.05W/(m.K)。 ③压缩应力不应小于lOOkPa。④吸水率不应大于4%。⑤氧指数不应小于32。 2、地暖埋管铺设方式: 地暖埋管铺设方式有蛇型和回型两种形式,蛇型铺设又分为单蛇型、双蛇型,回型铺设可分为单回型和双回型。本工程按图纸设计方式铺设。 3、质量标准 3.1、一般规定 3.1.1、适用于以不超过60℃的热水作热媒,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的室采暖系统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3.1.2、每一集配装置的分支路不宜多于8个;住宅每户至少应设置一套集配装置。同一热媒集配装置系统各分支路的加热管长度宜尽量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3.1.3、加热管间距不宜大于300mm。应根据设计要求分别按旋转型、往复型或直列型布管施工。 3.2、一般项目 3.2.1、水表、过滤器、排气阀及截止阀或球阀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检验产品合格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技术规范

第1章. 工程技术规范 1.概述 本工程的项目均须应执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部颁规程、安徽省与合肥市地方标准及有关行业性标准。下述规范中如遇版本更新,以更新后之版本为准。同一规范在新旧版本共同使用的过渡期内,以较新版本为准。 A《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B《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C《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D《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E《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 F《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G《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H《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I《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03K404 J《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K《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L《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M《采暖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2-82 N《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 O上述规范仅为列出的部分规范。未被列入上述目录之规范亦应遵守。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工程应满足上述约定前提下,甲方还特别要求如下: A若图纸上或本合同条件之间的说明与规范、标准相互之间不一致、有分歧、另有说明或要求,乙方须以较优或较严者为准,进行施工。 B乙方不得擅自使用未经甲方认可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物料于本工程。 2.系统设计要求

2.1.一般规定 2.1.1.本工程厨房与卫生间不供暖,其余区域采用干法地暖供暖。 2.1.2.要求整个房间提供一个温度控制装置,温控器安装在客厅。 2.1. 3.制热功能:冬季通过地面敷设盘管制热满足室内采暖需求; 2.1.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宜采用 45-50℃,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2.1.5.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在客厅、卧室区域宜在24-26℃,最高不超过28℃。 2.1.6.全年热水功能:全年提供生活热水。 2.2.地面构造 2.2.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结构,宜由基层(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 面)、找平层、绝热层(上部敷设加热管)、伸缩缝、填充层和地面层组成。 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管应敷设在木地板下部、龙骨之间 的绝热层上,这时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 2.2.2.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不低于20mm, 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不低于30mm; 2.2. 3.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不宜大于12mm,填充层的厚 度不宜小于50mm。 2.2.4.当采用干铺法时,木龙骨中心距为303mm,则根据木龙骨宽度50mm,龙骨 间绝热层应采用预制管槽EPS板,厚度同龙骨高度,宽度250mm。 2.3.分集水器、加热管系统 2.3.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 2.3.2.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各环路加热管的长度宜尽量接近,并不宜 超过120m。 2.3.3.加热管的布置,应根据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宜将高温管段优先布置于外 窗、外墙侧。当采用干铺法时采用平行型布置,当采用湿铺法时选择采用回 折型。 2.3.4.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平均水温及地 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 2.3.5.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2.3.6.地面固定设备及卫生洁具下无需布置加热管,其他根据设计要求布置。

地暖地面裂缝处理方案

地暖地面裂缝处理方案 本工程地暖地面施工时正值冬季,近期发现地面裂缝较多,主要存在于客厅与餐厅交界处、卧室部位、房间内地暖盘管位置等,下面就是其产生的原因及修补方案: 一、裂缝形态及裂缝原因分析: 综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起地暖管地面开裂的原因主要应从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界格缝、养护、地暖管地面固定管卡是否破坏、面层厚度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 配合比不当是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选用外加剂不当等,几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填充层细石混凝土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稠度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抗拉强度降低,影响凝结力度,造成面层裂缝。而且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较高,在混凝土浇筑后,有相当一部分搅拌用水在混凝土内部占有体积。在这部分水分蒸发以后,被水占据的部分则形成了毛细孔,而在毛细孔位置混凝土的抗拉应力则是最小的,容易被拉开形成缝隙和裂纹。塌落度越高,增加收缩裂缝的可能性越大。此类裂缝数量较多,裂缝较大且不规则。 2、养护 在现场工程中发现,由于未做好填充层浇筑后的保温、保湿养护或养护龄期太短,引起混凝土表面干燥发生塑性收缩与开裂。此类裂缝一般为表面龟裂纹。 3、界格缝

面积较大房间在填充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在门口及宽度改变位置设置界格缝或界格缝未完全断开,在填充层混凝土硬化时该部位应力集中导致地暖管地面开裂。此裂缝一般为门洞阳角及房间阳角45°斜裂缝、一字或十字形状的较宽裂缝。 4、地暖管地面的固定管卡 填充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地暖管地面的固定管卡被破坏,造成地暖管地面与水泥发泡层脱离竖起造成地面开裂。此类裂缝局部突出,面层有破坏,以中心点呈放射形式。 5、填充层厚度 填充层的厚度与管线布设工艺有一定的关系,50mm厚填充层虽然可以将管道埋住,但实际管道上皮与填充层上部只有25mm左右的厚度,地暖填充层在凝固和硬化的时间的变化中,会产生横向的拉伸力,致使地面开裂。施工中混凝土地面根据标高进行找平,而由于地面高低不平产生地暖管地面上表面与混凝土接触处有标高偏差,容易产生地暖管面层厚薄不均,厚度较薄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是产生裂缝的薄弱地带。经发现地暖管地面保护层厚度低于15mm处产生裂缝的概率为70%,此类裂缝较宽且沿采暖管铺设位置出现。 二、处理裂缝的方法 1、方案1 1、主要材料; 水泥、灰色堵漏王、水

地暖地面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1 )墙面上弹好建筑+1.0m标高水平线。 2)冷、热水管及地暖管施工完成,并经过打压检测符合要求,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时做好隐蔽资料。 3)预埋件、各种管道及地漏等已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地漏口已遮盖,并办理预检和作业层结构的隐蔽手续。 4)各种立管和套管通过面层的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灌好并封堵密实。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冷、热水管铺设T基层处理T苯板铺设T铝箔铺设T钢丝网铺设T分水器安装T地辐热管铺设T水压试验T浇筑细石混凝土T混凝土拉毛T养护 2、冷、热水管铺设 1)水管铺设要求横平竖直,水管与地暖管交接处需加设过桥弯,降板处门口需剔凿 2)穿线过程中如因堵管,地面后加线管,线管与水管交接处需剔凿处理,以防后期地面浇筑 出现开裂甚至露管风险。3)混凝土浇筑前冷热水管必须打压。亮点及可借鉴照片: 存在问题: 水管不平直,歪歪扭扭 水管与线管交叉处不规范 3、基层处理 地板辐射供暖区域的地面应平整、干净、干燥,不允许有凹凸不平现象,其平整度要求达到土

5mm且不允许有落灰、砂石钢筋等杂物,尤其杜绝油漆类等化学物质的污染。 4、保温层施工(苯板铺设、铝箔铺设、钢丝网铺设) 1)将阻燃的挤塑聚苯板平铺在符合要求的地面上,接缝处要紧密、平整,避免出现搭接或漏铺 现象,对接处要用胶带粘结紧密。 2 )房间边墙处要设置边墙保温带,高度要与找平层平齐。 3) 在平整的保温层上,铺设铝箔及钢网,钢丝网以便固定加热盘管(钢丝网应布满房间,距墙150mm-200mr拼接处要绑扎连接;钢丝网应平整、无锐刺)。 5、地辐热盘管的施工 1 )分集水器的安装 应与地面垂直,牢固固定于墙面。每层分配器安装位置宜相同。加热管始、末端出地面至集配装置分支连接口的管段,应设置在硬质套管内。套管外皮不宜超出集配装置外皮的投影面。加热管与集配装置分支口阀门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插固式连接件。 加热管始、末端引出和引入集配装置的管道集中处或其它管道敷设密度较大处,当管间距w 100mm时,应设置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加热管与热媒集配装置牢固连接后,或在填充层养护期后,应对加热管每一通水环路逐一进行冲洗,至出水变清为止。 2 )低温管的铺设(盘管) (1)按设计要求尺寸准备XPAP2铝塑复合管。 (2)采用专用剪子断管,断口应平整,断面垂直管轴线。 (3)每环路为一根管,安装时管材不允许有接头。 (4)盘管时从分集水器开始安装,用扎带与加热管绑牢,平直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m-0.6m , 弯曲段宜为0.2m-0.3m。 (5 )管材露出地面至分水器的管段,设置柔性波纹保护套管,套管长度不小于400mm (6 )盘管经过门洞加柔性波纹保护套管,套管长度不小于400mm 亮点及可借鉴照片: 固定牢固,盘管弯曲半径、间距合理分集水器处及过门槛处加波纹保护套管存在问题:

地暖施工规范解读

? 地暖施工规范解读 ? ? 本期要目:(接上期)有关内容:原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进行重新修订,于2013年6月1日发布实施。另外,与《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相配套发行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两本新标准图集即将实施。为了让关心并一向支持地暖界的各位领导、同行以及即将要安装地暖的用户更加了解地暖,使地暖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利用8期左右的“地暖论坛”分别解读《地面辐射供冷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12及《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图集有关设计、材料、施工、检验、调试及验收中新增加的内容。 ? ◆在安装加热(供冷)管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由供暖供冷系统安装单位按下列 要求设置填充层伸缩缝: ? ◇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预设木板条待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取出,缝槽内满填弹性膨胀膏。 ? ◇伸缩缝宜从绝热层的上边缘作到填充层的上边缘。 ? ◇伸缩缝应有效固定,泡沫塑料板也可在铺设辐射面绝热层时,挤入绝热层中。 ?

? ? ◆采用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时,发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金属网应铺设在填充层中间。 ? ◇除填充层在铺设金属网和发热电缆的前后分层施工外,金属网网眼不应大于100mm×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1mm。 ? ◇应每隔300mm的距离,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金属网上。 ? 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

? ◇破坏保温层和反射层,热损耗增大。 ? ◇发热电缆直接接触绝热层,极有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热电缆镶嵌入绝热层引起局部过热,导致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 ? ? 其优点: ? ◆通过波纹钢丝网固定发热电缆,使发热电缆架空于保温层,使发热电缆与保温层分离, 实现填充层对发热电缆最大面积的包裹。达到散热快,消除发热电缆镶嵌入保温层引起局部过热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延长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 ? ◆与传统地暖钢丝网铺装方法相同,将钢丝网铺装好之后在钢丝网突起部位横向铺装发 热电缆,用尼龙扎带扎紧。 ? ◆同时混凝土浇筑层与钢丝网形成一个整体,既防止混凝土龟裂,又增加混凝土结构层 的强度,增强地面载荷能力。 ? ◆水压试验 ? ◇管道敷设完成,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水压试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 1、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后进行。系统冲洗应对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 进行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 ?

地暖技术标准(发泡水泥)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统一标准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地面采暖施工工程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项目概况: 采暖系统:本工程热源由区域换热站房提供,热媒供、回水温度为55/45°C,采暖方式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采暖系统为集中供暖分户计量控制系统。 2.环境条件

3.技术要求 3.1本工程适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4/521-2013);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1.1执行国家、省、市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程序、建设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

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有关建筑质量、安全施工、建筑材料备案证制度等有关文件、规定、施工图纸、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说明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等。 3.2材料质量 3.2.1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要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3.2.2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有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取样报验送检且通过建设局、质检站等单位验收合格。 3.2.3地暖盘管管材:室内埋地敷设的采暖管道采用De20*2.0mm(外径*壁厚)交联聚乙烯管(PE-RT),管道的性能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附录B 表B.1.2-1中使用条件为4级的规定,管道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25MPa,具体以施工图纸为准;管道的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在50年以上;PE-RT管不采用带阻氧层的管材。 3.2.4分集水器:每户设有分集水器,分集水器须带防护壳,管壁2.8mm厚,其供回水间距250mm,安装尺寸详见分集水器安装详图.在分集水器上均设有自动排气阀,分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料为Hpb59-1铜,所带阀门为全铜制。分水器,集水器(含连接件等)的材料的表观,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缺陷.表面电镀的连接件,色泽应均匀,镀层牢固,不得有脱镀的缺陷.另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保护等级符合GB/T 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的要求,铜制金属连接件与管材之间的连接结构形式宜为卡套式或卡压式夹紧结构. 3.2.5埋地部分盘管均为连续弯管,中间严禁设有可分拆接头,并严禁交叉;所有层户内各房间埋地盘管管径均为De20*2.0(外径*壁厚).埋地管道均采用自然弯曲,弯曲半径不小于8D(管外径).加热管分环路敷设,各环路长度尽可能相等且不大于80米,间距不大于300mm. 3.2.6管道井、地下室内管道均采用钢管:DN《50采用焊接钢管,管径<32采用螺纹连接;管径》32采用焊接。对镀锌表面缺损处刷红丹防锈漆二遍;DN>50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卡箍连接;采暖主立管至户内分集水器的管道为PPR管,管径具体按照施工图纸,热熔连接,采用S5系列,管道压力不低于1.25MP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