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煤化工发展

浅谈煤化工发展

浅谈煤化工发展

PZW

摘要:在目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煤化工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严重产能过剩,亟待转型新型。因此煤化工发展以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目标产品,采用煤转化高新技术并优化集成,达到煤炭的有效、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最优化和清洁生产。在此,研究我国煤化工企业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转变该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抑制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低碳经济煤化工清洁生产

1.中国煤化工发展的背景

中国贫油少气,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占能源消费70%,产量已超过16亿t。煤炭产量的70%,用于发电和燃料,炼焦占18%~20%,化工利用仅5%~7%[1]。在此,研究我国煤化工企业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转变该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抑制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2]。

1.1发展新型煤化工的意义

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持续了近两百年的工业文明亦是靠它们起步和发展。在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为我国煤化工企业指出:开源节流,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应是该产业努力的方向。把低碳作为发展煤化工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尽量减少C02的排放在目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考虑到我国独特的能源国情,发展新的煤基能源清洁化技术——新型煤化工,是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课题,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共识。

1.2新型煤化工的目标产品

传统煤化工主要通过煤炭焦化和煤炭气化来生产甲醇、电石和合成氨等,新型煤化工主要通过煤炭液化和气化生产类石油产品和甲醇,进而生产合成天然气、烯烃和IGCC发电等其他煤化工产品。

国外对煤化工产业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主要集中在对煤化工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外部效应等因素的研究,希望引入政府规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本国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新型煤化工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催化合成、分离、生物化工等先进的化工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如:成品油、甲醇、二甲醚、

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以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最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型煤化工产业[3]。

2.化工洁净生产

2.1节能减排

煤化工行业相对于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来说,是一个能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多的行业。在发展煤化工的问题上,始终有不同意见,不赞成的意见主要也是出于上述原因,因此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节能减排。

解决能源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讲,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在继续,要使我国煤化工企业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该产业进行大刀阔斧改制和调整,促使其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转移,加快向集约型发展方向的前进步伐,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企业最终实科学发展。

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提高环保门槛指标,给发展煤化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煤化工项目废水必须“近零”排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

为了彻底改变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危害,我们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合理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对其进行深加工,大力发展适度环境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现代煤化工。2.2清洁生产及其必要性

清洁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从源头进行污染防治,从而把污染源降低或消除在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之中,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一是要对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高度节约,而且要选用无毒害的原材料,从而确保降低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毒性;在产品方面不仅在原料还是产品的最终处置,都要降低其不利的因素;在服务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将被纳入到所提供的服务中。可见,清洁生产不仅仅可以满足我们对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又能在资源的利用方面节约能源,而且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新型煤化工将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4]。这些产品不但是为了满足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洁净能源需求,大部分也是重要的进口替代品。

2.3煤炭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发展新型煤化工将与煤炭的洁净、合理及高效利用相结合,如高硫煤作直接液化或煤化原料利用、高活性低变质煤的化工转化利用、多煤种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煤种、煤质特点,

实现不同质量煤炭物尽其用,从而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新型煤化工的发展一方面受水资源,运输,缺乏产品规范标准,投资强度大等制约等因此需要有效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良好的煤炭储量支撑,产品市场空间大,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等因素,最终导致新型煤化工产业将来的发展潜力将会很大。在近几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将会彻底改变原来的被动局面,对于传统的煤化工产品将会严格控制其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给予大量的支持,重点推进一些新型煤化工。

比如在煤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主要是煤气化及多联产系统,其核心技术是煤气化,在煤气化基础上将煤炭部分转化为合成气,再运用合成气制造甲醇等重要化学品,未反应的可与煤炭转化的合成气一起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发电装置.

3中国化学化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3.1化工产品的合成与制造

21世纪化工合成与制造将面临的挑战是:利用分子自组装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有序体系;运用理论与计算模拟手段和现代实验方法,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物质形成与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本质和规律;揭示分子的运动规律,预测新分子的生态影响,用以指导新物质分子的创造;开发物质合成、转化的新策略和环境友好的新化学体系,实现新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化工产品的可控制造;设计高效、环境友好和低能耗的生产工艺[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趋势外推法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以天然气,乙二醇,丙烯,乙烯,二甲醚,石脑油,柴油几个种类的新型煤化工主要产品的消费量为需求量,产量为供给量,对这几个类型的产品2020年以前的供需缺口情况进行了预测[6]。结果表明新型煤化工主要产品供不应求,未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家应充分利用未来煤炭供大于求的优势,理性地促进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由于未来煤化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煤炭的产能盈余量仍不能满足化工用煤量。未来我国需要提高煤化工产业的转化效率,降低能耗,同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

3.2对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特点预测

目前,我国每年千t以下精细化工厂数千个。许多工厂仅仅只有1~2个品种,尤其是一些小乡镇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生产状况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不利于降低成本,更不利于生产中的三废处理,也不具备应变能力。今后应像国外大公司那样建立多功能生产车间,为精细化工集中生产提供条件,如德国巴斯夫精细化工产品达1500多个,拜尔公司精细化工产品达1100多个,竞争力极强[7]。

4抓住机遇推动煤化工大发展

受金融危机和油价暴跌的影响,前一段时间在中国一些地方兴起的煤化工发展热有所趋冷。但仍有不少著名外企,依旧看好中国煤化工的中远期前景,表示愿意在华投资合作建设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行业受金融危机及油价暴跌冲击,短期内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是正常的。中国能源和资源利用的国情决定煤化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是外企对中国煤化工依旧抱有信心的重要原因,中国煤化工市场的好与坏不能只看一时,从长远来看,中国煤化工发展前景依旧光明。

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a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已逐渐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新型煤化工在我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8]。

5.结语

我国的能源状况为“缺油、富煤、少气”,且在地理分布上极不平衡。并且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原油价格的波动,再加之国际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经济而导致环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我国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走低碳煤化工发展之路,便具有着划时代和战略性意义和社会价值。然而机遇与风险、成本和困难是并存的,尤其在关键技术、低碳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方面,也为我国的低碳煤化工带来了众多的难题。在未来的新型煤化工道路上,要不断减少外来能源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力促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历史转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加快提高能源利用的步伐,尽快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承诺[9]。

参考文献

[1]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思考_雍永祜[J],2007(5)

[2]对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几点思考_吴克[J],2016(1)

[3]我国煤化工产业低碳模式研究_韩宏刚[J],2014(2)

[4]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_陈乐[J],2015(1)

[5]新型煤化工发展战略探讨_杜铭华[J],2011(6)

[6]我国煤化工发展主要问题分析及政策性建议_顾宗勤[J],2012(11)

[7]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近况与思考_程宗泽[J],2009(06)

[8]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_李小强[J],2011(12)

[9]21世纪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发展的思考_王静康[J],2014(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