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1

(1)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当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排斥力同吸引力达到相对平衡.极性分子之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

(2)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当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从而使原来的非极性分子产生极性.这样,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也就产生了相互作用力.极性分子对非极性分子有诱导作用.

(3)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间不可能产生上述两种作用力,那又是怎样产生作用力的呢?

我们说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从整体上讲的.但由于核外电子是绕核高速运动的,原子核也在不断振动之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的相对位置会经常出现瞬间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经常出现瞬间的不重合,也就是说非极性分子经常产生瞬时极性,从而使非极性分子间也产生了相互吸引力.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电性吸引力.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2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 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

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_8〕;

6.公式 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 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3

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_个方程);

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

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

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力学的基本规律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力学的基本规律之: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

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

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

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4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

(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互相转化,互相激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__1_m/s.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5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高三物理高考精选知识点梳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