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

2009年第1期(上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获得灵活、便利的学习机会。由此,摆在远程教育者面前的问题是:既要让学习者和校园内的学生学得一样好,又要保证学习的灵活性。因此,远程教育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使用不是用来限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也不是力图改变学习者的学习习惯,而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替代方案,弥补因师生间时空限制可能对学习造成的影响,使远程学习者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长期以来,远程教育走的是一条“设计—制作—生产—发送”的路线,关注较多的是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技术含量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设计、导航设计、互动设计等水准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需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技术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从技术人员角度,构图、色彩、音频、视频、文件格式、链接、导航等技术要素格外被关注,刻意去追求一些技术指标、教学内容、学习规律等相关问题,而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方案却难以实现。如此编制的课件或教材往往看上去很美,却严重脱离教学实际,无法真正让学生用起来。技术只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教育性才是资源建设的关键所在,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学习者的需要永远是远程教育追求的目标,只有最能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3)科学性与生动性的关系。无论是引导学习者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研究和创新的能力,都离不开“科学”二字。教育资源库首先是要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准确地表述知识内容,这是教育资源与一般娱乐性、

游戏性资源的重要区别。资源库建设要做到生动活泼的形式与科学健康的内容相统一,既要克服以往教学中只靠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单调状态,又要摒弃那些缺乏科学性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建设资源库时应严格进行素材遴选,按照科学规律建模,做好积分处理,为学习者创设精确的科学情境,从而有利于他们通过感觉信息归纳出正确的认识。

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探究,我们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中资源建设要始终遵循“三个依据”,即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习者特点为依据,以教学条件为依据,实现技术性与教育性的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资源建设质量,发挥出最大的实用价值,推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1]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J ].电化教育研究,2000(7):22-24.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1.[3]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EB/OL ].http ://www.k12zy.com/word/04/68/046819.

htm ,2002-03-03,2008-09-19.

[4]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91.

[5]

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邬江华)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

贾靖林,杨玉辉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要:智能手机功能的提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实现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在研究手机移动学习

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手机的功能特点。从技术角度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详细探讨了适用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应用方式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09)01-0080-03

收稿日期:2008-1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技函[2007]70)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6080034)

作者简介:贾靖林(1984-),男,湖北荆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与

教育均衡发展;杨玉辉(1984-),男,河南洛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移动学习方式,即学习者把手机作为学习工具来进行泛在学习,是一种人性化的学习方式。它满足了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快、学习随时随地进行的需求。在国内,基于手机的学习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领域偏少,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07年

12月,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已达到5.47亿户,手机普及率为

技术应用

80

41.6%。[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如WAP、GPRS和UMT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性能的提升及普遍使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将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尤其是智能手机产品的研制成功,将使人们的学习更加自由和富于人性。

1智能手机的概念及特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逐渐由单一的通话变得多元化,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从而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从使用角度看,智能手机可以理解为“如同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类手机的总称”。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功能服务角度看,智能手机除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如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功能外,还具备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结合3G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手机将成为一个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从媒体角度看,智能手机覆盖面广,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在互动性等方面的先天性局限以及网络媒体无法满足空间维度随意性的限制。它集纸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点于一身,更具备无线网络媒体传输的随时、随地、随身的新特征,是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

IPhone是智能手机的典范,是苹果公司在2007年6月正式推出的一款以无线宽带、触摸屏及传感器为特色的通信计算设备。[3]界面如图1所示,IPhone智能手机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除具备智能手机的一般特点外,其自身的特色在于:用户界面的灵活性,如打电话时是手机界面,发邮件时是标准键盘界面,上网时是浏览器界面,可以随用户需求而改变;支持WiFi网络并内置了宽频互联网应用功能,如内置Youtube播放、Email登陆入口、浏览器等。这些特色让IPhone如同一个便携PC机,用户能够直接使用互联网上广泛的资源来满足学习需求,为移动学习提供便利。

图1IPhone智能手机界面

2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技术分析

2.1硬件技术分析

智能手机具备大尺寸彩屏,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分辨率已达到240×320(QVGA),屏幕大小为2.8英寸[4],这已能满足绝大多数移动学习者对屏幕的要求。内存容量大,且支持大容量存储卡扩展,其内存甚至可以达到1G。智能手机内置容量(相当于PC机的硬盘容量)大,能达到8G、16G甚至更高。此外,智能手机的处理器一般采用ARM系列的处理器,其性能良好,运算速度快,能够承担复杂的运算任务,可供学习者运行辞典、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软件进行移动学习。

2.2软件技术分析

(1)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其实质是借助手机学习平台,整合优质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习平台可以被理解为移动学习的“操作系统”,具备内容呈现、学习记录、测试、统计分析、交互等学习管理功能。[4]对于手机学习平台的开发,除手机制造商外,有不少公司在开发适用于手机运行的平台软件和课程内容资源,如北京碟中碟公司开发的“移动英语通”,上海知源软件公司开发的“英语随我行”,诺基亚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行学一族”等。也有为数不少的手机学习爱好者自己开发的手机学习资源。此外,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学习平台,在国内校园中已有广泛使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记录、学习问题等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交流,如永兴中学搭建的家校通平台。

(2)3G技术与互联网的有机整合。智能手机通过3G技术与互联网整合,让学习者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如国内一家公司开发的“听网”。该产品是以互联网为信息来源,以听觉作为信息获取的方式,以手机、PDA和笔记本等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互联网听觉”服务,让人们用耳朵去实现网络冲浪的生活新方式。听网在满足用户读短信、读邮件等需求的同时,更为用户整理了上千个网站里大量优质的互联网内容,整合了包括热点、生活、体育、娱乐、财经、两性、房产、游戏、旅游、生活、论坛等数十个丰富多彩的热点信息频道和内容。

3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方式

3.1基于手机短信息的移动学习

基于手机短信息的移动学习是最简单、最快捷的移动学习方式。通过手机短信息,可在学习者之间实现有限字符的通信,也可实现学习者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有限字符传送。目前在教育领域,利用手机短信息功能进行移动学习很成熟,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如图2。

永兴中学搭建的电信家校通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系统短信操作平台。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教师设置和管理。教师和学生通过电信家校通平台进行双向交流。教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勤等学习状况以及教学动态、教学任务及时通过短信息发送给学生。学生遇到学习疑问可通过短信息及时向教师咨询,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家校通平台是手机短信息在移动学习中的典型应用,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对于传统的

技术应用

81

2009年第1期(上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年第1期(上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图2

永兴中学的家校通平台

3.2基于WAP 网站的移动学习

智能手机支持WAP ,可以实时与WAP 网站保持连接并进

行移动学习。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即无线通讯协议,是为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WAP 将Internet 和移动电话技术结合起来,学习者在手机中输入WAP 网站的URL 就可访问该WAP 网站,进行网页浏览、电话通讯实时交互等,类似于学习者通过

PC 机进行学习。学习者利用智能手机访问WAP 网站,不再受

网络类型、网络结构、运营商的承载业务以及终端设备的限制。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商业性质的WAP 网站,如中国移动通讯网、中国移动互联之门、新浪网WAP 移动天地等。基于移动学习的WAP 网站,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也有一些成果。如马鞍山教育信息网开通手机(WAP )访问方式,拥有WAP 功能的手机用户只要输入http ://wap.masedu.cn 即可访问马鞍山教育信息网网站。

[5]

此外,较典型的还有诺基亚行学一族网站。国外较典

型的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UniWap 移动学习项目。开发适用于移动学习的WAP 网站,是当前移动学习研究的一个趋势。

3.3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移动学习

随着智能手机自身功能的扩展及GPRS 、3G 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不仅具备Internet 通信的功能,也为各种多媒体软件的安装、运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智能手机支持QQ 、E-mail 、博客等基于Web2.0的社会性软件的运行,具备零技术障

碍优势的社会性软件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一方面,它扩展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另一方面,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学习过程与自由更

好地交互融合,实现各种动态的非正式知识获取和广泛自由的信息沟通。社会性软件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是理想的移动学习方式。QQ 是社会性软件中的典型代表,对系统配置要求不高,具备良好的交互及共享等功能,在手机和PC 机上已广泛使用。如LumaQQ 是IPhone 智能手机上首款QQ 聊天专用第三方软件。LumaQQ 基本上实现了PC 版QQ 的所有功能,包括QQ 好友、QQ 群、最近联系人、查找好友、个人状态等等。在教育领域,利用社会性软件辅助教学的案例为数不少,如熊才平教授提出的“利用社会性软件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但它们都是基于PC 机的社会性软件的学习。基于手机的社会性软件的学习研究案例,国外典型的如欧洲的M-Learning 项目中的MediaBoard 系统,诺丁汉大学的MyArtSpace 平台,而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典型案例。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技术与社会性软件的结合也是移动学习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会性软件的移动学习,能使学习者实现前所未有的Web2.0学习体验。但智能手机还是无法突破尺寸过小的

局限,这一点无庸置疑。

4结束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

需求持续上升,移动学习是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移动学习只能作为学习者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形式,不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本文在智能手机特点及其支持移动学习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智能手机为移动学习带来的契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用于教育领域,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提升、价格下降,必将为移动学习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戴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学习[J ].开放教育研究,2004(6).

[2]金杰.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的挑战[J ].科技资讯,2008(6).

[3]ain666.IPhone 功能介绍[EB/OL ].http ://www.3g365.com/587850a1a1.

[4]

中关村在线.不同显示屏尺寸大小的智能手机产品数量分布状况[EB /OL ].http ://www.meihua.info /Stat /DetailView.aspx ?statID=

176918&login=no.

[5]高蓉蓉,吕森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J ].现代教育技术,2006(6).

[6]

马鞍山教育信息网.在网站中开通手机(WAP )访问功能[EB /OL ].

http ://www.masedu.cn /plus /view.php ?aid=2325.

(责任编辑:沈正道)

技术应用

82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

移动学习方式探究文献综述

移动学习方式探究 作者:沈迅而指导老师:马志强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2010级 [摘要]:近20年来,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开展学习活动的研究开始兴起,短短几年时间,移动学习已经成为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论述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定义,然后着重介绍移 动学习的方式、现状,最后针对此现状指出移动学习研究中几个关键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关键词]:移动学习、数字化、校园无线网络 一:引言 谈到我们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古至今,可以罗列成这样一种趋势:口耳学习、文字学习、书面材料学习、大众传媒学习、网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进化与转变,恰好是现代科技、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而近十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与融合,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并且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也成为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领域的一个热点。 二: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概念的形成经历过一些发展,曾有很多远程教育专家及公司对“移动学习”做过相应的研究,给出过相应的解释。 ①远程教育家戴斯蒙德.基更在《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到移动学习》中介绍了一个项目“从 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并提出了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移动学习理解为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 英国伯明翰大学移动学习研究小组从认知和学习的角度来开展研究:认为从内容与形式方面看,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相关的特点使得移动学习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技术与方式。[1] ②朱小兵和焦中明(2008)指出,移动学习就是以Pad、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以3G、 Wifi等通讯协议为技术支持,以情境感知、自适应推送、交互支持等为特征,通过网络课件、短信、手机电视等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活动。[2] ③AlexzanderDye等人对M-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3] 综合以上观点,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我们可以给移动学习下这样一个定义: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终端,呈现微型学习内容,并利用片段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 三:移动学习方式 基于无线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我国目前实施可见的移动学习方式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 1、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这种方式除了提供面向字符的短消息服务之外,还提供话音服 务:当下热门的触屏手机(安卓系统)就带有这种语音服务。学习者通过短消息(手机

智能手机学习与应用

智能手机程序设计之修改篇 11101078 张萍 学习智能手机程序设计已经算是有一段时间了,我想把我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些“成果”一一介绍给大家了解一下,也算是探索之余的一次小小尝试和进步吧,同时也把我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下面是我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多媒体学习 1. Audio 对于多媒体中声音的界面控制,我是把代码中的按钮位置和数字1-9采用a-i字母修改了一下,如图可以看到,我把显示界面的位置调到了中间,是把代码10dip修改为 从而调整了按钮所在的中间位置,同时可以增加你任意想 要增加的按钮的个数和每个按钮的声音,比如加上jkl等按钮的声音,这其中声音的加入你就要增加相应文件的个数来达到每个按钮按下去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变化图形如下图:

Video文件的学习中,我一直无法将samplevideo.3gp文件在程序运行时打开,运行起来会出现错误,不能在虚拟器中打开。 2. Sudoku3 为数独游戏配上音乐 1. 首先创建一个选择音乐的 界面musicchoice,然后点击按 钮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即 点击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就如那 个难度系数的对话框一样。 kinds 可以在游戏开始的时候也来个音乐方light 面的选择,比如你喜欢摇滚或者轻音乐再heavy 或者稍微重一点的音乐来提高整体游戏的rock 愉悦程度,不过要建立像之前选择游戏难 度一样的对话框,这就要一步步的添加导 入一些需要的包了。 2. mp.start(); mp.setLooping(true); 我想要的是直接开始音乐,再对音乐进行循环播放,我觉得这样也应该可以,但是书本上是直接循环然后再播放音乐。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移动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3G无线通讯技术的推广运用,利用无线通讯技术高速传输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变成现实。同时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及显示能力的提高也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移动学习的定义及在我国发展现状 虽然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已有几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主要有: Alexzander Dye等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 Chabra和Figueiredo: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2] Paul Harris: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和E-learning的交点,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3]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移动教育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来更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可概括为:使用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并为师生提供双向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我国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教育机构进行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短信息平台和GPRS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2)基于

GPRS技术建立移动教育平台,开发适合多种设备的教育资源,解决资源共享问题;(3)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和浏览平台,提高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开发规范、动态扩充和可定制性,并为教育语义Web打下基础;(4)教育语义网络平台,它主要利用语义Web技术提高教育服务平台的智能性;(5)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系统,实现在校园中利用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的教学。第二类是由教育企业进行的移动教育产品的应用研究,这类产品主要是电子词典类,学习资源通过下载的方式存入到词典中以便进行移动学习。第三类是硕士论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技术及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上,涉及实际移动学习方面的应用则比较少。 在现有的实际运用研究中,移动学习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1)基于短信息、多媒体信息、移动邮箱的方式,教师通过短信息、多媒体信息服务或邮件将学习资源或作业发送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同样的方式学习、提交作业或与教师交流。校方通过短信息服务为师生提供公告、通知信息;(2)师生间通过手机移动QQ或移动MSN工具进行实时交流;(3)搭建WAP学习站点,为学生提供通知公告、学习资源等信息,并通过论坛实现师生间的异步交流。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移动学习的功能,但存在以下缺点:(1)教学模式单一;(2)频繁使用短信息或多媒体信息服务,增加了教学成本;(3)尽管移动QQ或移动MSN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实时互动,但容易受到其他朋友的干扰,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容易受到安全威胁;(4)受到通讯速率、手机性能的影响,WAP(无线应用协议)学习站点的功能较简单。可以看到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移动学习平台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目前,基于3G技术的高性能手机已经投入市场,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手机方便随身携带的特点,使得其必将成为移动学习的首选工具,

智能手机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2673965.html, 智能手机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祝婷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06期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沟通方式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倡导合理使用手机,抢占手机网络阵地,形成严格的手机管理制度,以化解智能手机对当代中学生的不利影响,让其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观。 【关键词】智能手机;初中生;影响;对策 随着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的开发热潮逐渐兴起,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本研究着重教育初中生合理利用手机资源,减少手机依赖,最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研究手机使用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分别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及学习交流等层面对其影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避免智能手机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对策。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智能手机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影响,结合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给出相应的对策。本论文以邕宁区城关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对其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及对学习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回收率91%。其中拥有手机的学生273人,占有效总体学生的100%,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251人,占有效总体学生的91.94%。 调查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时间90分钟以下的占83.67%,90分钟以上的占16.33%。可得知,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频率较高,但使用时间不长。 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57.85%选择打电话,25.78%选择玩游戏,13.11%选择网络聊天,3.26%选择浏览网页。智能手机使用主要场合,68.57%选择需要查资料时,17.67%选择课间或者晚上休息时,4.25%选择乘坐交通工具时,9.51%选择不分场合。如图1、图2所示。

吉大19春学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W-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 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95MHz B: 45MHz C: 35MHz D: 2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跳频能有效地改善以下()现象。 A: 远近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经效应 D: 码间干扰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A: 86 B: 086 C: 460 D: 0086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GPRS系统可以提供高达()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A: 14.4Kb/s B: 115.2Kb/s C: 171.2Kb/s D: 384Kb/s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是()。 A: 频率利用率低

B: 不能与ISDN兼容 C: 抗干扰能力强 D: 话音质量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25MHz B: 35MHz C: 45MHz D: 7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GSM手机比CDMA手机最低发射功率小 B: 光纤通信使用的光波工作波段是毫米波 C: WCDMA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演进的 D: 在通信系统中,电缆比光缆的传输质量好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闭环功率控制的精度。 A: 大于 B: 小于 C: 接近 D: 不好说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相比目前的定向天线而言,智能天线具有以下()优点。A: 降低用户间干扰 B: 增强覆盖 C: 实现结构简单 D: 提高系统容量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GSM支持的基本业务又分为()。 A: 补充业务 B: 电信业务 C: 承载业务 D: 附属业务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常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码分多址(CDMA)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叶成林1,徐福荫2,许 骏2 (1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上个世纪末,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开展学习活动的研究开始兴起,短短几年时间,移动学习已经成为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论述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定义,然后介绍国际上该领域的一些研究现状,最后指出移动学习研究中几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移动学习 研究现状 综述 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一部知识和智慧经验积累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学习的历史。学习技术和方式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决定学习技术与方式的主要因素,一是媒体技术,从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印刷材料、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第二是通信与传播技术,从口耳相传、文字记录、大众传媒、无线电广播通信到计算机网络通信。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学习技术与方式从单一认知、学徒、班级集中学习、远程学习、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为基于Internet的数字化学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技术与方式——移动学习。上个世纪末,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开展学习活动的研究开始兴起,短短几年时间,移动学习已经成为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移动学习及其定义 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挪威NKI远程教育公司Truls Fagerberg等人关于移动学习的概念作过分析与论述。并指出,学习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并表现为个人在感知、情感态度、认知技能或体能方面的变化。因此,学习不可能是电子的,也不可能是移动的;数字化学习或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移动学习中的移动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移动,那么最早的远程函授学习也应属于移动学习。Sariola等人也对此提出质疑,并指出,移动学习更像是一个商业炒作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严肃的教育专业术语。上述分析指出人们用媒体与传播技术来对学习进行分类的随意性与不尽科学性,但却忽视了概念与定义的功能在于表述与交流,并不在于构成概念或定义的语义。学习当然不可能是电子的,但是学习资源可以是数字化的,学习工具也可以是数字化的;移动学习当然不是仅仅指在移动中学习。 那么,什么是移动学习呢?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均来自于实践,作为一个术语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了。移动学习由于出现的时间较短,现在进行的相关研究均从各自的研究兴趣去给出关于移动学习的界定。对于移动学习,目前明显存在三种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取向。第一,是将移动学习理解为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如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提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第二,认为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学习内容与数字化学习相同,只是信息与知识获取的方式借助于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如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中特别开展的一项名为“MOB I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中对移动学习的界定。第三,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来开展研究,认为从内容与形式方面看,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相关的特点

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调查

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调查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学习工具,是实现课前知识推送、课 中学情反馈及课后延伸拓展的重要途径。在某些情境下它还是学习的内容之一,成为引领教 学新模式的重要手段。 作为“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移动网 络等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深度融合,并探寻出与“互联网+”时代相吻合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笔者从一名班主任的视角,结合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班级学生建立大数据、提供数字化环境、营造交流平台等等,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智能手机班级管理新模式。 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助力,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了教育工 作者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就此,本人对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 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职生智能手机学习应用及管理现状,为实现现代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做到“智能手机要智慧使用”。 二、调查对象 以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部分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三个不同年级的中职生,涵盖不同专业,男女生各占一半。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三个年级不 同专业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达99%;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我校学生视角出发,对中职生手机学习使用现状、中职教师手机学习活动组织 与管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原因。 五、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进行了结果分析,数据统计如下: 就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来看,使用 3 年以上的占75%,绝大多数中职生认同“手机可以用 于学习”并会会继续使用手机学习。 就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来看,中职生使用手机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 进行学习知识的拓展。 中职生认为的手机学习内容包括课堂同步学习材料、课内练习与作业、课外知识;他们喜欢 的学习内容呈现形式主要是视频,其次是 ppt教学课件、音频和混合型网页。 就教师的课件、教案、练习题等电子资源而言,绝大多数中职生希望获取,而老师会将自己 的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源上传到网络与中职生分享的只占少数,40%的老师从未向中职生推 荐过专用的学习型手机应用软件。 就中职生进行手机学习的主要场所而言,61%的学生表示在家里,在教室的仅占18%。

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

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Pad等)的普及,移动学习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对于移动学习,目前研究者有三种不同的认知取向:第一种,认为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的一种新形式;第二种,将移动学习看成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第三种,基于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将移动学习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技术与学习方式(叶成林等,2004)。本研究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和终端设备(智能手机、Pad、电子阅读器等)的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得信息、资源或服务,它是远程学习的一种新形式,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成人教育、企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学校教育等开始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学校和移动设备生产商纷纷开始探索移动学习的实践形式(王佑镁等,2013),移动学习已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如何理解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包含哪些关键要素、现状如何?它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是什么?为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本研究对近十年来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对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有效梳理,并提出未来几年移动学习在国内发

展的趋势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移动学习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文献数据来源 我国各类期刊上刊登的关于移动学习的论文很多,近几年来移动学习大有被基于智能手机或基于微信的学习所代替的趋势,为了使研究的数据完整、准确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研究以国内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对“篇名为‘移动学习’”或者“篇名中含‘智能手机’并含‘学习’”或者“篇名中含‘微信’并含‘学习’”,时间跨度从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5日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669篇论文。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通过人工方法删除重复发表的论文、通知、采访稿、相关度不大的论文等58篇,得到有效论文1,611篇。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近十年移动学习相关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作者及作者单位、高被引、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关键词)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梳理。文献计量法是学科领域文献研究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理论为前提,借助文献体系及数量特征,采用统计学和数学等计量方法来描述、分析、评价和预测某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黄维等,2010)。

作文-智能手机的应用_1

智能手机的应用 由于科技一日千里,科学及各种技术都十分完善,让现代科技发展愈趋成熟,这是由很多人努力结集而成的成果。高科技的发明,对我们相当重要,它不仅丰富了食、衣、住、行、育、乐,有很多发明品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智能型手机和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其中智能型手机是我认为生活中最伟大的发明。 智能型手机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轻松地连结网络,成千上万的资讯于短短几秒内便能出现在眼前,我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解决问题。记得我在写暑假作业时,作业里写了许多首诗,题目问这些诗是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绪?这些诗各属于哪一个季节?心想:“这题目好难喔!”于是我就拿起妈妈的智能型手机,在短短的时间内,查到了这许多首诗的语译,我不仅欣赏了这许多首诗优美的意境,还找出了答案,解决了我的暑假作业。 智能型手机除了解决功课上的问题,还能给我们指明方向,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有一次我和妈妈要去买五谷粉,但是我和妈妈没有去过那里,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只知道在菜市场旁,妈妈靠着印象骑着骑着,怎不见菜市场呢?感觉怪怪的,在这个时候,妈妈就拿起智能型手机查地图,才发现我们走错方向了,真是多亏了智能型手机,否则我们

真成了“南辕北辙”了。 智能型手机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捷了。它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聊天,但是比电脑更快速方便,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和对方交流。今年三月,住在芦竹乡的七岁表妹参加幼儿园组的画画比赛,拿到了金牌奖,她拿到奖的那一刻,妈妈的智能型手机上LINE就有了她传来的喜讯,我们马上就看到了她的画画作品和颁奖典礼的过程。还有,每当我们想念外公外婆时,我们也会用微信劈劈啪啪地和外公外婆聊个不停,有时还可以在微信上看到外公外婆分享的生活近况呢!智能型手机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深远,乘车时、排队时、无聊时,都可以低头滑一下;空闲或心情不好时,也可以用手机下载音乐听,还可以上网看书、玩游戏;对一些忙碌的人来说,还提供行事历功能,提醒用家的行程和时间安排;还有,计算机、录音和拍照功能等,有了它就能做到很多事。智能型手机集各种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所以智能型手机是我认为生活中最伟大发明。

有关移动学习的课程调查报告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移动学习调查报告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1002 沈迅而 [摘要]:近20年来,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开展学习活动的研究开始兴起,短短几年时间,移动学习已经成为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论述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其定义,然后着重介绍移 动学习的方式、现状,最后针对此现状指出移动学习研究中几个关键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关键词]:移动学习、数字化、校园无线网络 一、引言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是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无线通讯设备的发展发达以及无线通信网络的普遍覆盖和完善,移动学习的条件日趋成熟,大学生自发进行移动学习的几率也逐渐提高。大学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所持有的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 (二)研究意义 了解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拥有的学习设备、使用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而深入探索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这对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报告基于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学生做了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并作出具体的研究分析。 二、第一部分 (一)文献综述 谈到我们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古至今,可以罗列成这样一种趋势:口耳学习、文字学习、书面材料学习、大众传媒学习、网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进化与转变,恰好是现代科技、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而近十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与融合,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并且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也成为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领域的一个热点。 1、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概念的形成经历过一些发展,曾有很多远程教育专家及公司对“移动学习”做过相应的研究,给出过相应的解释。 ①远程教育家戴斯蒙德.基更在《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到移动学习》中介绍了一个项目“从 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并提出了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移动学习理解为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 英国伯明翰大学移动学习研究小组从认知和学习的角度来开展研究:认为从内容与形式方面看,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相关的特点使得移动学习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技术与方式。[1] ②朱小兵和焦中明(2008)指出,移动学习就是以Pad、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以3G、 Wifi等通讯协议为技术支持,以情境感知、自适应推送、交互支持等为特征,通过网络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第一、二章 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 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3、单工通信: (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 *cos α/λ v :移动速度 λ:波长 α: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fm :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Bs>B D 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 v :——运动速度(km/h )f :——频率(MHz )A :——平均衰落(Hz ) 17、衰落深度: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 18、电平通过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以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值R 的平均次数。描述衰落次数的统计规律。 深度衰落发生的次数较少,而浅度衰落发生得相当频繁。 19、平均电平通过率表达式: 其中f m :——最大多普勒频率 ρ=R/R min 其中Rmin= 为信号有效值,R 为规定电平 T τσ T τσ

移动学习心得体会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学习心得体会 1、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2、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3、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篇二:移动学习的心得体会移动学习的心得体会 80年代,我们坐在教室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总是让人怀念。现今,学习已不再被限制在四面墙的教室里了。随着超级本,和其他设备的迅速发展,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容易了。当然,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无法取代的,可以说移动数字学习给现代化信息教学加入了更丰富的元素。 那移动学习到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更容易了是不是更好了呢?下面分析例举一下。 一、优点 (1)教育支持 学生通过使用智能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他们把他们的设备当作支持性的教育工具来使用。现在,在教室里他们就可以获得图表、文章、论文集以及其他学术性的信息来提高他们的成绩。 (2)交互 在课上,移动学习可以让害羞的学生更加开放地交流。老师也可以借用移动设备来与那些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交流。 (3)管理 没有两个学生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吸收信息的方式。一些教育者注意到,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 方法或者学习策略。通过移动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现在也可以个性化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4)更宽的入口 (5)特殊教育 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工具被研发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移动技术也从这些特殊需要中获益。既然有这么多的应用程序能克服学习障碍和生理障碍,那么我们可以说,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可以拥有那些普通人一样的机会。 二、劣势 多数的学生学习者也不得不考虑移动学习客观因素上的限制。 (1)花费 花费是移动学习最大的缺点之一。如果学生没有一个移动设备,他们如何成为移动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技术改变得非常快。学生必须频繁地升级设备。除了移动终端,还有来自手机提供商的每个月数据费。 (2)设备大小和电池寿命 小工具的大小也是个问题。它是那么的小以至于很容易弄丢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2级 学号:631206040218 姓名:柴闯闯 实验所属课程: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实验室(中心):信息技术软件实验室 指导教师:谭晋 2014年11月

一、题目 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二、仿真要求 ①传输的数据随机产生,要求采用频带传输(DPSK调制); ②扩频码要求采用周期为63(或127)的m序列; ③仿真从基站发送数据到三个不同的用户,各不同用户分别进行数据接收; ④设计三种不同的功率延迟分布,从基站到达三个不同的用户分别经过多径衰落(路径数分别为2,3,4); ⑤三个用户接收端分别解出各自的数据并与发送前的数据进行差错比较。 三、仿真方案详细设计 (1)通信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设计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 ①发射机原理

发送端首先产生三组用户数据和三组不同的m序列,并用三组m序列分别对用户信息进行扩频。再将扩频信号与载波进行DPSK调制,得到高频的已调调信号并将其送入无线的多径信道。 ②无线信道 信道模拟成无线的多径多用户信道,在这个信道中有三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别通过三径传输到达接收端。三径会有不同的延时,衰减。最终,还要将三径用户数据增加高斯白噪声。 ③接收机原理 接收端会接收到有燥的三径信息的叠加。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三径信息进行解扩,分离出三组用户信息;其次,在将解扩后的信息进行带通滤波去除带外噪声;最后,分别对三组用户信息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 (2)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①扩频码(m序列)的产生 扩频码为伪随机码,可以m序列、Golden序列。本设计采用自相关特性好,互相关特性较差的m序列,为了节省运算量,我选取了周期为63扩频序列,经过计算易知要产生周期为63的m序列需要长度为6的反馈系数,经过查找资料得出三组反馈系数(八进制)45、67、75,其对应的二进制为1000011、1100111、1101101。并将二进制与移位寄存器级数对应,以1000011为例,设初始化各寄存器单元内容为1,其具体的寄存器结构图如下所示:

当前我国移动学习的问题与建议

陈英文,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作者简介:[摘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已经走过了探索阶段,转入如何使移动学习融入人们主流 学习方式,进而深刻影响我们传统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的实践应用阶段。全球范围内,对于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研究正 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更加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到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来,让我们的教 育和学习更加凸显时代特征。 [关键词]移动学习;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5-0075-01 陈英文 (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以智能手机、上网本、PDA 、学习机MP3、MP4等移动设备为终端,以3G 、WiFi 、Bluetooth (蓝牙)、WAP 、GPRS 等通信协议为技术支持,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学习者提供任何学习支持”为目标的移动学习,正成为近几年兴起的新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宽加深人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下面试对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 提出建议。 1、我国移动学习现存的问题移动学习发展了近十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实际应用层面上来看,也都没有普及到教育和培训中去,这个事实也说明移动学习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在研究移动学习时应予以重视:1.1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移动学习目前被认为是在数字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移动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新的学习技术,人们主要研究其应用策略,对其支持理论一般是直接沿用数字学习的理论基础。而在技术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计算技术的研究者一般为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专家,远程教育方面的专家极少涉猎。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要实现有效的移动学习,就应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2缺乏适用于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移动化学习资源建设刚刚起步,缺乏经过实际验证的、适用于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移动学习的最直接应用方式就是通过移动设备提供数字化学习,因此,要开发、设计适用于不同需求移动学习者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首要前提。移动学习资源库与以往的资源库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支持移动设备远程访问、浏览、检索等功能,要满足移动学习内容片断化的需求,有效地利用移动通信系统支持远程的教学活动并开展和师生交互。1.3缺乏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专门的教学设计,现在有的学习者也在研究移动学习模式的问题,如Mobile CSCL 模型等。这些模型研究的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等模式,但总的来说,主要是将E-learning 中的学习模式移植到移动环境中去,而且并未在 实际的远程教学中得到大规模的实践、应用。学习者由于受习惯学习方式的影响,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很难适应移动学习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1.4缺乏移动学习的相关标准。标准对于现代社会的任何系统都是最重要的。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正在进行并已经陆续颁布了一些标准,但都没有将移动学习系统的标准化研究纳入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之内,这无疑将影响移动学习的发展。1.5移动学习设备的兼容性不统一。用户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等型号不同,屏幕尺寸、通信协议、分辨率等均不相同,使得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很难统一标准,开放性不足不利于移动学习的推广。 现在移动设备的产品琳琅满目,GPRS 、WAP 、3G 等移动网络技术各有千秋,给人们的移动通信带来了很多选择的同时,也给移动学习的应用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设计出适应所有设备和技术的移动学习资源与支持系统,解决移动学习设备的兼容性问题,是移动学习面临的重要问题。 2、促进我国移动学习发展的建议实践证明,任何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教育技术的一次大步的进展。对于我国发展移动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模式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的发展,以前人们研究移动学习,除了手机短消息、2G 网络的WAP 浏览可以实现以外,下载信息资源还不能实现,手机视频对话和点播更是无法企及,极大地的削弱了人们从事移动学习研究和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手机移动学习来说,正是手机移动设备被 大众普遍拥有,才使得手机移动学习的发展成为可能。当手机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它便具有了技术和教育两方面的特征和意义。在我国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是移动学习的教学平台开发、教学环境创设、教学站点建设等方面,可见研究的力度和研究的范围都非常有限。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实现必须依靠三方面的相辅相成,因此今后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加强对移动学习体系的研究。目前,对移动学习的体系的 研究比较薄弱,人们更多的关注移动学习的硬件设施的建设,移动环境中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移动环境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都与固定远程学习方式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2.2加强针对移动设备的学习软件和学习内容的开发。正是由于没有足够可以利用的学习内容与资源,人们才对移动学习失去了参与和研究的积极性。目前,计算机软件和数字学习资源基本上是 针对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它们与移动终端设备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把现有的数字学习资源转变为适合于无线与移动设备的学习资源,开发适用于无线与移动设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软件都将成为未来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2.3吸引一些企事业单位参与移动学习的研究首先,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对移动网络、计算机网络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它的研究与推广必须依靠移动网络、计算机网络提供商的合作与支持,单靠教育部门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实现 的。其次,移动学习最突出的优势是学习者不必固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进行学习,这种灵活性可以大大扩展教育的对象范围,移动学习的最大受益者是在职员工、观光旅游者、希望改变自己学历状况但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学习者,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的 这些优点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投入到移动学习的研究中来,增强研究力度,加大研究范围,加快研究的速度。 2.4加快移动学习相关标准的制定。现代社会越(下转第95页) 当前我国移动学习的问题与建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