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汉语史分期

浅谈汉语史分期

浅谈汉语史分期
浅谈汉语史分期

浅谈汉语史分期

08对外汉语专业黄思萍080403003 对汉语史进行分期可以更好地显现汉语发展的过程和脉络,很多语言学者如王力、吕叔湘、太田辰夫都曾专门著书或撰文讨论分期的问题,但他们的分期结果是不同的,因此,我将根据各家的分期浅谈我对汉语史分期的看法。

一、汉语史分期主要流派

1、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1926年)五个阶段说:太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

语、近古汉语、老官话

太古汉语:《诗经》以前

2、王力《汉语史稿》四个阶段说: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

上古期:3世纪以前(五胡乱伐以前,3、4世纪为过渡阶段)

中古期:4世纪到12世纪(南宋前半,12、13为过渡阶段)

近代期:13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现代期:五四运动以后

其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以语法、语音方面的显著而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为依据。如上古期的主要特点是判断句不用系词,疑问句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没有去声,入声分为长入、短入两类。中古期的特点是句法上产生了处置式、完整的“被”字表被动的句式大量应用,判断句也普遍使用系词,产生了“了”“着”等形尾,去声字产生。近代期的主要特点是在北方话中全浊声母消失,入派三声,m韵尾消失。现代期的主要特点是适当吸收西洋语法,复音词的大量增加等。

2、

词汇学论文

词汇学论文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是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文化内涵。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成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影响着社会生活,也影响着词汇的发展和变迁。英汉词汇因所属国的文化历史国情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在构词、语义和词义上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及其原因,旨在指导读者正确认识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更好地联系文化内涵深入地了解词汇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对语言的把握上提高一个层次。 关键词:词汇,对比,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1. 引言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文化,在语言的各个组成成分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是该民族语言的词汇,词汇背后反映的是该民族的文化认知方式。英汉词汇因本民族的文化成就而有所差异,通过对比研究这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凸显被对比语言的共性和特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和教学策略,更可以为语言的综合研究提供相关资料,为词汇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文化内涵 2.1 文化内涵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这是以后文化被重复和扩展定义的基础。文化具有传承性,动态性,民族性和多样性,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河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的语言环境。 2.2 文化与词汇的联系

3.3 谚语 谚语是心理,语言与文化的综合产物。英汉中存在具有共同比喻的谚语,如:火上浇油——pour oil in the flame 半斤八两——sin and half dozen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 以牙还牙——a tooth for a tooth 但由于两个民族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因此谚语联想,引申和比喻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汉语“拍马屁”取自古人讨好某人时,用手拍主人的马的屁股,说,“好马,好马”,而英语对应的意思是lick one's boots,舔靴子之意,再如:害群之马——black sheep;一箭之遥——at a stone’s throw; 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one’s eye; 棋逢对手——diamond cuts diamond.这些谚语后都蕴含着各自的文化信息。英语有时从字面上表达一个意思,实际上整体意义完全不同,如pull one’s leg——拉后腿,前者是“戏弄人”的意思,后者是“阻挠或牵制别人的行为”。再如,move heaven and earth 不是天翻地覆的意思,而是竭尽全力的意思。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 4.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差异产生的原因 4.1 构词方法不同 英汉语在构词法上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汉英语属于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类型,从来源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类型上讲,汉语属于分析语,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些都取决于汉英两种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素质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这些自然也会在构词上有所体现。 4.2 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不同 总体而言,汉族人的认知方法倾向于感性和具体,而西方人认知方法比较理想和抽象。汉语数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的数词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五体投地”,“八面埋伏”,“九死一生”,“十全十美”,“三思而行”等等。西方文化是一种重分析性,实证性和逻辑性的认识文化,要求周密,精确和明细

汉语史稿重点

汉语史稿部分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如字:相当于破读而言。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如字。 2、破读: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破读。 3、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或类别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汉语判断句大多用名词作谓语,但判断谓语不限于名词。甲骨文很少判断句,西周开始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更显纷繁复杂。 4、音变构词,就是通过声母、韵母或声调的变化来构成新词。也叫做形态变化法。 5、句法构词,是指通过造句的方式构成新词,就汉语来说,大多数是由两个词素合成的一个新词。 6、《尔雅》(也作《尔疋》)是我国第一部百科辞典,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尔雅》:尔,近昵;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以“尔雅”为书名,就是接近正言、使近于雅正、纳于规范、向标准语靠拢的意思。《尔雅》一书,解释语词和百科词语,按事类分篇,全书十九篇:一般语词3篇,即《释诂》《释言》《释训》;百科名词分为社会生活名词和自然万物名词,即《释亲》《释宫》《释器》等。《尔雅》释义的主要方法是“以雅释古”、“以雅释俗”,即以当时通行的雅言训释典籍中的古语词、方言词和俗语。 7.《方言》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的简称。多数学者认为,该书是西汉末扬雄向聚集在首都参加考试的人们采集方言词汇而成的稿本,约在公元17-18年间成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古代各地方言语词的训诂专著。《方言》原为15卷,9000字。今本《方言》只有13卷,669条,11900字。其中有一部分为汉魏学者所增补。后代模仿接续《方言》类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训诂专著是章太炎的《新方言》。 8.《释名》东汉刘熙的《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训诂专著。他的《释名》仿照《尔雅》体例,按所收语词的意义类别分为释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等27篇.《释名》一书的目的在于推寻说明事物命名的由来,因此它收集的多是常用词,其中很多不见于经传,还有一些俗语词,范围比《尔雅》广。《释名》主要采用声训的方法进行推源的研究,即用同音词、音近(双声或叠韵)词来对语词进行解释。 由于《释名》的编排体例近似《尔雅》,明代郎奎金曾把它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在一起,称为《五雅》。为使书名都有“雅”字,他将《释名》改名为《逸雅》。 9.《说文解字》徐铉《说文解字》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字典,是揭示汉字系统性的一部科学巨著。本书收集了9353个单字,1163个重文,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体例是先解释字义,次讲字形与字音。一般只解释一个意义,就是字的本义。本义是一切引申义的出发点,解释了本义,就能使词义引申脉络清楚。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字的本义一般就是词的本义。因此《说文》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清人研究《说文》者,成就以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为最高,被称为“《说文》四大家”。“以形为纲,因形立训”正是《说文》的最大特点。 10、《玉篇》梁顾野王撰,收字22824个,以楷书为字头,分为542部。书的重点在于注音与释义。每自先注反切,然后释义。《玉篇》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多义词的字书,既释本义,也释引申义,并详细引证文献材料。可惜原书仅存零卷,今存的是宋代陈彭年等人重修的《大宋益会玉篇》,删除了原书的全部引证。 11、《切韵》隋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现存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为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为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归入平、上、去、入四类。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12、《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

《英语词汇学教程》论文(中文版)

英语词汇学论文(中文版) 单词记忆法细谈 一,读音规则记忆法 它就是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例如:ea,ee,er,ir,ur,or分别能发[i:][:][:]等。还有些固定的字母组合,例如:ing发[i],ly发[li],ty发[ti]和各种前缀、后缀,例如:a-,re-,un-,dis-,im-;-ed,-ing,-ly,-er,-or,-ful,-y等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发音。掌握了这些规则,记单 词时就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忆了。 二.字母变化记忆法 英语单词中以某个单词为基础,加、减、换、调一个字母就成了另一个新单词。具体方法 如下: 1.前面加字母。例如:is/his,ear/near/hear,read/bread 2.后面加字母。例如:hear/heart,you/your,plane/planet 3.中间加字母。例如:though/through,tree/three,for/four 4.减字母。例如:she/he,close/lose,star/tstar 5.换字母。例如:book/look/cook,cake/lake/wake/make/take 6.调字母(即改变字母顺序)。例如:blow/bowl,sing/sign, from/form 三.联想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所见到、所摸到的事物,联想相关的英语单词。例如: 打球时联想到:ball,(play)basketball,(play)football,(play)volleyball,playground等等;吃饭时联想到:dining-room,(have)breakfast,(have)lunch,(have)supper等等;睡觉 时联想到:bed,bedroom,gotobed,sleep,gotosleep,fallasleep等等。如果长期坚持下支,效果就会很好。 四.归类记忆法 众所周知,单词本身、单词与单词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英语词汇中 有许多单词有着其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同音词或形音形似词等内 在或外在的联系。因此,记忆单词的主要方法是把单词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挖掘归纳 出来,通过对比、对照的方式把学过的单词从各个方面进行归类 1.按词的构造归类 按词跟、前缀、后缀、合成词归类,找出词与词最本质 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使新词记得快、记得牢、记得久,而 且也同时复习了大量的旧词。合成词,如: schoolbag,school-boy,classroom,football,blackboard,etc. 前缀后缀词,如:unhappy,unhealthy,unfriendly,unlucky,worker,writer,visitor,us

王力《汉语史稿》 复习提纲(练习题)

王力《汉语史稿》复习提纲(练习题) 一、绪论部分 第一节 1、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 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 3、语言科学以前的语文学和作为语言科学的汉语史有什么区别? 第三节 4、研究汉语史在方法上应当注意哪些方面?遵守哪些原则? 5、什么叫做“历史比较法”?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怎样应用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的 主要缺点是什么?

第四节 6、汉语史的研究跟世界其他语言史的研究比较起来有哪些特点?研究汉语史的根据 有哪些方面?每个方面对于汉语史的建立有什么重大作用? 第五节 7、汉语在汉藏语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诸语言在语音、语法两方 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主要的差别? 8、亲属语言的研究对于汉语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第六节 9、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史应当如何划分时期?分期的主 要标准是什么?文体的转变为为什么不能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七节 10、从整个历史上看,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形成的? 第八节 11、什么是字体?什么是字式?汉字字形的演变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在文字发展 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怎样创造文字的?简化汉字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二、语音发展部分 第九节 1、从双声叠韵的事实中如何看出语音和语法、词汇的密切关系? 2、什么叫做骈词?骈词是怎样构成的? 第十节 3、中古文学语言的语音为什么应以“切韵系统”为标准?

4、中古语音的声母和韵母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5、什么叫做“反切”?“反切”在语音的研究上有什么作用? 6、《广韵》35声母和传统的36字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试就“五音”和“清浊”两方面 给36字母加以分类。 7、《广韵》206韵可以归出哪61韵类,哪92个韵母?其中平声韵有哪些?入声韵有哪些? 它们的读音是怎样的? 8、“平水韵”的性质和体例是怎样的?它和《广韵》有什么不同? 9、什么叫做韵摄?每一摄包括哪些韵母? 10、什么叫做“四等”?在韵图上声母和韵母是怎样分等的? 11、什么叫做“四呼”?“四呼”和“四等”有什么关系? 第十一节 12、清代学者对于古音的研究有什么卓越的成就?他们是怎样研究出上古的韵部来 的? 13、先秦古音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各有哪几类?它们是怎样相配的?阴阳入互相通 转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14、研究先秦韵母的主要根据是什么?先秦声母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15、清代学者对于上古声调问题有哪些分歧的看法?我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先 秦的声调和中古的声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6、什么叫做古音的重建?重建古音应当遵守什么原则?高本汉重建先秦古音的时候 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第十二节 17、钱大昕说“古无舌上音”是什么意思?我们怎样从谐声偏旁和现代某些方言的读音 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18、餘母(喻四)在先秦是怎样一个声母?它从先秦到中古变化的结果和原因是怎样 的? 19、先秦照系二三等各声母的读音是怎样的?它们到中古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 第十三节 20、上古纯元音韵母可以分为哪三类?每一类包括哪些韵部?每个韵部发展到中古分 化为哪些韵类? 21、上古促音韵母可以分为哪四类?每一类包括哪些韵部?每个韵部发展到中古分化 为哪些韵类?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知识点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 (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 (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A中国语教学 B对外汉语教学 C华文教学 (2)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 A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B外国人

文学语言学期末论文

中国儿童文学写作的语言学意识 [摘要]中国儿童文学的写作,不同于成人文学而有其独特的语言学意识,主要表现为语音学意识、词汇学意识和修辞学意识。当然,语言并不是儿童文学写作的全部,但它直接决定儿童对作品的接受。 儿童文学是指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里,文学从来只属于成人。所以尽管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却很难找到作家明确为儿童创作而又在语言上切合儿童口味的作品。虽然《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使儿童倾倒,但它并不是为儿童写的。清末以来,萌发状态中的儿童文学逐渐出现了自成一宗的趋向。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等著作中,曾论及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某些创作要领。与此同时,许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如梁启超的《爱国歌》,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等。“五四”之后,中国儿童文学更是蓬勃发展,大家层出不穷,如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高士其、陈伯吹、叶君健、严文井、金近、鲁兵等,举不胜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音、词汇、修辞等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不同于成人文学,而应有其独特的语言学意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语言学家一般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诗歌中的押韵,就是同一个收音的字(即韵母相同的字,一般是元音,或者是元音后面再带辅音)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重复。押韵可以充分利用语音的审美特质,通过韵脚的关联,把诸多散漫的音群组织结合为一个审美整体,使诗歌具有回环之美,便于记忆传诵。例如儿歌《下雨》,在这首小诗里,答、啦、吧、芽、花、大等字都押a的韵,而且每个字的发音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之感,整个画面就是人格化后的种子、梨树、麦苗和小孩站在一起,怀着同样的心情,欢迎春雨的到来。我们的小读者在感情上,也会象诗中的小孩一样,和它们产生共鸣。 韵律和节奏比普通语音更能唤起孩子的直感情绪体验,更讨孩子喜爱,这点是与成人不同的地方。成人可以喜欢不同文体的作品,不管有无韵律和节奏,其关键取决于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水平。如果内容贫乏,艺术水平低劣,就是节奏感很强,也不会受成人欢迎。而对儿童来说,一首韵律强烈和节奏明快的儿歌远比一篇散文更具有吸引力。因为音韵和节奏能增强作品的音乐性,唤起他们,愉快的直感。 另外,汉语的词汇宝库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双声迭韵组成的复音词。这类词汇可以调度韵节,构成语言本身的和谐,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时,若适当选用,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方轶群的《找谁玩》: 作者在这首小诗里,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不仅运用了押韵,如“家”与“蛙”少高”与“猫”少歌”与“鹅”等,而且选用了“找谁”少看家”少就去”、“(青)蛙玩”等双声词,“小鸭”、“跳高”、“小猫”、“跳下”、“划呀划”、“小虾”等迭韵词,根据它们的起音部位相同或收音协韵,适当地搭配,依照口语的规律,自然地加以排列,使语句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全诗语言充满和谐与音乐美。 鲁迅在《表》的序言《译者的话》中说:“想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但是,一开译,可就立刻碰到了钉子,对孩子的话,我知道得太少……”由此看来,儿童文学的写作还要避免使用艰深的词汇和单字,否则儿童是无法接受的。然而要写出能为儿童读得懂、听得明白的作品,必须有意识地多用“孩子的话,不用或少用“成人的话”。就是说,必须注意用字遣词。如果写出了艰深的词汇,那么用浅近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代替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第一节词汇概说 目的要求 1、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分类 2、掌握语素与汉字、语素与词的关系 3、掌握词与词组、词与词汇的区别一、词汇学的分科与研究对象 (一)词汇学的分科 词汇学是以词和词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科。可分为普通词汇学与具体语言词汇学两大类。 1、普通词汇学 又称一般词汇学,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多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2、具体语言词汇学 又称个别语言词汇学,以一种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划分,又分为历史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与描写词汇学等。 (1)历时词汇学主要研究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的演变规律。比如汉语词汇史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在上古、中古、近古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而上古词汇史则研究汉语词

汇在殷商、先秦、两汉时期的演变规律,一般以文献记载的材料或所发掘的相关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 (2)历史比较词汇学主要是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多种语言中的词汇问题。比如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则侧重于考察不同词汇词语间的共源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 (3)描写词汇学是研究语言词汇在一定阶段,一般指现阶段的特点。(二)现代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的性质,词的造词与构词,词义的类型,词义的特征,词义的类聚,词义的发展,词汇的构成与演变等。二、语素、词、词汇 (一)语素(morepheme) 1.什么是语素 1.1定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特点: (1)有声音:好/人 (2)有意义:蝴蝶玻璃新加坡麦当劳 (3)最小:桌子(2个语素)巧克力(1个语素) (4)功能是构词:好:好看/好吃;人:人民/人情2.语素的分类 2.1按语音形式划分 (1)单音语素:手灯/走观/红绿/男女/一千/条个/吗的

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学科】中国近代教育史论文 【论文级别】本科生 【题名】中国近代教育家王力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语】近现代;民办学校; 教育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史实,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近代中国教育家王力进行考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形成论点,取得研究成果。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13年小学毕业后失学。1916年在博白高等小学任国文教员。1924 年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次年转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

汉语史参考书目

汉语史参考书目 王力:《汉语史稿》(上、中、下),中华书局,1980。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中译本),重庆出版社,1991。 《中国语历史文法》(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 (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 《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 工具书 刘翔:《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1989。 华东师大编:《金文引得》(西周、春秋战国),广西教育出版社。 刘雨:《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7。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甲骨文字典》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4册,中华书局,1996。 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74。 宗福邦:《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5。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有缩印本)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册,索引1册)。(有电子版) 电子资料:简帛金石资料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3156424.html,.tw/~wenwu/search.htm(如果乱码,点“查看”——“编码”——“繁体中文big5”)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大语料库) 郭店楚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13156424.html,.hk/

词汇学论文

在认知语言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摘要:英语教学追根溯源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因此若想要成功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就要引用语言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词汇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不足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针对中小学英语 课堂词汇教学的实际问题,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如何找到 更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培养学生有效地词汇学习方法,提出 词汇教学中要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重视词汇讲解方法,从而提高学 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学习理论;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在认知语言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英语教学离不开基础理论——语言学,词汇知识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起初阶段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在语音—语言学和音位学方面,后来集中在语法学方面,而忽视了对词汇学的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能够系统地讲授语音学和语法学理论,很少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词汇学原理,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学习和掌握词汇。 一.与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得到蓬勃的发展,对于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词汇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把世界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认知中组织在一起,并赋予它们语言符号,于是形成了范畴。基本等级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心理等级,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相关性最大的关联点。基本范畴理论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范畴化是人们对事物分类时的心理过程,范畴是范畴化得到的结果[1]。范畴化是人类基本认知能力之一。一个范畴是一个模糊的集合,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些认知语言学家已经在改理论的启迪下进行了语义范畴的研究。如P. Kay 和 C. K. McDaniel 在模糊集合论的引导下设计了一系列关于颜色光谱性质和人类视觉神经系对颜色词范畴的感知实验,在颜色词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吴世雄,陈炜振,2004)[2]。 2.隐喻研究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七十年代后欧美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出现了狂热时期,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透视隐喻的实质,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讨论隐喻在人类认知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 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代表两种不同的概念域,将本体和喻体并置将产生两种不同事物不能融合的矛盾,但是本体和喻体特征之间的互动将会使得本体和喻体在一定的意义中达到一定的统一并获得隐喻的意义。Lakoff & Johnson [3] 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的方式,是人类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用具体的、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未知的和不熟悉的事

汉语史纲要习题

语音部分复习 1.汉语史 2.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分为哪几个阶段? 3. 分别说说《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4.汉语史分期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期(以王力分期为例)?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前人怎样研究出上古音韵部的?上古音有多少个韵部?试默写出来。(按王力观点) 6.前人怎样研究出上古音字母的?上古音有多少的字母?试默写出来。(按王力观点) 7.解释: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对转、旁转、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8.《广韵》声母;2.中古36字母、平水韵 9.由《广韵》声母到36字母有何发展变化? 10.什么是入声?韵尾入声何时在北京话里消失? 11.鼻音韵尾m在北方话里何时转化为n? 12.简要说明以下几个字从中古到现代“四呼”发生了怎样的转化?减、家;杯、门;书、住。 13.简要谈谈中古声调的发展演变情况。 汉语史—语音部分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汉语史; 2.阴阳对转; 3.旁转; 4.入声; 5.反切; 6.古无轻唇音; 7.四呼; 8.阴声韵; 9.阳声韵;10.浊音清化;11.平水韵;12.古无舌上音;12.中古三十六字母;13.上古十一类三十部。 二、填空 1.汉语史分为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汉语研究的三个阶段是___阶段、___阶段、___阶段。 3.中古汉语的语音,以___系统为标准。 4.近代汉语语音的一个特点是____在北方话里消失。 5.传统音韵学认为中古声母有,直到十五世纪北方话声母才变为。这可以由《早梅诗》证明。声母数目的减少表明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共同语的声母趋于____。 6.广韵的唇音声母已有____之分。 7.中国最古的字典是___。 8.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东汉___的___。 9.汉代语义研究的代表作品是___、___、《说文解字》和___。 10.元明两代中国语言研究,主要在北方话活的语言方面。周德清的___是为北曲而作的。《中原音韵》 11.按字的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___的___。 12. ___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13.汉语语音系统___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趋势。 14.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最主要的标准是。 15.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___,他的著作是____。 16.至迟在的北京话里,韵尾-p-t-k已经消失,由入声的闭口音节变为开口音节。 17. 韵尾-m在北方话里变为-n。 三、问答

汉语史稿

汉语史复习资料整理(终结版) 一、汉语史 1、对象 语音、词汇、语法, 2、根据 (1)现代方言口语如南昌方言保留你了入声字白、铁等 (2)亲属语言 (3)历代的字书,古书的注解,记载古音、古义。如《尔雅》《说文》等著作。 (4)甲骨文、金文,如出土的郭店楚简以及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字 (5)汉字的结构 分为表意字和形声字, (6)韵书、韵图(汉语语音史的主要依据)如陈澧的《切韵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7)韵文,从诗文用韵看到古韵的痕迹,考察韵母系统。如上古语音以《诗经》的用韵为参照。 (8)姓氏、地名.如铅lian)县\六(lu)安瓜片 保存古音。阿房宫 古人的名和字的联系中看出古代的词义。例如:屈平,字原宰予,字子我 (9)古代的借词 古代借词保留汉字古音,可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如印度与天竺 ①外语中的汉语借词 隋唐时期,日本、朝鲜等国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仍不同程度保留当时汉语的语音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饥ki 鸡kai 说明隋唐时期两字韵母不同,声母和现代不同。 ②汉语中的外语借词 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可以从拼写中知道汉字的古代读音,把这些读音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可以找到音变的线索。佛 bud 古无轻唇音天竺印度古无舌上音 (10)散文,特别是接近口语的作品,考察某一时代的语法语义。 二、语音 1、古音为周秦两汉的语音,即上古语音;今音为魏晋隋唐宋的语音,即中古语音。 2、音韵学四大部分:古音学;以《诗经》的用韵为代表;今音学:以《切韵》为代表;北韵学: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等韵学。其中,等韵学研究汉语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并制成韵图以表示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3、重唇音:双唇塞音、双唇鼻音。帮【p】、滂【p‘】、并【b】、明【m】四母,现代普通话念“b”【p】、“p”【p‘】、“m”【m】,如“巴”、“泊”、“傍”、“蒙”。 轻唇音:唇齿擦音、唇齿鼻音。非【f】、敷【f‘】、奉【v】、微【】四母,现代普通话里非、敷、奉念“f”【f】,如“飞”、“肥”、“犯”;微母念半元音【w】,如“微”、“文”“王”。 4、舌上音:舌面前塞音、舌面前鼻音。知【】、彻【】、澄【】、娘【】四母,现代普通话分别念卷舌声母“zh”【】、“ch”【】和舌尖鼻音“n”【n】。 5、全浊声母:并【b】、奉【v】、定【d】、澄【】、群【g】、从【】、床【】、邪【z】、禅【】、匣【】。 6、等韵学分等依据:韵母中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看有没有韵头,有韵头介音【i】是三等或四等。 主要元音的开口度由洪到细分为四个等类,即“四等”,元音的舌位逐渐前移。 根据介音【i】的有无,分为洪音,即一等【o】【u】、二等,无介音;细音,即三等【ǐ】、四【i】【e】等,有介音。

《汉语史》构词法的发展教案

《汉语史》构词法的发展 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节词到复音节词的道路前进的。历代复音词都有增加。鸦片战争以后,复音节词大量增加。现在汉语复音化的趋势并未停止。 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言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 上古汉语的语言是很复杂的:声母、韵腹、韵尾,都比现代普通话丰富得多;和中古音相比较,也显得复杂些。有些字在上古是不同音的,到中古变为同音了(虞:愚;谋:矛;京:驚)。从第八世纪起,实际语音要比切韵系统简化了一倍。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又比第八世纪的实际语言简化了一倍以上。单音词的情况如果不改变,同音词大量增加,势必大大妨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汉语的词逐步复音化,成为语言简化的平衡锤。汉语的词的复音化正是语言简化的逻辑结果。今天闽粤各方言的语音比较复杂,复音词也就少得多,可以作为明确的例证。 另一因素是外语的吸收。如果是音译,原来是复音词,译出来自然也是复音词。上古外来语言如“琵琶”、“葡萄”、“苜蓿”、“薏苡”、“荔支”,中古外来语如“菩萨”、“罗汉”等,近代外来语如“鸦片”等,现代外来语如“沙发”、“逻辑”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甚至原来是单音词,译出以后也可以变为双音词,例

如“伏特”,“吉普”,“坦克”等。 如果是意译,就更非复音不可。汉语新词的产生,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来就是靠仂语的凝固化。至于吸收外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靠着主从仂语来对译单词。既然是仂语,至少有两个音节。例如“火车”、“电话”、“发动机”、“火车头”,至少有两个音节。 (一)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概况: 上古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从史料看来,秦汉以后,汉语的双音节词越来越多;“五四”以后,同于受西洋文化节的影响,双音节词大大增加。凡三音节以上的词,都可以认为是词组,如发动机、社会主义。所以说,汉语词复音化的道路,就是双音化的道路。 从先秦的史料看来,汉语已经不是纯粹的单音节语。 1、就名词来说,“国家”、“天下”、“天子”、“君子”、“大 夫”等,已经老早由词组变了单词。例如: ①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书经·立政) ②见龙在田,天下 ..文明。(易经·乾卦) ③百辟卿士,媚於天子 ..。(诗经·大雅·假乐) ④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⑤大夫 ..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

21151410《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

21151410《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汉语史是汉语从古至今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历史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汉语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分期,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学习和研究汉语史,意在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本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讲授一学期。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解决中国古代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中存在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若干实际问题;由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是建立在汉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和研究汉语史对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差异可以通过汉语史上的规律得到解释;汉语史对于普通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也很有意义,因为普通语言学是在总结各种具体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了解汉语发展的规律就有了进一步认识普通语言学规律的基础和材料。 四、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习者对汉语的发展历史有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以及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和方法,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把握汉语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主线,引导学习者发现并解释汉语发展和演变中的现象和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以便将来能继续学习和研究有关内容。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史的任务和研究意义。 (2)理解:研究汉语史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3)掌握:汉语史的研究对象;汉语史的分期。 【学时分配】2学时。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P4 教学与教育P8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 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汉语史稿论文

浅谈外来词的研究及其影响 【摘要】: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承传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在漫长的历时演变中,汉语不断的从其他民族的语言借进外来成分,并且使之汉化,构成汉语外来词。汉语外来词来源广泛,它是汉语词汇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更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因此,本文将从外来词的基本构词类型、发展状况、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了解不同时期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理清外来词对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外来词,构词类型,发展状况,影响 外来词又称“外来语”,“外来语词”,“借字”。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随着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语言与文化的接触也向着更强深度和更高层次扩,表现在大量的外来词势不可挡地涌入汉语中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外来词不断地与汉语言文化融和,逐渐完善了汉语的词汇系统,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外来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和词汇扩充手段,是语言间相互接触的结果。而且外来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交际功用。 一、外来词的基本构词类型 (一)音译词 音译词指按照外语词语的发音,并用本族语言中相应或者相似语音的语素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音译词是汉语外来词的主要形式,时至今日,音译外来词运用仍然十分广泛,如下表(1): 由于音译外来词是用汉字来译写外语词的读音,所以其具有浓郁的外来文化色彩,体现了异域情调,迎合了时代潮流,从而在经济尤其是商业销售领域大显身手,成为招徕顾客的重要手段。如今生活中音译外来词随处可见,如“波斯登”、“海尔”、“耐克”、“阿迪达斯”、“因特尔”、“麦当劳”、“肯德基”、“诺基亚”等。

汉语史稿

第1章绪论 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 汉语史的对象 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现代汉语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词汇是怎样形成的,古代汉语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渐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现代汉语。 汉语发展的历史 上古中古近代现代 先秦汉魏隋唐宋元明清现代 语言各构成部分----语音的发展 语法的发展 语汇语义的发展 汉语史的任务 通过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汉语的特殊的内部发展规律。 特殊规律: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由具体语言的构成特点制约。汉语史的性质 汉语史是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汉语发展的历史,研究任务是发现规律,汉语史的性质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与汉语史密切联系的学科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包括共同语和方言普通语言学(一般规律)中国史 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发现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了解现在,更彻底地了解现代汉语,为现代汉语规范寻找历史的根据。 把握发展方向,促进现代汉语有规律地健康发展 汉语史的根据 1.现代方言 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

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正可以从地域上的差别去探索有关现象的发展过程。 粤方言保留中古入声韵尾,赣方言合并,北方话入声消失,可以考察入声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 2.亲属语言 用历史比较法考察亲属语言的差异,可以证明古汉语在语音语法语汇各方面的情况。 3.历代的字书,古书的注解,记载古音、古义 4.甲骨文、金文 借助这些文物,方能接触三千多年前的汉语。 5.汉字的结构。 表意字,分析字形探求本义,从本义分析引申义。形声字,造字之初,同声符的字读音相同相近,现在读音相去甚远,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考察声旁和整字的读音差异,或者同声符的字的读音差异,考察语音演变。假借字和本字,音同音近,现在读音相去甚远,语音演变的结果。 6.韵书、韵图 汉语语音史的主要依据。 7.韵文,从诗文用韵看到古韵的痕迹,考察韵母系统。 8.姓氏、地名 保存古音。逢丑父阿房宫费县古无轻唇音 名和字的联系中看出古代的词义。例如:屈平,字原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曾皙,字点晏殊,字叔同 9.古代的借词 古代借词保留汉字古音,可和今天的读音进行比较。 外语中的汉语借词 隋唐时期,日本、朝鲜等国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仍不同程度保留当时汉语的语音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饥ki 鸡kai 说明隋唐时期两字韵母不同,声母和现代不同。 汉语中的外语借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