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对“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对“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对“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3200020.html,

对“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作者:水生润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03期

〔关键词〕德育;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3—0029—01

我们都知道,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在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经常是各行其是,对学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合力,出现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于是,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呢?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科学育子

1. 开办“家长学校”,提高认识。开办“家长学校”的宗旨在于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统一教育思想,使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采取团体教育的形式,可以通过讲座,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家庭中日常行为指导的基本方法,做到“知与行一致、培养与矫正结合、言传与身教并举”。教育子女父母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对孩子都要严格管教,精心培养,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健康成长。并树立“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诚心献给同事、把信心留给自己”的正确人生观。

3. 建立“家教指导师”,协作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是专门就家庭教育的方法答疑解惑,主要从事亲子关系及家庭建设的指导,比如心理教师、心理医生、德育教育专家等,让他们指导家长,协同教育子女。并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及教养模式,全面提升家长综合素质。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学校可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交流。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商讨、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要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在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广大家长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

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首先要加强课堂的常规管理。课堂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导处要经常性的走入课堂,全面了解教学的状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通病,以及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促使教师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对待课堂教学。 2 、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各科组长的带领下按时的进行集体备课,从而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实现师资的最优化。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精品教案。教导处要做定期的检查。 3、多组织校内的教研活动,营造更加良好的教研气氛,努力为教师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业务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教师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交流见解,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反思。这样,让教师在合作互助中积累经验,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1、“新教师” 上岗培训,对刚跨入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要进行上岗培训,让新教师过好备课关;过好组织教学关;过好讲课关。2、“青年教师” 3、加专业成长培训,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强“骨 干教师”研究型培训,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 促进学 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新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定位 赤城小学米永峰 【摘要】为了遵循语文教学活动的自身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功能。语文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教学观念,教师角色由驯化者、传授者转换为对话者。将师生之间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智力关系转换为对话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关系对话者对话关系 教学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展开的师生协同活动。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协同活动,双方缺一不可,教学观念也必然涉及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师生关系: 训诲—驯化型教学,讲究师道尊严,师甚至和所谓天、地、君、亲并列。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师的尊严来自于道的尊严,学生尊师是崇道的表现,因而师的尊严实际上可以说是?狐假虎威?,?虎?者,道也。如果离经叛道,则师将不师,甚至连人都不是了。师道尊严其实依附于道学尊严。师对生的统治实质上是道对人的统治,表现为思想、行为上的专制主义。从起居洒扫应对进退直至所思所想对蒙童实行极为严格的管束,使蒙学成为忠诚孝子的训练营地。蒙学的专制性在《红楼梦》中有相当生动的描写。蒙童如果出格越轨,处罚是极其严厉的。第三十三回写贾政决心打死宝玉,怕的也是?明日酿到他杀父弑君?。在封建社会里,师道尊严说到底是君主专制的需要,师生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实质上是君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

的关系的一种曲折的表现形态而已。 传授—训练型教学,以语文知识为最高权威,把少年儿童从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但师生之间仍无平等可言,因为它是以知识为权威对?无知?的学生所实行的另一种专制,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必循语文知识的规矩,亦步亦趋,稍有背离,仍然严惩不贷。1999年4月12日《深圳法制报》报道: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中写到:?……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这就是孩子的灵性在闪光,我想大作家们见了也会为之赞叹的。可老师偏偏就在这上面打了一个大扛叉。理由是成语词典上只有?不省人事?,而无?不省鼠事?!—为了守住知识的围城,毫不犹豫,决不手软地扼杀所有一切创新精神,哪怕只是一点萌芽也不放过,这难道不是一种祸害吗?开口说话,必循?知识?之规,下笔作文,必蹈?知识?之矩,决难达到培养言语能力的目的。例如:把?发明蒸汽机瓦特是的?组词连成句子,如果答成?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错!写?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这句话的小孩,绝望地说:?我完蛋了!? 教师的权力是来自知识的权威,其实被奉为权威的知识是否就是正确判定正误是非的权威是大可怀疑的。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确无?不省鼠事?这一词条,老师依据此权威判定其为生造词语,似乎有理,奈何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却有?仿拟?一格,自可仿?不省人事?而拟?不省鼠事?。王希杰也说:?50年代,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批评过不少‘不规范’的语言现象,但现在许多已被承认了。?以并不科学的知识?规定人们如何说话?,这不是专制又是什么?!即使老师用以教学的

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的思考

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的思考 摘要: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模式是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和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动态的匹配互动关系,建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应采取的措施是:优化培养过程,完善研究生的能力结构;转变观念,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扩充管理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建立多元灵活的综合管理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管理创新;匹配;互动 随着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对现有的高等学校的管理体系和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管理理念上存在一些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培养目标的瓶颈。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一是将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课程设置等管理的过程与活动归结到人才培养,其结果是使管理创新被替代;二是重人才培养,轻管理创新,把人才培养作为硬要素,即把它作为直接创造社会效益的源泉,而对管理创新,则因其对绩效的贡献难以量化的非显性特征而被忽视;三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忽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已是不言而喻,两者既有着各自的内涵和使命,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为动因和支撑条件。综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双元,又从双元到多元的动态发展过程;相应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由外控向内控、由经验向科学、由封闭(指令型)向开放(法治型)等一系列改革。为此,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进行客观、理性、深刻的反思与审视,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选择最佳的创新战略组合,构建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之间动态的、双向匹配的、协同与互动的创新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培养对象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它的确立是学校根据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行为取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所作的一种价值限定[1]。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一种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受教育群体将会在这种培养目标的框架中产生与其相应的制度化行为与伦理道德行为,这些行为将决定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当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以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的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包括传统的学术研究型、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具有宽广的知识面;2)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真理的能力;3)具有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受陈旧观念束缚,能独立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4)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

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学应该有效,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低效、 甚至无效的教学很多,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学太多,才导致了学习无趣、厌学的 情况频发。 怎样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美]加里·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中提出的促 成有效教学的五个关键行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评价的依据:第一是要清晰地授课。一方面是教师自己表达的要清晰,让学生易于理解 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是能够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依据逻辑顺序来解释概念 和现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第二是要多样化的教学。一是多样化的提问;二 是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帮助学生进入学 习状态。第三是任务导向。明确学习的重点,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帮助学生 理解学习重点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形成。第四是引导学 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学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一个事实是: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 生在走神。让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第五 是确保学生成功率。调查研究显示,普通学生把大约一半时间花在那些能带来 高成功率的任务上,研究还发现,一些学生在高成功率的任务上所花的时间超 出平均水平,结果他们的成就更高,记忆力更好,对学校的态度也更积极。组 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 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标志。 上述的这些指标或者评价依据,主要还是针对某一节具体的教学而言的。 每一节课都“有效”的课堂,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否也是有效的?如果教师在 上某节课的时候没有满足上述要求,被评判为“无效”的教学,是否意味着这 个教师的水平就很差,他的学科教学就是无效、低效的?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 是否有效,所应选取的时间尺度应该是多大? 记者李帆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在仔细研究山东数学教师刘建宇课堂教学 的基础上,他在《人民教育》2013年第2期撰文,就“有效教学”这一话题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内容如下。 一节课只讲了三道题,是低效吗? 近年来,“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被许多改革者奉为圭臬,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成为衡量一节课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然而,山东省优秀初中数学教 师刘建宇的做法,给了记者很大的触动。

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

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 作者:王四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6期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向前迈进,新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令教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例如,在不断淡化乃至排斥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今天,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要不要教?教些什么?怎样来教?在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新课标下仍须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实现基础知识教学的调整和回归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过分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全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语文教学开始对这一倾向进行了纠正。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评价建议中,它也明确提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可见,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主张淡化知识,打破语文教育以知识为主线的体系,构建语文课程的能力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开始调整自己的理念,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又有些矫枉过正:在突出人文性和语文素养时,却又忽略甚至放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结果便从一个极端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虽然新课标淡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和完整的追求,不主张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并规定语法、修辞知识、名词术语不作为考试内容,但是,它并不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毕竟,不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语文新课标正是要“摆脱传统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可以说,新课标将语文基础知识回归到了恰当而合理的位置: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必过分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也不容忽视,它应当为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同时,语文知识内容丰富,不少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谜语、歇后语、成语典故、古典诗词等知识充满睿智,富含文化内涵,接触它们,斟词酌句,品味鉴赏,感悟熏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2014年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高新区教育办组织的为期五天的暑期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回首刚刚结束的几天培训时间,是炎热的、忙碌的、辛苦的,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时间虽不长,却让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要转变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二、要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就是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知识层次。本次暑期培训,我更强烈的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专家面前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尤其是看了老师们播放的视频,他们的理念、观点我都觉得很新鲜,有些以前真的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三、要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

为2014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真题集锦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法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因此,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这样就更能使我们逐渐向专家型教师靠拢。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尤其是听了北京黄城根小学几位教学骨干老师的经验介绍以后,我觉得在以前的工作中,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及时总结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要建立和谐 北京黄城根小学李校长说一个学校建立和谐的氛围很重要,她给我们讲了领导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和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的许多小故事。是的,作为教师,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我们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教师只有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了,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师生关系的和谐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标志,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更应该胸怀博大,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待学生的情感,要细微。

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龙坪中心学校毛青龙 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哪个更重要?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把老师的预设内容引走,这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以教师的设计为主,那就违背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果放开的让学生活动、讨论,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教学任务又如何完成呢? 二、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如何安排? 语文教师都知道:一课书一般一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我们的很多课需要趁热打铁,但我们语文课时有限,一周五节课(九年级)一天一节课,今天上个半头,拖到明天再上个半头,这样做效果很不理想,如何处理教学中的这个矛盾呢? 三、课改下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目前,全社会都有这样的共识:当前的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普遍下降:提笔忘字,字写得难看,错别字严重……不错,新课改下学生的主动意识确实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的基本功也下降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为此而忧虑,我们该如何教,教什么? 四、如何评价一节好课? 很多公开课主讲教师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潜意识,这个意识就是,这堂课如何让听课教师都感觉良好,如何让评委满意。为了做到这一

点,我们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如:如何运用多媒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才是一节好课。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教学的目标是学生,一节课的好坏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怎样让学生满意,这才是回归教育的本来面貌,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是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呢? 五、“抓纲务本”在新课改下是否不合适宜了?(“纲”在新课改下已改为“课标”了) 目前困惑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又不考课本上的课文(课内现代文不考,古诗文还考),教材教不教,教的好与不好,这都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认为,教课内的还不如教课外的。 诚然,教材只是个范例,但我们在松懈丢开“范例”的同时,我们连同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一同松懈丢失掉了——这恐怕也是造成我们中小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造成这促松懈的根源是考试这个导向问题:“考什么我们教什么。”不要责怪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我们作教师的无奈与悲哀,我们觉得好的东西却不能把它教给学生,只是因为考试不考。没有什么比这还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了。 如何解决困挠我们的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我想:教是前提,不教是结果。“教”这一环节我们是否做扎实了?考试是导向,只有它明确告诉教师:要务本。

“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高职外语教学在现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又面临着在线网络学习课程等的威胁。本文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思考构建“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在此语境下思考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标签:高职外语教育;改革;参与性 一、数字传播时代高职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传播技术和网络科技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了不少学生全天候相伴的终端接收设备。通过手机,学生与父母、亲友、同学等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密切沟通并随时保持联系的同时,也成为了课堂上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在线网络学习课程如慕课、反转课堂等实践的开展,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将学习的途径从单一的课堂转化为课堂+网络的模式。外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内部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高职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足 从大多数高职外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思维模式下,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群众演员。外语基础就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在此情况下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励,反而学习的主动性被遏制。因为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足。这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形成的被灌输知识的思维之后,很难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解决学习当中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学生没有参与的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就在不断的循环中形成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讲授为主的课堂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 单一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课堂。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使学生有想参与的想法和意愿,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掌控以及单纯的讲授对学生的参与性的实现形成了一道屏障。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互动性的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越来越差,久而久之沟通就没有了。学习性互动包括在课堂上和课外的提问、讨论、思考问题、得到任课老师反馈评价、和任课老师讨论知识、作业、课堂和问题等。但现实中的高职外语教育大部分在这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欠缺。

中国养猪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中企智业)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2)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2)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3)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 五、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5) 六、2017-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6) 第二节中国养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8) 一、养猪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8) 二、养猪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9)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16) 第三节中国养猪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1

2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9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22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10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51亿元,增长 7.8%。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 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 图表- 1:2012-2017年9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6%,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7%,鲜菜价格下降8.8%。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Profile of China pig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President, China National Sw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 Vice Chairman of Chia Tai Group Agro-industry Business China Area 姚民仆 Yao Minpu

目录Content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二、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acing China pig industry 三、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Prospect of China pig industry

p 中国养猪业现状------基本情况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In 2008,pig inventory is 463million heads,slaughtered 609million heads,5.17%and 7.88%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evious year. 2000-2008全国生猪出栏与存栏情况单位:百万头610565612604 573 557541533519416 420 418 414 421 433 419 440 463 100 2003004005006007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出栏存栏

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运用新课程理念,构造一种优化的全新的课堂模式就成了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是优、新?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一直在思考,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考与尝试: 一、新型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根本。 这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应成为评价新型课堂效果的基本标准。 只有确立了这一标准,才能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才能彻底排除“满堂灌”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该看的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该读的让学生自己读,学生该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该思考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该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使课堂真正成为由学生自己的主阵地,使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是种体验。 三、新型课堂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互动的场所,而不应是教师单独演练的领地。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应是一种交际、交流不可少的手段的。若教师如同表演一样,把学生作为观众,按照教参或教案设计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流,教学

也就极易成为没有学生参与甚至是完全忽视学生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课堂就没体现出生成。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 四、新型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天地,而不应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好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企盼与要求。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领域”,从教师一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学生一方,虽然学生也能获得知识,但这样一来,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渐渐降低,对外在事物的敏感性会渐渐淡化,捕捉问题的能力会渐渐削弱,创新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受动者、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性地去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他们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使他们最终成为知识真正的占有者、发现者、创造者。 通过思考,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模式,展示新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在课堂中通过引导、互动、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人格、学科素养、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一环中,教师尤要注意进行画龙点睛般的启示,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尤要注意给“学困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尤要注意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都得到自我完善。提升的过程,以发现问题的延伸、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素养。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虽然我们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扎实有效的,学生是满意和认可的。可是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新的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课中偏重知识的准备,轻教学过程的设计。 由于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不够,教案更多体现的是对所教知识或内容的罗列和堆砌,缺乏符合具体学情的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往往缺少整体结构也看不出清晰的环节和层次。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注意到所授知识的准备,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考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做到有章有法。只有不断的改进教法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课堂上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本课的内容讲完,至于学生在怎样学、学的程度怎么样则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有的课教师讲得自觉很卖力气,而学生则神思不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是值得怀疑。因此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关注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的情况。重视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教学生怎样学,必须管学生是否在努力学、真正学。总之教师一定要做到既管教又管学。 三、责任上偏重教学内容的完成,轻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 有的教师更多的考虑课本内容是否都讲了,而对学过的知识学生是否真正都掌握了,则不是十分清楚或不是特别在意。因此教师必须由关注自己的是否教过了,转移到学生学过的知识是否都真正掌握了这一重点上来,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矫正。 四、效率上偏重课下的机械操练,轻学生的当堂掌握。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语文课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语文教育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关注人的教育。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教”和“学”,语文才能够真正成为窦桂梅所说的新时代的“王”! 标签:初中语文教学思考 一、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据报载:火爆的人才交流市场,仅仅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类人才交流得火爆,而历史、文学、哲学这类人才却表现出了更多的无奈。如果说这是一种大环境,那么小气候又是怎样的呢?初中将语文作为中考要求的重要科目,但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质,学生一旦升入高一级学校,只要选学的不是文科类的专业,语文完全可以像块破抹布一样被丢弃。而各高中学校,因学科组合性质的增强,也将语文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学科,学生更是认为只要学好数、英和选考科目即可,根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一门难以把握的课程。到了大学,更是把语文抛到一边去了。曾以是母语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语文,却在今天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尴尬。虽然新高考方案出台了,新中考方案也随机出台,无论是新高考方案还是新中考方案,都强调了语文的重要性,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更是把语文称为“王”。但是,从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并没有真正地重视语文,更没有把语文看作是“王”。语文,怎么了? 二、这一切难道都是我的错 语文的无奈与尴尬,是记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出问题了,还是我们在对这一文化认识、消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阻隔?古人云:“言为心声”,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思想。人的思想是从低级到高级而发展变化着。而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语文承载的也正是掌握这一规律的任务。语言表达思想,再用文字记载下来,构成了语文学科体系,概言之,通过说话或作文,记人、叙事、写景、抒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但由于表现手法各异,体裁纷呈,构成了语文学科知识的广博、浩瀚,也决定了这门学科无时不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而选入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本的篇目,也是这类作品中最具有典型性,最能反映历史风貌和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作品。这样优秀的语言作品,我们却要将其肢解得支离破碎,把它讲成枯燥无味的所谓的语文知识。将手段变为目的,舍本而逐末,只会造成本来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语文知识的老套、僵化、枯死。可见,问题并不是出在这一知识体系本身,而是我们长时间对它错误的领悟和学习。我们的义务教育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和学。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教学紧紧围绕指挥棒转,形成公式化、模式化、套化、死化。课教死了,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当然会因缺乏活力,令人兴味索然,兴趣大减。问题不是出在内部,而是出在了外部,“语文”说,这难道都是“我”的错? 三、语文,为何我牵不到你的手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 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 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 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 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 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 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 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 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 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刚性约束,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中国东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重点是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 (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针对中国的实际,北方人均土地面积大,可以建设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较好的家庭猪场;南方人多地少,可以依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展养殖大户,通过社会化组织去协调解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中国家庭猪场通过硬件、人才、设备的改进,整合社会化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中国养猪业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三)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生态养猪模式是未来方发展方向。生态养猪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坚持科学布局畜禽养殖,该减的减到位,该禁的坚决禁,不超量不超限,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二是要推进清洁养殖,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

对新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新教学模式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预习、展示、反馈”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我们要把课堂培养成主动、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把学生锻炼成自主、自信、自学、探究的知识索取者,这需要我们在激发学生动力和培训展示方式上下足功夫。 一.对个体的激励 “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提出问题大家讨论,逐步产生自信感,人有了自信,什么都不怕。我们的课堂标准之一是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的深度,之三是学生的效率。“唤醒、激励、鼓励”是教师组织课堂的法宝。 所以,首先要营造“参与没有错误”的氛围,培养学生“课堂安全感”,既只要是学生有所表现,绝不可挖苦、指责。 其次,培养小组展示积极分子。即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分子,让同学们觉得,课堂表现与考试分数同样重要。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不吝惜地表扬,能够在学校通报表扬,能够给家长发去喜报,能够照片公示再配上文字说明,能够配发专门制作的胸牌,还能够组织经验交流会等等,让他们享受跟明星、高考状元一样的待遇,这会在学生中起到很大的激发作用。 再次,我们也要重视对所有学生的培养,小组内每隔一段时间,要量化展示次数、展示人数评选一周进步大的,积极参与其他组讨论的,在小组内排序。我们从预习充分、资料齐备、合作充分、联系同学、行动迅速、修改认真、倾听仔细、进步明显等各方面对个人实行量化考评。 二.对小组的激励 个人荣誉感与集体荣誉感结合起来,将成为学生表现的不竭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展示交流中,学生、小组都应对小组的情况实行评价,我们大约从“学习准备”、“参与热情”、“发挥作用”、“任务完成”、“素质培养”、“学习收获”等方面对小组实行考评。这样就能即时反馈信息,实行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改进。 三.在语文展示课上的若干做法 “预习、展示、反馈”课型的确需要一步步摸索前进,无论怎样,语文课应站在课改的前沿,语文展示课应成为带动语文课改的领头兵。我们把展示课分两步走:一步是板示,要求学生将预习所得调理清楚地在黑板上写出来,这是要充分发挥各组竞赛的机制,看谁板示准确、简练、美观。板示完后,立刻给板面加上分数,这样,我们省掉了平时练字,天天讲卷面整洁的时间,一举多得。 在内容上,开始可能要多教些方法,比如现代文,就要求学生板示写作背景、重点字词、段落划分、感情分析、语言特色等等方面;比如古诗词,就要求学生板示作者简介、重点字词、修辞分析、名句解析、文意理通、填空试编、文外延伸等方面。让学生有目的、有成效,从而热情高涨。 板示出来后,还要各小组对本组黑板上需要重点指出和补充说明的内容实行展示,这也是我们的课堂的最亮点所在。当然,开始照着黑板直接念,效果很差,我们尝试跟学生一起探讨新颖实用的展示方式,如集体朗读、小品、小相声、歌曲、短舞、配画、作图、小记者采访、课本剧、快板、小型辩论会等等,让我们的展示课成为学生心中的亮点和期盼,以此为引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澎湃动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王海友 1、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1”指的是课堂教学要抓住一条主线,就是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3”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完成,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5”指的是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一般要通过五个基本环节来完成。 2、新授课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自主学习阶段 情景导学揭示主题:精心设计新课引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进入课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探究的热情,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基本要求:营造氛围与情境是课堂伊始的两个不同的导学动作,做得好,会发生积极的课堂效应。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为了给课堂活动预热,拉近师

生关系,增进情感,使课堂轻松愉悦,便于课堂的对话与交往。教师要依据自已对当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内驱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所需要的状态。情景的创设要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景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真实而有效,科学而自然”。做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景中存疑,情中有问。创设情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提出供学生为主题学习而设置的自主性问题或为导航性问题。 自主探究个体建构:在三种基本的课堂学习活动动中,自主学习或个体构建是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主要是实现对情景导学中提出问题或导航材料中问题的初步感知,以使学生达成对所学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梳理,这里要求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或建议,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动手实验、链接经验、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猜想验证、想象观察等学习活动尝试解决相关问题或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 基本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不能自主构建或者存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准备提交小组长,尝试通过合作交流解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自主性问题或导航性问题的完成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点拔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