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陈晓芬

〔摘要〕苏轼论史多有新见,但透过纵横捭阖的议论,贯穿始终的是他的人格思考,

他用以评断历史人物的参照标准是他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取向。苏轼在大量史论文中勾勒出理想的人格形态,这一人格以超俗的特质与现实的价值光辉显得完美无缺,也以行为表现的进退自如而显出精神上的主动乐观。苏轼史论文还反映了他提出如是人格理想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佛、道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有深刻的影响。所以,苏轼论史立意新警,根本上是源于深沉的思考。

〔关键词〕苏轼论史人格思考〔作者简介〕本刊特约撰稿人,女,1948年生,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副教授。

200062

收稿日期:1999.3.21

第21卷第1期

2000年2月

Vol.21No.1Feb.2000

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i ’an Teachers Colle g e (Philoso p h y and Social Sciences )

苏轼喜论史,在其散文中,各类论史的文章多达百余篇。苏轼论史又以多出新见著称,犹如魏禧所云:“有窥古人作事主意,生出见识,却不去论古人,自己凭空发出议论,可惊可喜,只借古事作证。盖发己论,则识愈奇:证古事,则议愈确。此翻旧为新之法,苏

氏多用之。”(《魏叔子日录》卷2《杂说》

)然而就苏轼本旨言,他更看重的是立论的精当可信,却并不刻意于标新立异,他明确反对“为

论不求其精,而务以为异于人”(《子思论》)的做法,主张作文应是“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

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荀卿论》

)。那么如何理解苏轼论史常持异说这一现象呢?当我们对苏轼史论文细加寻绎,不难

发现,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形貌各异的历史人物,苏轼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参照标准,这就是他的人格理想和对人生的价值取向,他的议论固然呈现纵横捭阖、矫夭多

变的外貌,但蕴于其中的内核却是恒定的,贯穿始终的。于是,单纯就论史角度言,因为融入了较强的主观意识,苏轼的见解常与旧论牾,文章表现为异说迭出。

但若从苏轼主体思想的角度来看,其史论文中的独异之见则是他一贯的人生追求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得以表现而已。因此,苏轼的史论文具有多重认识价值,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苏轼人格追求的丰富内容。由于是论史,形象的史事和理性的阐释互相交迭,所以从中表现出来的苏轼的人格思考往往更加生动具体,通过这一个独特的侧面,我们能够深刻体味到苏轼所构想的人格特征,乃至了解形成这一构想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历史把一群声名卓著的人物推到了士人

面前,令人心驰神往的辉煌业绩,抑或令人

25第1期

扼腕叹息的悲剧结局,无不伴随着具体实迹载于史册之中,后人瞩目的,总是他们的不凡经历和在历史上发生的实际作用。苏轼也不例外,因而重要史事总是他史论文的切入点,但与他人有所不同的是,他没有把目光过多滞留在史迹本事之上,他更关注的是形成如是现象的深层原因。他曾说,孔子在《春秋》中对某些历史事件深感哀伤,于是“思其所以至此之由,故其言尤为深且远也”(《论郑伯克段于鄢》),其实这就是苏轼本人论史的宗旨。因而,探寻史事成因成为其解读历史和思考历史的主要方式。而且,苏轼在深入思考史实形成缘由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从实迹出发,他着力考察推断历史人物的心理形态和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议论评断。也就是在这样的论析过程中,苏轼清晰地构描出了他所仰慕的人格形态,展露了其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对苏轼来说,最有魅力的自然还是备受后人揄扬的圣人贤者,常常是在对他们的极意赞美中,寄寓了他最完美的人格理想。伊尹就是苏轼心仪的人物之一。据《史记》载,伊尹事商,曾立太甲为帝,太甲暴虐,伊尹废之,自己摄政当国,三年后,太甲悔过自责,伊尹复立之。伊尹擅自废立君王的举动,在封建制度巩固完善的时代无疑当被视作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因此在苏轼看来,伊尹如是行而“天下不以为惊”,“天下不以为僭”,“太甲不以为专”,实在称得上是历史奇迹,他在《伊尹论》一文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惊叹钦羡之意。苏轼当然难以对此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按其思维习惯,他把满腔热情投向对伊尹的人格探索,苏轼充满神往地写道:“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苏轼认为,伊尹的人格境界已经完全排除私欲,达到了超越荣辱得失的高度,就是这种超越使他才智超凡而无不可为,使他在行为表现上不再受世俗标准的规范约束,使他违逆常规而不为所疑。正是基于这么一种认识,苏轼甚至不能接受柳宗元对伊尹的褒扬。柳宗元在《伊尹五就桀赞》一文中称道伊尹为“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这一结论本身与苏轼对伊尹的评断并不相左。但苏轼认为,柳宗元此说有为自己跟随王叔文一事开脱之嫌,是以世俗之心来理解伊尹,所以他毫不留情地指责柳宗元此文“终篇皆妄”,并强调说:“圣人之所以能绝人者,不可以常情疑其有无。”(《柳子厚论伊尹》)这足以说明苏轼所理解的人格最高境界具有超常的特质,以至含有私人动机的赞美也不能为他所容。苏轼这一充满理想色彩的人格构想在《孙武论》中又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表现,文章肯定了孙武的善于用兵,但更指出“其所短者,智有余而未知其所以用智”,之所以有此缺陷,是因为“急于有功”,“变诈汩其外,而无守于其中”。苏轼指出,由于功利心的作用,智总是被视为具体的技巧、手段加以传习,结果常常出现陷于困境而智不得用的情况。真正的用智应该是超越外象,不被外境所囿,他在文中作了如是描述:“深山大泽,有天地之宝,无意于宝者得之。操舟于河,舟之逆顺,与水之曲折,忘于水者见之。是故惟天下之至廉为能贪,惟天下之至静为能勇,惟天下之至信为能诈。何者?不役于利也。”苏轼的叙写看似玄虚,其实包含着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他要说明的是,世事错综复杂,变化万千,若欲自如地驾驭并获取成功,依靠的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智慧和具体的技巧手段,而是精神境界,这是无关功利、不含私欲的一种境界,亦即他在《伊尹论》中所说的“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者。达到如是境界高度,就消除了外在的有形制约,心中才无任何疑虑顾忌,才具备真正的大智大勇,才可无所不为而无所不成。苏轼在《孙武论》与《伊尹论》中所述角度尽管

陈晓芬: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26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1卷2000年

不同,但展露了同一种人格形态,这一人格最基本的特征是不为外相形表所拘囿的超俗性,所以不能通过惯常的行为方式去理解。这是他褒贬伊尹、孙武的立足点,也是他提出一家之见的立足点。苏轼的这一人格构想在论说其他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来。他指出诸葛亮终不能绝曹魏而屡战屡却,失之于“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诸葛亮论》)。苏轼在文中提出一个重要的看法:“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这说明,当人格境界尚未达到能够消解外部差异而无所不可的高度,仅在形表仿效之,失败必不可免,诸葛亮即如此,他无此境界却欲借信义服天下之心,把仁义和诈力都作为一种手段来实施,结果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反而不如曹操一意使用诈力取得的成效。显然,此文中商汤与周武王持有的人格正是苏轼固有的理想体现,其超越常俗表现形态的特性与苏轼在前两文中所论完全一致。苏轼也曾论及范蠡的及时退隐,从表象来看,他不否认“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论范蠡》),但从人格境界看,范蠡的避祸隐退与鲁仲连的轻富贵守节操则相去甚远,苏轼在文中严厉地指斥范蠡“才有余而道不足,功成、名遂、身退,而心终不能自放”,同勾践一样,“亦鸟喙者也”。这再次表明,苏轼认可的人格是不能简单地与行为表现等同看待的,再完美的外象形态,只要夹杂纤毫私欲,就失去了光彩。正是这种高度理想化的人格标准,使苏轼对获得众人认可的许多英雄豪杰表示了不满与遗憾,他对史事的独异之见也由此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人格思考并没有停留在超俗这个层面上。超俗是理想人格的特质,却不是其价值目标。从上文所举诸例可以看到,苏轼对人格的理想化勾描,大多以人物的成败实迹为起点,这表明,人格本体固

然不为外象所拘,但人格价值的终极体现却仍然是外在的成败结果。苏轼竭力推崇无所欲求的人格境界,却并不想由此进入无所作为的出世状态,反之,恰恰是这一无所求的境界,保证了无不可为和无不成功的实现,唯其如此,才真正显出这一人格的完美性。因而,苏轼特别关注的,是不为天下所动的伊尹创造了居臣位而制天下的历史奇迹,是无意于离间敌方的商汤、周武偏能克敌制胜的事实。在后人颇有微词的《乐毅论》一文中,苏轼也以同样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乐毅的不足。当人们普遍赞美乐毅以仁义之心而不攻取齐国最后两座城池时,苏轼却讥之为“未知大道”,并一反众人同情乐毅不幸结局的心理,毫不容情地指出乐毅的遭遇皆由他自己一手造成。在苏轼看来,将崇高的人格赋予一个功业上的严重失误者是难以令人接受的,乐毅的失败正说明他存在人格的缺陷,他的行仁义只是一种狭隘的行为抉择,人格的不足与行为的抉择发生矛盾,亦即违背了苏轼所云“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的原则。在文中,苏轼又一次提到“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的道理,乐毅既无此心,又不知大道,其结局只能“为天下笑”。这一严峻的断论遭到了后人的批评,明王世贞就大不以为然地指责苏轼“未能悉乐毅”,“真所谓以成败论者也”(《读书后》卷一《书乐毅传后》),不过这正说明了苏轼对人格价值取向的执着认定。可见,不为外物所动的崇高境界,恰恰是在统制万物中表现出终极价值,无意得天下之宝者,结果正能得宝,毫无功利内涵的人格精神,最终又维系于功利目标。不过,依恃这样的人格精神,目标的实现是在无意之中自然而然完成的,正如苏轼在《论鲁隐公里克李斯郑小同王允之》中所云:“君子之为仁义也,非有计于利害。然君子之所为,义利常兼,而小人反是。”这充分表明,苏轼设计的人格模式具有出世性与入世性的

27第1期

双重构成,作为其内质,决不含有利益因素,它的纯粹性甚至达到拒绝任何外在行为标准程度,但作为价值指向,它却不以纯精神状态为固守的领地,它仍落实在世俗功名利益之上,此二者不可缺一,否则就是未臻于完美。

无疑,苏轼的人格思考充满了理想化的成分,饱含着他本人的宏愿壮怀。但苏轼毕竟是理性的,历史事实的冷峻严酷以及现实生活的艰辛坎坷不能不对他的思考发生影响,于是,在他那美妙昂扬的人格设计中,又出现了冷色调的一笔,这就是他在另一些重要的史论文中所提出的“忍”的问题。《留侯论》是颇得后人关注的著名论史作品,这篇文章把一个“忍”字发挥得淋漓尽致,苏轼对张良在圯上老人指点下养成的心胸气度揄扬备至,他把刘邦、项羽之间历时数年震撼天下的激烈争斗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而刘邦以忍得天下,又得之于张良的导引。更重要的是,苏轼激赏的忍绝不是一般的手段谋略,他郑重指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所谓“挟持者”,就是内在的人格力量,是主体精神依据。从表象看,忍是低抑委曲的,但它的内质却是壮美深阔的,这种在特定情势下用特殊方式显现的人格形态,以最终达到的成功目标证明了它的崇高性。张良被苏轼视作以忍而造就大业的典范,那么贾谊就是他眼中对立的范例。贾谊才高而被谗,失意早逝,因此一向是文人惺惺相惜的对象,然而苏轼的《贾谊论》一反众说,断言贾谊之不遇是“不能自用其才”,“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指出酿就贾谊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不能忍,无论是他刚入朝时毫不设防的锋芒毕露,还是贬斥后的纡郁愤闷,都显露出“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短处,苏轼不无惋惜地叹道:“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他明确表示:“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这与他在《留侯论》中所云如出一辙。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能忍同样是不含私欲的人格境界的体现,唯其无私,才可能在困窘面前保持从容坦然,才不会如贾谊那样“不善处穷”而“至于夭绝”。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忍既然作为人格精神的特殊反映,那么一如苏轼理想的价值定位,其本质仍充满了进取性,张良的业绩无疑是有力证明,而苏轼屡屡为贾谊设想如能暂时一忍,“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即使被黜,未必“终不复用”,也无不透露出热烈的功业向往。

综观上述,可见苏轼对历史现象的褒贬论析确有许多迥异众人之处,然而正是在这些一反常说、精彩纷呈的议论中,完整地勾勒出他的人格理想。这一人格以其超俗的特质与现实的价值光辉显得完美无缺,这一人格也以行为表现的进退自如而显出精神上的主动乐观,苏轼设计的人格内容是丰富且多层面的,但又达成精神本质的统一。在诸多史论文中,苏轼的人格理想表述得如此一致,这足以说明他的见解决非一时兴到而成,这包含着他深刻的思考和热忱的追求,也包含着他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

苏轼提出其人格理想有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史论文在展现其人格内容的同时,也清晰地留下了他的思维轨迹和心理态势,这使人们不仅看到他的思考结果,而且能强烈感觉到他的思考走向。

关注性命道德是宋代学界的思想风气,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性命道德问题越来越走向哲学深层,逐渐具备了本体的意义。处在这一思想环境中,苏轼同样表现出对性命道德的高度重视,不过他的思考始终保留着文人的特性,尽管哲学意义的本体论对他有一定影响,但他的兴趣显然还是更多停留在具体的为人处世这一道德层面,这就促成他的思考形成两个特征。其一是思考方向往往趋入人的主观世界,而且视之为解析各种现

陈晓芬: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28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1卷2000年

象的第一要素,犹如他在评说汉将军赵充国的功绩时所云:“功古今岂无大者哉,不若原其心以励事君也。(《赵充国用心可重》)于是,在他的史论文中,无论面对着如何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史实,他总是把探析的笔触直接指向人物主体。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上文所引诸例已经足以显示这一特点,又如《晁错论》中苏轼论晁错被诛的原因时云:“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而不知错之有以取之也。”并说:“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在《论鲁隐公里克李斯郑小同王允之》中,苏轼细细剖析李斯听从赵高阴谋的心理动向,指出以李斯之智而有此低劣的抉择,是“独畏蒙氏之夺其位,故勉而听高”。甚至在思索诸子百家学说纷争的情况时,他也毫不迟疑地进入学界权威们的心灵世界,云:“汲汲乎惟恐其汩没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论,论立而争起。”他还进而推论孟子等人提出各各相异的人性学说的心理依据是:“孟子既已据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于恶,人之性有善恶而已,二子既已据之,是以扬子亦不得不出于善恶混也。”(《子思论》)不管这些结论是否合理,其落实于人物主体的思考方向却完全一致。正是这样的思考特征,使苏轼不断需要参照于他认可的人格标准,于是在史论文中完整展示了理想化的人格形态。其二是苏轼的思考方式在当时哲学氛围的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玄虚性超俗性。宋时,儒、佛、道互融的情况越益突出,这在心性问题上就有集中表现,尽管三家理论存在着出世、入世的本质区别,理论的内涵与结构也截然不同,但在心性问题的认识走向上却十分接近,三家都把人的自然心性作为理论基点,人经过修持所达到的境界目标,实际上就是回归于本始心性。当然,三家的实际理论内容远远要复杂得多,我们这里所表述的只是认识路线的简图,这一认识路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排斥纷繁的世俗世界对精神的干扰。这对于出世的的佛、道固然是无疑义的,佛教宣扬不执著外相,道家及道教以相对主义抹杀事物的差别性,都是引导世人摆脱尘俗,而即使入世的儒学,在修身养性这一点上也鼓励人们走向自我,孟子所谓“求其放心”(《孟子?告子上》),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无不是此意。这对于苏轼有很深影响,在《渊明非达》一则短论中,针对陶渊明《无弦琴》诗中“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二语,苏轼称“渊明非达者也”,并说:“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这段话充满禅意,说明了苏轼将心性完全脱出尘物外相的认识程度。这一认识促使他在人格思考过程中总是把精神境界与行事处世区别为二,如他在《扬雄论》中着意申辨性与才的不同,指出“其别不啻若白黑之异也”,因为性是“圣人之所与小人共之”,“而其才固将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才是后天的,是外在的。颇有意味的是,苏轼进一步指出,这一不属品性、精神范畴的才并不能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苏轼在《霍光论》中称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却“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权,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就在于“才不足而节气有余”,在于他不会以区区之才与人争短长,才情不足的缺陷恰恰完善了人格的超俗性,使他能够高居众人之上。当然,正如上文所述,在人格价值的确定上,苏轼显出了儒者的特质而回归现实,但他所强调的实现功业的无意性、自然性,依然留着玄虚超俗的征状。

苏轼人格思考特征的形成既受到当时思想环境的影响,也源于他对政治生活的敏感和理性认知,云谲波诡的社会情状在他心中激起的回响,对他的思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载,苏轼少年就博览史籍,并因《后汉书?范滂传》问其母:“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当我

29第1期陈晓芬:苏轼史论文中的人格思考

们从中读到苏轼一腔激情的同时,是否也获得另一个信息,那就是苏轼对官场风险所表现出的超越其年龄阅历的感知。这种忧患意识在其史论文中常转化为君臣关系的论述透露出来,因为这正是仕途险恶的关键所在。如在《论项羽范增》中,他反复周至地推论项羽对范增产生疑心的缘由、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人情叵测的凶险感,所以他对范增不明“去就之分”,未能识透项羽而及时脱身深表憾恨。又如在《穆生去楚王戊》一文中,苏轼对穆生能从楚元王微细的变化中觉识到自己处境而毅然告退的举动极为赞同,并以未有此见识而终遭不测的申公、白生为反面例证说明正确抉择去留对朝臣的极度重要。苏轼的忧患又往往借助臧否历史上的某些帝王曲折地反映出来,他对汉高祖颇有好感,在《汉高帝论》《留侯论》等文中不断流露出真挚的倾慕之情,而他的称道集中在一点上,就是重仁义,讲人情,他说:“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汉高帝论》)这与一般帝王握有生杀大权而总是冷漠无情的状态正成对照。同时,他力斥秦始皇的威严过甚,提出“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论始皇汉宣李斯》),在这些理想化的言辞中隐隐显出他对现实的不安和戒备。事实上,苏轼对君臣关系的沉重思索在其他散文中也有大量反映,如《孔子从先进论》《大臣论》等文都有意思相近的表述,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他心中的分量。清醒地意识仕途风险而又着意在仕途实现抱负,促使苏轼把视线转向自我,他的智慧才华使他生出自信,希望能依靠主体人格力量战胜外部威胁,去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他常常在史论文中发出警动人心的呼吁,如:“谓祸福皆

天,不可避就者,未必然也。可书之座右,为士君子终身之戒。”(《穆生去楚王戊》)又如:“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谊论》)而且,越是意识到政治的冷酷,对现实越缺乏安全感,苏轼赖以实现价值目标的人格就越应该与现实保持距离,不为眼前得失所支配,以其超然性而能洞察幽微,而能摆脱是是非非的纠缠束缚,尤其是以其超然性而能进退自如,在做到保护自我的同时,仍不失精神的优势和成功的希望。可以这么说,苏轼人格理想的超俗性背后,留着世俗的深深烙印,或者说,苏轼人格理想的超俗形态恰恰是他深切体悟俗世艰辛的心理产物,也是他欲走出阴影的心理需要。

绾而言之,苏轼的史论文的确多有立意新警之作,可谓英议勃发,纷纭万态,作者的才情聪颖一露无遗,这成为他散文令人瞩目的重要部分。然而仅此远不是对苏轼论史特征的完整把握,只有进一步了解构成他思索的困惑、感悟和追求,了解他复杂的心理走向,才能理解他对历史的深情和兴趣来自于他深刻的社会解读和人生思考,而他的解读和思考转化成的最高形态就是人格理想,这成为他评说历史的最终依据。应该说,苏轼的史论文是文学创作成果,带给我们欣赏的意趣,苏轼的史论文又是心灵的袒示,激使我们咀嚼沉思,唯其如此,才表现出了苏轼史论文的全部价值光辉。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2、《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

3、魏禧《魏叔子文集》,易堂刻本。

4、《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姓名:陈泳准考证号:082310100281 摘要: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旷达是苏轼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文章从苏轼的旷达着手,分别从苏轼旷达的本质,豁达宏通的性格底色,人生的体验剖析其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阔达宏通人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继北宋欧阳修之后的文学巨匠,他使整个北宋文坛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为之灿然,可称为千古第一人。他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令世人敬仰,而且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踏入仕途后,早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属于旧党,后因诗谤之嫌,逮捕入京,终遭贬谪。晚年因新派得势,黜废旧人,他又以旧党关系,远谪海南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在生命最后一年(1101年)写的《字体金山画像》一诗中,他平静地对自己曲折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诗中可见诗人已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归于无欲无求境界,回首一生;他觉得正是在三次被贬之地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能如此豁达看待自己多舛命运的人,该会有怎样旷达的人生境界呢? 一 旷达,是一种放任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它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达观的审美情趣。旷达的内涵就是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一方面摆脱现实社会人生的束缚,以超脱的心态去体会外物,书写人生。另一方面,促进它对人生形成真正的领悟,探求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久远的存在价值。这两个层面的人生境界,在他的人生征程中有重逢的体现。 苏轼的一生,无论是做官还是被贬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不善藏锋,指斥时弊,敢做敢为。他的耿直方正,又偏好用文字来表露,基于这些原因,他屡遭排挤、贬谪和外放。然而苏轼均能以旷达的情怀化解悲苦,乐观面对。无论在何种境地,都不会怨天尤人,而是自解宽心,心中永远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无怪乎他可以用“九死南荒吾不恨,

苏轼散文

苏轼散文:1气势雄健奔放,挥洒自如2、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3、超凡入画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4、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5、表现力极高,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善于翻新出奇。 王安石散文: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概括性强2、总体风格简洁峻切,笔力雄健,显示出刚强不屈的性格3、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短小精悍4、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重视文学的实际功能,直接为政治服务。 欧阳修散文:1、风格平易自然,用平常流畅的字句,从来不用奇、怪、难、重字语言简洁晓畅2、在平易自然中也有委婉曲折的一面,善用虚字穿插到文章中,延长了文章的气势,使得文章非常舒缓,同时也具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有着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特点3、局势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将古文的散句和骈文的整句结合在一起,采古文与骈文之长,常常是似散非散,似骈非骈,错落有致4、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情文并至 曾巩散文:1、说理平实浅切,娓娓而谈,借古来言今,有一定的现实性2、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方正,结构严谨舒缓3、布局谋篇藏锋不露,用平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节奏从容和缓,条理清晰4、语言严谨峻切,词浅理畅喜用感叹句或设问句结尾 韩愈散文:1、能自树立,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a立意新b精于选材c语言精迈注意吸收当时的口语,注意改造旧的语言表达形式;自铸新语2、风格豪迈奔放,汪洋恣肆,喜欢以气御文a善于讲理,大量使用排比对比b善于抒情将浓郁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柳宗元散文:1、寓言善于说理,冷峭沉郁,有着深厚的现实内容2、山水游记具有诗情画意,感情色彩非常浓重,语言清新秀美,形象鲜明,把自然景色准确细致的展示出来,景中含情又有新寄寓3、刻画细致而不琐碎,语言精练而极富变化,文势劲峭而不乏参差舒缓,在描写中贯注一股浓烈的寂寥亦绪,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悲悯情怀 高适岑参异同:同1、向往边塞立功,有慷慨报国的浩然英气2、都具有悲壮的风格特色3、诗中都呈现出边地异域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4、体裁上都喜用歌行体。异1、高适诗歌侧重于描写现实,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表现为战争的认识与民生疾苦的揭露,思想价值高。岑参善于描写塞外雄奇壮丽风光,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加入对战争生活的反映,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夸张,寓情于景,艺术价值很高2、高适诗歌风格豪迈奔放,其中又有一种苍凉和悲壮的情感,岑参风格为雄奇瑰

苏轼《东坡》阅读翻译赏析

苏轼《东坡》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3)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4)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5.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分)6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3)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1分)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1分)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1分)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1分)。(4)“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2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作者行

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5清幽,宁静。(2分)6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2分)二:①东坡在诗人笔下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答:是一个月色清朗、坡路坎坷、行人稀少的地方。②从诗中可以感受诗人怎样的情怀:答:置身于世外,超凡脱俗,开朗乐观,意气昂扬,达观洒脱的情怀。3、文学史上所称“”,除了苏轼外,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1分)4、第一句中的“清”字用得好,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5、后人认为苏轼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流露出的心态与本诗相近。请结合上述诗或词中的句子,分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4分)参考答案3、唐宋八大家。4、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实写雨后山冈幽静,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一片澄明的境界(2分);暗写诗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悠闲(1分)(意思对,不写出情景交融也可得分)5、胸怀开朗。例如:凹凸不平的坡头路,够磨难人了,但将拄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步伐,精神抖擞地前进了。“坡头路”不正是作者坎坷的仕途吗?一个“莫嫌”,一个“自爱”表现了作者面对困难坎坷开朗乐观,不气馁颓丧的心态。(4分)三:(1)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

苏轼的诗文名篇赏析

苏轼的诗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苏东坡的诗文名篇(共16首/篇),感受其诗文风格的多样性。 2.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提示——(1)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诗文来学。(2)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抓住每一首诗的诗眼,了解诗文的写法和意境即可,不必深究。(3)熟读成诵。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读: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读: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3.於潜僧绿筠轩(节选)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解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 4.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读: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读: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6.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解读: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7.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 前言 “东坡何罪,唯以名太高”,东坡的才干,锋芒毕露却又深沉高远。历代关于苏轼的作品的分析,文学地位的排定,从未断绝。只是“文乃人之精血”,只有了解苏轼,了解苏轼的品行才干,为人之道,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能体会其作品的奥妙所在。此文以综合前人关于东坡人生的评价,原因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自制文章之所用。 一:国人对苏轼为人的评价 苏轼为人,天下人皆津津乐道。《宋史》评论说:“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1]欧阳修评价说:“不意后生能达斯里也。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同时期,张方平亦说:“苏轼敏尤可爱。”[2]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3]南宋时期,宋高宗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4]而宋孝宗在评论苏轼一生所为时感慨:“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5] 近代之人关于苏轼评价的,莫不以林语堂的评价为尊:“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6]台湾学者陈师雄说:“稍有知识之国人,谈及苏轼,几乎无人不知,苏轼乃中国读书人之典范,亦即士一阶层,所愿效法之模范,悬为行为之准则。”[7] 二:苏轼影响力深远的原因 《康震评说苏东坡》:“苏轼是艺术天才、渊博学者、踏月酒徒和爽直诙谐的神奇组合。事实上,苏东坡的知名度和魅力远远大于苏子瞻。在大众眼里,东坡这个称呼具有更浓厚的草根意味,更为平易近人,也因此在民间拥有更大的影响力。”[8]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孝宗赐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后《赤壁赋》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得势新贵而趋附于那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苏轼的词鉴赏4篇

苏轼的词鉴赏4篇 苏轼——《贺新郎》【内容】: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轼篇——《水调歌头》1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苏轼人格魅力

在饮食文化日益昌盛的当今谈及苏轼,也许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苏轼以其诗词所表现的独特人格魅力滋润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影响深远、意义非凡。九百余年后的今天,苏轼这个名字仍然被人们牢牢记着,在于他无限的魅力:文品“诗赋传千古”,人品“峨眉共比高”。 那么,让我们一同走近苏轼。 在宋璀璨的词坛上,苏轼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一扫前朝词中弥漫的温婉柔情,大气纵横地开创了豪放一派,为词体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人格美是苏词的灵魂,苏轼词所表现的人格美是通过苏轼人格在其词作中的艺术转化得到了体现。 高洁的情操 东坡热爱大自然,小时候就亲自种松树(《戏作种松》),还一生喜爱竹子。 苏轼爱竹之情最为有名的诗句是:“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於潜僧绿筠竹》)。东坡还借梅抒怀,如“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梅兰竹菊素有“四君子”之称,本身就代表了高洁、顽强的品质。苏轼亲梅、近兰、爱竹、比菊提升了他的灵魂――宁折不弯、刚正不阿。 潇洒豪放 苏轼能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潇洒境界。和他的履历与人生信奉休息相关。一方面,苏轼在政治上命运多舛几番风雨,坚强的意志力在痛苦中潇洒出炉;另一方面,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文学和仕途上的成就无形中有给了他百倍的自信。使他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受到的挫折,随缘自适的旷达享受人生的美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能经常拥有一副潇洒旷达的襟怀。 《洞仙歌》(“冰饥玉骨”)就真实的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格美。词人以“冰饥玉骨”来形容她的美丽和脱俗,来暗示她的品格高洁和凛然不可侵犯。那位冰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出生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文豪,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诗,如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他都是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 苏轼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几经宦海沉浮,屡遭贬黜。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系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病逝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苏轼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这位文学大师,旷世奇才。贬滴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他那个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和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就是在贬滴黄州之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尽管他说自己“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然而正是在他到达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之后,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屡遭挫折,苏轼也能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来源于他独特超群的思想。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他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

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涌和通达。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旷放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故苏轼“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懂得生活的艺术,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他的诗、词、文和书画等,不过是这一人格的外在表现而已。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的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里。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殊未之有也”。苏轼之所以能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具有的人格力量。 最让我佩服的这些人格魅力: 一、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的政治态度 苏轼的一生虽然在仕途上坎坷不平,尤其在后半生不断遭受打击的情况不多接受佛老思想来加以排解,但终其一生,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积极用世的思想。但他的积极用世并不重在个人的名利,而重在为澄清天下而献身。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生活,为排解民困,对皇帝也敢于大胆地提出批评和谏议。甚至在他政治上失意,遭受恶意贬斥打击,境遇非常险恶时,仍能甘冒僭

苏轼的散文创作

苏轼的散文创作 苏轼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及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被誉为唐宋古文八大家.在南宋,学士间流传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②的口碑,可见苏轼散文影响之深远。 由于苏轼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学问,再加上他独具见解的文学主张,从而使他能够突破前人在文章写作上的种种局限,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1。识见高远、广征博引的议论体散文苏轼自幼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①他很早就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的改革主张,但他反对骤变,主张按部就班的变革。仁宗末年呈进的议政论政文章,对当时存在的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及各问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凤翔任职期间,随着与社会实际,尤其是西北边患的实际接触,他的政治见解有所深化。 苏轼所处的时代,国内国际矛盾都在积弱积贫中渐趋激化。苏轼认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胡,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西戎北胡不足以为中国大忧,而其动也有以招内之祸。内之民实执存亡之权而不能独起,其发也必将待外之变。②因此,对内政策要宽容仁厚,对外政策要取静观之势,不可操之过急。在《平王论》中,他提出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谬者也。迁都避寇,是向敌人示弱,是退让,是对国民精神的强烈打击。周代终以不振,则东迁之过也。历代的学者认为,周平王为避犬戎的侵扰,迁都洛阳是明智之举,周平王因而被

称为中兴之王.苏轼做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针对现实,有的放矢。其后的宋史,终为苏轼不幸而言中。 《教战守策》是苏轼有感于仁宗年间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发的。当时的国内形势是: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民众因为安逸的日子过得久了,从身体到意志都变得脆弱起来。朝中的士大夫们也把议论军事当做是生事扰民,一有苗头就横加限制。而当时的国际形势,又是:今国家所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事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是出于北。 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为了求取暂时的偷安,而向敌国奉献大量的财物,但有限的财物满足不了得寸进尺者的贪得无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引发战争。国际国内形势两相对照,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就成为当时的大患。因此,苏轼主张应教民战守,以备不测之事,这才是爱民。苏轼的分析是极有见地的,如果宋代的当权者重视这些话并有所作为,历史也许并非今日之所写。唐文献评论道:坡翁此策,说破宋室膏盲之病。其后靖康之祸,如逆睹其事者,信乎有用之言也。①李贽亦评论说:北狩之事,公已看见,时不用公,可奈之何?② ②朱栻《历代名儒传》卷五。 ①苏轼:《上韩太尉书》。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

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其人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 韩柳欧苏四大家", 他写的诗歌被尊为[ 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 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

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 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乐观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示

乐观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示 记得去年在听香港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做报告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苏轼的超级粉丝”。说起古代的名人墨客,我最钦佩的也是苏轼。学生时代曾学过他的很多作品,那时只是背过而已,后来成为老师开始教苏轼的诗文,对他的每一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理解、诗句鉴赏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苏轼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名珠。 我认为苏轼人格魅力在于他的乐观主义,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流亡中度过,最后一次流放到现在海南省儋州县时,已62岁高龄,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当时是抬着棺材去的,怕自己在当地呆得太久,不能活着回来。但是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漫长的苦难岁月,练就了他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他的乐观造就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挺了过来。 在压力心理学中,有个理论:问题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待压力的态度。也就是说,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就会让头脑变得更灵活。更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乐观的人不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会转向其他工作。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一件事没做好,更会激发出从事另一项工作的创造力。苏东坡总是不断将痛苦升华为快乐,以至达到苦尽甘来的境界。“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苏东坡在流放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发展出耕地、烹调的爱好。在饮食上,苏轼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20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苏东坡在诗句中阐释了乐观和生命力之间的关系,细细读来,会给人带来许多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苏轼及其性格

苏轼及其性格 苏轼作为一位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画家,在现代中国,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其著名的诗词,以及其极富文采的文章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人本身。正是其与众不同的性格,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著名的文学家。家庭环境能造就一个人,相信这也是苏轼十分豁达洒脱的原因。不论是在杭州,还是被贬至了黄州,其文章中的豁达、洒脱都是一以贯之的。据说其在科举考试时所做《刑赏忠厚之至论》便因其洒脱的文风,颇受欧阳修喜爱;其被贬黄州后所作《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句,将众多情感融于一体,其核心依旧是其豁达。看来苏轼的豁达洒脱早已根植在其骨子里了,不论外界的条件如何变化,其都保有着这份豁达洒脱。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其有时也过分洒脱了。其随性的性格,也常常会为其招致祸患。其依性情创作的众多诗歌,日后都成为了乌台诗案中的“罪证”,当然因此这些诗歌也广为流传。就算被贬黄州之后,其也依然“敢写”。不仅嘲自己的生活,也嘲朝中的政事。即使处在严格监视,作品被禁的环境下,其诗文依旧能广为流传。 其性格倒也不是从未发生过变化。乌台诗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便对其性格造成了一些改变。性格的改变往往会流露在文章中,原先其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全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亲切宽和的诙谐,以及醇甜和成熟。有人评价,到了黄州的苏轼,才真正“成熟”了。其文章更加圆滑,道理更为深厚,也更为人们所接受,是为我们喜爱的苏轼。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苏轼的性格应当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得从其文字中一瞥其性格,而其未流露在文字中的性格,早已不得而知了。也许正是苏轼这难以捉摸的性格,使其拥有了如此人格魅力,在近千年中被人们铭记。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浅论苏轼哲理诗词思想意蕴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如此具有豪迈气魄的诗句,拥有的这样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一代诗豪苏轼的一生饱尝宦海浮沉,朝廷任官时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一生处新旧党争之中,他的一生,毫无夸大其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一幕悲剧。然而,尝尽生活与其的各种打击,长期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渐趋表现出了一种豪迈、旷达的胸襟,以一个无比广阔的心境品读人世万物,拥有令人钦佩的处世哲学智慧。这一点,反映在苏轼的创作中,则让我们看见了一批超凡脱俗的哲理上品诗。 本文通过对苏轼部分哲理诗的解读,提炼其哲理诗具有的三方面思想意蕴,即禅的思想、旷达的人生态度、思辨的认识论等,以期对苏轼哲理诗进行合理解读,浅论其哲理诗具有的思想意蕴。 一、禅的思想 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兼容并包,宏博复杂。在其贬谪黄州时期,他“归诚佛僧”,隔一两日便到安国寺焚香默坐,参加佛事;又倾心道家的养生术,曾到天庆观道院去养炼,其佛、道思想有了发展。在惠州、儋州时期为解脱人生苦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已成为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宦海沉浮,漂泊无定,深品世态炎凉,苏轼对禅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禅的精神陶冶着苏轼,也滋润着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他写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如《独觉》: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再如《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