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市青浦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上海市青浦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青浦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9页。2016年1月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不用上交。

2.选择题(第 1-35题) 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注意:答题卡与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注意: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如“XXXXXXXXX”,涂号码时按九位涂) 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1-30每题2分,31-35每题3分,共75分)

1. “它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它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这举话评价的是

A.铁器 B. 青铜器 C. 甲骨卜辞 D. 黄金

2. 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一场景出现在

A.公元前10世纪中期

B.公元前10世纪末期

C.公元前11世纪中期

D.公元前11世纪末期

3. 他主导的改革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首开雅典

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A. 梭伦

B.伯利克里

C. 柏拉图

D.克利斯提尼

4. “凯撒规定平民不准穿带有紫色镶边的丝绸;新罗在各方面都深受唐朝影响,以至于西方汉学家把新罗看作是唐朝的微型翻版;无独有偶,日本也被看作是另一个唐朝的微型翻版。”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A. 东亚文明圈

B. 一带一路

C. 中外文化交流

D. 遣唐使

5.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该话出自于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武帝

D. 汉光武帝

6.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李唐一族的崛兴

①以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为特征②为隋唐再次大一统奠定基础

③扩大民族差异以增进相互团结④为中华文明传承注入新活力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与诗中所论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唐太宗

B.唐玄宗

C. 宋太祖

D.宋高宗

8. 促使以下西欧封建制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城市复兴②君主专制形成③市民阶层崛起④等级代表会议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9. 15世纪中期,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这一文化的中心位于

A.巴尔干半岛

B. 君士坦丁堡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10. “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贵族以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18世纪晚期的

A.英国

B. 意大利

C. 俄罗斯

D.法国

11. 电视短剧《北与南》中女主人身为老绅士的女儿,面对的社交场面不是乡村舞会,而是工人罢工,武力镇压、革命和真正的流血死亡。依据这一情节,该剧发生的时代应不早于

A.16世纪中期

B. 17世纪中期

C. 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12. 一位欧洲政治家如是说:“我总认为主权在于人民,其实帝制本来就是一种共和。全国人民请我为国家元首,我的格言就是能者居之……”该政治家是

A. 拿破仑一世

B. 威廉一世 C.俾斯麦 D. 拿破仑三世

13. 恩格斯在评价克里米亚战争时说,“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这里的“觉醒”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制度腐朽 B.吏治腐败 C.经济凋敝 D.军备落后

14. “自由”(Freiheit)和“统一”(Einheit)这两个押韵的德语单词,是19世纪中叶以来德意志民族一直追求的核心价值。领导并实现这一核心价值的德意志邦国是

A. 丹麦

B. 奥地利 C.普鲁士 D. 巴伐利亚

15.分工、机器的应用以及某一新型动力的发明,被称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该新型动力指

A.火力

B.蒸汽

C.电气

D.核能

16.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此段文字出自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哲学通讯》 D.《利维坦》

17. “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它彻底消除了亚洲是不可挽救的、无望地落后于欧洲的信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该民族外交方面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政策

B.“西方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

C.19世纪以来亚洲各国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欧洲

D. 该民族崛起反映了亚洲国家不再受欧洲的奴役和压迫

18. 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文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 淮军 C. 洋枪队 D. 英法联军

19.漫画是一种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渠道。以下这幅漫画喻指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20. “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倘延夷人为师,祸患无穷,甚至亡国灭种。”持此观点之人是

A. 魏源

B.倭仁

C. 梁启超

D. 严复

21.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这里的“皇上”指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同治帝

D. 光绪帝

22. 环渤海湾一些城市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沧桑。下列史实在图中D处发生的有

①德国租借地②北洋水师覆没③英国租借地④俄国租借地

A.①

B. ②

C.②③

D. ②④

23.某淞沪护军使在给政府的电报中说:“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这里的“政府”指

A. 北洋政府

B. 广州国民政府

C. 武汉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24. 右图所示社会风貌发生在

A. 19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25.某会议上突然闯入一位陌生男子,当事人后来在各自的回忆录中描述不一,包惠僧说是“穿灰色竹布长褂”之人,李达说是“不速之客”,陈公博说是“面目可疑的人”,陈潭秋说是“一个獐头鼠目的穿长衫的人”。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6. “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人们从家里、办公处、工作房冲出来,投向每一个通街,人与人棱织着成了线,成了流,成了巨汇。”以上情形反映了

A. 改订新约的成效

B. 三大战役的胜利

C. 迁都后的喜悦

D. 日本战败投降

27.一位美国总统在日记中,把1946年形容为在对苏联关系上该“做决定的年份”。以下事件与此决定直接相关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联合国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28. 一位政治家在评论某事件时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该政治家所指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中印结盟

29.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冷战”、“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30.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心理的状态”

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以下试题为三分题

3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开启了近代民主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B.以法律捍卫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避免革命引发政局长期动荡为国家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32. “中国,一直以来被视为东方世界的霸主;而日本,战后却一跃成为我们这些列强中的一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到它的加入……已经在我们西方世界的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令人敬佩的地位。”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清朝统治江河日下国运堪忧 B. 《马关条约》签订丧权辱国

C.明治维新后日本跨越式崛起 D. 甲午一役打破东亚传统格局

33. 今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的邮票,由于特殊原因,此次会议召开的情景并没有留下照片,邮票选用油画《遵义会议》为背景,画中出现了一个久违的面孔——林彪,这是“九一三”事件后,首次在“国家名片”上出现。对邮票选用油画《遵义会议》为背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官方肯定了林彪对中国革命作的贡献 B.油画具有较高的写实性得到了官方认可C.油画虽有艺术渲染但仍具有史料价值 D.油画中的人物座次与遵义会议如出一辙34.1934年,美国情报机关搜集到一本日本小人书并送交白宫。其中有一幅插图:两个日本小孩一个身着陆军制服,头戴钢盔;另一个身着海军制服,嘴巴大张。他们脚底下的地图包括整个太平洋,从菲律宾群岛到旧金山和马雷岛。日本国旗第一面插在标明为菲律宾的地方,第二面插在关岛,第三面插在夏威夷,第四面插在旧金山。对此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 该插图说明了日本陆海军分别觊觎着不同的战略目标

B. 该插图一定程度上预示出美日之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C. 该插图反映了一战结束后所签订的《五国海军协定》

D. 反映美国情报部门战前对日本国内动态保持高度关切

35.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日军事互有攻守战势胶着

C.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有异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 宋初国政

材料一:当财用匮乏时,枢密院却不断增加兵员;当民生日困时,三司使(主理财赋)却仍取财于民。中书见民生艰困,又不会着枢密院减省兵员和三司宽免赋税以解民困。

——根据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意译整理

材料二:宋太宗两次北伐(辽国)失败,转而对辽取守势。由京师至北边之间无险可守,只能在平原上筑堤储水,设置寨铺,抵御辽军南下。而辽方则由守势转为攻势,从此契丹骑兵不断南下纵横驰骋,宋军被动挨打,连遭败绩。

——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问题:(14分)

(1)分别概括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

(2)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37.“三次工业革命”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化。

问题:结合史实,简要阐述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8分)

38. 一份奏折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人大举进犯,琦善接受英国致中国的书信后奏请道光帝:

英吉利国人投递字据,声称诉屈,尚无桀骜情形,据英人称自广东封港后,所带货物资

本赔累难支,是以各处寻觅码头,铤而走险。……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讨皇帝昭雪申冤,……林则徐断绝贸易启衅,禁烟过激,英人并无滋扰之志,情属可原。……畿辅、盛京处处堪虞,江浙洋面海口,全被英人占住,船只无数。

问题:(14分)

(1)根据材料,你认为琦善在奏折中向皇帝反映了哪些情况?(6分)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

39.“电影与漫画中的历史”

材料一:《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为“财政贷款”)

问题:(14分)

(1)两则材料均涉及了哪一历史事件?它们所持立场分别是什么?(10分)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电影与漫画”的证史价值?(4分)

40. 中西文化基因的差异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习近平材料二: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君主究竟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还是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好一些呢?最好是两者兼备,如果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君主应当同时效

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或者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现在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位英明的君主绝不应当遵守信义。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材料三: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材料四:……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

——严复《天演论》材料五:强权利己之见,绝非公理正义所能动摇。

——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问题:(25分)

(1)列举中国历史上能体现材料一理念的史实。(5分)

(2)概括材料二中马基雅弗利的观点。(5分)

(3)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15分)

青浦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 C A C C B C D B D 11-20 D A A C B B D C B B

21-30 D C A C B D A B C A

31- C【B D】32- D【A C】33-B【A C】34-B【A D】35-C【A B】

二、非选择题

36.(14分)

(1)材料一:宋初,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在处理国政时不能审时度势,互通有无,合力施政。(3分)

材料二:两次北伐失败后,北宋与辽攻守易势,加之军事地理位置不利,军事局面被动。(3分)

(2)宋初君主把相权分割,中书门下只掌民政,三司掌财政,枢密院掌军事,三者各自独立互不相知,直接向皇帝负责。于是造成材料一所指掌财政者不知民生苦乐、掌兵者不知库府多寡,身居相职的中书门下即使知道问题所在,也无计可施。(4分)

北宋对辽军事上处于守势,一方面是由于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造成,出现中央禁强,而边军羸弱的局面。更戍法的实行,轮流变换驻地,防止了武将拥兵自重,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另一方面,与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不无关系,文人掌军,导致治兵不得法,军力不振。(4分)

37.(8分)

观点(1分)史论结合(6分)

小结(1

分)

我赞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

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

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

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

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

器生产。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进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

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和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

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并向欧美地区扩展,带

动其他地区的工业化。

由此可

见,“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

特征是机械

化”的说法是

正确的。

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

纷涌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电机和电动机的

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带动机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

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

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

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

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

所以说,

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鲜明

特征是电气

化。

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

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

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

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

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还

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而且,以全球互联网络

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

所以说,

第三次工业

革命的特征

是信息化

38.(14分)

(1)英国人觉得委屈,并无滋扰天朝之意;

广东封港后,贸易陷入赔本的境地,所以不得已才要另寻口岸;

调派陆海军是为了向中国政府伸冤,情有可原;

林则徐禁烟过度,办事不利,引发事端;江浙海面已被军事封锁。(答出2点,4分)(2)绮善的奏报虽反映了一定的时局,但明显有夸大实情之嫌,以此恫吓朝廷;

其本人也囿于传统封建伦理纲常,故“诉屈”、“伸冤”、“无桀骜”、“情属可原”、“求讨”等奏报用词仍是上尊下卑式的口吻,难以逸出传统夷夏观念的框架;

绮善缺乏世界性眼光,对英国的了解限于对方的片面之词未免草率武断,无法看清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殖民贸易体系与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间的矛盾,未能洞悉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与本质;

此外绮善甚至认为只要朝廷严惩林则徐,就可息事宁人,从而把这场战争视为打压异己的契机。(答出3点。8分)

39.(14分)

(1)马歇尔计划。(2分)电影创作者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认为马歇尔计划有效地援助了西欧,帮助西欧迅速恢复经济,肯定马歇尔计划的积极意义 (4分)

漫画作者站在苏联人的立场,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用经济的方式控制西欧,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工具,否定马歇尔计划。(4分)

(2)电影与漫画都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历史题材的电影与漫画能折射折射创作者的动机与历史认识,如同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从美苏两个国家的不同立场表达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也能从作品中反映出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美苏冷战之初的大国间的经济对抗与意识形态之争;当然其反映的证史价值还需要通过其他历史史料比对互证才能得以体现。(4分)

40、(25分)

(1)丝绸之路;东亚文化圈;反法西斯战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中日建交;APEC会议等(5分)

(2)

君主应当独揽大权,注重战争,精通军事;君主不应受到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可以背信弃义,只需考虑是否有利可图;可以外表仁慈,内心奸诈;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5分

(3)你如何看待东西方这种不同的文化基因?(15分)

1、马基雅弗利强调君主至上,权力神圣,为达目的可以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出于国家安

全的考虑,统治者甚至可以背信弃义。这就将“强权战胜公理”、“弱国无外交”、“战争无诚信”等称霸基因合法化地注入到了西方文明中。

2、赫胥黎表达了自然界对生物的自然淘汰法则,即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这体现了生物界不断进化的过程。

3、严复的译文则把自然界的进化引向人类社会,认为《天演论》既可包括生物界,也可包

括人类社会。依据这个观点,人类社会中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同生物界一样,是个生存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强者、智者获得生存;弱者、愚者就要被淘汰,所以,弱肉强食是普遍性规律。

4、但这恰恰是进化论的误区,我们应理性审视,将生物界的生存法则直接移植到人类社会,

会导致“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以富欺贫”、“恃强凌弱”等元素均具有合法性。

这一点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一事上暴露无遗。强权凌驾于公理,战争取代了和平。

5、以史为鉴,我们应通过注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来重审重构中国与世界之关系,这既是对儒家和谐观的当下思考,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回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