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专用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专用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专用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专用

0321-中国文化概论

笔记依据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

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绪论“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

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

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

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

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

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

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

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

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

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

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

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南北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就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1)尚武精神。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传统为背景。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立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2)开放的民族政策。(3)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北方的辽、西北的夏,使它的边疆压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讳武人。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

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两税法的实施,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名不改。

两税法的作用: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中唐时期: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

湜、刘禹锡、白居易等。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新党旧党的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征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南方经济的高涨:(1)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后,水稻业、经济作物,还有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发展。(2)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

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维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儒户: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除赋役。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在元朝,原来辽、金统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为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堂,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地方,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在北方的生产的恢复。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势头。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但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他们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的掠夺行为。

利玛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税监:明朝万历皇帝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规制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人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除此还有观念层面的内容。

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政治上腐败导致的经济上的以权谋私。

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明清两代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义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现在地方上就是特别注意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结果是专制精神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明清两朝更看中宗族关系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后影响很大。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明朝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的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于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手中。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的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王朝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但清朝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风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中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农耕灌溉文化: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定下来,成为统一的历法定制。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每到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意识,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两千多年来,我国的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农书,这些农书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其中,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

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以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以出现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这对后世的商业活动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文促商的传统,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作用。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1)市,即集中贸易的场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的场所称作“墟”;(3)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做“集”,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庙会不全是官办的,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有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教大的贸易集团。

市商的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商业习俗:敬财神、经销、广告

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匠技”的文化史意义: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就不认了。

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

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力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居住方式: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土石结构式。

居住建筑格局: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确定居室周围边界的院墙。(2)家庭与社会联结的通道,居住的入处、院门,必是神灵的把口。(3)庭院。是院墙与居室之间的空地,是人神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所。(4)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原则:一是睡处,二是接神、待友、议事的公共空间——正房。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搬迁仪式、居住仪式。

饮食: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饮食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

饮食文化: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饮食;(4)民间组织饮食;(5)待客饮食;(6)馈赠饮食。

服饰的功能: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形、饰和画)

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衣着;第二,附属装饰品;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交通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交通行旅是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显示了复杂的内容: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我国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我国交通行旅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这主要表现在:(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

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找,具体可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主要有:(1)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2)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族文化的经典。(3)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习,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4)人生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5)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社区(与地方圣地)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

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和研究。

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保

留至今的传统算学知识:七巧板、韩信点兵。)

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瑰宝。中国医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1)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筐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的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一剖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2)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造纸术,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印刷术,唐代初年,我国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以被用于航海贸易。

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后,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创于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入日本。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3-14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活动,于是先是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直传入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10世纪先传入蒙古、阿拉伯,13世纪传入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为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尽管有四大发明这样的科技成果,但这些发明创造始终未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和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

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

(2)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三教由并行、合流而合一,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国治家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所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以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1)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学宗教化。(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3)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五伦十教:是孟子对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 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 答案:“ 地球村” 文化 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 4、以下对文化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 答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具有多样性 5、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答案:汉疆域 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 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答案:贵族制 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答案:民主制 5、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可能是以古文也就是篆文写成的费直易为底本,流传而来。包括哪两部分() 答案:《易经》本经及《易大传》 2、《周易》中只有一卦的卦辞吉而无凶,利而无害,这一卦是() 答案:谦卦 3、孔子说:“知几其神乎!”(《系辞传》),这里的几是指 ( ) 答案:苗头、兆头 4、《乾》之《文言》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以下选项与此句含义相近的有()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5、《易传》强调“生生之谓易”,以“生”为“易”,从而为冰冷客观的宇宙世界赋予了一种人文德性。() 答案:对 第4章单元测试 1、所谓人文主义,是一种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人文主义相对的主要有两种倾向,它们是() 答案:神文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端化 《尚书·大禹谟》记载尧向舜传授了修身治国之法,被后人称为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2、 惟精惟一,”,空出的两处是() 答案:道心惟微、允执厥中 3、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我们可以理解为() 答案:道德性是人的天赋本能 4、荀子认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以下选项对“情性”的解释恰当的有()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孔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仁的本质内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 简述孔子的礼学。 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仁是礼的基础,但内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范,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范,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 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内容就会有不同。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 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 7. 什么是文化传统? 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 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 9. 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2)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运动观。如阴阳双方,有别有序。 (3)以应变为目的,以全体用中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2002-10 A. 《论语》 B. 《易》 C. 《荀子》 D. 《礼记》 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 民族文化 D. 国别文化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 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 A .生产工具 B .生活器具 C .运输工具 D .典籍 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 A. 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 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 A.规范性 B.调和性 C.稳定性 D.等级性 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 A .文学 B .文章 C .文化 D .精神文明 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 A .化学 B .文学 C .化解 D .改易 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 A .文学 B .错画 C .文章 D .图画 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 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 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 隋唐两宋 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 A.大西洋 B. 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 自然环境 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 A.归宿 B.过程 C.发展 D. 资源 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2016年10月份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主张“道法自然”的古代先贤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2.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的朝代是 A.西周B.东周C.东汉D.东晋 3.宋仁宗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蔡伦B.鲁班C.李耳D.毕昇 4.《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王叔和B.陶弘景C.李时珍D.孙思邈 5.古代“西南夷”杂居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6.宗法制度下,周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B.家庭C.村落D.合作组

7.不属于古代婚制“周公六礼”的是 A.纳采B.问名C.加冠D.亲迎 8.“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9.就商贸方式而言,钱庄、银号属于 A.行商经营B.坐商经营C.农商兼营D.工商兼营10.在中国,“仁、义、礼、智、信”被称为 A. 五德B.五伦C.五常D.五礼 11.提出教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的经典著作是A.《论语》B.《中庸》C.《大学》D.《易经》12.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A.《九歌》B.《天问》C.《离骚》D.《阳春》13.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A.以石结构为主B.以砖结构为主 C.以木结构为主D.以土结构为主 14.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中的是 A. 诗情画意B.诗言志C.乐以教化D.文以载道15.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蔡伦B.毕昇C.张衡D.仓颉16.对联的演变来源于 A.古代的诗歌B.古代的“桃符”C.古代的巫术D.古代的赋17.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18.在汉代,大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部分: 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 (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 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 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英文)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未提炼的 B.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C. uninhibited 无拘束的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T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F__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F 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T__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T__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mind, but also help govern the county. Part III Fill in the Blanks 1._CPG_,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state administrative body, which carries out the laws enacted and decisions adopted by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2.In China, the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education, ___higher_____and adult education.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认为:“()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2、孔子“仁”的内容不包括() A. 爱人 B. 克己复礼 C. 孝悌 D. 刑政 3、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A. 恻隐之心 B. 羞恶之心 C. 辞让之心 D. 是非之心 4、汉武帝时,()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 5、“有治人无治法”是()提出来的? A.王守仁B.戴震C.荀子D.申不害 6、“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这段话表明的是()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权术思想 C 墨家的尚同思想 D 儒家刑政思想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0.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______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 11.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12.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15、三冥节指的是__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 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答案)(1)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为() A.通济渠B.永济渠C.广济河D.金水河 2.盘庚迁殷后,在河南北部安阳平原建立起政治中心,由此迅速走向强大,达到鼎盛是在()A.祖乙时期B.祖丁时期C.武乙时期D.武丁时期 3.辛亥革命以后,新式理发业的商业标志为() A.字号B.头像C.灯具D.广告 4.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属于服饰的() A.信仰标志B.阶层标志C.仪礼标志D.政治标志 5.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古代十六尺宽的标准路称为() A.径B.畛C.涂D.道 6.“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的修辞格属于() A.析字B.回文C.顶真D.对偶 7.汉字与姓名有内在联系,如“牛得草”、“马识途”等属于() A.“为长者讳”B.“名字相应”C.“名因姓取”D.“有名省形制字” 8.佛教在中国的繁荣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 9.世界上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占() A.5%以上B.10%以上C.15%以上D.20%以上 10.楷书书写单位的基本类型有() A.八种B.六种C.七种D.五种 11.把汉语共同语称为“雅言”是在() A.唐代B.汉代C.春秋时代D.元代 12.在现行少数民族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 A.藏文B.彝文C.蒙古文D.锡伯文 13.有文献可考的周代乐器多达() A.50余种B.60余种C.70余种D.80余种 14.《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A.蒲松龄B.吴敬梓C.孔尚任D.徐光启 15.下列属于清代文学作品的是() A.《金瓶梅》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 16.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 A.宋朝初期B.元朝中期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17.“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发生在() A.周武王时期B.周文王时期C.汉文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18.在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周敦颐B.张载C.程颐D.朱熹 19.在我国民间,龙抬头日是指() A.正月初一B.二月初二C.六月初六D.七月初七 20.在封建社会中,天子与后妃乘坐的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称为()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1、造车技术来源于中亚 2、西周创建者是武王 3、文人治国的最高理想是(仁政、刑法、监狱、无为而治) 4、楚国人是谁的一支(殷商、夏、西周、东周) 5、老子思想产生的基础,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史官哲学 B、宗教祭祀 C、宗教神灵 D、礼乐文明 6、李山老师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式取决于什么?(大多数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7、九卿之中看几个主要宫殿门的人员是什么?(卫尉、宗正、太常、太仆) 8、张君劢认为古代中国是什么性质(国家、文化单位、企业、家族) 9、费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0、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 11、谁制经书实事求是(刘彻、班固、刘德、司马迁) 12、被推为“天可汗”的是李世民——唐太宗 13、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夏、商、西周、东周) 14、本迪尼克是哪国著名人类学家(美国) 15、文治政府特征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 B、地方郡县 C、文人治国 D、法家道德思想 16、老子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无为) 17、文治政府是谁说的(朱光潜、钱穆、王国维、孔子) 18、初税亩是哪国实行的(鲁国) 19、古史辨派认为老子成书于何时(战国前期) 20、听声定节气在哪里有记载(《国语》) 21、康德是哪国人(德国) 22、孟子是哪一学派的(儒家) 23、以下不属于“三公”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丞) 24、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 2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民法 26、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妇好) 27、儒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经历实力、军事实力、老师、信用) 28、以下人善于经商的是(夏人、殷人、周人、秦人) 29、孟子提出儒家应有几种德行(1、2、3、4) 30、刘邦把以下谁的肉做成了肉酱(韩信、萧何、张良、吴越) 31、周武王的祖父是(季历) 32、《大宪章》运动是哪国发生的(英国) 33、周公家族分封为几个国家(8) 34、儒家对礼节最看重的有几点(1、2、3、4) 35、商鞅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齐、楚、秦、赵) 36、帝啻有几个儿子(1、2、3、4) 37、老子观念核心是什么(仁、礼、无为、法治) 38、大蒐节在秋天举行叫什么(闲) 39、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姓什么(陈) 40、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夏代到西周之前) 判断题 1、殷商人关于祖先出生传说实际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状况。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