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轮文言文阅读二

二轮文言文阅读二

二轮文言文阅读二
二轮文言文阅读二

【长宁】(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 李姬者,名香。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 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 工琵琶词①,然不轻发也。

②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 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 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 公子盍叩之? ”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 羡君③,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 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侯生大呼称善, 醉而卧。 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③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 中郎。中郎学不补行④,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 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节选自侯方域《李姬传》)

【注】①琵琶词:即《琵琶记》,元末的一部南戏,讲述蔡邕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 情故事。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受宠时结党专权,残害忠良,崇祯即位后,被贬,自 缢。城旦:古代刑罚。③阳羡君:指陈贞慧。④中郎:董卓擅政时,蔡邕官拜中郎将。 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夏吏部允彝亟称之 屡次 ⑵以阿附魏忠贤 论城旦 判罪

⑶不复通 相来往 ⑷此去相见未可期 约定

18.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

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2分) A. 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B. 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C. 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D. 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她)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省略句/工/发) ⑵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否定判断/盍/叩)

20. 侯生落榜后,李姬为什么要“歌琵琶词以送之”? ( 2分)

表达对侯生的真挚情意(1分),规劝侯生不要因科场失意,玷污自己的品行,要始 终保持高洁的操守(1分)。

今君乃亡赵走燕, 为除不

洁者,引入 若属皆且为所

虏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21 ?李姬的性格“侠而慧”,请结合②、③两段作简要分析。(3分)

“侠”指坚守大义,“慧”指见识过人;第②段李姬能识破阮的意图,劝说侯与之终止往来,第③段认为蔡邕文采不能掩盖他品行上的污点,并因此不再唱琵琶词,都既体现其明辨是非的一面,又体现其注重节操的一面。(“侠而慧”的理解1分,两段

文字相关内容分析2分)

【崇明】(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②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③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④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⑤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⑥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

17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乐以家赀赈乡里救济

(2)心已独奇梦升以……为奇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尤以文章意气自豪。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B.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乃肯出其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不是世人不了解我,而是我为向世人说明自己感到羞愧。(宾语前置、介短后置、羞)

(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梦升向来刚烈,不随便附和,倚仗他具备的才能,常常闷闷不乐无处施展。(素、苟合、负)

20.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地表现梦升高度赞扬子

庠的文章雄阔奔放(有气势,有震撼力)的特点。(2分)

21.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第一次悲叹梦升虽然不得志但少年时候的意气风发尚存;第二次悲叹梦升虽然志向屡

次受阻扰但文章还没有衰退;第三次悲叹梦升虽有这样的才能但却无处施展,郁郁而终,作者又不知是谁的过错。

【奉贤】(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抗士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辩亡论》。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 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太安初,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

④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孙拯等左右劝机杀之,机不能用。玖疑机杀之,遂潛机于颖,言其素有异志。颖大怒,使密收机, 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大[勋]于江表功勋、功劳、功业

(2)[造]太常张华拜访、造访

(3)而志[匡]世难救助、帮助

(4)[固]辞都督坚决、坚持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2 分)

A.①殊邦遐远,容不相悉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A代词,偏指动作一方;副词,互相

B.①遂委身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代指司马穎,助词;形容词词尾

C.①机以三世为将②赵王岂以二璧之故欺秦邪?C介词表,原因

D.①伐吴之役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助词,的;代词,这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张华向各位公卿推荐了他;后考太傅杨骏征召他担任祭酒。(省略句或状语后置、辟)

②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

别人将会说我是躲避灾祸,(这)正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啊。(“贼”“适”“速”、判断句)

20.根据第②段内容推断,“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谁优谁劣?为什么?(2分)

可能有两种理解:①陆机优,陆云劣。卢志(直呼其名)的发问表现出了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敬,陆逊当场予以回击,体现其善辩与胆识(1分);而陆云却劝陆机隐忍,委曲求全(1分)。②陆云优,陆机劣。卢志的发问源于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熟悉,? 陆云宽宏大量,不予迫究(1分)陆机当场予以回击,傲气凌人,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遇害的原因之一(1分)

21.根据③④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

①陆机才能出众,在司马颖麾下位居群士之上,引起他人怨恨;②陆机志在匡正困难,不愿让位于王粹,加剧矛盾冲突;③司马颍宠幸宦宮,误信谗言。

(主观原因2条、客观原因1条)

【闸北】(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部,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怅,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

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贝U 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贝U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讥笑

C、每遇人尽礼接触,对待

D、务止奸吏务必,致力

18、选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A_C )(2 分)

A、(裴矩)为伯父让之所鞠

B、隋文帝为定州总管

C、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

D、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裴矩)大凡所上奏的,都是我想好的:我还没说出来,他就说出来了。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如果每件事都像这样,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

20、裴矩侍奉两朝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口□;对此你认为如何?(3分)亦忠亦佞(奸)

21、你同意司马光“君明臣直”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同意(或不同意)(1分)。(同意:)上行下效,“君明臣直”。国君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臣子必须惟命是从,否则便难以生存。如遇“明君”,臣子才敢于直言,竭忠尽智,以取得君王的赏识与重用。裴矩、魏征就是例证。(不同意:)臣子应有独立的人格,坚定的操守,不能由君王的明智或昏庸而改变;历史上,明君身边有佞臣、昏君时代出忠臣的例子也不少(2分)。

【普陀】(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8分)

于江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

文言文阅读测试

文言文阅读小测试 王粲默记 王粲(càn), 汉末人,其强记过人。尝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默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又尝观人围棋,风骤至,局坏对局者争之粲为之复局。棋者讶而不信,以帕盖局,更以他局使复,数十子无一误者,棋者服。(选自《三国志》) (1) 解释下列横线词。 (1)尝与人共行(2)更以他局使复 (3)风骤至(4)以帕盖局 (2) 翻译句子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3) 给下列句子断句(断2处) 局坏对局者争之粲为之复局。 (4) 棋者从“讶而不信”到“棋者服”,是因为:。(用自己的话表述) (5) 棋者从“讶而不信”到“棋者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述)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过: ______ ②诣: ______ ③就: ______ ④悉: ______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生 蒲松龄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注释】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B. 疾革难遽瘥瘥:病愈 C. 公喜,逆而问之逆:迎接 D. 所以淹君柩者淹:长久停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公游扬于学使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辞而归,杜门不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以犬马病但以刘日薄西山 D. 余深信焉去今之墓而葬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

带答案小学生文言文阅读测试

小古文阅读测试 班级姓名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是的知音,从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惟:援:俱: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及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孰为读()。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射大地中午太阳射大地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文言文阅读 (2)

专题检测十二文言文阅读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4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未尝稍降辞色 ..(言语和脸色) (2)援.疑质理(引,提出) (3)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4)皆被.绮绣(同“披”,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选文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用意是什么?有关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 两个。(3分)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等。 ,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02)-《岳阳楼记》重点知识检测

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02)|《岳阳楼记》重点知识检测 一、重点实词释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乎”译为“”)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二、易写字填空 1.()子京()守巴陵郡。 2.朝()夕阴,气象万千。 3.政通人和,百废()兴。 4.()予()文以记之。 5.浩浩()(),横无际()。 6.日星隐( ),山岳潜形。

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

部编版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1.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于郊衢(qú),抚节悲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àn 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________:自以为 ②________:于是就 ③________:没有阻止 ④________:于是 ⑤________:返回 (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_______”。 ②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 ,________。 ③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A.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 C.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②研蚩:美丑。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 本/无关于妙处 B. 本无/关于妙处 C. 本无关于/妙处 (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

②人问其故________ (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等到。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 B. 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 C.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 (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鸟类鹗(xiāo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识:________ 至:________ 息:________ 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二)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家祭无忘告乃.翁(lǎi nǎi)直把杭州作汴.州(bàn biàn) 万马齐喑.究可哀(yīn yīnɡ)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 shǒu)榆.树(yúyù)浣.女(wán huàn) 泊.船(pōbó) 一更.(gēng gèng) 聒.碎(guōguā) 秋暝.(mín míng) 二、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 诗句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2.山一程,________,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________。风一更,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长相思”是________,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 (2)“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的是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这首词中体现旅途的遥远、艰辛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作者陆游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什么都没了,应该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只是因为一直看不到自己的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景色太美了,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游人”们整日价在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寻欢作乐,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拼音,写词语。 nǎi wēng xūn zuì shì fēng léi dǒu sǒu ()()()()jǐ hài tíng bóxiāng chóu shuìmián ()()()()yú ɡuān húpàn sìmiào ()()() 五、古诗词鉴赏。 (一) 《题临安邸》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文言文阅读答案二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答案 一、【翻译】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就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楚王就放了他。 答案: 1、(1)拜见 (2)拿着 (3)劝说 (4)放 2、B 3、中射之士揭露了谒者的骗局,同时将“吃”的罪名推给了谒者。 4、(1)罪在谒者 (2)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二、【翻译】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答案: 1、B 2、C 3、(1)守信用,重情谊。(2)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4、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往来中最重要的是讲信誉,只有“重诺责,敦风义”,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例二:不需要。追求最高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而“重诺责,敦风义”是次要的。 三、【翻译】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驼了木柴去城里卖,遇到自称“宫市”的宦官取走了木柴,才给了他几尺绢,又要索取给看门人的进门费,而且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得的绢给了这些宦官,他们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送到宫内。”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我用驴驼东西赚钱然后才能买东西吃饭。如今把木柴给了你们,不要钱而回家,你们还不肯,我只有死路一条罢了!”于是就殴打宦官. 答案: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2021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二) 一、选择题 1.(2020·全国小升初模拟)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 是() A.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2020·全国小升初模拟)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 无处寻。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④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红杏桃花菜花梨花 B. 红杏菜花梨花桃花 C. 红杏桃花梨花菜花 D. 红杏菜花桃花梨花 3. 下列诗词描述的节令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 牛织女星。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春节 B.①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元旦C.① 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元旦 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 4. 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一项是()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2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知识过关小考卷二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检测一 (时间:30分钟分值:36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页 1 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锦鳞游泳(代指鱼) .(2)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 __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 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页 2 第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练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经典诵读测试(二)

古诗词经典诵读测试(二) 一、填空题。(根据具体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1.每逢佳节,身在他乡的游子们会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思念家乡的人们的最好写照。 2.在小草纤弱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难怪诗人这样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学即将毕业了,老师请你用两句诗来表达你与同学们的离别之情,你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西湖的美丽景色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你知道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句子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在《浪淘沙》中也写道:“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6.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________________ 写上名言)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最大的悲是________________。 7.汶川地震使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

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最好! 8.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用《论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获得成功。”9.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正如古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 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与他共勉。 12.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 (二)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表达了人们春节时喜悦心情的一项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忧,服阙,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征虏将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曰:“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初,璩弟宁州刺史璠卒官,璩兄球孙祐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辅囯将军、宁州刺史。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嗣。义煕中,诏曰:“故益州刺史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赠先所授官,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论璩讨桓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祐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节选自《晋书·卷八十一》,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B.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C.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D.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阙,指古代官员至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将丧服去除,出来做官。 B. 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 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 拥旄,指古代武官出征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出来自首,毛璩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奖。 B. 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但不接受任

五年级文言文阅读测试(一)

五年级文言文阅读测试(一) 一.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分别写出它们的意思。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返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祭祀;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本来;安——怎么;亡——失去、得不到。 1.解释字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 (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5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又何间.焉(参与)②牺牲 ..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③池.非不深也(护城河)④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 分) 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5、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例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 邪恶。 例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 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6—9 题。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