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案

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梳理

第十章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梳理 1.压力: ⑴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不等地重力; 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 =G。 ⑶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 G G F+G G–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固体压强: (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 (N);受力面积S:米2(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一本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 F $ F F F

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 ⑸应用: 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⑵测量工具: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 …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大气压 ⑴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 ⑵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 ⑷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⑵一个标准大气压即:1.×105Pa(76厘米水银柱) 6.大气压的特点: ⑴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 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2000米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⑶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

第十四章《浮力》知识点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例题

初二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知识点及例题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G

不同:悬浮ρ 液=ρ 物 ;V 排 =V 物 漂浮ρ 液>ρ 物 ;V 排

第十章 浮力 教案(全)

第1节浮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过程。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尝试应用平衡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浮力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并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乒乓球、装满水的水槽、细线、石块、烧杯、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奴隶们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如图甲)由此引入浮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水槽,用手将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如图乙)现象:乒乓球从水中浮起。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力的方向如何呢? 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铜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创设情景:将木块、泡沫塑料、石块、粉笔头投入水中,前两者漂浮,后两者下沉。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作用吗?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后,依据图示演示、讲解并记录: 空气中所受重浸没在水中时的 分析:物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在水中静止不动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所以,浮力大小=石块重力-石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作称重法。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F浮=G -F弹。 注意:在液体中,无论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形状规则还是不规则,运动还是静止,浸在哪种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引导提示: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压力差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哪里?方向又是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由于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浸没在液体中并静止的立方体侧面每个位置上受到的液体压力,都会有正对的侧面上同一深度处受到的压力与之抵消。这样立方体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零。但是,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如图所示)。于是,就产生了竖直向上的压力差。立方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一) 本章词语解释 1.上升: 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 2.下沉: 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 3.漂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 4.悬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 5.沉底: 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 6.浸没: 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 / 7.浸入: 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 8.浮体: 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 (二) 重难点分析 1.浮力的三要素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 ( 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B.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 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 3.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及浮沉的应用 A.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力运动的关系可知: @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当F浮

(精品)浮力知识点总结(完整)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F 向上—F 向下=F 浮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F=PS=ρghS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gV 排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5、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 下沉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例:把木块按在水里后放开,浮力的变化示意图。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6、漂浮物体“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吨(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潜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充满水时,潜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潜艇就会下沉。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 (3)、热气球和气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克服气球没有动力的缺点,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气艇(安装带螺旋桨的发动机)。 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教案

指导教学书 备课教师:何培旺参与教师:芦加虎李玉桂齐桃芝

指导教学书

课题:第十章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星期()累记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猜想并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具准备: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互阅作业:小组内成员互批作业,并在组内评出作业优秀, 二、感情调节 播放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 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三、自学互帮 (一)自学提示 自学内容: 1、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3、如何拓展阿基米德原理公式,V排、V物有怎样的关系? 自学方法:动手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三)互帮小组同学们交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与公式推导过程。 四、探究释疑 1.引入:以上节的称量法F浮=G-F引入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P54图10.2-2浸没在水中石块受到浮力) (1)介绍实验器材。(2)观察的现象。 (2)分析实验:F 浮 =G-F=0.93牛-0.33牛=0.6牛 G 排=G 总 -G 桶 =0.85牛-0.25牛=0.6牛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F 浮= G 排 —G 排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板书:F浮= G排=ρ液gV排)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等无关。 (4)讲清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关系。 4.验证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实验P179图12-7:结论:F浮= G木=G排 5.例题分析(介绍分析法:从问题→已知) F浮= G排 =ρ液gV排 五、练习反馈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1) 【概念归纳】 一、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二、阿基米德原理 1.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G物-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总-G桶。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推论: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2)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3)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 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4)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5)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6)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四、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一、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阿基米德原理 1、什么是浮力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液体。 浮力的受力物体——被浸入的物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先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即F浮=F-F′=G-F′。 3、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 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 液为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V 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单位m3;g=9.8N/kg,粗略计算可取10N/kg。 4、气体的浮力 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浮力的作用。

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同样适用,即: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例1、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 G=19.6N,当把物体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F′=9.8N,求: (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2)该物体的密度ρ=? 解答: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G和F′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 进而先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是浸没于水中,所以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求出最后根据来求物体的密度,由于此物体 说明:F浮=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F浮=ρ gV排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液 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的两个变式:ρ液 =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 用于在知道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体积V物,进而做物体密度ρ物等的计算。 常本题第②问,显然可利用 来计算物体的密度更为简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浮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教学用具 教师:烧杯、水、弹簧测力计、橡皮泥、乒乓球,小气球学生:烧杯、水、弹簧测力计、橡皮泥、小石块,细线,盐水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演示:将一个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逐渐上浮。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的浮沉现象,请大家看课本的插图以及对应的文字,还能举出生产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师:到底什么是浮力,浮力的大小有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发言交流!(板书:认识浮力) 2、学习新知 (1)什么是浮力 师:乒乓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作用,在水中沉底的物体受浮力作用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践在组内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展示。 师: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呢?请在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展示实验方案。 师:请按照刚才的方案进行试验探究,并将探究的结果填在探究记录单上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师总结: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它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可见金属块在水中受浮力。 师:能通过实验知道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吗? 学生交流回答。 板书:浮力=物重一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师:这种测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请再陈述一下“称重法”测浮力的的步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题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如图所示,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从上 面倒入水,观察到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对 乓乒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重力、浮力、压力 B. 浮力、压力、支持力 C. 重力、支持力、浮力 D. 重力、压力、支持力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 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 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 深海潜游的鲸鱼 D. 深入河底的桥墩 3.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遨游的“天空一号” B. 航行的“辽宁号” C. 下潜的“蛟龙”号 D. 上升的热气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地点,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 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 B. F2 C. F3 D. F4 6.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空气 B. 乒乓球 C. 水 D. 盛水容器 7.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为F1,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1;第二次变为如乙图所示横浮在 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2,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2;则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

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两薄壁圆柱形容器A 、B 底面积不同(S A V 丙>V 丁>V 甲。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 ) A .80cm 3 B .100cm 3 C .120cm 3 D .140cm 3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 法正确的是( ) A .甲浮力最小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浮力》知识点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章浮力复习 教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了解浮力现象;会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深 刻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书写其数学表达式,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 计算浮力问题。 液gV排 3、知道物体的浮沉状态,会用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比较来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4、知道浮力的应用,能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正确选择公式进行浮力计算;会从图像中分析出和浮力有关的信息。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加强浮力知识的系统性。 难点:从众多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中正确选择出合适的公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浮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铝块、细线、小石块、溢水杯、水、烧杯、盐、小桶、鸡蛋、橡皮泥、密度计、导学案 【前置准备】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看过上面几幅图片,你知道我们本节课要复习什么内容吗?你能说出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所学过的浮力知识,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浮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通过学生思考回答,把浮力知识串联起来,明确复习目标。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浮力的基础知识 (一)知识点聚焦: 1.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不同,这就是浮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浮力 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施力物体:液体。 4.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 5.液体中浮力的计算方法: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做液体中的重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见识试点2) 6.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采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2)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结论: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知识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 1. 2.浮力的应用实例: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浮。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根据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学方法教育,在充分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三、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教学准备

乒乓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水、塑料瓶、酒精、细绳、玻璃小瓶、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烧杯、水、水槽;自制课件;安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探究活动记录表。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突破 积极创设条件,提供比较好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演示实验、体验,让学生亲身实验探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七、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多媒体展示与浮力有关的几幅图片,学生利用浮力知识 取出落入杯中的乒乓球,引出本节课题《浮力》 2.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浮力,并引出浮力的定义等有 关内容 (二)合作学习 浮力 1.动手动脑 让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鼓励学生提出猜 想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①利用所 给器材,可以参照教材50页给出的实验步骤,也可以自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1:浮力的存在 磁 毬注探究实验1 :将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乒乓球 三三 = ------------------- K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为什么不沉入水中呢? 暗卜 探究实验2: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 (或铜)块块,记下铝块 的重力G 物;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测力计示数如何?在把金属块浸没入 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拉。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结论:1.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_____ 的托力,叫做 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 _______ 。 2?称重法测量浮力F 浮=G-F 合作探究2 (坐庄法):浮力产生的原因 1. 理论分析:如右图,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 L 的 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 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 1)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2)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 3)左右表面和前后表面受到压强的关系—,受到压力的关系—,可以 相互—。 实验结论: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F 浮二— 二、合作探究1 (坐庄法) 10.1《浮力》导学案 银川市第八中学李杰 [学习目标] 学术性目标: 1、 知道浮力及浮力的方向,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 浮力的作用。 2、 会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 能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性目标 1?学会运用“坐庄法” “组间批阅法”的合作学习方式。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倾听、提问和应答”的合作技能。 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烧杯 2个,水槽一个,弹 簧秤一个,塑料可乐瓶2个,乒乓球一个,水和盐水。需备 9组。 [重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复习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_______ 方向都有 压强;液体压强随 ________ 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 强都 ________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 _________ 有关系.

初二物理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1、S 2。质量为m 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F ,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 (水的密度为ρ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球的密度为 0mg mg F ρ- B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ρ0S 1hg C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了 2 1 S F S D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的深度减小了02 F gS ρ 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 B .F 甲p 丙 C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 D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 3.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 .一定小于4牛 B .可能等于5牛 C .一定等于4牛 D .可能大于5牛 4.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a ;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密度为0.4g/cm3 B.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 C.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5 D.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 5.春天到了,农村还有人让老母鸡来孵小鸡。逐渐发育的小鸡会把鸡蛋内的营养成分消耗掉,总质量变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利用这个原理,孵过一段时间后,人们会把鸡蛋拿出来放入盆中加水,来检验孵化是否成功,这时会发现有的鸡蛋沉底,有的鸡蛋则浮出水面,假设最初挑选的是大小完全相同的鸡蛋,那么() A.浮出水面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B.下沉的鸡蛋是孵化成功的鸡蛋 C.无论哪种,鸡蛋的密度都不变 D.上浮鸡蛋孵化成功,密度变小 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 D.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课程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二、具体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阐明一、物理观念: 1.认识浮力的概念、方向、大小;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以及动手做实验,体会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大胆猜想浮力产生的原因,并严谨科学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三、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浮力的影响因素; 2.运用上一章学习过的压强的知识,推导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1.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策略制定 课堂中拟 使用的教 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实验法 4.演示法 拟选用的 教学媒体 及教学资 源 1.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教材参考书 4.网上资料 三、本节课知识梳理及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1环节具体任务新课导入预计时间3分钟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引起他们的思考【引语】相传2000年前,罗马帝国 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 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 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 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 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 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 了。 【提问】俘虏们为什么淹不死呢? 学生回答后… 【小结】俘虏们可以浮在海面上是由 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板书】§10.1浮力 带着浓厚的兴趣听故事,听 完后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 提出的问题 通过讲解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引起学生 的思考,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内容讲 解打下基础。 小结与过渡: 俘虏们可以浮在海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下游动等等都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那么从本节起,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第2环节具体任务浮力的概念与方向预计时间5分钟 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 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 面上静止不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 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进行受力分析,思考问 题。 演示实验中出 现的现象,引起 学生的思考,激 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为后面内 容讲解打下基 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