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

(一)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在雷锋精神中都有具体的体现。雷锋同志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长期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雷锋精神鲜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雷锋同志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雷锋精神产生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激励,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雷锋同志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着的雷锋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道德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交相呼应的,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可以说,雷锋精神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

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有效的载体,学雷锋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学雷锋活动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化过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传递给人们、传导给社会。同时,以弘扬雷锋精神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趋生动化、大众化,易于大众内化认同与日常践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这表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不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雷锋精神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就为新时期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雷锋精神光焰照人,历久弥新,有利于学雷锋活动现实化、具体化、常态化和机制化,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雷锋活动的新高潮。

二、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有利于

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建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一)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元素。高校要不断拓展学雷锋活动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引导大学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在思想深处认同雷锋精神倡导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二)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感染力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榜样来示范、来引领。雷锋就是大学生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精神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鼓舞和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奋力前行。用雷锋精神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取向,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新时期,以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性弘扬雷锋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并付诸行动的实践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贵在实践、重在落实,应探索以价值体验和践行为形式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模式和路径,高校开展好学雷锋活动也就在实践层面有力地推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学雷

锋活动,具有广泛的实践平台和社会引领效应,可以使学生立足实践,知行统一,将崇高的道德追求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性。

(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雷锋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义,高校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学雷锋活动立足常态化,保持长效性,通过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传递给大学生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学生自觉塑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营造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效性。

三、以雷锋精神推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宣传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首先,大力宣传雷锋精神。高校应充分利用校报、学报、广播、板报、橱窗等载体以及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同志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继承雷锋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积极宣传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既是学雷锋的典范,更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可以通过举办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多形式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要求融入到实践中。

(二)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高校可以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体系。首先,将雷锋精神融入课堂教育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雷锋精神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其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校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学雷锋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集中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等,引导大学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同时,坚持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健全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机制。

(三)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与接受。第一,开展学雷锋“四进”工程。深入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四进”工程,让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第二,开展学雷锋主题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学雷锋主题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摄影大赛、DV大赛、“身边的雷锋”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注重运用文艺形式传扬雷锋精神,鼓励学

生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短信、诗歌、博客、小品、话剧、微电影等,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文化样式,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第三,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人文景观。通过雷锋展览室、雷锋雕塑、雷锋语录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感受和学习雷锋精神,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打造“雷锋”主题校园网络文化,在主流媒体、网站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搭建学雷锋网上交流平台,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各种实践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活动,既可以使大学生切身感悟雷锋精神的巨大魅力,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践行雷锋精神。高校学雷锋活动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与拓展志愿服务功能相结合,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基地“四位一体”的学雷锋活动实践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建立“雷锋岗”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为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要通过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的学雷锋活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研究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高校具有理论研究优势,应全面构建机构支撑、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雷锋精神学术研究体系。首先,鼓励教师加强雷锋精神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

家学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研究阐释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及时将科研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解决当前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其次,带动学生参与雷锋精神研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雷锋精神研究,如鼓励学生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项目,支持学生申报雷锋精神研究方面的科研课题等。要通过研究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架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推动以雷锋精神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2015 年第9 期No.9,2015 (总第291 期)EDUCATION EXPLORATION Serial No.29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尚大军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摘要: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概念不清、内涵不明、课程体系不完善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探索概念内涵,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模型,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时间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5)09-0086-05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最早兴起于美国。1947 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Myles Mace)教授开设了一门《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这被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首次出现。目前,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术和理论体系,其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清华大学于1998 年主办的全国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此后,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以及地方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前者简称为“大挑”,后者简称“小挑”)将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向高潮。目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 收稿日期:2015-07-19 基金项目: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y1304);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FZ001) 作者简介:尚大军(1981-),男,湖北十堰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研究。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我们的信念 大家好,我是来自江口县人民检察院的***,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信念》。 今天,我鼓起勇气,并且充满了高昂的激情和渴望站在这个舞台。虽然我是检察岗位上平凡的一员,但我身后有一支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履行着法律监督职能重任的团队,一支对人民群众满腔热忱的团队,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湛,恪尽职守的团队。 在我耳旁不时响起:“我宣誓,我坚决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检察事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铮铮誓言。这就是一名检察官的价值观与信念。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重温检察职业道德的誓词时,您心中是否也和我一样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记得第一次进入人民检察院时,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徽,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它

们告诉我,我将从事一份神圣的职业;如果说这还是很浅显的感受的话,那么让我懂得了更多的是……,后来我接触的检察工作和我身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检察事业忘我工作的同事们。从反贪、反渎干警日夜奔波在取证的第一线;从公诉干警脚踏实地、常年如一日的审查堆积如山的案卷,在法庭上用唇枪舌战有力的指控犯罪分子的罪行;从侦监干警们为了不使一个犯罪嫌疑人受到错误地逮捕而不放过任何一个作案细节;从控申干警对上访人的细心疏导、耐心释法说理;从民行科干警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办理一起又一起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等等等等。他们这样为检察事业含辛茹苦的耕耘,无一不以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形象,彰显检察人员忠于检察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检察情怀和信念。 身边,有着这样一位同志,他是一名基层检察战线上的普通检察官,以满腔热忱书写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执着;他身患绝症却默默地在岗位上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诠释着人民检察官廉洁自律、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公仆形象;他用忠诚和坚守谱写了一曲平凡却伟大的生命之歌!他就是江口县人民检察院***同志。他说“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生活的意志。病魔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我用正常的工作来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摘要: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使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组织转型的必然趋势,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有效措施,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进步、社会发展、学生成才所必须的教育。我国的创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一定的模式和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浪潮不断高涨,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生个体客观发展的需要,更是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将很好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和社会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学生创业也从最初零星的创业理念发展到今天创业实践的与日俱增,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随之也成为了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教育自然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创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国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进步、知识的创新,今天,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更好地提高创业者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强国。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611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重。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大学生创业精神,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业不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创业大学生又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从而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不断上升。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已经从2008届的1%上升到2012届的2%。但是,创业大学生都普遍发现自主创业的道路十分艰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创业实践,各大高校都很重视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从创业教育体系、实践教学及专业教学体系等宏观角度提出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教育体系和实践能够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但也应该注意到,对于财经专业大学生来说,创业教育并不是独立于课程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渗透在某些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创业知识的渗透和融合,不仅可以巩固专科课程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开创创业思维,培养创业能力。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1.传统教育的弊端影响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传统教育的弊端仍继续存在,也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与有效实施。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考核评价以知识为导向,忽视能力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创业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教育,它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传统教育弊端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创业教育尚未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完整的教育理念,没有渗透进学校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成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仍局限于第二课堂的地位。因此,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因为人的创造性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理论界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标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种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领全局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大讨论,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只有弄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学界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相关提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1.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很多学者都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学理解释,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所有价值观念中本质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价值内核。总的来看,学者们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体现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有效引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其内容为“信念为魂、品学为本、创新为要、家国为基”。其中,“信念为魂”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品学为本”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主要任务,“创新为要”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实践的时代主题,“家国为基”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保证。〔1〕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经历一个从大学生普遍认同到生成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进而儒化为大学生普遍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国家至上,诚信为本;科学理性,追求卓越;自律修身,宽容开放”24个字。这种表述高度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追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加大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对大学生的优良诚信品质予以培养,构建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诚信体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建构和谐社会中较为突出的重要问题。对此,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實践经验,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作了探讨,以供参考。 标签: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 一、完善高校诚信教育 1.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地位 第一,高校自身应积极对道德教育观念予以更新,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当作现阶段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第一任务;第二,有机结合诚信教育和社团活动、学风建设以及文化活动等,借助墙报宣传栏、网络论坛、校园广播等各种渠道对诚信教育进行广泛宣传;第三,对大学生进行鼓励,让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深入生活和社会,以诚信原则为标准在社会中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予以规范。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借助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的真实情况进行记录,并使电子化管理得以实现,同时应将相应的配套制度颁布出来,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学生的奖惩措施予以明确。诚信档案会在学生就业的时候和毕业推荐书一同提供给用人单位。建立诚信档案会带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中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极为有利。 3.规范诚信教育奖惩机制 想要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仅凭借学校的诚信教育是不能达到此目标的,还应在高校具体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渗透这种教育。学校要对校规校纪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用规范化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同时学校还要加大执行力度,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学校要将公开透明的机制建立起来,并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加大对失信大学生的惩戒力度,将他们不守信的成本提高,紧密联系保研、入党、评优和各类评奖等活动,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而不对诚信重要性予以重视的心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素养,尽全力养成优秀诚信品质。 二、重视家庭教育功效 家庭中的人员,特别是父母在为人处世上有没有讲诚信,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诚信品质。若是家长没有做到勇于承担责任、信守承诺,孩子就会铭记在心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对其进行模仿,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极大地消极影响。由

大学生创业教育教案

一、章节名称:第二章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大学生创业认知的相关基本理论,掌握创业素质的基本特征,熟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基本内容,理解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内涵。掌握创业能力准备,了解创业知识准备、创业经验的积累,使学生了解性格类型理论。利用案例分析和人物分析引发学生思考,了解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与素质,对自已素质和能力有准确的认识。在创业前期做好准备,找出自身差距,确定努力方向,减少风险。 三、课时:45分钟(以45分钟为例) 四、教学重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包括哪些,大学生创业准备。 五、教学难点: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六、教学工具:以多媒体PPT为主,以板书为辅。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1、导言;(3-5分钟) 2、进入新课正题。(3分钟) 3、案例导入。(5分钟) 4.课程主要内容提纲;(3分钟) 5.分段进行内容介绍;(25-30分钟) 九、作业:(3分钟) 布置讨论:大学生创业如何提高素质与能力? 提示:五大方面——注意锻炼身体,学好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积 极参与各种活动,认真对待社会实践和生产学习。 优势劣势——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 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 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成功= 素质能力物质条件

章节名称:第二章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 讲稿内容: 1、导言;(5-10分钟) 小调查; 提问:同学们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吗?对找工作有信心吗? 给同学们讲述近年来就业趋势,特别是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全国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但是全国提供的就业岗位比去年下降了15%,人多岗位少,必然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同学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未必满意。很多同学既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为什么没有想到开创一份自己满意的事业呢?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创业?对于创业有什么样的顾虑? 五大方面的因素:没有资金,没有经验知识,没有人脉关系,没有政策了解,没有亲朋认可。创业前期有蓄水期,每个同学要做好创业的准备,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具备了创业的条件,如果你再想着创业,也许不会觉得那么困难了。 2、进入新课正题。(6分钟) 通过上面的小调查,思考一下,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避免失败?首先需要怎样的一些素质和能力?如何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以及大学生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我们带着问题来进入今天的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3、案例导入。(10分钟) 首先,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成都第一研究生面馆,来自西华大学食品科学系的6名研究生自筹资金20万元,大大方方地在成都著名的景观地旁开起了面馆,叫做“六味面馆”,开店之初,几个同学雄心壮志,希望在五年之内在全国开十几家连锁店。由于是研究生开的面馆,噱头十足,刚开始大家也是十分看好。可是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这家研究生面馆就宣布倒闭。 原因分析:一、产品质量监管,对于面条的口味把握得不好,顾客反映不好吃,份量不足。 二、该地段不是繁华地段,客流量不大。 三、职责划分不清,管理混乱,责任划分不明确。6位研究生称功课 繁忙,店堂内经常无人管理。加之每月支出庞大,入不敷出。 4.课程主要内容提纲;(6分钟) 也许同学们觉得创业很难,但不难看出,很多失败是由于对于创业的认知不够,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支持、努力与配合。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与重要意义,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体系、师资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社会保障体系及企业家精神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构建。 标签: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学校内部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和扶持有能力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将成为毕业生流向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有助于缓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实现以创业提升就业的目的,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一套健全高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为了改变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利用其在大学和社会所学知识、才能和技术,以技术入股、自筹资金、寻求风投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创业教育技术,就是通过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自我创业能力,增强自主创业的思维。 如今学者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提法主要可归纳如下5种:(1)以梁保国、乐禄祉的观点为代表的人才说。此种说法认为创业教育主要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的人才。(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素质说。从创业者的素质角度进行定义。(3)房欲飞等人提出的综合说。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素质。(4)高等院校的自我就业说。创业教育除提升创业能力,还可提升自身就业能力。(5)能力说。创业教育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可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鲜明意义 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一,因此,就业压力就显得十分严峻。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出能胜任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从而为社会增加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维护我国稳定和快速发展。 2.创业教育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对当今大学生个体来说,通过创业教育这个平台,他们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掌握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同时,

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大学,是每个学子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得到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三者是统一的)支配着肉体,指引着一个人的行为做事,所以,一个人行为的好坏优劣均取决于他的三观修养。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国家的发展史至关重要的,因此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此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养成这一系列优美的品质都是在树立我们的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深入,时代对我们价值观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项荣辱主义对个人的自身道德修养、人们对社会和对国家的积极态度提出了要求,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也应首先立足这三方面。 锤炼个人思想品质,培养自身价值观。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下,大学生还应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目标,因为大学是学生脱离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是直面苦难挫折的勇气与动力。再者,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和发展高尚的情趣爱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 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提升自身价值观。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主义的体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宁的生活环境。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清静无扰的环境中学习,自然少不了社会和人民的支持与庇护,当代大学生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崇尚爱国主义,升华自身价值。家庭是小家,国家是大家,没有稳定统一的国家就没有现在安定的生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的延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爱国主义的支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国家深厚的爱,源于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精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和培育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国家层面的宏观目标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可分解为教学目标、实践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同时,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实践基地以及建设可持续性培育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客观地说,虽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指导下得到长足地发展,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仍需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 准确、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长期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干,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理解、

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时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1.1教学目标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应体现在教学中并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 过程,一方面,应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的思想、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带动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相关学科 的发展;另一方面,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同时,重视学科交叉、学科互补,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使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与专业教育的贯穿融合。 1.2实践目标定位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落脚点。只有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将理论与课程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才能避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化、形式化。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政府、社会各项资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学校与社会的衍接。 1.3素质目标定位

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析

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1-04-01T11:14:28.983Z 来源:《学园》2011年02月上旬供稿作者:蔡正丽 [导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全社会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蔡正丽安徽大学政治学系08级高师班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全社会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因素、途径、必要性等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落实,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68-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因此,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中央的工作部署,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所在。高校要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高校对大学生普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过去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开始为不同形态的价值观所取代。价值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的价值思想交锋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由追求精神上的崇高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从讲求奉献到思考现实利益。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出现迷茫和混乱。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给高校的发展注满了生机活力,但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也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中,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高校遇到冷落,突出表现在大学生普遍抱着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品质的思想理论课极为轻视,学习的目标简化为找一份好工作,普遍缺乏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五子登科,香车美女”的市场经济腐朽价值观念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捧。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这样的群体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令人担忧,所以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高校大学生大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2.高校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文化实力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实力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没有积极健康的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是一个迷茫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力量支持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我们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既然是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求全社会普遍认同,这一方面离不开社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普遍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对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高校是理论界、学术界汇聚的地方,是不断产生和传播新思想、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重要阵地,成为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而大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率先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教育并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践行,必将有助于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以点带面,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 二影响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因素 1.高校的思政课直接影响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思政老师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否树立了楷模形象等,都将直接体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思政理论课堂是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 2.校园文化影响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90后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的实践和人生经验的积累,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理解,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无形的影响,大学生会在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品质的校园文化生活会使大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素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环境对高校价值观念的影响 高校已不再是相对封闭的教育场所,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丰富的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三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的探索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所以应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课程设置各领域,贯穿于教材建设各环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其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大学生所掌握、所认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就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方面,其一是教育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校的马哲课担负着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是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其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涵盖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师要把握这个课堂,对大一学生给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充分,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可塑性的关键时期,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并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做个坚定的爱国者。其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

大学生创业教育(0001)

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指导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121820 学号:201120182032 姓名:陈诗文 指导老师:梁平

大学生创业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中大学生是主体,高等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最终要步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高校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线,大学

生的创业教育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上来。大学生创业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武的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规范的培训学习条件。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才有了良好的校园,为大学生走入社会提供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承担了前期的主要工作,而社会也要在大学生创业初期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适当的忍耐力。二者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办好,并最终对社会有所贡献。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中的创业者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离校之时发现机会、整合各种资源独立开创或参与开创新企业,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最终实现自身创业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就业任务十分艰巨。据介绍,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部门将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

制企业的市场准入,创新登记管理机制,方便大学毕业生申办登记,着力提升为个体私营企业服务的水平,以便于更多的毕业生加入这个行列,满足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求。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7项措施,其中一条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创业切不可盲目、盲从、盲动,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大学生创业不能“盲人摸象”,应设立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成功率。信息服务平台应涵盖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各类信息。哪个地区有适合创业的项目,哪个地区提供了优惠场地、税收减免等。 一、大学生创业管理 (一)选择创业项目 科技部公布了2008年度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情况,浙大科技园组织申报的8个项目全部立项,立项率100%,居全国第一。这是浙大科技园继2007年组织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率获得全国第一以后再次获得全国第一。浙大科技园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呈现出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导向、立足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了当代普适性的价值观,重视宗教教育传统以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引导的特点。实施方式多样化,注重教育方式的隐性渗透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学生各类实践以及社会服务活动中实现本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通过对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分析,旨在借鉴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经验,认清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资本主义本质,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过程。 [标签]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对价值诉求或价值理念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影响和指导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又因各自文化及所处时代的不同而各异。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国家信仰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任,而且高校本身还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尽管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或形式,欧美各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教育方法和有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欧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征 1.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导向,结合本国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的价值观。欧美高校教育中所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资本主义民主制为政治背景,以英语为文化载体,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共同具有的文化特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奉行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除了这些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共同特质外,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并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的独特内容。像美国高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符合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共有的价值观外,还发展出具有美国精神的价值观:个人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而英国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绅士文化”,成为英国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人们要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彬彬有礼的举止和较高的道德修养,重视用哲学、文学、艺术等来陶冶情操,并且注重理性追求。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与本国历史文化、民族性格以及价值取向相融合,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不变,其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并且成为执政党实现政治目标的宣传手段。 2.全球化时代“普适性”价值观的推崇和对多元文化的重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发掘和融入当代“普适性”的价值观成为欧美各国的追求。欧美高校教育中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关于世界和平、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性的“普适价值观”成为关注的热点。全球化必然带来普世性问题,但是欧美高校对普世性价值观的推崇并不代表他们对资本主义或者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贬抑,而是在普世性外衣下将本国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各类课程、社团活动及管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 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 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 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 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 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 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 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 万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 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 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 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 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