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序言》习题与思考

1.从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的描述中,你认为系统工程主要适用于研究、处理、解决哪类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征?

【答案要点】

(1)对从系统工程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如:从其发展的必要性、社会经济角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描述。

(2)从描述中得出它成为研究、分析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最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3)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由很多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熔合一起,且规模大、关系复杂、因素众多、目标多样,需要用多种理论和知识、技术综合集成的方法去解决。

2.从推动系统工程发展的主要理论看,你认为要研究、处理、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还要哪些科学技术的支持?

【答案要点】

研究、分析、解决系统问题除了需要运筹学、控制论、一般系统理论等基本理论的支持,还需要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现代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且后三者使系统工程的实际应用成为现实。

3.从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的应用案例的介绍中,你认为这些案例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系统观念?

【答案要点】

结合案例(孙子兵法、都江堰水利工程、丁谓修复皇宫、冶炼等)可知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念是从系统整体出发,对不同层次以及系统与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4.请你谈谈钱学森对中国系统工程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答案要点】

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的发展贡献是:

(1)创建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小组,并把它作为其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组成部分;

(2)创建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开辟系统科学面向我国武器装备规划的新领域;

(3)在其指导下,许多计划和工程部门按照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各种时序联系和逻辑联系的计划流程图,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划和工程的分析预测,分清主次,明确关键,寻求人才资源和物资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

(4)他积极建议我国军事部门将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作为我军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手段;

(5)在他古稀之年,发表一系列关于系统科学的学术演讲;

(6)在其倡议和指导下,我国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研究;

总之,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了系统学和开饭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5.请你谈谈系统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学多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变化多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如果不进行定量研究和仿真试验,就难以得到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案,难以为决策者提供可行的建议,而定量分析和仿真试验是系统工程强项,因此,用系统工程思想、方法去分析、研究、处理、解决上述问题是非常奏效的。

6.与一般管理技术相比,你认为系统工程在管理中有哪些特长?

【答案要点】

结合自己的理解,从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作答。

第二章《系统与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

1.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系统进行定义,你认为组成一个系统应有哪些要点?并举例说明这些要点。

【答案要点】

系统的概念应该包括这三层含义:

(1)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称为要素、部分或者子系统。如一个家庭自然包含所有的成员。

(2)它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各种简单或者复杂的关系或联系。比如在家庭这个系统中,有的家庭中的丈夫是大男子主义,而另一些则是妻子顶起半边天,还有些孩子是至高无上的,我些关系的差异显然会影响系统的性质和表现,所家庭之间也千差万别。

(3)它所有元素与全部关系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或称为有机统一体。比如一个成品仓库,如果我们只讨论成品数量,那是个集合问题,但当我们把这个仓库的管理与仓库库库存一起考虑分析时,我们才是在讨论一个系统问题。

2、叙述一般系统与有人参与的系统,或者说与人造系统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

一般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区别是:

一般系统强调两个以上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而人造系统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强调的是系统的目的性和系统的特定功能。

例如能源系统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服务;它有如下的过程:能源勘测、能源开采、能源运输、能源转换、能源使用、环境保护等;这些过程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勘探量多少对开采量产生影响,能源勘探、开采、运输、转换以及使用过程所使用的设施的技术水平对环境保护产生影响等,环境的好坏又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能源系统地投入,直接影响能源系统的开发;所有的能源过程都必须遵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能源政策,以及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所有的过程运作都必须在上述规则下进行,并且形成有序的能源系统整体。

3、系统与系统要素、与系统元素的关系如何?要素与元素有差别吗?请举例说明探明之间的关系与差别。

【答案要点】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总的来说,系统的功能和目标是通过每个要素的作用的正常哈会儿得以有效实现的。其具体是:

(1)系统,尤其人造系统的每一个要素围绕系统的目标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完成系统指定的功能是每个要素的首要任务。比如一个球队的各个成员都具有特定功能,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各自发挥作用,否则难以达到其发展目标。

(2)在任何系统中,每个要素完成其系统指定功能的能力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如球队教练,球员职业精神以及能力都将影响球队作战能力。

(3)系统中任何要素对系统的影响都依赖于其它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如一流的教练员和有特长的球员对球队都将产生影响,但作用的效果取决于球队中各成员的素质和配合程度以及球队的规章制度与执行力度。

(4)要素与系统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表现在系统与要素的性质不同、层次地位不同、发展规律不同,如军人与军队,球员与球队,学生和学校。

(5)系统和要素存在着功能的转化,要素的功能可以通过系统的结构与法则作用转化为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功能也可能有某些要素分担,如军人的科学知识、操作技能等通过军队系统的建制、指挥程序等转化为军队的作战能力,当然,军队的特殊功能可能又某些军人来承担。

(6)系统和要素是相对的,如某地区一家集团公司,它由十几家公司所组成,而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或小公司所组成,于此系统概念是相对。

元素与系统、要素的区别是:

(1)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本质特征是具有基原性,相对于给定的系统他是不能也无需再细分的最小组成部分,元素不具有系统性,不讨论其结构问题。

(2)子系统进行分析时,不需要,有时也不可能对元素在进行细分,如一个企业的生产问题,企业由不同的部门所组成,不同部门由功能不同的小组所组成,每个小组由不同的人组成,人是企业系统的元素,不必要也不可能对人进行细分。

4、系统有许多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系统整体性、涌现性、层次性和成长性,以及系统整体性与系统涌现性的差别。

【答案要点】

整体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不同要素依据一定逻辑要求构成的整体,而决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凑合,或者说这些这些要素的不相关的堆积。如球队各球员

不仅打好自己的位置,还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和默契的相互配合能力,如果把每位置表现最佳,但平时不曾在一起训练的球员组成一个球队,其不一定是最好的,原因是各人没有很好的默契和合作,所制定的战略战术与各个位置队员所具有的能力是否匹配,对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球队整体作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涌现性:它表现在系统整体功能质的差异,即各部分结合组成一个整体后,就会产生整体具有而各个部分原来没有的某些东西。如“三个诸葛亮,顶个诸葛亮”。

层次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初步分解,分成次级、次次级等分系统、子系统、直至元素,形成一系列的排列次序。如行政系统的典型金字塔结构。

成长性:任何系统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孕育期、诞生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老期和更新期。如一个企业的发展,从诞生、发展到成熟,如果不在产品技术、产品市场方面不断改进、完善,或开辟新领域,那么就将面临破产倒闭的结局。

整体性与涌现性的区别是:前者放映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功能数量上的差异,而后者表现在质的差异,即涌现出系统没有的功能和性质。

5、什么是开放系统?系统为什么开放?

【答案要点】

开放系统指的是与外界环境至今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流动与交换的系统。

因为系统开放是动态的,“活的”,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就可以增强活力,焕发青春。

6、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区分系统与环境?为什么要重视系统的环境?

【答案要点】

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的事物的集合,我们可以通过此来区分系统和环境。系统环境是系统生存的土壤,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系统复杂性的重要根源。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生存,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系统健康地发展。

7、什么是闭环系统?它与封闭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

闭环系统是具有反馈的系统,反馈是在开放系统出现的,所以前者是开放系统,因此它与封闭系统的区别是: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流动与交换,若存在是开放系统,不存在是封闭系统。

8、请举例说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与系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的集合称为该系统的环境。系统环境只能是相对的意义上确定。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又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延续、演化,不存在没有环境的系统。

系统功能与系统结构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构成系统结构的要素不同,系统的功能便不同;构成系统的要素相同,但连接方式、排列次序不同,系统的功能也不同。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构成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不同,也可获得相同的功能。

另外,由于环境不同同一结构的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功能是系统在外部环境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环境不同,功能当然不同。

9、系统目标是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请举例说明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目标的重要性不同。

【答案要点】

系统目标是多样性的,如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目标,这些方方面面的目标组成了系统的目标体系;且各子目标的权重不一样,即重要性不一样,或者是对总目标的贡献不一样,对管理者来说,了解目标体系中各子目标的权重有利于工作重点地选择。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域的变化,各子目标的权重也是变化的,这与系统的发展性相对应,除了系统发展本身因素之外,权重变化外在原因是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第三,系统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系统目标不仅权重是变化的,有时目标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即增加和减少某些方面的指标。

10、由于系统工程研究者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导致对系统工程的定义相差较大,你是怎样理解系统工程的?

【答案要点】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系统工程:

(1)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方面

(2)从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3)从系统工程要解决问题的手段

(4)从系统工程研究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可以从以上四合方面理解系统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系统工程系统是指开发和改造系统的规划、计划、设计、研制、生产、安装、运行等阶段所涉及的思想、程序、方法等的总和。狭义系统工程是指对系统进行分析、综合、仿真、优化等比较理性的技术。

11、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答案要点】

系统工程的特点是:

(1)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方面,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性角度去分析、组织和管理它。

(2)从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来说,可以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尤其是大规模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研究更能体现出系统工程的优势。

(3)从系统工程要解决问题的手段来看,是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4)从系统工程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来说,无非是使系统达到“最优的开发、最优的设计、最优的管理和最优的运行”。

系统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除了在哲学、系统科学等方面获得思想方法的源泉以外,同时也因为分析和处理各类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诞生和成熟得到支持,如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支持。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

12、为什么说“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答案要点】

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例,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包括软件管理,就是城市的交通组织、城市的交通管理、市民的参与、城市交通的合理引导。同时,它还包括很多硬件建设。比如说城市道路的设计、城市道路设施的完善情况,有一些城市的道路不完善,交通组织也有困难。

13、为什么说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答案要点】

复杂系统表现出具有很多层次,而且每个层次都呈现系统的复杂行为;甚至可能还有意识活动参与到系统中。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物理世界中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安全关系和利益的全球化、多级化的复杂的世界格局,已经全面映射到开放的互联网体系中,由此形成了一个社会、技术一体化的复杂巨系统!其表现是不仅构成因特网的子系统非常多,还表现出系统中的层次很多,有的层次结构及运行规律尚不十分清楚,或很不清楚,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决不是各子系统功能和行为的简单叠加或复合。

14、社会经济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要对它进行研究需要了解它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社会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

社会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

(1)遵循因果规律。如地区的文明程度建设,它不仅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与地区的教育、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有关,还与当地居民的素质密切相关,故若要进行分析建设则要弄清楚这些因素的因果关系。

(2)具有多重反馈。如人口总数的增加,使劳动人口数量增加,相应的GDP 增加,GDP的增加课时科学教育费用增加,导致人们受教育水平升高,从而提高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减少计划外生育,使人后增加量降低。

(3)存在反直观性。如烟酒的价格问题,因为烟酒的生产和销售采用许可证支部,根据正常的推理,烟酒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国家税收的提升,但如果超出太多,消费者则会采取不同的对策(如戒酒、戒烟或降低消费量等),如果不能正确预测这些对策的后果,只是根据常规的思维去计算改政策的效果,那么该政策的后果可能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想。

(4)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如社会经济系统的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研究,如何合理的安排开放、治理资金,如何合理安排工业、农业、交通的投资比例,如此个元素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5)存在时滞效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很好地体现。

(6)存在大惯性。如“习惯势力”。

(7)不适合做直接试验。如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不能把青少年作为实验对象,探讨不同教育方法的效果,更不能从个别案例出发,推行某种所谓有效的青少年教育方法。

(8)因果有时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如“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的策略就是充分考虑因果空间分离的情况提出的。

1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与系统工程有什么关系?

【答案要点】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科学发展观的特点阐述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习题与思考

1.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研究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观点?并叙述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观点:

(1)整体观点:是把系统内部所有要素看成一个整体,整个系统要对所有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子系统的能动作用,要把系统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

(2)综合观点:是指人们在研究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方方面面,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层次观点:是指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4)价值观点:是指人们在设计系统时,应该考虑系统的投入与产出;

(5)发展观点:是指人们在解决和处理问题时,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

2、当一个企业遇到困难时,某些企业领导人往往会产生甩包袱的想法,即辞退职工以减轻企业负担,你能否用系统的基本观点来分析这种做法?

【答案要点】

这种作法违背了系统基本观点中的整体观点和综合观点。作为一个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努力协调使之发挥最大的能动效应。

3、当你碰到一大堆问题是,你将如何应对?并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

人们在处理一大堆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应该要有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抓住主要矛盾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另外还要学会整体观点、层次观点和综合观点等。

4、为什么要研究方法论?它对人们研究、思考、处理问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

方法论告诉人们如何去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问题的研究,但不能详细说明如何进行一项具体的个别的研究,因为每一项研究都有其特殊性。针对硬系统,霍尔提出了三维结构理论,对于软系统,切克兰德提出了调查学习模式,而对于与人关系密切的社会经济系统,顾基发教授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方法等。

5、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结构是什么?逻辑维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要点】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结构是专业维、时间维、逻辑维。

逻辑维包括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

6、霍尔系统工程方法与切克兰德的系统工程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

【答案要点】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主要用于处理良结构系统,因为良结构系统一般便于观察,便于用数学模型描述;而切克兰德方法主要应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因为不良结构系统加入了人的判断和知觉。

7、什么是结构性问题?什么是非结构性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

结构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系统可分为良结构系统和不良结构系统,围绕着这两者阐述的问题就是结构性问题。

8、什么是物理?什么是事理?什么是人理?为什么要把“协调关系”作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核心?

【答案要点】

物理是象征本题论的客观存在,包括物质及其组织形态;物理是阐述自然客观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定律;物理是物质运动和技术作用的一般规律;物理是指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中可以并应该由自然科学、工厂技术描述的层面。

事理是人们半好事情应该遵循的规律;是帮助人们有效处理事情的方法;是管理者介入和管理事务的方法;

人理是关注、协调系统中所有团体相互之间的主观关系;是把组织在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方法;是研究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学习的技巧。

关系协调是整个系统工程活动的核心。因为在处理问题时,由于不同的人的知识不同、立场不同、利益不同、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案往往哪个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往往需要调节。

9、什么是综合集成方法?请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工程技术层次的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要点】

综合集成的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以人为主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

工程技术层次的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步骤个要点如下:

(1)收集资料,调用数据;

(2)约集专家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系统的可能走向形成经验性假设,确定需要建模思想;

(3)以经验性假设为前提,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4)以数学模型为基础,把数据和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

(5)专家对仿真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系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6)对系统模型进行修改,调整有关参数,再上机做仿真模拟实验,再将新的结果交给专家分析,如此反复循环,直至结果与专家的意见基本吻合为止。

10、螺旋式推进的系统方法是一种综合集成方法,它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科学方法论,从哲学角度讲,它综合了还原论、混沌理论、构成论和生成论,认为事物是由本原在构成的约束下经过螺旋式推进形成的,事物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分析,解决问题都是遵循这一规律;螺旋式推进方法论具有迭代和演化的特征,其主要内涵是简单和复杂的对立统一。

第四章《系统建模方法》习题与思考

1、为什么要建立系统模型?一个适用的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因为在立模型的基础上,就可以对系统进行定性的.定量的或者定性与定量想结合的分析,找出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最终才能研究出我们需要的结果。一个适用的系统模型主要特征有:

(1)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

(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2、系统模型与原形.系统模型与数学模型.系统模型与计算机模型最大的区别在哪?请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

系统模型是原型的反映,数学模型是系统模型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如产出模型进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预算.提高预测决策的效率。计算机模型是指用计算机程序定义的模型,对于那些无法用真实的实验检验的复杂系统的计算实验是唯一的可用的实验监狱手段如三峡工程。

3、系统模型有那些种类?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分类方法和相对应的系统模型的名称。

【答案要点】

按照模型的形式来分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按照模型的相似程度分类有同构模型和同态模型。按照模型的结构特征来分可以分为形象模型、模拟模型、符号模型、数字模型和启发模型。按照对象的了解程度分类有白箱模型、黑箱模型、灰箱模型。

4、对系统模型有那些基本要求?系统建模主要有哪些方法?请风别说明这些建模型的适用对象和建模思路。

【答案要点】

系统模型的要求是:(1)可行性;(2)精确性;(3)简明性

建模的主要方法:(1)推理法;(2)实验法;(3)统计分析法;(4)混合法;(5)类似法。

推理法适用“白箱”系统,实验法适用“黑箱”或“灰箱”系统等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统计分析法适应那些不允许进行直接进行实验观察的“黑箱”系统,混合法是上面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类似法适用那些内部结构性质很清楚但是模型的数量描述和求解却有难度的系统。

5、要建立高质量的模型,建模人员应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答案要点】

需要注意:(1)掌握系统的基本性质;(2)手头上要有足够多的经典模型和常用模型;(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住系统特征;(4)理解、协商建立模型的要求和功能;(5)结合实际状态和经典模型,产生新的模型。

6、什么是投入产量模型?它在经济管理中有什么用处?

【答案要点】

投入产量模型就是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还为其他复杂系统研究提供思路。它从经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数量关系,确定达到平衡的条件,可以利用与经济管理的研究。

7、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什么是间接消耗系数?什么是完全消耗系数?

【答案要点】略

8、设某地区的经济分为工业.农业和其他生产部门,其拖如铲除表1所示。

(1)试求直接消耗系数;

(2)试求完全消耗系数;

(3)如果计划期农业的最终产品为350亿元,工业为2300亿元,其他部门为450亿元,请计算出各部门在计划期的总产品分别为多少亿元?

表1 某地区的拖如产出表(亿元)

解:(1)直接消耗系数表

(2)略

(3)总产品分别为,农业630亿元,工业4090亿元,其他639亿元。

9、某钢筋车间制作一批直径相同的钢筋,需要90根长度为3米的,60根长度为4米的。已知所下料长度为10米。问如何下料最省?请建立解决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题意分析

4 4 2

4 3 3

j

minW=X1+X2+X3

2X1 + 3X3 ≥90

2X1 + X2≥90

Xi ≥0,i=1,2,3

解得:X1=8,X2=45,X3=0

Xi ≥0(i=1,2,3, (6)

10、某卫星测控站每天至少需要如表2所示的干部值班。

表2某卫星测控站所需值班人员

每班值班的干部在班次开始上班,连续工作8小时。测控站首长需要确定每个班次应派多少干部值班,才能既满足需要有使每天上班的干部人数最少,请帮助建立解决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2、解:设Xi为第i班次派的干部数(i=1.2.3.4.5.6)Z为总数。

minZ=X1+X2+X3+X4+X5+X6

X1≥60

X1+X2 ≥70

X2+X3 ≥60

X3+x4 ≥50

X4+x5 ≥30

X5+x6 ≥30

11、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建模方法是改善.提升模型的重要方法,请你谈谈如何改善和提升升学模型(一般高等数学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组成)。

答:略

第五章《系统分析方法》习题与思考

1、什么是系统分析?它与系统工程的关系如何?与系统建模关系如何?

【答案要点】

系统分析是一门由定性,定量方法组成的为决策者提供正确决策和决定系统最优方案所需信息和资料的技术。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在系统工程出来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计划,研制和营运问题时必须经过的逻辑步骤。

2、举例说明系统分析在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答案要点】

首先,人们面临得系统大多是开放性系统,通常情况下都与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作用。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事物间

的联系日趋复杂,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各种大系统,这些大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它们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频繁的物质,能量和消息的交换作用,从而构成环境约束。

其次,系统通常是由许多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如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平行关系以及纵横交叉的相互关系等。

再次,系统分析也是系统建立和系统改造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她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使系统开发,改进计划得以实现。

3、以向决策者提供某项工程项目的决策为例,阐述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和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主要步骤:

(1)明确问题和确定目标

(2)收集资料,确定因素及边界

(3)建立系统分析模型

(4)对各方案进行仿真计算

(5)综合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基本原则:

(1)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

(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3)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系统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系统无法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信息和人际关系的总称。确定环境因素就是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通过考察环境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找出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环境要素的集合,即划定系统与环境的边界。

特征:系统与环境之间应有一个界线。系统与环境是:“内外有别”的。环境有层次性和结构性。

6、系统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

系统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1)物理技术环境

物理技术环境是指由于事物的属性所产生的联系而构成的因素和处理问题中的方法性因素,具体包括的因素:

①现在系统运行中的现状和有关知识。

②技术标准

③科技发展因素的预测

④自然环境

(2)社会人文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是指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和把人作为个体考虑的小范围的人文因素。

(3)经济管理环境

①外部组织机构

②政府政策作用

③产品系统及其价格结构

④经营活动。

主要的方法:

(1)PEST分析法,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2)SWOT分析方法,SW是指系统内部的优势和劣势,OT是指外部环境存在机会和危胁。

7、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如何产生系统的目标方案?

【答案要点】

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包括:

(1)总体目标和分目标;

(2)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

目标方案的产生方法:

(1)头脑风暴法,步骤:1,准备工作;

(2)召开会议;

(3)要注意功能定义和表现方式;

(4)提方案;

(5)对方案作评价;

(6)头脑写照法,又可以分为:

小卡片技术,步骤:邀请5~10人参加,他们把对于某个问题的意见写在小卡片上,在提问后先粗略的按不同的基本思想对小卡片加以整理,然后再在粗略分类的基础上按各种关系继续进行详细整理。

635法,过程:

(1)选定6位参加者

(2)每个参加者在五分钟之内把三个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写在一张小纸上

(3)把写完方案的纸条依次传给下一个参加者

(4)每一个参加者在从上一位参加者那里得到的纸条上再写不相同的三个解决问题方案。

(5)现在,在每一张纸条上已经有六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将纸条传给下一个参加者。这个过程在三十分钟以后结束。

8、

【答案要点】

系统结构是指事物(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即包括哪些部件(元素),这些部件(元素)通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系统整体,以及元素和它们间的关联,对系统整体性有什么影响。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是不可分割的

9、

【答案要点】

系统结构分析主要内容:

(1)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是指事物(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即包含哪些部件(元素),这些部件(元素)通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系统整体,以及元素和它们间的关联对系统整体性有什么影响。

(2)系统结构与功能:

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是不可分割的。

(3)系统要素分析:

系统要素的分析主要是对系统产生较大作用的分析,哪些要素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同类系统中是不是存在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这是系统要素分析的首要问题。

(4)系统相关性与阶层性分析:

系统相关性分析,要素集实现系统目标的作用取决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系统的属性不仅即决于它的组成要素的质量和水平,还取决于要素间因保持的关系;

系统阶层性分析,系统的阶层性关系分析主要是针对大多数系统都具有多阶层递阶形式而进行的,系统阶层性分析主要解决系统分层数目和各层规模的合理性问题,即解决层次的纵向和横向规模的合理性问题。

(5)系统结构整体性分析:

系统整体性分析是结构分析的核心,是解决系统整体协调和优化的基础,整体性分析是综合要素集,关系集,层次性分析结果,以整体最优为目的的协调。

软件工程导论基础试题

一、填空 1、计算机软件不仅仅是程序,还应该有一整套(文档资料). 2、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工作阶段是(需求分析)阶段。 3、(快速原型)模型的基本特性是“快速”和“容易修改”。 4、信息流的类型主要包括(事务流)和(变换流)。 5、(判定表)适用于表示多重嵌套的条件选择。 6、我们通常采用的调试途径包括(蛮干法,回溯法和原因消除法)。 7、程序流程图中的箭头代表(控制流) 8、内聚程度较低的是(偶然)内聚。 9、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10、可行性分析至少应从(经济,技术,操作)三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 1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 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开发。

12、在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中,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设计。数据 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分别对应于系统开发中的(总体设计)和(需求分析 )阶段,而数据库的物理与模块的(详细设计)相对应。 13、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高),模块的独立性就越(低) 。 14、要把数据流图转换成软件结构,必须首先研究数据流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事务 流和变换流两类。 15、动态测试方法中,根据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不同,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16、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前一般要经过以下四步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 试和系统测试).对一些关系重大的系统,交付后并不立即投入生产性运行,还要经过 (平行运行)阶段

17、驱动模块的作用是用来模拟被测试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它只完成接收测试数 据,并把这些测试数据传送给被测试的模块,并且接收测试模块的(结果) 并输出。 18、桩(存根)模块用来代替被测试模块(所调用的模块),它的作用是返回被测试模 块所需信息。 19、软件结构是以(模块)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20.软件维护的内容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二、选择 1.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应该包括(D )。 A、软件设计的依据 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软件验收的依据 D、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软件测试方法中的静态测试方法之一为(A )A.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B.黑盒法C.路径覆盖D.边界值分析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二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今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 3、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中。 A.外存 B.内存 C.A和B D.扩展内存 4、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5、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6、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 优先数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8、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 优先级法 9、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0、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法 B. 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1、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 B. 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 D. 存储和设备管理 12、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3、当作业进入完成状态,操作系统(). A.将删除该作业并收回其所占资源,同时输出结果 B.将该作业的控制块从当前作业队列中删除,收回其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操作系统教程_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首页入门学 习 程序 员 计算机考 研 计算机电子书 下载 硬件知 识 网络知 识 专业课程答案 下载 视频教程下载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第二章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b;S4=w:=c+1; 8.试说明迚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完整版)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

2 . 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0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0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0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5 .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 ?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 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11 . 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20 .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5 ?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 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 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第二章进程管理 2.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趋图: S仁a : =x+y; S2=b : =z+1; S3=c : =a - b ; S4=w : =c+1;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 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 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11 .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T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T就绪状态:时间片用 完;(3)执行状态T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T就绪状态:I/O完成. 19 ?为什么要在OS中引入线程? 答: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则是为了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

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 “练习与思考”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 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 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高速缓存(Cache),它们大多由硬件控制。Cache的速度很快,它们放在CPU内部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但Cache的成本很高,容量较小。 内存(或称主存),它是存储器系统的主力,也称作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可以直接存取内存及寄存器和Cache中的信息。然而,内存中存放的信息是易变的,当机器电源被关闭后,内存中的信息就全部丢失了。 磁盘(即硬盘),称作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它是对内存的扩展,但是CPU不能直接存取磁盘上的数据。磁盘上可以永久保留数据,而且容量特别大。磁盘上数据的存取速度低于内存存取速度。 磁带保存的数据更持久,容量更大,但它的存取速度很慢,而且不适宜进行随机存取。所以,磁带设备一般不能用做辅存。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文件系统的后备,存放不常用的信息或用做系统间传送信息的介质。 (2)装入程序的功能是什么?常用的装入方式有哪几种? 装入程序的功能是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分配策略,将装入模块放入分配到的内存区中。 程序装入内存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B ) A.瀑布模型 B.喷泉模型 C.螺旋模型 D.增量模型 2.从实用角度看,数据规范化程度在大多数场合选用第( C )范式。 A. 1 B.2 C.3 D.5 3.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是( A )。 A.项目值得开发否 B.争取项目 C.开发项目 D.规划项目 4. 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 D )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偶然内聚 D.功能内聚 5.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 B ) A. 软件工程 B. 软件危机 C. 软件周期 D. 软件产生 6.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7. 完整的软件结构通常用( B )图来表示。 A. IPO 图 B. HIPO 图 C.PAD 图 D.DFD 图 8. 在白盒法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中( A )是最弱的覆盖标准。 A.语句 B.路径 C.条件组合 D.判定 9?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C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10. 在数据流图中,圆代表( C )。 A.源点 B.终点 C.加工 D.模块 11. 模块内聚度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程度越( B )。 A.松散 B.紧密 C.无法判断 D.相等 12.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黑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B )。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1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 ( C )是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 方法 B.Coad 方法 C.UML 语言 D.OMT 方法 14.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定义出要开发的软件系统是( C ) A.如何做 B.怎么做 C.做什么 D.对谁做 15.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C ) A.筛选法 B.迭代法 C.逐步求精法 D.递归法 二、填空题 1.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 程学方法分别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 )和事务流。 文档 ) 。 ( 重复 )三种结构。 自顶向下 的集成测试方法,对软件结构中下层使 6. 软件维护包括 (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7. 面向对象方法学建模得到的三个基本子模型是 (对象建模 ) .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8. 复杂大型问题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主题 2. 数据流图中信息流的类型有(变换流 3. 软件的定义是:软件 =程序+数据+ 4. 经典结构程序设计包括顺序、选择和 5. 集成测试时对软件结构中上层使用 用 ( 自底向上 ) 的集成测试方法。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2知识分享

2. 进程和线程的管理 例题解析 例2.2.1 试说明进程和程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解进程和程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进程则是程序及其数据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是一个动态的集合。离开了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同一程序在计算机上的每次运行将构成不同的进程。程序可看作是电影的胶片,进程可以看作电影院放电影的过程。 一个进程可以执行多个程序,如同一个电影院的一场电影可放映多部影片。 一个程序可被多个进程执行,如同多个影院同时利用一个电影的胶片放映同一部电影。 程序可以长期保存,进程只能存在于一段时间。程序是永久存在的,而进程有从被创建到消亡的生命周期。 例2.2.2 举例说明多道程序系统失去了封闭性和再现性。 解例如,有两个循环程序A和B,共享一个变量N。程序A每执行一次时,都要做N:=N+1操作;程序B则每执行一次时,都要执行print(N)操作,然后再将N的值置成“0”。程序A 和B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同时运行。假定某时刻变量N的值为n,可能出现下述三种情况:N:=N+1 在print(N)和N:=0之前,此时得到N值变化过程为n+1、n+1、0; N:=N+1 在print(N)和N:=0之后,此时得到N值变化过程为n 、0 、1; N:=N+1 在print(N)之后和N:=0之前,此时得到N值变化过程为n、n+1、0。 所以,在A、B程序多次执行过程中,虽然其每次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都相同,但每次得到的结果却不一定相同。 例2.2.3 为什么将进程划分成执行、就绪和阻塞三个基本状态? 解根据多道程序执行的特点,进程的运行是走走停停的。因此进程的初级状态应该是执行和等待状态。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占用处理机执行程序,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正在等待处理机或者等待其它某种事件的发生。但是,当处理机空闲时,并不是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都能放到处理机上执行,有的进程即使分配给它处理机,它也不能执行,因为它的执行的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将等待状态的进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放在处理机上就能立即执行,这就是就绪的进程;另一部分是仍需等某种事件发生的进程,即使放在处理机上也不能执行的进程,这就是阻塞进程。 例2.2.4 进程的挂起状态与进程的阻塞状态和就绪状态有何异同? 解相同点是它们都没有占用处理机。不同点是挂起状态的进程是处于一种静止状态,不会参与对资源的竞争,在解除挂起之前,进程不会有新的资源要求,也不会有占用处理机的机会;阻塞状态和就绪状态的进程均处于活动状态,它们都有获得处理机的机会,都可能有新的资源要求。 例2.2.5 两个并发进程P1和P2的程序代码在下面给出。其中,A、B、C、D和E均为原语。 P1: begin P2: begin A; D; B; E; C; end end 请给出P1、P2两个进程的所有可能执行的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汁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批处理系统(batchprocessingsystem):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由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timesharingoperationsystem):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进程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独立性。 实时系统(realtimesystem):在被控对象允许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实时信息分析处理速度要比进入系统快、要求安全可靠、资源利用率低。 3.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 (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 1 .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 .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7 .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12 .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 1 )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 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 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 .OS 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试题库完整

a(1)在软件工程中,白盒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方法将程序看作是 A) 路径的集合 B)循环的集合C)目标的集合D)地址的集合 c(2)在下述哪一种测试中,测试程序的设计者必须接触到源程序 I.功能测试Ⅱ. 结构测试 A)均不须B)只有ⅠC)只有ⅡD)Ⅰ和Ⅱ a(3)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A)确认测试B)集成测试C)验证测试D)验收测试 c(4)下述陈述中,哪一个不是软件健壮性的度量指标? A)失败后重新启动所需的时间B)引起失败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D)失败前的平均工作时间D)在一次失败中数据恶化的概率 b(5)对软件是否能达到用户所期望的要求的测试称为 A) 集成测试B) 有效性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 a(6)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A)变换流和事务流B)变换流和控制流 C)事务流和控制流D)数据流和控制流 d(7)软件需求说明书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文件,下述哪个(些)是其应包含的内容 I.数据描述Ⅲ. 模块描述 II.功能描述Ⅳ. 性能描述 A)ⅡB)Ⅲ和ⅣC)Ⅰ、Ⅱ和ⅢD)Ⅰ、Ⅱ和Ⅳ (8)软件测试一般分为三类,即 I.静态测试Ⅱ. 动态测试Ⅲ. 正确性测试 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进行测试,应属于 A)ⅠB)ⅡC)Ⅰ和ⅡD)Ⅲ (9)模块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度量____,耦合性是度量____。 A)模块间联系程度B)模块的功能强度 C)信息隐蔽程度D)模块的复杂程度 (10)软件设计中一般将用到图形工具,下述哪种(些)工具可用作设计的图形工具 I.结构图Ⅱ. 实体关系图Ⅲ. IPO图 II.Ⅳ. 流程图Ⅴ. N-S图 A)Ⅰ和ⅡB)Ⅲ和ⅣC)Ⅰ、Ⅲ、Ⅳ和ⅤD)全部 A (2)C (3)A (4)C (5) B (6)A (7)D (8)B (10)C (11)试判断下列论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I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III.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基本类似 A)ⅠB)ⅡC)ⅢD)Ⅰ和Ⅲ (12)软件的有效性测试是验证软件的运行是否达到用户的期望,用户的期望应体现于A)详细设计报告B)软件需求说明书 C)总体设计报告D)有效性测试要求 (13)软件设计中的软件过程其主要描述的是 A)模块间关系B)模块操作细节 C)模块控制方法D)模块类型 (14)软件测试是软件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列哪个(些)是软件测试的任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练习题(一) Ⅰ问答题 1. 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方便性与有效性。 2. 试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它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 答: 与硬件的关系:操作系统是位于硬件层上的第一层软件,它直接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提高了硬件的利用率。。 与其他系统软件的关系: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但它不同于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它为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提供接口。应用软件要使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方可方便使用计算机。 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操作系统是为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3. 试论述操作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平台上的虚拟计算机系统。 答: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即使其硬件功能再强,也必定是难于使用的。而实际呈现在用户面前的计算机系统是经过若干层软件改造的计算机。裸机位于最里层,它的外面是操作系统,经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管理功能和方便用户的各种服务功能,将裸机改造成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又称之为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是概念上和逻辑上的计算机,不是物理上的真实计算机。 4.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哪些基本功能与基本特征? 答:操作系统是位于硬件层之上,所有其它软件层之下的一种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提供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 5. 请叙述并发和并行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程序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执行,是宏观上的同时。而并行性是从硬件意义上考虑,是不同硬件部件(如CPU与I/O)在同一时刻的并行,即微观上,多个程序也是同时执行的。 6. 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 在操作系统中使用这种技术有什么好处? 答: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若干道已开始运行尚未结束的程序,它们交替运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从而使处理机得到充分利用。 好处: ①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各道程序是轮流占用一个CPU,交替地执行。 ②改进了系统的吞吐量(系统吞吐量是指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总工作量)。 ③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使CPU与I/O并行工作。提高CPU、设备、内存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1 1.单项选择题 (1)大中小型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A、CPU B、存储器 C、系统总线 D、通道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批处理系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系统 B、批处理系统具有批处理功能,但不具有交互能力 C、分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无须人为干预的系统 D、分时系统即具有分时交互能力,又具有批处理能力 (3)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 A、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接口 B、对用户的命令作出快速响应 C、作为服务机构向其它站点提供优质服务 D、防止有人以非法手段进入系统 (4)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优良性和分配性 D、灵活性和分配性 (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B、在一台处理器上并行运行多个程序 C、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6)以下关于并发性和并行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C、并行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进程,并行性是指程序 (1)B (2)B (3)A (4)B (5)D (6)B 2.填空题 (1)微机是以总线为纽带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2)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往往把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把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3)在分时系统中,若时间片长度一定,则用户数越多,系统响应时间越慢。 (4)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分解问题成为子计算并使之在系统中各台计算机上并行执行,以充分利用各计算机的优势。 (5)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网络通信、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3.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发性 (2)什么是批处理系统,衡量批处理系统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及时性 (3)试述分时系统的原理及其特性。时间片原则交互性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b; 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10.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3)进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13.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 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 (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 (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 (3)进程状态信息 (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 14.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5.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6.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2)申请空白PCB;(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5)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终止后重新调度。(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有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部分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 一、3、10、15、23、27、35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主要作用 (1)服务用户—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区别。 (1)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2)被调用的代码位置不同; (3)提供方式不同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有什么特点?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并执行交替计算的方法。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 (1)可以提高CPU、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2)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数目增加; (3)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并行性,使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CPU之间均可并行工作。 23.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请简单叙述之。 (1)处理器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文件管理; (5)联网与通信管理。 27.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 内核是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内核态,具有直接访问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和所有内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35.简述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资源复用技术。

系统中相应地有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资源是宝贵和稀有的,操作系统让众多进程共享物理资源,这种共享称为资源复用。 (1)时分复用共享资源从时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2)空分复用共享资源从空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 二、2、5 2、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 (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等待。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至200ms间(见 图中有色部分)。 5、答:画出三个作业并行工作图如下(图中着色部分为作业等待时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一.选择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A、控制流B、数据流C、程序流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 A、瀑布模型 B、对象模型 C、螺旋模型 D、层次模型 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C) A、分析阶段 B、设计阶段 C、编码阶段 D、测试阶段 二.填空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解析]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如人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文件、设备等,表达了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解析]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然后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其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解析]渐增式测试法有自顶向下结合和自底向上结合两种组装模块的方法,其中自顶向下集成是构造程序结构的一种增量式方式,不需要编写驱动模块,只需要编写桩模块。它从主控模块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层次结构,以深度优先或宽度优先的策略,逐步把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解析]在基本路径测试中,以详细设计或源程序为基础,导出控制流程图的拓扑结构——程序图,在计算了程序图的环路复杂性之后,确定只包含独立路径的基本路径图,其中独立路径是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解析]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它与高级语言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操作灵活,可以直接作用到硬件的最下层,完成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工作等,是能够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直接控制硬件设备的唯一语言。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解析]JSP方法是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它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引入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将冲突部分分隔开来,建立多个程序结构,再利用中间文件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解析]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包括模块的算法和使用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等。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软件问题)报告。 [解析]在软件维护的流程中,第一步就是制定维护申请报告,也称为软件问题报告,它是维护阶段的一种文档,由申请维护的用户填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