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_省略__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_王菲

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_省略__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_王菲

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_省略__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_王菲
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_省略__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_王菲

当前中国影响主观性别角色态度的因素分析

——基于CGSS2010年调查数据

山东大学王菲吴愈晓

摘要:一直以来对于性别不平等的研究多是从人力资本或职业性别隔离的角度进行,原因的分析也不外乎“市场”或者“再分配权力”。文章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从主观意识方面着手分析了教育对于不同性别的人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是否存在差异,根据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加反对性别不平等;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性别不平等态度的转变有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女性表现更为明显;年龄大的女性更支持性别不平等。同时,文章还得出无论国有部门还是市场部门相对于农业劳动者的性别角色态度更自由,城市户口比农村户口更自由。

关键词:性别角色态度性别不平等刻板印象教育

The influcing factor analysis of gender role attitudes in current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gender inequality has been on for many years, and most of them we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or 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 T he causes were nothing more than the "market" or "redistribution of power". Using CGSS2010 survey data, from a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gender role attitudes of education in people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ages for men and women. With the results, the writer found: first, there are more women than men who are against gender inequality; second, the increase of school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to the changing attitude of gender inequality, which is more obvious for women; third, older women are more supportive of gender inequalities. Meanwhile, the article als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both state-owned sector and market sector have a freer attitude than the agricultural laborers towards gender roles, and the city accounts more liberal than rural households.

一、引言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由于大规模的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引发的人们对于妇女生存状况与发展前景的社会学思考及研究,这成为了女性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开始反对“以男性思想为主导、将女性看做是男性依附体”的传统观念。传统观点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妇女一直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如“被唤醒”、“被解放”、“被研究者”(沙莲香,1995),传统社会为男性和女性确定了固定的、相互分离的角色和位置,即男性在社会上拼搏,女性在家中养儿育女;在劳动性别分工方面,刻板印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智女愚”的思想深入其中,使得女性更多的是被分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在资源分配领域,传统的观念是以家庭为主要分析单位,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

存在,妇女的研究更多的也是被至于婚姻家庭中,并且本着“男性总是首先占据最好的位置,而女性只能永远在男性之后”的原则,资源的首要分配者是男性。然而随着社会与女性社会学的发展,对于性别角色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女性开始作为普遍性的意义存在,开始注意自身经验、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中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重新关注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程度(王金玲,2000)。

平等的性别角色态度的存在被更为普遍的接受,对这一现象原因的分析多是基于男女工资性别、职业方面的差异能用更具体、客观的数据反映男女的不平等,而主观性的研究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实证分析,这种转变对当今社会包括社会学理论、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也没有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性别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形成职业隔离和其他形式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形式的过程中,还是一种强大的、半自主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形象设计、行为方式的选择和对异性及家庭的态度,这些因素又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它的转变对整个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尝试着将这种性别的意识形态操作化,将其作为因变量,控制各种可能的客观因素做回归模型,从而分析影响性别不平等态度的主观因素。文章要回答的问题是:(1)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就业者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思想更加自由,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是否更倾向于支持男女平等?(2)不同性别的人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3)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乡之家对待性别平等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4)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背景下的人对于性别平等意识是否有差异?

二、理论基础

(一)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长期形成的、较固定的对男性和女性人格模式的划分(李春玲,1996)。做为生物人,男性和女性在出生时就带着生理性的差别,来到人世后被社会所训化,开始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过程将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及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尺度,进而影响其后期的行为、态度和选择。这样,社会化和内化便成了一种社会机制,一种社会性的装备,把生物人训化成社会人。

从人的特性上来看,男性和女性存在着生理上的差别,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他们都作为生物人存在,有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严,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然而,社会是由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构成,人们带着自身利益和追求参与其中构成了社会生活,形成了社会文化。因此,文化是作为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而起作用,带有人为的性质。这就使得现实社会生活中,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存在社会性的差异,并且有着各种关联性,这种关联构成了社会结构与功能体系中的性别关系(沙莲香,1995)。

这种在性别和性别角色上对男女不同的设计和态度,隐藏了男女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是基于两者在自然属性上的差别,而是在社会训化中被强化,性别不平等观念渐渐进入潜意识中,在意识深层起作用,在男女进入社会之后又会在劳动分工和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得到

运用,形成各自的阶级位置和社会地位,由此,男女不平等就会通过性别及性别角色方面转化为对女性的偏见或者性别歧视。而这种性别偏见给女性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包括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劳动力市场雇主的歧视等,反过来又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社会错觉,认为“女人天生比男人弱”,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形成了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使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得以延续。

(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性别角色态度的转变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中国的角色作用稳步上升,中国进入转型社会,国家和人民经历着从政治到经济、文化、心理的中大变革,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根据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开展,自然环境、人口、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也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影响了所有的社会成员,改变了他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市场转型对性别不平等的转变可以从两个主要组织中发现:劳动力市场和家庭。(李小云、林志斌,1999)在传统社会,当我们考虑发展收益的时候,往往只是注意到了经济指标——成本与利润。再将这一指标具体到微观水平考虑时,觉得是由于男女存在的性别差异影响了发展,于是将女性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进而使得传统社会学的分析单位也只是家庭,忽略了女性的家务劳动和雇佣劳动的经济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女性开始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她们从家庭中的中心人物变为社会生活中的参与人。在农村地区,妇女参加生产活动的领域也日益拓展,由过去单纯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到现在方方面面都有女性的参加(高小贤,1994);在城市地区,妇女开始在权力系统承担一定的职务,工作的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女性对劳动力市场参与程度的提高,女性同样获得劳动报酬,既增加了女性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改变了社会网络结构,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

(三)教育的启蒙作用

教育对于不平等态度有一种启蒙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容忍限度,进而向着更自由的方向发展。社会化的理论则认为,对各种现象更加包容的态度不是因为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是在学校教育以及工作场所等的日常教育中获得并且将其内化(Markus Hadler,2005;Michelle L. Dion and Vicki Birchfield,2010 转引自李俊、吴晓刚,2012)。从这一方面来说,教育对性别平等意识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得以推广,建国后,这种意识形态更是得到了政策和制度的提倡。在这种男女平等的意识指导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保障了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参与的比例增加。在近年,又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新型角色教育(沙莲香,1995)。这对传统性别角色态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开始对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进行反抗,反对传统中形成的“男强女弱”的思想,提倡更平等的性别观念。它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培养现代的、较为平等的性别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得自由的性别角色意识在社会中较为广泛

的传播开来。这种自由的性别意识不仅在女性中传播,同时,它通过社会互动等影响了全社会的成员,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这种共同的态度容易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新的意识。

三、研究假设

(一)部门、年龄、城乡差异对于传统性别态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不断推进各部门的转型和发展,而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可能还残留在国有部门,并且与更自由、更易接受新观念的非国有部门相抗衡。尽管,性别平等的观念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转播,但这并不一定会彻底消除传统的性别态度的影响。例如在国家行政人员中,女性的比例远小于男性,而在市场部门中,职位的竞选更多的是侧重于员工的人力资本,是一种相对自由化的竞争,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国有部门比非国有部门性别角色态度更传统。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更容易在老一代人身上体现,他们在接受社会变迁中产生新意识的速度比较慢,传统的观念在他们自身意识中的地位可能更加牢固。年轻一代则更多接受的是自由价值观的熏陶,因为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中国社会中的一大目标。这一主要研究在C. Brooks, C. Bolzendahl(2004)的文章中通过同期群的效应得到证实,因此,有理由提出假设:

假设2a:年龄较大的人更支持性别不平等态度。

假设2b:年龄越大的男性比年龄大的女性性别角色态度更传统。

同时,中国的现代化速度不一,教育水平在地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对于性别角色态度的差别。例如,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均落后于城市,而且很多农村地区是处于边缘地带,他们受到的现代化力度较小,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仍起着较大的作用。而城市的进步思想传播较快,他们会反对性别不平等。在考虑地区因素影响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户籍身份。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市场转型前,户口几乎可以限制各种资源的配置,包括意识形态的转变。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农村户口的人更支持性别不平等态度。

(二)刻板印象下的性别角色态度和教育的作用

男女出生后,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自然的被区分出社会性别角色,并且在进行社会化时接受的社会规范、行为方式和角色期待不同,性别不平等态度在潜意识中形成。尽管在教育的作用下,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是部分男性接受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家庭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期待女性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兼顾家务劳动,扮演好妻子与母亲的角色。因此,

假设4:男性比女性倾向于认同性别不平等。

女性在接受过自由的性别角色观念之后,开始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感到不满,产生了角色冲突,开始要求性别平等的“待遇”、地位的提高与婚姻的自由。教育对于女性来说,性别角色态度的转变作用更大,而对于男性来说效果不一定明显。

假设5a:教育有助于改善社会成员的性别不平等观念。

假设5b:教育对于提高性别角色态度自由的程度对女性的作用更强。

四、数据、变量及方法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0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该数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

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收集。数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内地城市和农村地

区抽取1161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经过本文的处理和选择,全国有效样本9199个。

因变量文章所分析的是对主观性别角色态度造成差异的因素,因此,所采用的因变

量是问卷中“社会态度”这一部分中的对五个主要问题的看法,问题有:1、男人以事业为重,

女人以家庭为重;2、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3、干得好不如嫁的好;4、在经济不景气时,

应该先解雇女性员工;5、夫妻应该均等分摊家务;答案选择主要有:完全不同意、比较不

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文章对于这五个问题的处理是将这五个问

题相加整合成为一个(完全不同意取值为1,比较不同意取值为2,无所谓同意不同意取值

为3,比较同意取值为4,完全同意取值为5,将这五个问题的取值相加,这样取值的范围

就变为5~25分)。1这样所有的问题就是分数越高表示越同意,越持有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

即支持性别不平等的观点;分数越低越不同意,越持有自由的性别角色态度。文章的因变量

是取值分数,为连续性变量,因此文章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模型)进行估计。

自变量性别,在本文的研究中,是一个核心自变量,虚拟变量(女性=1,男性=0)。

年龄,文章将年龄进行了对中(centering)处理,即将该变量转换成各年龄与平均年龄之差

(经计算,平均年龄为48岁);教育,用教育年限2来表示,是连续变量。单位类型,主要有

两类: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虚拟变量(国有部门为参照组)。户口,虚拟变量(城市户

口=1,农村户口=0)。

控制变量婚姻状况,虚拟变量(在婚=1)。收入,采用的是“个人去年全年总收入”

首先取收入的对数,再加入收入对数的平方。政治身份,虚拟变量(党员=1,非党员=0)。

表1:本文中所用2010年CGSS数据变量的描述性特征

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有效样本数性别(女=1) .510 .500 0 1 10642

10639

96

15.24318

年龄 47.837

婚姻状况(在婚=1) .831 .375 0 1 10601

10530

19

4.5850

教育年限 8.743

1对于问题5,若越同意,即得分越大表示越反对性别不平等,与其他问题所代表的意义相反,因此,将问

题5的答案选项的得分改成完全不同意取值为5,比较不同意取值为4,无所谓同意不同意取值为3,比较

同意取值为2,完全同意取值为1。

2 CGSS2010问卷中测量教育的问题是被访者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分析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换算,参照惯

例,换算方式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职高、技校、中专=13年,成人专科=14年,大学

专科=15年,成人本科=15年,大学本科=16年,研究生=19年。

政治身份(党员=1) .128

.334 0 1 10635户口(城镇户口=1) .480 .500 0 1 10629

收入的对数 8.392 2.9400 15.610 9435 单位性质

国有部门

非国有部门 .860 .140 .347 .347 0 0

1 1 1064210642加总后的因变量 13.914 3.600

5 25 10539

五、数据分析结果 表2:全国样本OLS 模型

性别角色态度 全国样本 模型一 全国样本 模型二 全国样本 模型三

全国样本模型四 性别(女=1) -0.729*** (0.075) -0.407*** (0.101) 0.795***

(0.159)

-0.740*** (0.074) 年龄(对中) 0.000 (0.003) 0.002 (0.003) 0.002

(0.003)

-0.013***(0.004) 婚姻状况(已婚=1)0.137 (0.096) 0.123 (0.096) 0.143

(0.096)

0.217* (0.097) 教育年限 -0.204*** (0.011) -0.199*** (0.011) -0.093***

(0.015)

-0.197*** (0.011) 政治身份(党员=1)-0.682*** (0.116) -0.734*** (0.116) -0.786***

(0.115)

-0.644***(0.116) 户口(城市户口=1)-0.432*** (0.090) -0.113 (0.113) -0.454***

(0.090)

-0.448* (0.090) 收入对数 0.104* (0.047) 0.113* (0.047) 0.142*

(0.047)

0.120** (0.047) 收入对数的平方 -0.015* (0.005) -0.016*** (0.005) -0.019***

(0.005)

-0.018*** (0.005) 单位性质(参照组:

国有部门)

非国有部门 0.199+ (0.112) 0.214+

(0.112) 0.217+ (0.111) 0.185+ (0.112)

性别与户口的交互 —— -0.669*** (0.142) —— ——

性别与教育年限的交互—— ——

-0.173***

(0.016)

——

性别与年龄的交互 —— —— —— 0.029***

(0.005)

常数项 16.40***

16.18***

15.34***

16.34***

样本量(0.212)

9199

(0.217)

9199

(0.233)

9199

(0.212)

9199

R2 0.129

0.132

0.140

0.133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 p < 0.1,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从表2的模型一中可以看出:男女对于性别角色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控制了其他变量

之后,性别的回归系数是-0.729,这表明女性更加支持性别平等,肯定了假设4;不同年龄

的人对于性别不平等这一观念没有显著的差异,否定假设2a;受教育年限对性别角色态度的

影响在0.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表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

性别角色态度分数就下降0.204个单位,也就是说,接受教育对于性别角色态度的转变具有

积极的意义,它有助于改善人们对于性别不平等的态度,肯定了假设5a;户口的回归系数为

-0.432,且为显著(p<0.001),表明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农村户口的人比城市户口的人更支持性

别不平等,肯定了假设3;单位性质这一变量表明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国有单位更支持性

别不平等的观点,肯定了假设1。

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性别与户口的交互,目的是检验性别角色态度的性别差

异是否受到户籍的影响。模型二显示,性别与户口的交互系数显著(-0.669,P<0.001),表

明性别差异程度确实存在城乡差别。性别变量的主效应系数为-0.407,并且在p<0.001上显著,

表明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农村户口的女性比农村户口的男性的性别角色态度得分低0.407

分。而城镇户口的居民当中,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得分比男性的低1.076分

(-0.407-0.669=1.076)。亦即是说,城镇居民的性别角色态度的性别差异程度更大,城镇女

性的性别角色态度最自由。

模型三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性别与教育年限的交互项,主要目的是检验教育对于

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态度的作用是否有差异。在加入交互项后,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p<0.001),这表明教育对于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它对女性性别角色

态度的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更大。具体来说,模型三中性别变量的主效应为0.795(p<0.001),

表明在低教育水平的群体(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体)当中,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

比男性的要保守,即更倾向于接受男权意识。而教育年限的主效应为-0.093,表明控制了其

他变量之后,教育程度不同的男性对于性别角色的态度有显著的差异,男性的受教育年限每

增加一年,他的性别角色态度减小0.093个单位(即受教育年限越长的男性,其性别角色态度越自由);而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教育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的作用是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性别角色态度减小0.266个单位(-0.093-0.173),表明女性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更加支持男女平等,教育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转变作用大于男性,肯定了假设5b,证实了教育对于“性别不平等”的启蒙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观点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开始进行反思与转变。

图1:教育影响性别平等观念的性别差异

图形1更能直观的反映教育年限对男性和女性两性改变主观性别不平等的差异现象:

当接受的教育年限在大约4年之前,女性更支持男女不平等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教育对于女性改变性别不平等态度的积极作用开始发挥,女性开始反对传统的性别不平等观点,且反对声音更强,强调男女平等。

模型四中加入了性别与年龄的交互项,为了检验年龄对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假设2b)。模型显示,性别的主效应系数为-0.740,并且显著(p<0.001),说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年龄处于均值(48岁)群体当中,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得分比男性低0.740分,即女性的态度更自由。年龄的主效应系数为-0.013,并且显著(p<0.001),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年龄每增加一岁,其性别角色态度得分下降0.013个单位。亦即是说,年纪越大的男性,其性别角色态度越开放,越强调男女平等。年龄与性别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表明年龄对性别角色态度的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对于女性而言,情况与男性刚好相反,年纪越大的女性,其性别角色态度越趋于保守,即更倾向于接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具体说来,女性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其性别角色态度得分增加0.016分

(-0.013+0.029)。这里的结果否定了假设2b。

图2:年龄影响性别平等观念的性别差异

从图形2中可以看出,越年轻的女性越反对性别不平等的观点,年龄较大的女性则持相反的意见,特别是大约35岁或更年长的女性,其传统的性别观点比男性还要强烈,这表明早前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社会文化对年龄较大的女性影响尤其显著,她们将“性别不平等”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原则,并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性别不平等的性别意识也渐渐进入潜意识中,在她们看来,女性就是或者应该处于男性的依附地位,在家中承担着“贤妻”、“良母”的角色。

六、结论及讨论

(一)结论

从上一部分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居民的性别角色态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无论是年龄大的女性还是年龄小的女性均比同年龄段的男性更加反对性别不平等;教育年限这一变量在四个模型中均为负,且显著,表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因变量的得分越小,更反对性别不平等;此外,性别与教育年限的交互项表明受教育年限不同的男性和女性对性别角色的态度不同,教育对女性转变“性别”方面的观点有更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性别差异造成的两性间就业机会、权力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上,男性比女性享有更多的资源,男女这种社会性别间的不平等通过社会化的手段代代相传,形成了性别角色态度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影响女性的发展和行为,从而成为女性发展的障碍。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的转型以及教育启蒙作用的发挥,先进的、积极的性别角色态度通过教育这一手段开始传播,女性开始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反抗传统的“男强女弱”思想,不满足于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或者只是处于丈夫的依附位置,并对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的潜在的歧视以及轻视女性价值的创造性感到不满,她们更早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而通过数据、模型显示,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女性的作用要更明显,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可以使女性否定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接受更现代、更开放、更平等

的性别角色态度,这对整个社会的性别歧视改善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年龄这一变量在前三个模型中均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是在与性别的交互项中显示出年龄越大的女性比年龄越大的男性更加支持性别不平等。过去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三从四德”的观点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是一种压迫,它通过传统的社会思想宣传以及各种社会化机构的教育使传统观念根治于男性思想之中,越是年龄较大的女性思想越是传统,反而去维护男性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思想来指导着自己的行动以及选择,认为女性就应该处于依附地位,在家庭中养儿助夫。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自由思想的传播以及教育的普及,年轻的女性意识到这种传统的观念对自己的不公、对自己生活的束缚和劳动力市场中的“迫不得已”,开始反对这种观念,并且这种反抗的力量大于男性。正如李春玲在她的一篇文章中也写道“自80年代初以来,在女性的家庭角色模式和女性性别形象等方面出现一种(由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引导的)回潮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是针对文革时期两性绝对趋同潮流的一个反动。”(李春玲,1996)。

户口对于性别角色态度的作用是显著的(p<0.1,p < 0.05),表明城市户口比农村户口的人更反对性别不平等,虽然现代化进程是在全国范围展开,但是在城市中速度更快,积极的思想传播范围更广,更加反对性别不平等。单位性质这一变量的显著差异表明,国有部门的人比非国有部门的人性别角色态度更传统。

控制变量中,婚姻状况不显著;党员身份在四个模型中对于性别角色态度均有较显著的差异,党员比非党员更反对性别不平等,党员在我国也可以称之为“政治精英”,之前的研究显示,这部分人不仅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其先赋性因素同样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他们接受现代化思想的意识更强、速度更快;个人全年总收入这一变量与性别角色态度成倒U型,且显著,表明首先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支持性别不平等,到达一定的收入后,开始下降。

(二)讨论

通过对CGSS2010年的数据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首先,性别不平等在社会中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年龄较大的女性中。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使得她们反而去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依附地位,没有正视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创造的价值,认为女性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在劳动力市场中,如果与男性的工作出现偏差,她们还乐意去接受“被辞退”的现实,这与传统性别角色态度在社会化过程中对其形成的刻板印象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其次,教育对于性别角色态度转变的意义是积极的,对于培养女性的平等意识作用更强,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教育在改变人们传统的性别观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其有助于两性平等、共同发展的自由性别角色态度观念的建立,能使人们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两性的社会化过程,使女性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摆脱在劳动力市场由于受到传统性别角色态度的歧视所带来的各种不平等待遇,给女性更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女性的阶层水平,也使男性更尊重女性的价值。

第三,在现代化的、自由的思想传播中,农村与城市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与市场转

型对两地作用的差异有较大关系。国家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使政策向农村倾斜,各种先进思想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角色态度。

文章从社会化形成的刻板印象到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冲击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主观性别不平等态度差异的因素,指出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在年龄较长的女性及农村中仍然存在,而现代化对于性别角色转变的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同时,高教育对于形成更平等、更自由、更现代化的性别角色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在侧面促进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有助于传统性别角色态度的转变。

参考文献:

高小贤,1994,《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春玲,1996,《性别观念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女性的职业发展》,《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俊、吴晓刚,2012,《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李小云、林志斌,1999,《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社会学研究》第5期。

沙莲香,《中国女性角色发展与角色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1995年第1版。

王金玲,2000,《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

Clem Brooks and Catherine Bolzendahl,2004,“The transformation of US gender role attitudes: cohort replacement, social-structural change, and ideological learn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pp106-133.

Markus Hadler , 2005, “Why Do People Accept Different Income Ratios? A Multi—Level Comparison of Thirty Countries .” Acta Sociological , vol. 48, no.2, 2005, pp. 131-154.

Michelle L. Dion and Vicki Birchfield , 2010,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ome Inequality and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54, no.2, pp. 315-334.

Paul R. Amato and Alan Booth, 1995, “Change in gender role attitudes and perceived marital qu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60 (February: 58-66).

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第109期PSYCHOLOGI C AL EXP LORATI O N第1期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 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 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 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类型;新性别角色类型;性别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64-05 1 问题提出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 Be m)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 m’s Sex Role I nvent ory)[2]。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3]。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4]、王学[5]、杨锦[6]、李少梅[7]。以上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的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一些研究者对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提出批评,很难发现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此,贝姆的BSR I的项目主要是正性形容词,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大。Spence编制了个人特征问卷扩大版(EP AQ),包括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负性特征量表,是对贝姆BSR I测量缺陷的完善。但Spence在EP AQ性别角色类型的划分标准上,并没有参照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8]。 2003年,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2 uels在应用EP AQ时,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成7种:男正(正性男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双正 (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双性化进行正性和负性区分是有意义的,性别角色类型引入负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进行划分具有较好的效度[9]。 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够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10]。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编制不仅在测量维度方面有新的贡献,而且编制的过程被试是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更适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 国内现有的双性化研究中,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较少,而且还没有采用CSR I 关于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而且国内已有的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中没有采用“大五”模型人格量表(NEO-P I-R)进行调查的。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 O-P I-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11]。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 A 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 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 A I的“人际关系性

贝母性别角色调查表

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 下面有60个形容词,请你将其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做比较。 按七点评分:1表示没有或几乎从未真正发生,7表示几乎总是这样,分数越高即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越高。当你完成下列题目时,请将各题得分统计到评分统计表中。 1. 自力更生的……………… 1 2 3 4 5 6 7 2.顺从的…………………… 1 2 3 4 5 6 7 3.有帮助的……………… 1 2 3 4 5 6 7 4.坚持自己信念的………… 1 2 3 4 5 6 7 5.高兴的………………… 1 2 3 4 5 6 7 6.情绪多变的…………… 1 2 3 4 5 6 7 7.独立的………………… 1 2 3 4 5 6 7 8.腼腆的………………… 1 2 3 4 5 6 7 9.勤奋的…………………… 1 2 3 4 5 6 7 10.运动的……………… 1 2 3 4 5 6 7 11.柔情的………………… 1 2 3 4 5 6 7 12.戏剧性的……………… 1 2 3 4 5 6 7 13.坚定而自信的…………… 1 2 3 4 5 6 7 14.阿谀的能力……………… 1 2 3 4 5 6 7 15.高兴的………………… 1 2 3 4 5 6 7 16.很强的个性……………… 1 2 3 4 5 6 7 17.忠诚的………………… 1 2 3 4 5 6 7 18.不稳定的……………… 1 2 3 4 5 6 7 19.有力的………………… 1 2 3 4 5 6 7 20.女子气的……………… 1 2 3 4 5 6 7 21.可靠的………………… 1 2 3 4 5 6 7 22.有分析能力…………… 1 2 3 4 5 6 7 23.有同情心………………… 1 2 3 4 5 6 7 24.嫉妒…………………… 1 2 3 4 5 6 7 25.领导能力……………… 1 2 3 4 5 6 7 26.能敏感地察觉别人的需要 1 2 3 4 5 6 7 27.诚实…………………… 1 2 3 4 5 6 7 29.通情达理……………… 1 2 3 4 5 6 7 30.能保守秘密…………… 1 2 3 4 5 6 7 31.很容易做出决定………… 1 2 3 4 5 6 7 32.表示怜悯………………… 1 2 3 4 5 6 7 33.真诚可信的…………… 1 2 3 4 5 6 7 34.自给自足………………… 1 2 3 4 5 6 7 35.渴望抚慰受伤的感情…… 1 2 3 4 5 6 7 36.自负的………………… 1 2 3 4 5 6 7 37.支配统治型的…………… 1 2 3 4 5 6 7 38.语气柔和……………… 1 2 3 4 5 6 7 39.可爱的………………… 1 2 3 4 5 6 7 40.男子气的……………… 1 2 3 4 5 6 7 41.热情的………………… 1 2 3 4 5 6 7 42.严肃的………………… 1 2 3 4 5 6 7 43.乐于助人………………… 1 2 3 4 5 6 7 44.亲切的………………… 1 2 3 4 5 6 7 45.友好的………………… 1 2 3 4 5 6 7 46.具有挑衅性……………… 1 2 3 4 5 6 7 47.易受骗的……………… 1 2 3 4 5 6 7 48.无效率的……………… 1 2 3 4 5 6 7 49.表现领导行为………… 1 2 3 4 5 6 7 50.孩子气……………… 1 2 3 4 5 6 7 51.适应性强……………… 1 2 3 4 5 6 7 52.个人主义……………… 1 2 3 4 5 6 7 53.不使用严厉的语言……… 1 2 3 4 5 6 7 54.无章可循………………… 1 2 3 4 5 6 7 55.竞争性强……………… 1 2 3 4 5 6 7 56.喜爱孩子………………… 1 2 3 4 5 6 7 57.委婉的………………… 1 2 3 4 5 6 7 58.雄心勃勃………………… 1 2 3 4 5 6 7 59.温柔的………………… 1 2 3 4 5 6 7 60.遵守常规……………… 1 2 3 4 5 6 7

为何大多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心态

为何大多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心态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确实让一部分人先摆脱了贫困带头富了起来,更让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地飞速发展,却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心怀不满的人,并且以易怒的性格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哪怕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情,也可能引发出他们强烈的不满情绪,如果引导不及时,甚至还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群体事件而导致更多民众的愤怒。 曾几何时,中国人是以温良谦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忍不拔和富有忍耐精神而传承于世,可现在,别说是忍耐了,就连是传统美德都没有几个人认同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的是如何让自己尽快富起来,至于用什么手段却并没有进入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出现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用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往直前精神,只认钱,不认理,当然,就更管不了道德观念和依法办事了。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也有一帮人在无法无天,而政府的软约束更是助长了这帮人的胆大妄为,假药泛滥、有毒食品横行、假冒伪劣被冠以“山寨”而堂而皇之坑害百姓,更有甚者,国家垄断企业带头拚命涨价,把整个社会国计民生的基础物价推高到了历史上的高位,被戏称为“涨价政府”。凡此种种,已经形成了当前老百姓被积压的越来越严重的民怨,形成了高暴发点的易怒性格。 为什么中国崛起了,国家强大了,可中国人在世界上反而越来越不被尊敬了呢?甚至是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呢? 为什么中国富裕了,国家有钱了,可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却没有感觉到国富民强的实惠呢?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太过贪婪吗? 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世界,他们担心自己的工作随时随地不保,他们担心自己赚得钱不够养家糊口,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上或是被高额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担心防不胜防或是稍有不慎就会吃到有毒食品,他们担心房价太高而居无定所,他们担心自己会老无所依……焦虑,焦虑,还是焦虑,这就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无法感受到幸福的症结所在。

2020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3篇

2020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3篇 【篇一】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xx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xx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与我们组的问卷调查,请大家认真阅读相关的说明,然后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问卷是用 于科研,所以你们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不 会涉及大家的隐私。问卷分为两份,请大家一一填完,根据自己的第 一印象如实选择答案。谢谢! 性别:___年级----------- 文科还是理科----------- 专业--------------- 学校--------------- 生长地(农村,城市) ------------ 请你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条在从1(从不或几乎不正确)到7(总是或几乎总是正确)的 尺度上给自己打分。 1(从不) 2(很不正确) 3(几乎不正确) 4(一般) 5(几乎正确) 6(很正确) 7(总是正确) 请大家在相应的题目后,把你们认为符合自己的代号填在问题后 如:1、自我信赖 4 2、柔顺 5 1、自我信赖 2、柔顺 3、乐于助人 4、维护自己的信念 5、快活的 6、忧郁的 7、独立的 8、害羞的 9、诚心诚意 10、活跃的 11、情谊绵绵 12、夸耀的 13、武断的 14、值得赞赏的 15、幸福的

16、个性坚强的 17、忠诚的 18、不可捉摸的 19、强劲有力的 20、女性的 21、可信赖的 22、善于分析的 23、表示同情的 24、嫉妒的 25、具有领导能力的 26、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诚实的 28、乐于冒险 29、有理解力的 30、守口如瓶 31、易于作出决策的 32、有同情心的 33、忠厚老实 34、自足的 35、乐于安抚受伤的感情 36、自高自大 37、有支配力的 38、谈吐柔和的 39、值得喜欢的 40、男性的 41、温和的 42、庄严的 43、愿意表明立场的 44、温柔 45、友好的 46、具有侵犯性 47、轻信的 48、无能的 49、像个领导 50、幼稚的 51、适应性强的 52、个人主义的 53、不讲粗俗话的 54、冷漠无情 55、具有竞争心的 56、热爱孩子的 57、老练得体的 58、雄心勃勃 59、温文尔雅 60、保守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意义。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小的时候留下的这些印象。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答案均有四个等级。请您分别把适合您父亲和您母亲的等级数字改为红色,只准选一个答案。您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幼小时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问卷不记名,请您如实回答。

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11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综述如下。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 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

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2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 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精编版】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精编版】

[“智慧星火”获奖课题论文选登]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摘要) ——基于九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 论文撰写:肖静李琴任燕琴韩雪方洁赵敏雅 调查:肖静李琴任燕琴韩雪方洁虞涛房启志黄宇赵敏雅宋启迪指导教师:李家华王丽娟 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 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六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咨询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咨询题。 这项调查结果是6月25日公布的,调查由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拜访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咨询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别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别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除交际困难外,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咨询题。 约有30%的大学生感受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办法有咨询题、各种大小别断的考试、严重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即将毕业的小张,差不多参加了4场聘请会,都没有寻到合适的职位,心情极度沮丧。“我今年要从医大毕业,却没有方法进入好医院工作,我甚至别敢想改日会是什么模样。我别是瞎子,但却是择业时的盲人。” 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所以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忽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黄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不记得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调查发觉,14%的大学生浮现抑郁症状,17%的人浮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学生心理咨询题分时期各别相同,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日子习惯咨询题,兼有学习咨询题、专业咨询题、人际交往咨询题;二年级浮现的咨询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进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咨询题;四年级则以择业咨询题为多数,兼有恋爱咨询题、以后进展和能力培养咨询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题要更多一些。 过度的压力使大学生们在情绪上容易失降苦闷。一名同意调查的大二学生说:“我总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抑郁,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觉得索然无味,老是想哭,但又哭别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欢跃的心情。如今我睡不行,经常做噩梦。” 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咨询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进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青年向成年的转变阶段,这一时期中,会浮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咨询题。这些矛盾冲突假如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浮现心理障碍,妨碍个体的健康进展。 从现实日子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逝,“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降感和恐怖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咨询题。 二十周年同学会邀请书 当我想你的时候……

川贝分几种

川贝分几种 川贝是一种植物药材的,它分成三种不同的成分,有松贝、青贝以及炉贝,这三种是按照形状不同进行区分的。松贝主要是顶端闭合稍尖,而且质地坚硬,而青贝是顶端有裂口,呈现扁球形,最后的炉贝是长圆锥形,而且顶端是尖锐的裂口,大家购买川贝的时候可以从形状上去区分开来。 川贝是一种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产于中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松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因其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表面类白色,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稍尖或钝圆,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

或“蒜泥蒂”。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青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苦。 炉贝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苦。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4), 218-224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3691273.html,/journal/as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3691273.html,/10.12677/ass.2015.440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Role and Social Ada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 Shen, Hong Che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Nov. 1st, 2015; accepted: Nov. 20th, 2015; published: Nov. 23rd,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1369127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western culture, three theories regarding the utility of sex-rol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con-gruency model, the androgyny model, and the masculinity model. The congruency model posits that masculinity facilitates males’ mental health but not females’, while femininity facilitates fe-males’ well-being but not males’. Androgyny model states that people with high levels of both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enjoy the highest level of well-being independent of their gender. Masculinity model holds that masculinit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promotes on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is study used Students’ Sex Role Inventory (CSRI-50) and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Scale (CSAI) to investigate, random sample of 188 subjects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e models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culinity model is most appropriate i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of sex-role to social adapt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 Social Adaption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申可,陈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3日 *通讯作者。

监狱系统职工社会心态的调查报告

监狱系统职工社会心态的调查报告 监狱职工的社会心态是巩固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检验监狱职工稳定的一个晴雨表,只有真正掌握了广大职工对当前社会心态的深层变化的原因,我们才有可能揭示影响监狱职工稳定,影响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并研究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解决途径。为了对职工心态稳定情况作出一些清晰的判断并使之建立在可靠的依据上,笔者对监狱部分职工,采取座谈、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职工当前的社会心态进行一些分析了解。 一、当前部分职工社会心态的基本状况 经过采取座谈、个别谈话、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反映监狱目前部分职工的心态:一是监狱职工对监狱目前整个系统的宏观决策运作和发展动态来判断(宏观感受);二是从职工对所在监狱的综合环境发展状况的判断(中观感受);三是从职工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来判断(微观感受)。 当前监狱职工对监狱系统的宏观和发展动态的判断,是微观心态的一种积极效应,又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监狱职工对目前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实际生活状况满意者倾向于监狱系统的改革稳步推进形成乐观的判断,而对目前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实际生活状况不满意者,却不一定必然产生对监狱系统的改革持悲观判断,而只有当其对监狱系统改革发展的走势判断与实施的政策和当前职工实际生活环境状况的预期不能消弭其不满时,才会构成对当前监狱

系统改革与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监狱职工对当前自身状况的感受是其社会心态最切身感受的反映,也是目前整个监狱系统的改革宏观社会形势能整体推进,并保持稳定向上的基础和前提。 1 、目前监狱职工对整个全省监狱系统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和宏观政策总体形势的发展较为乐观,而对职工的自身生活状况及其有关政策存在不太满意。 笔者通过对监狱200余名职工的调查发现,职工对当前监狱系统的总体宏观形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科学发展观教育措施促进了当前整个监狱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据统计,持这种观点的职工占72.5%,而认为当前的改革从根本上没有完全解决职工的问题,甚至认为宏观决策上对职工政策的内涵还有些模糊,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持不太满意,认为监狱系统的改革带来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长此以往,视必影响监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持这种观点的人占20.5%,另外,还有7%的监狱职工认为一般。而具体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生活状况水平,职工的满意程度有所下降,表示对当前监狱职工的生活水平实际状况满意程度占职工的比重的35.6%,不满意的职工为22%。 2、当前监狱系统职工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倾向于采取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对监狱200名职工调查结果显示,对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正常途径向组织部门反映意见的比例比较高,占89.2%其次是通过新闻呼吁,有79%的职工提及;再次就是上访告状,上访占职工人数的占10%;其次,表示听天由命,发牢骚,无所谓占职工

2014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

2014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该项目负责人,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桂勇博士介绍,数据收集工作历时8个月时间,覆盖1800名多元 职业、多元社会群体的网络用户,项目组通过分析样本用户在近两年间发布的所有新浪微博文章,就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群体认同与网络行动、社会思潮四个部分进行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深度呈现当前中国网络的社会心态,形成《报告》。 【报告调查显示】 1.多数用户感受到个人发展,发展效能感逐龄增加,生活压力感逐龄减弱 在对发展效能感等正面情绪的感知中,约64.9%的网络用户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发展 效能感,这表明多数用户感受到个人的发展。底层网络用户的个人实现程度最低,“毫无” 发展效能感的占比18.9%,而商界精英、知识技术人员、体制内人群发展效能相对良好:“毫无”发展效能感的商界精英仅占群体总数的1.3%,体制内人群和知识技术群体的这一 比例分别为5.1%和5.3%。同时,网络用户的“发展效能感”整体上随年龄的增大而变强;抱有“强烈”发展效能感的人更多集中分布在60、70后人群里,这可能与“资历社会”的现实 情况存在联系:年龄越高,社会资历越丰富,所占有资源就越多,发展效能自然更好。 44.0%的网络用户感受到生活压力。此外,生活压力感呈现出年龄越小,压力感越强 的特征。其中,80、90们生活压力感尤为突出,有压力感的分别占到各自群体的53.5%、57.5%。同时,社会底层群体也是生活压力感最强的群体,“有一点”或“强烈”感到压力的 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7.9%、18.3%。 2.生活工作感受和个人经济预期总体良好,商界精英感受最好,底层群体感受最差 在生活感受方面,51.3%的样本表达了幸福的感受,6.8%的样本表达了不幸福的感受,其余样本没有明确的表达。商界精英群体在网络上晒幸福感受的比例最高(68.3%),其次 为专业技术人员(55.9%)和体制内人群(52.7%),底层群体比例最低(29.2%)。在工作感受 方面,66.1%的样本在网络上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商界精英群体在网络上表达对工 作满意的比例最高(78.2%),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73.2%)和体制内人群(68.8%),底层群 体比例最低(39.5%)。 网络用户对个人未来经济状况预期良好。在可清晰判断其预期的853个样本中, 60.7%预期个人的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好,仅有3.8%认为可能越来越差。商界精英群体预 期个人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好的比例最高(71.8%),其次为体制内人群(64.0%)和专业技术

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

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 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治疗前列腺肥大贝母,苦参,党参各25 g.水煎服.一般连服3~5剂后即见功效.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川贝粉碎,过80~100目筛后,分装备用.每日按每千克体重0.1 g,分3次服用. 治疗肝硬化腹水川贝,制甘遂(醋炒至连珠)各15 g,共为细末.清晨空腹时用大枣20枚煎汤送服或装胶囊内服,每周2~3次.另将白茅根煎水代茶饮.腹水消失后续服补中益气丸.有严重心脏病,溃疡病者禁服. 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相关综合征 (1)阴虚外感发热者,宜养阴清热,宣肺解表,方中可用川贝母.(2)气虚外感发热者,治宜益气固表,清热解毒,方中可用川贝母.(3)气虚阳明热盛者,治宜益气生津,清热解毒,方中可用川贝母.(4)肺气阴两虚者,治宜益气养阴,清肺润燥,方中可用川贝母 . 用于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治宜宣肺化痰,益气软坚,方中可用浙贝母. 用于乳腺癌治宜疏肝健脾,解郁活血,软坚散结,方中可用浙贝母 川贝母的形态特征 植株长15-50厘米。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4枚轮生的,条形至条状

披针形,长4-12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狭长,宽2-4毫米;花被片长3-4厘米,外三片宽1-1.4厘米,内三片宽可达1.8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毫米。蒴果长宽各约1.6厘米,棱上只有宽1-1.5毫米的狭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湿度和温度保持在5~25℃,胚胎继续分化。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匹叶;叶大如针,称针叶。第2年具单叶1-3片,叶面展开,称飘带叶。第3年抽茎不开花,称树兜子。第4年抽茎开花,花期称灯笼,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 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川贝母的生长环境 川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2] 川贝母的分布范围 主要产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指导语:请你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条在从1(从不或几乎不正确)到7(总是或几乎总是正确)的尺度上给自己打分。 1、自我信赖 2、柔顺 3、乐于助人 4、维护自己的信念 5、快活的 6、忧郁的? 7、独立的?8、害羞的?9、诚心诚意? 10、活跃的 11、情谊绵绵 12、夸耀的 13、武断的 14、值得赞赏的 15、幸福的 16、个性坚强的 17、忠诚的 18、不可捉摸的? 19、强劲有力的?20、女性的 21、可信赖的 22、善于分析的23、表示同情的?24、 嫉妒的?25、具有领导能 力的 26、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诚实的? 28、乐于冒险 ?29、有理解力的 30、守口如瓶 31、易于作出决策的?32、 有同情心的? 33、忠厚老实 ?34、自足的 35、乐于安抚受伤的感情? 36、自高自大 37、有支配力的 38、谈吐柔和的 39、值得喜欢的 40、男性的 41、温和的 42、庄严的?43、愿意表 明立场的 44、温柔 45、友好的?46、具有侵 犯性 47、轻信的 48、无能的? 49、像个领 导 50、幼稚的 51、适应性强的? 52、个人 主义的?53、不讲粗俗话 的 54、冷漠无情?55、具有 竞争心的 56、热爱孩子的 57、老练得体的 58、雄心勃勃 59、温文尔雅 60、保守 美国心理学家Bem于1974年发表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role inventory,BS RI),这是第一个用来测量相互独立的性别角色的测验工具。BSRI根据被试自陈是否具有社会赞许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性格特征来评价其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这是一个7点量表,包括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男性化量表20个,女性化量表20个,中性20个。目前最常用的是用中位数分类法将人归于不同的性别角色组,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划分为双性化型,得分都低的划为未分化型,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性化两种类型。

社会心理学报告论文

——自我成长个人分析报告 摘要:成长是一阵痛地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认识,逐步走向成熟地过程.在这有如化蛹成蝶地生命地艰难历程地旅途中,有挫折,有坦途,有欢欣,有痛苦,有委靡,有振奋……一份经历,一种财富!生命有长度,有生到死,但生命也没有长度,我希望我这短暂地生命如烟花般灿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地发展史,高峰和低谷及认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 我出生在年,是家里面最小地.在印象中我幼儿园地大班上了两年,后来才知道,不是传说中地留级,而是因为生日小.所以从小就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一直在跟年龄比自己小地人做同学,感觉有点亏了.小学是在家附近地学校上了六年.与其他同学不同,我感觉我地小学童年很快乐,没有被逼学这学那.长大了才知道其实学点东西好处多多.初中进了聊城市最好地初中——聊城一中,班中地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家里经济条件都很好,父母都很有钱和地位,现实地说我认为有这样一些同学对自己以后地发展会有很大地帮助.初中直升高中时,不过没有考上,让我很既自卑又难受,对自己地未来很迷惘,后来走进了阳谷职业技术学院,在那里上了三年.记得第一年参加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后来又重新复习了一年,这才考入了青岛科技大学.又重新开始了我地求学生涯.从上高职开始,我就远离父母,独在异乡,没有了父母地悉心呵护,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从那时起,我懂得了父母地艰辛,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知恩图报.从而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够再依赖父母了.在上高职期间,我地一个高中同学对我地人生发展有很大地帮助和影响.他对我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产生了一定地影响.在我一心只读圣贤书时,他在我地生命中地出现使我对人生地社会地一些事情有了些认识和理解.知道了什么是理想和现实什么是人生价值什么是感情阅历.使我深刻地感到了原来我不是一个脱离社会地人,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知道人是要长大地,他对我始终有一种启蒙式地影响. 我地人格类型: 我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真诚、坦率,进取心强.做事勇于面对,敢于担当. 我为人热情.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不贪图小便宜,生活当中很节俭. 在我地人生中需要增强地五个方面: 人际交往地怯场与沟通不畅令我无法释怀. 现在对于专业知识一点学习地积极性都没有了,有种厌倦地感觉. 对自己地未来一点信心都没有,缺少自信和勇气. 团结精神不强.喜欢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 凡事想地太多. 我地基本人生观: 只要还在世,不论自己地路怎么走,都是海阔天空,只要敢于拼搏都是最棒地.像画一个圆,生而无憾,死而无憾.体会这个过程地点点滴滴,感受生命地无尽奥秘和乐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最近大部分时间地心情: 思绪比较乱,想地比较多,且串不起来,感觉自己该做地很多事情都没有做,而不该想地事情脑袋里却不停歇地转.很烦躁,很想发脾气.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唉……愁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地? 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及其他人地看法不错,没有那么多地成见,也没对谁看地不顺眼,觉得就是平常心,各人有各人地世界,各人有各人地精彩,不需要称赞与批判,只觉得每个人本来就是那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地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和性倾向分别对我地生活和我对生活地态度地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