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氧气  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第3章空气与氧气

第一节空气与氧气

一、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

课本p70的活动1:用大头针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活动2:略。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课本P71活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燃烧)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的利用

(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三、氧气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1升水中能溶解30ml的氧气。

三态变化,(-183摄氏度)液态氧呈淡蓝色、(-218摄氏度)固态氧(雪花状)呈蓝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4)活动P73:注意闻气味时要扇闻。

(5)硫在氧气中燃烧(活动P73):S + O2点燃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

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铁在氧气中燃烧(活动P74):3Fe+2O 2 点燃

Fe 3O 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

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四、氧气的制取

(7) 实验室制取

①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

KClO 3

KCl + O 2

H 2O 2

H 2O +O 2

②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75和77页

③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催化剂:在反应中,只起改变(加速)反应速度的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又叫触媒,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 本身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8) 工业制法:空气冷冻分离法(又称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近年来,

利用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集氧气。

P77, 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研究(重点) 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A+B C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一变多)。A B+C

加热

)

n 2O M 二氧化锰(加热

第二节、氧化和燃烧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2、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二、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

三、生物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咽:通道

呼吸道喉:

气管、支气管

部分支气管

肺肺泡管(有很多肺泡)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2)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动物的呼吸: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四、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

水)

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

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与水反应:CO2 +H2O=H2CO3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

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四、空气污染与保护

1、空气污染

(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②土地沙漠化③车辆尾气的排放

④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2)空气污染的种类:①汽车尾气②可吸入颗粒物(烟尘)③ SO2 ④酸雨

4、保护空气

(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2)保护空气的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控制污染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④植树造林。

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模拟卷一(含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科学期末模拟卷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 2 O:16 N:14 Na:2 3 Cl :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化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水标准,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东部公 园。为此下列社会活动中,符合节约、节能、减排、防污的是() A.大办酒席B.鲜花扫墓C.工业排污D.燃放爆竹 2.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而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 附能力又很强,导致大米中镉含量很容易超标。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64 B.48 C.112 D.160 3.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选项是() 4.“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可以不用穿宇航服,因为在“天宫 一号”的实验仓内充有“人造空气”,这种空气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 二氧化碳。以下关于“人造空气”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氮气不能供给宇航员呼吸,因此“人造空气”中的氮气是多余的 5.实验操作时需要“胆大心细”,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否则就会导致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火灾自救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A.油锅起火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 B.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森林火灾时,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 7.小明想探究一根钢棒是否有磁 性,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其中不. 能.说明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只有乙D.乙和丙 8.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9.下列能表示人体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布的是() A B C D 10.2014年6月13日随着巴西世界杯第一场球赛开始,小明感受了足球的魅力, 为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右图是小明在锻炼时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A.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B.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胸廓扩大D.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11. 我县金村出产的高山西瓜以味美质优而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少数用于蒸腾作用 C.金村高山西瓜甜是因为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高山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积累多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用测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后, 判断出故障是bc间断路。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用测电笔接触a、b、c、d点时,氖管都会发光 B.用测电笔接触a、b、c点时,氖管都会发光 C.用测电笔接触a、c、d点时,氖管都会发光 A.细胞的结构B.眼球的结构C.二氧化硫分子D.巴西世界杯 C.量取液体 D.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A.验满氧气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新浙教版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人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1章 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_。 2、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3、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准确记录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______的量与公认的______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m);单位换算:1千米(km)=______米;1米=_____分米(dm);1分米=_____厘米(cm);1厘米=_____毫米(mm);1毫米=______微米(μm);1微米=_____纳米(nm);1米=_____厘米;1米=_____毫米;1米=______微米;1米=_______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刻度线尽量________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跟刻度尺________;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 4、使用刻度尺时,如果0刻度线损坏,要灵活处理,让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_。 5、面积=长度2,面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单位换算:1米2=_____分米2;1分米2=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毫米2;1米2=______厘米2;1米2=______毫米2。 6、体积=长度3,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单位换算:1米3=_____分米3;1分米3=______厘米3;1厘米3=______毫米3;1米3=______厘米3;1米3=______毫米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L)和_______(mL),单位换算:1升=_______分米3;1毫升=_______厘米3;1升=_______毫升。 7、要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用__________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算出它的体积;要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要用________或_______,量筒的刻度单位是____。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量筒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量筒必须平放在________上;②看正确:视线要与_____形液面______________相平;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要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小石头的体积,要使用_________、水、细线等。步骤:①取适量水,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浸没于量筒的水中,测出体积为V2,则V石=_________,③整理仪器。 8、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______下疏。 9、使用量筒时,如果俯视读数将偏_______,如果仰视读数将偏________。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表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人体正常的温度是________,-39℃读作__________。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测量前,首先要看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和量程,不能测量超过温度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初中八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 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 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3)引力、斥力 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 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 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浙教版2016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检测卷

浙教版2016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检测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均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12 H-1 O-16 N-14 K-39 Mn-55 Ca-40 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灯泡 B、为了方便,将洗衣机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 C、家庭照明电路中,开关要串联在火线和电灯之间 D、用电器起火时要迅速泼水救火 2.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 年2 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PM2.5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4.某品牌牛奶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毫升牛奶中含钠70毫克,钾90毫克,钙90毫克.这里的“钠、钾、钙”指的是…………………………………………………………………()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6.下列符号表示氧气化学式的是………………………………………………………………() A、O2- B、O2 C、O D、MnO2 7.在5H2O和5H2S中含有相同的………………………………………………………………() A、氢元素个数 B、氢分子个数 C、氢原子个数 D、氢气个数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第一节: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 (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 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 ~30°30° ~60°60° ~90° 3.经度和纬度: 经线(经度)纬线(纬度0)形状特征半圆圆 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 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最大度数值180°90° 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 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 其余的都有2条 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 数的纬线有2条 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 °E 赤道(0°纬线) 3. 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 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末基础知识点复习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姓名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 锰- 金- 铝- 氯- 硅- 铁- H - C - N - O - Na - Mg - P - S - K - Ca - Cu - Zn - Hg - I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金刚石- 氧化铜- 硫- 一氧化氮- 氧化铝- 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 氯气-- 硫化氢- 氧化钠- 氧化镁- 氖气-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氧化钙- 碳酸钙-- 硝酸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 Fe 2O 3- Na 2S - FeCl 3 - Fe 3O 4 - ZnO - NaCl - MgCl 2 - KCl - CaCl 2- CuSO 4- K 2MnO 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100%= 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4. H 2O 有那些意义(1)、 (物质);(2)、 (元素);(3)、 (分 子);(4)、 (原子):(5)、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 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如 。 6. “2”的含义:2Ca 2+ 前2:表示 ,后2:表示 +2 2H 2O 前2:表示 ,后2:表示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 >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列”称为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都很相似。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氧气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 。 2.氧气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 燃烧,密度比空气略 ,通常用 和 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 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 ,遇到 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通常用 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 ; 方程式为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效应。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和加热 或 ,化学方程式为 (1) (2) (3) 工业上用 制取氧气。

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A.裸地 B.海洋 C.岩石 D.森林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 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4.下列叙述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B.在家庭电路中增添大功率用电器时,只要更换更粗的保险丝 C.三脚插头的“长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D.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5.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 ...的是() 6.在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进行“洗苗”,洗去农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A.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水分 B.保证气孔的畅通 C.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D.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7.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错把氧化铜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A.速率减慢,生成氧气量减少 B.速率不变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不生成氧气 8.关于如图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端为磁铁的N极 B.a处的磁场比b处的磁场弱 C.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 D.如果将此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 9.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10.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保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 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 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 11.小明将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动机不工作.他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线圈后,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其原因可能是() A.直流电动机的铜半环与电刷接触不良B.电源电压太低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八年级科学下期末试卷.doc

八年级科学(下)期末试卷 2019-2020 年八年级科学(下)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总分 50 分) 1.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第 1 题 2.据 CCTV 报道, 2005 年 5 月 22 日上午,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重新测量的测量队员成功登上空气稀薄的顶峰。测量队员所携带的贮气瓶中,含有的气 体主要是() A .氮气 B .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 3、下列材料具有磁性的是( A.磁铁B.塑料) C.木材D.铜 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 2H B.H C.2H2 ( D ) .2H2O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CO2B.O2 ) C .H2O D . NaCl 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 ) .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 .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7、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 A. 完全停止B.部分停止 C. 同时进行D.无法进行 8、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 稻植株,其目的是 ( ) A.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B.促进植物的呼吸 C.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功效D.加快蒸腾作用 9、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主要表现在() 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高能紫外线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D.透过更多的高能紫外线 10、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食物 B.提供氧气 C.提供能量 D.提供二氧化碳 11、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蒸腾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 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