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2008-06-20 13:48:01)

转载▼

分类:佛法无边

标签:

文化

摘录:一个凡人若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顷产生一百个化身(意生身),去一百个净土面见百佛尊;一刹那顷获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

经常听一些师兄说某某到了几地菩萨以上,某某是某菩萨的转世或化身,令许多普通大众乃至初入佛门者不知所云。

菩萨,是梵文的音译(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垛”。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垛”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命。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亦即,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按华严之说,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贤位菩萨,只有后十二个阶位是圣人,也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妙觉菩萨就是佛。或者说,地前者称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地以上即称菩萨摩诃萨。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十信位菩萨还是凡夫。

所谓十住,又叫做十住心,就是:(一)发心住,(二)治地心住,(三)修行心住,(四)生贵心住,(五)方便具足心住,(六)正心住,(七)不退心住,(八)童真心住,(九)法王子心住,(十)灌顶心住。在此十住位中,初住断除三界内的见惑,第七住断除三界内的思惑,到此,不再为那贪瞋痴的烦恼所迷惑了,所以不再继续增加生死的业力,而证入(阶)位不退的境域。八住以上,断除三界之内的尘沙,调伏三界之外的尘沙。所谓尘沙,乃是天台宗所立“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一。见思惑,障碍我人的涅盘之道而致沉沦生死;尘沙,则障碍我人化度众生的菩提之道而致不能成佛。此所谓尘沙,也相似

唯识宗所称的所知障。由于所知有障,而不能通达多如尘沙之数的度生法门,所以称为尘沙。(见圣严法师著《戒律学纲要》))

十行位和十回向略去不说。所谓十地,是:(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无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从初住至十回向,一共三十个阶位;乃是菩萨的贤者位,通常简称为三贤位。十回向的最后一念,首先破一分无明,便入初地。

七住位以前的菩萨(有人讹传为是七地以前的菩萨),完全有可能退转,重又堕入生死轮回而沉沦。七住位以上初地以下的菩萨,虽然到了不退转境地,但还不能自主生死。也就是说,初地以前的菩萨,其生死是由业力决定的,无法自主的:只有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其生死则是由自己的愿力决定,能够自由作主的。

有人认为禅宗(主修智慧圆满,而忽视福德修持)不是菩萨乘,是佛乘,但不小心,则可能变成罗汉乘、缘觉乘。所以禅宗的开悟,各人境界不同,有的开悟了只在七住位(贤者),有的开悟时就到了初地,有的开悟时境界更高,甚至直接成佛。但没有菩萨乘的善根积累,很难直入佛乘,导致有的禅修者很狂慢。密宗的生前圆满虹光化身(肉身完全融入法界,连头发指甲亦不留),应该是直接成佛或至少是证到十地以上菩萨位;而尚留有缩小的身体的虹化者,也起码证到了八地以上。

菩萨一地一地的修证境界,都是在做清净心地,开发般若智慧的工作,通过不断调柔、寂静修行者的妄动之心,运用慈悲心怀来柔和、升华、宽大菩萨行者修学佛道前的凡夫狭窄胸襟,使心地在行与愿相互递进的修持过程中,愈来愈柔软、愈谦下、愈随顺、愈不浊、愈纯善、愈润泽、愈寂静、愈不动、愈广大、愈坚固、愈明盛、愈清净、愈平等、愈无相……

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具证二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即达初地菩萨位。如果趋证此地,则与佛果相近,又能成就利生之事业,因此心生极大欢喜,故又名为欢喜地。

初地菩萨与初地以前之凡夫或贤位菩萨,所得欢喜不同,初地菩萨念诸佛有无量功德,并确知将来必能成就佛果,故其心多欢喜。凡夫虽勤念诸佛,然不能作“我必当作佛”之念,故其欢喜异于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九种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嗔恨。

藏密宁玛巴自宗和中观宗、唯识宗所承认的大乘十地中的断障的观点相同,因烦恼障而起之八十二种烦恼,皆为初地见道时断舍无余,于所知障而言,则有三种相,其断除之相则似皮壳之层层脱落。亦即,二障的遍计种子在初地已断尽,俱生种子却未断尽,一直要等八地全部断尽(观世音菩萨原是初地菩萨,后在千

光王静住如来处闻学大悲咒,即刻从初地菩萨证到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此也可知,菩萨并非必须一个阶位一个阶位往上修,而是可以大幅度跳级跃升的)。证初地时,五种怖畏亦得脱离。《十地经》云:“方证欢喜地时,五种怖畏即得除遣;所谓资生缺乏之怖畏,名闻不彰之怖畏,死亡怖畏,堕于恶道之怖畏,处众不安之怖畏。”

初地之菩萨,为成就利他故,众生有任何需要,即以其所需之方式而投生,因此能显现种种不同之相,但多投生南瞻部州为转轮圣王,能净除众生之悭吝障碍。初地之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但于布施波罗蜜多特为偏重,意乐满足一切众生心愿故。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 不好诤讼。(三)身心柔软安隐。(四)说法时心得踊悦。(五)对于佛法,信心清净。(六)悲心愍念众生,给予他们救护。(七) 无嗔恚心,心常乐慈行。

一个凡人若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顷产生一百个化身(意生身),去一百个净土面见百佛尊;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色身依然不坏并广作饶益众生的事业;亦能证入前际百劫与后际百劫,即菩萨智见能入前际后际的百劫诸事;一刹那顷能入起百种三昧定;一刹那顷能震动百世界;一刹那顷体放光明能遍照百世界;以神通力一刹那间教化、成熟百有情的相续;能于一刹那顷往游百佛刹土;以胜妙的智慧力一刹那顷能正思择百种深奥法门,此亦并不是以闻思的相似智慧加以思择,而是以修悟智慧来觉受真实法味;以神通力在自身上一刹那间即能示现不同的百种身相;在每一化身的周围皆有百位弟子来庄严围绕而为眷属,此等皆非他现而是自现的诸般海会菩萨。(《极显童子经》解)

初地菩萨的能耐已经如此了得,二地以上菩萨自然更为厉害。到了四地以上菩萨,已经可以在刹那间化身无数。可是,这依然无法让我们判断我们所遇到的高僧究竟是几地菩萨,因为,菩萨绝对不会在凡夫面前随便显露神通,大菩萨一旦露形往往会很快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凡夫之眼也根本不可能洞察菩萨之能耐。当然,我们可以根据初地菩萨的七个征象,做出一些初步的或大致的判断。

圣严法师指出,菩萨虽分凡夫与贤圣,不必要求初发心的菩萨做得跟圣位的菩萨一样,然而,菩萨行的目标是统一的。作为一个菩萨,既然不能作恶造罪,但为救度众生,也绝不怕为救众生而自己作恶造罪。宿世的业报临头了,或者冤家债主光临了,菩萨是只有欢迎欢喜而不恐惧害怕的,因为那可以将罪业的帐目早日清理。作为一个菩萨,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如律清净。菩萨要以坚决的信心,才能毕竟成佛,要能博学内外各种知识,才能顺化广大的众生;要以慈愍的心怀,柔软的言语,去接近众生,不可反而中伤他人。菩萨虽不妨与妻子共同生活,但要如同防止冤家一样地谨防她来破坏自己的道念;虽然谨防妻子如养冤家,但终不得以冤家的态度对待妻子,仍须经常爱护体惜她的情意。菩萨应视女人如虎狼如毒蛇,但也并不畏惧爱欲的破坏与摇动,因为菩萨的清净心地,如同莲华,虽生于污泥而不沾污泥。菩萨是离欲舍欲的,虽为度生而入于爱欲障中,却不会因此而被爱欲之所沾污。

菩萨独身居于深山之中,不会感到恐惧;虽然共妻子生活在家庭之间,也像是独处于深山之中。经常是在怡然安定的心境之下,没有痛苦与欢乐的思想分别。

十地菩萨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槃障,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槃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槃,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槃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作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静安乐。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槃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槃,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所以,他不再需要进入偏空涅槃,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淫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地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地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地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地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二种的依止,二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作「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地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佛”与“菩萨”的不同

“佛”与“菩萨”有什么不同 “菩萨”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最大特色,大乘佛弟子对菩萨的尊崇和敬仰并不亚于佛陀。但无论从证悟境界还是度化众生来看,菩萨与佛还是有相当的距离。佛的神通智慧与自证境界,即便是已接近佛果的十地、等觉菩萨,亦无法测度。 佛陀成就了圆满的正觉,天上天下,世出世间三乘圣者的一切功德加起来也无法与佛相比。正如赞佛偈所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菩萨是上求无上菩提,修习六度万行,以悲心度化众生,在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菩萨以佛为果,佛以菩萨为因。 从觉悟的角度来说,佛已圆满觉悟,获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菩萨的觉悟并没有圆满。从断障的角度看,佛已完全断除了所知障和烦恼障,而菩萨尚未完全断除。根据修行位次的不同,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他们对二障的断除是逐步深入的。 佛成就了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是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二、道无上。佛以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三、见无上。佛以正戒、正见、正威仪、正命之法成就正果。佛陀的见地,世出世间没有可以相比的。 四、智无上。佛具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能遍知一切法,辩说融通,了无凝滞。世出世间的智慧没有能和佛相比的。

五、神力无上。佛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世出世间所有的神力都比不上。 六、断障无上。佛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的。 七、住无上。佛本住于大寂灭定,其中有三种住,一是住于圣人之位,二是多于天中住,三是多于净土中住。世出世间众生安住之处没有超过佛的。 这七种胜事,菩萨也已部分获得,但远不及佛圆满。佛还证得了十八不共法,此十八种功德唯佛独有,菩萨无法证得,所以称为“不共”。另外,菩萨已断分段生死,但是尚有变易生死,而佛已断此二种生死,安住于无住涅槃中。

大乘52级菩萨的修行梯次图解

佛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 -----------------------------六道内的修行级次 0、初果向(凡夫位,要断88品见惑) 1、初果须陀桓,有天眼通、天耳通;(88品见惑断了) 2、二果向(以下要断81品思惑) 3、二果斯陀含,有他心通,宿命通; 4、三果向 5、三果阿那含,就有神足通,能随意变化色身、飞行自在,能力远超孙悟空的72变。。 6、四果向 以上果位,还没出六道,但必定天上人间,最多七次往返即证四果罗汉。-------------------------------------四圣法界的修行级次 7、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就是漏尽通。到此方出六道,入四圣法界。(81品思惑断了,继续提升要断思惑的习气) 8、缘觉(思惑的习气断了,继续提升要断分别心,就是尘沙烦恼) 9、菩萨(分别心断了,继续提升要断分别的习气) 10、十法界内的佛(分别的习气也断了,继续提升要断起心动念) -------------------------------一真法界(41位法身大士,全是明心见性的分证佛) 11、初住菩萨(起心动念断了,明心见性了!但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

无功用道,需三大阿僧劫,历经41个位次) 12、二住菩萨 13、三住菩萨 14、四住菩萨 15、五住菩萨 16、六住菩萨 17、七住菩萨 18、八住菩萨 19、九住菩萨 20、十住菩萨 21、初行位菩萨 22、二行菩萨 23、三行菩萨 24、四行菩萨 25、五行菩萨 26、六行菩萨 27、七行菩萨 28、八行菩萨 29、九行菩萨 30、十行菩萨 31、初回向菩萨

32、二回向菩萨 33、三回向菩萨 34、四回向菩萨 35、五回向菩萨 36、六回向菩萨 37、七回向菩萨 38、八回向菩萨 39、九回向菩萨 40、十回向菩萨 41、初地菩萨 42、二地菩萨 43、三地菩萨 44、四地菩萨 45、五地菩萨 46、六地菩萨 47、七地菩萨 48、八地菩萨 49、九地菩萨 50、十地菩萨 51、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起心动念的习气要断)-------------------------常寂光土,也叫大光明藏

《西游记》十一至二十回练习(学生)

名著阅读《西游记》十一至二十回练习 一、填空题 1.唐太宗要开启做水陆大会,选取高僧作为坛主。 2.观音菩萨带着、、 三个宝物,变化成,到长安城寻找取经人。 3.唐僧答应前往西天取经,唐王大喜,并与唐僧结为。唐僧的“”话语,表现了他取经的决心。 4.唐僧启程前往取经,临行前唐王送他和,并将弹入送行的酒,用意是希望唐僧:, (引用原文)。 5.唐僧临行前,穿山袈裟,上正殿,佛前礼拜,立下誓愿:路中逢庙烧香, ,。 6.唐僧初出长安遇到的第一场苦难中,碰到的三个妖怪分别是、 、,唐僧被变成的 所救。 7.唐僧经历了第一难之后,孤苦一人来到山岭,碰到斑斓猛虎,猎户 搭救了他。 8.压住孙悟空的山原名,后改名。 9.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是因为,被唐僧责骂,按不住心头怒火,离开唐僧。 10.孙悟空离开唐僧后,唐僧孤身西行,遇到一个年高的老母,送给他 ,教唐僧一篇咒语,唤作,又名,这个老母是变化的。 11.孙悟空离开唐僧后,来到龙宫,于龙王喝完茶后,见后壁挂着一幅 的画,龙王遂用故事劝说孙悟空,孙悟空听后,决定返回保唐僧。 12.唐僧与孙悟空来到,白马被吃掉,唐僧痛哭,因,不让孙悟空去寻找,后有了的保护,才让孙悟空去寻找白马。 13.小白龙原是之子,他因为,他父亲告他忤逆,犯了死罪,观音向玉帝求情,让他在等候,给唐僧做脚力。 14.观音帮孙悟空收了小白龙后,临走时送给孙悟空。 15.唐僧师徒来到观音禅院,因孙悟空强好胜非要把拿出来显摆,禅院主持白天先说借去观赏,第二天奉还,实则与众僧合计,夜里,不料被孙悟空知道,一个筋斗跳上南天门,向借来辟火罩,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

16.观音院被火烧时,唐僧的袈裟被附近黑风山的偷走了,孙悟空得知袈裟被黑风山的妖怪偷走后,为夺回袈裟,来到黑风山,打死了,与斗了十数回合,但仍然没能夺回袈裟。孙悟空变成 来到黑风洞,想用计谋拿回袈裟,但被识破,妖怪化成清风,回到洞府,闭门不出,孙悟空没办法,只得前往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成,孙悟空变成,妖怪服下仙丹,悟空在妖怪肚内使妖怪肚痛难忍,最 19.唐三藏的法号是()给取的。 A.如来佛祖 B.观音菩萨 C.唐太宗 D.唐玄奘的父亲 20.唐三藏离开长安前往西天取经,原想()年回国。 A.4 B.5 C.6 D.3 21.唐僧遇到的第一难中所出现的妖怪是()。 A.黄风怪 B.猪妖 C.野牛精 D.黄袍怪 22.唐僧西行取经,遇到第一难,()救了他。 A.观音菩萨 B.太上老君 C.赤脚大仙 D.太白金星 23.压住孙悟空的山后来改名为()。 A.五行山 B.两界山 C.五指山 D.太行山 24.孙行者的名字是()取的。 A.观音菩萨 B.唐僧 C.菩提祖师 D.如来佛祖 25.孙悟空拜唐僧为师父后,首先打死了()。 A.六个强盗 B. 野牛精 C.一只猛虎 D.黄风怪 26.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是因为()。 A.后悔拜唐僧为师父 B.想回花果山 C.取经太艰难 D.打死六个强盗被责怪 27.()给了唐僧一顶花帽,教他紧箍咒。 A.太白金星 B.观音 C.如来 D.太上老君 28.孙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来到了()。 A.花果山 B.东海龙宫 C.天庭 D.西海龙宫 29.()劝孙悟空回去保唐僧。 A.观音菩萨 B.一个年高的老母 C.玉帝 D.东海龙王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指哪几位菩萨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指哪几位菩萨?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中国佛教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据说普贤有延命益寿之德。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月(读rou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读rou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但为教化众,仍处身闻,独觉等地,不愿成佛。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土地丰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遭圣因十种利益。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是从梵语的''Avalokitesvara''菩萨发展而来,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等,意译为“光世音”。在中国,唐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