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民族管弦乐队》

第5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民族管弦乐队》

第5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民族管弦乐队》
第5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民族管弦乐队》

反思:这样的乐曲放在低年级聆听比较好,学生兴趣回比较浓郁,但高年级学生并不喜欢。也难以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反思:在光碟的介绍下,学生能了解民族乐队的排列形式,有视频学生才会有兴趣聆听。

反思:歌曲是表现积极向上的情绪,但六年级的学生不太喜欢这样的歌曲,放在低年级比较好。

第19课文学艺术(上)

第19课文学艺术(上) 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对古代名诗、名作的分析,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课堂上的朗诵、讨论等活动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历代文 学名篇和课本中提到的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2、整理文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并制作简单的表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吟诵、欣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古 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深挚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2、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通过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 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出:《早发白帝城》、《赤壁怀古》、《窦娥冤》、《西游记》 等图片。

提问:以上作品的题材、作者及生活的历史时期?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以上四部作品分属于不同的文学样式, 分别是诗歌、词、杂剧、小说,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了当时文学的主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学艺术”(板书课题) 唐诗 1、教师讲: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辈出的名家, 如林的杰作,不仅为时代增添了光辉,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请学生根据所学及了解的,列出所知道的唐代诗人及其著作。教师强调,在灿如星斗的诗人中,最耀眼的是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2、课件展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王维的《鸟鸣涧》、白居易的《卖炭翁》。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诵。(注意体会诗的不同风格) 3、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四位诗人在以上四首诗歌中所体 现的风格。它们与诗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的社会背景有何联系? 4、教师对四位诗人及其诗作作进一步介绍。李白深受屈原的 影响,诗歌极富想象力,具有瑰玮绚烂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补充《早发白帝城》写作背景。)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指导学生找出不同内容的代表作。(歌颂祖国锦绣山河的《望庐山瀑布》;写朋友之情的《赠王伦》;写思乡之情的《静夜思》等。)杜甫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他经历了唐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变化时代,在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人民的痛苦,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际的紧密结合是他诗歌的显著特点,(补充《三吏》、《三别》,使学生由“诗”入“史”,由“诗”见“史”,实现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他有一句深刻反映民生疾苦的名句是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王维的诗宁静恬淡,以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闻名。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主张反映现实生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词 1、请学生朗读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结合教材,分组讨论“三位词人的写作风格”(课件展出柳 词多写离愁别绪,风格婉约;苏词纵论古今;辛词多金戈铁马,皆风格豪放。)课件展示: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吗?能不能举例说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课件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什么历史 事件?对“一时多少豪杰”一句,请学生举出三个以上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 主备人:刘玉良审稿人:八年级历史组使用人: 教学目标: 列举胡适、茅盾等中国近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了解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知道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艺术家的成就以及能够讲述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实,体会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鲁迅、茅盾、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作品。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近代文艺家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一)文学家鲁迅、茅盾 1、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的,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五四运动后,他在小说、杂文、散文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他通过、等小说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一批艺术形象,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茅盾创作的等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 1、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他将西方绘画的与中国传统的 相结合,创造了新的中国画艺术。 2、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言志。代表作《》《》《》等,既表现了他杰出的绘画才能,也饱含着他赤诚的爱国之心。 3、齐白石把古代传统的与淳朴的相结合,将诗、书、画、印等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风格。 (三)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音乐家聂耳谱写了《》《》《》等反映社会大众苦难生活的歌曲,他的代表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 二、导学 (一)文学家鲁迅、茅盾 1、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你能说说鲁迅有哪些作品吗?他的哪一部作品被称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2、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你能列举茅盾的文学成就吗? (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 1、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大画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他的画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你能列举徐悲鸿的作品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示范教案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 2.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基本内容。 3.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宏大气势。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的分析及产生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的了解,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佛道二教的发展。 2.司马迁撰写《史记》。 ●教学难点 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联系引导法。对佛教的传入,应引导学生联系前面讲过的有关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的客观条件。 2.讲解法。对于佛教的教义和道教的兴起,因为难度较大,可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 3.故事辅助法。对于道教的兴起和宗教里面的一些概念等知识点可以用故事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 4.材料分析法。 5.直观教学法。对于佛教传入的路线、对于秦兵马俑等内容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先让学生观看《西游记》里有关如来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人物的出场片断。然后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剧中人物,如来佛、观音菩萨是佛教的代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是道教的代表,那么,佛教和道教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学完今天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书过程中,要找出佛教的地位、起源、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基本教义等。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佛教在世界宗教中的地位如何? [学生回答]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教师提问]当今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教师提问]佛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兴起?又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第19课 文学艺术华师大版复习巩固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第19课文学艺术华师大版复习巩固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据《梦溪笔谈》记载:“若只印两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一技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文成公主”“鉴真东渡”“雕版印刷”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近代前夜的危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晚唐某著名诗人,提倡诗歌应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该诗人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安石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台标“飞天”形象来源于(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吴道子的代表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 A、李白 B、关汉卿 C、司马光 D、辛弃疾 【答案】: 【解析】:

24.文学艺术大师

24.文学艺术大师 赤水九中教学设计活页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题 24.文学艺术的大师 课型 新课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说出《向日葵》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文艺大师作品能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托尔斯泰、凡· 高和贝多芬三位大师的成就及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法 学法 分析归纳比较法。 教学内容、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时间安排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检测导入新课

抽生提问: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巨匠有哪些?他们各有何成就?那么在文学艺术方面又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大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去揭晓谜底。 二、教学环节 (一)预习交流 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 列夫·托尔斯泰的国别、作品、称谓。 (2)凡·高的国别、代表作。 (3)贝多芬的国别、代表作。 (二)新课探究: A.“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 1、简介: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誉为“心理描写的大师”; 2、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地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4、合作扎探究1: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分析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答:例如《红楼梦》通过贾宝玉一家由兴盛到衰败的史实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现实。再如《春天的故事》这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感受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是在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的,我依照教学经验,首先得出一般初一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但是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胆怯心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各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留有一定的变化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 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本课学习和思考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夏商周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的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之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乃中华民族之骄傲,今天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与之一脉相承;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炎黄子孙更要保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说明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令学生从中自行总 结出工艺高超的表现,既实现了认知目标,又进行了能力训练。 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的概念 解决策略: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 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影与电视》是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中第三课的内容。本章包含三节内容,分别从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电视几个方面描述了19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姿百态的现代艺术形式凭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电影与电视的发明,使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缩短”,文学艺术已真正从知识精英的殿堂降落民间,使大众不仅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者,而且成为它们的创作者。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①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产生的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作用; ②电影产生的过程;发展趋势 ③电视的特点与功能 能力: ①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品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认识和分析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电影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②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以下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②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本节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因此要对第四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阶段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脉络。 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由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所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依据: ①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宏观的了解到微观的挖掘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历史现象; ②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学法指导: a 学习电影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导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 b 分析影视产生的条件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影视现象,通过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一些隐性知识。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利润的驱使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有关的原始历史影像和资料等。 三、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对电影、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因此导入环节,我个人认为方式可以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见学生用书P57] 一、造纸术 1.发明 (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__最早__发明纸的国家。__西汉__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以前,我国通常用__竹木简__或__丝帛__作书写材料。但竹木简太笨重,帛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2)意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__书写__。 2.改进 (1)概况:东汉时,__蔡伦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在__105__年,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原料。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十分便宜。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逐渐普遍起来。4世纪以后,__纸__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影响: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__保存和传播__,这是中国对__世界文明__的巨大贡献。

二、数学成就 1.《__周髀算经__》: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 2.《__九章算术__》:成书于东汉时期。 (1)内容: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 (2)意义:这本书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__计算__为中心的特点。 三、医学 1.《黄帝内经》 (1)内容:西汉时期编定,最早记述了__人体解剖知识__和__血液循环情况__,并系统论述了__养生__的基本原则。 (2)地位: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2.张仲景 (1)时期: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2)代表作:著有《__伤寒杂病论__》,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美誉:后世尊称他为“__医圣__”。 3.华佗 (1)时期: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2)贡献:华佗擅长__针灸__和__外科__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__麻沸散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发明了一套__医疗体操__,名为“__五禽戏__”,即模仿五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 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铸造业 (1)形成发展 ①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 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1)法国大革命 (2)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不满。 2、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而是深刻发掘人类的,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作风格上,以和为主要特点。 3、成果: (1)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其代表作有《》。 (2)英国:雪莱的《》鼓励人们为争取而抗争。(3)德意志:长诗《》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4、影响:扫除封建残余势力。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深刻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本质,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又称“”。 3、成果: (1)法国:巴尔扎克的《》堪称资本主义的“”。 (2)英国作家创作的小说《》真实反映社会状况。 (3)俄国:的诗体小说《》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著。 (4)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和美国的都是这一时期杰出作家。 4、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一)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英国的《》、法国的《》。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和经济大危机。 (2)特点:A、主观的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B、表现手法:没有、、,与传统差别较大。 (3)代表作品:法国的剧作家贝克特的《》是其代表。美国的作家在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 (4)影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二)苏联文学 1、历史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

最新-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

最新-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单元分析】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秦汉文化气势恢弘。学习这段历史是了解祖国历史的必须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有”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大一统的汉朝、两汉经济的发展、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昌盛的秦汉文化共八课的知识。 秦朝的统一和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及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冒顿统一蒙古、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造纸术的改进、地动仪、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以及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是单元的知识重点;焚书坑儒、秦亡前后农民战争的性质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地动仪的制作涉及到科技术语和物理学原理、宗教传播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是单元知识难点。 根据单元知识内容,教学安排为9课时(含活动课三),即每一课为新授一课时。另外,单元复习3课时,检测与讲评各1课时。新授与测评共计14课时。 名称内容课时 第10课“秦王扫六合”1课时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1课时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1课时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1课时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课时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课时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课时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课时 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1课时 单元复习3课时 单元测评测试1课时讲评1课时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师寄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情分析】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秦汉时期在造纸术、数学、医学、地理等方面取得的科技成就。涉及的具体内容有蔡伦和造纸术、《九章算术》、张衡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及其医学成就。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是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与非凡的创造力。通过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许多科学成就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感。 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秦汉统一国家政权建立的历史意义,有利于为学习下一课秦汉的史学和文学艺术的学习积累了方法。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师寄语】”科教兴国,人人有责” 【教情分析】 第16课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七课,学习的是昌盛的秦汉文化之一,讲述的是秦汉时期在造纸术、数学、医学、地理等方面取得的科技成就。涉及的具体内容有蔡伦和造纸术、《九章算术》、张衡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及其医学成就。秦汉的科技成就是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专注时间较短,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很容易被新奇事物吸收,并且具有探索精神。同时,学生对于本单元学习较前两个单元教学有了一定的基础:一是,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历史的理性认识明显增强;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例如观看了《东方朔》、《三国演义》、《医圣》等一些与本课历史有关的影视剧,阅读与之有关的历史书籍。因此,在本课学习中,主要通过图、文、声、影等资料,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总第课时) 设计人:使用人: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 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 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 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 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家一丝”。这说明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代表。这两种文化有所不同,为什么? 四、系统总结: 青铜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农牧工商有发展,奴隶命运很悲惨。 五、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导学案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01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表现 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06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07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08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知识点拨“两弹一星”及其历史影响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指原子弹、氢弹。“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2)①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⑤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思考探究发展航天技术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1)航天技术可以带动计算机、电子、测控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2)航天技术可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 (3)航天技术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背景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袁隆平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2.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2)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01南优2号。 0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2001年,袁隆平获得“□ 3.意义 (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2)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思考探究如何看待“杂交水稻”对中国的意义? (1)中国人口众多,但耕地少,有助于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2)杂交水稻的成功,有力地带动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提高我国农业化水平。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3.5《昌盛的秦汉文化》练习题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试卷 一、选择题 1.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发明有( ) 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火药和火药武器④印刷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纸有关的科技有() 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③雕版印刷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九章算术》②《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功能是() A.预测地震发生 B.测定地震方位 C.测定地震震级 D.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 5.近年来的地震海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探究自然和预防自然灾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张衡 6.东汉末年一家豪强地主,要计算-他家的田地面积可参阅的书籍是() A.《道德经》 B.《史记》 C.《汉书》 D.《九章算术》 7.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工开物》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8. 在东汉时期,写成《伤寒病论》,被后节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孙思邈

9.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秦朝 B.西汉末年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时间 10. 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 11.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作品是() A.《汉书》 B.《资治通鉴》 C.《史记》 D.《春秋》 12.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在此书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A.秦灭六国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13.人们把《史记》定位为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 二、材料解析题 1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4课时19课文学艺术(上)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24-4-19文学艺术(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学习后认识到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2、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理性认识。 3、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及代表作,词人苏轼、辛弃疾及代表作,四大古典名著。 难点:如何使文学作品的讲述和学习体现历史课的特点。 ★学法指导:勾画重点内容、读图感知、列表比较、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 ★知识链接: 唐宋以来,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样式丰富多彩,风格题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伟大的诗人和作家,都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作者高尚的人品。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认真看课本(阅读第108页至第 115页课本) 2、自主完成: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看课本完成表格。 唐朝诗人生活时期诗歌风格内容或评价代表作品 (2)、词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简述其兴起和发展过程。 (3)、列表概括两宋时期著名词人的生活时期、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品。 两宋词人生活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代表作品 (4)、元代最为光彩夺目的文艺形式是什么?其中最杰出的作家及代表作品是什么? (5)、列表比较明清四大古典小说。 小说名称作者及时间内容及评价历史地位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回答: (1)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 (2)材料一词中的“周郎”是谁?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 (3)材料二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请举一例类似风格的现代人的诗词。 【当堂达标】选择 1、古云“琴棋书画诗酒茶”,自古以来“诗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杜康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2、下列词人中,其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并善于运用口语的是【】 A、苏轼 B、李清照 C、曾巩 D、辛弃疾 3、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4、小林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他提升了词的品格,作品豪迈奔放,气象恢弘……”据此判断,文中的“他”是【】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陆游 5、元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满江红》 B、《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三国演义》 6、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课外拓展】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材料三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上述三首唐诗的作者是谁、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史实? (2)该作者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3)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哪些? 【课后反思】 自我评价:对子评价:教师评价: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案例2我们身边的宗教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案例2我们身边的宗教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和我国道教。 (2)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形成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查找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相关资料,主要是它们的创始人、产生的背景、地区、主要的教义。 (2)查找我国古代化与宗教有关的字材料、实物图片。

(3)参观博物馆和当地的宗教场所形成对宗教的感性认识。 (4)整理去过的佛教、道教圣地的资料。 活动步骤: (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的主题。 (2)学生自由发言,扼要讲清收集的资料。 (3)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学生自由地分成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四大组,各小组学生集体商讨、综合归纳形成统一的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主讲。 (4)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总结出宗教的共性。 ()由学生主动担任导游,介绍当地的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佛教、道教活动场所。 (6)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过程:(步骤的部分展示) (1)学生一:我国的名寺、名观很多,武汉就有很多,我还是给大家讲讲武汉的归元寺。 武汉的归元禅寺是佛教名寺,是清顺治1年(168年)由白光法师兴建的,其名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它与宝通寺、溪寺、正党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丛林意为“众僧聚居一处有如众木相依为林”)。 归元寺地处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占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其中罗汉堂供奉的00尊金身罗汉为该寺的重点特色之一。我们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找到对应的罗汉,这是非常有趣的事,大家可以乘旅游一号线去归元寺。 归元寺有二大特色:一是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二是珍藏丰富。由于归元寺非常有名,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许多外国游客包括各国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都曾先后此观赏,并分别向该寺赠送礼品。我觉得这个地方值得一玩。 学生二:你讲了佛教的归元寺,我讲道教的长春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