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装┊┊┊┊┊┊┊┊订┊┊┊┊┊┊┊┊线┊┊┊┊┊┊┊┊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相关概念界定 (1)

1.1 新能源 (1)

1.1.1新能源的来源优势

1.2 新能源汽车 (2)

1.3 低碳经济 (3)

1.4 低碳经济对汽车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3)

第2章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4)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方面发展现状 (4)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4)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5)

2.3.1 新能源政策的实施

第3章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7)

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且补贴少 (7)

3.2 市场窄小且没有实现产业化 (7)

3.3 产品技术不成熟 (8)

3.4 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8)

3.5 购买成本偏高,消费者难接受 (9)

第4章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市场发展对策 (10)

4.1 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10)

4.2 创新产业模式 (11)

4.3 提高产品技术 (11)

4.4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12)

第5章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3)

5.1 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纯电驱动为发展方向 (13)

5.2 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 (13)

5.3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3)

结论 (15)

谢辞 (16)

参考文献 (17)

┊┊┊┊┊┊┊┊┊┊┊┊┊┊┊装┊┊┊┊┊┊┊┊订┊┊┊┊┊┊┊┊线┊┊┊┊┊┊┊┊

[摘要]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旧有的常规资源一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地球的污染也使人类意识到了石油、煤等常规资源的污染。为了解决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问题,人类开始逐步研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问世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自1991年起,我国便开始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究。二十多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不温不火,鲜有问津的状态。虽然政府高度支持,政策补贴亦不缺乏,许多企业也在积极研发,但依旧没有达到设定的目的,我国碳排放量依旧是在世界总排放量中位于第一。

本文写作目的既是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并找出限制市场发展的原因及提出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现就定义开始,确认讨论对象及范围,确定文章起点;其次系统阐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并结合现状分析;再次,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制约我国新能源市场汽车发展的因素并逐条列出;接下来,针对现有的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及规划方案;最后,针对搜集而来的文献,提出对于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前景及趋势。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产销政策

引言

在目前迅速增长的社会中,我们也更需要新的能源,汽车消耗了我们总能源消耗的60%。过度使用传统能源大大加剧了环境污染,导致空气质量迅速恶化。新能源不需要石油等燃料,并大大减少了这些污染的好处,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统计数字表明,新的能源车辆,特别是清洁的、不受污染的、而不是基于其排放废气特性的电动车辆,已经被淘汰。在低碳经济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成为一个新的宠物,对于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它是一个新的竞争机会,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兴的动力,在当前的市场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根据低碳环境下对这一领域的市场发展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根据低碳环境下开发新能源汽车工业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升级和使目前环境得到改善境。

第1章相关概念界定

1.1 新能源

1980年举行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将新能源界定为: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稳定能源取代环境污染严重的不可再生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量、地热、潮汐能、氢能和核能。

┊┊┊┊┊┊┊┊┊┊┊┊┊┊┊装┊┊┊┊┊┊┊┊订┊┊┊┊┊┊┊┊线┊┊┊┊┊┊┊┊

新能源通常是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量能源、水电、风能、地热、波能等,例如,潮汐能,此外,还有氢、甲醇、乙醇、沼气等,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被称为传统能源,但传统能源的局限性并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却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严重,以环境保护为特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一些国家的关注。

目前,可形成工业的新能源主要有水电(主要是小型水电)、风能、生物量能源、太阳能、地热、清洁能源和其他可回收能源。这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也是朝着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后一个能源选择。

一般而言,传统能源指技术上成熟的大规模使用的能源,新能源通常指大规模使用和积极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厂为传统能源。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发展概念的确立,作为传统能源的废燃料被用作新的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物质、地热能源、海洋能源、核能和氢能被用作新的能源。过去被视为废物的工业和家用有机废物已被重新确认和进一步研究,并被用作能源资源的材料。因此,废物资源的使用也可视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1.1.1新能源的来源优势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中有不同的内容,在当下的社会有不同的科学和技术水平。新能源通常是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氢。

按具体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量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源、水电和化学能源(如乙醚燃料)。

1.2 新能源汽车

目前,关于如何给新能源汽车下一个定义,国际上众说纷纭,尚未确定一个统一的说法。在百科上,所能查找到的也只是与之相近的绿色汽车(Green Vehicle)的定义:指使用替代燃料或者新型技术所驱动的道路机动车,与现有汽车相比,该类汽车对环境更加友好。我国研发新能源汽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为更好的管理,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法律法规也给出了相关界定。在2007年,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新能源车辆使用管理条例》一文,这是中国首次对新能源车辆颁布法律,明确规定了新能源车辆的定义:使用非常规燃料或使用新的充电车辆装置、在机动车辆中使用最先进的功率控制技术、先进技术的驾驶、新技术、新的汽车结构的汽车。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在2009年就发布了关于《新能源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管理条例》的相关条例。其中,在第一章第三条中可以找到新动力车辆的定义:“新动力车辆指的是使用非常规车辆燃料作为一种力量来源(或使用传统燃料车辆、使用新的车载动力装置)。先进的功率控制和车辆驾驶综合技术先进的

┊┊┊┊┊┊┊┊┊┊┊┊┊┊┊装┊┊┊┊┊┊┊┊订┊┊┊┊┊┊┊┊线┊┊┊┊┊┊┊┊原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

国务院2012年6月28日提出了《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计划(2012-2020)》,对中国的新能源车辆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新能源车辆定义为车身部分或全部利用新能源系统使用。

新的能源车辆种类繁多,主要是混合型汽车、电动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燃气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新的汽车燃料汽车,目前,中国是新能源车辆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国家,主要以混合型汽车替代燃料和电动车辆(电池)三种类型的汽车进行主要研究。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是目前大力褪尽的产业;使用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产业由工业和信息部确认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1.3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份可见的能源文件,是在2003年由当时英国政府发表的关于“未来能源:建立低碳经济”白皮书中出现。1997年在日本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环境条约是较为系统的阐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传统能源使用过程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估。该研究发现,除了直接的传统光化学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常见风险,如污染和酸雨污染之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每个人都不断地提出一系列低排放绿色和发展概念,如“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和改善,社会的发展,人就是沃尔变化的调整。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和改善,社会和人民的发展就是适应生活价值的变化,这将逐渐地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它将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4 低碳经济对汽车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影响的前提下,我国的新能源车辆必须与市场和政府相结合。可持续发展必须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发展,影响企业、消费者和企业的政策和政策由政府决定。最终目标是创造三赢局面:促进低碳经济,制定新的能源政策,开发新能源而不是传统能源,清洁能源而不是石油化学,能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从而进一步保护环境与绿色发展;引进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汽车工业的强劲发展、传统汽车燃料工业的革新和改革、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和技术部件的供应,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结合。新的汽车工业能源政策的实施使消费者能够以更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高质量的汽车,并从人民基本利益出发,真正的为绿色世界作出贡献,更好的造福社会。

第2章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装┊┊┊┊┊┊┊┊订┊┊┊┊┊┊┊┊线┊┊┊┊┊┊┊┊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方面发展现状

目前,由于不同国家新能源车辆生产技术的发展程度不同,日本非常认真地对待混合型车辆部门,混合型车辆部门已经形成;德国的研究重点是电动车辆、混合型汽车和混合型汽车,在机动车辆和混合电动车辆丰满,其有着丰富的经验促进新能源的车辆。同时,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以及推广方面,德国也有着很出色的成果。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和生物燃料汽车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地位首屈一指的,目前而言,是美国,并且美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将其视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较而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与发展还略显稚嫩,在生产技术上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我国研发的主要方向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一个方向。纯电动车辆的车辆优势是功能好,并且排放量较小,但目前我国相关主要技术还不成熟,充电建设的不充分,使其无法大规模推广,过分依赖充电基础设施是其主要的弊端;而混合动力车辆虽然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度略低,但它们不能在燃料模式下节约能源。新能源汽车技术归根结底是利用新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关于电动车的发展,目前主要有四种关键技术,分别是:电池及其管理技术、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车辆控制技术、车辆轻量化技术。据市场反映,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汽车技术和车辆技术方面都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电池技术的进步,有利于降低成本,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供安全保障。此外,互联网技术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将会进一步提高驾驶经验。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在2011年生产和销售了8368辆新能源车辆,2017年售出了8230辆,到2018年,新能源车辆的生产和销售比2017年增加了近40倍。混合型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增加了1.8倍和1.9倍。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比例从2016年的32%和1.3%增加到2017年的33%和1.4%。

新能源乘用车在中国的销售数据显示,到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辆生产了239524辆,售出了18762辆,去年同期增长了2.8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乘用车的生产和销售分别为85624辆和82142辆,增长了2.5倍。新能源商业车辆领域,生产和销售1 954 61辆售出纯电动车辆1 16763辆车,分别增加10.4倍和10.6倍;生产和销售1 654和6 017辆已完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加了9倍8倍。

201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比重为42%,新能源商用车的比重为64%。2017

┊┊┊┊┊┊┊┊┊┊┊┊┊┊┊装┊┊┊┊┊┊┊┊订┊┊┊┊┊┊┊┊线┊┊┊┊┊┊┊┊年新能源乘用车比重提高到69%,2018年新能源乘客车比重保持在71%。由此可见,新能源乘用车在我国仍有极大的隐形市场,未来发展空间极大。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主要为A00型和A0型,A00型占中国纯电动车的72%。目前,在我国,考虑成本因素,小型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选择。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既定轨道,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程度还不够高,私人购买的比例还不到50%。在北京和上海等有限品牌城市,私人购买的比例相对较大。在无限推广城市中,大部分新能源车辆最终进入分时租赁、新能源租赁公司、政府和公共车辆。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中国自2001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多条规定,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可谓是覆盖到了方方面面,政策也越日趋完善,从各地政府采购、发布私人采购补贴政策、石油降价政策和优惠关税政策等政策,到新能源汽车制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大力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2.3.1 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具体实施

2001年,中国实施了电动汽车“863”计划,确定未来要形成三纵三横布局,形成了由车辆单位领导、零部件单位参与联合研发的多个团队。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的示范应用示范项目,还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巧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2015年,颁布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在运输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及《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第3章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且补贴少

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还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巧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促进节能和新能源车辆的财政措施和关于新能源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条例,并将示范和促进新能源车辆的试点城市的数目从13个增加到20个。“十城千辆电动汽

┊┊┊┊┊┊┊┊┊┊┊┊┊┊┊装┊┊┊┊┊┊┊┊订┊┊┊┊┊┊┊┊线┊┊┊┊┊┊┊┊车的示范应用示范项目”费用很高,5个城市被选为获得补贴的城市私营试点,以购买新能源和车辆。到目前为止,共有25个新的动力车辆试验城市,在购买优惠的私人汽车方面,《关于实施新能源汽车民间购车试点补贴的通知》,以及于2010年6月1日决定,私人汽车购买新动力车辆补贴应在深圳、上海、长春、杭州和合肥五个城市实施,其中,对新的纯动力车辆的最高补贴为60 000元,似乎很高。虽然优惠力度是极大的,但可以补贴新能源车辆的城市也仅限于这五个城市,对于中国其它各地方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基本是没有补贴的。而相较于德国的补贴及宣传力度而言,中国的试点推行缓慢,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还是不够大,依然有大部分地区因缺少相关政策,只能“望车兴叹”。

另外,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缺乏售后服务及相关保险保障等等一系列服务。这使许多想要尝试新能源汽车的人,因担心保障制度售后制度的不完善而望而却步。

3.2 市场窄小且没有实现产业化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有很好的销售前景。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变革,国家强调要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城市给予补贴,这本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好机会,但各地方却将其发展成了地方的产业,都想将其视为自身攫取利益的产业,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自为战,分头研究,缺乏整合,带有极其浓郁的地域色彩。严重浪费资源,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技术无法提升,这种联而不合的现象甚至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步伐受到极大阻力,寸步不得。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民众缺乏认知,政府普及力度不够,企业缺乏宣传。新能源汽车目前只在城市公共服务中大量使用,在私家车领域较少使用,这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极不平衡,市场窄小,使得发展过于片面化,具有倾向化。因此,扩大市场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完成的任务。

3.3 产品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还是不成熟的,如新能源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我国并未掌握其生产技术,大部分重要零件都要靠外国进口。在电控系统中技术也是极其缺乏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极为缺失。等待电池的充电时间太长、电动机驱动系统不够高效、电池使用寿命极短等等因素,都是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推广普及的重要因素。从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历史不长,制造商缺乏一定的生产能力,价格来说也相对不够稳定。目前,汽车制造商造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极为有限,出口量也相对较小。目前,新能源的生产和制造

┊┊┊┊┊┊┊┊┊┊┊┊┊┊┊装┊┊┊┊┊┊┊┊订┊┊┊┊┊┊┊┊线┊┊┊┊┊┊┊┊并不多,因此,新能源车辆的价格波动不定。从各种销售渠道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车辆的品牌可以说是非常少的,只有Chery,Byd Auto Nacional和其他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新能源车辆销售渠道。然而,所使用的大多数模型都是与原普通燃料车辆的销售网络共享的,或者投资者可以将原燃料车辆更新到销售点,并在独立于旧有网点的新能源车辆建设中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中泰汽车开始在北京建立独立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但投资必须超过一千万元。由此可见,其所建立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的进入门槛较高,难以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在研发、投资、销售等各方面仍有待提高,急需完善。

3.4 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基本设施的缺乏。要把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就必须建设足够的加油站、充电站等基础设施。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刚刚开工建设,其服务技术必将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价值链整合不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工业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不仅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形成产业链的能力。

纯电动汽车的推广需要有密集、方便、功能足以与之相匹配的充电站网络,或住宅、商业区生产站的电源插座和计量设施;氢动力车辆需要安全和方便的氢加油站。目前,只有北京有加氢站,不管是混合动力车、电动车还是氢动力车,都需要电力。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将消耗大量电力。在中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仅仅是一个开始,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分配网建设、翻修、安装条件、投资管理模式等,在建筑工程更为困难。在新的动力车辆中,有一个普遍的“充电困难”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电动车辆及其充电技术的不确定性,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车辆的发展不相容,难以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相关服务管理与经营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服务,与之配套政策也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供给需求及时调整。

3.5 购买成本偏高,消费者难接受

新能源汽车销售如此惨淡的尴尬情况主要是购买和使用成本过高,难以为消费者所接受。2016年新能源汽车国内总产量约为20000辆,其中民间购买电动汽车仅400多辆。纯电动车市场以城市公共交通的购买为主。由于政府提供了一系列补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仍然几乎是普通同类汽车的两倍。用钱买一辆经济的混合动力车买一辆中型车是任何消费者都不能接受的。就使用成本而言,新能源车辆的维护成本较高。以电动车为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尚未成熟,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

┊┊┊┊┊┊┊┊┊┊┊┊┊┊┊装┊┊┊┊┊┊┊┊订┊┊┊┊┊┊┊┊线┊┊┊┊┊┊┊┊高。在市场上销售的电池的保修期为1-2年,保修期后的电池维修和更换将是一项重大费用。维修中很难找到维修站和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维修成本的提高。如果更换电池,成本甚至更高。电池的成本高达8-10万元,这比普通汽车的维修和燃料消耗成本更令人无法接受。国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较高,所以国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也较高。我们国家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是很低的。根据2017年的调查数据,11.7%的消费者对新的动力车辆一无所知,39.1%的消费者只听说过新的动力车辆,但他们对新的动力车辆不了解或不太了解,42.4%的消费者对新的动力车辆有普遍的了解。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车辆的推广,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辆的理解继续加深,但是中国消费者仍然不愿意购买新能源车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辆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研究了中国新的旅游能源的供应情况,显示21.4%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17.8%的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新的能源汽车。而60.8%的消费者仍在等待,抱以观望态度。

第4章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市场发展对策

4.1 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对我国汽车工业而言,关键技术相对落后的原因是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角度来看,关键零件与传统汽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关键技术的研发将是新能源汽车工业必须面对的发展问题。交付中提到的关键技术指的是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我国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可以充分遵循日本提出的“技术领先”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技术因素。从根本上讲,要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新能源车辆从一开始就在市场上作为替代品,为了成功地更换传统的汽车来控制汽车市场,消费者需要一个承认和接受的过程。目前,新的动力车辆还处于初始期。环境保护、安全、经济和可靠性方面的制约还不够,因此需要广泛的公共信息宣传与推广,努力提高人们对汽车尾气危害的认识。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时尚的选择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普及过程中,除宣传汽车质量外,还应重视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的宣传,重视环境保护宣传的作用,引导消费者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如果你想购买,你可以选择购买。

不可否认,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长期采用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压力,这反映在投资回报低、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规模有限等方面。对于公司来说,一个失败的项目很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因此,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企业并不是唯一对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的研发负责的企业。除了提供最大的政

┊┊┊┊┊┊┊┊┊┊┊┊┊┊┊装┊┊┊┊┊┊┊┊订┊┊┊┊┊┊┊┊线┊┊┊┊┊┊┊┊策支持外,它们还必须开展相关的税收活动,为相关项目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平台,采用提高自主创新开发效率的方式,在最小范围内控制研发风险。

4.2 创新产业模式

为了扩大新能源车辆的销售,我们不应盲目地促进市场,但我们必须进行良好的市场分割工作,查明消费者并对其进行分类,并客观地利用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群体。补偿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并不断扩大产品替代的范围;目前,促进新的自给能源市场的主要市场部门是公共交通、汽车租赁和出租车。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交流与进步,对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具有催化作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保持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发展水平,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为生产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并普遍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打破地方保护,促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充分发挥适者市场的作用,保留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淘汰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积极性,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

通过提高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准入门槛,完全淘汰一些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厂商,保持产业健康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新能源企业的核技术和民营技术的研究,对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形成要加大支持的力度。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商业化是一个令世界严重关切的问题,为了使新能源车辆商业化,有必要建立一个面向消费者的利润模式。我国汽车市场新能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形象,动力,安全性和可靠性,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改进新能源的车辆性能,同时,中国是新能源的新能源。能源汽车公司必须加强品牌建设,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并促进新能源自控市场的发展。

4.3 提高产品技术

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理念及技术,中国技术略显稚嫩。为此,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自主完成重要零件的研发及制造,摆脱对外进口的依赖。成立相关攻关小组,不断攻克现有难题,逐步完善、健全现有技术。还要从各部分入手,保证质量,控制成本,使其能够满足日后商业化的需要,争取早日做到,从制造到创造,从零件到整车,从进口

┊┊┊┊┊┊┊┊┊┊┊┊┊┊┊装┊┊┊┊┊┊┊┊订┊┊┊┊┊┊┊┊线┊┊┊┊┊┊┊┊到出口。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力汽车的能源发展不断完善。在这之中,政府应该起到积极的领导作用,尽早取得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外合作。欧美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各有优势所长,都有丰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汲取对方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促进自身发展与改善。与美,日等国开展国际性合作,还可以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宣传,提高自身品牌影响,为进一步发展销售做好基础。

新能源汽车技术提高不仅仅需要机械人才,同时对其它如物理人才,化学人才等等各方面人才,因此各大高校、科研院都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共同发展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可以引用民间资本,一方面可以提供研发资金,另一方面,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使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普及开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其中,研发创新新能源汽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4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新能源汽车发展必不可缺的是相关配套设施,只有相关配套设施完善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真正进入日常生活。为此,首先,我国应该加快建设基础充电设施,使新能源汽车充电如同汽车加油一般轻松便捷。此外要将智能人工服务加入配套设施中,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加强电网的建设,根据需求,优先供给,使其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合理分配用电标准,完善相关标准规定,合理布局,使电路网能够覆盖最大面积达到最优分配。另外,需完善供电服务。要使电能充分供给,延伸至整个电路网络,完善相关流程,合理制定相关收费标准。想要将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打开市场,就必须认真对待其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

充电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区别,充电桩的安置是亟需解决的,目前新能源汽车面对的主要的问题之一便是充电时间过长。因为其充电时间长,所以商家对于电池的管理与利用就可以集中起来。统一的充电,发展更便捷更方便的充电模式等等,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而且对消费者是真正有益的。更以发展智能营销,个性化营销等等营销手段,改善市场环境,扩大市场。

第5章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5.1 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纯电驱动为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会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理由有三,其一,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研发状态,无论是便捷程度还是安全程度都不及传统汽车,其售后

┊┊┊┊┊┊┊┊┊┊┊┊┊┊┊装┊┊┊┊┊┊┊┊订┊┊┊┊┊┊┊┊线┊┊┊┊┊┊┊┊制度和规定制度也并不完善。其二,人们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心理转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新能源汽车对于他们而言是个极其陌生的词汇,下意识会有不信任感,尤其是从传统汽车到纯电驱动而言。因此,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使人们逐渐了解并接受新能源汽车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其三,混合动力汽车更符合现在人们需求,也更方便人们出行。在相关配套设施还未完善的时期,这种混合动力汽车能缓解目前这种尴尬。所以从发展顺序和节能减排的效果来看,我国都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而我国目前在电力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我国发展最终目标应该就是纯电驱动为方向的。

5.2 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各大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环卫车等公共交通设施,在私家车领域极少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各大城市,总会发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车逐步淘汰掉了旧有的传统公共服务用车。因为中国人民对新能源汽车缺乏认知,和固有的守旧思想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严重缩水。据统计,2011年我国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总数为10627辆,其中新能源客车有4994辆,占比高达47%,将近一半的比例。在政府的推动下,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稳步增加,逐步淘汰掉传统公共服务用汽车。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在一段时间里将依旧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

5.3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1991年至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加以重视。2015年,一年内便颁布了多条与之相关的法令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一方面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逐渐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宣传。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步加重,环保型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着诸多制约因素,但我相信,只要政府逐渐加强宣传,鼓励支持研发,人才涌入新能源汽车发展,那么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的普及及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拥堵的问题,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与雾霾等极端天气。在污染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个朝阳产业,企业

┊┊┊┊┊┊┊┊┊┊┊┊┊┊┊装┊┊┊┊┊┊┊┊订┊┊┊┊┊┊┊┊线┊┊┊┊┊┊┊┊或个人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时,不仅要着眼于如何解决它的制约因素,加大宣传,招揽人才,与消费者之间良性循环等等。更要积极转变营销策略,注意细节,打造品牌,提供更多元的产品,更人性化的服务,使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积极打造产品价值等。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瑞华,刘兆鑫,齐洪磊.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时代汽车,2018(09):63-64.

[2]高韶坤,张卫.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6):15-16.

[3]李嘉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0-31].

[4]许志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4):82-83.

[5]盛姣.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OL].中国设备工程[2018-10-31].

[6]周伟,刘港,罗婷劼,黎仕增.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浅谈[J/OL].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3[2019-05-30]

[7]赛迪顾问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展望[N]. 中国计算机报,2019-05-27(016).

[8]杨锐. 浅谈新能源汽车压铸件需求分析及对应压铸设备配置说明[A]. 重庆铸造行业协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1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重庆铸造行业协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19:3.

[9]林彩珍.浅论新能源汽车[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6):62.

[10]夏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09):232-234.

[11]马纪成,张政,赵琦.探析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南方农机,2019,50(09):123.

[12]熊勇清,黄恬恬,李小龙.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性——“购买”和“使用”环节政策比较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05):71-78.

[13]高荣伟.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J].上海企业,2019(05):26-30.

[14]刘杰,张金友.浅谈新能源汽车[J].河北农机,2018(12):26.

[15]王瑞.浅析新能源汽车营销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97-98.

[16]J.-E. Kim,Y.-H. Percival Zhang. Use of carbohydrates for hydrogen

┊┊┊┊┊┊┊┊┊┊┊┊┊┊┊装┊┊┊┊┊┊┊┊订┊┊┊┊┊┊┊┊线┊┊┊┊┊┊┊┊storage[M].Elsevier Inc.:2016-06-15.

[17]Dorothee Lahaussois,Heather Hamje,Per Hanarp,Laura Lonza,Yugo Marta,Heiko Maas. Fueling clean transport to 2025+: update of JEC Well-To-Wheel (WTW) methodology for comparing alternative fuels and vehicle options to 2025+[M].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2018-08-09.

[18]Kaustav Saikia,Biraj Kumar Kakati,Bibha Boro,Anil Verma. Curr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Fuel Cell Technologies[M].Springer Singapore:2018-09-30.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修改版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海海杰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弄明白,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经济?它与我们现有的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通过保障供应,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型的、以提高能源等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被提出来了,来替代传统的经济形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形式走向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自身能源储备的 不足,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例如,到2030年, 预计中国80%以上的石油需求将依赖进口;其次,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做出了2020 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第三,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如果不降低能耗,必将挤压企业的 经济效益,对于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甚至高达五成的 高能耗产业更是如此。 在这种必然的选择之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又将有什么机遇呢? 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而在新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锂电池等行业,与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只落后了一两年。因此,在当今传统产业发展受挫、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的国家,如此广阔的国土面积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据估计,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在东北、中西部、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地热能方面,全国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当前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为906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 那么同时,中国又将面临着怎样的严峻挑战呢?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就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得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得()则包括在能源得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与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得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就是在()得背景下产生得。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得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得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得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就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得()得出版,拉开了”生态学”得序幕。 A、《增长得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得未来》 D、《寂静得春天》 7、主要得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得顺序就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就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得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得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得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与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就是具有强温室效应得温室气体,主要由CF4与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得生命期达5万年与1万年,其GWP达5700与11900。铝工业就是目前产生PFCs得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刘莎5000109092 新闻091 摘要:“低碳经济”这一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低碳经济》的词汇,已经深深烙进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以当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如何面对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今后又可能遇到怎样的经济挑战?有没有什么可行性策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可行性策略 一、低碳经济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知道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除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灾害之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当下已经显现的气候异常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灾难,是人尽皆有的体验和担忧。摒弃20世纪以来经济的传统增长模式,迈向生态文明的新路子,是世界经济的出路,也是中国经济关注度重点。 二、世界走向低碳经济 近年来,世界正在酝酿着低碳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可能成为经济危机后新一轮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大国都在低碳经济这场经济“赛跑”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主要的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锁定新能源为核心。 日本:将低碳社会作为发展方向。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同时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巴西:大力推动生物燃料发展。进一步完善乙醇、生物柴油等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利用政府推出的一些列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农业种植,以满足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减少能源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就业和人民增收。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赛跑中抢占先机。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等问题,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节能减排上形势严峻。 基于这些原因,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先导,要发展工业就必然有排放。保持低碳状态,除非人们不开车,不烧煤,放弃重工业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极端的。中国有些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却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英文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的运行和生活的质量,否则社会将无法运转。低碳经济不是要排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提高碳效率。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但仍有许多不足,据权威媒体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在扶持汽车业发展时,最应该做的是停止以牺牲民营汽车企业为代价的,对国有汽车企业的大力扶持。在中国政府2006年制定的相关法规中,规定电信业完全国有,汽车等其他重要行业的国有化比重要非常高。中国政府同意各国有汽车企业与国外厂商展开合作,以创办合资公司、生产国外厂商的车型的方式来提高各自的效益。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几乎每一个国有汽车企业都实现了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例如,在2006年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法国PSA 集团的合作。在2010年奇瑞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捷豹和路虎的合作。 对于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企业功不可没。合资企业提出合资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思路无疑是与时俱进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实情的举措当前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 第一政策优势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近些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小排量的汽车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尤为明显而合资企业汽车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已上市的几款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低排量的小型低端汽车。因此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政策优势明显。 第二技术研发优势与我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相比合资自主品牌的在技术研发方面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更容易进行新的技术研发。 第三产品定位优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我国一线城市汽车逐渐呈现饱和状态未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存在着较大消费空间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扩大低端车市的市场份额无疑为在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积蓄力量打好基础。由2010年我国各地区千人汽车拥有量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浙江等城市千人保有量在100~230辆/千人之间其他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在30~100辆/千人之间不等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需求空间还较为宽阔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定位低端市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品牌定价优势2011年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未上市之前合资企业的汽车主要是合资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均是使用国外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品牌技术优势明显。 合资企业生产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有了品牌优势又因属于自主品牌可以实现不影响外资品牌价值的情况下自由定价。从而在抢占低端城市汽车市场份额时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据价格优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在增加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学习到国外厂商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国外厂商合作势必会增加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技术交流层面所得到的“效益”却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国外厂商在技术方面或多或少是对中国厂商有戒备心理。而且中国国内国有汽车企业大都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略了向国外厂商学习先进技术。此外,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希望国有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其规模,但大部分厂商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张。 争夺低成本领先地位:国外与国内企业不断在汽车领域内注入资金,这将导致一个产能过剩的阶段。目前零部件是汽车成本的主要来源: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极低,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有时甚至比世界一流水平高约20%,因此中国零件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早见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并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10年8月,中国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目的: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最全版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一、简答 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101-102页)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99-101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7-99页) 4.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哪些? (171-173页 ) 5.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187-189页) 6. 简述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 (177-179页 ) 7. 简述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27-229页) 8.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197-198 ) 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哪些? (265页) 10. 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有哪些? (279页)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有哪些? (330-331页 ) 12.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21页 ) 13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哪些内容? (270-274页 ) 14.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28页 ) 15.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156-157页 ) 16. 中国低碳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83-85页) 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69-170页) 二、多选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 B C D)36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在这样的全球积极萧条大环境下,国家颁布了: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接下来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一.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根本的是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尽管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还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且由于竞争激烈,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购车欲望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内部分汽车消费者还存在落后的消费观念: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二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除了买车的款项,还要考虑到油价、汽车维修保养、保险、各项税费等支出。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试题及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第2题: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第3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4题:()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第5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 第6题: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第7题:()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第8题: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A:煤 B:100石油 C:天然气 D:氢 第9题:()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第10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 第11题:(),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第12题: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第13题: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未来十年有望削减二氧化碳排放4.7亿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日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作者之一、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表示,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政府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 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 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 长了1.2倍.朱跃中认为,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 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 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未来十年内将单 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 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使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报 告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教授表示,大量的石油进口造成了中 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将会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倪铭娅)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了必然选择。我国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合理自主的“中国模式”,结合实际,合理自主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国家。 2007 年9 月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中国外交部2010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 中国目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带来我国就业的新机会。为了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需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由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对于目前的中国,低碳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其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产量仍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这主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们糊口水平的进步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也在发展之中。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定义是指汽车从经销商出售给顾客的那一刻起.直至该汽车报废送至回收站之前,为该汽车提供全过程的各项服务,包括车辆保险、上牌、年检、养护、维修、配件更换、装具添置、清洗加油、停车治理、行使指挥、违章处罚、信息提供等等的一切服务。 1.1中国汽车行业的需求状况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汽车也将从封锁走向开放,国外一些提高前辈的汽车理念,也将会源源不段的输入到中国汽车行业中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私家汽车消费比重逐年进步,有关专家估计,因为海内市场需求量大,私家购车的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速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气力。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16%-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6650-8431万辆之间。可以推算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1900万辆之间。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泛起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

说,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我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由于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有望在21世纪前10年景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口汽车违章。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1.2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治理服务、竞争意识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题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明确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2.1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行业组织性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小而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配件和用品供给、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企业各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用度去搜集、分析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但因为种种原因,所得资料的置信水平较低,因而导致企业在制定一系列决议计划时产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规模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只有上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 1.2.2治理服务水平低 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受政府的行政干涉干与

低碳经济与低碳汽车

目录 目录 (1) 前言 (2) 第一章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 (3) 1.1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3) 1.2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3) 1.2.1 缓解汽车工业资源压力 (3) 1.2.2 环境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3)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种类及其技术现状 (5) 2.1 混合动力汽车 (5) 2.2 纯电动汽车 (5) 2.3 燃料电池汽车 (6) 2.3.1 氢动力汽车 (6) 2.4 燃气汽车 (7) 2.4.1 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料系统 (7) 2.5 太阳能汽车 (8) 2.6 生物乙醇汽车 (10) 第三章我国发展新能源政策及发展历程 (11) 3.1 低碳经济下国家对于汽车产业采取的措施 (11) 3.2 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1) 第四章各汽车品牌相应政策及新能源汽车情况 (12) 4.1 各车企相应政策 (12) 4.2 新能源汽车汇 (12) 第五章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14) 5.1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 (14) 5.2发展新能源汽车道路困难重重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汽车是现代人类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在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汽车产生的尾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含碳化合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0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这给汽车企业提出了新要求,打造低碳型企业将成为车企2010年发展的不二选择. 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汽车低碳大体分三步走近期是对创痛技术的改良比如增压技术汽油直喷技术高效变速箱等中期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远期是氢燃料电池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各车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主力军将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全球变暖,新能源车企技术前景 摘要: 多年来,环境资源问题一直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到发展低碳经济,我国逐渐重视人与社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切合实际。实行低碳经济目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汽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更该成为改革的重点,新能源汽车便成了现代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由于技术制约,新能源汽车仍然优缺参半,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又是怎样?那种汽车将成为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