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这是比较研究中的一种强人政策。

C.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第一流的知识分子达成共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

D.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时,我们既应该坚决摒弃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又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这与“五四”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用矮人政策来比较中外文化密切关系。

B.“五四”时期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以本国文化之糟粕与外国文化之精华相比,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失之偏颇。

C.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流行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对其他民族文化缺乏尊重,没有看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这是很狭隘的。

D.对本民族文化批判的继承、积极地发展,这不仅应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态度,也应是全世界各民族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无论是比较研究中的强人政策还是矮人政策,均为对待文化的非理性、非科学态度,我们在这一点上应当保持清醒头脑。

B.陈独秀、胡适、巴金、鲁迅等无疑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但他们在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有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总觉得自己的民族不如别的民族。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这既说明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是空白,也说明欧洲中心主义对恩格斯有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谦和、礼让,西方文化主张竞争、反抗,这既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西方社会年轻、充满活力,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纳麟,智曜之孙,睿之子也。大德

..六年,纳麟以名臣子,用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荐,入备宿卫。十年,除中书舍人。至大四年,迁宗正府郎中。皇庆元年,擢佥河南廉访司事。延佑初,拜监察御史。以言事忤旨,仁宗怒,中丞朵儿只力救之乃解。又言风宪【注】恃纠劾之权而受人赂者,宜刑而加流。天历元年,除杭州路总管。锄奸去蠹,吏畏民悦。明年,改江西廉访使。南昌岁饥,江西行省难于发粟。纳麟曰:"朝廷如不允,我当以家赀偿之。"乃出粟以赈民,全活甚众。平章政事把失忽都贪纵不法,纳麟劾罢之。至正二年,除行宣政院使。僧弥戒惠洲恣纵犯法纳麟皆坐以重罪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拟行省理问官秩四品以治僧狱讼从之七年,出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寻召拜御史大夫,所荐用御史,必老成更事者。八年,请老,不许,加太尉。御史劾罢之,退居姑苏。十二年,江淮盗起,帝命为南台御史大夫。纳麟承诏即起。仍命兼太

尉,总制江浙、江西、湖广三省军马。诏遣直省舍人海玉传旨慰谕之。纳麟北面

..再拜曰:“臣虽

耄老,敢不黾勉从事,尽余生以报陛下。”至则修筑集庆城郭

..。会江浙杭城失守,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失列门引兵往援,次于采石。纳麟使止之曰:“闻杭贼易破不足忧,今宣城危急,先宜以兵

救宣城。”乃调典瑞院使脱火赤率蒙古军应之,大破贼于堈下门,宣州以安。十三年,纳麟固请谢事

..,从之,命太尉如故,乃退居庆元。十九年,由海道趋直沽。山东俞宝率战舰断粮道,纳麟命其子安安及同舟人拒之,破其众于海口。八月,抵京师。帝遣使劳以上尊,皇太子亦馈酒脯。而纳麟感疾日亟,卒于通州。年七十有九。(选自《元史》列传二十九,有删改)

【注】风宪:指御史。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僧弥戒惠洲恣纵/犯法/纳麟皆坐/以重罪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儗行省理问官/秩四品/以治僧狱讼/从之/

B.僧弥戒惠洲恣纵/犯法/纳麟皆坐以重罪/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儗行省/理问官/秩四品以治僧狱讼/从之/

C.僧弥戒惠洲/恣纵犯法/纳麟皆坐/以重罪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儗行省理问官/秩四品以治/僧狱讼/从之/

D.僧弥戒惠洲/恣纵犯法/纳麟皆坐以重罪/请行宣政院设崇教所/儗行省理问官/秩四品/以治僧狱讼/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大德六年”就用了帝王纪年的方法,“大德”是帝王的谥号。

B.“北面”即面向北。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表示对皇帝的尊敬。C.“城郭”指城墙或城邑,“城”指内城的墙或内城,“郭”指外城的墙或外城,本文中的“城郭”是城墙的意思。

D.“谢事”指辞职、免除俗事,和前文的“请老”一样都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高纳麟耿直敢言。纳麟上奏说御史倚仗有纠察弹劾之权而受人贿赂的,应该被判刑并加以流放;平章政事把失忽都违法乱纪,纳麟弹劾了他使他被免官。

B.高纳麟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江西廉访使时,南昌发生饥荒,江西行省开仓赈济有困难,纳麟表示愿以其家产为担保,江西行省才拿出粮食赈济百姓。

C.高纳麟备受朝廷重用。他一生担任很多要职,也曾经参与平判,至正十九年八月抵达京师时,皇上派遣使者以上尊之礼慰劳他,皇太子也馈赠他美酒、干肉。

D.高纳麟老当益壮。至正十二年,江淮盗贼兴起,他不顾年老主动请命,到任后积极防御,运筹帷幄,在堈下门大败贼寇,宣州得以安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题3分)

(1)以言事忤旨,仁宗怒,中丞朵儿只力救之乃解。

(2)山东俞宝率战舰断粮道,纳麟命其子安安及同舟人拒之,破其众于海口。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4)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①

裁剪冰绡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③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④梦也新来不做。

【注】①赵洁:宋徽宗,因荒淫失国,在公元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囚禁至死。在北行途中,忽见如火的杏花,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词。②冰绡:洁白的绸。

③凭寄:凭谁传递。④和:连。

8.上片描写杏花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9.下片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表达词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月”抒胸中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肉袒负荆,通过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说:

“,(2)

!”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典故表达了时光流逝,国事飘摇的语句

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超级演员

一般人退休后,都会有强烈的失落感,而老赵却没有。他在正式退休的第一天,就再就业了。

那天早晨,老赵也如其他的退休老人一样,执行风雨无阻的任务——送读二年级的小孙子上学。从学校出来,他走错了路,七拐八拐了好半天,才摸出逼仄的胡同,置身一个热闹的大门口。

好奇怪的一群人,有人站着,有人坐着,仨一群俩一伙,像自由市场一般喧闹。老赵上前打听,原来这里是老电影制片厂的大门外,这些人都是群众演员,等着导演前来挑选,以求一个上镜的机会。

老赵退休前是某局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局长,对表演略通一二,前几年,局里给市里进行汇报演出,剧本和表演都要经过他的认真审查。其中有两部反映劳模题材的微电影,他还出任过主演呢!

老赵深情地回忆完光荣史,鼻子里忍不住“哼”了一声,背起手,拔腿准备回家。刚走出三五步,一个身着红马甲的人上前拦住他,上下打量一番后,由衷地赞叹道:“老先生,您的气质真是不错!”然后说明自己是导演,问他是否愿意去试镜。

鸿运当头来得猝不及防,令老赵几乎断定眼前的人就是一个“托儿”。但导演信誓旦旦,声明试镜决不收费,他才将信将疑地跟着去了。这一试不要紧,老赵凭借深厚功底,顺利成为演员,而且不是普通的群众演员,一步跨入主力助演行列,类似于联袂出演的那种角色,酬金自然不低。

随着多家电视台狂轰滥炸似的播出,老赵在业界的名气越来越响,很多导演找上门来,让老赵应接不暇,比上班时还要忙碌。

这天周末下午,疲惫的老赵没有拍摄任务,终于有机会在家陪陪小孙子。两人先玩了一会

儿跑马竞速的游戏,老赵跪在地上有些力不从心,只得起身气喘吁吁地打开电视。小孙子爱看动画片,尤其是《喜洋洋和灰太狼》与《熊出没》两部,百看不厌。

一集《熊出没》播放结束,屏幕上突然跳出老赵的镜头,小孙子十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看着小孙子那张粉嘟嘟的小脸儿上,拥挤着惊讶、崇拜和迷惑的复杂表情,老赵实在忍不住,被逗乐了,轻轻揪着嫩嫩的小脸蛋儿,笑道:“孙子,不认识爷爷了?”

接连换了几个频道,电视台居然像约好了似的,都出现了老赵的镜头,或站或坐,或躺或卧,穿西装的、穿礼服的、穿白大褂的,穿破衣服的。总而言之,老赵的状态拿捏得非常准确、到位,上镜有气场,装什么像什么,讲什么让人信什么,镜头虽然不多,但所做的表演无不驾轻就熟、出神入化。

小孙子认真地看看电视,又看看爷爷;再看看爷爷,又看看电视——像在玩“开心找不同”游戏。看着看着,小孙子突然呜呜哭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泪水涟涟。老赵手忙脚乱地哄了半天,这哭声才渐渐降低下来。

涕泪初止,小孙子一言不发,开始低头折叠小星星。不大工夫,小家伙就叠了一堆小星星,五颜六色的,把一个白色塑料罐装得满满的。

这时,房门忽然开了,老赵的儿子、儿媳推门回来,小孙子直扑进妈妈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儿子莫名其妙,问老赵怎么了?老赵也是一头雾水,摇头解释说,刚才孩子看电视时好端端的,突然就大哭起来,自己也在纳闷呢!

小孙子把爸爸、妈妈拉进卧室,手捧着那罐小星星,呜咽着说道:“妈妈,我今天才知道,爷爷居然得了那么多严重的病,我怕爷爷活不了几天了,所以给他叠了一罐小星星。”

儿子非常奇怪,追问道:“爷爷不是好好的吗?谁告诉你他得病了?”

小孙子晃晃脑袋,回身打开挂在墙上的电视,恰好老赵的镜头闪过,他指着尚在滚动播出的医药电视广告,说道:“这不是吗?还有好多电视台也在播,你们看看爷爷多痛苦呀!爷爷为了瞒着咱们,都没敢说自己的真名!”(选自《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通过小孙子看老赵拍的广告后大哭和叠一罐小星星的侧面描写,突显了老赵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其拍的广告极具艺术魅力。

B.这篇小说语言生动,娓娓道来,叙述完整,情节跌宕,为读者塑造了一个退休干部老赵的形象,小说主题振聋发聩,颇具艺术匠心。

C.老赵退休前曾主管文化教育工作,所以他看不上做群众演员这份工作,但最终还是经不住导演的劝说被骗去拍了医药广告。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从小孙子呜呜哭、叠星星、呜咽等可以看出,小孙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又是一个疼爱爷爷、珍视亲情的孩子。

E.发生在老赵身上的故事令人感叹,其中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道德底线和为人原则的深深思考与反省,而这也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小说在刻画老赵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4)小说为什么以小孙子的话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在自己的公司破产后,杨金刚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采取_______的违法作为,而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这一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赞许。

②“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这一观点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转化的关键是要有_____的决心。

③王先生本来是一个谨慎的人,但面对股票大跌的困境,他被债主们逼迫得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好_______,卖掉自己的豪宅去做投机生意了。

A.孤注一郑铤而走险破釜沉舟

B.铤而走险孤注一郑破釜沉舟

C.破釜沉舟孤注一郑铤而走险

D.铤而走险破釜沉舟孤注一郑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俄罗斯政府对恐怖袭击始终采取“零容忍”的强力政策,即便IS及其他恐怖组织对俄本土发动报复式的恐怖袭击,也很难颠覆俄罗斯将IS主体力量隔绝在叙利亚的决心。

B.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用作溶液的是沸点较低的乙醚,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C.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让乡村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必然选择。

D.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_____,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______,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______。然而,_____,______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_______。

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②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③同社会效益相比④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

⑤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⑥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③①④⑤②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③⑤②⑥①④

D.⑥①④③⑤②

五.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铁锅和瓦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尽管铁锅出身高贵,但朋友间岂能讲门第?铁锅处处保护着瓦罐,瓦罐也把铁锅视为知己。它们从早到晚总待在一起,形影不离,从早到晚总待在一起,谁要单独蹲在炉火上便会感到寂寞。

有一天铁锅突然心血来潮,想去周游世界,并邀请朋友跟它一起去。瓦罐虽然不想离开生活了许久的家园,但是它也离不开铁锅,便一起坐上大车开始了环球之旅。

旅行途中,一路上坎坷不平,两个朋友在车上撞来撞去。经过沟坎、坑洼时,铁锅满不在乎,天生脆弱的瓦罐可经不起这种颠簸,对它来说,每一次碰撞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瓦罐又不愿打退堂鼓,不愿放弃这次和铁锅一起旅行的机会。

也不知道它们究竟走了多远,只知道当它们返回时,铁锅完好如初,瓦罐却已成一摊碎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部分)

1A 2A 3 D 4D 5 A 6D 11(1)E 3分D 2分B1分12D 13 B 14D

背诵默写

10(1)一尊还酹江月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高三英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月考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第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is the woman now? A. In the classroom. B. At home. C. In the office. 2. When will the shirts be finished? A. On Sunday afternoon. B. On Saturday afternoon. C. On Friday morning. 3. What will the man do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Return the tape to the woman right now. B. Keep the tape for another week. C. Borrow another tape next week.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Two single tickets. B. Two return tickets C. One return ticket. 5. What news does the woman get from the man? A. Sam will leave New York very soon B. Sam’s sister will leave for Los Angeles very soon C. Sam’s sister will leave for New York very soon 第二节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小题。 6. Why does the woman make the telephone call ? A. To find out the best way to go to New York. B. To find out information on traveling by bus. C. To find out the che apest way to get to New York. 7. Is the woman going to take the bus ? A. Yes. B. No. C. Hard to say. 8.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f she takes the bus? A . $ 50 . B . $ 15 . C. $ 35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a booking office. B. At a museum. C. In a record store. 10. When will the Japanese Music Concert be given?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爱芬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 (共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2019届高三3月月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月高三英语试卷 第 I 卷 (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In a restaurant. B. At a concert. C. In a museum. D. At a flower shop. 2. A. 15. B. 50. C. 85. D. 100. 3. A. Excited. B. Interested. C. Disappointed. D. Entertained. 4. A. Go on with the chat. B. Review his lessons. C. Connect with his friends. D. Talk with his friends face to face. 5. A. Leave the paper to the woman. B. Type the paper immediately. C. Read the newspaper carefully. D. Check the paper once again. 6. A. She believes the program is enjoyable. B. She doesn’t like the program at all. C. She admires the talents in the program. D. She will watch the program at last. 7. A. Doctor and patient. B. Librarian and student. C. Policeman and car driver. D. Post clerk and customer. 8. A. It wasn’t very enjoyable. B. It was very exciting. C. It was adventurous. D. It was as good as expected. 9. A. He is always in a good mood. B. He spent more money than expected. C. He is happy that he’s got a new piano. D. He’s pleased with his purchase. 10. A. Mr. White’s new appointment. B. Mr. White’s vacation. C. An important vacant position. D. How to apply for a job.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 passages. The passages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1. A. Firing a gun. B. Robbing a motorcyclist. C. Dangerous driving. D. Injuring two people. 12. A. The motorcyclist was injured. B. The driver was seriously hurt. C. The armed robbery failed. D. A car driver witnessed the robbery. 13. A. Around 8:30 p.m. last night. B. Around 9:30 p.m. last night. C. Around 10:30 p.m. last night. D. Around 8:30 this morning. Questions 14 through 16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两部分,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kick A. live B. life C. machine D. shine 2. receive A. believe B. certain C. height D. remain 3. theater A. appear B. especially C. learner D. society 4. language. A. attentively B. control C. strange D. twinkle 5. pressure A. measure B. expression C. pleasure D. professor 第二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6. The little girl _________ her heart out because she _________ her toy bear and believed she wasn’t ever going to find it . A. had cried ; lost B. cried ; had lost C. has cried ; had lost D. cries ; has lost 7. We will be shown around the city : schools , museums , and some other places . _______ other visitors seldom go . A. w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8. -- Excuse me , sir . Would you do me a favor ? -- Of course . What is it ? --I _______ if you could tell me how to fill out this form . A. had wondered B. was wondering C. would wonder D. did wonder 9. It i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 _______ ,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 A. What's more B. That is to say C. In other words D. Believe it or not 10. -- When shall we start ? -- Let’s _______ it 8:30 . Is that all right ? A. set B. meet C. make D. take 11. All the people _______ at the party were his supporters . A. present B. thankful C. interested D. important 12. --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the dinner party here on Saturday ? -- Thank you . I’d love to , _______ I’ll be out of town at the weekend . A. because B. and C. so D. but 13.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is very busy street . If not , you may _______ run over by a car . A. have B. get C. become D. turn 14. His mother had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for his character to _______ from home and earn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dǎī教诲. hǔī犄.角 jǐ干瘪.bīě B、称.呼chēng 召.唤zhào 迂.回yū撩.起līāo C、脊.骨 jí憎.厌zèng 卓.越 zhúo 慰藉.jìe D、睫.毛jí怪癖. pì敷.演 fú洞穴.xu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翔实沉缅逸事绣钝 B、锁碎耗废决择焦躁 C、脉搏笔杆寥廓恢弘 D、若大祟高激励磕拌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单靠报纸和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2)我将冷静地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3)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象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 (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A、偶尔检查不致祛除 B、偶尔检查不至驱除 C、偶然检点不致祛除 D.偶然检点不至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 ....,正适合出外踏青。 B、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C、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都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 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树一帜 ....的勇气。 D、何老师认为,在当今这个网络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信息 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看法可称是不易之论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C、在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中,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D、2004年4月14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投资者恐惧通货膨胀而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数最多的。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二、阅读与理解 (一)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完成回答。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不,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前一代——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他们用热汗和鲜血做出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却还远没有完成,你们当然会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呵呵,你们这一代将是怎样的光荣!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混浊的黄河将因你们的双手变得澄清,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将因你们的劳动变得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二) 回忆《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 ..而思矣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取之于.蓝(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kuò)谦逊.(xùn)彳亍 ..(chì chù)长歌当.哭(dāng)B.方遒.(qiú)屠戮.(lù)愤懑.(mèn)嘉言懿.行(yí)C.鲰.(zōu)生彘.(zhì)肩攒.射(cuán) 生杀予.(yù)夺 D.殒.身(yǔn)颓圮.(pǐ)箕踞 ..(jī jù)涕泗.交流(s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涟漪踌躇气势磅薄诎诎逼人 B.萧瑟寂寥张灯结彩星辉斑澜 C.尸骸作揖叱咤风云迥乎不同 D.夜缒诽红黯然失色博闻强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2)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的奴才相。 (3)他嘴巴特别,多拗口的“绕口令”都难不住他。 A.寥廓实足利索B.辽阔十足麻利 C.寥廓十足利索D.辽阔实足麻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 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 ......”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 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 ....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三年级英语下册三月份月考试题

三年级英语下册三月份月考试题 班别:姓名:得分: 听力部分(60分) 一.听音根据内容选择正确图片,把图片下面的字母圈起来。(10分) ()1. ()2. A B A B ()3. ()4. A B A B AHF USA ()5. A B 二.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把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10分) ( ) 1. A. Good afternoon. B. Good morning. ( ) 2. A. Hi! I’m Mike. B. Hi! I’m Sarah . ( ) 3. A. I’m from the UK. B. I’m from the USA . ( ) 4. A. She `s a student. B. He `s a teacher

( ) 5. A. Where are you from ? B. How are you? 三.听单词,看图画标序号。(序号用1,2,3,4,5)(10分) ()()()()()四、听音,根据你所听到的问句,选择正确答语。(10分) ( )1. A. My name is Amy. B. Hello, Amy. ( )2. A. I'm from the UK. B. This is Mike. ( )3. A. Good morning! B. Good afternoon! ( )4. A. Nice to meet you. too. B. How are you ? ( ) 5. A. I’m fine,thank you! B.What’s this? 五.听读音,判断下列句子与你所听的句子是否一致,一致的打“,√”一致的打“×”(12分) ( )1. I'm from Canada. ( )4.This is my friend, Amy. ( )2. Nice to meet you. ( )5. She is a student. ( )3. Where are you from? ( )6. Hi! I’m Sarah .六.听音,连线。(8分) 1. A. B. C. Sarah

山西省高三英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题(卷) 英语 说明: 1. 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3. 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I卷客观题(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6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Researcher s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ay that people can accurately judge 90 percent of a stranger's personality simply by looking at the person's shoes. “Shoes convey a thin but useful sli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wearers,” the authors wrote in the new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Shoes serve a practical purpose, and also serve as nonverbal cues (非语言暗示) with symbolic messages. People te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hoes they and others wear.” Medical Daily notes that the number of detailed personality traits (特质) detected in the study include a person's general age, income, political tendency, and other personality traits, including someone's emotional stability. Lead researcher Omri Gillath said the judgments were based on the style, cost, color and condition of someone's shoes. In the study, 63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looked at pictures showing 208 different pairs of shoes worn by the study's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were photographed in their most commonly worn shoes, and then filled out a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o, what do your shoes say about your personality? Some of the results were expected: people with higher incomes most commonly wore expensive shoes, and flashier footwear was typically worn by outgoing people. However, some of the more specific results are interesting. For example, “practical and functional” shoes were generally worn by more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八年级3月月考英语试题

八年级3月月考英语问卷 听力部分(满分20分) 一听力理解(1’15= 15’)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1—3小题 ( )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 On the phone B. at school C. at Mary’s home ( ) 2. How many days has Mary been off school? A. two days B. three days C. four days ( ) 3. When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see the old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 A. on Saturday morning B. On Saturday afternoon C. On Sunday morni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4—6小题 ( ) 4. How did the speaker get to the Art Museum? A. By school bus B. By taxi C. By underground ( ) 5. What did the speaker see on the third floor of the Art Museum? A. some paper cuttings B. some beautiful pots C. some lovely dough toys ( ) 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alk? A. The speaker took many photos of the Chinese paintings. B. Paper cuttings were shown on the first floor. C. The students had a good time in the Art Museum.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7—9小题 ( ) 7. How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Shanxi Museum?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t ( ) 8. How did people make the lovely toys? A. with machines B. by hand C.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 ) 9.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from? A. Shanxi B. Guangzhou C. Guangxi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10--12小题 ( ) 10. What does the man like doing? A. collecting stamps B. travelling C. visiting ancient buildings ( )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alk? A. The travel map of Suzhou B. blueprint Cloth C. Beautiful kites ( ) 12.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after the talk? A. to an ancient building B. to Suzhou C. to the librar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13—15小题 ( ) 13. How many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talk? A. 4 B. 5 C. 6 ( ) 14. How do people use abacuses (算盘)to count?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阳一中2017届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 英 语 试 题 满分150=(阅读40+完形20+语法填空15+完成句子10+改错10+作文25)*1.25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D )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dern life can be stressful. It’s full of pressure and hardships, worries and annoyances. But after years of being dosed up by doctors and seeking solutions on the self-help shelves, can most common complaints be cured through your next holiday? The festival doctor will see you now.

21. When celebrating the festival Just for Laughs in Montreal, you will _________. A. empty your mind with meditation sessions B. be thrilled and your depression will not be removed C. burst into tears by watching comedy films D. have discussions on the meaning of life 22. If you are thinking too much about work, you can spend a few days at ___________. A. Wanderlust Festival B. How The Light Gets In C. Just For Laughs D. Ireland’s Matchmaking Festival 2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e festival doctor specializes in ________. A. treating people falling ill during festivals B. listening to people’s complaints during festiv als C. offering a cure through the festival form D. celebrating the festivals with the patients B “Now stretch over your right leg!” my dance teacher yells over the music. “If it doesn't hurt, you're not trying hard enough. Hold that stretch for 30 seconds!" My dance teacher works hard to form us into the dancers we desire to be. In order for this to occur, we stretch hard a lot! Dancing is a real passion of many people, including me. I work hard to make myself better, and prove that I am good enough. Performing a dance routine is more than just a performance. Dancers tell stories when they dance. It is a way for us to express our personal feelings. Just letting go and letting your body move with the music can create your emotions. Dance tells us things that our mind secretly hides. “Get up and do it again! You need to keep your spirits up!” Even though I am completely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试题21440

黄陵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