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鳌拜

鳌拜

鳌拜
鳌拜

自将之师终堕落——鳌拜

【专业评点】中国清初一代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他

军工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却在后半生因操握权柄、结党营私被拘禁。他耿直倔强,敢于抗争,晚年却骄横跋扈、贪婪不法,与康熙争权夺势。他是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鳌拜,博弈型人才。

鳌拜(满语:Oboi),中国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康熙又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为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出生将家初期平平

鳌拜,姓瓜尔佳氏,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生年不详。伯父费英东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随其父索尔果投奔努尔哈赤,历任固山额真、“众额真”,天命建后金国前,位列五大臣之一。他英勇善战,曾被努尔哈赤誉为“万人敌”。鳌拜之父伟齐,系费英东第九弟,而鳌拜又是伟齐的第三子。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四弟巴哈、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费英东之子),都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在对明和对农民军的战争中效力甚多。

鳌拜一家之所以武功赫赫,当然是与当时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形势分不开的。费英东一家投奔努尔哈赤的时候,正值努尔哈赤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并逐渐走向抗明立国的道路。不久以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接着,他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打明朝的抚顺,揭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明清(后金)战争的帷幕。此后,历经开铁、辽沈、宁远、松锦、山海关等多次战役,先后击败了明兵,收蒙古、降朝鲜,灭亡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最终夺取了全国的统治权。鳌拜的前半生,就是在这样一段错综复杂、战火纷飞的历史环境中度过的。

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鳌拜尚未崭露头角。鳌拜的名字在官修《清实录》中首次出现,是在皇太极天聪六年(1632),鳌拜等人“自明界捉生还。获蒙古人五、汉人三十、牲畜三十二。上命即以所获赏之”。到天聪八年(1634)二月,鳌拜已成为“管护军大臣”,具体职衔是护军参领,即皇太极所领镶黄旗的巴牙喇甲喇章京,所以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征朝鲜时,称鳌拜为“内直甲喇章京”。

皮岛一役一战成名

在崇德初年皇太极第二次征朝鲜的战争中,鳌拜显示出他勇猛无畏的性格。就在攻下朝鲜京城之后,皇太极派硕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率军攻打皮岛。皮岛在鸭绿江口外,

距朝鲜本土及中国大陆都很近,是一个战略要地,明将毛文龙曾据守此岛,使皇太极经常感受到威胁,因而对它十分重视,认为“此岛可比大城”。

自从辽东在明朝天启年间,被努尔哈赤占领后,当时明朝在东北的守军,一部分就在毛文龙的率领下,就驻扎到了皮岛。而皮岛的地形又早就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绝对优势。之前努尔哈赤就曾经打过皮岛,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皇太极也是。

皇太极的第二次出征朝鲜,彻底解决了朝鲜问题。这时马上就派出了代善的儿子硕托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率军攻打皮岛。结果却没有攻打下来,皮岛坚若磐石,围攻无济于事。

这次皇太极派接手,鳌拜这才开始随军出征。当时阿济格到那儿,也知道这个难题。打了十多年了,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十多年就打不下来这一个小岛。当时众将经过一番酝酿,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摆出巨舰,主力部队从海上进攻皮岛。表面上这是主力,从东南方打。背后留一支精干部队,从西北包抄。后一路才是关键。

当时鳌拜自告奋勇要主攻后一路,对阿济格说:“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你,势必克岛而回。”而镇守此处的毛文龙防御战打了10多年,精通各种战术,一眼就看出了清军的想法,所以他们在正面派的也都是“老弱病残”,真正却带了一支精干部队在后方等着鳌拜。

两军这一对战,鳌拜才发现了自己计策的失败,相对于当时的形势也不容多想了,他大呼奋力而上,“冒矢石直前搏战”,然后举火为号。后面的清军一看,主帅都已经冲锋了,于是大军压上,在正面进行佯攻的清军看没有办法,也跟着跑到后路进行强攻,结果一举拿下皮岛。皮岛守卫十多年,守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到了盛京沈阳,皇太极非常高兴,亲自写文,祭告父亲努尔哈赤,以慰在天之灵。

皮岛这一站,鳌拜除去了皇太极的这一块心病,皇太极对鳌拜的表现十分高兴,提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加世袭六次,准再袭十二次。“巴图鲁”的意思是勇士,加世袭6次的意思准许他这个三等梅勒章京这个职位世袭六次,如果你的后代不犯错,还可以再世袭12次。6次就是6代,加12代,这就18代人。这是相当大的赏赐了。鳌拜从那时开始对自己的权利有了更高的追求。

有一次代善的儿子,皇太极的侄儿岳讬,想拍皇太极的马屁。他从战场上得到几匹好马,想连夜送给皇太极,结果一到那儿,让人家鳌拜给发现了。被鳌拜以皇太极已经入睡为由将他训斥回去。第二天早晨,鳌拜在皇太极那表现一番,说昨儿怎么怎么回事,我给斥回去了。皇太极高兴,大肆表扬一番。鳌拜的精明和心计,从这样一件小事上,我们已经充分领教了。他不仅打击了对手,还赢得了皇太极的信任和好感。但是,现在鳌拜依然没有达到权力的顶峰。不仅没有达到,甚至还差得很远。

获新机遇一展手脚

此后,鳌拜不光是站岗,打仗的时候,也是越战越勇,鳌拜在松锦之战以及入关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崇德六年初围困锦州及攻克锦州外城时,鳌拜先后率护军击败明朝杏山、松山援军,并徒步攻克明军的步军营,因而从三等梅勒章京升为一等梅勒章京,准再袭十次。

1642年,鳌拜成为八旗的护军统领。八旗其实每个旗,都要派一部分军队,保卫皇宫的安全,保卫皇上的安全。鳌拜担任的,是八旗中的镶黄旗的护军首领。到了1642年,他成为八个旗的保卫皇上的护军统领。这八个旗的所有保卫皇上的人,统统都归鳌拜一人指挥。

1642年夏,鳌拜率领军队,从直隶(今河北),从直隶直扑山东,连续之间,攻占四城。然后再次被提升为三等昂邦章京。在1643年,明清之间有一次战役,结果当时明朝大败而

回。鳌拜率领军队追,打吴三桂,打唐通,打白广恩,把他们打得到处跑。

出身名门的鳌拜,通过了他在历次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从而迅速地成为皇太极手下数一数二的一个将军,成为八旗将令中,一个后来者居上的一个人。

支持先帝拥戴皇子

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突然死去,由谁来继承皇位便成为满洲贵族面临的头等大事。但是,皇太极生前对于继承人并未作出安排,所以他之死便引起“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当时势力最大、地位最高、最有资格继统者有三人:一是两黄旗系统的、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是两白旗系统的、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一是两红旗系统的、皇太极的哥哥礼亲王代善,其中尤以前两者的争夺最为激烈。顺治五年三月,贝子吞齐等讦告济尔哈朗罪行时曾提到:“当国忧时,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往肃王家中,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为太子,私相计议。..肃王使何洛会、扬善谓郑王云:‘两旗大臣已定立我为君,尚须尔议’。”说明肃王豪格确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而鳌拜等是其坚决的支持者。在顺治九年审讯多尔衮余党时也提到,“皇上即位时,英王、豫王跪劝睿王当即大位说:‘汝不即位,莫非畏两黄旗大臣乎?..我等亲戚咸愿王即大位也。’是以睿王于众人前亦述此言。”可见当时不仅多尔衮是争位的另一有力候选者,而且也表明两白旗与两黄旗在继位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为寇仇。

在这场斗争中,鳌拜身为镶黄旗贵族、皇帝的护军头目,是坚决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的。皇太极在位时便对鳌拜很信任,有人曾对鳌拜比较专横提出意见,但皇太极却偏袒鳌拜。鳌拜则更是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崇德二年岳托曾派人于夜晚向皇太极进献马匹,鳌拜以“此暮夜就寝时,非献马时”为理由,说:“上已安寝,欲令惊动,秉烛观马耶?”加以挡驾。事后皇太极听说此事,颇为高兴,将献马一事作为“违法妄行”,“命法司分别议罪”。鳌拜忠于皇太极,自然希望由他的儿子即位,而两黄旗仍是“天子自将之旗”,地位较高,利益较大。这也是鳌拜等竭力支持豪格即位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鳌拜曾与图赖、索尼等六人“共立盟誓,愿生死一处”。在诸王大臣于崇政殿商议册立时,“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命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对会议施加武力威胁,而“索尼及巴图鲁鄂拜(即鳌拜)首言立皇子”。朝鲜国王的世子也记载:“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等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当时的形势确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

多尔衮是一个素有大志而文武双全的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绝不是像他在日后向群臣所表白的那样,在“诸王、贝勒、大臣率属意于予,跪请予即尊位”的情况下,从内心深处“誓死不从”,这从他在皇太极时期的地位以及在他摄政时期的许多作为中可以一目了然。他之所以退而充当辅政王,扶持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登基,则在于以鳌拜为骨干的两黄旗势力的激烈反对,害怕两者相争,削弱整个清国家的力量,影响入统中原的基业。

战功赫赫惨遭打压

顺治二年(1645),清朝为夺取全国政权叙功时,鳌拜一跃而成为一等昂邦章京。此后,鳌拜便加入了阿济格进攻李自成的军队,直下湖广一带。顺治三年正月,鳌拜随肃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在汉中打败贺珍以后,得知张献忠率军已到西充一带,鳌拜再

次充当先锋,率先头部队前往狙击,结果两军相遇,“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忠于阵”。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等又继续深入四川、贵州等地,屠杀大西政权的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四川一带的大西军。

入关前后的鳌拜,战功赫赫,升迁频频,似乎一帆风顺。但是,这次鳌拜镇压农民军却不但没有获得升官的机会,反而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被借口“停其赏赉”,还险些丢掉了性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作为两黄旗的中坚力量,在满洲贵族的内部争斗之中,采取了反对与之抗衡的白旗势力的立场,这就必然遭到当时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的打击。

以济尔哈朗、多尔衮为辅政王(后为摄政王),福临继位为帝的暂时妥协,并不能彻底消除八旗内部敌对势力的矛盾。豪格对这样一种妥协就很不满,他在顺治元年四月曾说:“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设不竟终事,尔时以异姓之人主国政,可乎?”清朝迁都北京后,鳌拜与谭泰、图赖、锡翰、巩阿岱、索尼等两黄旗贵族依然在暗地里与多尔衮等作对,而多尔衮也一再打击和压制他们。顺治五年三月,“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系豪格于狱”,最后豪格死于狱中。多尔衮又以吞齐等人的“讦告”,将济尔哈朗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鳌拜也以同盟拥立豪格,与郑王同谋,以及为豪格鸣冤叫屈等四大罪,落得个“免死赎身”的下场。顺治七年(1650)七月,多尔衮生病在家,他对前来探病的锡翰等人抱怨顺治帝不来看望他,又不准锡翰去奏报顺治帝。结果锡翰等还是请来了顺治帝,多尔衮十分生气,要杀锡翰,而鳌拜则因为“目睹锡翰等罪状,不即执鞫”,从一等精奇尼哈番降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鳌拜遭到打击,许多黄旗大臣人人自危,有的向两边讨好,以图自保。巩阿岱、锡翰并逼鳌拜、索尼等“悔弃前誓”,但鳌拜家族仍不向多尔衮屈服,多尔衮恨恨地说,“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今索尼、鳌拜辈意向参差,难以容留。”便“将索尼遣发,鳌拜问罪”,并拆毁了图赖死后的享堂。锡翰等还建议说:“鳌拜、巴哈不宜留上左右,当俱逐退,勿令近御”。

人生转折再续辉煌

顺治七年十二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病死,顺治皇帝亲政。不久以后,多尔衮的封谥被追夺,阿济格被赐死,两白旗群龙无首,一蹶不振。曾遭到压制的两黄旗贵族及以济尔哈朗为代表的蓝旗势力又重掌要职。

1651年春,鳌拜成为议政大臣,又以军功被升为一等侯;隔了一年,1652年春,鳌拜再次升为二等公。侯也分成三等,公也分成三等。与此同时,还是在1652年春,顺治皇帝颁布谕旨,锡翰等人处死,家产没收。那么这一升一杀,我们可以看到,它标志着清初政局的重大变化。当然,这种政局的重大变化,并不意味着八旗内部矛盾它就结束。我们说,前面讲,这一切都算序幕,正式的节目,到现在为止,才刚刚开始。因为,鳌拜终于再度崛起,他赢得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鳌拜觉得,虽然八旗子弟打下了江山,现在太平盛世了,但还是需要练兵。所以他率先提出:“大阅以讲武”。就是大阅兵。通过全国式的阅兵,八旗子弟,所有的人都得练兵,进行比武比赛。在这个时期,鳌拜表现得非常出色,顺治皇帝对他也是非常地关心、信任。

从此以后,鳌拜作为内大臣之一,常在顺治帝左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将太后旨意传达给皇帝、祭奠故世王公妃嫔,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协助会审案狱等等,俨然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干臣!而正是由于他始终不渝地效命于福临,顺治帝对其也十分信任。

顺治十三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当时顺治皇帝一看,心里十分伤心,直接亲自前往鳌拜的府邸去探望。好了以后,1657年又赶上孝庄皇太后病重,鳌拜忙前忙后,寸步不

离左右,都顾不上自己吃饭。非常遗憾的是,就在鳌拜已经日益得到皇帝的信任,地位不断地上升的时候,公元1661年2月5日夜,顺治皇帝病死。从此,无论是清皇朝,还是处于末世的中国封建社会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鳌拜个人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玄烨继位权力升华

顺治皇帝死前立下遗嘱:“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幼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之。”尽管鳌拜在四辅臣中名列最后,但史学家们却往往称此时期为“鳌拜辅政时期”,究其原因,实与鳌拜个人的独掌辅政大权有关。在四位辅臣中间,索尼能文能武,顺治年间总管内务府,是四朝元老,地位很高;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在皇太极晚年才初露头角,能力有限。鳌拜虽然名列最末,但实际地位却与索尼不相上下。输政初期,“索尼老病,鳌拜多专政,与苏克萨哈不相能,遏必隆不能自异”。在这种情况下,鳌拜的作用绝不像他的辅臣次序一样是最微小的,恰好相反,而是日益增大。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四位辅臣都是上三旗的大臣,他们除了旗与旗之间的内部争斗之外,在辅政期间实行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鳌拜的主张基本上也同样代表着其他辅臣的意见。这样,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八年五月的辅政时期的历史,实际也就是鳌拜辅政的历史。

尽管福临接受了乃父的教训,在临死前把身后的一切安排妥当,但是留给皇位继承者和四位辅臣的却并非万事如意的太平盛世,而是一个问题丛生、矛盾复杂的艰难局面。一方面,西南的南明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东南沿海的郑氏政权以及夔东十三家军等抗清力量依旧存在,部分汉族地主仍然怀念故国,不愿与清政府合作;另一方面,连年战乱,使社会经济严重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财政状况十分窘迫。这样,如何保证财政收入、恢复生产,同时又要继续进行征服和统一战争,就成为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此外,“大兵入关时,明臣迎降,睿忠王权宜任之,故胜国弊政,未尽厘正”。顺治一朝,党争不断,明代重用阉宦的恶习也继承下来,中央地方各级官吏不尽心任职,反而贪污受贿,行私中饱,吏治比较败坏。再者,顺治年间实行的一些恶政,如圈地、逃人、迁海等等,依旧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痛,引起人民的不满。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造成新建立的清朝统治的不稳甚至有被颠覆的危险。

鳌拜辅政改革制度

辅政伊始,鳌拜等人硬打着遵守先帝遗命的旗号,实行了三大决策。

第一方面:积极地整顿吏治。根据《清世祖实录》规定,为了提高行政效率,1660年,康熙皇帝要求所有的官员,进奏本章的时候,一定要少而精,不要用一些个空空泛泛,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的文章。他要求,在明朝规定所有本章不得超过1000字的基础之上压缩,减少到所有的本章都不能超过300字,还要把事情的原原委委说得非常清楚。过300字的人,就不称职,就应该贬值。

不但如此,他还规定:给人家批复,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对不对?批复的时候,还规定出来,这件事你完结的期限。过了这个时间,你就算不称职,就拿下。

为了清除官场恶习,鳌拜在1665年春天,命令有关各部门,对于地方上的督府的劣正严加审查。1666年初又下令,对公然受贿的地方督府大员,严厉地惩罚。

仅1667年一年之内,他就将贪酷,贪污酷吏,不谨、疲软、年老、有疾、才力不及、浮躁等官,563名革职。除此之外,还拿下了3849个职位。

第二方面,努力地发展生产。鳌拜也清楚,农是民之本也,农业是统治的根本,他非常清楚。所以他担任辅政大臣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发展经济。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两个方面:一,就是奖励垦荒。无论官是民,无论是四川省的人,还是其他省的人,只要能招30家人,到四川落户,就记一个功劳。如果要招60家去,就记两个功劳。如果招了100家去,那就直接升官。你原来是老百姓,现在升一个官。你原来是这个官,再升一级,直接升官。如果你招200家,那就再升官了。依次加倍。结果,四川人满为患。

第二,是实行更名田。就是更改土地的主人。1669年的春天,鳌拜下令,凡是明朝原来藩王的土地,现在谁种了,这地就是谁的了,还写地契,这地就永远归你们家种了。如果说这个地不是藩王的,自己开的,那这地也归你了。不但归你,还免税,三年、五年不用交税了。我们统计了一下,这种更名田,全国有多少万顷土地更改了土地主人的名字呢?一共有20多万顷,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1/20。全国有很多省的人受益。

第三,减少军事行动。辅政开始以后不久,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小朝廷及其支持者李定国部为清军消灭了,康熙二年到三年,鳌拜的弟弟穆里玛等又率军镇压了大顺农民军的余部夔东十三家军。尽管只是继续完成顺治时期的军事行动,但这些行动的后果已足以使鳌拜等采取相对保守的军事政策。夔东十三家军的英勇抗击,一直使统治者心有余悸,“京师中谚语有其事险难者,则曰:‘又上茅麓山耶?’”。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军事开支的浩大,不仅使鳌拜等难以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且使人民负担极重,不得休息,有可能因此而使辅臣们恢复经济的努力付之东流。鳌拜这个人,一生征战无数,被赐号“巴图鲁”。但是他非常清楚,战争是个无底洞,战争应该有节制地进行。所以鳌拜在1662年,消灭了南明永历政权,杀掉了南明的永历皇帝以后,马上宣布:“从此大兵得以休息,粮饷不致糜费,宣诏中外,咸使闻知。”基于此,他们在对东南沿海的郑氏政权的行动中,就奉行了一条以防为主,以攻为辅,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路线。

功绩显赫收获卓越

康熙元年,郑成功病死,其子郑经继立,在台湾以及金厦一带与清皇朝抗衡。由于郑成功死后因继位问题而发生内讧,郑氏政权内部矛盾异常激化,许多文官武将都对郑经表示不满。鳌拜等利用这个机会,对郑氏人员诱以高官厚禄,招抚他们降清。如康熙元年十一月,杨学皋来归,授其左都督,加太子太保,“仍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康熙二年,郑成功之族兄郑鸣骏被授遵义侯,族侄郑缵绪为慕恩伯,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除封赐爵职之外,鳌拜等还重用这些人来打击郑氏政权,以示对他们的信任,如康熙三年命征台湾,统率水师的施琅、周全斌、杨富、林顺、何义等,无一不是郑氏故将。在清政权的“感召”之下,“自顺治十八年九月起,至康熙元年七月止,陆续招抚伪将军、都督、总兵,并副、参、游、守、千、把总等官共二百九十员,兵共四千三百三十四名,家口共四百六十七名”。从康熙元年十月以后到康熙三年十月,较大规模的投降者有十六、七批,其中包括被称作郑经“腹心”、“左右臂指得力之人”的大量官员将领,还包括郑缵绪、郑世袭、郑芝豹生母黄氏、以及郑氏的“子侄眷属”,与他们同来降清的官员不下千余,军队百姓共有十数万,还有大量船只、盔甲器械等物,这就大大削弱了郑氏政权的力量。

鳌拜等乘郑氏政权的内讧,又辅之以攻,派兵先后攻克金、厦、铜山等地。郑经退守台湾。康熙四年,“廷议罢兵”,并派慕天颜赴台谕降,力图和平收复台湾。但郑经却企图裂土割据,“请称臣入贡如朝鲜”,遭到辅臣的拒绝。康熙六年,施琅再请攻打台湾,因“朝议循

于招抚”而未果。从此双方对峙,直到十四年后。

鳌拜辅政时期采取的“以抚为主”的统一方针,应该说对恢复经济、与民休息、缓和财政危机都有好处,直到康熙二十一年,大臣冯溥为了“清心省事,与民休息”,还请玄烨“勿轻剿台湾”,继续鳌拜时期的政策。鳌拜等人的上述行动,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康熙二十二年统一台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关于清初几个弊政的处理问题。顺治初年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的劣政,诸如逃人法、圈地与投充、迁海等等,在鳌拜辅政时期虽仍存在,但逐渐有所缓和。《康熙王朝》的鳌拜

由于迁海政策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顺治十八年八月,辅臣曾下令对迁海居民“速给田地房屋..使小民尽沾实惠”。康熙四年,山东青、登、莱等处沿海居民“因海禁多有失业”,鳌拜等遂允许“令其捕鱼,以资民生”。康熙七年,两广总督周有德报告当地“沿海迁民,久失生业”,建议于海口“一面设兵防守,一面安插迁民”。此建议得到鳌拜等批准。康熙八年正月,“奉旨尽弛海禁”,这对沿海居民是有好处的。顺治年间,由于圈地和投充等弊政,迫使大量不甘沦为农奴和包衣的人四散逃亡,顺治十一年“逃人几至三万,缉获者不及十分之一”。清廷便制订了更为严酷的逃人法,除捉拿逃人之外,还严惩窝主,牵连四邻,许多恶棍无赖又趁火打劫,使许多人身家性命难保。康熙三年底,专事缉捕逃人的兵部督捕衙门右侍郎马希纳也指出逃人法之弊害,请求“免提案内牵连之人质审”,以免“牵连多人”。次年正月,鳌拜等历数逃人法之弊,认为“此等株连蔓引,冤及无辜,饿死道途,瘐毙监狱,实属可悯”,下令有关部门制定一个“逃人可获,奸棍不得肆恶,小民不受诈害”的立法。康熙六年,又下令各地政府对骚扰地方的解役和逃人严加管束,如有“同谋挟诈”之事,要治以重罪,对这些解役约束不严的官吏,也要“严治其罪,必不宽恕”。尽管他们把逃人问题看作与本族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而不能根本改变逃人法,但由于注意了它的弊害并试图加以解决,使此时期的逃人问题日趋缓和。顺治年间两次大规模圈地之后,康熙五年,在鳌拜的直接干预下,京畿地区又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土地圈换,这是辅政时期的一大弊政。康熙五年,鳌拜提出,顺治初年,多尔衮为了自己利益,把镶黄旗应得的保定等府好地据为己有,而把正白旗的坏地换给镶黄旗,因此要求“呈请更换”。这一提议遭到正白旗户部尚书苏纳海等人的反对。苏纳海认为“地土分拨已久,且康熙三年奉有民间地土不许再圈之旨”,要求将此议驳回。虽然此事之起是由于八旗内部矛盾所致,但毕竟苏纳海的主张有利于社会安定,也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

藐视朝野被拿问罪

鳌拜恃威专断,不顾苏纳海以及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人的反对,于康熙五年十二月确定“镶黄旗迁移壮丁共四万六百名,该地二十万三千晌,将蓟州、遵化、迁安三处正白旗壮丁分内地、民地、开垦地、多土地、投充汉人地派给。不敷,又将永平、滦州、乐亭、开平民地酌量取拔”。从以上记载看,正白旗迁出后的十一万多晌土地是远远不够镶黄旗二十余万晌的需要的,其他就要新圈民地。而正白旗迁走的壮丁也并未迁往畿南即镶黄旗迁出的地方,反去新圈玉田、丰润、永平等府县的民地,这样,所谓换地实际上就成为顺治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圈地,给畿辅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尽管鳌拜等在两个月后“拨换地土将完”之时,下令“此后各旗有具呈请拨换者,概行禁止”。但是,鳌拜等人不顾百姓“扶老携幼,远徙他乡”之苦,不管“秋收之后”,蓟州、遵化等地“周遭四、五百里,尽抛弃不耕”的恶果,强行换地圈地,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也危及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实是祸国殃民的一大弊政。

康熙五年(1666)鳌拜利用圈换土地沉重打击了以正白旗为首的反对势力,他的势力急

剧增长。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七月,苏克萨哈由于鳌拜的威胁而请求退出政界,“往守先皇帝陵寝”,被鳌拜定为不满康熙帝亲政的大罪,处死籍没。这样,康熙初的四辅臣中就只剩下一个唯唯诺诺的遏必隆,鳌拜的势力就在康熙六年到八年五月他被逮前达到了顶峰。从他个人来说,他被授一等公,并加太师(有清一代大臣加太师者,唯鳌拜与遏必隆而已);其子那摩佛承袭了二等公,并加授太子少师;其侄讷尔都尚公主,封为和硕额驸。就其集团成员而言,如班布尔善为大学士,济世为工部尚书,马迩赛为户部尚书等,基本上把持了朝政。“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又将部院启奏官员带往私门商酌”,甚至“红本已发科抄,辅政大臣鳌拜取回改批”。正如法国传教士白晋所记,“在他(指康熙帝)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疑议”。但与此同时,玄烨个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成熟,在鳌拜力主严惩苏纳海及苏克萨哈时,他已能明确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虽然由于鳌拜势大而难以硬顶,但却更坚定了他清除鳌拜的决心。特别是鳌拜常常在“御前呵叱部院大臣,拦截章奏”,甚至在玄烨面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极大地损害了玄烨作为一个皇帝的尊严。随着玄烨在康熙六年七月宣布亲政,鳌拜就日益成为他大权独握的障碍。因此,他在捉拿鳌拜的谕旨中称,“鳌拜在朕前理宜声气和平,乃施威震众,高声喝问..又凡用入行政,鳌拜欺朕无权,恣意妄为”,这对于一代英主玄烨来说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康熙八年五月,玄烨利用“布库游戏”擒捉鳌拜,结束了清史上的“鳌拜辅政时期”。从鳌拜的三十条罪状看,其中与其结党擅权有关的有二十三条,不尊重太皇太后的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有五条。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权倾朝野威风凛凛的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被康熙帝玄烨捉拿问罪。造成这一重大案件的根本原因是鳌拜结党营私,擅权专横,他的所作所为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玄烨的乾纲独断,而不是所谓的鳌拜欲图谋叛篡位。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他权臣或朋党集团如明珠、索额图、年羹尧、隆科多及和珅等相比,鳌拜既无严重的违法乱纪又无恶性之贪污受贿,更无图谋不轨的勃勃野心,反之却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对此,玄烨是很清楚的,他在捉拿鳌拜之后,只是将他“革职籍没,仍行拘禁”。不久死去,时间不详。

康熙五十二年,玄烨已到了晚年,犹记起鳌拜的功劳。一次,他召集诸王贝勒大臣,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其中特别提到,“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讳而不言者,当年捉鳌拜系不得已之举。雍正帝执政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身后隆典,说明鳌拜并非是极其危险的巨奸大憝,而仍是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康熙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1] 智擒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2] 平定三藩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3]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4] 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5]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

少年康熙擒鳌拜的故事_1200字

少年康熙擒鳌拜的故事_12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揎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苏克萨哈杀了。 从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

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

我们身边的名人_康熙的故事

少年康熙擒鳌拜 康熙帝即位时,年仅8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一个叫鳌拜,倚仗自己掌握兵权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康熙14岁开始亲政后,两人的矛盾愈来愈深,于是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没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走进宫。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招架不住,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喜读书爱英才 康熙帝自幼就发愤苦读,青年时代读书过劳,甚至咳血;三藩乱起,京师震恐,他日理万机,读书不停;南巡时,每每读书到三更;暮年,仍手不释卷。他通晓多种民族语言、数种外语;精通诗词歌赋,喜欢琴棋书画;他是最早向西方学习的开明君主,曾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工程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康熙不仅喜读书,而且爱英才。有一次,康熙南巡私访,路过杭嘉湖旁的梅会里,看到池塘边草亭里坐着一个50多岁的老汉。天气寒冷,池塘结冰,老汉却敞开衣襟晒太阳。康熙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要这么做,老汉幽默地说道:“肚里装的书太多了,时间一长都发霉了,只得敞开来晒晒太阳!” 康熙知道他有学问而不得志,回京后便立即召见他。他果然带来自己的81卷著作。康熙浏览一番,发现这是一部字迹秀雅颇有价值的巨著,对他说:“你以后不用再晒肚皮了,就留在京城吧。”不久,封他为翰林院编修,赐匾额写有四个大字“研经博物”。这个老人就是文学大家朱彝尊。他擅长诗文,诗与王士祯齐名。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代表,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在词坛并峙称雄。 被困煤窑 康熙亲政后不久,臣下向他禀报门头沟一带“关门窑”的情况,他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想亲自去查个究竟。 有一天,他装扮成平民只身前往门头沟私访,走到过街塔附近,看见一伙像罪犯一样的窑工

鳌拜一个决定,让康熙到死都无可奈何

鳌拜一个决定,让康熙到死都无可奈何 鳌拜(约1610年—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 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 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 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 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鳌拜为代表的满蒙勋贵,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是中原汉人的征服者,清帝国是努尔哈赤建立的成功入侵中原的边疆民族政权,所谓“金戈 铁马入中原,一统汉家二百年”。他利用康熙帝年幼,自己摄政的机会,抢占了先手,以一臣子奴才之力,竟能将清朝四代皇帝身后事尽 数摆布,不愧为政治手段强横的一代枭雄。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后金汗国。二十 年后的1636年,他儿子皇太极正式建立清朝,追封其父为“大清太祖 武皇帝”,并且为他编撰《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到了1662年,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帝福临刚死,轮到他的曾孙康 熙帝玄烨即位,因其年龄幼小,由鳌拜、索尼等四名满洲大臣执政。 他们做了一个重大举措,宣布将努尔哈赤的谥号,从“武皇帝”改成 了“高皇帝“,重新编撰《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在满清八旗内部,一直实行类似奴隶制的体制,满洲大臣哪怕封 公封侯,也只是皇帝的家奴,在皇帝面前必须自称“奴才”。皇帝的 身后谥号,更是只有继任君主才可以评议的帝国头等大事,何以鳌拜 索尼这几个奴才却如此大胆,竟敢利用主子幼年、代理执政的机会, 妄议开国君主的尊号,推翻了清朝实际建立人皇太极的决定? 其实,这事正是鳌拜一人的主张,虽然他名义上只排在辅政大臣 第四,不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但通过此事一锤定音,便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帝国正原创) 本人近日又重新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经典就是经典,再看依然回味无穷,遂将剧中人物点评如下: 一核心人物 1康熙 首先,康熙作为一个皇帝真可谓圣君明主,难怪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康熙对皇权特别贪恋,本人觉得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的了。康熙小的时候,父皇顺治告诉他做皇帝有种种的不好,问他还愿不愿意做皇帝,康熙很肯定的回答说愿意做皇帝。康熙对皇权的重视甚至超过骨肉亲情,这一点从后来对待容妃、蓝齐儿、大阿哥、太子等至亲的冷酷举动都可以看出来。 康熙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这与康熙在险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得孝庄太后的真传有着莫大的关系。有时候康熙给人的感觉到了凶残的地步,记得康熙年轻时说过,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皇上喜欢杀人,因为好多人都想杀皇上。或许权力的斗争从来都是需要心狠手辣的吧。用人方面,康熙喜欢玩卸磨杀驴,只要还有利用价值的臣子先留用,等没有价值了再严查治罪。最让人心寒的是康熙对待周培公。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功不可没的人才

被康熙放逐北方,含屈病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康熙另一个制胜法宝是行事有魄力和胆略。康熙十六岁便敢策划除掉权臣鳌拜,时机虽不成熟却敢力排众议下令裁撤三藩,台湾问题上怒斥索额图的弃台建议。最了不起的是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尽显皇帝天威! 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康熙对党争和腐败整治可谓不遗余力。陈道明在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演得是精彩绝伦,充分表现出康熙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这一段也成为该剧的经典片段。 另一方面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显得狠心,对待容妃、蓝齐儿母女尤其残忍。他将蓝齐儿强行嫁给葛尔丹,后又将葛尔丹杀死,还可以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对待容妃就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将其打入冷宫也好嘛,居然默许一个堂堂贵妃去刷马桶!一点都不恋及旧情,忘了容妃曾经多么爱他、对他多么的好!真是可恨! 再一方面康熙作为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好,每当有危难的时候总有贵人相助,而且总是涉险过关。先是他得天花的时候有苏麻喇姑送上芨芨草,只有一小半的机会好,康熙却也好起来了。三藩之乱,明朝余孽造反,康熙万念俱灰,打算退位,有孝庄为他做精神支柱,并为他承担起裁撤三藩的失误,把康熙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候得了寒热重症,生命垂危,容

清朝历史上苏克萨哈和鳌拜都中了孝庄的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历史上苏克萨哈和鳌拜都中了孝庄的计 导语:康熙年幼在孝庄扶持下上位,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四个人辅政。索尼、鳌拜和遏必隆都是两黄旗的奴才,只有苏克萨哈是两白旗的旗主。 康熙年幼在孝庄扶持下上位,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四个人辅政。索尼、鳌拜和遏必隆都是两黄旗的奴才,只有苏克萨哈是两白旗的旗主。不过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倒向了顺治,帮助顺治清洗两白旗的多尔衮余党,献上了投名状,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皇太极儿子的忠诚;两白旗作为努尔哈赤的亲领,拥有很强的实力(当时的两白旗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两黄旗,当时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在父亲死后逼死大妃,夺幼弟多尔衮的位置后把原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原两黄旗改为两白旗),任命一个苏克萨哈作为辅政大臣也是必要的拉拢手段。如此苏克萨哈地位非常尴尬,无论皇孝庄、顺治和两黄旗大臣平日对他表现得如何信任,苏克萨哈仍然处于是非之地,在两白旗人的眼中,他辜负了多尔衮的信任,帮着皇太极的子孙收拾自己人,是两黄旗的走狗;而在两黄旗人眼中,苏克萨哈却是桀骜不逊的两白旗领袖。 然而,如何处理苏克萨哈,孝庄和两黄旗重臣之间是有矛盾的。两黄旗重臣索尼坚持认为苏克萨哈没有制造混乱的能力,而保住苏克萨哈的地位对安抚两白旗有极大的作用。孝庄的看法并无不同,但索尼并没有深入说如何具体处置苏克萨哈。而孝庄认为需要更深入思考如何妥善处置苏克萨哈,因为顺治八年以后,两白旗虽然含恨忍受着皇帝的压制,也承认了政治权术斗争的失败,但他们中很多人依旧没有对皇太极一系心服,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恢复两白旗在努尔哈赤时期的地位。顺治暴毙后(也有说是暗地里出家),两白旗又蠢蠢欲动,而苏克萨哈的表态支持孝庄和两黄旗,固然对皇太极一系有利,让那些心怀 生活常识分享

【满清十二帝的故事】康熙(三)

康熙(三) 大魄力,收台湾 康熙幼年即位,他所继承的是一个饱经战火、经济凋零、国弱民贫、群雄逐鹿、四分五裂的国家基业。 康熙逐渐成年,首先擒拿鳌拜,夺取权力,消除了朝廷内部的隐忧,随即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南方三藩,经过八年苦战,平定了吴三桂等三藩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再次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康熙统一台湾是战争与谈判交替使用的复杂过程,是力量、智慧与争取人心的长期斗争。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内部发生争讧。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经济不稳,无力用兵海上。而台湾郑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私下渡海来归者络绎不绝。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邢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不久,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嗣位。清廷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 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编者注:郑芝龙为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 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两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出征。郑克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

《康熙简介》

康熙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贵妃。康熙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正对满洲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爱得死去活来,哪有精神顾得上这个不请自来的三阿哥。7岁的时候,康熙即遭到天花的侵袭,命悬一线,尽管凭借顽强的生命力侥幸存活下来,却让后来的康熙大帝从此留下一脸麻子,所以民间称其为“康麻子”。不幸接踵而至,他八岁丧父,九岁时疼爱他的母亲又死了。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只有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一直辅佐着他。康熙后来回忆到,那年母亲生病的时候,他日夜守候在床边,滴水不进。母亲去世时,他日夜啼哭,不思饮食。直到晚年,康熙回忆起这一幕幕还不无悲伤地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康熙的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十分关心他的成长,对康熙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给康熙讲述清太宗皇太极当年创业大清国的故事,激励他将来要秉承祖先英烈之风,成为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物。康熙是孝庄皇太后辅佐的第二位皇帝,她一直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康熙,教育他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甚至连一举一动都要“俨然端坐”,中规中矩。 康熙勤奋地学习。从五岁发蒙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父母双亡后,他更加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还拜武艺高强的侍卫阿舒默尔根刻苦练习骑射技艺,纵马射猎,十矢九中,英武非凡。他常常虚心地咨询左右,甚至不耻下问于身边的太监。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仍然坚持手不释卷。后来,不得不发展到需要针灸治疗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一闻到灸条的艾味还心有余悸。 康熙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多元的教育,形成了康熙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康熙基本上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与从白山黑水走来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规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汉学修养。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正式亲政。十六岁时就用智谋除掉了飞扬跋扈的鳌拜,后为国家统一,果断执行削藩政策,平定三藩之乱。东北反击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东北与沙俄边境的宁定。在西北亲征葛尔丹,与士兵同甘共苦,最终剿平叛军。对内大胆任用汉臣,如张廷玉,陈廷敬等,编修《康熙字典》,促进文化发展。

我眼中的康熙

我眼中的康熙 毛泽东曾经意气风发地点评过几位皇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历史上的皇帝,要么着重武功,如成吉思汗般金戈铁马,征战沙场好大喜功。要么沉迷文治,如赵佶、李煜者皆以亡国惨淡收场。然而,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大清王朝中,却有这么一位君主,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能使天下和后世臣服,即使放诸整个中国历史,他的名字也足以响彻历史的天空。他,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 康熙处事机智勇敢、性格果断不屈。康熙当政之初,皇权并不稳固。国虽立而未盛,民虽归而未安,康熙帝玄烨虽称守业之君,实无异开创之主。君不见,一个年仅八岁的少年天子,本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王,却被下臣鳌拜摆布。朝廷内部令人忧虑,四臣辅政的局面被打破,大权旁落于鳌拜之手,其任人唯亲,遍布党羽,权倾朝野,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虽然表面看起来畏惧,但实为韬光养晦之举,他暗中组织反击,并智擒鳌拜,将他监禁终身。扑灭了政治强敌,迅速的控制了权位,这件事乍看来似是轻而易举,实则,若非康熙沉着、机智、勇敢,是难于成功的,康熙小小年纪凭着自己的智慧,便能做出这种惊天大事,不得不让无数英雄为之折服。在除鳌拜的过程中,康熙表现得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对整个事件出其不意,干净利落,部署周密,使鳌拜毫无防备,一举清楚鳌拜及其同党,监禁鳌拜而未处以极刑。康熙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表现出一个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博大胸怀、具有高明手段、仁爱态度的明君的风范。也表现出他从小就有一种王者的不屈和桀骜的霸气。 康熙是一位镇定冷静的帝王。智擒鳌拜之后,康熙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削平三藩。三藩藩王势力过大,且割据一方,不受朝廷管制,挥霍无度,康熙认为天下的大权应该统一。故康熙在他20岁时力排众议,决意撤藩,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这割据一方的政权。当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与此同时,一些同三藩有密切关系的汉族将领也起兵响应,一些将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范围涉及到大半个中国。吴三桂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身经百战,想当年山海关的那关宁铁骑,那可是强盛一时。而此时的康熙却从未经历过一场战争,当时形形势,十分险恶。身处这种危局的情况下,康熙表现的异常镇定。康熙坚持以攻打首犯吴三桂为主,辅以诱导劝降和赦免罪行的方法对其他各叛军进行瓦解,并力图打击三藩,避免三方主力互助,于康熙二十年十月,攻占昆明城,历时三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清军平定三藩,从此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一个未经沙场的年轻人,却打败了那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这整个削藩政策上看出了康熙的军事才能,谋略才能和用人才能。战场上的时刻变故需要有一位领导给他们合理的分工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康熙真的是一个坚定、镇定冷静的帝王和卓越的军事指挥家。 康熙是一位有远见的君主,无论是收复台湾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都显示出康熙高瞻远瞩的眼光。台湾在被荷兰占据之后,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但却长期占领,不归降清朝。康熙解决了内忧之后,便开始收复领土。他任人唯贤,起用降将施琅为大将军,一步步进攻台湾,最终收复台湾。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对郑克爽等以往之罪,尽行赦免,并从优叙录,施以恩惠。他采取若干重大措施,特别是加以制度化。在台湾内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有设府置县,驻扎军队,开放海禁和建设台湾。其中,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

康熙身世之谜

康熙是清朝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皇帝,究竟他是满洲人还是汉人?曾引起一番争议。他原名爱新觉罗?玄烨,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在景仁宫出生,是顺治帝(清世祖)的第三子,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佳氏的祖父是原居辽东的汉人,努尔哈赤起兵叛明,佟氏一族投靠女真,屡立战功,后更归入旗籍,成为旗人。由于是旗人,不受皇帝选妃“按照规定不包括汉人”的限制,佟家的女儿可以成为后妃。于是,康熙这位满洲人皇帝,竟然是满汉混血儿,身上流着一半汉人的血液。 至于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是扶持和教导康熙的重要人物,正如他自己所说:“设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孝庄皇太后是顺治的母亲。顺治病危时,她开始处理政务,顺治的遗诏也经她过目。这位蒙古公主有政治才能而无政治野心,顺治死后,有人请她垂帘听政,但她断然拒绝。康熙自幼在这位祖母的庇护下成长,祖母也按照帝王的标准教育这个小孙子。康熙亲政后,每有困难,多向祖母请示。祖母病危之际,康熙亲侍左右“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祖母去世时,康熙更是“呼天抢地,哭无停声”。 孤独童年 中国的帝皇拥有天下,偏偏拥有幸福童年的并不多见,康熙也不例外。首先,根据宫中规矩,不许亲生母子同居一宫,因此玄烨自出生起就得不到母爱,只能由保姆照顾。其次,玄烨又因为体弱多病,经常要接受治疗,因此承受许多肉体上的折磨。不过,最令玄烨感到遗憾的是父亲对他的态度。玄烨出生后,顺治就喜欢上其他妃子,对玄烨母亲佟妃日益冷淡,对玄烨自然也就不太喜欢了,顺治甚至借口玄烨未曾出痘,命人抱到宫外养育。康熙晚年慨叹道:“从没有在父母跟前过一天欢乐的日子,这是我六十多年人生中的遗憾。” 早有凌云志 顺治有许多儿子,玄烨排行第三。6岁那年,有一天,玄烨和其中一个哥哥及一个弟弟向父亲顺治请安。顺治叫他们到跟前,问他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玄烨略为思考了一下,乖巧地说:“我愿像父亲一样,做个好皇帝。”玄烨当了皇帝不久,祖母孝庄皇太后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回答说:“愿天下太平,不打仗,没有灾荒,人人安居,和平幸福。”皇太后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康熙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十九日登基,当时他只有8岁。在他10岁时,一位将军为了讨他欢心,献给他一只罕见的黄色鹦鹉,康熙拒绝这礼物,还严厉批评这位将军,显示出康熙虽然年纪小,但并不因为贪图玩乐而丧失应有的志向。 铲除鳌拜 康熙年幼登基,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朝政由四个辅政大臣主持。其中一个辅政大臣叫鳌拜,事事凌驾其他辅政大臣,在朝廷内外广植党羽,甚至矫旨行事,杀害反对自己的大臣,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内。康熙决定除掉鳌拜,但鳌拜耳目众多,事情必须不动声色地进行。康熙挑选了一批忠实可靠的少年,以陪他练习摔跤为名,组织了一队亲信卫士,准备日后对付鳌拜。鳌拜由于经常出入皇宫,多次看见他们摔跤,时间一长,也就不起疑心。一天,鳌拜照常上朝,对这批少年没有任何提防,康熙一声令下,这批少年马上捉着鳌拜,康熙宣布了鳌拜的罪行。最终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康熙当时只得16岁。 康熙在位61年,开启了康雍乾盛世。他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北京畅春园病逝,

历法之争-康熙皇帝

历法之争-康熙皇帝 1667 年腊月的一天,清朝王宫里气氛异常紧张,大学士图海和辅政大臣鳌拜正在十四岁的康熙皇帝面前激烈争吵着。 争吵的焦点是在历法问题上。原来,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在世的时候,十分赏识一个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并把他安排在负责观测天文的钦天监里担任要职。汤若望依靠顺治的支持,运用当时西方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改革了中国传统的历法,编制了一部新历法。这样,他的地位和影响便受到一些官员的妒忌。顺治一死,他们乘机联名上疏,攻击汤若望,诋毁新历法。 那时候,刚刚即位的康熙只有八岁,大权全落在鳖拜手中。由于鳌拜以前同顺治有矛盾,便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罢免了汤若望,废除了新历法。然而,根据旧历法测得的天文数据常常不准,于是,敢于直言的图海便挺身而出,要求恢复新历法。 鳌拜、图海,各持己见,到底谁是谁非呢?康熙一时很难决断。散朝后,他暗想,如果自己懂得天文历算,就不会听风是雨,任凭摆布了。于是,他毅然放下架子,请来几位精通天文历算的老师,按时给自己上课。有时候,他还换上便服,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城东的天文观象台,一边观测,一边记录。有一次,康熙发现自己与钦天监推算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的夏至时间相差九分,起先他以为是自己算错了,但反复观测推算了几遍,结果都一样,于是,便让钦天监的官员再重新观测推算。当他得知钦天监两次推算结论不一时,气愤地说:“今日一错,明日一错,长此以往,岂不酿成大祸!” 康熙经过艰苦学习,反复实践,终于确认新历法是切实可行的。他十六岁时,机智果断地处掉了专权误国的鳌拜,改组了钦天监。从此,新历法又重见天日。 历法之争-康熙皇帝所属栏目:名人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对康熙的评价论文1500字《康熙—千古一帝》

康乾盛世明君之——康熙 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一生励精图治治理国家,创下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间,使国力昌盛,使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功劳极大。生平主要事迹有:①平定三藩②收复台湾③驱逐沙俄势力。在经济上,他六下江南,体察民情,发展农业,积极治理国家,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在学术上,康熙还积极倡导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严格教导皇子们诵书背经,并且让他们努力练习骑马拉弓等武艺。康熙在治理国家上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承受得起“千古一帝”这个光荣的称号。接下来,就让我们根据康熙的事迹对他进行具体评说。 一、康熙是一个机智、勇敢、果断的帝王 康熙在他十六岁时便除掉了鳌拜。鳌拜满清第一勇士,当年曾为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顺治帝逝世后被任命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但他后来日益猖獗,目无天子,少年康熙面对这样一个极具重量级的人物,他心中并没有表现出害怕,反而坚定了他除鳌拜的决心,鳌拜一日不除,就会给国家和朝廷带来危害。考虑到鳌拜位高权重,势力众多,他首先想尽办法削除他身边的势力,直到他势力单薄。此外,康熙又训练了一队青年相扑手,最后在朝廷上将其抓捕。可是,康熙并没有将其立即杀死,鉴于鳌拜劳苦功高,并未处以死刑,只是将其终身监禁,并且只惩治鳌

拜同党,并没有扩大范围。康熙小小年纪凭着自己的智慧,便能做出这种惊天大事,不得不让无数英雄为之折服。在除鳌拜的过程中,康熙表现得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对整个事件出其不意,干净利落,部署周密,使鳌拜毫无防备,一举清楚鳌拜及其同党。康熙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表现出一个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博大胸怀、具有高明手段、仁爱态度的明君的风范。 二、康熙是一位坚定、镇定、淡定的帝王 智擒鳌拜之后,康熙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削平三藩。三藩藩王势力过大,且割据一方,不受朝廷管制,挥霍无度,康熙认为天下的大权应该统一。故康熙在他20岁时力排众议,决意撤藩,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这割据一方的政权。当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与此同时,一些同三藩有密切关系的汉族将领也起兵响应,一些将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范围涉及到大半个中国。吴三桂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身经百战,想当年山海关的那关宁铁骑,那可是强盛一时。而此时的康熙却从未经历过一场战争,当时形形势,十分险恶。身处这种危局的情况下,康熙表现的异常镇定。康熙坚持以攻打首犯吴三桂为主,辅以诱导劝降和赦免罪行的方法对其他各叛军进行瓦解,并力图打击三藩,避免三方主力互助,于康熙二十年十月,攻占昆明城,历时三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清军平定三藩,从此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一个未经沙场的年轻人,却打败了那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

《一代名相陈廷敬》开场,6大事实有背景,却颠覆了康熙的历史

连日来,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在央视八套持续热播,陈廷敬与康熙权臣索额图、明珠等之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让不少观众感知了康熙盛世的官场是非与吏治背后。 我看了前两集,感叹陶泽如版陈廷敬刚毅睿智、知难而进的大无畏气度,也感觉这部有历史正剧场面的电视剧,有点生拉硬拽地将康熙前期诸多事实串联在一起。 一、陈廷敬出掌都察院前,已是部级高官,并非低级的侍讲学士 陈廷敬出场的背景,即两江爆发了赈灾贪墨案,江南道御史郭秀(郭琇)死里逃生,奏报以江苏巡抚汤宾为首的赈灾官员,以霉米换新米。 康熙为了查清此案,即命帝师、翰林院侍讲学士陈廷敬出任左都御史兼钦差大臣,前往江宁查案。 十万两赈灾银子,都被贪官污吏截取了一大半。 他们的对手即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康熙慑于索额图的势力,有些投鼠忌器。

《一代名相陈廷敬》陶泽如版陈廷敬 案:陈廷敬两度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第一次为康熙二十三年九月,此前职务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而不是剧中设计的侍讲学士。 清制,“内阁为百僚之长,中书实办事之官”(《龚自珍全集》第五辑《上大学士书》),按建置对品级的规定,翰林院侍讲学士为从四品,职事文史修撰。陈氏做过翰林院侍讲学士,但是康熙八年的事情。此后,他步步高升,做过侍读学士,在康熙十四年出任过服务于皇太子的詹事府詹事。由于康熙帝的赏识,他又于康熙十五年起,历任内阁学士兼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入值特别权力中枢南书房,并于康熙二十二年任户部侍郎。 剧中以侍讲学士到左都御史,那就是连升六级,即从四品到从一品,那是一个天大的破格提升。这可以烘托康熙帝对陈先生的特别倚重,但严重忽略了陈廷敬出掌总宪,只升了一级,即出任左都御史前,陈廷敬已经做了八年副部级官员(康熙十五年起),而不是侍讲学士之类的还算不上高干的文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