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李言水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最终形成在安徽安庆地区。这是众多学者、专家和老艺人从艺人师从的记载、保留的剧目以及积累的唱腔(最具说服力的)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审慎得出的结论。

笼统地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固然不错。但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哪里?能不能具体一点?为什么会发源那里?它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流传到

安徽去的?如此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和疑惑,亟待给质疑者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回答和诠释。否则,不仅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而且也不利于科学认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历史真相肯定只有一个。笔者坚信,只要找到了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所有的

(一)

疑惑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

山河无言,实证如山。

黄梅戏既然发源于湖北黄梅,不妨到黄梅实地去看看。

首先,看一看黄梅的版图。

现在的黄梅县,尽管历史上县治沿革变化繁杂,但大体上是由湖北黄梅和江西德化两县于1936年合并而成的。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新蔡县改称黄梅县;五代南唐时,改浔阳县为德化县(民国3年一度改称九江县,但人们习惯仍叫德化县)。民国20

年(1931年)开始动议,民国25年(1936年),正式划定鄂赣省界,将江北原属江西德化(九江)的封、郭二洲以及团牌洲等地划归黄梅县管辖。这块地域包括今孔垅一部分,分路绝大部分、小池绝大部分和新开六咀等地方。从此合二为一,统称黄梅县。

熟悉黄梅历史的都知道,湖北黄梅和江西德化两县习惯上东面以东港(又称小江,素有鄂东“秦淮河”之称)为界,西边以分路到孔垅的西河为界,北边以孔垅德化桥为界。东港就像一个大写的“L”字母,把黄梅和德化分隔开来。东港北侧有驿路堤,既是江西德化防止湖患的屏障,又是湖北黄梅防止江汛的第二道防线,同时还是湖北黄梅出境的一条最直接、最简短、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干线。

如果让现在人有个更直观的印象,也可以这样讲,黄梅县界在东南面和现在的京九铁路走向差不多;西面在黄(梅)小(池)公路孔垅分路段往西一点,沿西河到江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黄梅县界在1936年以前,东南面只抵达驿路堤,东西两侧只有狭长地带抵达长江北岸。

其次,看一看黄梅的地形地貌。

黄梅地处大别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为山区,最高海拔1244米;中部为丘陵;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和湖区沉积平原,最低地面高程只有10多米(现龙感湖农场境内),高差达一千二百米以上。(综合《黄梅政府网站》、《黄梅县志·地理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龙感湖西南岸到驿路堤,有一大片高滩泽地,里面沟港湖汊密如蛛网。自汉唐时起,由于人口增多,就陆续有垦荒围垸,到民国时期,从小池口下丁字坝起,北经孔垅达黄泥塘(现蔡山辖地)30多公里,人们插草为标,围湖造田,民圩极多,大圩套小圩,共有140多座,一般都是环太白湖、源湖、感湖修建的,主要集中在现在的龙感湖农场境内。

1936年以后,东港由界河变成了内河,驿路堤防汛功能退化,加上连续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暇顾及,以及1949年长江大水的毁灭性破坏,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能隐约看到几处陈迹。1950年2月,黄梅举全县之力,将原四维圩、王大圩、都圩、联益圩四大民圩合堤并垸,动工兴建北起濯港巴茅山刘家井,经陶河、白湖、金凉亭、严家闸,南止刘佐杨西湾与长江干堤相连的百里长堤(全长46.2公里),以防湖患。1953年,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两县协定龙感湖水面界限,渔船、民船、商船不再穿行龙感湖。1956年元月1日,经国务院、农垦部、长江水委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西南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1958年11月,将严大乡(原属塘穴镇一部分)的严大墩、严细墩、王上屋、龙岸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通讯地址为黄梅县严家闸。

第三,再来看一看黄梅的水陆交通。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黄梅的水陆交通确实四通八达,襟江带湖,北走京华,南驰百粤,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但历史上黄梅属于荒洲邈县,水陆交通是怎样的状况呢?

据《黄梅县志》记载:黄梅县南行九十里至清江镇,市连德化之小池口,往九江者必由小池口渡江,盖德化有渡船而黄梅无渡船也。

现在黄梅的几个码头包括小池口码头、横坝头码头等都归江西德化管辖。

而黄梅陆路交通,据严水先《黄梅县古陆路交通略考》,黄梅有两条驿道,一条为黄州府管理,即府治东驿道,也就是现在的省道黄标线黄冈经浠水、蕲春、武穴到黄梅段。一条为黄梅县管理,即县治驿道。由县治出西门,经谷塘铺、濯港铺、白湖铺、孔垅铺、深沟铺、塘穴铺、老夹铺、清江铺,至江西省德化县,全长九十华里,过九江府(市)设有渡船人伕。

也就是说,黄梅到江边,不管是水路,还是旱路,都是从孔垅经严家闸,或走驿路堤,或走东港到小池。黄梅到安庆,更多的是走水路,必须从严家闸过龙感湖,沿途经过宿松、望江、怀宁,出华阳河抵达。

驿路堤不知何时修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清江口宋以前设有驿,名“临江驿”。如唐代诗人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临江驿》即指此处。

驿路堤,顾名思义,既是驿道,又是堤坝,类似于现在的长江干堤堤顶公路,在古代恐怕不多见。堤坝的功能,众所周知,无需赘言。驿道在古代虽然主要是为传递文书、调动军事、官吏往返而设的,但民邮和旅运亦兼而有之,向

来是交通动脉。

建国后,公路交通迅速发展,基本上都是在驿道基础上修建的。遗憾的是,孔垅至清江镇东港驿路堤段,因遭受1949年长江溃口,毁坏严重,工程艰巨,1952年修复时,才改走孔垅西边至小池口的人行道。这也就是现在的黄(梅)小(池)公路孔垅——分路——小池一段。(见严水先《黄梅县古陆路交通考略》)而龙感湖的湖路、东港的水路,在没有动力机械之前,在华阳河没有建闸(华阳河大闸,1936年开始动工修建)之前,一直都处于鼎盛时期,渔船、民船、客船、货船来往穿梭,络绎不绝。撇开“渔舟千艇”不谈,据《黄梅东港船歌》的作者詹玮介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途运输只能水路船运,船工不足一万也有八千。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港客船才最终绝迹;龙感湖至今仍有少量渔船、客船往来。

水路也好,陆路也好,驿路堤也好,东港也好,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在1936年以前甚或是在1949年以前,都是黄梅交通的主动脉,同时自然也是文化交流的快车道。而位于驿路堤和东港交汇的严家闸便是鄂皖赣三省的交通枢纽。历史上进出黄梅的名人绝多数都是走的这条路。由于县治的变更,由于洪水的破坏,也由于科技的进步(主要是动力机械的应用),这条交通要道才逐渐走向衰落,以致被许多探讨黄梅戏起源的学者忽视或淡忘。

尤为遗憾的是,恰恰就在1953年秋天,王兆乾、陆洪非等先生来黄梅考查黄梅戏起源的时候,因交通变更,走的不是这条路,与揭橥黄梅戏起源真相失之交臂。

笔者之所以不辞繁言,啰嗦许多,主要是因为,现时人们在考证黄梅戏起源时,习惯以今天的视角,把古黄梅与德化混为一体,对黄梅的地形地势,对黄梅的水陆交通乃至语言风俗,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立论凭空臆想,牵强附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二)

黄梅戏,安庆府六县旧时称之为“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惯称“采茶戏”,俗称“采子”;在某些地方和某个历史时期,也有叫做“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化谷调”、“下河调”的;尽管叫法各不相同,但都源于黄梅“采茶歌”。

采茶歌,顾名思义是采茶时唱的歌。

据史料记载:湖北黄梅县在唐代就是名茶“团黄”的产地。茶圣陆羽为切实考察“团黄”的采制、生长区域,曾攀登海拔1200米的黄梅县紫云山。(陆羽《茶经》)

《大清一统志》载“紫云山在县北七十里,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共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植茶,即为紫云茶。”

有人考证,在黄梅西北方向的考田、小溪、龙坪、古角四大山区,唐宋以来,既有茶农种植的家生茶,也有杂生于灌木丛中的野茶。

当茶农在从事茶事时,或即兴编唱一些山歌、民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传唱一些不知原创作者的“采茶歌”,提神解乏,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致相沿成习,蔚然成风,也很自然。

中国很多偏僻贫穷的山区,都盛行原生态的民歌,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化现象。采茶歌大约也可以算作一例。

黄梅北部山区产茶,诚然不假,采茶时茶农惯唱采茶歌也是事实,但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推论“采茶戏发源于黄梅北部山区”呢?从逻辑上讲,这样的推论,确实顺理成章。但是,在谈历史的时候,如果将基本立论建在预定的概念上,不加以分析和洞察,又带着某种定论来利用事实达到自己的目的,其结果可能与历史真相大相径庭,甚至恰恰相反。遗憾的是,过去在探索黄梅戏起源的时候,几乎都或深或浅地步入了这个误区。

我们不妨看一看这个推论演绎的脉络:黄梅北部山区产茶——男女茶农唱采茶歌——成群结队男女青年唱采茶歌——农村采茶的人们进山采茶唱各种

歌调——采茶歌丰富和发展成采茶戏。

据《黄梅县志·文教卫生志·文化艺术》载:黄梅县北部山区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多产茶叶,每当“茶春”(谷雨前后),男女茶农惯唱山歌和一些长篇叙事民歌,来歌颂自己勤劳、俭朴的生活和茶叶的丰收。

黄梅戏老艺人熊利华等人也说:师辈相传,从前,我们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坪山都是产茶的地方,每年“茶春”上,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采茶,或独自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许多歌调,像“正月里来到采茶,梅花儿开,梅花儿开得锦绣花儿开,望我的郎儿回……”(《安徽史学》1960年第1期《黄梅戏早期史探》陆洪非)。

依此,渐渐演变为:

“采茶的人们从各自的乡村,将流传民间的山歌、小调(与采茶没什么关系的)带到茶山去唱,因此黄梅民歌中,采茶调特别丰富。”【《理论建设》2006年2月《黄梅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吴艳】

“在黄梅民间流传:清明谷雨前后,正值采茶季节,农村男女集于茶山摘茶,他们有从远处来的,有当地的,茶山上好像过节一样,到处荡漾着歌声。所唱的小曲统称为‘采茶调’或‘茶歌’……【《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黄梅戏起源综论》段友芳】

“黄梅歌风很盛,尤以采茶歌为最,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黄梅采茶调。”【《黄梅人说黄梅戏》2009年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桂也丹】

仅从材料分析,笔者有五点疑问:其一,熊利华是五祖人,算是山区的,他的师父帅毛从(虫)是新开人,靠近长江,许连喜是濯港人,靠近湖边,在孔垅铺堂拜师学艺的。从情理上讲,哪有采茶戏发达地方向后进地方拜师学艺的道理?其二,男女青年从乡村进山采茶,现在确实很方便。而在明清几乎不可想象。要知道,不以最远处算,就以黄梅戏早期艺人最多的孔垅镇算起,到北部山区,路程约在一百里,在没有助力车的时候,完全步行,往返需要多久,可想而知。其三,在明清时期,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三寸金莲,撇开风俗不讲,步行更为艰难。有无驴马代步?深究起来恐怕会陷入无稽之谈。其四,那么多男女青年集在茶山采茶,是一天还是几天?一天往返,光有走路的工夫?几天,哪里住宿?哪里就餐?其五,清明谷雨采茶,是季节性相当强的茶事,

大约十天半月,会有那么多平畈(农村)湖区的男女青年去做临时工吗?

中国农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就像一帧收藏版的古画,在没有战争和灾害等外力的作用下,变化是很缓慢的。

笔者不单是为考证黄梅戏起源,曾多次到过黄梅北部山区,获得的直接印象:无论是交通、经济,还是文化和生活,都难以想象这里便是黄梅戏产生和发展的土壤。

第一,黄梅北部山区多矿山,有铁矿、石矿、磷矿,也有一部分是荒山秃岭,能种茶叶的茶山实在有限。而黄梅茶山在史料记载中多是僧人种植的。上述“僧人植茶”就是明证。还有人说,老祖、四祖、五祖、龙俊、南山、中山等寺庙的僧尼,也在庙产的山田中种茶。“黄梅名山僧占尽”固然有些夸张,但大体上反应了山区茶农的比例。

第二,黄梅北部山区,人烟较少,交通闭塞,“山路萦纡,望如削笔”。怎么会形成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上山采茶呢?从现在保存的一些采茶歌来看,往往是姑嫂,母女。像《姑嫂望郎》,像“三阳天,春光好,百鸟甚多。三月三,去采桑,母女两个.....”,完全看不到集体采茶的景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段经常被以往论者引用的采茶歌中的男主角却不知去向,是做生意去了?还是外出打工谋生去了?为什么“望我的郎儿回”?

第三,当然也有当地茶农种茶,但即便是现在,也一般是自产自销,根本谈不上规模种植和公司化经营了。据统计,现在黄梅开发茶园8000亩,在古代,有多少,不得而知,除去僧尼种茶的面积,山区茶农又有多少呢?

第四,如果说黄梅戏起源于北部山区,又怎样解释黄梅戏早期名艺人主要集中在孔垅镇或在孔垅镇拜师学艺呢?

第五,很多论者认为黄梅戏是逃水荒的灾民带到安徽的。那么北部山区发生水灾吗?如果山区不发生水灾,又哪有灾民逃水荒?

第六,采茶歌丰富多彩,既有与茶事相关的,更多的是与茶事不相干的。在黄梅采茶戏的230余本(出)传统剧目中实际只有19折与茶事有关。大多有采茶之名,无采茶之实。既有山歌畈腔,又有民歌小调,还有渔歌、船歌。这些现象又如何解释?

所有这些疑惑,归结为一点,就是:是采茶歌走出山外还是人们走进山里?

一个浅显易见的道理:山不能动,茶不能动,难道采茶歌也不能流传?茶农也不能走出大山?其实,采茶歌不走出大山,永远也不会丰富和发展。

正像东北的二人转不走出东北,宋祖英的苗家民歌、李琼的土家歌曲不走出大山,走上春晚,就没有现在的影响力,道理是一样的。

采茶歌一直纠缠在山里,是持黄梅戏发源于安徽或发源于鄂皖交界的大别山论者故意设下的陷阱,还是持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论者无意间中了圈套,笔者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地说,黄梅戏不发源于黄梅北部山区,采茶歌仅仅是黄梅戏的一粒种子。

采茶歌在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能不能走出山外?又走向哪里?

(三)

历史的真相即使被岁月的尘垢掩埋得再深,也会留下蛛丝马迹。

民国9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从地图上看,以宿松县城为中心,便知宿松“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的地方就是严家闸所在的塘穴镇,即龙感湖西南这片沉积平原。这很自然让人想到,黄梅戏是不是就起源于龙感湖这片饱经苦难的神奇土地呢?如果是,那么采茶歌又怎样落根在这里呢?

一是商贩把采茶歌传唱出去。“黄梅贾昌”,小商小贩很多,山区的货郎担更是走村串户。有“鸡毛头毛换灯草”的,有“卖针头线脑”的,有“敲板糖”的,有“卖茶叶”的。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可见,卖茶叶的小贩尤为多见。采茶歌有可能通过这些商贩传唱出去。明人徐霖记述黄梅歌风是“老稚相与歌于野,商贾相与歌于途”,应该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虽然这种传唱相对散泛,但也有相对集中的走向。因为江西九江在明清就是闻名全国的米市和茶市,而到九江又必经驿路堤或东港,别无他途。

二是移民把采茶歌带到湖区。因为黄梅县北部山区,土壤贫瘠,人均占有土地很少,农作物产量很低,居民生活极为贫困,这种状况甚至保持到现在。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寻求出路,而龙感湖这片高滩泽地虽然多水灾,但土壤肥沃,毕竟还有丰年,权衡利弊,还是有一部分茶农举家迁居。黄梅戏传统剧目《逃水荒》中的一段唱词提供了极好的证明:“家住黄梅里黄山,十年就有九年干,亲戚朋友劝我搬,一搬搬到大河边,十年就有九年淹。”联系唱词的前后文,这次搬家恰恰搬到了龙感湖畔的严家闸。《逃水荒》中的“我家”只是一个文学典型,事实上更多。考诸宗谱,现在严家闸的土著居民中人口最多的严姓家族,就是明正统年间从黄梅独山迁居来的。(黄梅县龙感湖《富春堂严氏宗谱·卷首·严氏历史引》载:“闸上之有严氏,自明正统间世公徙塘穴始也。”)

无独有偶,现在严家闸与严姓比邻而居的另一个大家族王姓也是明天顺年间从黄梅北部山区考田迁来的(有家谱为证)。另清末王氏宗族后裔王青萍在《斑鸠湖纪略》一文中写道:“斑鸠湖(龙感湖农场总场东北约2000米处)之为吾族所有,自廷用公迁居以来,已三百余年矣。”也可以为证。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历史偶然巧合么?

据《龙感湖农场志》和原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范定生写的《沧桑巨变龙感湖》(1999年10月15日《黄冈日报》)说:严家闸“原本杂居着许多从外地迁来的农民,他们在这里修养生息,繁衍后代,形成了一座座村落,像何家屋场、朱家垏、王家圩、五房圩……但不到一百多年的时间,因为水灾频繁和无奈小虫何,许多村庄后来只留下一堆堆瓦砾和一个个地名,不少农户家破人亡,倒门绝户……在农场现在的春港分场境内,过去有一个曲家村,所有人丁全部死于血吸虫病;何家屋场在清代还有几户人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就因为闹水荒和得血吸虫病,村毁人亡,只剩下一个孤老人搬到河西跟女儿过了;范姓在清代初期,据家谱记载有四十多口青壮年,到解放前只有三户人家。”

而据民国孔垅乡绅汤用彬《致省、县当局及合邑绅耆老书》和《筹建富民圩说略》考证,在现龙感湖沙湖分场部,距严家闸不过三、五分钟车程的地方,

“有所谓十二门者,曾发现石板数块,足见前时此必有街道或房屋,又十二门附近有纵横数丈之高墩,土人呼为奶奶坟,亦发现有石条数块,可见前时必为大家坟茔或房屋。今九房圩中有於、邢祖茔,於氏在明初有於显公为开国元勋,封英山侯,子为大都督,与明太祖为儿女亲家,其祖茔在今磨儿湾。邢氏在明时为华族,科第联翩,其祖茔在今磨儿湾。若令清季九房圩、磨儿湾岁岁被水,於邢二氏俱高门世胄,必不将祖坟置于水荡中,足证此等处在前时均为高爽肥美之地,盖无可疑。”

也就是说,龙感湖西南这片高滩泽地,明清时,人口密度不比山区小,而且比较集中在严家闸一块,有的是从黄梅山区迁来的,有的是从江西迁来的,有的衰落了,有的迁出了。除前文所说的严姓、王姓是从黄梅山区迁来的,其他姓氏不好断定,於姓肯定也是从山区迁来的(有家谱为证)。邢姓是从龙感湖迁到孔垅街的。黄梅戏一代宗师邢绣娘就是其后裔。

迁居湖区平原,大致原因:一是受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二是明清两代重农抑商和奖励垦荒的政策驱使。三是山区偏僻、贫穷,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太少。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龙感湖西南部的高滩泽地提供了垦荒造田的空间。

三是劳动力转移把采茶歌带到了湖区。或许是因为山区田地太少,或许是因为茶事季节性太强,或许还有其他原因,许多山区青壮劳力来湖区平原,或做短工,或做长工,或做纤夫,或做力夫。龙感湖严家闸在明清两代,都是交通枢纽,商船络绎,需要大量的纤夫和力夫。同时垦荒围垸又需要精壮劳力。而山区茶农在这个时候茶事不多,又要挣钱养家糊口。山里的茶农(男人)便到湖区打工,或者耕田耙地,或者插秧割谷,或者在湖区做苦力。姑嫂望郎想必就是她们的“郎”在这里做工吧。在黄梅戏传统剧目《私情记》和《过界岭》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山区剩余劳力(於老四)在平畈农家(张二女家)做长工的情景。

同时,茶农迁到湖区以后,在最初一两代,亲戚间互相走动也在情理之中,相互帮工是很自然的,在采茶最繁忙的季节,正是平畈湖区的小农闲,采茶一般都是女人做的事情,山里人口密度不大,采茶季节性很强,需要女工采茶,而迁居到湖区家庭的姑娘和少妇,因为明清时期,妇女从小时候开始,都几乎无一例外缠足,不能下湖田做事,而大多数家庭的女子包括成家后的妇女都要劳作,为亲戚帮工(采茶)自然而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少女少妇大多是乘船从东港、从严家闸,经龙感湖到隔湖相望的独山、下新的。

这种情况是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呢?不是的。仅举一首龙感湖民歌为证:罢了罢了黑了天,情姐上了别人船,去年做鞋做给我,今年做鞋别人穿,想起长工好可怜。月亮出来照梭罗,外面狗吠是情哥,我哥走路我晓得,来唱采茶去唱歌,要比丈夫胜许多。日头落山往下丢,喊声老板把工收,莫把长工当牛用,莫把黄牛当水牛,莫把月亮当日头。

四是以工代赈加速了采茶歌与畈腔的融合。黄梅多灾,尤多水灾。从明洪武初年到1948年,据史料记载,黄梅大水灾平均6年一次,小的水灾更是年年不断。这种周期性的水灾一直延续到1954年。上了年纪的黄梅人现在都记得,1931年和1936的大水,1949年和1954年的大水,间隔都只五年。这里所说的遭受水灾,都是指江堤溃口、湖堤决口。不论是江堤,还是湖堤,灾后都要堵口复堤。黄梅筑堤、复堤更多是指修筑驿路堤和湖堤(后文还要详述)。在当时历

史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往往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完成一家一户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情。官堤是这样,民堤也是这样,叫做“民堤官修”或“官修民埝”。正如民国孔垅乡绅汤用彬在《筹建富民圩说略》中所说的那样,“甚望全县官绅仍按保派工法,合力加修。”由此可见,历史上,黄梅修筑、修复堤坝都是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自然包括山区劳力(清末到解放,战争频仍,劳役调集有心无力,但已经不影响黄梅戏形成了)。另外,从黄梅戏传统剧目《瞿学富告坝》中可以窥见一斑。瞿学富是旱镇茶儿镇监生。因为八大坝长克扣赈银,而为民请命。这种年复一年或周期性地有组织的集体劳动,促进了采茶歌与民歌畈腔、渔歌船歌的磨合和融合。

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初,黄梅依然每年在秋冬农闲时都组织全县精壮男女劳力集在龙感湖畔挑筑堤坝,围湖垦荒。即便是龙感湖农场境内,现在仍然有孔垅、刘佐、小池大量的“插花地”。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梅挑堤看似新法,实为旧制。

正是山区移民、劳动力的转移与交换、劳动力的融合,给湖区平原带来了他们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采茶歌”。高昂、豪放、欢快的茶歌,很快受到平原湖区农民、渔民的喜爱,不仅使采茶歌在更大范围内传唱,而且迅速壮大了唱“采茶歌”的队伍。我想,这难道不是采茶歌丰富多彩、多有采茶之名而无采茶之实的原因么?

一方面,山区农民随着劳动与生活的改变,他们一面唱过去的“采茶歌”,一面利用采茶歌的腔调来歌唱新的生活——平原地区劳动和生活。像“跳下田来就唱歌,人人说我多快活,黄连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莫奈何。莫奈何,唱唱山歌做生活。”像“送郎送到菱角塘,菱角开花白洋洋,十指尖尖摘菱角,摘个菱角我郎尝。”(《剜木瓢》中的《送同年歌》),如此等等,生动说明“采茶歌”的旧瓶子里,装上了以平原湖区劳动和生活为内容的新酒。

另一方面湖区平原的渔歌、秧歌、船歌及其他民间艺术形成,也在不断地丰富采茶歌的内容和腔调,其中,突出的是采茶歌受到了“渔歌”的浸染。

根据《黄梅县志》介绍,黄梅县歌风很盛,既有茶歌,又有渔歌、船歌,还有樵歌,各行各业都有歌。插秧有插秧歌,车水有抽水歌,薅草有薅草歌。《黄梅丙子县志》说黄梅两大湖泊:“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诗文中找到印证。如“游嫘墩畔月初回,短棹渔歌唱九天。密网下湖新馔美,银鱼霜落味增鲜。”“郎住源湖妾感湖,采菱歌唱月明孤,吃完菱角鸡头熟,郎问鸡头刺手无?”等等。我想,这就是黄梅戏为什么“既有高昂、豪放、欢快的大别山茶歌特点,又具悠扬、轻松、宛转的龙感湖渔歌特色”(《黄梅县志》语)的原因所在。

(四)

锁定严家闸。

严家闸既是闸名,又是地名。位于孔垅、塘穴之交。闸因严姓得名,地因闸闻名。“地隶属孔(垅)、塘(穴)二镇,而宗乘惟以迁者称塘,以明代塘穴疆域广上”(《严氏宗谱·历史引》)。

据《黄梅县志》(光绪二年版)记载:“严家闸在塘穴镇驿路堤上,其西南为德化封、郭二洲。缘梅邑筑驿路堤以防湖患,于是化邑二洲水无所泄,岁

苦淹没,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8年)化邑知县孙同伦相地形势,惟梅邑塘穴驿路堤建闸,俾水北出感湖为便,因具文详两省督抚会题允行。梅庠生严复所慨,将田地一段予化邑开河建闸,其水宽五丈,长十五里。化民运土载板,以时建筑。”因闸建于严姓之地,故名严家闸。自此,严大墩部分房户隔居闸西(后属孔垅管辖)。1955年闸毁。垦建龙感湖农场后,严家闸亦泛指严家闸分场或龙感湖总场。

笔者这里所说的严家闸,除龙感湖总场外,还包括原塘穴镇和孔垅东面与龙感湖交界的毗邻之地。

严家闸的老年人都知道,严家闸全部用青石砌筑,长约二十丈,宽四丈有余,中间石板桥可并行四辆汽车,闸身石雕装饰物有四只狮子,四头象,六个和尚头,八个乒哩乓(石矶)。整个桥闸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闻名遐迩,成为鄂皖赣三省当时一个地标性建筑。

修建严家闸的初衷虽然只是排水防渍,结果却一举多得。既连通了黄梅孔垅到德化小池的驿路堤上陆路交通,又打通了龙感湖和东港的水路交通。使严家闸一跃成为黄梅乃至湖北的东大门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严家闸建成后,逐渐成为商贾云集、物资集聚的水陆码头。严家闸东西两岸形成了一条繁华的集镇小街。至今严家闸西街的石板路保存完好。

据老年人讲,严家闸过去是很热闹的地方。在明清的时候,安徽华阳河没有闸(华阳河闸1936年开始动工),下江(南京、安庆)的船只到九江,主要走内湖。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当时华阳河没有建闸,行船没有障碍;二是没有动力机械,下江船只到九江,走长江,逆流而行,既耗费人力,又很不安全。三是兵荒马乱,长江沿线很不安全。货物走湖路,湖水平静,湖风好借力,无论是荡桨,扯帆,还是拉纤,安全、省力。

在明清时期,沿湖几个县(黄冈的蕲春、黄梅、广济,安庆的宿松、太湖、望江、怀宁)的土特产——大米、红苕、土豆、茶叶、棉花.....都在严家闸装卸出港,南京、安庆上来的木耳、墨鱼、食盐、海带等日常用品都通过内湖到九江,有的就在严家闸落脚。严家闸成为中国明清时期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小百货一级批发市场。

范定生在《村边那条河》一文中写道:五十多年前,我家就住在河的东边。村里的人每天去河里挑水、洗菜、洗衣服、打鱼摸虾,来回不知多少趟。翻过一道堤,就看到涓涓不断、清澈见底的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一片繁忙景象……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走湖路相对来说比走旱路安全,下南京、上武汉,过南昌,从华阳河进出,经过龙感湖,绕道几百里,虽然路程远了许多,但增加了一份安全感。湖的周围六县几百万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大多要靠这条水路补给。那时没有高速公路,那条河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2008年7月9日《黄冈日报》)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社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

严家闸的居民大多是黄梅山区的移民,后又受劳动力融合的浸染,已经有采茶歌的底蕴,自然唱采茶歌是看家的本领。严家闸在解放后有一个农民作家——严亚楚(原为唱戏艺人),写了一本章回小说《龙感湖》,里面就有很多仿

采茶歌创作的民歌,像“北风哪有南风鲜,江水哪有湖水甜,井底蛤蟆井底好,我爱湖乡一片天,又打鱼来又插田”。范定生在《村边那条河》一文中还写道:湖区人民更离不开这条河……两岸群众相互唱黄梅山歌。内容有谈情说爱的,生活艰辛的,互相激励的,有对唱,有联唱,有对赛,热闹非凡。有些青年,通过唱山歌,找到意中人。那时湖区人民生活虽然困难,但非常乐观。例如唱:“天上星星笑眯眯,莫笑穷人穿破衣;山上树木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穷人也有富人时。”

这些文字,虽然只是流风遗韵,但依然可以想见往昔的歌风盛行。

也许人们会说这都是现在人的记述,不足为凭。

那么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逃水荒》中“二八女”,名叫邱金莲(也有叫兰香),就住在濒临感湖的严家闸。《逃水荒》小戏这样介绍:邱金莲在逃荒中遇到蔡屠户,蔡屠户得知她住在黄梅县严家闸,就要她唱曲子。下面是蔡屠户与邱金莲的一段对话:

蔡:你严家闸的姐都会唱,你可会唱?/莲:我不晓得唱。/蔡:你不晓得唱,你那篮子里哪来两块板?/莲:是我嫂嫂唱的两块板。/蔡:那你嫂嫂总要教会你唱?/莲:我稍微晓得几个小曲子,今天嫂嫂与我分了伴,无人与我帮腔。/蔡:你黄梅的姐来到我店里唱得多,我听得多,也学会了一点,我来与你帮腔好吧

……

这段对话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一是乾隆二十九年,在安徽人眼里,严家闸的姐都会唱采茶歌。二是经常有黄梅灾民逃往安徽要饭。以致安徽的屠夫对采茶歌都耳熟能详了。三是灾民逃水荒的时候,带着两块板子(唱采茶戏的“云板”或简板),再不是清唱采茶歌了。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还可以看出这是妯娌两个(两小或三小的雏形),嫂嫂到严家闸时间长一点,就会唱采茶歌,而“二八女”娘家姓邱,婆家姓严,从年龄来看,还是个小媳妇,可能刚到夫家不久,就不大会唱,由此想见当时严家闸的采茶戏之盛。通过她与该剧中另一角色的对话,还介绍了黄梅灾民用牙板或金钱板打拍清唱小曲的形式,而且是有唱有和。应该说,这是形成黄梅戏的第一步。因为“道情”、“连厢”、“花鼓”等民间演唱艺术,或以原貌保存在黄梅戏中,或影响到黄梅戏的歌唱与表演。

从《逃水荒》所提供的资料,我们知道黄梅灾民作为谋生手段的演唱形式:有“道情”、“花鼓”、“连厢”、“清唱”等等。实际上,他们用的演唱形式,除上述者外,还有“罗汉桩”、“送傩神”、“莲花落”等多种多样。黄梅采茶歌与黄梅灾民所演唱的“道情”等其它民间艺术形式,后来都成了黄梅戏的组成部分,成为黄梅戏孕育的基础。

种种迹象表明:严家闸是黄梅戏的摇篮。从某种意义上讲,严家闸就是黄梅戏最早的中心发源地。

这样说,可能有人会问:黄梅北部早期也盛行采茶戏,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我认为这很好解释,采茶歌在湖区形成采茶戏后,因为茶农和山区剩余劳力返乡,自然而然也把采茶戏带回了山区。

严家闸饱经沧桑,曾经的繁华和罹难落寞,不正好反证了黄梅戏起源地的扑朔迷离吗?如果黄梅戏在黄梅北部山区就已经形成雏形,在历史上,又没有

任何大的自然灾害,应该可以找到很多明证,不致引起如此长久的争论。

这或许就是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的玄机所在吧。

(五)

据“黄梅戏词条”和一些黄梅戏知名老艺人介绍,黄梅戏从发源到发展,经历了道情和独角戏、两小和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伴奏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在黄梅县完成的,后者是在安庆地区实现的。

许多老艺人如丁永泉、翟乔松等都言之凿凿,但鲜有论者探讨黄梅戏在黄梅的三个阶段是怎样形成的。笔者在探究黄梅戏发源时,意外发现这种说法是有根有据的,而且大致脉络还很清晰。

有理由相信,大约在明朝中期到清初,经过一、两百多年的磨合,在严家闸这个地方,采茶歌至少已经完成从道情、独角到两小和三小的飞跃,并开始尝试向三打七唱进步,初步形成了采茶戏的艺术雏形,开始散发艺术的醇香。

由于黄梅戏这种来自民间的地方小戏,既不载入史册,又缺少文字记录可资查考,只好从后来的一些迹象来复原过去的情景。据严家闸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解放前,严家闸这个地方,严大墩有采茶剧社,严大墩、黄太墩唱戏班子多,严细墩玩杂耍的多,严家闸周围唱山歌的多。由此不难看出,在明清时期,严家闸既移民杂居,又交通便利,还经济繁荣,完全具备酿造一种地方戏曲的氛围和条件。

严家闸人会唱采茶戏,后来为什么西移到以孔垅为中心的地区呢?

严家闸人逃水荒,用唱改良后的采茶歌的形式,总比其他灾民多化些钱物,令周边灾民羡慕,很快被周边灾民仿效。加上周边孔垅、刘佐等地村民本来就有在龙感湖垦荒的,同时也年复一年地参与修筑堤坝,多少也受到采茶歌的浸润,具备了演唱采茶戏的基础。

更直接的原因是,严家闸在当时是富实的地方(湖田较多),这一带有“十年九不收,一收狗都不吃锅巴粥”的俚语。加上严家闸附近一带居民农渔兼营,私户多有木船,平时运输,灾年就全家跑到船上,除房屋受损、田地绝收外,生命财产基本不受损失。灾年逃荒是没有办法,常年和丰年很少逃荒讨饭。

请戏看戏,说到底是一个文化消费。严家闸在不是灾年的时候,成了演戏的地方。《宿松县志》说:“梅俗好演采茶戏。”一个“演”字,极为精准。2009年,《严氏宗谱》续修,演黄梅戏一个多月,这在其他地方恐怕也不多见。现在龙感湖黄梅戏迷协会据说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也算有其深层次的根由吧。

而周边地区即便不是灾年,也经常外出逃荒,尤其是秋冬农闲时候,全家乃至全村人外出逃荒要饭,都不稀见,类似于现在的职业乞丐。主要原因还是人均土地少,产量低。孔垅镇在民国时,孔东一万八千人,土地一万零七百亩,人均六、七分土地(汤用彬《筹建富民圩说略》)。我小时,在老家,每近过年,便有“程家墩,没有法,月大月小二十八;汤家墩,不怕丑,月大月小二十九”的童谣入耳。意思是,程家墩每年二十八吃年饭。汤家墩二十九吃年饭。我当时艳羡得不得了,早点过年多好。汤家墩没有考证,程家墩就在老家附近,能听见吃年饭的鞭炮声。后来才知道,程家墩过去早一两天吃年饭,门口挂个竹篮,便举家举村外出讨饭。直到第二年春耕才回来收种庄稼。这个风俗一直沿袭到现在,只是不再讨饭,并吃两餐年饭罢了。

很多逃荒的民众在乞讨中,通过跑旱船,打连厢,玩狮子,唱采子,勉强能养家糊口,渐渐觉得唱戏也是一条生存之道,于是黄梅经常遭受水灾地方的一些有演艺才华的灾民,便形成了半职业或专业的草台班子,在黄梅,孔垅、蔡山、濯港、新开分布最多。大约在乾隆中晚期,邢绣娘的黄梅戏成堂班社成为第一个正式的黄梅戏班,兼有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生活而艺术的双重性质。我想,这或许就是黄梅戏早期艺人多分布在孔垅、濯港、下新、蔡山等地的原因。自此,黄梅戏发源地由严家闸位移到以孔垅为中心的周边乡镇,正式完成“三打七唱”。

他们在采茶歌与本土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又吸纳异乡姊妹艺术的营养成分。突出的是江西的“江西调”,安徽的“凤阳花鼓调”。这是因为:在采茶歌走到湖区平原后,与原地“渔歌”融合的同时,这些姊妹艺术已经在黄梅深深植根。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据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江西水战十八年,旱战十八年),江西有不少人逃到湖北黄梅。江西乐平县民间有“荷花出水三千里,发到黄梅百万家”的说法,指的就是江西居民迁移到湖北黄梅县子孙繁衍的情况。这些为躲避战乱的江西人自然把江西调也带到了黄梅。同时,由于黄梅与江西在两晋时期,同属江西浔阳县,县郡设在黄梅故城,黄梅与江西毗邻,只长江一江之隔,江西调也容易进入黄梅。

在黄梅戏的传统唱腔中有一种“花腔”(所谓“花腔”,就是保存在黄梅戏中的民歌小调),即《卖杂货》中的唱腔,老艺人就称它为“江西调”。

出于元末的战乱和明初连年遭受灾荒的原因,安徽凤阳灾民大量外流,形成了一种不事产业,轻去乡土的风气,他们借秧歌花鼓卖唱活口成为一种穿州走府的流浪歌人。其中有一部分人逃到黄梅。

清嘉庆时,黄梅县喻文鏊曾写了一篇《流民叹》,描绘凤阳灾民到黄梅逃荒的情景:“携妻挈子一路哭,狗声狺狺鸡飞屋。千村万落遮道来,去者未已来者续。夜则露栖日乞粮,成群数百逃灾荒。自六月尾至九月,结队渐多渐分张,问渠来自何处所?庐凤一带罹灾殃”。

这样大批的凤阳灾民一批又一批来到黄梅县,同时也把凤阳花鼓带到了黄梅。以致有了“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就有九年荒……”的唱词,黄梅人“耳熟能详”,并能为我所用了。凤阳灾民以秧歌花鼓为谋生手段,为黄梅人熟悉,当黄梅人也遭受灾害,而且是遭受不得不逃离家园、背井离乡的水灾时,他们很自然地会借鉴凤阳灾民的谋生手段,以卖唱来逃荒要饭,乞讨糊口。他们唱黄梅的灾情,他们唱熟悉的老歌,把“江西调”,“凤阳歌”,这些艺术舶来品迅速移植到黄梅戏里,以致在黄梅戏传统剧目中,仍旧保存着江西和凤阳灾民生活的内容及“歌”,如《挑牙虫》所描写的凤阳大嫂挑牙虫谋生,《瞧相》中所描写的凤阳女子外出瞧相活口,《卖杂货》又称《江西佬卖杂货》。

正是采茶歌,渔歌、江西调、凤阳调,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一些黄梅戏早期艺人的吸纳、改造和一段时间的孕育、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初步形成了黄梅戏的艺术雏形。

(六)

很多人一听黄梅戏,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即便是伟人毛泽东,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1988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毛泽东看黄梅戏》,作者:原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

很多专家、学者,安徽老艺人是这样说的:湖北的黄梅县常闹水灾,难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无法生活,部分灾民乃以云板(即牙板)、小锣或渔鼓、简板为节拍,沿家卖唱,换些谷物。这种曲调渐渐形成戏曲,在安徽生根并得到发展,因为来自湖北黄梅,故称为“黄梅调”,又称为“化谷调”,因为是化募谷物时所唱,又称为“花鼓调”。【王兆乾《黄梅戏音乐》】

黄梅戏发源于鄂东黄梅的民间小调,名“黄梅采茶调”或“黄梅调”。黄梅采茶调在清代乾隆年间随黄梅受水灾的灾民来到安庆地区,以后就发展成为一种戏剧的艺术形式。

黄梅民歌虽然很早就流到外地,但产生较大的影响,却是从黄梅地区的

灾民以唱采茶歌作为谋生的手段开始。明、清以来,黄梅县发生的水灾中,以清乾隆年间大水冲破严家闸的一次,最为严重——淹掉18畈,又加上是大旱以后,于是灾民就纷纷外逃。【陆洪非《黄梅戏早期史探》】

黄梅戏传播到安徽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天灾人祸而引起的人民的大迁徙。【王兆乾《黄梅戏音乐》】

肖宪说:我是1953年参加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搞音乐的。所接触的一些老艺人都说,黄梅戏由黄梅传到望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黄梅县经常发水灾,到望江逃水荒的人唱道情,打连厢将黄梅戏带来了;二是……

《黄梅戏回娘家》的报告文学中说,龙感湖这一带几乎是年年闹水荒,水灾一来,灾民们都携儿带女外出逃荒。我们的黄梅戏也就随着灾民的足迹流落到了江西、安徽等地。(作者章华荣)

毛主席说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的。(引自2011年11月12日,黄冈市市长刘雪荣同志《千年黄州》的演讲)

确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梅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

我们不妨复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第一,黄梅北部山区没有水灾。黄梅在过去有十八旱镇,十八水镇。旱镇都在丘陵和山区,水镇都在平畈和湖区。从黄梅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来看,虽然不排除北部山区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山洪灾害(史料记载仅2次),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黄梅水灾多发生在中南部沿江依湖地区。也就是说,黄梅北部山区(海拔高)很少遭受洪涝灾害。

长江在黄广大堤段现在警戒水位是19米,设防水位是19.5米,确保水位是21.09米。明清时期肯定不高于现今。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在明清之际,长江水位在20米到22米左右,鲜有不溃堤决口的。而过了龙感湖,濯港、白湖往上,海拔都在25米以上。即使长江干堤决堤溃口,不要说北部山区不会遭受水灾,就是丘陵地带也安全无虞。如果说黄梅戏起源于北部山区,又说黄梅戏是被逃水荒的灾民传到安徽的,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第二,黄梅饱受长江水祸。历史上,黄梅多发水灾。据《黄梅县志》载: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共发生自然灾害103次,其中大水灾65次。查《黄梅县志·灾害》,明清两代,大雨、洪水泛溢,

堤坝尽溃的记载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不绝于史。

《黄州府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朝廷为黄梅灾害,主要是水灾发了十次《圣谕》,在《圣谕》中反映了受灾惨状:“因江水冲溢,民田庐舍无不漫浸。”、“江水暴涨,居民田庐猝被水淹。”、“黄梅等县据荆楚下游,内湖外江,易致淹浸。”正像明代石昆玉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季春朔所撰的《桂公堤碑记》中描述的那样:“黄梅背山面湖,民田尽薮泽中,江汉直注,彭蠡旁射,水患岁有。(明)永乐中,筑堤障之。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以堤为命……”。

黄梅丙子《县志》告诉我们:黄梅县堤分内、外堤,外堤即现在的长江干堤。内堤即驿路堤。“破坝”、“破堤”都是指江堤、湖堤。

先来说说江堤。现在的黄广大堤是湖北与安徽相连的一道堤防,全长86.84公里,其中,黄梅县境内长58.86公里,与江西九江隔江相望,与安徽同马大堤相连。明初,开国大将、蕲春人康茂才司都水营田使职责,开始督修,形成雏形;永乐二年(1404年),朝廷差部臣再次监筑,基本形成。当时称为青林堤。(见《黄梅长江堤防“口”的变迁》,2011年11月27日,湖北省河道管理局·黄发晖)

明清时期,堤防刚刚形成,极不牢固,一遇洪水,时有溃决。万历年间,黄广大堤就多次发生溃决。时任朝廷兵科给事中的吴亮嗣在给皇帝的《论荆楚水灾疏》中描述了当时广济、黄梅堤防溃决的惨状。“广济、黄梅在荆楚下游,江身既高,百姓如在釜底,数百里赤子命所系惟一堤耳。彼时洪水骤泛,比如崩山倒海从天而下;百里之民聚集在一堤之上,比如群蚁失巢附一叶于冲风急浪之中。”

但是,在明清之际乃至到民国25年以前,黄广大堤大部分归江西德化管辖。一到汛期,江西抢险救堤鞭长莫及(隔着长江天堑),由于江西抢险救灾组织乏力,所以德化堤段明清以降直至民国,经常溃口,一遇大水,德化就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民政府决定将江西德化划归湖北黄梅。(详情见百度·百科《江西德化的前世今生》,作者:西湖剑客。)

不论德化划归黄梅是利是弊,仅从防汛抗洪的角度来讲,确实不失为一项英明决策。

江堤一溃口,江西德化自然首当其冲,湖北黄梅亦深受其害,唇亡齿寒。由于黄梅滨湖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可以说,湖区的居民是长江水灾的最大受害者。

远的不说,1931年,长江洪水并不是很大,但小池口堤段溃口,导致黄梅“腹内湖堤决口,大者七十余处”。(汤用彬《致省县当局及合邑绅耆老书》) 1949年破坝的情景如出一辙。

1954年,很多亲身经历者还健在。当时破坝口在二套口,原德化的村民大都逃往江西九江,或往长江上游逃往阳新,现在黄梅名叫阳生的人都是1954年在阳新出生的。而汹涌的洪水直落龙感湖,驿路堤抵挡了一天,严家闸以及周边的居民简单收拾一些衣物后,有船只的就上自家的船只,等于有个简易的流动的家,没有渔船的就聚集在驿路堤和其它圩堤上,等待救援和逃荒。他们大都搭乘民船顺水而下,逃往安徽。

再看驿路堤,驿路堤虽然主要是防湖患,但长江发大水,湖水一般情况

是并涨的。长江干堤一旦溃口,驿路堤必破无疑。历史的悲剧就这样反复重演。

第三,龙感湖区水灾更为频繁。龙感湖西南部平原,“夫筑堤悍水,自汉唐迄今久矣。”“七年淹六水,十有九灾年”固然有点夸张,但由于圩堤单薄,加上基础不牢,一遇大水年份,往往江堤未破,湖堤已决,却是事实。现在龙感湖农场自1956年垦建后,圩堤逐年加固,高程在16.5米至17米。1969年,1976年,1983年,1996年,1998年,1999年夏秋之交,黄广大堤没有溃口,而龙感湖部分小圩却溃口淹没,庄稼绝收。

从黄梅戏传统剧目《逃水荒》的唱词中,不难看出,逃水荒的灾民主要是现今龙感湖西南以严家闸为中心的一十八畈的居民。历史上,黄梅多次发生水灾,以乾隆年间大水冲毁严家闸十八畈最严重。《逃水荒》唱词纪实性地描述了这次发生大水的情况:“二八女坐茅棚悲声长叹,叹只叹黄梅县太不周全。(乾隆)甲辰年遭荒旱一连三载,树无枝草无芽龙井也干。戒五荤吃长斋把经来念,惊动了玉帝爷龙心下凡。(丙午年)上半年好大雨下过几遍,插了田种了地人人喜欢。实指望到下年五谷仓满,有谁知发洪水五月十三。淹掉我黄梅县(严家闸)一十八畈……”(见《逃水荒》唱词)。

黄梅戏传统剧目《告坝费》在谈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黄梅受水灾情况时说:“五月初八发龙水,平地陡起数丈深。打破官堤无其数,四十八圩破干净,又破潘兴圩一个……”,指明受灾地区为依湖的驿路堤内、民圩内平原地区。

也就是说,不论是破江堤,还是破湖堤,就黄梅来说,遭灾的大都是驿路堤脚下居民,尤以孔垅、塘穴(严家闸)的居民为最,这些灾民不是说逃往江西绝对没有,但东至甘露(现王埠乡所属)、西至孔垅的绝大多数灾民是经东港、严家闸或者直接从龙感湖逃往黄梅上乡或顺流逃向安徽。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黄广大堤江段北岸,只有横渡,没有直航,灾民是难以从长江顺流而下逃往安徽的。

(七)

(一)从黄梅戏早期艺人分布地区来看

据统计,黄梅采茶戏名艺人大多居住在黄梅县沿江依湖的平原地区。其中,又以孔垅、濯港人为最。并且早期名艺人像邢绣娘、龚三齐、罗运保等都是现龙感湖边上人。邢绣娘是孔垅镇邢大墩人,龚三齐是濯港镇龚上头人,罗运保是小池万家村人。《黄梅采茶戏志·传记》中立传的黄梅采茶戏名艺人53人,未立传的艺人名录28人,共81人,居住在濒临太白湖、感湖及长江沿岸的孔垅镇、濯港镇、下新镇、蔡山镇、新开镇、黄花镇、分路区的艺人占绝大部分。

孔垅镇人:邢绣娘粱松贵梅重喜邓花子方七奀吴家齐郭正木江六奀翟丙林梅少堂郭求风张冬枝杨德炎汤淮保沈萦福濯港镇人:龚三齐胡焱生许连喜余海先桂三元叶能九徐丙炎张树老徐金发曾早香蔡树生黄金海

下新人:潘花子

小源湖边人:汪玉奀

小池人:罗运保徐长林

新开镇人:帅师信帅登明(帅毛丛)徐志贵李水炎

蔡山区人:罗花子刘金清周番林黄金春

周家浪人:齐志才黄花镇人:柯火英

独山区人:黎六得黎化民黎三颠黎万龙胡海舟

分路区人:桂友林冯龙伢冯太火王艺修芦毛奀

这还不算师承关系,像熊利华虽然是五祖区人,但却是师从许连喜,在孔垅铺堂拜师学艺的。五祖区的陈秋香是黎六得的徒弟。

真正居住在黄梅北部山区演唱采茶戏的只有为数不多的2—3人。

(二)从黄梅采茶戏传统剧目提供的史料来看:

黄梅采茶戏传统剧目,习称“36大本,72小折”。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或大胆摘取一些大本戏的“戏胆”,另一类是在民间叙事长歌基础上或以黄梅及附近宿松、广济等地区的真人真事为骨架,经过当地文人和采茶戏老艺人改编而成的。

据老艺人说:黄梅采茶戏是先有小戏,后有大本戏的产生。我想,这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可信的。而黄梅采茶戏“72小折”戏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太白湖、感湖周边地区的地名和人物以及生活习性。

如:《毛子才滚烛》是毛子才串戏中的一出小戏。毛子才是清康熙年间黄梅县孔垅镇人,原在西街燕子街居住,后迁到东街筷子街。他的出场独白“父老兄弟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毛子才。家就住在谷坝头,三间茅屋,大门向外,老祖宗间壁就是我的屋。诸位上孔垅来,请到我家吃烟、喝茶,没得凳坐,你就坐在门坎上,也可以呀!……”

《打纸牌》中毛子才其人,黄梅采茶戏是这样介绍的:“家住孔垅筷子街,我名叫做毛子才,田地生活我能干,夜晚抽空抹纸牌”。这种纸牌不是扑克,不是“撮牌”(黄梅人称作“刮儿胡”),不是牌九,也不是“三集子”(流行于湘鄂渝一带),而是近似于“麻将”黄梅人俗称“糕孬”(从形状上看,与云片糕相似)的一种赌博工具。这种赌博,黄梅盛行,现在很多老年人仍热衷。在网上搜索,仅河南郑州有老年人玩。想必是河南新蔡迁到黄梅后流传下来的。从现在几个经安徽黄梅戏剧团编排的《打纸牌》(改名《怕老婆》)版本看,安徽人是不会打这种纸牌的,里面道具、唱词漏洞百出。

《卖棉纱》中寡妇蔡金花,家住在黄梅县五里闸(孔垅附近,现在龙感湖连接黄小公路处)金家凉亭,到孔垅镇卖棉纱,巧遇鳏汉织布匠陈百顺。

《逃水荒》中的“二八”女是严家闸的媳妇。《打猪草》的故事是发生在龙感湖东北宿松陈汉区崔家坪的一件真人真事。其中“郎对花,姐对花”深深打上龙感湖的烙印。在龙感湖里,虽然黄梅面积比宿松小,却荷花满湖,而黄梅与宿松分界线往安徽以下,就没有荷花,现在仍然是这样。

《告经承》是清咸、同时期黄梅县名艺人罗运保与广济县郑公塔(与黄梅蔡山毗邻)的一位私塾先生根据弹词抄本《七乡员》改编的。主人公张朝宗是现武穴市(原广济县)大金镇张二村人,属太白湖水系地区人氏。

还有像《闹官棚》串戏中的许多正反面人物,像瞿学富、石代价、黎明五等人都是黄梅乡绅,而且都是因为灾后复堤发生矛盾斗争真人真事。

(三)从黄梅戏传统剧目中的唱词方言来看:

黄梅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向黄孝片过渡的地带。以东港为界,港南为“下乡话”,港北为“上乡话”,这也是德化县与黄梅县的县界。所谓上乡话,就是黄梅的本土话,所谓下乡话,则是“陪嫁”而来的“德化”(九江)话。虽然一港之隔,却泾渭分明。举几个最明显的例子:中秋月饼,上乡叫“麻鼓”,下乡叫“感酥”。站起来,上乡叫“集倒(音)”,下乡叫“站倒”。

在黄梅戏传统剧目中,一些唱词保留了灾区的方言,尤其是龙感湖边的方言。1959年11月,《安徽戏剧》发表了著名老艺人丁永泉口述、车明(王冠亚)整理的《丁老纵谈黄梅戏》说:“黄梅戏是从湖北传到我们安庆地区来的。老黄梅调还是按湖北音咬字,曲调跟语言走,也是湖北乡音。”《逃水荒》中有一段蔡屠户与邱金莲的对话,保留了严家闸的方言:

“……

莲:如此唱起来!

(唱)叫我唱歌我就唱(呀嗬呀),唱一个小调你听着(呀嗬呀,依吆呀,依哟嗬嗨),唱不周全莫怪女娇娥。(嗬啥,依呀嗬啥),休怪女娇娥,(嗬啥,依嗬啥)……

蔡:好,好,伢子搬西瓜,你连滚带爬!我是叫你唱曲,那叫你骂人,你以为我不懂你的话,我这个老店新开张。你骂我‘火烧火烧又火烧’,我这个店烧掉了,你就开了心?!

莲:老板你听错了,我是这么个调:‘嗬啥嗬啥依嗬啥’,那里骂你火烧呀?”

从上面这段对话看,当时塘穴镇严家闸的方言,蔡屠户是听不懂的。

而《打猪草》、《夫妻观灯》、《点大麦》等传统小戏中,都有类似的衬字,是不是可以由此推论,这些小戏都是由黄梅人创作的呢?

当然在黄梅戏传统小戏中,保留这些方言的远不止这些。王冠亚在《严凤英》一书中,陆洪非在其《黄梅戏渊源》一书都指出了其中很多的鄂东方言。但仅此也足以看到黄梅戏与环湖地区千丝万缕关系的明证。

现在,一些黄梅戏传统剧目经过安徽编导多次改编,明显出现去黄梅化、去严家闸化的倾向,不管怎样改,只能是欲盖弥彰。

(八)

黄梅平原湖区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黄梅人民,同时,长江、内湖不断发生的水灾又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深重的灾难。当水灾发生时,他们不得不外出逃荒。这些逃水荒的灾民,除一小部分出卖劳动力,做一些手艺活以糊口外,大部分都是靠乞讨为生。为维护平民的低微尊严(遮丑),为能多讨得一点饭、米,他们只好通过演唱家乡的“采茶调”及其他演唱形式(像打花鼓、连厢、跑旱船、唱道情、驱傩神)等来讨钱化米。所以说,水灾不仅催生了黄梅戏的形成,而且也促进了黄梅采茶戏外传。正是这些大量逃水荒的灾民年复一年的演唱,才使“黄梅调”,迅速传播,终于长成一棵参天的艺术之树。可以说,如果不是黄梅经常发水灾,“黄梅戏”艺术之花就难以散发出今天的芬芳。

(1)灾民是传播黄梅戏的主体。不能将汗水浇在故乡的土地上,只有将泪水浇在异乡的土地上。在当时,一遇水灾,灾民只好纷纷外逃谋生。这些离乡背井、外出乞讨的灾民,向江西方面,多逃往九江、湖口、瑞昌、武宁等地;向安徽方面,多逃往宿松、望江、怀宁一带。还说具体一点,靠近龙感湖西南周边地区的灾民,一般都是逃往安徽以至更远的地方,只有一小部分逃往江西。

随着黄梅灾民流浪的足迹,黄梅调应在江西、安徽两地形成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最终却只在安徽安庆地区演变成“黄梅戏”,成为广为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呢?

黄梅调对江西是有影响的。清朝江西乐平县人何元炳,曾任石棣(今石台)、东流、繁昌等三县的知县,在他的《焦桐别墅诗稿》中,有一首《下河调(黄梅腔)》的“七绝”。写了黄梅采茶戏传到鄱阳湖两岸的历史盛况: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黄梅采茶戏对江西采茶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上文所述的种种原因,黄梅灾民更多的是逃往安徽安庆六县。随着年复一年、周期性的灾民大迁徙,黄梅采茶戏在环龙感湖周边地区形成之后,最容易流传到安庆地区。

(2)邢绣娘功不可没。邢绣娘,本名秀莲,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1年),孔垅镇邢大墩人(邢圩),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被誉为黄梅戏一代宗师,如果说严凤英是黄梅戏的皇后,那么邢绣娘便是黄梅戏的皇太后。乾隆二十九年,黄梅发大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期间,由安徽徽州、客居江苏扬州的大盐商,号称“两淮八大总商”之首的江春斡旋,在苏州第一次为乾隆献艺,后同样在大盐商江春的运作下,分别于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乾隆第五次、第六次下江南期间,邢绣娘两次到扬州为皇帝演出。乾隆皇帝对于邢绣娘的艺术,给予的评价是“空谷足音,隔林人语,不知其所来,也不知其所往”,不是“隔水问樵夫”的人籁,而是“疏雨滴梧桐”的天籁。御赐“黄梅(采茶)名伶”。为了发展黄梅戏,邢绣娘睿智地结识了在徽商中号称“两淮总商之冠”的大盐商江春(徽班进京的运作人),找到了适合黄梅戏发展的经济营养,推动了黄梅的戏曲文化与徽商文化的对接,推动了黄梅戏的入世和与时俱进。邢绣娘到了安徽后,充分借助徽商的经济实力,吸取徽商与朝廷、官府打交道的入世智慧,使黄梅戏有了长足的发展。

(3)黄梅戏改革逐渐安庆化。一是黄梅方言的变革。丁永泉先生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六县叫黄梅调,因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最初安徽艺人唱

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的原腔、土语,有的地方因黄梅的语言太俗,又难听懂,就用汉话演出。我在《荞麦记》、《告经承》、《私情记》戏中就是用汉话和黄梅话演唱的。大约光绪年间(可能还要早些)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就改用怀宁话,因此在安庆地区黄梅戏又叫怀腔。”二是管弦伴唱。清乾隆、道光年间,黄梅戏主要经龙感湖水路流向安徽后,一直沿袭着“三打七唱”形式。到1925年,在怀宁县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和徽剧名老艺人王云甫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尝试管弦伴唱,他们大量地吸收安庆语言、民歌小调来发展黄梅戏的唱腔,借鉴徽剧表演艺术来丰富黄梅戏表演程式,

使黄梅戏具有安庆地方特色。三是剧本的改编。解放前,安徽和江西的黄梅戏艺人,都可以与黄梅的采茶戏艺人同台演出,剧本都是一样的。新中国成立前后,尤其是解放后,安徽黄梅戏艺人和戏剧工作者,在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编剧、导演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创新,将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原名《董永卖身》)、《女驸马》(原名《双救主》)改编后,搬上舞台银幕,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为黄梅戏作出卓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推动了黄梅戏的大发展、大提高、大普及。

(4)关键人物助推黄梅戏闻名全国。黄梅戏在安庆唱出名,桂林栖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桂林栖是黄梅杉木乡人,1938年,任中共地下黄梅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安庆地委书记、安徽省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文卫工作。他在安庆当地委书记时,因为对黄梅戏太熟悉,太爱好,所以大力培养人才,积极组建剧团,给黄梅戏极大的支持。在任安徽省委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时,力主拍摄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黄梅戏一下子闻名于全中国、全世界。有一位老艺术家深情地说:没有桂林栖的重视和关怀,就不会有今天的黄梅戏。此是后话,与黄梅戏起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但与黄梅戏在安徽、在安庆唱响全国,却举足轻重。

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形成,看似偶然,但自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并形成于安庆,在安徽安庆形成一大地方剧种,同样逃不出这样的窠臼。

(九)

并非多余的话。

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经过几次PK,尘埃尚未落定,随着《黄梅戏宗师传奇》在央视热播,又引起新一轮口水大战。这固然有地方利益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的论者,在许多具体问题上没有给质疑者一个强有力的、让人信服的解释。

以往很多论者都一直认为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北部山区。基于这一论点,根本无法解释黄梅戏发源、发展、形成过程中,看似偶然实为必然的诸多现象。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像黄梅戏是怎样通过逃水荒的灾民带到安徽的?黄梅戏早期艺人为什么多分布在以孔垅为中心的周边乡镇?黄梅戏在黄梅三个阶段是怎

样形成的?黄梅戏一代宗师邢绣娘为什么会诞生在孔垅?如此等等,要探索黄梅戏发源,就不可回避。很多论者也试图予以回答,但由于立论的错误,所有的解释就自然显得含含糊糊,牵强附会,难以说中要害。

我相信权威,更相信史实。事实胜于雄辩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考证黄梅戏发源地,对于我这个人微言轻、不是专门的研究者来说,只有更尊重史料,更尊重史实,更尊重客观,论证更合情理,才会让人信服和接受。由于种种机缘,我对于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与其说是考证,倒不如说是发现,颇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味。本文只不过说出了黄梅戏发源的真相罢了,不知方家、网民、读者以为然否?

各地方的戏曲介绍

各地方的戏曲介绍 安徽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 清乾隆五十年(1785 )左右, 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 因民间社会交往, 流传于安庆地区, 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 形成民间小戏. 辛亥革命后, 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 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 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 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安徽省境内, 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 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 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优, 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 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 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 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 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 韵味清新, 别具风格”. 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 影响遍及全国, 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剧团. 当今, 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 她的表演质朴细腻, 真实活泼;她的语言朴实无华, 通俗易懂;

她的曲调优美流畅, 明快抒情. 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 地方生活气息浓郁, 更显黄梅戏特色. 河南的豫剧 豫剧, 原称“河南梆子”,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 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 余年历史. 清代末年, 它已遍布河南全省.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 遍及河南城乡各地, 并分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 年代中期, 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 跃居全国300 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艺术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 质朴本色, 雅俗共赏. 豫剧音乐丰富多彩, 唱腔属板腔体. 唱词通俗易懂, 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 豫剧传统剧目有近千出, 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 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 位豫剧表演艺

黄梅戏

黄梅戏 一.简介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严凤英、王少舫主演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毛主席看完戏后,有疑问地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三.发展阶段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 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 活的故事。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 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 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 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 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 文艺形式。 从20世纪20年代起,黄梅戏日趋成型,也逐渐走上了职业演出的道路,其重要 标志之一即是演出地点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1926年, 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 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 黄梅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了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 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剧目上看,改编、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好戏如《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从音乐上看,传统唱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 改革,主要是减少了传统唱腔中带有浓郁方言土语色彩的垫字,这样,唱腔简洁、明快,从字面上也好读易懂。从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程式化动作。 如开门、关门、圆场、喝酒等动作。其他在服装、道具、装置、伴奏等许多方面 都比农村演出时有了发展。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尤其是40年代的黄梅戏,已经成熟。 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 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 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 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花腔"只能专戏专用的束缚,同时,巧妙地借鉴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 造出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断若续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 了以中乐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从音乐气氛上大大提高了剧种的表现力。这一时期演 出的剧目很多,但大都进行了整理、重编。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蓝桥汲水》、《补背褡》、《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吊孝》、《柳树井》、《春香传》、《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刘三

黄梅戏经典

中文名称:黄梅戏经典 版本:(不断更新中)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申明:该资源已经杀毒 杀毒软件:诺顿 版本:2005-9-8 rev.25 1、天仙配 改编:桑弧 导演:石挥 舞蹈导演:乔志良 编曲:时白林等 演员:

七仙女:严凤英;董永:王少舫;傅员外:张云峰;赵贵:胡霞琳;土地:丁紫臣;大姐:王少梅;二姐:潘璟琍;三姐:潘霞云;四姐:丁俊美;五姐:江明安;六姐:张萍 剧情介绍: 云海深处,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在仙宫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一天,大姐等姐妹七人去凌虚台游玩,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男女婚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大姐看透七妹心事,但碍于天宫戒律,不敢相助。七仙女一再恳求,大姐不得已应允。临别赠七妹难香一枝,嘱其遇难时焚香招姐解救。 下凡后,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为赎丈夫,两人同去傅员外家做工。傅员外怕七仙女干不多活白吃饭,先不收留,后又刁难,他要七仙女一夜织十匹锦绢。并说织得成董永三年长工改百日,织不成则工期延一倍。七仙女燃起了难香,姐姐们闻讯借织女天梭前来相助,织成了锦绢十匹。因有言在先,傅员外只得缩短董永工期。 做工期满,夫妻返家。途中,董永得知妻子已有身孕,惊喜异常,赶忙去前村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高空中出现天将传玉帝旨意: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上,否则便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心如刀割,她不忍伤害董永,等董永回来便向他讲明自已来历,并在槐荫树上留下“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带着满腹悲痛返回天宫。 《天仙配》的神话故事来源于董永遇仙的传说。这部戏曲艺术片把戏集中到七仙女与董永的聚散离合上,1956年一经放映便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严凤英、王少舫也从此红遍了全中国。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是黄梅戏的杰出代表,演出过《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等剧目。她的嗓音沙甜圆润,优美动听,享誉海内外。董永的扮演者王少舫长期与严凤英合作,他嗓音宽厚洪亮,略带沙哑,在京剧里叫“云遮月”。两位表演艺术家在《天仙配》中的表演珠联璧合,熠熠生辉。 《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比如“路遇”,“路遇”是《天仙配》中的一个重头戏,表现了七仙女冲破天规下凡与董永结合。在这个精彩段落中,充分表现出了七仙女勤劳、顽皮的独特性格,以及董永忠厚老实的优秀品格。两位主演无论在演唱还是在表演上都惟妙惟肖,精彩异常。“织锦”是《天仙配》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华彩乐章,表现了七仙女齐心合力一夜织锦十匹,帮助董永赎身的情节。这一段中的“五更调”“织绢舞”都是非常精彩的。“满工对唱”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家喻户晓、久唱不衰的一个经典唱段。这段双声部重唱充分表现了七仙女与董永共赴家园的欢快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本剧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汇演中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演出奖,

黄梅县 简介

黄梅简介 湖北省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端,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为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即九江长江大桥),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当要冲,四通八达。史称吴头楚尾,荆扬咽喉,可北走京华,南驰百粤;今襟鄂皖赣3省,连华东与华中两大经济区。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公里,南北最大长度6l公里,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县治黄梅镇,西北距湖北省会武汉(公路)253公里。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挑花之乡”、“佛教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

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前中共中央团委第一书记、现湖南省副书记、湖南省省长周强等。古往今来,群星灿烂,无不显现这是一块充满灵气、绚丽而文明的热土。 黄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破额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远的灵润桥、毗卢塔,造型奇特。驰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佛教禅宗的主要圣地。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崇山峻岭之中,宾馆楼房林立,实属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华古梅寿星的蔡山晋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还年长300岁,堪称稀世之宝。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汉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时参军鲍照墓,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墓,宋代乱石塔、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以及安徽的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旅游胜地连成跨省旅游网络。 黄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境内设有5个客货站;万里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京福、沪蓉两条高速公路穿境64.6公里,设立4个进出站口;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从黄梅县城驱车向南25分钟可到九江,2小时可到南昌;

黄梅戏调查报告

黄 梅 戏 调 查 报 告 文学院 中文二班 吴彩凤 080160229

黄梅戏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为了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熟悉自己家乡的地域特色,增长民俗文化知识,扩宽视野,学会用民间文学的知识比较分析家乡特色文化的优缺点,以及它的发展变迁史。 二、调查对象:父母、隔壁左右的邻居、黄梅戏群的成员。 三、调查方式:询问父母和年长者、发邮件给黄梅戏群、网络搜索资料。 四、调查内容:黄梅戏简介、黄梅戏发展史、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 精品黄梅戏赏析、名人简介。 五、调查时间:2010年6月——2010年9月 六、调查结果: (一)、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竹子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 (二)、黄梅戏发展史: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

黄梅戏调查报告

黄梅戏调查报告 篇一:黄梅戏发展调查报告 安徽安庆黄梅戏调查报告 安徽安庆黄梅戏简介: 20XX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黄梅调或采茶戏,是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它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方言念唱,明快淳朴,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吸引观众。黄梅戏是古皖大地的地方戏种,同京剧、越剧、川剧、评戏南方并称为我国的五大戏种,享誉华夏。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地以及香港特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发展成对全中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 因为,我常常听黄梅戏,有人说我喜欢黄梅戏;因为有人说我喜欢黄梅戏,我似觉自己真的与黄梅戏有缘。我也曾问自己,为什么喜欢黄

梅戏?到底与黄梅戏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完全是偶然的:12岁那一年,母亲的同事送我们全家三张黄梅戏票,是韩再芬的《徽州女人》,母亲决定去看看,父亲当时不在家,母亲便叫上一位同事同去,而那剩下的一张戏票不好处理,又不想浪费,我便说去看看吧。 假如,我存心要和黄梅戏结缘,就不会说上面的话,而可以找到种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他的淳朴自然,或者说我爱他的悠扬婉转,抑或是因为有马兰、吴琼等优秀演员,作为自己爱戏的理由。即便要找出三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很容易。也许,我也曾经说过“我爱黄梅戏”之类的话,但这话是随缘的。说实在话,我向来对戏曲无多大爱好的;既有之,亦无执着。我出生在一九八七年,长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戏曲市场空前不景气,戏曲艺术氛围很淡的环境之下,不像上个世纪那样,有很多人看戏,我这样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听戏看戏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话是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我想:用这句话形容我对黄梅戏的情感态度应该不为过吧!所谓“我爱黄梅戏”,都是因为“无缘无故”四个字,“无缘无故”而产生了“缘”。天下之事往往如此,喜欢什么,往往并不需要理由。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如一股洪流,荡涤出人们内心的浮躁。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捷和高效,但是内心的真情却一点点地被时代的风潮无情地吹走,不留一丝痕迹。而我,却一直在寻觅着这一份真情,我是于时尚身后呼吸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对精神家园孤独的守望者。终于与戏曲

黄梅戏发展调查报告

安徽安庆黄梅戏调查报告 安徽安庆黄梅戏简介: 2006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黄梅调或采茶戏,是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它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方言念唱,明快淳朴,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吸引观众。黄梅戏是古皖大地的地方戏种,同京剧、越剧、川剧、评戏南方并称为我国的五大戏种,享誉华夏。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地以及香港特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发展成对全中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 因为,我常常听黄梅戏,有人说我喜欢黄梅戏;因为有人说我喜欢黄梅戏,我似觉自己真的与黄梅戏有缘。我也曾问自己,为什么喜欢黄梅戏?到底与黄梅戏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完全是偶然的:12岁那一年,母亲的同事送我们全家三张黄梅戏票,是韩再芬的《徽州女人》,母亲决定去看看,父亲当时不在家,母亲便叫上一位同事同去,而那剩下的一张戏票不好处理,又不想浪费,我便说去看看吧。 假如,我存心要和黄梅戏结缘,就不会说上面的话,而可以找到种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他的淳朴自然,或者说我爱他的悠扬婉转,抑或是因为有马兰、吴琼等优秀演员,作为自己爱戏的理由。即便要找出三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很容易。也许,我也曾经说过“我爱黄梅戏”之类的话,但这话是随缘的。说实在话,我向来对戏曲无多大爱好的;既有之,亦无执着。我出生在一九八七年,长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戏曲市场空前不景气,戏曲艺术氛围很淡的环境之下,不像上个世纪那样,有很多人看戏,我这样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听戏看戏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话是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我想:用这句话形容我对黄梅戏的情感态度应该不为过吧!所谓“我爱黄梅戏”,都是因为“无缘无故”四个字,“无缘无故”而产生了“缘”。天下之事往往如此,喜欢什么,往往并不需要理由。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如一股洪流,荡涤出人们内心的浮躁。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捷和高效,但是内心的真情却一点点地被时代的风潮无情地吹走,不留一丝痕迹。而我,却一直在寻觅着这一份真情,我是于时尚身后呼吸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对精神家园孤独的守望者。终于与戏曲结缘,从中我找到了对充满真情的心灵家园的归属感。难忘戏中阵阵美妙的旋律,如花一般芳香馥郁,百转千回之间,演绎着如诗的华美于梦幻,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比《天仙配》、《女驸马》《牡丹亭》等等更加浪漫了。真想一直沉醉在这样的美梦里永远不要醒。因为,梦醒时分就是现实里太多的无可奈何,永远无法弥补。就让我做个孤独的守望者,守望戏曲在缺少阳光下散发出的那点微弱的光,对我来说,那光足以照亮我的全部世界,那热足以冰释我内心的所有冷酷。就让我孤独地爱着戏曲,爱得很深、很远、很古典…… 一说到黄梅戏,没听过或者不知道黄梅戏的人而说,黄梅戏就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对于陌生的事物,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起源,它的发展...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说明它的起源及发展。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黄梅戏起源于哪里?在戏剧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观点不一,众说纷纭。关于黄梅戏的起源之争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简介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简介 近200年来,黄梅戏艺术从草台登上舞台,从民间小戏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戏。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得以迅速发展,风靡大江南北,唱遍长城内外,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响亮的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剧种,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奇葩。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国内外常年演出《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等优秀传统剧目;根据民间传说和中外古典名著改编的《墙头马上》、《孟姜女》、《梁祝》、《红楼梦》、《长恨歌》、《无事生非》等剧目,用黄梅戏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神韵;近年来创作推出的《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木瓜上市》、《雷雨》、《霸王别姬》、《逆火》、《徽商胡雪岩》、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等新剧目,适应了时代和人民群众审美的提升和变化,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充分证明黄梅戏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剧目在纷纷面向观众,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在全国的一些重要赛事上频频获奖:《红楼梦》荣获“文华大奖”;《长恨歌》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风雨丽人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回民湾》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金奖”;《逆火》获安徽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雷雨》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人才济济、薪火相传,改革创新、管理先进,影响广泛、硕果累累,在黄梅戏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挑大梁,是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头,并将在全省文化事业发展,打造精品,服务时代中作出新的贡献!

《天仙配》剧情简介 七仙女厌恶天宫岁月凄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结为伉俪。董永卖身傅员外家为长工,七女随之。以一夜巧织十匹锦绢而使三年长工改为百日。满工路上,两人欢歌笑语,向往美好生活。不意玉帝降旨,生生拆散恩爱夫妻。七女写下血书,深情留言:“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 主创 改编:陆洪非 导演:乔志良等 编曲:时白林、王文治、方少墀等 配器:董润淮、精耕 复排导演:孙怀仁 演员表 七仙女——袁媛(饰) 董永——梅院军(饰) 大姐——王霞(饰) 二姐——胡嫒媛(饰) 三姐——董桂英(饰) 四姐——王莹(饰) 五姐——王艳梅(饰)

各地方的戏曲介绍

各地方的戏曲介绍 导读:安徽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因民间社会交往,流传于安庆地区,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民间小戏.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优,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影响遍及全国,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剧团.当今,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她的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她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她的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地方生活气息浓郁,更显黄梅戏特色.

河南的豫剧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遍布河南全省.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分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艺术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豫剧音乐丰富多彩,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 豫剧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浙江的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古越国所在地)的农村.它是以嵊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落地唱书”为基础,并在余姚鹦歌(秧歌)和湖州滩簧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最初称为“小歌班”,多是农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