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时训练2

课时训练2

课时训练2
课时训练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课时训练:第8练细胞膜和细胞核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 2.(2019·枣庄调查)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才可完成的是() A.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 B.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C.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兴奋或抑制 3.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的是() A.蛙红细胞的分裂 B.唾液腺细胞分泌淀粉酶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D.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胰岛素

4.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间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受体转运到突触后膜上,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胞接触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介质传递 5.(2019·衡阳八中质检)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Ⅱ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Ⅱ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Ⅱ和Ⅱ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 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6.(2019·长沙月考)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

种静态模型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7.(2019·枣庄学情调查)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核孔 B.核糖核苷酸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细胞核控制细胞所有的遗传特性 D.没有细胞核也能合成蛋白质 8.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

3章1节课时活页训练

1.(2009年高考安徽卷)对于四面体ABCD,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相对棱AB与CD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②由顶点A作四面体的高,其垂足是△BCD三条高线的交点; ③若分别作△ABC和△ABD的边AB上的高,则这两条高的垂足重合; ④任何三个面的面积之和都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⑤分别作三组相对棱中点的连线,所得的三条线段相交于一点. 解析:②中的四面体如果对棱垂直,则垂足是△BCD的三条高线的交点;③中如果AB与CD垂直,则两条高的垂足重合.答案:①④⑤ 2.下面是关于三棱锥的四个命题: ①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②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③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的面积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④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且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解析:对于①,设四面体为D-ABC,过棱锥顶点D作底面的垂线DE,过E分别作AB,BC,CA边的垂线,其垂足依次为F,G,H,连结DF,DG,DH,则∠DFE,∠DGE,∠DHE分别为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所以∠DFE=∠DGE=∠DHE,于是有FE=EG=EH,DF=DG=DH,故E为△ABC的内心,又因△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F,G,H为各边的中点,所以△AFD≌△BFD≌△BGD≌△CGD≌△AHD,故DA=DB=DC,故棱锥为正三棱锥.所以为真命题.对于②,侧面为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就是侧棱为两腰,所以为假命题.对于③,面积相等,不一定侧棱就相等,只要满足斜高相等即可,所以为假命题.对于④,由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可以得出侧棱相等,又结合①知底面应为正三角形,所以为真命题.综上,①④为真命题. 答案:①④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1.2.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原因的是( ) A .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 B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成功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C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 .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2.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 .YR ∶Yr =1∶1 B .YR ∶yr =1∶1 C .R ∶r =1∶1 D .Y ∶R ∶r =2∶1∶1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 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和基因型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 和基因型为yr 的比例为1∶1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 ) AaBb ――→① 1AB ∶1Ab ∶1aB ∶1ab ――→②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 子代9种基因型 ――→④ 4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有人种了100株番茄,它们都是同一植株的后代,发现其中有37株为红果、短毛叶;19株为红果、无毛叶;18株为红果、长毛叶;12株为黄果、短毛叶;7株为黄果、长毛叶;7株为黄果、无毛叶。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亲本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 B .亲本性状为红果、长毛叶 C .子代(F 1)群体中的基因型有9种 D .子代(F 1)群体中的纯合子占1/4 6.在F 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 .F 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 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 2个体 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 1,F 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课时作业附答案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重点段落品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好朋友拉拉手。 遥远的雄伟的庄严的 升旗仪式北京城天安门 2.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非常:。 二、开动脑筋。 请你说一说:首都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建筑? 参考答案: 一、1.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升旗仪式 2.这次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 二、故宫、天安门广场、鸟巢、水立方、人民大会堂。

写景作文评语 1、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2、抓住了“”的特点,十分准确;“”,给人的感觉“”。 3、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比如, 发现第一棵小草萌芽时的惊喜,看见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时的兴奋,闻到桃花吐蕊的清香时发出的赞叹,听到老师宣布春游活动时的 快乐……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乃至联想,都会使习作更生动,更真实,也会令他人感动。 4、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关于春天的美好的东 西写到习作里去,使习作和春天一样生动而美好! 5、放风筝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通过细致的 描写,把天上风筝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腾飞场面展现出来了。 6、读着你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一颗多么可爱多么晶莹无暇的童心呀。 7、抓住春天的草、树、花等不同的特点,按照“”的顺序,刻画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自己由衷的喜悦之情。 8、传神地写出了“”快乐游玩的情景,语言生动,描写具体,运用 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的美。 9、“”;再加上微风、杨柳、花香,笔下的春天就像一首诗,好美! 10、对“”和“”的描写很有特色,颇带童趣,令人耳目一新,“”这句古诗引用也很恰当,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1、春天的“”真美,抓住了“”写,写出了“”的特点,也写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提高练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1.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在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A.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遗传因子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2.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合①的红花亲本与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B.组合②③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C.组合③的F1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4 D.组合③,F1红花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1/2 3.现有两块农田,农田A混合种植了杂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而农田B混合种植了甜玉米和杂合非甜玉米。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玉米的甜和非甜均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不考虑其他植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玉米的非甜对甜为显性 B.农田A中矮茎豌豆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均表现为矮茎 C.农田B中杂合非甜玉米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1/4为甜玉米 D.农田A中各植株自花受粉,而农田B中各植株随机受粉 4.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一实验二

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P 黄色子叶(丁) ↓↓自交 F1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F1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 1 : 1 3 :1 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5.豌豆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如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可判断出显性性状是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和______,理论上其后代腋生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填分数)。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填百分比)。

二十一章二节课时活页训练

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X ~B (6,13),则P (X =2)等于 ________. 解析:P (X =2)=C 62(13)2(1-13)4=80243. 答案:80243 2.从应届高中生中选出飞行员,已知这批学生体型合格的概率为13,视力合格的概率为16,其他几项标准合格的概率为15,从中任选一学生,则该学生三项均合格的概率为(假设三项标准互不影响)________. 解析:P =13×16×15=190. 答案:190 3.甲、乙两个围棋队各5名队员按事先排好的顺序进行擂台赛,双方1号队员先赛,负者被淘汰,然后负方的2号队员再与对方的获胜队员赛,负者又被淘汰,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有一方队员全部被淘汰时,另一方获胜,若每个队员的实力相当,则甲方有4名队员被淘汰且最后战胜乙方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P =C 94(12)4(12)5=63256. 答案:63256 4.每颗骰子是大小一样的一个小正六面体,其六个面上分别刻上1~6点,分别表示1、2、3、4、5、6,显然每掷一次骰子出现某一个 点的概率均为16,现在同时掷三颗骰子,那么至少有一颗骰子出现1 点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 ?? ??563=91216. 答案:91216 5.甲、乙两位工人加工同一种零件共100个,甲加工了40个,其中35个是合格品;乙加工了60个,其中有50个合格,令A ={从100个产品中任意取一个,取出的是合格品},B ={从100个产品中任

意取一个,取到甲生产的产品},则P (A |B )=________. 解析:P =P (AB )P (B )=3540=78. 答案:78 6.口袋里放有大小相等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有放回地每次摸 取一个球.定义数列{a n }:a n =? ???? -1, 第n 次摸取红球,1, 第n 次摸取白球,若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S 7=3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由S 7=3知,在7次摸球中有2次摸取红球,5次摸到白 球,而每次摸取红球的概率为23.摸取白球的概率为13,则S 7=3的概率 为C 72(23)2(13)5=28729. 答案:28729 7.有两组问题,其中第一组中有数学题6个,物理题4个;第二组中有数学题4个,物理题6个.甲从第一组中抽取1题,乙从第二组中抽取1题.甲、乙都能抽到物理题的概率是____,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抽到数学题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A =“甲抽到物理题”,B =“乙抽到物理题.” P (A )=C 41C 101=25,P (B )=C 61C 101=35, P (AB )=P (A )P (B )=625; P =1-P (AB )=1925. 答案:625 1925 8.箱子里有5个黑球,4个白球,每次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黑球,则放回箱中,重新取球,若取出白球,则停止取球,那么在第4次取球之后停止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按分步原理,前三次抽取的是黑球,最后一次抽到白球:P =(59)3(49)=5006561. 答案:5006561 9.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他连续射击4次,且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9:3.3 DNA的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 1. 关于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链DNA分子中,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 B. 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 解旋时需要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和解旋酶的作用 D.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2. 将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时(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变异),发现某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内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内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 A. O B. l C. 2 D. 4 3. 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 ) A. 可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上进行 B. 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C. 以4种游离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 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4.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 下列实验使用和同位素标记法的有几项() ①卡尔文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假说,大肠杆菌繁殖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④鲁宾和卡门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6.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内DNA的合成原料来自于细菌 B.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放射性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个体与含32P个体的比例为1:31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摩尔根通过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8.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9. 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10.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超级资源(共24套119页)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 课后作业汇总

超级资源(共24套119页)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课后作业汇总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总分:71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各对性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 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 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狗的卷毛(A)对直毛(a)是显性, 判断一只卷毛狗是否是纯合体, 最好选用与它交配的狗是() A.纯种卷毛 B.直毛 C.杂种卷毛 D.A.B.C都对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自交的后代是纯合体 B.杂合体自交的后代是杂合体 C.两种纯合体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体 D.杂合体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5.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 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 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0 B.25% C.75% D.50% 6.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 逐代自交3次, 在F3代是纯合子的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 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 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 3/4呈蓝黑色, 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 一半呈蓝黑色, 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 一半呈蓝黑色, 一半呈红褐色 8.下列四组交配中, 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A.AA×AaB.Aa×aaC.Aa×AaD.AA×aa 9.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 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A.25%B.50%C.75%D.100% 10.基因分离定律表明, 杂合子() A.不能稳定遗传, 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 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必修2 4章1、2节课时活页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遗传效应”的含义()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解析:选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指基因能控制或决定生物外观某种性状,即通过转录形成信使RNA,进而mRNA翻译成一定的蛋白质,体现生物某一方面生命活动(性状)。一个基因并不只是控制一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是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直接决定的。 2.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氨基酸只对应一种密码子 B.每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tRNA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氨基酸由mRNA密码子决定 解析:选D。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携带,可以对应多个密码子。游离核糖体也能合成蛋白质。 3.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解析:选C。信使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对应的,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一定改变;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即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4.(2010年汕头模拟)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转录和翻译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mRNA穿过核孔在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复制和转录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D.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依次参与转录和翻译 解析:选C。DNA复制时,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子链,所得子链与相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形成子代DNA分子。转录过程是合成RNA,所用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过程是合成蛋白质,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5.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多选)() ①DNA分子的复制②RNA的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 ⑤翻译 A.①③B.②⑤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CD。DNA复制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RNA 复制所需原料为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转录的原料和RNA复制的原料相同,逆转录的原料与DNA复制的原料相同;翻译的原料是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6.如图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 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合成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 料是氨基酸 B.该过程表明细胞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 蛋白质 C.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②③④是多 肽链 D.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解析:选A。图中①为mRNA,②③④是多肽链,⑤是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以mRNA(核糖核酸)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大量蛋白质;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7.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和单链 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08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豪森发现宫颈 癌致病因子人乳突淋瘤病毒(HPV),要确定该 病毒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0: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2 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A. 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 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 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 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3 关于“分离定律”的揭示和验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 孟德尔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使得遗传学研究从定量研究上升到定性研究 C.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验证其假说的正确与否 D.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花药离体培养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4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 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D.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5 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 B. 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 正确的是() 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3.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4.(双选)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5.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能力挑战题)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B.原子半径:Al>Tl C.碱性:Al(OH)3>Tl(OH)3 D.氧化性:Tl3+>Al3+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C.Tl3+的氧化性比Ag+弱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8.(10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后“练习与应用+复习与提高” 汇总(附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B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A) A.1/2 B. 1/4 C.1/8 D.1/6 3.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白色,隐性性状是黑色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控制黑毛的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二、拓展应用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什么? F?水稻细胞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实验结果验证了什么? 分离定律。即在F?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如果让F?自交,F?中花粉有2种类型。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 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

高二物理上册:第10章第二节课时活页训练

1.关于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某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B .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C .表示某一时刻质点相对于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 D .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解析:选C.波的图象反映了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相对于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所以选项C 正确. 2.(2011年遵义高二检测)如图10-2-14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 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断定此横波( ) 图10-2-14 A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 B 正向上运动 B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 C 正向下运动 C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 D 正向上运动 D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 E 正向下运动 解析:选C.根据质点A 此时正向上运动,可判定波向左传播,A 、B 错误,再根据波向左传播可判定质点D 、E 正向上运动,质点B 、C 正向下运动,C 对,D 错. 3. 图10-2-15 (2011年河北唐山高三调研)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10-2-15所示.已知此时刻质点F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 .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D 此时向下运动 C .质点B 将比质点C 先回到平衡位置 D .质点 E 的振幅为零 解析:选AB.由题中已知F 点运动方向向下,所以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选项A 正确.相邻的峰(C )谷(G )间的所有质点振动方向相同,已知F 点运动方向向下,所以D 向下,选项B 正确.OC 之间与GI 之间振动方向与CG 之间振动方向相反,振动方向向上,质点B 要先向上运动再回到其平衡位置,将比质点C 延后回到平衡位置,所以选项C 错误.质点E 此时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 4.质点O 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个时刻的波 形图如图10-2-16所示,在该时刻坐标为(a,0)的质点,经过T 4,质点的坐标为( ) 图10-2-16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6: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对点强化] 强化点1中心法则 1.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能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解析]HIV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该DNA又和人体细胞核内的DNA整合在一起,整合后的HIV的DNA分子在人体细胞又可以复制,还可以转录出RNA,并以RNA为模板翻译成病毒的蛋白质。 [答案] D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③④⑥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 B.①③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 C.①②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 D.①②⑤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解析]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③过程需要特定的逆转录酶,故B 选项错误。 [答案] B

3.遗传信息从RNA→RNA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发生该传递途径的生物是() A.烟草 B.烟草花叶病毒 C.噬菌体 D.大肠杆菌 [解析]由RNA→RNA说明发生了RNA的复制,该过程只发生在RNA病毒中。烟草、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遗传信息是通过DNA→RNA→蛋白质途径传递的。 [答案] B 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和c在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能发生 B.c过程中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C.逆转录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内须通过d、b、c过程才能最终合成蛋白质 D.细胞中的基因通过b、c过程合成的蛋白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性状[解析]a、b、c、d、e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转录和翻译发生在细胞整个生命过程中,A正确;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反密码子,也就没有相对应的tRNA,B错误;逆转录病毒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先经逆转录合成DNA,再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经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合成蛋白质,C正确;b和c为基因表达,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影响生物性状,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D正确。 [答案] B 5.《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动物能否被驯化并和人类很好相处,取决于这种动物的“驯化基因”。在生物体中,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解读: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机会均等;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时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杂交或自交后代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这是对多数个体及后代统计的结果,而一个个体自交具有偶然性,很多情况下不表现相应的表现型、基因型及一定的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D 2.四籽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现有—个基因型为Mm的野豌豆植株,所结豆荚中有三个饱满豆粒和一个“空瘪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豆荚果皮的基因型是Mm的概率为1/2 B.该豆荚中所结三粒种子种皮中的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 C.所结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 D.每个花粉中含有2个精子,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2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 解读:豆荚的果皮和种皮与母本植株的基因型、染色体数目相同;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因此该豆荚至少需要4粒花粉才能得到4粒种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结种子的基因型为Mm 的概率为1/2,三粒种子的基因型都是Mm的概率为1/8。 答案:C 3.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21传的大穗抗病 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2 A.2/10 B.7/10 C.2/9 D.7/9 解读: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首先由题意确定大穗不抗病是显性性状。所以作1211为亲本的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自交后代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和 13323- 1 - / 8 327AabB。在大穗抗病中,AAbb和Aabb分别占、。再进行自交,F中大穗抗病的为AAbb 255101771和Aabb,理论上F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225101057。9答案:D 4.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子)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必修2 2章1节课时活页训练

一、选择题 1.(2008年高考江苏卷)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小鼠的卵原细胞进行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且数量较少;桃花雌蕊中,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3个退化,1个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分裂细胞数目太少,不易观察到各个时期;因此均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解析:选A。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第一是来源,必须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第二是形态、大小,除性染色体外,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第三是功能方面,相同位置上携带的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对于多数生物的体细胞来说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3.(2010年江苏南通调研)某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A、a基因的部位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A.1种B.2种 C.4种D.8种 解析:选C。一个精原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A、a的部位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有所不同,此时一个精原细胞会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4.(2008年高考广东卷)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30: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萨顿推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理由()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每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 C.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D.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和染色体中的一个 2.摩尔根的重要贡献是() A.首先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总结了遗传学上的三大定律 C.用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首先提出了“基因”一词 3.下面是科学家探究基因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分离定律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自由组合定律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之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不相等6.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