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嘉宾访谈]:11月15日21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汪同三,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管理学部副主任、教授马庆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赵昌文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系列访谈的第五场。[14:26]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关注的是人民网为您带来的视频访谈,今天我们请来三位

嘉宾给我们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他们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21:00]

[汪同三]:网友们大家好![21:00]

[主持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管理学部副主任教授马庆钰。[21:00]

[马庆钰]: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21:02]

[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赵昌文。[21:03]

[赵昌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21:03]

[主持人]:首先想问马教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是基于

什么样的背景?[21:07]

[马庆钰]:我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这么一个重大的决定,凸显了对改革的强调,对改革的追求,对改革的战略安排,我们这次《决定》它的背景是基于这30年的开放改革,30年开放

改革走到今天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积累,大家都在享受着改革的成果,也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阻挠着我们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着使我们改革红利继续能够维持下去,使改革能够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使大家所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的话,我们必须要通过改革来化解这些矛盾,因为这所有的矛盾都和我们现在这样一种改革还没有深入有关系,所以必须要通过深入改革化解这些矛盾,使我们注入新的活力,使社会、经济发展得到新的动能补给。[21:07]

[主持人]:我们应该关注哪些亮点或者关注哪些方面?[21:07]

[马庆钰]:这里面首先的一个最突出的东西强调了改革,开放和改革已经达到了生命线的地

步,也达到了关键抉择的地步,这里面用了几个关键词,首先说到了改革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所以用了最鲜明的特色。再一个用最关键的抉择,也就是说中国发展过程中,是我们摆脱困境的关键抉择,还有重要法宝,说明改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和高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在这样的改革中有一系列新的提法,首先提出来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用治理而不是管理这里有很多解释空间,这里有很深刻的含义,这里涉及到市场的认识问题,这里强调市场要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由决定

性作用代替基础作用,还有确立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建立社会治理体制,还有讲到广大农民能够平等的参与现代化过程,还有提到一系列的关于反腐败里面的制度设计,提到了政治民主化的问题,协商民主等等一系列问题,亮点很多。[21:08]

[主持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35年时间里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很多新的内容和突

破,想请汪教授解读一下这届三中全会《决定》与以往的《决定》相比有哪些具体突破或者不同点在哪?[21:11]

[汪同三]:我们每两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前至少要有六次中央全会,在这六次中央全会中,

确实三中全会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决定,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改革指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的方向,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个决定,我觉得这三次三中全会确确实实是在历史上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大路,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奠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要全面的进行改革,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改革、党的建设的改革,它的意义确实不同一般。[21:11]

[主持人]:我们提出处理好三种关系,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21:14] [汪同三]:三中全会讲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最主要的方面,而经济体制

改革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我个人的理解,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在政府这边,市场就是一个市场,它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而政府如何适应市场的自有的规律,却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以前没有处理好或者处理的不是很理想这个关系,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的产生都是在政府这边。所以,如何使政府自身能够去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发挥自己应发挥的作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谈到了这样几个方面,政府要做什么呢?第一,是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总是有波动的,波动如果过于大了,那么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产生影响,那么政府就要通过宏观调控和其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政府是要加强和优化自己提供的服务,要有一种服务的意识,作为一种服务的政府去发展经济。第三,就是要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竞争,市场的框架就是让参与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竞争,来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政府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在市场上它的竞争是公平的。再有,政府要做什么?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的秩序,不能让市场乱。

通过这些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机制有效的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市场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呢?市场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有的时候会出现市场失灵,就像我们讲08年、09年美国金融危机

给世界经济造成那样大的冲击,那就是市场失灵,所以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按照遵循市场规律去化解这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冲击,保持经济比较稳定的回到正常状态。所以我讲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市场那边就是当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要积极出手。[21:14]

[主持人]:如何界定二者关系当中政府的职能?[21:14]

[汪同三]:我刚才讲过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里讲的有几条,第一条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

条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三条保证竞争的秩序,第四条维护市场的秩序,加强市场的监管,最后是当市场出现失灵的时候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21:15]

[主持人]:一个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的调控。马教授,《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出发点是什么?[21:20]

[马庆钰]:我们认为《决定》通篇都是改革,是改革的一个宣言,我们也感觉到这个《决定》

告诉我们的就是中国改革的升级版,为什么在这个阶段要升级?怎么升级?升级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概念,一个提法。这里面可以解释的空间很大,使得我们认识到下一步为了这么一个目标,我们很可能要拓展我们改革空间,深化我们改革一系列的安排,展开这样一系列的安排,拓展我们的改革内容。首先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治理,国家治理,国家就认为是大家的国家,这里面方方面面的事情应该属于社会、属于广大公众、属于我们的公民的,因此这些事情应该由社会和广大公众都能够参与进去,才能够叫做治理。形成一个体系是什么意思?形成一个体系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方面,我们这样一个整体的国家治理是有我们的市场经济、有我们的民主政治、有我们的先进文化、有我们的和谐社会,还有生态文明,这一系列的目标,以及为了这些目标改革的努力,还有管理方面的努力,以及大家参与共同寻求这样一个目标的努力组成的东西,叫做一个体系。所以说,我们主要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这样一个追求,我们必须要来推动我们政府自己,从传统的管理走向我们参与式的管理,所以它是一个政府转型的追求,要从传统的政府走向进一步的参与的新的模式、新的追求,这是一个。[21:23]

[主持人]:刚刚您也提到,我们在《决定》中应该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国家治理”而不是“国家管理”,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为什么是“治理”而不是“管理”?[21:28]

[马庆钰]:一字之差,叫治理而不是管理,这一字之差这里差别就很大了,这个管理的概念是

单向度的,是由一个有权威的主体对被领导者、对社会、对他的相对者进行的这么一种影响,这叫管理。所谓治理,在这么一个特定范围里,大家围绕这个事情共同的施加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治理的东西了。所以就是要让我们政府从过去的全能单打独斗到千手观音这么一种模式,逐渐的走向全社会都能够动员起来去进行社会的管理,进行公共的服务,进行公共服务的管理,所以总的来说,这样一个追求凸显了一个目标,就是要使政府从过去的集中走向管理的分散,从过去的垄断走向参与,要从一元走向社会的多元,这么一个新的目标和新的模式。[21:28]

[主持人]:也就是说里面的精髓很大程度体现了全社会的参与。这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

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等等,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创新社会治理,这个创新我们应该怎么解读?[21:33]

[马庆钰]:这里面首先理解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体系也不是一个层面的关系,

我们说国家治理涉及到五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其中社会治理是在下面一个层次里,就是有关社会事务这块大家怎么动员起来,我们社会治理整体上的战略价值是什么?是为了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为这样一个目标服务的。然后这里也有它的着眼点,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涉及到公平正义的问题,涉及到改善民生的问题,涉及到了社会和谐的问题,涉及到增强社会活力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这里面怎么来达到这样一些追求的目标呢?这里面涉及到要创新,创新有几个,首先要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社会事业改革里要解决好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些利益问题,能够更好的满足我们广大社会的需求、人民群

众的需求,比如说教育领域要有公平的教育,要进行教育改革,比如说就业体制、创业机制,还有比较合理的、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格局,还有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一系列的卫生事业改革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事业改革里面的内容。

还有一个要促进社会组织的参与,你搞社会治理说是光政府自己做不行,必须要有新的主体出现,社会组织就是新的主体,比如说NGO组织、NPO组织、社团、基金会、社区社会组织等等,

太多了,这些就应该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够参与到新的事业当中,都到这个舞台上来进行表演,进行必要的努力,进行一些社会资源的整合。

还有一些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在目前的情况下让大家有个渠道,大家有冤情了能够有地方诉苦、反映,这样信息能够沟通,然后能够获得解决的途径。

还有我们要有自己一系列的公平的社会保障的制度,还有对弱势群体能够支持、扶持的一系列的政策杠杆,让大家不至于贫富差距过大,不至于强者更强,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弱者更弱。所以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也很重要。[21:33]

[主持人]:全会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那么中央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21:39]

[马庆钰]:这说明在这个关节点上为了适应改革升级,必须有这么一个对战略有所把握,对这

样一个顶层设计有所把握的有权威的机构才行。在以往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有体改办,后来在改革当中慢慢的取消了,取消了以后在一段时间里咱们国家的体制改革的任务一般是落在哪呢?落在我们发改委了。不但我们政府机关,政府各个机构里有反映,而且社会上、学界也有反映,认为这里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改革是一个全局的问题,但是往往层次比较低的时候掌控能力会比较弱,再一个协调能力也比较弱,还有改革当中会有一些局部利益或者是部门利益在里面也会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学者,还有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呼吁,就是说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或者改革领导机构,今年年初两会的时候这个事情就讨论过,也是社会很多学者提出来的,提出来以后以为两会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方案中会有所体现,但是没有,没有的话大家就有些失望,那今后我们改革往前走的话到底落在哪,有人说落在编办,有人说还是发改委,莫衷一是,但是这次水落石出了,在这样一个《决定》当中出来一个最高层的顶级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样一个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在几个方面会产生影响,一个具有权威性,在整体改革当中它就能有居高临下的影响力,再一个它能够对我们改革的战略布局进行专门的设计,对于我们改革的议题,对于我们一系列改革的政策选择,对于改革的策略,对于改革的促进和推进,对于我们这样一种落实的监督,都会施加影响。那么这个是和我们这样一个打造改革升级版相辅相成的。[21:39]

[主持人]:这次全会还提出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马教授给我们解读一下设立国家安全委员

会的考虑是什么?[21:43]

[马庆钰]: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也是我们《决定》当中的亮点。这是一个高层协调机构了,这个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考量应该是这样的,到今天为止经过30多年

中国自己的努力,通过开放、改革,我们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经济地位都有了极大的改进,特别是国际社会当中我们有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和我们大国的地位相适应的应该有一个统管全局的国家安全协调和领导机构,对外涉及到国际关系,国际和

区域的格局,还有一系列的国际和区域利益,国际合作、区域合作,这里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专门的高层机构进行战略谋划才行。对内也是这样,我们可以说原来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反恐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分门别类的,散落在很多部门当中的,这样也不利于整合我们的力量、协调我们的行动,形成一个统一的部门。现在我们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么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这么一个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可以整合方方面面有关的资源。[21:43]

[主持人]:就是既有对内职责也有对外的职责。下面想请汪教授解读一下《决定》对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哪些新的提法?[21:46]

[汪同三]:关于城镇化的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第六部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

部分提到的,也就是说,城镇化是我们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决定》里面提到城镇化的时候主要讲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城市或者城镇的布局问题;第二是如何进行城市的建设;第三是农村人口如何转移到城市来,实现农村人口转移过来的市民化。我想城镇化是这三方面的内容。

关于我们城市的全国布局,在十八大以后已经提出来不同的功能区建设,要按照我们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按照国家统一的功能区的划分来规划我们国家城镇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框架,关于城市建设就是要做好城市的规划,防止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同时我们的城镇发展还要更多的注意民生,使人民生活在城市地区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能够是舒适、幸福的,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生态的问题,像现在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的污染,北京的雾霾天气,这些问题都要在进行城镇化的时候得到高度的重视,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好农民转移到城市来的问题,农民工问题是中国非常特殊的问题,有它的历史成因,已经发展到现在比较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首先我们要为农民转移到城市来给他们提供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同样的各方面的待遇,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在城市生活,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解决好农民的城乡用地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发展本身需要土地;另一方面农民在农村的财产如何能够使这些财产变成城市生活以后的一种基础、一种保障或者说是钱的来源,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要注意的。[21:46]

[主持人]:请问马教授,《决定》中提出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这一举措会对司法公正带来哪些影响?[21:50]

[马庆钰]:司法公正长期以来也是一个社会质疑较多的地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方方

面面关注着很多事情,关注着什么?就是我们司法本身在行使自己职责的过程当中不是那么样的公正,有一些案件处理了以后让人感觉非常的滑稽、非常悲哀,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司法本身的独立性受到了干预,来自于权力的干预,或者来自于当地政府或者领导人的干预。所以这次《决定》提出来关于司法公正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我们这样的一种体制的再造,使它得到改进。以往的时候,司法机构的设立是和我们行政区划相对应的,有一个行政区划就有一个检察院、法院,配套的,而且当地的司法机构,检察院、法院的主要领导的任命、提名,都是由当地的权力机构影响的,主要的党委领导有施加影响的机会,然后走的程序是由当地的权力机关,也就是说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是这么一个机制,所以这样一个隶属关系就出来了,虽然它有一定的垂直性,比如说一个县里的法院和上一级的地级市的法院有一定的业务隶属关系,但是人事上是由当地的党委决定的,然后再经过当地的权力机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走这个程序的,所以有些地方在处理案件当中会受到当地权力的影响。

那么社会中这类的机构的设置并不是这么安排的,并不是有一个地方政府就配一套司法机关和检查机关,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目前的配置比较落后的,而且容易受到地方权力的摆布和左右。

现在我们不这样做了,一个是把省以下垂直管理,把人事权力上升了,地方人事安排对这个就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还有不能在一个行政区里配备一套司法机构,可能是几层行政区,一个区里设置一个区域性法院,设置一个区域性的检察院,这样结合起来以后就摆脱了这样一些容易受到干扰的制度安排,减少了受到干扰的机会,这样对我们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应该说有建设性、有帮助的。[21:51]

[主持人]:赵教授,《决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提法与以前的提法有什么不同?[21:55]

[赵昌文]:实际上这是两个问题,因为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第二个大的方面,坚持和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里面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都不是最新的提法,也不是第一次提出来,比如混

合所有制,97年十五大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

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时候也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七大更加明确提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是这次三中全会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应该说更加明确,比如说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我个人理解,无论是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好,还是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好,都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那混合所有制既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也就意味着可以成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的实现形式,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按照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我觉得对于我们下一步国企改革来说意义很大的。比如说中央文件提到,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国有资本投资项目让非国有资本参股等等,其实这些方面应该说进一步的拓宽了国有经济改革的空间,也特别拓宽了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经济改革的空间。所以我觉得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不是新的提法,但是对于下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意义重大,特别是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很重要的。

第二方面是现代企业制度其实也不是新的提法,我记得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有16字的表述,产权

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实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强调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我们国有企业改革这么多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向一直在推进,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比如出资人和企业的关系上,比如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体制方面等等,我觉得都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次在三中全会的文件里特别提出了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等等,其实就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按照现代企业的方向改革,同时还有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比如政策性和公益性的这方面的国有企业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分别不同的功能,分别进行考核评价,分别进行管理等等,我觉得这都是它的重要意义。[21:55]

[主持人]:这次会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到两个都是,两个重要和两个毫不动摇,您怎么看?[22:05]

[赵昌文]:我在读《决定》的时候特别有感触,两个毫不动摇,应该说我们多年来一直这样提,

包括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多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但是这次在三中全会决议里特别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两个都是,还有两个重要,以及你没有提到的,还有两个不可侵犯,比如说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其实这些表述,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之前没有的,它特别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放在同一个框架下表述,明确两个重要、明确两个不可侵犯,我个人觉得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也就是说它和公有制经济实际上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一样的,那么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好,对于中国发展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好,实际上都是一样的。[22:05]

[主持人]:从这几个论断我们可以得出民营经济地位得到了提升。所以《决定》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三个鼓励,您怎么看?[22:08]

[赵昌文]:我觉得更多的是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的,比如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前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大规模的,没有大面积的推开。另外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暗含了什么含义?混合所有制企业里可以是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本控股的,也可以是民营企业控股的,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含义。第三是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我自己理解,应该说按照刚才我们讲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以股份制和公司制为核心的制度,现在的民营企业在诞生的时候本身已经是公司制企业,为什么还要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呢?我想是按照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很多民营企业虽然有公司制度的形式,但是还基本上还是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因此这三个方面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非常重要。[22:08]

[主持人]:马教授,《决定》中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给我们解读一下事业单位的改革今后的基本走向?[22:20]

[马庆钰]:事业单位改革是我们政府管理体制里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已经成为社会

议论的一个焦点领域,它的改革也是备受关注的,事业单位在我们国家一系列公共服务当中发挥了很多作用,从建国以来我们就有这么一种制度安排,政府是做这样一个规划和决定、决策、政策的,大量的事业单位是做执行的,按照政府的安排提供相关领域服务的,比如说我们的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研发、基础科技、公共事业等等,这里有很多很多。但是久而久之走到今天,我们发现事业单位已经失去了活力,他们基本上行政化了,基本上是类政府化了,还有增加了财政的负担。所以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关口上了,必须要对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这些年来咱们政府都在谋划这件事情,已经出台的一步是进行分类改革,大家都知道有三大类,属于企业那一类的去企业,有政府特点的回政府就行了,还有剩下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目前这个分类完了之后,

剩下的还得有80%的样子,还是很庞大的。今后这些单位怎么办?也就是说分类改革完了以后再

往前走那一步是什么。这里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学界、专业人士研究的成果,提出来事业单位法定化,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就为事业单位下一步的改革指出了路径。[22:21]

[主持人]:也就是说很多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不足以适应我们目前的发展趋势和速度了。马教

授,刚才开始提到了处理好三个关系,请问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22:35]

[马庆钰]: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这一点,这句话非常重要,这句话可以说和我们的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体制,和我们的社会治理的机制,还有我们国家治理体系都有关系。我们前面说到了讲治理这个东西和管理是不一样的,它就是转型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我们改革的努力是会有很大变化的,我们现在应该说社会阶段有了变化,从过去的物质匮乏阶段慢慢变成了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当然这个社会摆脱了物质匮乏阶段的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变了,原来大家追求物质生产,物质不满足,那是主要矛盾。现在生活富裕了,现在人们追求权力的实现、追求参与,对于政府正在管的事情我们想参与进去,参与的热情很高。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通道、机制、平台的话,我们搞来搞去会出问题,如果仅仅靠政府管理公共服务是不行的,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次《决定》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立一个社会治理的体制,要进行社会治理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有社会组织,要有社会组织的角色,要让社会组织得到发展,我们数量还是不足,能力很弱,我们必须要在这儿有所突破,让他参与到我们社会事务当中来。[22:35]

[主持人]:社会上一直很关注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实际上除了成品油之外,这次《决定》

对于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都有所表述。您怎么看待这种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22:36]

[汪同三]:价格有两类商品的价格,第一类是一般的商品,一般的商品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

系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属于这类,就是有不同的生产者,有不同的消费者,像这类一般商品的价格应该完全交给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应该进行不当的干预,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政府在这种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过程中,他还要注意发挥他的作用,离开政府也不行,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政府要打击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等这些不法行为;三是政府要有一定的储备,政府要有平抑物价能力,比如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大的外部冲击,造成某类商品的价格不正常的上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有他的干预的能力和抑制价格的能力。另外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特殊国情,三农一直是个短腿,农业、农村、农民,我们怎么样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及时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在农产品价格方面政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对于粮食政府设定有最低收购保护价,像这些也是在一般商品政府要发挥作用的方面。

第二类商品是垄断性的商品,像水、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垄断性的商品。这些垄断性商品价格的决定很难去通过供求关系去决定了,所以在垄断性商品价格的决定政府要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要协调垄断性商品的供给和垄断性商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以前搞过价格听证会,这类都是决定或者改变垄断性商品价格的重要的方式。所以在垄断性商品价格的决定中政府要发挥好协调的作用,监督的作用。垄断性商品在我们国家来讲分为两类,一类是和外部,就是和国际市场没有什么太紧密的关系,比如电力、交通、电信,这些垄断性商品就是在国内生产,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或者受国际市场影响不大;还有一类是像石油、天然气,虽然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是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所以这样的价格应该怎么变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更重要的就是政府要想方设法尽量的使这些垄断性商品的生产变成多元化,就是不要有单一的少数的供应商来进行生产,有可能的话要在垄断性商品生产中尽量引用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通过市场作用形成我们的价格。[22:36]

[主持人]:《决定》中还提出了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到了2020年达到30%,赵教授您认为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22:38]

[赵昌文]:国有企业的收益和政府财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最早国有企业赚钱也好、亏本也好都是政府兜底的,赚了以后交给政府,亏了以后由政府来买单。后来在国

有企业改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比如说通过承包制、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一直到后来国有企业开始交税,而且税率很高,所得税55%,还有利润调节税,再到后来所有税率统一以后,既要

交所得税又交利,这几年总体上来说国有企业和财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顺了,但是从比例上来讲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比例过低,目前我们国家分四类,最高的是中国烟草,这个是20%,剩下的一般资源类企业15%,竞争性的交10%,还有少数的科研机构这些国有企业比例更低,原来不交,现在交5%,平均国有企业的上缴财政比例大概算下来是12%、13%左右,比例偏低,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提到2020年提到30%应该说是不小的提升。还有一个可比的情况,国际上来看,虽然他们国有企业数量少,但是他们平均分红率是30%—50%左右,所以我们这次提出的国有资本上缴财政的比例提到30%也还是有依据的。[22:38]

[主持人]:这个变化是不是有可能带来一种博弈,您觉得这样的博弈对达到这样的目标有什么难度或者障碍?[22:39]

[赵昌文]:现在量比较少,去年不到一千亿,其中大部分又返回到国有资本体系里,真正进入到公共财政范围的也就是50亿左右,所以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比例,应该说对国有企业来

说是外在的压力,因为作为出资人,除了加税之外,交利润给政府也是天经地义,但是比例提高之后的确会给国有企业带来外部的压力,比如说现在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利润留成比较高,可以再投资再发展。提高之后可以影响他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比例的提高是合理的,因为作为国有企业全民共享的属性,应该把更多的比例交给公共。[22:39]

[主持人]:这次全会中做了什么反腐败的制度性安排呢?[22:40]

[马庆钰]:反腐败在整个社会上议论都是很多的问题。现在主要的情况是反腐败的机制还是不

够健全的,特别是制度化反腐这块还是做的有缺陷,再一个结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出来之后查办不够有力量,所以有些腐败案件频频发生,这里追究责任也很不够,也很难。这次我们就明显的感觉到,也总结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反腐败的做法,从去年十八大新一届中央领导上台,今年年初新一届政府上来以后,可以看到整体上来讲加大了查办腐败案件的力度,而且

查办案件的层次上,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层次上可以看出来,到现在为止大概有15、16个,

而且涉及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层面,说打小苍蝇老虎也一块打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看到,进一步把反腐败的力度,不仅是通过自己的意志和决心,而且还体现在了制度建设上,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我们叫做抓铁留痕、踏石有印,意思是什么呢?任何的事情必须要落到实处去。首先是统一对反腐败问题的领导,明确党委在反腐败当中负主要责任,而且纪委在这里主要负责监督责任,而且确确实实要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又出现了一个调整,今后案件查办,不仅是要向同级党委汇报,而且一定要向上级纪委报告,这是一个;再一个我们查办案件的时候,不再以同级的纪委为主,必须要以上级纪委为主,就体现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

的领导关系。还有要强调中央纪委要向党和国家的机关、机构统一派驻纪检机构,就意味着纪检机构里的负责人的出现、他的任命肯定不在同级党委,是在上级。还有就是改进了巡视制度,中央要派驻大员不断到地方进行巡视,一波又一波的,形成一个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做法,使我们整体上反腐败的权力、权限的安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非常有利于我们今后反腐廉政建设的制度调整。我想今后还会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配套性的政策的安排出来,一定会对今后的廉政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22:40]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跟各位网友聊到这儿,再次感谢汪教授、马教授、赵教

授作客人民网,给我们广大网友进行精彩点评,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续报道我们人民网会为大家继续呈现,各位网友再见。[22:41]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 杨伟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 杨伟民: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这也是《决定》起草过程中非常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则。《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应知应会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应知应会题 1.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2013年11月9日-12日 2.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 全面深化改革 3.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 4.全面深化改的总目标是?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解放是什么? 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坚持”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六个方面改革”是什么?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8.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新设立的两个部门是?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 9.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10.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

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围绕反对哪几种风气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3.“3个永无止境”是什么?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什么? 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1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16.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是什么? 改革开放 17.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增强的“三个自信”是什么?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8.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什么为指导?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9.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解读(新华网,人民网)

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点进行简要的解读。 一、从三个维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决定》又不仅仅是一份蓝图。它详细合理地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决定》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更注重在落实方面下工夫,确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保障……这一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不断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答案

考试题目:共21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1. 【单选题】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保持()【2 分】 A. 平衡 B. 中立 C. 客观 D. 理智 2. 【单选题】由于现有证据不能完全确证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因而裁定无罪释放,这是根据()原则。【2 分】 A. 相对从无 B. 绝对从无 C. 疑罪从无 D. 疑罪从有 3.【单选题】本课程内容提到,我国大的、总体改革性质的三中全会基本()年一次。【2 分】 A. 5 B. 7 C. 9 D. 10

4.【单选题】“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自()【2 分】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唐高宗李治 C. 宋太宗赵光义 D. 明太宗朱元璋 5.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中央政府的职能是()。【2 分】 A. 宏观调控 B. 市场监管 C. 社会管理 D. 公共服务 E. 环境保护 6.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存款保险制度是()【2 分】 A. 金融交易制度 B. 金融监管制度 C. 金融保障制度 D. 金融竞争制度 7. 【单选题】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2 分】

A. 市场经济 B. 民主政治 C. 先进文化 D. 和谐社会 8. 【单选题】在司法职权分工中,负责案件侦查的机构是()。【2 分】 A. 公安机关 B. 检察院 C. 法院 D. 政府 9. 【判断题】金融市场出现二元次结构是因为官方利率远高于民间利率。【2 分】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台州经验是指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异地管辖,实行异地审判,有效解决了部分地方存在的行政诉讼难题。【2 分】 A. 对 B. 错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标准答案)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答案)

————————————————————————————————作者:————————————————————————————————日期: 2

提交日 期:2014-01-09 考试用时: 7分钟25秒 考试得 分:100.0 未评分试题: 答对试题 数:20 正确率: 100% 单选题:共20题,正确20题多选题:共0题,正确0题 判断题:共0题,正确0题问答题:共0题,正确0题 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由多元社会主体共同进行国家治理,包括()。(分值:5.0/得分:5.0) 政府、人大、政协 党、政府、人大、政协 党、政府、人大 党、政府、政协 2 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分值:5.0/ 得分:5.0) 1982年 1992年 1987年 1978年 3 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 )?(分值:5.0/得分:5.0) 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问题 4 下列关于中国中近期发展阶段性特征描述不当的是()。(分值:5.0/得分:5.0) 增长速度加速期 增长速度换档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政策消化期 5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与哪次会议文件具有同 等重要作用的里程碑意义的政治文件?( )。(分值:5.0/得分:5.0)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五届三中全会 十三届三中全会 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分值:5.0/得分:5.0) 公益性服务

陕西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课程试卷及答案两份试卷

试卷一: 考试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指定考试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课程考试 考试题目:共21题 | 考试时间:40分钟 | 距离结束还有39分52秒 1.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目前中国保险赔付占重大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D)【2 分】 A. 20% B. 15% C. 10% D. 5% 2. 【单选题】弥补生产要素市场缺陷的主要方法是(D)。【2 分】 A.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B. 打破交易壁垒 C. 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D. 政府监督及干预 3. 【单选题】“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自(A)【2 分】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唐高宗李治 C. 宋太宗赵光义 D. 明太宗朱元璋 4.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政府配置资源只要是根据(B)【2 分】 A. 价格机制 B. 供求关系 C. 市场干预 D. 行政手段 5. 【单选题】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保持(B)【2 分】 A. 平衡 B. 中立 C. 客观 D. 理智 6.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内容,《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C)【2 分】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7. 【单选题】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C)的要求来配置经济职能。【2 分】 A. 和谐社会 B. 先进文化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环境保护 8. 【单选题】我国加入WTO后,虽然向外国金融资本开放市场,但外资银行的业务只占银行业务(A),说明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是很高。【2 分】 A. 2% B. 3% C. 4% D. 5% A9. 【判断题】根据本课程内容,地方法院的人财物由地方政府统一提供,可能导致地方行政权力干预司法。【2 分】 A. 对 B. 错 B10. 【判断题】政府干预市场定价,不会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只会使市场价格更加趋于合理。【2 分】 A. 对 B. 错 B11. 【判断题】本课程内容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是以司法改革为重点。【2 分】 A. 对 B. 错 A 12. 【判断题】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着重抓好的工作之一。【2 分】 A. 对 B. 错 B13. 【判断题】本课程内容认为,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公正是树立权威和公信力的基础。【2 分】 A. 对 B. 错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准确把握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鲜明提出了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一份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宣言书。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三中全会《决定》回答了“怎么看、怎么办”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对过去的改革怎么看,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对不对,行不行;二是今后的改革怎么办,探求的是路径选择,改什么,怎么改。这两个基本问题,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决定》精神应该把握的要点。 (一)《决定》的结构组成 在框架结构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60条,2.1万多字。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1-4条),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即怎么看的问题。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述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另外四个必须长期坚持,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2-7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8-10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11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12-13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14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15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5+2的改革布局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着力把握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点。 1、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目标就是指引,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思想的统一,汇聚改革的目标。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这个总目标着眼未来的发展,体现了改革的决心,解释了改革的方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衔接,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的引领,也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的第一位的要求。我们的总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这个总目标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捷径,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不断的自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篇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面授】2019年湖南常德省考笔试冲刺课程(4月7日第二期10天10晚密训协议班开课) 【网校】2019年湖南省考密训课程,随时随地上课手机也可以无需请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9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

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学习要点: 1、“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放在了指导思想部分“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与之相伴随的是后边社会建设部分”社会治理“的提法。 点评:“社会治理”的提出,较之以前社会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治理的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在中国还不敢奢望,在西方也不过是一种理论设想而已,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增强社会活力,发展社会组织,还社会自治的空间,构建“国家-社会-市场”的新型关系,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趋势。相对于媒体把眼球吸引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当然这是这次全会的重点,但如果过分突出而忽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那就大错特错,前几天评价“383”报告我已说过,不能没有国家—社会这个层面的改革,希望那个顶层设计团队能够把三者协同起来。 2、第一次用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表述,同样意义深远,这些和后边提到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都是一体的。

点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者说什么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值得探讨。这必然带来整个执政理念的变化, 政府不是万能的,起码在这个文字上得到体现,政府如何和市场、社会一起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成为必须考量。这个理念是首要推广的,然后是体系建设,再谈与之伴随的能力提升。改革的协同性是必须的,是系统、整体后的新提法,协同的概念从去年申报社科项目开始关注,的确剑指关键问题,改革形不成合力!这也是为什么要成立全面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的原因所在,希望有所突破,但是如我论证,改革方略、制度设计的协同的实质是知识协同,核心是理念协同,也可以说常以联盟所言“信念体系”的协同,这也是改革共识的形成,但共识从何而来?既得利益固化、部门利益坐大,如何突破?都不容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表述可见一斑。 4、财税体制改革媒体已反复报道,不说了。”法治中国“的提法只不过换个说法而已。”着力清除市场壁垒“”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都是未来相应方面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最后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后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呼应的,参照开会前后媒体热议足可了解详情。 5、“放宽投资准入,内陆沿边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点、考试题目、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1、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2、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坚持发展)。 8、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9、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财政)。 12、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科学的财税体制)。 13、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 1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的这个最大实际是(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 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与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与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与分析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官员选拔制度在中国不是个行政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2.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包括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 A. 正确 B. 错误 3. 部门利益已经成为成为政府与民争利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A. 正确 B. 错误 4. 中央各个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战略规划,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大行业改革力度。 A. 正确 B. 错误 5. 中国已经在国家海警局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海洋局, A. 正确 B. 错误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现在面临的四大风险?正确√ A. 经济风险 B. 文化风险 C. 政治风险 D. 信任风险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的途径不包括?正确√ A. 减少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

答案分析: 无 6. 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三种既得利益群体,不包括?正确√ A. 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平民既得利益 B. 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既得利益 C. 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垄断既得利益 D. 以房地产和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既得利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 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不包括?正确√ A. 分配制度不合理 B. 机会不均等 C. 既得利益兴风作浪 D. 收入不平等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8. 下列哪项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所要求的从国家层面上构建的三大基础制度?正确√ A. 政府机关代码制 B. 不动产等机制 C. 公民个人代码制 D. 组织机构代码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八项作风决定迅速产生产生影响的原因在于?正确√ A. 高层领导带头参与 B. 人民支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这里,我围绕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会决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上)-90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上)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二元医疗制度体现在()。 A.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实行医疗保险制度 B.农村居民看病不花钱,城市居民看病花钱 C.农村居民看病全部由个人负担,城市居民享受医保 D.农村居民看病全部由个人负担,城市居民由国家报销 2. 关于城市带动农村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要靠小城镇来带动农村发展 B.主要靠县城来带动农村发展 C.县城带动农村发展,地级市或中心城市配合 D.三级政府都有支持农村的责任,三类城市都有带动农村的功能。 3. 不符合我国当前二元土地制度的说法是()。 A.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B.从农村集体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需要经过土地变性程序 C.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农村集体土地不能自由流转 4. 本讲提到在()方面统计制度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 A.居民养老保险统计 B.居民收入统计

C.宅基地统计 D.城乡建设统计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本讲提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从()几方面入手。 A.搞活土地财政 B.体制机制改革 C.形成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制 D.农村社区化 2. 本讲认为城乡统筹的内涵包括()。 A.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C.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收入 D.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存在二元结构。 正确 错误 2. 我国的户籍制度从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 正确 错误 3.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我们知道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正确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八个重点改革领域)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 (八个重点改革领域) 八个重点改革领域 (1)以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为重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社会转型,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应抓住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推进各项职能转变,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增强政府运作透明度,尽快使依法行政取得实质性进展。 ◇有针对性地调整或完善政府基本职能。减少贷款规模、土地指标、产能数量等行政性直接干预手段,主要运用货币、财税等总量手段改善宏观调控。调整市场监管重心,减少行业进入的前置性审批,加强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一线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对监管不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监管部门和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采取得力措施,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已明确要清理和减少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必须按期完成。对仍需审批的项目,规定审批时限,到期不批复视为同意。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企业秘密的审批,在网上公布审批流程、条件和进度,接受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质询。建立审批事项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对审批失当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科学性。改进政府决策协调机制,将部门会签制度改为牵头部门负责制。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决策前应组织相关机构、智库等进行必要论证,有的要举行听证会;事中要有跟进评估、反馈调整;事后应组织包括第三方机构在内的有关方面评估政策效果,并公布评估结果。 ◇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扩大各级政府在三公经费、转移支付等领域的公开内容,详细公布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建立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审计部门向全国人大定期汇报制度,凡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统计数据及其计算方法,应及时公开。总结有关地方经验,完善地方政府定期向人大汇报工作机制,推行电视、网上直播等做法,有效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 ◇真正落实依法行政。引导、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行政诉讼手段,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选取“民告官”典型判例,进行适当宣传。鼓励公益诉讼,允许集体诉讼,以减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完善公职人员薪酬体系。根据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政府部门和公立机构职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长机制。建立廉洁年金制度,公职人员未犯重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目录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 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2020年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至30%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4) 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允许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 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消除隐性壁垒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5) 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数据统一平台 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等单位行政级别 严控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6)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保持中央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理顺收入划分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7)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8)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加快自贸区建设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 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0)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11) 探索实行官邸制 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领导查腐败以上级领导为主 巡视制度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 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12)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 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 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13) 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解决一考定终身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5)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确保国家安全 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记知识要点

阳泉市委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 笔记 知识要点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意义 《决定》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以这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抓住了重要历史节点 第二,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总体环境有利;另一方面,挑战不容小觑。 二、《决定》的起草过程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4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 “议题确定后,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刘云山、张高丽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领导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习近平说,文件起草组成立以来,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

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共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习近平表示,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三、《决定》的基本内容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想;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面是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为考生们整理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识概要,希望考生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报告摘要】 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 体人民。 【公报解读】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 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在公报中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央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进一步建设人民民主和以法治为基础建立 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等目标,其中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现 代化的重要标志。 治理是这次公报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新的突破。国家治理一是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 体,国家管理者。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 角色,都是主体之一,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二是渠道多元,治理既有从上到下, 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治理也表明了方式的变化; 三是治理要现代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综上所述,这一总目标表明,中国35年来的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 层次不断提升,统筹社会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中国改革包含新的目 标、进入新的阶段、达到新的高度的根本标志。 [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治理方略构成的, 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内容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向着更加公平普惠的目标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2013-11-11 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改革创新 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依法治校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