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为70°。读图回答1~3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 20°S,45°E
B. 20°N,45°E
C. 20°N,135°W
D. 20°S,135°E
2.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 6小时
B. 12小时
C. 15小时
D. 18小时
3. 如果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
C. 此时巴西草原的景观特征为一片枯黄
D. 此时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后回答4~6题。
4. 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丙、丁、乙
5. 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 当日18时
B. 次日18时
C. 昨日18时
D. 当日6时
6. 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下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折线图”,a、b、c 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不同的日期,读图判断7、8题。
7. 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 一年中有半年极昼
B. 可以看到极光现象
C. 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D. 终年高温多雨
8. 如果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A. 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 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 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 此日过后大连的昼小于夜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下列简图。回答下面9、10题。
9. 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回答11、12题。
11. 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7月6日7时
B. 1月6日7时
C. 7月6日19时
D. 1月6日19时
12.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日四地下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 ①在②的东北方向,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 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 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①②③④四地随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13~15题。
13. 与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6′E)地区对应的曲线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Φ度和南纬Φ度的两天为m日和n日,则③曲线对应的地点这两天昼长相差()
A. 3小时
B. 6小时
C. 9小时
D. 12小时
15. 一年内,②地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约为()
A. 1个月
B. 2个月
C. 5个月
D. 7个月
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16、17题。
16. 下列地理事物的数据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
A. 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
B.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C. 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小夹角
D. 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17. 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A.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减小
B.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都变长
C. 悉尼垂直于地面物体的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D. 南亚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增大
18.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A.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二、综合题(共28分)
19. 读下图,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3 885 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
(纬度)。(2分)
(2)A地此日昼长约小时,日出时间是
(该地区时)。(4分)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分)
(4)此时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范围(大/小)。(3分)
(5)在图上标出夜半球的范围(用表示)。(3分)
20. 甲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
纬度是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C点位于B点的方向,其地理坐标是,此
日昼长是小时。(6分)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2分)
(3)弧线AE两点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大约是千米。(2分) (4)若此时F点地方时为6时,在乙图中画出DA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