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之比较_二_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之比较_二_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之比较_二_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之比较_二_

Com par is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 ce of the Ar m ored Troops πBu ild i n g i n Br it a i n ,

France and Ger many between WW I and WW II (Ⅱ)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之比较(二)

□ 于江欣

摘要:装甲部队的创建是军队建设史上的重大军事创新成果,它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的陆战变革,并成为机械化军事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军指导思想的巨大差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的建设走过了不同的道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后人以重要启示:军事改革与创新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建立一种适合于改革与创新的组织环境与军事文化氛围。

关键词:西方现代军事史 军事创新 装甲部队创建 德国中图分类号:E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83-(2009)03-0062-06

(续上期)

二、德国新型装甲部队的创建及其经验

启示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在国防建设与军备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只能保留1115万人的军队,其中陆军10万人,海军

115万人;禁止拥有总参谋部、空军、坦克、潜艇等关

键性军事组织和战争工具。在种种近乎苛刻的条款的限制下,德国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悄然建立起一支现代装甲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这支部队一改传统的陆战模式,以装甲集群实施快速大纵深突破,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欧洲大陆。其军事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值得探讨。

德国在装甲部队建设及其运用理论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科学地研究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二是汲取国外装甲战理论及装甲兵训练的特长;三是拥有诸如汉斯?冯?泽克特这样一大批思想超前的中高级军官,创造出活跃的军

事理论研究氛围,大大推动了军队的机械化军事革命。

(一)20世纪20年代德军装甲战术的形成与装甲

兵基础的奠定

在20世纪20年代为德国装甲部队的建立和闪击战理论奠定了扎实基础的功臣,是德国陆军总司令汉斯?冯?泽克特将军。泽克特是一名职业军官,接受过系统的参谋教育,是进过德军参谋团的为数不多的军官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军、集团军参谋长等重要职务,被誉为“具备非凡的战略才华和政治能力的指挥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代理总参谋长,泽克特于1919年11月按照《凡尔赛和约》条款,正式解散了德军总参谋部,并担任德军部队局(德军部队局的实际职能等同于总参谋部。1935年6月,德国扩军备战开始后,部队局改称陆军总参谋部)局长。1920年3月,泽克特被任命为德国陆军总司令,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德国陆军。

泽克特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德国装甲部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兵器落实、理论落实和组织落实。

第一,兵器落实。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生产并进

口装甲车、坦克及其他所有类似的战争工具”,以至于

20年代讲授坦克战术的海因茨?古德里安甚至从未见

过坦克的内部构造。因此,在建立装甲部队之前,如何获取坦克成为德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德国采取了若干措施对抗《凡尔赛和约》有关军备限制的条款,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将军备生产移至国外,建立国外附属研制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就将其最先进的LK -Ⅱ型坦克的部件卖给了瑞典陆军,其设计师也前往瑞典装配改进型的LK -Ⅱ。该型坦克作为瑞典的第一种坦克,于1920年以Strv M /21s 命名并装备部队。1925年5月,德国开始秘密研制其战后第一辆坦克,并以“重型履带车”、“轻型履带车”的名义,委托克虏伯、戴姆勒等军火制造商和汽车公司进行设计。德国还在苏联境内建立了喀山坦克试验中心,与苏联共同研制与试验坦克,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为了保密,各种坦克部件需要不同工种的工人和设计师在秘密车间里分别完成,这使得20年代德国坦克的研制计划相对于其他武器而言比较缓慢,但这些工作仍然为德国在30年代初期开始的大规模扩军备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理论落实。德国在装甲战理论方面的建树,主要得益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缜密研究。泽克特上任德军部队局局长伊始,便积极组建帝国档案馆,大量搜集军事档案资料,继续前总参谋部的战史研究工作。他亲自制定了一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详尽计划,成立了由参谋军官和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57个委员会及附属委员会,研究探讨一战中出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各种问题,如战役战术、武器装备、规

章制度和军事思想等,甚至包括坦克战和山地战这样的专业问题。委员会主要由参谋部的军官们领导,有109名将校级军官和退役军官被正式任命为各委员会负责人。最后,从事这项战史研究工作的军官多达400多名。泽克特要求他们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简明扼要的成果:一是在一战中出现了哪些战前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二是以德军战前的观点来处理这些新情况的效果如何?三是战争中新式武器的运用产生了什么样的新的指导方针?四是战争中出现的哪些新问题尚未找到解决办法?①

德军部队局训练处负责收集和评估各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将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吸收到陆军法规条令中。训练处还于1920年在泽克特所提出的57个研究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29项,如山地战战术部队的编制问题,经济与两线作战问题等。委员会成员中的大部分军官都是炮兵、坦克部队或殖民统治军的指挥官,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他们的研究报告均基于对战争发展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分析评估,而不是凭空想当

然。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德军在20年代初期颁发的一系列法规条令的基础。其中,由泽克特签发的题为《诸兵种联合作战与指挥》的487陆军条令(于1921年和

1923年分别颁布第一、第二部分),集中体现了德军战

术思想的最高水准以及泽克特的军事思想。

泽克特的军事思想集中于两点,一是强调作战中的进攻性、机动性和指挥官的主动性;二是主张建立一支基于志愿兵役制而非征兵制的小型职业化精锐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上,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指挥有方的德军打败了数量庞大的俄军,泽克特从中认识到,制胜的关键不是部队的数量而是其机动能力。他认为,相对于大规模军队,小型军队既容易指挥也便于

装备新式武器,而部队的机动性和进攻性除取决于指挥艺术是否高超外,尤其决定于武器装备是否精良。泽克特的军事思想继承了德军传统的进攻理论,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军事理论中以部队数量取胜的观念,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军事理论的主体。他提出并建立的小型职业军队,成为德国在30年代扩张陆军的基干。泽克特的军事思想反映出德国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主动进攻、扩张战果和机动灵活。这个理论框架十分适合于装

甲部队的生存与发展,德军现代装甲战理论也由此发展起来。

德国487陆军条令充分阐释了泽克特的军事思想。条令的精髓旨在实施机动性进攻战,而手段则是炮兵、

[美]埃姆斯?科勒姆:《闪击战根源———汉斯?冯?

泽克特与德国军事改革》,37页,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出版

社,1992。

航空兵与装甲兵相配合的诸兵种联合作战,后者的重要性从条令的标题便可窥一斑。该条令详细论证了坦克部队的编成、特点及其使用方法,强调坦克是进攻性武器而非防御性武器,“坦克如附属于步兵将丧失其固有的速度优势”①,“最高统帅部将在决定性地域使用坦克。坦克部队必须达成突然性,必须在宽大正面上大规模使用并实施纵深突破,以便随后足够多的预备队投入作战。”为此,该条令提出坦克部队的编成为团级规模,并建议波浪式使用坦克以保持进攻势头;前线各师在进攻中必须至少使用1个轻型坦克营。此外,条令还以较大篇幅论及高层指挥问题,强调指挥官的独立灵活、积极主动和战场上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在决定性地域使所有可得到的部队结为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指挥艺术”。②

在当时德国本土连一辆坦克也没有的情况下,德军的装甲战理论却已经基本成型,它所提出的坦克团的编制概念,超前于英法两国10年之久。该理论强调的速度、纵深突破、扩张战果、诸兵种联合作战和前线指挥等观念,正是闪击战理论的核心。它不仅为德军一旦拥有坦克即可用于实战提供了理论框架,而且也为了解潜在对手运用装甲部队对付德国的可能方式提供了依据。

第三,组织落实。组织工作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层领导机构的整体协调指导职能;二是基层指挥机构的具体组织实施以及监督管理职能;三是喀山坦克训练中心的成立。这一方面保证了坦克部队的组建及其训练的监督管理与实施,另一方面也在全军上下掀起了研究坦克战的热潮。

在20年代,德军有关装甲兵建设和装甲战理论研究的事宜由部队局负责。其中,摩托化部队总监部是负责装甲兵军官训练等具体事务的中心,军械处负责坦克装备。此外,部队局的4个核心部门———作战计划处、组织编制处、情报处和训练处,均投身于装甲兵建设和装甲战理论研究。部队局———这部高效运转的机器,担负起德军装甲兵建设的协调工作,其下属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在装甲兵的组建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27年1月,作战计划处提交报告声称,将防护性能好、速度快的坦克集中起来作为一支独立的突击力量使用,将会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这就比487陆军条令将坦克部队作为步兵支援力量的理论前进了一步。6月,组织编制处将装甲部队划归摩托化部队,未来装甲师编成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甲部队由此脱离了军队中保守的骑兵体系,其指挥管理与训练归属陆军中最先进的摩托化部队负责。10月,训练处完成了坦克团的训练大纲。情报处则负责全面收集和传播有关国外装甲兵战术和坦克技术的最新信息,汇集成册供德军演习和训练使用。从1925年起,部队局出版了半月刊杂志《军事周刊》,专门登载美英法苏等国家关于装甲战的译文,以及德国军官就英法两国军队的演习和条令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例如,该杂志1927年分4期连载了英军试验型装甲部队参加军事演习的详细情况。对于法国于1922~1923年举行的机械化作战演习,德国军官欣赏法军的新式坦克装备,但对其战术运用则不屑一顾,断言法军“根本就不明白他们自己的坦克战术和诸兵种联合战术”。德军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马匹和机械化部队无法共同作战,坦克将作为战略性力量取代骑兵。③相比之下,德军更钦佩英军在20年代中期举行的一系列装甲战演习,情报处也将收集英军演习情报列为首位。情报处所做的信息保障和理论宣传工作,为德军的装甲战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装甲兵建设及其理论的发展。

到1924年,随着德国陆军的改制逐渐稳定下来,泽克特开始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坦克训练演习及其战术创新。8月,陆军总司令部秘密下达命令,要求各军区确保在每支部队和驻军中都指派一人作为坦克军官,同来自摩托化营的师部军官一道负责部队装甲战的训练工作。坦克军官的职责是,尽量多地为军官和军士上课;为部队分发训练材料;在所有与坦克有关的事务中充当指挥官的顾问,并在演习中担任模拟坦克部队指挥官。陆军总司令部规定,不得随意调离坦克军官,其任命和调动均需直接向摩托化部队总监部报告。该总监部负责跟踪所有坦克部队的发展动向,并收集和发布有关信息和训练材料。10月6日,陆军总司令部再次给各军区下达秘密指令,要求参加秋季演习的各师向部队局训练处报告部队在同坦克模型(用木料和帆布制成坦克外壳,然后装配在汽车上)的联合作战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1925年,德军举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诸兵种联合作战演习。由于人员短缺,演习不得不动用一次只服役数周的短期志愿兵。演习中的坦克、重炮和作战飞机等重武器都是仿真模型。1927年,德军第一次举行大规模使用坦克的军事演习,不过,演习中装甲兵并没有与其他兵种相互配合。尽管如此,在这两次演习中,坦克的作用仍给泽克特和时任陆军运输部坦克战术教官的古德里安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邀观摩演习的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武官康格,被演习所展现的不同于以往的全新

[美]威廉森?莫里和艾伦?米利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军事创新》,41页,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

[美]埃姆斯?科勒姆:《闪击战根源———汉斯?冯?泽克特与德国军事改革》,125页。

[美]埃姆斯?科勒姆:《闪击战根源———汉斯?冯?泽克特与德国军事改革》,131~132页。

战术惊呆了。他在报告中写道,各营、连部队不是在宽大正面进攻,而是不断地前进,不顾其左右翼是否得到有效掩护,直到被敌军阻止。此后,德军继续进行军事演习。1928年,第9步兵团第3营以坦克模型进行演习。在1929年夏季的演习中,德军使用了1个模拟坦克师。1930年秋季的演习已经体现出较完美的机动作战形式,进攻方的部队编成也预示着德军30年代中期建成的装甲部队的编制。早在1926~1927年的冬季演习中,德军摩托化师的编制中,除了师司令部直辖的观察航空兵中队和摩托车排各1个外,还辖有3个步兵团、1个侦察营、1个轻型坦克营、1个工兵营、1个炮兵旅、1个高炮营和若干支援部队。由此可以看出,在20年代中期以后,德军已经抓住陆军机械化的核心,其编制构成中诸兵种均衡配置,协调配合,联合行动,这正是未来装甲部队的构架

1927年春,德国在装甲部队建设上取得重大的外

交突破,与苏联政府就建立喀山坦克训练与试验中心

(简称喀山中心)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军解决了最机密的坦克训练与试验计划的实施场所问题。喀山中心的正式名称为重型车辆试验与测试站,由德军摩托化部队总监部负责领导。它包括许多现代化车间和设施,有舒适的公寓和漂亮的军官食堂,还有广阔的旷野,是一个理想的坦克训练与试验场地。喀山中心设有训练、试验、技术测试、补给和管理5个系,主要职能有3项:培训军官驾驶坦克和指挥坦克部队,试验德国装甲坦克车原型,对国外装甲坦克车进行比较试验。其目标是为德军培养合格的坦克教官。每期培训时间大约1年,每年培训10~11人,重点讲授营、连坦克战术,同时还有坦克炮射击、坦克维修保养和无线电作业等内容。1929年春,德军在此开设了第一期培训班。战术演习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到1930年,德国在喀山中心已有10辆坦

克和若干装甲车原型。同年,苏联也为该中心提供了30辆苏制坦克用于训练。这样,德军就有足够的装甲坦克车进行营、连级演习。更重要的是,德国军官在这里观摩并数次参加苏联红军举行的大规模装甲战演习,从而有机会了解到苏联装甲兵训练的宝贵经验和英国的最新式坦克装备。

从1929年到1932年,计有30名德国军官在喀山中心完成学业,有20多名军官教授课程,或是参加坦克原型车试验计划。到1933年夏喀山中心关闭时,德军已经培养出一支拥有50多名训练有素的坦克专家队伍。此外,所有参与装甲坦克车生产的德国公司在喀山中心都有自己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工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装甲坦克技术和装甲战补给方面的经验。虽然德国在喀山的坦克训练只持续了4年,但如果没有这一段经历,德军就没有实实在在的装甲兵训练与演习经验,也

不会有进一步发展坦克战的思想。在喀山中心的经历,使德国军官对于坦克战信心十足。到30年代初期,德国骑兵军官已经在按照大型摩托化装甲编队的思路考虑未来战争了。其中最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将骑兵改制为轻型师,即拥有强大装甲力量的联合骑兵与摩托化师。

德国的经验表明,具体实施改革的组织实体十分重要。这些组织机构在指导落实、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研究探讨、研发采购等方面均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20世纪30年代德国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发展进入20世纪30年代,随着希特勒上台后推行扩军备战政策,德国加快了装甲部队建设的步伐。1933年1月,希特勒在出任总理后的第二天,就表示要撕毁《凡尔赛和约》,取消限制德国军备的一切条款。10月,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开始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为其推行扩军备战政策扫清道路。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在1年内把德国陆军从和约规定的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1935年3月,德国不顾各国的反对,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打算建立拥有36个师约50万人的正规军。在实施这一系列步骤的同时,希特勒格外青睐装甲坦克作战形式。由此,德国装甲部队的创建进入实质性阶段。

鉴于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1933年,德国陆军颁发了一部以《部队领导术》为题的新的陆军战术条令———300陆军条令,并一直沿用到1945年。德军总参谋

长路德维希?冯?贝克将军是这部条令的编写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主要作者。该条令的基本框架、有关战术原则和指挥原则的论述等大部分内容,甚至引言部分都同487陆军条令基本一致。唯一的重大区别是,300条令更加强调机动作战,而且其含义也更加宽泛。条令没有提到装甲师的概念,但提出组建大型“装甲兵司令部”,它包括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和其他兵种。条令还略述了大型“轻型部队”,即搭乘越野车的摩托化步兵、摩托化炮兵及其支援部队。可以说,装甲部队的建立已经呼之欲出了。

1934年10月,德国陆军开始扩军。其中,建立大规模装甲部队的第一步,是在1933年11月1日成立了装备55辆“PzK wⅠ”型坦克的第1装甲旅。1934年7月,德军成立了装甲兵司令部,由摩托化部队总监卢茨将军兼任司令,古德里安任参谋长。1935年5月,德军总参谋部举行的军事演习演练了使用1个装甲军作战的问题。7月,陆军军械处在库默斯多夫训练基地为希特勒组织了一场有摩托车、坦克、反坦克炮和装甲车等排级部队参加的现代兵器示范性演习,博得希特勒的赞赏。1个月之后,卢茨将军又在曼斯特拉格训练场举行了为期4周的演习,这是德军第一次举行整装装甲师演习,旨在展示对快速机动的大型装甲部队的指挥与控制,以及装甲兵、步兵和炮兵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在这次演习中,古德里安借鉴了英军第1坦克旅1934~1935年大纵深战略突破的演习经验,大获成功。一批德国高级军官深信,装甲兵这支新型兵种的诞生时机已经成熟。

1935年10月15日,德国成立了第一批装甲部队———3个装甲师,分驻魏玛、维尔茨堡和柏林,魏赫斯、古德里安和菲斯曼分别担任师长。这批装甲部队按照担负战略突破而非支援任务的原则组建,每师编有1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另有1个摩托化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1个侦察营、1个工兵连(不久扩充为营)和通信及勤务部队。由于德国军工生产的限制,各装甲师中只有1个摩步团、一些高炮和野战炮兵部队、部分通信兵和工兵支援部队实现了半履带化,能够跟随坦克实施越野行动。最初,每个坦克旅装备561辆“PanzerⅠ”型气冷式发动机小坦克,后来才陆续装备了水冷式“PanzerⅡ”型大坦克。虽然这一时期装甲师的编制装备还存在不足,但毕竟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装甲突击力量。

然而,装甲师的建立也使部分高级步兵军官认为,步兵被剥夺了必要的支援武器,德军遂于1936~1937年建立了另外三种类型的装甲部队:即支援步兵部队的独立装甲旅,遂行诸如侦察和屏蔽等传统骑兵任务的轻型师,装备坦克和摩托化运输车的摩托化步兵师。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军已拥有4个轻型师和5个摩托化步兵师。

通过建立健全指挥机制和后来的军事演习,德军继续对装甲战理论和部队编制装备进行改进。1937年4月,德军成立了第4集群司令部,负责指挥控制包括装甲师、装甲旅、轻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在内的所有机械化部队。1937年秋季演习是一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的演习,9个师的部队(30万人)分为两军对阵,其中包括第3装甲师和第1装甲师第1装甲旅。虽然拥有第3装甲师的蓝军对红军的宏大攻势和胜利结果给在场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留下深刻印象,但演习也暴露了装甲部队的步坦比例失调(坦克连和步兵连的比例为16∶9)、补给和维修系统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德军在1938~1939年建立的第4、第5装甲师中,将坦克营的4个坦克连减为3个坦克连,撤销了摩托车营,增设了1个摩托化步兵团(4个营),使坦克连与步兵连的比例为12∶12。为了解决坦克补给困难的问题,德军将每个坦克连的坦克数量从32辆减为22辆。

尽管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德军装甲师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坦克旅合成程度低,只有清一色的坦克,独立作战能力十分有限,因为真正的装甲部队概念并非坦克越多越好,而是陆军各兵种均衡配置;二是合成到师,其灵活性较差;三是指挥机构层次多,效率不高;四是自我保障能力差。然而,与英法两国相比,德国对装甲兵的重视程度之高、建设速度之快,的确是独占鳌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军已拥有6个装甲师、10个军属坦克团和4个轻型师属坦克营。德军实施闪击战的物质手段已初步具备,并将在战争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经验与启示

德国创建装甲部队的成功取决于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条件:环境、思想和人才。从历史上看,普鲁士军队就具有锐意进取的特质,尤其是19世纪的两次军事改

革,将其打造成一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军队。长期以来,德军对军官的教育培训也一直强调主动性、敢于冒险和各级指挥官身先士卒。这种领导素质正是实施现代机械化作战的基础。而德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身份,显然与这支军队的光荣传统格格不入。这种强烈的反差,促使德军高层在20世纪20年代,即便在《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下,即便没有任何明确目的,仍然组织专门的班子认真分析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鼓励军官们就军事问题进行争论,为他们提供争论的平台,允许他们发表各种激进的见解,甚至是与官方截然相反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军上下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军事改革创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法国人在历史研究中则是典型的自圆其说,想方设法通过历史来证实当前的理论和行动是正确的。他们学会如何让将军们高兴,就连军事演习也是预有“答案”的,因为演习的目的就是向部队灌输已经成形的理论,而不是修改或纠正这些理论的不合理之处。英国官方更是对研究成果层层把关,压制对英国持批评态度的研究报告。这种保守僵化、压制不同意见的军事文化氛围,显然不利于改革创新的实现。

在德国,良好的环境产生了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创新型军事思想,造就了一大批上至陆军总司令泽克特、装甲师师长古德里安,下至具有坦克实战经验的恩斯特?福尔克海姆中尉等军事人才。在泽克特的指导下,德军在1923年的487陆军条令中就已经强调诸兵种联合作战、突破和扩大战果的作战理念,正式确定了坦克的进攻原则。福尔克海姆中尉在1924年出版的《现代战争中的坦克》一书中,就已经提出现代坦克编队的概念了。这些现代装甲战思想的提出均早于英法两国。直至20世纪30年代,这些思想融入了装甲师这个新型陆军编制之中。可见,德军首先有了适合装甲部队生存的理论构架,装甲部队的建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理论是军事创新的先导,这一观点在德国装甲部队创建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

德国军事理论中的纵深突击、分散指挥和迅速扩大战果,20世纪20年代德军摩托化师编成内的坦克兵、摩托化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以及补给梯队等诸兵种,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速度、决定性和持续进攻等闪击战所必需的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看,德国的装甲部队建设与其说是一场核心能力的根本性变革,不如说是一次渐进式的改进。它不涉及所谓改革中的阵痛,没有触及其传统性的东西,或者说这种改革本身就与德国军队一贯强调的进攻、速度、持久力等传统因素相吻合,因而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同。虽然中间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而英法两国建设装甲部队的失败,恰恰在于全坦克理论意味着取代现存的军队体制,对其军事传统造成了巨大冲击,这是英法两国军界领导人所不能容忍的

应该说,德军并没有刻意创造一个新的作战样式,只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术教训,建立起一个连贯而有效的作战方式,在广泛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作战理念。而且,这种创新型作战思想(即闪击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部队编制,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逐步得到完善的。在德军193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中尚未出现装甲军的编制形式;在入侵波兰的战役中虽然有了装甲军,但只是隶属于步兵集团军;在法国战役中,德国装甲部队仍然只是作为军级单位行动,其上级单位(集团军和集团军群)时常阻碍装甲军的行动。直到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德军才编组了装甲集群,但直到1941年底,才出现了装甲集团军的编制。一直到1940年的法国战役,即便是参与了战前装甲部队建设的德国军官,也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将改变陆战模式。当德军的3个装甲军在西线攻势发起前,提前八九天就已经通过默兹河的时候,德国的将军们竟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并对闪击战的价值表示怀疑。可见,军事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认识并需要得到战争检验的过程。

英法德三国装甲部队的创建历程表明,军事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个人可以对此施加较大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比如泽克特、米尔恩、蒙哥马利?马辛伯德、甘末林等人,但诸多因素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到军事改革的进行,尤其是人文精神、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等无形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认识到改革与创新中的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更困难的是建立一个适合于改革与创新的组织环境与军事文化氛围。这正是德国人改革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作者:于江欣,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责任编辑:李 华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 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龙腾虎跃的时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维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功不可没。《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并通过对人才的使用,即“取才”与“用才”两方面,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赢得了优势,从而为霸业奠定基础。 一、取才之道 人才的选取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人才选取的方式和途径;二是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对于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着相似的地方,与此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至于对人才的定义,对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君主在吸取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开拓和创新。 (一)人才的获得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对于人才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招揽人才,因此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就显得极为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公开招募 公开的人才招募,是获得人才最为快捷的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到:“操大喜。于是先发矫文,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1]通过此次招募,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纷纷来投,通过此举,曹操获得了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写到:“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绒延接四方宾客。”[][2]通过开设“招贤馆”,孙权以这种公开招募的方式,数年的时间,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凌统等人皆至江东,又得良将数人,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人。文臣武将,纷纷来投,江东可谓人才鼎盛。这就是公开招募带来的效果。 2.相互举荐 人才间的相互举荐,是人才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碧眼儿坐领江东”,孙权在询问周瑜以何策守江东之时,周瑜回答道:“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3]遂向其举荐鲁肃,而在鲁肃与孙权同榻而卧之后,鲁肃又向孙权举荐了诸葛瑾。除此之外,张纮举荐顾雍,吕蒙举荐陆逊等等,东吴形成了良好的举荐之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回马荐诸葛”[][4],徐庶因其母为曹操所囚,曹操假借徐母之名,驰书来招,因而徐庶只好前往许都救其母,而为了报答刘备,回马举荐了“得之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 3.前往聘请 采取这种方式来获取人才,最成功的非刘备莫属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讲到刘玄德三顾草庐,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孔明,得到了拥有“经纶济世之才”。“三顾茅庐”这一故事也为后人所传诵。《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周瑜将张昭、张纮举荐给孙策之后这样写到:“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5]孙策亲自前往聘请,得以获得二人的许诺,答应出山辅佐。亲自前往聘请,使得人才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君主通过此法往往比较容易获得人才,并使之竭力为自身霸业服务。 4.招降纳叛 战争双方在进行军事斗争的时候,总是会存在俘获对方将领的情况,到最后为自己所用。两军对战,双方将士必将竭尽所能,展现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曹操就善于抓住这种机会来寻觅人才。每次敌将被俘,曹操总是亲释其缚,待之甚厚。曹操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像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三国演义》是人们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不单是中国人,连我们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好多人都能够说出里面的一些精彩章节,特别是里面各种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描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要问大家《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今天,我斗胆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聪明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的智呈妖邪。诸葛亮可以说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宣扬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的智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到了今天,在华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他所干的事却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能干成的,说大点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干成的,他的智慧中总透着那么一丝邪性,像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哪一样不是在提着脑袋干的,我们一般的人不用说干成一两件了,甚至连敢想一两件都不敢想。因此,鲁迅先生说他的智已经近妖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他的智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聪明得有些邪性的人大有人在,平时做事还是收敛一些好,那些聪明人只能作为大都数人奋斗的目标而已,没事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的上进心也就罢了,千万不要照着去学,如果按照他们的风格去行事,总想着自己的奇才可以舌战群儒,到头来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终成了众人的笑料。 曹操的智呈豺狼;在三国的名人中,曹操的奸诈狠毒那可是出了名的,狼性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因泄愤屠城、因疑心杀朋友一家、因一句话杀谋士杨修等等一系列的做法想想都让人后怕,然而他却从一个太监的养孙——一个小混混起家建立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如果细想一下曹操所杀的人,他们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他潜在的敌人,对付这两类人曹操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他那样做无非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像他梦中杀人不就是为了获得睡觉的安全嘛!但是对于为自己打天下或投奔自己的人,他的做法绝对不会是这样,例如对关羽的容忍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应该学习的就是对待敌人和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毫不留情。把对自己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要尽可能地予以清除,从而使自己前进的道路尽量畅通。这也是东郭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教训,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司马懿的智呈田鼠;司马懿的胆怯在三国名人中可以称得上一个之最了,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司马懿窝窝囊囊一辈子,他对曹家示弱,对满朝文武示弱,特别是对诸葛亮示弱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家送来的女人衣服都穿!但是谁能想到三国最终会统一在司马家的门下。到头来才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中最高明的人。他像一只田鼠一样当别人耀武扬威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积蓄着力量。到了适当的时候再一举发威,置对手于死地······司马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对付强大的敌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对手众多的纷乱环境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先让众多的对手去争,去消耗各自的实力。等到最后,当他们弄得几派俱伤时自己好轻装上阵,毫不费力地一起收拾。这一点可是连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没有弄明白呀。他一生和周瑜斗,和曹操斗,和孟获斗,和司马懿斗······到头来落得个心力憔悴,死不瞑目,其实想想都是自找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嘛! 刘备的智呈傻子。表面上看起来,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名人中最傻的一位了,他降低自己皇叔的身份三番五次去拜见还是村夫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大将赵云想摔死自己的儿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真让人瞧不起他,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竟然告诉诸葛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当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傻到家了吗?然而正是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最傻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那么多各阶层精英的拥护,从社会最底层一个贩席的小商贩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分析他的做法会发现内藏玄机,因为

三国用人之道

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历程 三国用人之道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在知人善任、尊重人才方面则远超曹孙。因其精通用人之道,终成一方霸业。 选人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 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孔明出山,已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用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刘备用人的策略。他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虽得了关张俩虎将,但个人势力仍是非常弱小,在相继被出卖追杀和如丧家之犬东奔西走中,意识到如没有一位能谋略善统筹之高人,是不能取得长足持续发展,所以就设丞相之岗,并四处揽才,最终锁定诸葛亮。这是他在用人方面因事设岗,适才所用的体现。充分授权也是刘备用人的一个成功之处。请得孔明出山后,刘备就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孔明有机会把才能挥洒的淋漓尽致。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亮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曹操也爱才,但同时也忌才,杨修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才气未能内敛,也是未能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 刘备忠厚侠义,能善始善终。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或“兔死狗烹”的结局。刘备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 留人 感情留人:刘备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 “桃园三结义”,使关张二人死心塌地。建安五年,曹操攻打袁绍,擒获了关羽,曹操对关羽渴募已久,便以礼相待,关怀备至,封为偏将军,赏赤免宝马,而关羽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还是弃曹奔刘;“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又使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阳长阪坡,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弃妻丢子仓皇逃命,赵云杀入曹军多个来回,最后救出刘阿斗,刘备却顺手将阿斗摔于地,说“为汝孺子惜失吾一员大将”,此情此景,谁不为之感动?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安丽晓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之一,其中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不仅深入人心,还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与智慧,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进行分析,发散性思考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与艺术性,深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力资源管理当代社会启示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历史故事,其中包含了200多个历史人物形象,以丰富的社会形态为读者展现了忠于历史的艺术作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道,通过对人才管理的智慧,以充分发挥人才在“争霸”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取得竞争中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确如小说中所揭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完胜成就了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曹操,生于公元115年,卒于公元220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才能奠定了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并与蜀、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在曹操的统治之下,黄河流域一度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社会风气好转的局面,由此可见,曹操对人力资源管理深谙人性。 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属于冷情、胆大和狡诈的综合型,曹操之所以被称为枭雄,就是因为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参半,他对求贤的强度,与残害贤士相等同,他曾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书中写到他知道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也将错就错地将吕伯奢也杀掉了;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荀彧,在反对曹操进爵后被逼自杀。曹操的残忍、狂暴的性格在这些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为后来他的失利埋下了导火线。尽管在“争霸”的征途中充满了血腥和危机,但曹操的人力资源思想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总结,就是“唯才是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背景与大环境的因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进行了打击,并削弱了当时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自由竞争”局面的出现。“争霸”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领导人成为一名伯乐唯才是举,还需要有真正能力的千里马。曹操为了得到贤才,组建了青州军,先后进行招贤纳士,在赤壁之战后,总结战败经验,求贤若渴的认识越加深沉,甚至先后定下《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面对贤才,曹操竟然能不顾自身形象,未着鞋袜就起身相迎。求

浅析 《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关键词】浅析《三国演义》思想 一分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须注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

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联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布局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定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对比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群众憎恶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曹操与刘备当中,刘备是汉室嫡系,要继承大统就非刘备莫属,其他任何人一统天下,都被视为篡权夺位。曹操他抚各汉相,实则是汉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刻画,更作为一个“乱臣贼子”来训话。

浅析《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浅析《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兼论三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的古典名著。它是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它以强烈的思想感情,鲜明的政治倾向,精湛的艺术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居于中国古典文学文坛上,其中的人物刻画、战事描写、心理分析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不仅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精华。它是一部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战争史诗,是一幅充满着智慧和經验的历史画卷,給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以美的享受,作品中透视出来的儒道两家思想给人以精神上的洗礼,其中蕴含着的英雄谋略、经济观念、组织意识,培养了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关键词]: 三国文化精神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 《三国演义》是一部有着宏大叙事结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学名著。其中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在后人的心目中有的可以说成了“偶像”“神灵”;有的则成了“汉奸”“卖国贼”,甚至好多人的为人处世观念,经营理念都蒙上了一层“三国色彩”。《三国演义》为什么具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呢?我想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精神吸引了人们。 首先,我觉得一部作品总是要表现出一种思想意识,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人的需求和愿望。在当日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人们所需求的是要尽快和平、稳定,因此,文章开头就体现出了儒家那种“济世图强”的思想,并且始终贯穿整部作品。范仲俺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来形容和概括《三国演义》中某些人物的思想境界再恰当不过了。有句话是“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是一个连年战乱,长期纷争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那些有识之士,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就开始在平息战乱,统一祖国,安定人民这些方面动脑筋,且付诸实际行动,如“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许下的盟誓,就决定了他们毕生共同奋斗的道路和目的,他们“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品一开头就把刘、关、张三人的伟大抱负和鸿鹄之志展现得有士气和激励之情,因此他们后来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就受到了人民百姓的关注,饱受战乱之苦的劳苦大众们把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几人的身上了。在人民心目中,他们三人就是百姓的“救世主”,是人间的“神”。后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经这样说过“深巷中小儿`````````````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希望和平统一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他们三人能否建功立业也是一个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问题。 为后世所尊崇的“神灵的化身”诸葛亮也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有勇有谋、神机妙算的他是战争胜负的主宰者。在人民脑海中,只要有他参加的战争,就会稳操胜劵。这位盖世英杰,年轻时则隐居隆中,没有过多的去辅

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斗争,每一次都写的十分精彩,绝不雷同,即使是同一战术的运用,也力求犯中见避,同中见异。从谋篇布局、选兵择将、攻防退守、权术机变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都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战术全面而又深刻的总结。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战役为窗口、典型的大事件为对象,以期窥探《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三国演义》描述下的三国纷争,带上了作者强烈的道德情感取向,将实质是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表现为“拥刘反曹”的正邪之战。从《孙子兵法》来看,罗贯中的贬曹扬刘正符合《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五事七计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刘备曾说“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我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以此观之,刘备理应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最终代表正义的蜀国灭亡了,作者也只能无奈地归于“天数”——“苍天助曹不助刘”了。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彊,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合: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蔼拔矢啖睛)郭嘉为曹操分析袁曹短长的十胜十败之说,是《三国演义》中对“五事七计”加以活用的又一典型范例。郭嘉从道(体制)、义(道义)、治(管理方式)、度(用人尺度)、谋(决策能力)、德(性格个性)、仁(上下级关系)、明(判断力)、文(军纪)、武(军略)十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曹胜袁败的必然性。我们可以看出,郭嘉认为曹操集团的主要优势在于道(道义)、将(决策能力、性格个性、上下级关系、判断力、军略)、法(体制、管理方式、用人尺度、军纪)三个方面。袁绍“以逆动”、不思匡扶汉室而拥兵自重,曹操

诸葛亮用人之道利弊谈

诸葛亮用人之道利弊谈 内容摘要: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和强盛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用人之道,也深受后人推崇。大胆启用降将姜维,委以重任便可见一斑。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我们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事,但如何用人?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是大有学问。 关键词:诸葛亮用人之道利与弊 我们的管理,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人才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对管理者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因“将不智则三军大惑”。即俗话所说,“大将无能,累死三军”。所以,管理人才优秀与否?是事关企业的兴衰和存亡的头等大事。 脍炙人口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更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一些失误之处,则警钟长鸣,让人引以为戒。所以,这决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而是寓教于乐,古为今用.真正做到了这些,这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和极大的帮助。 1 诸葛亮引进人才的成功典范 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引进人才的大胆之举,真是超乎常人,让人匪夷所思。收降姜维不仅化敌为友,而且还将敌方营垒的人培养为接班人,真正是引进人才的成功典范诸葛亮出兵伐魏攻打天水关

时,看到姜维的临阵指挥,也夸姜维“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顿生爱慕之心,遂产惜才之意。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用计,在天水关使姜维投降到自己帐下时说:“吾自出茅庐以来,欲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姜维),吾愿足矣。”后来诸葛亮将自己的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余万字。包括“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毫无保留地全部传给了姜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壮心不已,曾六出祁山。而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则九伐中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可见姜维没有辜负诸葛亮的苦心栽培,诸葛亮也设有培养错姜维这人。 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之中,引进人才不仅在国内异常激烈,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你争我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先后引进米卢、杜伊,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引进尤纳斯、邓华德等都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米卢带领国足闯进世界杯,让球迷、国人大为振奋。今年才执教中国男篮几个月的邓华德,就率领中国男篮入围世锦赛十六强,让球迷和国人眼前一亮,惊喜万分。特别是在姚明缺阵的情况下,中国男篮在与希腊、俄罗斯、土耳其等欧洲篮坛劲旅的对抗中表现不俗,打出了气势,虽败犹荣。得到了对手的尊敬,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又如郎平执教美国女排、李矛执掌韩国羽坛教鞭等都大有建树。这些都是外国引进中国人才带来的显著变化,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某位领导到一家餐厅吃饭, 桌上的菜色鲜味美,觉得这位大厨师手艺高超,就想方设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 三国演义 中的领导智慧 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宽大为怀才配得起上级, 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就不是领导的风度,就是缺少领导者 的胸怀。一个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 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搞“五湖四海”。b5E2RGbCAP 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定是一位成功的用人者。一位领导可以在所有的地方 都不如其部下,除了一种本领:用人。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惟有善于用人,才能服人之 心,得人之力,尽人之才。作为领导者,你要经常思考,他们为什么愿意跟随你?这 也是史玉柱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成功的原因。p1EanqFDPw 笔者认为:领导者要加强个人的修炼,学会宽容,学会超脱。宽容是一种仁爱的 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但似乎只有卓 越领导者才具备这样的智慧。DXDiTa9E3d 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学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人在 实验室里同仪器打交道,那么,不宽容无伤大雅。一个车间里的员工,只是同机器打 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来,也不妨碍他施展技艺制造出精美的产品。
RTCrpUDGiT
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 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
1/6

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 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5PCzVD7HxA 《三国演义》 中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 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展现的豁达与胸襟。曹操是一代奸 雄,他很清楚的指导,如果要清算和袁绍有来往的人,恐怕自己的手下有一半都保不 住。何况当时敌强我弱,有些人不一定是勾结袁绍,可能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jLBHrnAILg
相反的例子,周瑜虽然很能干,但心胸狭窄,诸葛亮三次用计,便把他气死了。 当然周瑜可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是也从反面说明了胸襟的重要性。企业领导人也 必须具备豁达的胸襟,宽容的心态,一定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具 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国际意识和为大局服务的全局意识。xHAQX74J0X 从 《三国演义》 故事中一些领导者的言谈行为中,我们感知领导的精髓,体悟领导 的灵魂,结合现代管理,领导提出愿景,坦诚沟通,承担责任,寻找共识,相互信 任,怀抱核心价值观解决纷争与问题,展现人文关怀,创造故事,提出理念,传递信 息,鼓舞士气和信心,迈向未来与希望。不断突破,推动革新,培养决策力与执行 力,追求领导品质,建立领导人格典范。LDAYtRyKfE 领导就是希望的化身,领导是一种英雄之旅,领导者就是攀上阳台,极目四眺, 看到远方的愿景,鼓舞追随者落实愿景。学习《三国演义》故事中历史人物的领导管 理、处世之道,从中寻找与总结领导与管理的规律和教训,体悟进退应对之道,在困 境中运用智慧、勇气、决心找出生存之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做到领导力与历史观的完美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容 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之前的讲座中,我谈到过大局意识的问题,一
2/6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关键词】浅析《三国演义》思想 一分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须注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

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联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布局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定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对比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群众憎恶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曹操与刘备当中,刘备是汉室嫡系,要继承大统就非刘备莫属,其他任何人一统天下,都被视为篡权夺位。曹操他抚各汉相,实则是汉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刻画,更作为一个“乱臣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郭济兴安李世俊著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专门是逐步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许多、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缺失。能够讲,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专门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摸索咨询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进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第一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讲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

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引言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动乱的时代,也是个实事造英雄的时代,也在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描写了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军事、外交,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等,对现在的企业管理一定价值。 从中可以看到如何管国家,管企业,管人。人才济济是三国时代最璀璨的一面,但如果没有一个可供发展的环境,适当的时势,良好的管理组织及用才渠道就无法造就袅雄如曹操、刘备、孙权,智勇如诸葛亮、郭嘉、司马懿,文武双全的周瑜、姜维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三国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胜利者胜在用人的胜利。此次我们就为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偏重人才管理)为切入点,举例研究分析,引发一些思考,总结出一些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意见。 二、人才资源境况 三国局面,也是群雄逐鹿局面的出现,标志着东汉中央政府对政局完全失去控制,出现自由竞争的局面。群雄为了生存和争取敌对派别,就不能不争取和笼络人才,出现了“汉末争以下士为贤”的局面。 人才兴盛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东汉中后期士人互相品评之风的盛行。被品评人物的行为有多种多样,什孝顺父母、让才好施、救人急难以及博学多才、文武兼修等等。总的标准不外德和才,当时公认为有德有才的人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连黄巾军对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也相当宽容。 同时在东汉末年的人才市场上表现以“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流动特征,如许攸、张郃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背公孙瓒而事刘备,其他如甘宁归吴,贾诩三易其主,不论是主动投桃报李还是被迫“跳槽”,三国时期的人才享有很大程度的流动自由。 三、模块分析 (一)、人才资源规划 以蜀汉为例,前期成就有目共睹,人才也是不胜枚举,开拓市场的有“五虎上将”,后方有管财务、做行政的、搞战略规划如法正、费祎、马良、马谡这些人,可到蜀汉后期就变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了,魏延反了,

三国演义中的“仁政”

《三国演义》的“仁政” 仁政、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所有的思想要素中,是主流话语,处于“体”的地位。“仁”是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也是儒学的原始精神。仁政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际是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一种规范,而这种规范则是由个人—社会—政治进行衍生的,即由“仁”入“政”。而民本思想,则是仁政思想人文化的表现特征之一。也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在封建专制君主集权制确立以前,民本思想实则是由重神事到重人事的转换,而封建专制君主集权制确立之后,民本思想就成为“君权神授”的对立面或补充物而产生积极的历史意义。 民本思想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割据混战,是否能争霸天下,“民”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各国统治者争夺与争取的对象。仁政、民本思想在孔孟这里走向完善,孔子认为统治者最重要的准则,就是要有仁心、有爱护百姓之心,同时勤勤恳恳,守信用。之后孟子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把“民本”思想系统化并发展到高峰,他正式提出了实行王道、仁政的口号,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原则和设想:经济上,统治者最好能够主动对百姓施恩,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保障小民能有“恒产”;政治上要任贤使能、仁民和反对兼并战争;文化上要大力发展封建文化,加强封建道德教育。孟子阐发仁政、民本思想的言论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思想历代沿传,深入人心,激荡着中国文人忧国忧民思想,强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忧患主题。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王霸之争”,即统治阶级是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所谓霸道就是尚权术,实行暴政。霸道是统治阶级本质的体现,但是只行霸道,人心不服,必会奋起反抗,对长久统治是不利的。春秋战国是霸道的时代,秦朝也是霸道的时代,然而这两个时代实行暴政的结果就是招致迅速的灭亡,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见此便提出了“王道”,即“仁政”,主要指统治阶级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以维持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实行王道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在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就通过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历史事件的阐述了仁政、“民本思想”,表现了人民对仁政、贤君的渴望。 《三国演义》产生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动荡混战的局面,严峻的现实,又一次唤起作家的忧患意识,因此在书中谴责暴政、渴望仁政是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对暴政残民政治的批判是作为致乱根源进行探索反思的,这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痛恨奸佞,尤其是宦官为乱朝纲;作者写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张让、赵忠……十人朋比为奸……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宦官已不是内廷侍从,而是执掌权柄、干预朝政、为所欲为的政治集团,甚至是皇权变更的导演或幕后主使者;佞臣当道,宦官弄权不仅使朝政非日,而且使英雄失略,诸葛亮、姜维等深受其害。但是宦官得势,把持朝政,又与君主无能有着极大关系,《三国演义》在其反暴政思想中,也谴责了君昏与君无能。而宦官专权的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一个尾大不掉的政治问题,并在历史进程中愈演愈烈,正所谓“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 二、痛惜军阀混战之中民不堪命的社会现状;三国时期,四方百姓裹着黄巾起义,朝廷“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由此处产生了一大批军阀武装,当农民

用人之“短”的用人之道

曾经有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以此看来,某些“庸才”或许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或许是被传统心理定势看偏了的“短才”。的确在一个单位中,各方面的人才都会有,甚至可以说,人人有优长,人人是人才,就看你能否满腔热情地去发现。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在讲用人时说:用人不在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作为领导者不但要善于用人之长,而且还应善于发现和挖掘潜藏于短处的优势,大胆取他人之“短”,用他人之“短”,正确使用人才,充分发挥本单位每个人的优势,这样人才才会层出不穷,这个单位的工作才会出色。 一位专门从事人力资本研究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60分;如果你想得80分的话,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这话既有新意,又富哲理。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样使自己的每个下属都能得到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因此,一个开明的管理者应学会容忍下属的缺点,同时积极发掘他们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有人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同时必然颇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轻易附合别人意见;有人办事缓慢,手里不出活,但他同时往往办事有条有理,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合群,经常我行我素,但他同时可能有诸多发明创造,甚至硕果累累。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 现实生活中,善用人短的大有人在。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柯达公司管理层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结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还给公司增加了可观的利润。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用人短,化短为长。 深圳有一家公司,在对全部员工进行综合测评时,除了根据各人的专长与优点分工外,还采用了按照每个人的缺点来编排岗位的办法,千方百计地用人之“短”,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他们让爱吹毛求疵的人去当产品质量管理员;让谨小慎微的人去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一些斤斤计较的人去参加财务管理;让爱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去当信息员;让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的人去当青年突击队长……结果,这家企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公司效益成倍增长。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副总中尾哲二郎就是松下先生善用人短的例证:中尾原来是由松下公司下属的一个承包厂雇用来的。一次,承包厂的老板对前去视察的松下幸之助说:“这个家伙没用,尽发牢骚,我们这儿的工作,他一样也看不上眼,而且尽讲些怪话。”松下觉得像中尾这样的人,只要给他换个合适的环境,采取适当的使用方式,爱发牢骚爱挑剔的毛病有可能变成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创新的优点,于是他当场就向这位老板表示,愿让中尾进松下公司。中尾进入松下公司后,在松下幸之助的任用下,果然弱点变成了优点,短处转化为长处,表现出旺盛的创造力,成为松下公司中出类拔萃的人才。 人,有了缺点或“短”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缺点或“短”处的岐视和偏见。人生可供利用的资源不只是人的优点和长处,还有人的缺点和短处,只要缺点和短处被利用得好,用得其所,也能成为人生的一笔难得的财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有其长处,就必有其短处。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发扬,而从人的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长发展到善用人短,这是用人的最高境界。长短互换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僵化地看待,不要静止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要积极地创造使短处变长处的条件,同时也要防止长处变短处的情况发生。 善于使用别人的短处,这首先是一种态度,再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方法,需要积极地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使用别人的短处”,达到人的“短处”得到“长用”的目的。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文科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一) 整理人:吴荣华审核者:甘永 2010-10-20 一、简答题: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刮骨疗毒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②煮酒论英雄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空城计 诸葛亮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④单刀赴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