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_预测及优化方法进展_周国飞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_预测及优化方法进展_周国飞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_预测及优化方法进展_周国飞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_预测及优化方法进展_周国飞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预测及优化方法进展

周国飞1, 赵杰颖2, 李祚泳3

(1、景德镇市气象局,江西 景德镇 333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61920部队,四川 成都 610015;

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

摘 要:随着人类对大气环境的重视,针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预测及优化的方法日益成熟,并且不断有新的发展。本文对现阶段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污染预测;算法优化;进展

1 引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而环境质量仍在不断恶化,尤其是近年以来,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得环境压力明显增大,长期积累的环境风险开始出现。在诸多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尤其巨大。目前被列入大气质量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颗粒污染物和臭氧等。

传统常用的污染物浓度预测方法主要是以污染物排放量为基础进行预测的。典型的有箱式模型、高斯扩散模式、多源扩散模式、线源扩散模式、面源扩散模式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计算方法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新颖的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混沌、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群集智能技术等,其思想和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生物进化、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统计力学等方面,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在优化领域,由于这些算法构造的直观性与自然机理,因而通常被称为智能优化算法。也有人称智能计算为“软计算”。它是人们受自然(生物界)规律的启迪,根据其原理,模仿求解问题的算法。我们这种利用仿生原理进行设计(包括设计算法)作法,就是智能计算的思想。

随着这些新的理论和分析技术的引入,空气环境系统分析中不确定性分析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环境质量评价可信度的大大提高,污染浓度预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

环境质量管理、探索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及预防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发展现状

大气环境系统分析计算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用于大气质量评价与预测的模型、方法以及用于模型、方法中参数估计的优化算法。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一些文献成果,分别对用于大气环境系统分析的模型、方法以及用于模型、方法中参数估计的优化算法作简要的介绍。

2.1 大气质量评价和污染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于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首先应确定各参数在环境中的“相对重要性”—赋权,然后将权值乘各自的分指数,最后叠加的结果才能代表整体环境质量水平。这一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赋权和确定环境质量分级的指数取值范围[1]。大气质量评价和污染预测的目的主要是真实反应空气的客观状态,为污染的综合治理、区域环境的规划管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目前,大气质量评价和污染预测的方法进展迅速,这些方法的研究也有相当的积累。现将主要的大气质量评价和预测的方法作以总结:

2.1.1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是因计算简便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大气质量评价方法。典型的指数评价法[2]将监测点的原始检测数据统计值与评价标准值之比作为分指数,通过分指数数学综合运算来得出一个综合指数,以此来代表大气质量。该法认为多种污染物作用和影响必然大于其中任一种污染物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在我国比较常用的评价大气质量好坏的综合性指标有“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沈阳大气质量指数”及“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等。李祚泳[3]根据大气污染物浓度成等比变化,其危害程度成等差变化,提出用标度指数表示大气质量的新思想,采用对标度分指数的广义对比运算的因子赋权新方法,导出大气质量评价的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计算公式性。朱爱云[4]在原姚志麒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加设反映超标情况和变异程度的系

数,建立了一种新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经实例评价,克服了原有方法的评价失效和误判问题。胡文海,刘毓,史忠科[5]将模糊数学应用于上海指数法,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半梯形隶属函数和倍斜率隶属函数,提出模糊上海指数法。钱莲文,吴承祯,洪伟等[6]在李祚泳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污染危害指数法公式,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新公式。陈琥,林华荣,韩波[1]提出了标准级别指数法来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简捷地解决了参数赋权与质量分级问题。王纪军[7]运用污染物地等标倍数构成地向量到0点的欧几里得距离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

2.1.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8](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研究多个定量 (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共变量结构。

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气污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真实可信的结果。文献[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文献[1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实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适应性强,方法可行,结果合理。

2.1.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于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托马斯·L·萨迪提出,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1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要评价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判断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12]。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复杂问题,并能把人们主观直觉、经验与客观的理性、规律及数学的逻辑推理完美地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评价方法[9]。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已得到广泛地运用[13]。

2.1.4 灰色系统分析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解决灰色系统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理论,是八十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14]。GM建模是灰色系统理论的心脏。GM建模是抽象系统实体化的核心,它直接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微分方程,它建立的是抽象系统发展变化的动态模型。从控制理论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新型的建模思想与方法;从数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新的逼近手法。它通过关联度,通过数据处理来分析和对待随机量,也就是通过数据到数据的映射,因素序列到因素序列的映射来处理随机量和发现规律的[15]。目前灰色理论已广泛的应用于大气质量评价和浓度预测中[16]。

2.1.5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17](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 ANN)是在对人脑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理解基础之上模拟其结构和智能行为的一种工程系统。早在本世纪 40 年代初期,心理学家 McCulloch、数学家 Pitts 就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第一个数学模型,从此开创了神经科学理论的研究时代。其后,F Rosenblatt、Widrow 和 J. J .Hopfield 等学者又先后提出了感知模型,使得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得以蓬勃发展。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速信息处理的能力、网络的知识存储容量很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信息的处理能力、健壮性和鲁棒性。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算法也有许多要迫切研究的问题,如:过拟和问题、层数与各层节点数的确定等。目前,多层感知网络(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 竞争型(KOHONEN)神经网络Hopfield 神经网络是典型的神经网络。

文献[18]基于粗集、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利用粗集对属性的归约功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归约,将归约后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提供给BP神经网络,在用遗传算法和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网络预测模型的结构。

2.1.6 投影寻踪模型

20世纪70年代,Friedman和Turkey [19]提出了多元数据分析的投影寻踪(PP)新算法。投影寻踪技术是用于处理和分析非正态高纬数据的一种新兴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其基本思想[20]是将非线性高纬数据,投影到某些方向,使数据在这些方向上能显露出原数据的结构或特征,并通过不断寻找最优的投影方向,寻找最优解。该方法是对数据结

构或特征不作任何假定,而通过直接审视和分析数据,为时序分析开辟了一条“审视数据-模拟-预报”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新途径(简称EDA)。投影寻踪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水文、气象[21]、生态等多个领域。

由于投影指标函数最优化问题是应用投影寻踪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计算量较大。因此,将各种现代优化算法用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中最优投影方向的寻优。如文献[22]利用免疫进化算法(IEA)优化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投影方向。文献[23]利用禁忌算法优化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投影方向。

2.1.7 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模糊数学[24](Fuzzy Sets)分析方法是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方法。其评判方法是:首先对各单项参数进行评价,然后考虑各项参数在总体中的地位配以适当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概念进行推理,经过运算得出评价结果。其优点为:①用隶属函数描述分界线,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②可对各参数进行评价。③考虑了各项参数在总体污染重的作用差异给以不同权重。缺点为:常规方法进行评价时,方法单一,不尽合理,模糊数学方法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文献[25]对西安市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和降尘等四种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做了初步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文献[26]也使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2.1.8 小波分析方法

小波分析[27]是继Fourier分析之后,在科学分析方法上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它具有丰富的数学理论,给许多相关领域带来了崭新的思想。小报分析是一种时间和频率的局部变换,能有效地从函数或序列中提取信息,并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对其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能充分突出问题某些方面的特征。小波分析可同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给工程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28]。

由于小波分析具有比其他一些分析方法更多的优点[29],许多气象工作者已经把小波

分析引入到气象科学中。文献[27]以西安市PM10日平均浓度时间序列为例,根据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功能,对大气污染物时间序列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清楚地给出了大气污染物的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

文献[30]提出一种“分解 –重构-预测”小波网络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方法。将小波网络和BP神经网络相耦合合成浓度序列的最终预测结果,经对二氧化硫浓度预测证明,该方法预测模型推广能力强,预测精度高。

2.1.9 支持向量机方法

传统统计学研究的是样本数目趋于无穷大时的渐进理论,现有学习方法也多是基于此假设的。但在实际问题中,样本数往往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apnik 提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依据统计学习理论的小样本学习方法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新型学习机[31],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支持向量机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中,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文献[32]利用前一天该地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前一天地面平均风速等7个预报因子建立了基于RBF核函数支持向量回归法的大气污染预报模型。利用乌鲁木齐大气预报实例表明:支持向量机显示出小样本时预报精度较高和训练速度快的独特优势,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2.2 大气环境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2.2.1 免疫进化算法

免疫系统[33]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大脑,能识别并清除抗原,实现免疫防卫功能,具有许多在工程上有启发意义的特性,如模式识别、学习、记忆、适应性、特异性等。根据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Jerne的免疫网络学说和反向选择机制构造了免疫算法(Immune Evolution Algorithm,IEA),它把要解决的问题和约束条件当作抗原,把问题的解当作抗体,通过免疫操作使抗体在解空间不断搜索进化,按照亲合度对抗体与抗原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抗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价,直至产生最优解。免疫算法在解决

大空间非线性、全局寻优等复杂问题时具有独特优越性,已经应用于优化计算、系统工程和计算机安全等多个工程领域是继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和遗传算法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

2.2.2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34]是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广为应用的、高效的随机搜索与优化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它是在 70 年代初期由美国密执根(Michigan)大学的霍兰(Holland)教授发展起来的。1975 年霍兰教授发表了第一本比较系统论述遗传算法的专著《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中的适应性》(《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遗传算法最初被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为专门解决最优化问题而设计的,它与进化策略、进化规划共同构成了进化算法的主要框架,都是为当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服务的。迄今为止,遗传算法是进化算法中最广为人知的算法。

近几年来,遗传算法主要在复杂优化问题求解和工业工程领域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发展过程中,进化策略、进化规划和遗传算法之间差异越来越小。遗传算法成功的应用包括:大气[35]、作业调度与排序、可靠性设计等。

随着GA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传统的GA作了众多改进。文献[36]采取了新的遗传结构;文献[37]重新调整了参数选择与初始化等。

2.2.3 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SA(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是模仿固体物质的退火过程[38]。改算法能以随机搜索技术从概率的意义上找出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在搜索最优解的过程中,除了可接受优化解外,还根据 Metropolis 准则,有限度地接受劣解,且接受劣解的概率逐渐趋于零。这是基于蒙特卡罗迭代求解法的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过程。在全局优化问题中,该算法能跳出局部极值,对多峰的目标函数,特别是复杂的高维情况十分有效,它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和研究的一类优化算法[39]。

2.2.4 禁忌搜索算法

禁忌搜索算法(Taboo Search,TS)是一种著名地启发式全局逐步寻优搜索算法,最早是由F.Glover[40]提出的, 近年来逐步形成为一套系统的优化理论。 TS是一种扩展邻域、全局逐步寻优的启发式搜索方法,采用禁忌规则和期望准则达到搜索解空间的目的,在搜索过程中为获得知识,采用一些学习规则确定搜索方向,以避免解在局部循环,即通过灵活的记忆近期操作的存储结构和释放准则达到搜索解空间的目的,并成功应用于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41]。

TS中采用了一种灵活的记忆技术,将最近若干次迭代过程中所实现的移动的反方向移动记录到禁忌表中,克服了传统搜索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42]。

2.2.5 蚁群算法

在计算智能领域至少有两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方法――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是对蚂蚁群落食物采集过程的模拟。由 Dorigo 等人[43]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基于种群的启发式仿生进化算法。

蚁群算法最早成功地应用于解决著名的旅行商问题(TSP)。 它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机制,易与其他方法结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搜索时间长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是其突出的缺点[44]。其基本思想是: 蚁群优化算法设计虚拟的“蚂蚁”将摸索不同路线,并留下会随时间逐渐消失的虚拟“信息素”。虚拟的“信息素”也会挥发,每只蚂蚁每次随机选择要走的路径,它们倾向于选择路径比较短的、信息素比较浓的路径。根据“信息素较浓的路线更近”的原则,即可选择出最佳路线。由于这个算法利用了正反馈机制,使得较短的路径能够有较大的机会得到选择,并且由于采用了概率算法,所以它能够不局限于局部最优解。

此外,蚁群算法还在数据挖掘[45]、参数辨识[46]、图像处理[47]、图形着色[48]、分析化学[49]、岩石力学[50]以及生命科学[51]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

2.2.6 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1995年由美国学者Eberhart

E C和Kennedy J[52]提出的一种模拟鸟群行为的新颖演化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与基于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进化思想的遗传算法不同的是,粒子群算法是通过个体间的协作来寻找最优解的,是基于群体的迭代随机搜索算法。它将个体视为无体积的粒子,在搜索空间中变速飞行,其飞行速度根据该粒子本身的历史经验以及同伴的历史经验进行动态调整[53]。粒子群算法概念简单、效率高、容易实现,目前已在多目标优化问题、约束优化问题和弹道辨识等领域获得应用[54]。

粒子群算法概念简单容易实现,其代码量小,和其他优化算法相比,这是它的优点之一。从1995年开始,PSO算法获得很大发展,但是它的缺点是易于陷入局部基点,搜索精度不高,因此很多学者从事研究和改造PSO算法的工作[55]。

文献[55]借鉴模拟退火算法这种机制,在粒子群算法的初期,对整个粒子群的个体极值做评估,计算出个体平均值,把个体极值劣于平均极值的粒子执行变异操作,其余粒子采用一个较小惯性权值,与较大的跳出局部极值的概率相对应;而在末期,整个群体采用一个较大的惯性权值,与较大的系统收敛、稳定的概率相对应。

文献[56]借鉴遗传算法的思想,最早提出了混合PSO算法(Hybrid PSO,HPSO) 的概念。文献[57]进一部提出了具有繁殖子群的HPSO算法。文献[58]提出了协同粒子群算法。文献[59]提出免疫粒子群算法模型。

3 发展趋势

在大气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中,主要有两大途径:单一途径和耦合途径。不确定性分析最初主要是单一地采用某种方法,但大气环境系统研究中,通常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而对它们的探讨和分析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正努力把各种不确定分析方法的耦合模型引入到大气环境系统分析中,推动大气环境系统不确定分析研究的发展。目前,为了综合分析不确定性,提高计算、预测的浓度,各种样的耦合方法不断涌现:灰色聚类和灰色关联相耦合研究大气环境质量[60],小波与径向基函数相耦合研究大气环境质量[61]等。

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理论、新

技术和新方法必将不断的引入到大气环境学科中,更好地促进大气环境分析计算地研究和发展,使其复杂的计算得以实现,大大加速不确定性分析技术和方法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

4 参考文献

[1]陈琥,林华荣,韩波.用标准级别指数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5,68:22-25

[2]刘硕,朱建平,蒋火华.对几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5):33-37

[3]李祚泳.大气质量评价的广义对比加权标度指数法[J].环境工程.2000, 18(6):48-50

[4]朱爱云.新综合指数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8,25(3):155-157

[5]胡文海,刘毓,史忠科.大气质量评价上海指数法的改进及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 2001,23(3):17-20.

[6]钱莲文,吴承祯,洪伟等.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法的改进[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3):249-252

[7]王纪军. 欧几里得指数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煤炭环境保护.1993,8(2):51-53.

[8] 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魏恩棋.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4): 55-56

[10]郑成德,尹德松.主成分分析法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23(3):39-41

[11]王莲芬.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24

[12]吴翊等.应用数理统计[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8

[13]马建华,层次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1998,12 (3):169-174

[14]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15]贺忠志,王雅敏,张杰.灰色系统在大气环境中对TSP浓度的预测[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25(2):97-98

[16]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等.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

学.2006,34(20):5161-5162,5170

[17]Anderson J A.An Introduction to Neural Networks.London:MIT Press.1995.1-62

[18]李云辉,永宁,红珍等.基于粗集、遗传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J],广州环境科学,2005,20(4):35-39

[19]Friedman J H. Stuetzle W. Projection pursuit regression.J. Amer .Statist Assoc,1981, 76:817-823

[20]李祚泳,邓新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投影寻踪自回归预测[J],1997,上海环境科学,16(7):17-19

[21]王顺久,李跃清.基于投影寻踪原理的动态聚类模型及其在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应用气象学

报.2007,18(5):722-725

[22]舒栋才,樊明兰,林三益.基于免疫进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及其在地下水动态分类中的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2004,36(1):15-18

[23]汪嘉杨, 李祚泳.禁忌搜索优化的投影寻踪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

报.2006,21(5):715-718

[24]李圣增.模糊数学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25):17-18

[25]武永峰,马 瑛. 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12 (24):5-7.

[26]肖位枢.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27]陈柳,马广大.小波变换在大气污染物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1):58-61

[28] 杨福生.小波变换的工程分析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9] Nimal Gamage and Willia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14149499.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low-level cold fronts; Wavelet, Fourier,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decomposition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93, 121:2858-2866.

[30]陈柳,小波网络在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中的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1):42-44

[31]Vapnik V 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M].New York:Springer, 1995:85-90.

[32]常涛,支持向量机在大气污染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气象.2006,32(12):61-65

[33]Chueh C H. Animmune algorithm for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D] .Taiwan:Tatung University,2004.

[34]Juh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14149499.html,ing genetic algorithms for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ction.Eurogen99 short course in Jyvaskyla, 1999.

[35]欧阳洁.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及其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13-15.

[36]高家全,何桂霞.并行遗传算法研究综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35(1):56-59,72

[37]费烨,李楠楠,郑夕健等.基于结构和参数自适应的改进遗传算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6,22(2):338-340.

[38]Basu A,Frazer L.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in simulated annealing

inversion,Science,1990,249:1409-1412

[39]肖开明,陈欣卓,郭光亚.快速模拟退火算法用于噪声图像配准[J].上海大学学报,2003,9(10):389-392

[40]Glover F,L aguna M.Tabu Search. In Modern Heuristic Techniques for Combinatorial Problems.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1993

[41]曹立斌,周建兰.一种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在函数优化问题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

术,2003,25(2):226-227,244

[42]翁妙凤.解Job2shop调度问题的混合模拟退火进化规则[J].信息与控制,1999,28(2):81-85.

[43] ColorniA,Dorigo M,Maniezzo V,etal.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by ant colonies[A].Proc of European Conf

on Artificial Life[C].Paris, 1991.134-142.

[44]段海滨,王道波,朱家强,等.蚁群算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的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4,19(12):1321-1326;1340.

[45]Tsai C F, Wu H C, T sai C W. A new data clustering approach for data mining in large databases [A].Proc of the Int Symposium on Parallel Architectures, Algo-Rithms and Networks[C].Makati, 2002.315-321.

[46]Abbaspour K C, Schulin R, Genuchten M T V.Estimating unsaturated soil hydraulic parameters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1, 24(8):827-841.

[47]Salima Q, Mohamed B, Catherine G. Ant colony system for imagine segmentation using markov random field[A].Proc of 3rd Int Workshop ANTS[C].Brussels,2002:294-295.

[48]Costa D, Hertz A. Ants can colour graphs [J].J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7,48(3):295-305.

[49]Ding Y P, Wu Q S, Su Q D.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optimization of test condition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J].ChineseJofChemistry, 2003, 21(6):607-609.

[50]Wang C H, Xia X Y,Li G X. Ant algorithm in search of the critical slip surface in soil slops based stress fields[J].Chinese J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3, 22(5):813-819.

[51]Shin Ando, Hitoshi Iba. Ant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on of evolutionary tree [A]. Proc of the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nference[C].New York, 2002.1552-1557.

[52] R C Eberhart,J Kennedy.A New Optimizer Using Particles Swarm Theory[C].In:Proc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 Machine and Human Science,Nagoya,Japan,1995

[53]熊建秋.水科学信息分析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4]王允良,李为吉.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2):248-252.

[55] 黄婉平.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6]宋玉阶,吴怀宇.非新性优化问题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J].燕山学院学报,23(3):249-251.

[57]李晓磊,邵之江,钱积新.一种基于动物自治体的寻优模式:鱼群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

践,2002,22(11):32-38.

[58] 郑泳凌,马龙华,钱积新.鲁棒pid控制器参数调整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1,28(5):14-16

[59]杨若黎,吴沧浦.一种新的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模型[J].自动化学报,1996,22(3):293-300.

[60]梁爱萍,侯祺棕,刘爱东.大气环境质量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6):35-37.

[61]曹安照,田丽,蔡昌凤等.基于小波与径向基函数的大气污染预测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411-1413.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

精心整理培训资料—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 Co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根据全省各地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空气常规监测项目情况,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12个城市将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计入综合污染指数,其他市、县、区以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⑵空气质量达标评价由单项污染物水平和级别以及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进行评价,其中年均 单项污染物级别由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均值标准确定;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为最差一个单项污染物级别即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级和二级)为达标,超过二级标准(三级和劣三级)为超标。其中一级为空气接近良好背景水平的优级,二级为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但影响程度尚可接受的合格水平,三级为空气污染已经达到危害性程度,劣三级为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⑶污染负荷系数法 为: 1 2 9:00 3、降水评价方法 降水酸度(pH值)以pH=5.60作为划分酸雨界限,一般将pH<5.60的降水称为酸雨。用降水pH 年均值和酸雨出现的频率评价酸雨状况。 三、沙尘暴评价 (总站生字﹝2004﹞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31号)规定进行评价。详见表3-7。 表3-7 沙尘天气分级颗粒物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10 2、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者,其分级下降一级; 3、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其它沙尘现象统称为“受沙尘天气影响”。 四、地表水评价 限值进行比较,以该断面(或河流)污染最重因子的类别作为该断面(河段)的水质综合类别。 ⑵地表水域功能标准 根据陕西省地表水域功能标准进行水质超标状况评价 ⑶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污染分担率来计算和评价各水域(或河流)间的污染程度大小和污染年际变化(污染指数计算,采用第Ⅲ类标准值)。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空气质量评价预测模型论文

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估与预测 一.问题的提出 1.1背景介绍 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在城市环境综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已有的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预测与分析是一个很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PI值的二级达标天数,即根据已有的API分级制,计算城市的二级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并以之作为该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 然而,这种评价方法虽然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管理,但是API分级制具有统计跨度大且较为粗略的特点,不适合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做综合客观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原题附录1-10就是各城市2010年1-11月空气质量的观测值,可以作为评价分析与预测的研究数据。 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利用附件中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给出十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科学 排名。 2)建立模型对成都市11月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3)收集必要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二、基本假设 1.表中的API值是准确的,忽略仪器测量误差对测量数据造成的影响 2.API值对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具有可度量性,即:相同API值对应的不同污染物危害程度相等。 3.根据附录中的数据,API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的天数在十个城市2010年的观测数据中仅出现一次,二氧化氮对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的影响忽略不计。

三、问题的分析 3.1 提出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对城市污染程度排名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的来说,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应该以各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观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城市空气质量进行量化综合评价,这个综合评价在符合空气质量实际的同时,应该较为细致与直观,既能够体现该城市空气质量的整体水平,又能够方便地对不同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合理客观的对比。 第一.传统的API指数评价制度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API空气质量分级制具有跨度较大的特点,举例来说,以可吸入颗粒物或二氧化硫为最大污染物计算,API数值51到100都属于二级,对应的日均浓度值是51到150微克/立方米。这种分级制度对观测数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简化,分级制的数据较为简洁,仅以级次衡量城市的空气质量水平,有利于部分问题的决策,但是,这种简化的级次评分制浪费了大量的观测信息,不适合对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长期的管理,评价,与预测,更不利于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细致客观的评价与城市之间污染程度的对比。 所以,新的评价体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对信息的最大程度利用与对空气质量的综合客观分析。 第二.空气污染程度的评价最为直观与简便的方法是计算观测时间区间上的平均值,但是这种简便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结合污染物种类与API 观测数据值分析,问题可以归结为基于API数据的综合评价问题,故可以引进综合评价问题的方法对平均值计算法进行适当的修正与改进,建立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评分体制,对空气质量进行评分与排序。 第三.这个对空气质量的综合排名问题以不同种类的污染物的API数值为基础,以对十个城市的污染程度进行综合排名为最终目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因此,还可以可以考虑建立以对十个城市的污染物排序为决策层,以不同种类的污染物API数据为准则层,以十个待评城市为方案层的选优排序问题,根据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方案层对决策层的“组合权重”,从而达到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十个城市污染程度进行综合排名的目的。 3.2 对成都11月份空气质量进行预测问题的分析 1)对成都十一月空气质量进行合理的预测,我们应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综合预测,通过对数据的初步观测,并作出成都市自2005年1月1至2010年11月4日的月平均API值折线图(如图3-1所示),我们发现,数据不具有很好的规律性,无法用一个确定的函数去描述,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对空气质量的预测问题是一个针对环境系统的预测问题,而环境系统具有系统内部作用因素较多,系统内部各因素作用关系复杂的特点,因此,针对数据和问题的特点,我们考虑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并作出最合理的预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 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 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 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 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湖泊水质?)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步骤和内容

注意: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内容: 1、取消氮氧化物指标; 2、二氧化氮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改为0.08,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l改为0.12mg/l,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24mg/l; 3、臭氧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16mg/l,,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l改为0.20mg/l。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米。 二、估算模式所需输入的基本参数如下: 1、点源参数(5项):排气筒几何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排气筒出口处烟气 温度、排气筒出口处排放速度、点源排放速率; 2、面源参数(4项):面源排放高度、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排放速率 【g/(s.m2)】; 3、体源参数(4项):体源排放高度、初始横向扩散参数、初始垂直扩散参数、 体源排放速率(g/s); 4、复杂地形参数(2项):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基底的相对高度、主 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中心的距离; 5、建筑物参数(3项):建筑物长度、宽度、高度; 6、项目污染源位于海岸或宽阔水体岸边可能导致岸边熏烟的,提供排放源到岸 边的最近距离; 7、其他参数:计算点的离地高度、风速仪的测风高度。 三、附图、附表、附件要求: (一)附图: 1、污染源点位和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底图、评价范围、项目 污染源、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源、主要环境空气敏感区、地面气象站、探空气象站、环境监测点; 2、基本气象分析图:年、季风向玫瑰图; 3、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包括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温廓线;年平均风速 月变化曲线图、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风廓线; 4、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矩阵方法评定服务质量

运用矩阵方法进行服务质量评定 蒋曙东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 内 容 本文作者在多年开展服务性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测量的实践过程中,基于顾客满意度优先改进矩阵(影响力-评价值)的方法原理,针对服务质量的改进分析提出了服务质量诊断矩阵,在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度水平和服务质量稳定性的基础上,合理评定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明确顾客满意度优先改进的重点方向。关 键 词: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度测量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评定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愈来愈认识到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的重要性。服务性行业更需要借助顾客满意度测量来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把握顾客需求、了解企业服务的薄弱环节,为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的服务性行业、企业委托项目已占测评项目总数的38.9%[1]。目前这个比例仍呈上升趋势。 一、通过顾客满意度评定服务质量的常用方法 服务性行业可以根据顾客对服务质量相关过程和相关结果的主观感受评价,掌握服务质量的业绩水平,并将测量结果中评价相对较差的方面视作薄弱环节,并作为改进的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服务性行业的管理部门已经转向宏观监管的功能,其管理模式如下图1所示。一些服务性行业管理部门运用顾客满意度测量的手段,定期掌握和分析行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的动态数据,作为其评定企业绩效的依据之一。 图1 服务性行业管理模式 在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帮助下,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于1999年建立了如下图2所示的顾客满意度测量框架,作为行业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实践证明顾客满意度测量已成为了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新的管理模式。通过长期有效的顾客满意度跟踪测量,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取到如下一些成效: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方案

浪潮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一、需求与挑战 从2012年年底开始,大气污染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2014年2月20日开始的灰霾天气,席卷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57个城市(细颗粒物)濒临“爆表”。雾霾天气造成了道路管制、机场关闭、企业运停等一系列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使得发布准确、及时大气污染预警预报信息的呼声异常高涨。 为了应对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降低大气污染对公众的危害,政府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国家“三区十群”联防联控重点区域通过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尽快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群众满意度。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正式颁布的新空气质量标准中新增等指标,并进一步严格了其他原有污染物控制指标。《国家环境十二五监测规划》中明确规定300多个地市级环保部门每日必须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2012年底颁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等三区十群117个城市,到2015年浓度至少降低5%,并要求超标城市编制达标规划。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中,也提出要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由此可见,不断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研究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建设空气质量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实时准确的监测空气质量状况,科学合理的预测未来空气质量形势,快速及时的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这一远大目标。 二、浪潮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方案 浪潮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方案采用浪潮高可靠高性能的产品和技术,承担系统所需气象场、污染源排放清单、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等基础数据服务,建立预警预报基础数据平台。 浪潮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方案采用浪潮领先的高性能集群方案和以预报模式支撑系统为基础,建设一套集气象与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未来空气状况预报预警功能为一体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 通过GIS技术实现结果的直观展示与发布,为提前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为帮助政府和公众提早预防,减少大气污染天气带来的影响提供可靠地结果与科学的辅助。

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及服务质量考核细则

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及服务质量考核细则1、考核细则 项目类别 项目 名称 项 目 分 值 项 目 权 重 服务质 量标准 考核方法考 核 周 期 1、高级技术支持服务1.1电话 咨询 100 10% 参见附 件1 按次考核,每次超出响应时限扣5分, 每超出一个响应时限周期加扣2分,直 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 1.2电话 支持 100 10% 参见附 件1 按次考核,每次超出响应时限扣5分, 每超出一个响应时限周期加扣2分,直 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 1. 3远程 支持 100 10% 参见附 件1 按次考核,每次超出响应时限扣5分, 每超出一个响应时限周期加扣2分,直 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1.4现场支持100 10% 参见附 件1 未按标准实施造成一级故障,每次扣5 分,直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 1.5紧急故障 处理 100 30% 参见附 件1 按次考核,每次超出业务恢复时限扣 10分,每超出一个业务恢复时限周期 加扣4分,直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 2、软件 版本补丁服务2.1软件 升级 100 10% 参见附 件1 未按标准实施造成一级故障,每次扣5 分,直至扣完本项分值为止。 年 3、硬件 维修和更换服务3.1硬件 维修和更 换 100 20% 参见附 件1 按及时返还率考核,及时返还率每少1 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本项分值 为止 年 2、考核分数和扣款数额 综合维护保障技术服务考核总得分=(各项目得分×项目权重)之和。 (1)乙方应承诺服务质量考核得分高于或等于90分。

(2)甲方付给乙方的费用按全年的服务质量考核评分进行核算,核算方法如下: ①当乙方的服务质量考核得分高于或等于90分时,甲方按合同规 定的金额的100%向乙方付费; ②当乙方的服务质量考核得分低于90分时,每低0.1分,甲方有 权从合同付款中扣除合同总金额的0.1%比例的违约金,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额的5%。 (3)如果甲方在合同执行结束后两(2)周内没有提出考评意见,乙方将认为已经取得100%的考核分数。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作为21世纪美国国家创新战略之一,服务科学的概念于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国家创新计划(NII)中提出,后逐步上升为一个学科—服务科学与工程[1]。它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并利用决策科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理论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进行服务管理。 服务质量的评价与管理是服务科学研究的重点。目前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有10多种,著名的有IPA、SERVQUAL、SERVPERF、EPI等。我国对于服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质量的研究大体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不足,旅游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文研究重点就是利用服务科学理论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分析评价旅游服务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 构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3.1 评价标准的确定 SERVQUAL和SERVPERF两种方法无疑是目前服务管理界影响最大的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SERVQUAL[2]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根据服务质量5个维度设计了22个问题的调查表,首先度量顾客对服务的期望,然后度量顾客对服务的感知,两者之间差异作为判断服务质量水平的依据,SERVQUAL法应用广泛,可以对不同行业进行质量评价,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无法有效证明服务质量是由服务期望与服务绩效差异之间差距来衡量的是其一大缺陷。992年,Cronin和Taylor[3]推出了SERVPERF评价法。SERVPERF 法继承了5个维度22个属性的SERVQUAL量表,但是减少了50%的调查项目,后经实证研究证明SERVPERF法在信度、效度、预测能力等方面均优于SERVQUAL。 3.2 旅游服务质量量表的界定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意见的基础上,借鉴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由于景区外在环境受到游客的广泛重视,我们在有形性方面细化了―服务设施‖指标,最后得出包含5个维度,22项指标的旅游服务质量修正SERVQUAL量表。问卷的反映尺度选择李克特量表,即―完全满意‖、―满意‖、―不确定‖、―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种,分别记为5,4,3,2,1分。 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原理是将人们的经验判断和专家意见定量化,建立目标层(旅游服务质量)、准则层(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5个维度)、制约因素层(22个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在保持判断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利用经验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因子对目标的权重。 我们建立的评价模型根据修正SERVQUAL量表的调查结果和AHP确定出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加权SERVPERF法,即SQ=I×P,最终可以评测出旅游服务质量。 4 对松潘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本研究选松潘作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实证。松潘属四川省阿坝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受汶川大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松潘旅游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急需查找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不足,进行二次创业。 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了准确收集所需数据,本评价模型调查表先由松潘旅游局志愿人员对20名游客进行了预调查,之后请了5名志愿者从2009年3月到6月期间,在松潘黄龙、松潘古城、牟尼沟、川主寺等景区(点)向游客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11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200份 我们根据收集上来的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测试了服务质量总体及各维度Cronbach α信度系数,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内部一致性。 4.2 评测松潘旅游服务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 知识点: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将指数系统与环境标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换算、可比性强等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危害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线性的。 设某一因子i 作用于环境,其环境质量指数的公式可写为: 式中:P i 为环境质量指数;C i 为i 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S i 为环境质量标准中该因子某一标准浓度值。 大气、水、土壤等绝大多数评价因子均可采用上述的标准型指数;由于DO (溶解氧)和pH 与其他因子的性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 1. DO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式中:P i ——i 点的DO 环境质量指数;DO f ——饱和DO 浓度;T ——水温(℃); DO j ——i 点的DO 浓度;DO s ——DO 的评价标准。 2. pH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式中:P i ——i 点的pH 环境质量指数;pH i ——i 点的pH 监测值; pH sd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 下限;pH su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 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当P i ≤1,表示未超标; 当P i >1,表明已超标,而此时(P i -1)×100%可以表示超标百分率。 第二节 单要素综合指数法 知识点:单要素综合指数 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评价对象中,一类是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它们往往是以要素形式出现,主要有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单要素综合指数是对某一要素中不同的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描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质量现状。根据不同评价目的的需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设计为随环境质量提高而递增,也可设计为随污染程度的提高而递增。 常用的单要素综合指数具体形式如下: 1. 代数叠加型指数: i i i S C P =() s i s f i f i DO DO DO DO DO DO P ≥--=()s i s i i DO DO DO DO P --=pH pH pH P su i i n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在线考试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在线考试 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 1、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是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来确定的(10分) A .最远影响距离 B. 最远扩散距离 C .最近扩散距离 D .最近影响距离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达标区的评价项目,在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 (),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10分) A .长期浓度和短期浓度贡献值 B .长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C .短期浓度和短期浓度贡献值 D .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3、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的监测数据(10分) A .连续一年 B. 连续6个月 C .连续两年 D .连续18个月 4、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中,原始地形数据分辨率不得小于()m (10分) A. 60 B. 80 C. 90 D. 70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分()级(10分) A. 5 B . 3 C. 4 D . 2 判断题 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中补充监测应采用地方标准方法()(10分) 正确 错误 7、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可以长期居住()(10分) 正确 错误 &大气评价等级是根据Pi值的计算来划分的()(10分) 正确 错误

9、D10%指的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10分)正确 错误

10、D10%指的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近距离()(10分) 正确 错误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在线考试 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中补充监测应至少取得()有效数据(10分) A. 7d B. 6d C. 9d D. 8d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达标区的评价项目,在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10分) A .长期浓度和短期浓度贡献值 B.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C .长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D .短期浓度和短期浓度贡献值 3、依据评价所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的可获得性、数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选择近()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 ()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10分) A. 6、3 B. 4、1 C. 3、1 D . 5、3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10分) A .无组织排放点源中心、最小距离 B.无组织排放面源中心、最大距离 C .无组织排放面源中心、最小距离 D .无组织排放点源中心、最大距离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分()级(10分) A . 3 B . 4 C . 2 D . 5 断题 6、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生成机理分为原生污染物和次生污染物(10分) 正确 错误 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10分) 正确 错误 & D10%指的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10分)

某某公司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公司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升实业公司服务质量,加强各部门(单位)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公司服务队伍责任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树立公司对外服务良好形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服务质量考核本着“全面考核、突出重点、检查落实、奖惩挂钩”的原则,力争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对各项服务的质量作出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的考核对象是公司机关部门及所属各单位(**子公司参照执行),考核范围是公司部门职能服务以及所属单位的经营、服务项目。 第四条本办法是《**公司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的配套单项考核办法,由各部门(单位)月度绩效工资基数的20%作为服务质量考核绩效基数,按百分制进行考核。 第五条经营管理部是服务质量考核的组织部门,负责牵头开展每月服务质量的管理、随机抽查、现场检查及考核打分,并上报考核结果。 机关各部门及所属各单位负责服务质量的自查及整改工作,负责制定本部门(单位)的服务标准。 第二章考核内容及方式 第七条服务质量按月考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绩效(F)计算方法和副处(及以上)干部考核见《**公司绩效

工资考核分配办法》,本办法考核不含副处(及以上)干部服务质量绩效工资。 第八条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分(K5)分为三类,包括动力和物业分公司、工程和监理分公司、机关部门,具体内容如下: (一)**和**分公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分(DK5) **和**分公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分(DK5)=收缴率考核得分+客户满意率考核得分+现场检查考核得分 1.具体考核评分内容见附件1《动力和物业分公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评分表》; 2.年度收缴率指标每年初依据年度责任书、公司需求等要求制定,每月考核结果按收费期考核结果计入,收费期考核目标按年度收缴率指标执行; 3.问卷调查得分计算见附件2《三供一业问卷调查满意率计算办法》; 4.现场检查分为常规交叉巡查、重点检查、突击检查和年度综合检查四种形式,采用明查、暗查以及现场观察询问、查看资料(监控、文件、记录)或向客户了解情况等检查手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现场检查所需业务考核细则每年年初依据年度责任书、年度工作会安排、业务服务标准等资料进行制定,经公司批准后作为现场评分标准。 (二)**和**分公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分(GK5) **和**分公司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分(GK5)= 客户满意率考核得分+服务管理基础考核得分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常用水在我们生活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使用常用水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质量合格,安全使用。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包括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法,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使用的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标签: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是确保我们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因此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十分重要。而要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就得依靠科学的评价方法。国内外在水质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总体来说,国外研究侧重介质、多参数水质数据分析;我国水质评价方法也比较多,但在理论层次上并没有取得重点突破,只是集中于对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处理。 常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的可靠性主要依托监测数据和评价方法来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也比较多,但国内暂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般可划分为单项评价法和多项综合评价法,其主要根据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要求采用指标法进行评价,由于采用单指标法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局限,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也相对简单;综合评价要综合考虑水体中所含污染物的多少,通过分析,从而确定常用水水质的综合等级。目前常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指数评价法 (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计算基本原理是将物体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和我们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规范进行对比,最终通过比较结果得出水质的类型。现行国家水质标准将每个水质监测参数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比较,最后以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所属类别确定为该水体综合水质类别。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反映一种污染物对常用水水质污染的程度,但水质的整体污染程度不能准确反映出来。 (2)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是指在分析常用水环境质量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法则得到常用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污染指数,据此对水质进行详细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一般推荐方法包括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 2.模糊评价法 由于常用水环境质量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常用水各级别划分、标准的确定也具有模糊性,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已知的常用水水环境监测数据建立模型,建立一个隶属度矩

大气模型

大气模型发展简史与简介 By Laiwf | Published: 2010年04月16日 1.1 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高斯模型和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型 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主要包括了高斯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轨迹模型。这两类模型都是利用风的运动轨迹来模拟近地层大气层中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它的物理表述即模拟均匀混合的大气物质沿风向运动的情况。在大气物质从地面向高层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规则受到垂直方向上风速以及温度的不均匀分布的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具体过程见图。 1 EIAA (典型高斯)适用于<50km的区域 EIAA大气环评助手“是宁波环科院六五软件工作室开发的软件。《 HJ/T2.2-93 环评导则–大气环境》、《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规范-大气部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等文献中推荐的模型和计算方法作为主要框架,内容涵盖了导则中的全部要求,并进行了适当地拓展与加深。 可以处理点源、面源、体源、线源 对于预测计算结果,可以查看 §各接受点地面高程及其等高线图 §各接受点的背景浓度及其分布图 §各污染源的浓度和总的浓度及其分布图 §各污染源的分担率及其分布图 §各污染源或总的浓度的平均评价指数和超标面积

§还可以任意改变各污染源的排放率(排放强度)以观察不同排放率下的浓度变化情况 §也可查看任意一个横截面或竖截面上的浓度变化图 广泛应用的版本是EIAA2.5,EIAA2.6。版本中均有bug,大家谨慎使用。 2 aermod(稳态高斯)适用于<50km的区域 AERMOD由美国国家环保局联合美国气象学会组建法规模式改善委员会(AERMIC)开发。 AERMIC的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完全替代ISC3的法规模型,新的法规模型将采用ISC3的输入与输出结构、应用最新的扩散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更新ISC3 计算机程序、必须保证能够模拟目前ISC3能模拟的大气过程与排放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法规模式改善委员会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财政支持下,成功开发出AERMOD扩散模型。 该系统以扩散统计理论为出发点,假设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服从高斯分布。模式系统可用于多种排放源(包括点源、面源和体源、线源)的排放,也适用于乡村环境和城市环境、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地面源和高架源等多种排放扩散情形的模拟和预测。 Aermod作为正在开发的模型,模型中还存在bug,但其不在改进,而且模型在小范围预测的精准性是其他模型不能比拟的,模型需要地面气象数据、高空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平坦地形不需要) 3 CALPUFF(不稳态高斯)对于比较大的区域

保险公司客户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保险公司客户服务质量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客户服务质量考核释义 客户服务质量考核,是指通过对影响公司服务品质的主要环节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影响客户服务品质的关键点,并根据该关键点,在全系统建立规范的、可衡量的、可比较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准确衡量和评估各个考核对象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适用范围 (一)考核对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 (二)考核范围:影响服务品质的主要环节。 三、考核原则 (一)全面考核的原则 客户服务质量考核是对各分公司客户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不仅限于对客户服务部门的考核,各公司应详细分解各项考核指标,将所有影响客户服务质量的工作环节都应纳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应比较全面地准确衡量考核对象的实际客户服务质量。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考核分值的分布上,适当增加重点工作的考核分值比

重,充分利用考核的政策导向作用,促使各个考核对象加大对重点工作的资源投入。 (三)客观公平的原则 通过制定客观、规范、科学的考核标准,对考核对象的客户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做出比较公平、公正的评价。 (四)考核结果横纵向可比原则 考核结果应具有可比性,能衡量比较不同考核对象在同一时期或同一考核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客户服务情况。 (五)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通过考评,建立激励与约束并行的奖惩机制,考核结果与考核对象评级、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进行挂钩。 四、考核依据 总公司制定的各类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如:《关于下发客户服务相关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客户回访工作的通知》)、《咨询手册》、《电话服务中心考核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其他客户服务相关制度。 (三)各省级分公司在本公司权限范围内制定的各项客户服务管理办法。 五、考核权限 总公司客户服务部负责组织实施对省级分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的考核。

环境质量评价实验

实习十九 环境质量评价(二) 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各年的大气质量指数I i ; 2.绘制变化趋势曲线(其中评价标准采用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数据见表实19-1。 要求:将分指数、综合指数、评语都在一个表中表现出来。 计算(1)分指数I i =C i /S i ,(2)综合指数I 1;(3)评价描述;(4)绘制历年趋势线。 表实19-1 各年度大气质量指数值及评价结果 (二)表实19-2,计算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 2 因为SO 2 有两个不同浓度,即一次最高容许浓度和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所以出现了7个因子。表19-2下注中表明计划选测的数目。如SO 2、NO 2一次浓度160个,日平均20个, TSP 为20个,铅日平均20个。但实际工作中没有按原计划进行,少测了几个点,因而就需要一个修正系数,a= N 1/ N 1′’ 其中N 1为应测次数,N 1′为实测次数。为计算方便,令各因子应测次数与表实19-2中实测次数相比,a 等于1。 i = S(SO 2), N(NO 2), P(PM10) ,L( Pb);S 1,S 2; N 1,N 2; P 1,P 2; L 1,L 2(1表示日平均最高浓度,2表示一次最高浓度)。分母S 为标准值,A 为历次超标浓度之和,把这些超标浓度直接加起来就可以了。然后计算该检测点的大气污染超标指数I 2。

表19-2 某市某监测点2001年大气污染超标指数计算结果 分指数(Ei ) I 2 E S1 E S2 E N1 E N2 E P1 E P2 E L2 大气卫生标准 MAC AA (mg/m 3) MAC AM (mg/m 3) SO 2 NO x Pb TSP PM 10 (三) 交通繁忙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大气监测点的I 1和I 2如表所示,根据I 1和I 2 绘制大气质量玫瑰图,然后再讨论这三个不同功能区的大气质量。绘图时,八个方位和一个附加方位(正西方向)表示分指数的大小。圆的直径大小为I 1,I 2在圆内标出实际数值。圆圈很大时,就说明I 1很大,I 2数值很大时,表示历年超标比较严重。 评价方法: (1)根据I 1长度,判断污染状况,I 1长,就说明此点污染严重。 (2)I 2数值大,历年超标最严重 (3) 长则表示 污染严重,主要 为 ,要选出一个最长的来评价。 大气质量玫瑰图: 大气卫生标准有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和一次最高允许浓度,本次采用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 MAC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