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临床分析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临床分析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临床分析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临床分析

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治疗胸段食管癌

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 术治疗胸段食管癌 【摘要】目的报告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岁,中段8例,中上段4例,中下段2例,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3例,Ⅲ期 2例。全部病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结果其中12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结论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肿瘤切除彻底、吻合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 食管癌在我国是常见病,其中85%好发于胸段,以中段食管癌最多,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且从食管癌病理的研究中发现食管癌是多点起源的[1],采用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肿瘤切除彻底[2]、吻合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自2005年9月~

2006年7月笔者采用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8~74岁,平均57.2岁。肿瘤分布:起始部位距门齿20~32cm,病变长度2~12cm,中上段4例,中段8例,中下段2例;其中多原发癌1例。全部术前经电子内窥镜活检,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I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3例,Ⅲ期 2例。病理诊断14例均为鳞状细胞癌。 1.2 术前准备肺功能测试,腹部超声,胸片,选择性检查胸部CT,常规及生化检验,血型,备血400ml,术区备皮,加强患者营养。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泛指发生于食管胃解剖交界线上下5 cm范围的腺癌。解剖交界线不能等同于齿状线,后者是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黏膜交界线,解剖交界线位于齿状线下方0.5~1.0 cm。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因此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有关AEG的分型目前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Siewert教授提出的分型:Ⅰ型齿状线以上1~5 cm,实为食管下段腺癌;Ⅱ型齿状线上1 cm至交界线下2 cm,是真正意义上的贲门癌;Ⅲ型齿状线以下2~5 cm,实际为近端胃癌侵犯食管胃结合部[1]。西方国家3型发病数相近,但是东方国家则主要以Siewert Ⅲ型为主。有关AEG的归类、TNM分期、手术入路的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以及围术期辅助治疗等方面存在较多争议。 1流行病学特征胃癌具有多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远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食管胃反流性疾病和肥胖是近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30年来,美国和北欧国家的AEG发病率明显上升,美国流行病学监控和最新研究结果(SEER)资料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5%~10%的速度上升,但是在

过去的10多年,日本和韩国的AEG和胃近端癌发病率没有明显增加[2]。 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权威数据,可能由于肥胖人口比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AEG和近端胃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趋势。最新发表的包括国内3家胃癌中心的8 338例大数据显示:近端胃癌2 226例占26.7%[3]。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的1 039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近端胃癌的比例为49.5%,而韩国首尔国立癌中心的7 953例及日本国立癌中心2 500例胃癌切除患者的资料显示:近端胃癌的比例分别为12.0%和18.1%[4]。 2TNM分期AEG虽然看似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是直至1998年国际胃癌学会与国际食管疾病学会的专家才首次确定了AEG的明确定义和分类。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第7版肿瘤分期将AEG包括在食管癌中:AEG 定义为食管胃交界线上下5 cm的区域内发生的腺癌。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5 cm,或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5]。 如果结合Siewert分型,Ⅰ型应该按照食管癌分期,Ⅱ型和Ⅲ型按照胃癌分期。但是,食管癌与胃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在相同的TN分期下,食管癌的最终分期明显晚于胃癌,例如同样是N3期前提下,胃癌相应的T1N3期为ⅡB 型,T2N3期为ⅢA型,T3N3期为ⅢB型,T4a~bN3期为

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一)

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一) 【摘要】目的报告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岁,中段8例,中上段4例,中下段2例,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3例,Ⅲ期2例。全部病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结果其中12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结论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肿瘤切除彻底、吻合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关键词】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 食管癌在我国是常见病,其中85%好发于胸段,以中段食管癌最多,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且从食管癌病理的研究中发现食管癌是多点起源的〔1〕,采用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肿瘤切除彻底〔2〕、吻合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自2005年9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8~74岁,平均57.2岁。肿瘤分布:起始部位距门齿20~32cm,病变长度2~12cm,中上段4例,中段8例,中下段2例;其中多原发癌1例。全部术前经电子内窥镜活检,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I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3例,Ⅲ期2例。病理诊断14例均为鳞状细胞癌。 1.2术前准备肺功能测试,腹部超声,胸片,选择性检查胸部CT,常规及生化检验,血型,备血400ml,术区备皮,加强患者营养。 1.3手术方法患者右侧卧位,头部垫高略向后仰,颈部、左肩、左胸背部及左上臂皮肤消毒并用无菌单包扎左上肢。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第7肋大部经肋床入胸,进胸游离食管肿瘤,肿瘤位于主动脉弓平面及以上者,先打开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探查切除的可能性;先游离肿瘤段食管,按区清扫食管旁及隆突淋巴结,于主动脉弓后及弓上段顺食管间隙紧贴食管钝性分离至胸锁关节水平,分次处理食管血管,分离胸段食管完毕,肝脾之间做弧形切口打开膈肌将胃游离至幽门部,清扫膈旁、脾门及胃左动脉淋巴结,胃上提估计颈部吻合无张力后,贲门部闭合器闭合,于贲门部切断食管,食管断端7#丝线荷包缝扎,缝线保留,间断浆膜层包埋贲门部及小弯侧,将胃缩为管状,胃底最高点置1、4、4号线缝标记,标记线与食管断端结扎线连接并打结,将胃顺方向纳入食管床。再于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取斜切口,经胸廓上口将胃上提至颈部行胃-食管吻合。 2结果 全组12例获根治性切除,无癌残留,2例因肿瘤局部广泛浸润左主支气管膜部及主动脉弓,为避免损伤膜部及主动脉弓,紧贴食管游离,将食管分离破裂,有部分肿瘤组织残留,仍将全胃纳入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全组14例术后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无胸腔积液,无呼吸衰竭,无喉返神经损伤,上切缘癌细胞均阴性。肺部感染2例,经雾化吸入、化痰、抗感染、鼓励排痰治疗痊愈。术后3~6天,拔除胸管,术后5天,拆除颈部缝线,术后8~10天拆除胸部缝线,均甲级愈合。术后4~5天,恢复流食,7天恢复半流质饮食,术后1个月恢复普通饮食。术后2周内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起,均行化疗并随访,3例行规范放疗。因随访时间短,无生存率统计。轻度反流性食管炎4例,口服雷尼替丁、硫糖铝、吗丁啉好转。 3讨论 近年食管癌绝大多数做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切除长度〔1〕。目前一致认为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为首选〔3〕。食管胃颈部吻合可降低围手术期严重并发

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胃侧荷包缝合与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胃侧荷包缝合与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摘要目的探究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胃侧荷包缝合与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方法14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76例)与改良组(6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治疗,改良组采用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胃侧荷包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均低于常规组(9.2%、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胃侧荷包缝合治疗技术与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降低了在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术中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胃侧荷包缝合;常规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Comparison on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by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 gastric side purse-string suture and conventional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in esophageal cancer radical surgery WANG Shi-me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Heze Municipal Hospital,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by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 gastric side purse-string suture and conventional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in esophageal cancer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45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76 cases)and improved group (69 case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for treatment,and the improved group received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 gastric side purse-string suture fo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mproved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fistula (0)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0)than conventional group (9.2%, 6.6%),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 gastric side purse-string sutur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safety,and it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complications in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 【Key words】Gastric side purse-string suture;Conventional esophageal and intragastric anastomosis;Anastomotic fistula;Anastomotic stenosis

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临床路径

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临床路径 一、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2.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 3.5 0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症状:早期无特异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晚期出现明显的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腹部肿块、左锁骨淋巴结肿大等。 2.体征:早期胃癌无明显体征。上腹部肿块、直肠前触及肿物、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均是胃癌晚期或已出现转移的体征。 3.化验:血红蛋白下降、大便潜血阳性、肿瘤标记物升高(CEA、CA199、CA72.4、CA2 4.2等)。 4.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显示充盈缺损;腹部增强CT 提示胃壁增厚、与周围脏器组织关系;盆腔超声辅助提示有无

盆腔转移;电子内窥镜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并病理活检提示恶性肿瘤;超声胃镜明确肿瘤胃壁侵润深度。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根据检查结果,评定术前分期; 2.根据术前分期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多学科小组评估,身体状况良好,肿瘤可切除: (1)T分期为T1b,且无远处转移(M0)患者的治疗方案:标准D2手术; (2)T分期为T2或T2以上,M0的患者,其治疗方案:标准D2手术、新辅助化放疗+标准D2手术、新辅助化疗+标准D2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胃癌疾病编码,拟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李在山

通讯作者:张铸, E-mail :zhangzhuxj@163.com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 李在山,张海平,张铸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将经左侧开胸手术治疗的340例 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成管状胃组(A 组)和全胃组(B 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胃小弯侧淋巴结的数量,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心律失常、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两 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口狭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的发生率比B 组低,清扫胃小弯侧淋巴结数目比B 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代食管 更符合生理解剖要求, 扩大了淋巴结清扫范围,提高了肿瘤根治水平,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管状胃;消化道重建中图分类号:R65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 (2012)48-0082-02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式,手术最核心的部分是食管癌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和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最高。传统使用全胃代食管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生理结构干扰较大, 术后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将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8年9月 2011年9月新疆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左侧开胸治疗中下段食 管癌患者340例,按手术方式分成管状胃组(A 组)和全胃组(B 组)。A 组185例,年龄(61.7?5.7) 岁,男、女分别为123、62例,肿瘤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2、104、5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食管 下段、食管中下段分别为132、31、22例,吻合部位为弓上、弓下分别为110、75例,肺功能MVV%、 FEV 1%分别为91.1?3.4、100.5?4.3;B 组155例,年龄(62.1?6.0)岁,男、女分别为103、 52例,肿瘤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2、84、45、4例,肿 瘤位于食管中段、食管下段、食管中下段分别为109、29、17例,吻合部位为弓上、弓下分别为93、 62例,肺功能MVV%、FEV 1%分别为94.0?3.8、101.1?4.1。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 异。两组患者术前均未行抗肿瘤治疗,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行肺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无严重心肺基础疾病,无反流性食管炎。1.2方法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左侧开胸食管癌 切除,食管胃胸腔内器械吻合;常规游离食管及清扫淋巴结,切开左侧膈肌,充分游离胃至幽门下。管状胃的制作,一般取胃小弯胃角处(或胃大弯侧距离贲门约5cm 处)为起点, 只保留分布于幽门管的胃右动脉分支;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沿小弯侧与大弯平行切除胃小弯直至胃底制成内径3 4cm 的管状胃,纳入食管床原位行食管胃胸腔内器械吻合。B 组使用全胃代食管传统术式食管胃胸腔内器械吻合。1.2.2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 胃小弯侧淋巴结数、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心律失常(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早不纳入心律失常的统计中)、反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1.2.3 随访 术后第6个月复查胃镜了解两组吻 合口周围黏膜情况,观察吻合口口径,食管X 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胃排空情况,了解有无胃潴留现象,卧位食管X 线钡餐造影检查了解吻合口反流情况,了解患者有无进食后胸闷、心悸等胸胃综合征症状。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 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 2 8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48期

食管癌术后食管或胸胃气管瘘的外科治疗

食管癌术后食管或胸胃气管瘘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12-08-08T15:55:08.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陈宇宁 [导读] 在积极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病例,并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策略,可使食管癌所致食管气管瘘的病例获得生存优势。陈宇宁(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99-02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或胸胃气管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食管气管瘘和5例食管癌术后胸胃气管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根据瘘的性质及手术危险因素的不同,分别选择了: 食管癌切除、气管瘘口修补、消化道重建术;食管或胸胃气管瘘切除,瘘口分别修补术; 食管气管瘘旷置、胃造口中术3 类手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8.3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9.16%; 术后1 年生存率50%,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在积极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病例,并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策略,可使食管癌所致食管气管瘘的病例获得生存优势。 【关键词】食管气管瘘胸胃气管瘘外科治疗 食管气管瘘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中位生存期短。我院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制定了个体化外科治疗对策,取得一定的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食管癌致食管或胸胃气管瘘患者2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 年龄42至76岁,平均56.5岁。其中食管气管瘘19例,行根治量放疗( >60Gy ) 者12例,未足量放疗者5例,未放疗者2例( 为食管支架植入后并发症) ; 胸胃气管瘘5例均为食管癌手术并发症所致。气管瘘口在右主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3例,气管下段18例。术前均不同程度合并肺部感染,同时合并胸腔感染3例,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限制性通气障碍轻度减退6例,中度减退16例,重度减退2例。所有病例均通过支气管镜和食管镜检查确诊。气管瘘口<1cm 共23例。 19 食管瘘口均<1cm,4例胸胃瘘口<1cm,1例胸胃瘘口>1cm; 全组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 PS 评分) : 6例1 分,16例2分,2例3分。 1.2 方法根据患者瘘的性质及手术危险因素的不同进行评估,制定了3 种手术方案: 第1 种手术方案: 食管癌切除、气管瘘修补、消化道重建; 第2 种手术方案: 食管(胸胃) 气管瘘切除、瘘口分别修补; 第3 种手术方案: 食管气管瘘旷置,胃造瘘术( 旷置的食管两端必需缝扎闭合)。根据食管(胸胃) 气管瘘的形成原因,如食管癌所致选择第1种方案; 胸胃瘘所致选择方案第2 种方案; 仅当患者的PS评分3分时选择手术方式第3 种方案。16例选择第1 种手术方案,消化道2期重建1例、2期重建15例,其中胸骨后胃代食管12例,结肠代食管3例,胸部皮下隧道胃代食管1例; 6例选择第2种方案; 2例选择第3种方案。所有病例均作空肠或胃造口,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22例气管瘘口的修复材料: 1例使用大网膜,余21例均用带血管蒂肋间肌。 2 结果 全组患者死亡2例,均为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病例,手术病死率8.33%; 1例行食管癌切除、气管瘘口修补、消化道1 期重建术,修补材料为大网膜,死于术后气管再瘘; 1例行食管癌切除、气管瘘口修补、准备消化道2期重建、修补材料为肋间肌,死于重症肺炎伴肾衰。术后并发脓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29.16%,术后1年生存率为50%,2年生存率为20.83%,中位生存期13个月。 3 讨论 食管气管瘘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又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1]。肿瘤性常见于食管癌和中央型肺癌等病例非肿瘤性多为医源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病例,也可因外伤引起[1];先天性食管气管瘘报道不多[2]。食管或胸胃气管瘘常因严重的气管吸入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纵隔及胸腔感染,甚至脓胸; 多数患者不能进食造成的营养不良,至全身衰竭。此类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多在数天至数周内死亡,其中90%以上患者死于肺部感染。对不同的病例进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降低食管或胸胃气管瘘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我们把足量放疗、肺功能重度减退、年龄大于70 岁、营养状况差、胸腔感染作为手术危险因素。同时具有上述2个或2个以上条件者为手术耐受度差,对此类患者选用食管气管瘘旷置,颈部食管外置、胃造口术或转流术。本组2例死亡患者均为足量放疗后的患者。该手术不进胸腔、手术创伤小,可隔离瘘口,解决误吸,有利肺部感染的控制,同时也解决了肠道营养问题; 胸胃气管瘘患者因胃液分泌多不适合该手术方式,当只有1项上述危险因素者,可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开胸手术。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 ?? 肿瘤性瘘行食管癌切除、气管瘘口修补、消化道1期或2期重建,也有学者提出更彻底的方法 ,即瘘口段气管切除、端端吻合; 本组患者多为放疗后病例,考虑血供差,故未采用该手术方式;非肿瘤性瘘行食管或胸胃气管瘘切除,瘘口分别修补术。进胸手术优点是较彻底地切除了肿瘤病灶,对胸腔内感染源作了较好的清除,建立了良好的引流,同时建立了肠内营养。因此多数学者认为食管(胸胃) 气管瘘一旦确诊,不能自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应进行外科治疗[1-2]。对气管瘘口的修补,一般认为气管膜部瘘口直径< 1cm 可直接缝合修补。我们以直接缝合后不引起气管狭窄为前提,尽量选择直接缝合,如瘘口组织水肿明显,则使用带毡间断缝合,关闭瘘口后再使用带血管蒂组织瓣覆盖; 如瘘口大,直接缝合困难或直接缝合后会引起气管狭窄者,则选择带血管蒂肋间肌覆盖于气管瘘口处修复。本组1例行瘘口直接吻合大网膜覆盖,消化道1 期重建患者术后并发再瘘,余病例均愈合。我们选择带蒂肋间肌作为修复材料均愈合,仅1例选用大网膜术后并发再瘘,再瘘的发生可能与消化道1 期重建术后局部引流不畅、感染因素、血供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机支持正压通气等相关。带血管蒂肋间肌瓣组织比大网膜或纵隔胸膜更为坚实可靠。肺炎和胸腔感染是食管气管瘘手术的并发症,也是手术的高危因素。控制感染的方法包括术前胸腔引流及积极抗感染治疗,术中清除感染源以及注意保持术后引流通畅。术中对感染源的清除是最有价值的方法。我们在术中彻底开放引流感染源的同时,行胸腔内0.1%洗必泰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目的是使胸腔内污染源的细菌落数降低到最低。术后应积极加强呼吸道及胸管管理,及时使分泌物排出,定期行分泌物培养,指导应用抗生素。本组病例经上述积极治疗后仅1例因肺部感染合并肾衰而死亡,其余患者感染控制良好。 参考文献 [1]Reed MF,mAthisen DJ.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J ].Chest Surg Clin N Am,2003,13(2):271-289. [2]钱成,徐正浪,王群,等.H 型食管气管瘘的外科治疗附6例手术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 : 231-232.

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初步经验总结(完整版)

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初步经验总结 冯明祥谭黎杰蒋伟钱成王群 作者单位: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 通讯作者:谭黎杰,电子邮箱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法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62例食管鳞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颈部胃食管侧侧吻合。结果6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5%,吻合口瘘均发生在术后一周以后,未出现纵隔胸腔内瘘等严重情况。随访至今,无一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情况。结论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减少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食管癌; 侧侧吻合术;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side-to-side stapled anastomosis after esophageal resection Feng ming-xiang, Tan li-jie,Jiang wei,Qian cheng,Wang qu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Zhongshang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ervical esophagogastric side-to-side stapled anastomosis after esophageal resection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 62 patients underwent cervical

2020NCCN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更新要点

2020NCCN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更新要点 01 2020 V4更新自V3 02 2020 V3更新自V2 ESOPH-F——系统治疗原则: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疾病 二线及后续治疗 新增:若既往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可作为食管鳞癌二线治疗或后续治疗的优选方案(1类)。 使用剂量为:纳武利尤单抗240mg,静脉注射(第一天),每14天为一周

期;纳武利尤单480mg,静脉注射(第一天),每28天为一周期,该推荐是基于III期ATTRACTION-3研究。 应根据既往治疗和PS评分选择二线及后续治疗方案。其他优选方案包括雷莫芦单抗+紫杉醇用于腺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EGJ],1类;食管腺癌,2A类)、多西他赛(1类)、紫杉醇(1类)、伊立替康(1类)、三氟胸苷+ tipiracil (TAS-102)用于EGJ(1类)(三线或以上治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2A 类)、帕博利珠单抗。 其他推荐方案包括:雷莫芦单抗用于腺癌(EGJ,1类;食管腺癌,2A类)、伊立替康+顺铂(2A类)、恩曲替尼或拉罗替尼用于NTRK融合突变阳性患者(2A类)、多西他赛+伊立替康(2B类)。 在特定情况下可选择: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雷莫芦单抗用于腺癌(2B类)。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疾病的一线治疗 HER2过表达转移性腺癌应加入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氟尿嘧啶+铂类(联合顺铂,1类;曲妥珠单抗+其他铂类,2A类);曲妥珠单抗不推荐与蒽环类药物联用。 一线治疗方案:因毒性较低,优先推荐两药细胞毒化疗;三药细胞毒化疗方案用于PS评分较好且易于经常评估毒性的患者;由于毒性较低,奥沙利铂通常比顺铂优先推荐。 优选推荐方案: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2A类)、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2A类)。 其他推荐方案:氟尿嘧啶+伊立替康(2A类);紫杉醇+顺铂或卡铂(2A类);

食管胃结合部癌(AEG)

食管胃结合部癌(AEG) 国际抗癌联盟(UICC)尚未对食管胃结合部癌做出定义,并建议对于发生于食管胃结合部的恶性肿瘤仍采用食管癌或胃癌来分类。但是食管癌和胃癌在分类上有较大不同,两者在流行病学资料、诊断、治疗方面的数据不具可比性。比如,食管癌淋巴引流主要是到食管旁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等处,分为NO(淋巴结阴性)和N1(淋巴结阳性);而胃癌淋巴引流主要是到腹部淋巴结,按数目分为NO(淋巴结无转移)、N1(1~6个淋巴结阳性)、N2(6~15个淋巴结阳性)、N3(>15个淋巴结阳性)。目前,关于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分型主要有Siewert分型和Liverpool 分型。 (一)Siewert分型 此分型是Siewert等基于食管胃结合部的解剖学特点提出的分型,也称Munich分型。他们认为,远端食管癌和贲门癌应属同一种疾病,即食管胃结合部癌(AEG)。AEG是指肿瘤中心位于解剖学上贲门远近各5cm这段范围内的癌。可分为三型: Ⅰ型:远端食管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5cm处。 Ⅱ型:贲门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lcm~下2cm处。 Ⅲ型:贲门下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下2~5cm处。 Siewert等研究发现,相对于Ⅱ、Ⅲ型AEG患者,Ⅰ型患者有以下特点:①男性患者比例大。 ②更倾向于有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史。③与肠化生、Barrett食管等关系较为密切,80%的Ⅰ型患者有肠化生改变。④Ⅰ型淋巴引流方向向上可至纵隔,向下可至腹部,而Ⅱ、Ⅲ型主要引流至腹部。 (二)Liverpool分型 英国利物浦的Dolan等对远端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病理学和分子机制等研究后也指出两者是同一种疾病,并于1999年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Liverpool分型。该分型将自咽至十二指肠间的上消化道分为食管、食管胃结合部和胃三部分,又将食管以胸廓入口和第8胸椎为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胃以角切迹为界分为近侧胃、远侧胃和重叠部分胃(含近、远侧各超过50%者)三种。Liverpool分型中的食管下1/3癌、食管胃结合部癌和近侧胃癌即Siewert等定义的AEG。 目前,Siewert分型被国际胃癌协会(IGCA)和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等多数学者所接受,是较为公认的分型方法。 引自: DolanK,MorrisAI, GosneyJReta1.2004.Threedifferentsubsiteclassificationsystemsforcarcinomasinth eproximityoftheGEJ,butisitallonedisease?JGastroenterolHepatol,19:24~30 SiewertJR,

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化疗方案2015.3.18

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化疗方案 一、术前化疗 1、首选方案(卡培他滨可替代氟尿嘧啶): 1)紫杉醇+卡铂(证据级别1): 紫杉醇50mg/m2 iv D1,卡铂AUC=2 iv D1,qw,化疗5周。 2)顺铂+氟尿嘧啶(证据级别1): ①顺铂75 - 100 mg/m2 iv D1、29,氟尿嘧啶750 - 1000mg/m2 civ 24h D1-4、D29-32,q35d。 ②顺铂15mg/m2 iv D1-5,氟尿嘧啶800mg /m2 civ 24h D1-5,q21d,化疗2个周期。 3)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证据级别1): ①奥沙利铂85 mg/m2 iv D1,亚叶酸钙400mg/m2 iv D1,氟尿嘧啶400mg/m2 iv 推D1,氟尿嘧啶800mg/m2 civ24h D1-2,q14d。其中3 个周期是与放疗同步进行,3个周期是放疗后进行。 ②奥沙利铂85mg/m2 iv D1、15、29,氟尿嘧啶180 mg/m2 civ 24h D1-33。 2、其他方案 1) 伊立替康+顺铂(证据级别2B): 伊立替康65mg/m2 iv D1,8,22,29,顺铂30 mg/m2 iv D1,8,22,29。 2)紫杉醇+氟尿嘧啶(证据级别2B): 紫杉醇45~50 mg / m2 iv qw,氟尿嘧啶300mg / m2 civ 24h D1-5,qw,化疗5周期。 二、围手术期化疗(仅用于腺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1、ECF(证据级别1) 盐酸表柔比星50mg/m2 iv D1,顺铂60mg /m2 iv D1,氟尿嘧啶200mg /m2 civ 24h D1-21,q21d,术前3周期和术后3周期。 2、ECF修改 ①盐酸表柔比星50mg/m2 iv D1,奥沙利铂130mg/m2 iv D1,氟尿嘧啶200mg/m2 civ 24h D1-21,q21d,术前3周期和术后3周期。 ②盐酸表柔比星50mg/m2 iv D1,顺铂60mg/m2 iv D1,卡培他滨625mg /m2 po bid D1-21,q21d,术前3周期和术后3周期。 ③盐酸表柔比星50mg/m2 iv D1,奥沙利铂130mg/m2 iv D1,卡培他滨625mg/m2 po bid D1-21,q21d,术前3周期和术后3周期。 3、氟尿嘧啶+顺铂(证据级别1): 氟尿嘧啶800mg/m2 civ 24h D1-5,顺铂75-80mg/m2 iv D1,q28d,术前 2 - 3个周期和术后 3 - 4周期,共有6周期。 三、化疗(非手术) 1、首选方案 ①顺铂+氟尿嘧啶(证据级别1): 顺铂75 - 100 mg /m2 iv D1,氟尿嘧啶750 - 1000mg/m2 civ 24h D1-4,q28d,共2-4周期,2周期同步放疗。 ②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证据级别1): a.奥沙利铂85mg/m2 iv D1,15,29,氟尿嘧啶180mg/m2 iv D1-33。 b.奥沙利铂85mg/m2 iv D1,亚叶酸钙400mg/m2 iv D1,氟尿嘧啶400mg /m2 iv推D1,氟尿嘧啶800mg/m2civ 24h D1,2,q14d,3周期同步放

2020NCCN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更新要点(全文)

2020NCCN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更新要点(全文)01、2020 V4更新自V3 02、2020 V3更新自V2 ESOPH-F——系统治疗原则: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疾病

二线及后续治疗 新增:若既往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可作为食管鳞癌二线治疗或后续治疗的优选方案(1类)。 使用剂量为:纳武利尤单抗240mg,静脉注射(第一天),每14天为一周期;纳武利尤单480mg,静脉注射(第一天),每28天为一周期,该推荐是基于III期ATTRACTION-3研究。 应根据既往治疗和PS评分选择二线及后续治疗方案。其他优选方案包括雷莫芦单抗+紫杉醇用于腺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EGJ],1类;食管腺癌,2A类)、多西他赛(1类)、紫杉醇(1类)、伊立替康(1类)、三氟胸苷+ tipiracil(TAS-102)用于EGJ(1类)(三线或以上治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2A类)、帕博利珠单抗。 其他推荐方案包括:雷莫芦单抗用于腺癌(EGJ,1类;食管腺癌,2A类)、伊立替康+顺铂(2A类)、恩曲替尼或拉罗替尼用于NTRK融合突变阳性患者(2A类)、多西他赛+伊立替康(2B类)。 在特定情况下可选择: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雷莫芦单抗用于腺癌(2B类)。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疾病的一线治疗 HER2过表达转移性腺癌应加入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氟尿嘧啶+铂类(联合顺铂,1类;曲妥珠单抗+其他铂类,2A类);曲妥珠单抗不推荐与蒽环类药物联用。 一线治疗方案:因毒性较低,优先推荐两药细胞毒化疗;三药细胞毒化疗方案用于PS评分较好且易于经常评估毒性的患者;由于毒性较低,奥沙利铂通常比顺铂优先推荐。 优选推荐方案: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2A类)、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2A类)。 其他推荐方案:氟尿嘧啶+伊立替康(2A类);紫杉醇+顺铂或卡铂(2A 类); 多西他赛+顺铂(2A类); 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2A类); 多西他赛; 紫杉醇; 改良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2A类)、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2A类)、多西他赛+卡铂+氟尿嘧啶(2B 类); ECF方案(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2B类);改良ECF方案(2B类):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表柔比星+顺铂+卡培他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03、2020 V2更新自V1

食管胃吻合术中贲门功能重建方法的改进

食管胃吻合术中贲门功能重建方法的改进作者;李少民,周斌,张潍,万晓龙,万俊哲,付昆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壁内吻合术贲门功能重建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对48例施行胸腔食管-胃壁内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有症状的2例;钡餐未发现明显反流;胃镜检查7例有黏膜轻度改变;测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食管-胃壁内吻合术能够部分达到贲门功能重建的作用,可较好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关键词]吻合术;反流性食管炎 Improvement reconstructing cardial function in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sophagogastric intramural anastomosis on reconstructing cardial function and preventing reflux esophagit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8 cases who were performed esophagogastric intramural anastomosis in thoracic cavity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2 cases presenting symptoms;no evident barium reflux during the barium meal;7 cases of mil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