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1-10-14信息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临港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指依托港口及港口城市发展相关产业(如石化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粮油加工业、海洋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形成的沿海区域经济增长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依托沿海优势,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临港产业带动战略、贸易促进战略,利用港口及港口城市的集聚辐射等功能发展临港经济,实现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临港商贸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临港经济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省海岸线漫长,港口(湾)资源丰富。在新一轮产业带建设中,我省应着力开发利用沿海港口(湾)资源、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重点建设全球化大生产的大进大出的基地,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目前我省临港经济发展的不足

我省临港经济体现了港口的“集聚———扩散”、“支撑———带动”作用及与周边地区动态关系,同经济社会关联度密切。目前,临港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有:规划导向作用发挥不够,产业布局有机联系少;临港工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强,产业链不长;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水、土地的自然要素资源供给总量不够充裕;人才数量和结构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现代化港口人才紧缺;政府服务有待改善,等等。

二、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

1.临港经济发展是寻求自由贸易的演化过程。沿海的港口毗连海洋,邻接陆地,具有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土地、便利的交通、有力的协作和能源供应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条件,加工冷却和排水可以利用海洋,直接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原材料。从发达国家及地区看,临港经济最初模式源于自由港贸易,以经营商业和贸易为主。1547年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湾的里南那港,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17世纪以后,一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和航海业发达的欧洲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陆续把一些著名港口城市辟为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如德国的汉堡和不莱梅、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到20世纪50年代,临港经济在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形式,主要发展“出口替代”工业,有些出口加工区还发展了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发展旅游业,搞综合经营。到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相互依赖,港口不仅是运输枢纽而且成为全球化大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2.临港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港兴城兴、港衰城衰”,这是世界各大港口城市几百年来的普遍现象。近半个世纪来,在沿海出现了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

和原料加工这些直接与海洋有关的工业部门。发展中国家开采的石油60%以上都经海上运输,有通往沿海港口密集的管道网输送石油;随着油轮的容量越来越大,使超级油轮出现,沿海炼油工业迅速发展;港口城市的钢铁工业也迅速发展,形成临海巨型钢铁城,钢材成品直接供给造船工业以及出口;沿海建立核电站,海水用于核反应堆冷却水非常便利等,从而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密集的港口经济带和沿海地域的工业群。这些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又促进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学、电子、电力等工业向沿海转移,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了沿海的经济功能,提高了沿海工业的重要性,使得依托港口发展的城区日益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

3.新兴国家得益于临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韩崛起是当代世界的两个经济奇迹,其关键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海运物流业,形成了全球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基本特点是:最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各自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强有力的基地。全球化时代的港口已不仅仅是运输枢纽而且成为全球化大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临港经济造就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全球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分析日本的生产流程图式,共同的是把工厂内部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同全球航运物流流水线,在深水港湾的码头前沿直接地并联在一起,从而造就了一种贯通全球的自动化流水线;现代远洋航运物流业形成一种有巨大能量的、规范化严密保障体系的、可准确无误的系统作业链,如同现代化大工厂里的系统化、自动化流水线一样,可按企业经营的需要实际运作。其次,现代港口信息网络的发展,已使现代枢纽港成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确保同临港工厂的对接准确无误。加上海运和陆运卫星定位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国际间海关和大型生产商销售商的信息系统连接,最大限度地实现世界大物流格局,造成全球物流一体化。第三,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法规等因素完善了全球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两国经济奇迹对于陆域资源也相对贫乏的我国发展临港经济有着重要借鉴作用。

4.实现物流业与临港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经济全球化使临港工业和海陆运物流业在海港前沿对结,三种流水线的结合统一,引发国际航运和物流的新发展;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展即时运输和就地生产,引发了对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的需求。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各国普遍重视物流在港口及临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各国企业为了充分运用大批量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纷纷在港口建立了仓库或物资配送中心,安特卫普港有美国福特公司、孟山都化学公司的配送中心,鹿特丹港有韩国韩进海运公司、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物流中心。为了适应企业对在港口设立仓库和配送中心的需求,世界主要港口都专门开辟特定区域、配备所需设施为企业提供仓储和物流配送所需的全部服务,如鹿特丹港的埃姆海浪、波特莱克和马斯维莱克特物资配送区、新加坡港的开平分拨区和日本横滨的“综合物流码头”。汉堡港因地制宜地发展物流业,兴建物流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投入产出比为1∶6。物流业和临港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大经济腹地的支撑,鹿特丹、新加坡、香港和休斯顿等港口都是有广阔的腹地支持而得以发展的。

5.拉长临港产业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许多国家发展本国港口的指导思想从单一追求港口

吞吐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向以实现港口长期价值最大化,即利用港口发展国家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比从投资港口基础上获取直接经济效益更加重要,港口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以及就业机会已成为发达国家衡量港口对国民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如洛杉矶港是美国西海岸重要的贸易港口,临港产业创造出产值268亿美元,洛杉矶市约70%的收益和港口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临港产业还创造了几十万的就业机会(每11个职位中有1个与港口业务有关)和数以亿计的工资、奖金、州和联邦政府的税收。临港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洛杉矶城市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也较早关注产业集群问题,并制定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兴建了大批临港产业园。主要做法是,将临港工业划分港口,由港口出租、组织招商引进项目,依靠港口运进原材料,在港口加工,再向外出口。如比利时的根特港,利用土地出租给VOLVO汽车制造厂,由瑞典引进设备及原材料和零部件,到根特港分厂组装成成品,利用港口出口。这个厂又带起来一批三产产业,像这样的工厂举不胜举。滚雪球式的发展,越办越大引进了不少外资项目,互相受益,使城市围绕着港口的建设而发展。

6.港口日益作为独立的主体、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的需求与挑战,要求更新港口经营理念,改革港口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确保港口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经营和现代技术进步的迅猛发展、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以及国际班轮公司向全球承运人和全球性联盟的转化,港口在国际经贸和综合物流中的战略意义和枢纽地位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港口拓展其综合物流和信息中心之功能,实施港口多元化经营战略。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可行措施实行港口从行政机构到商业实体的转变,如民营化和公司化。目前发达国家还积极探索按港口“地主型”管理模式来运作,港口管理局拥有港口码头设施、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其已成为当今港口发展的既定方向,如美国纽约港、巴尔的摩港、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和法国马赛港。港口的商业化趋势使众多港口能够拓宽自主经营范围、改善港口设施以吸引船舶到港,增加货物流量,成为国际物流中最具战略意义的集结点。

三、对我们的启示

1.加速港城区一体化进程,推进自由港建设。港城区联动,是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模式。就是通过设立连接保税区和港区的国际物流园区,优化保税区与港口的物流监管,促进保税区和港口在地域、功能和运作等方面的有机结构,实现保税区与港口的功能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或者在港口与城市之间通过建临港产业园区,进一步密切城市与港口的关系,以港口优势整合现有的生产要素,以大项目为龙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港城共荣。实现港城区联动,是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的必要条件。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大都实行自由港政策,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国内外航运企业集聚,进而加速临港经济发展。宁波———舟山港正在申报设立保税港区。保税港区必将增强和完善港口的中转、配送、采购、分拨、加工、定舱、结算、报关、报验等服务功能,集物流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与通讯服务和人员服务为一体,促进宁波———舟山港向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方向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功能从工业港向商业港迈进。宁波目前要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大都市区、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和区港联动试点为

契机,加速开放先导区(保税区及保税港区)向自由港区(贸易区)转型。可分为四步走:由区港联动开始逐步达到港城区一体化———由港城区一体化走向自由贸易区———由自由贸易区扩展为自由加工贸易区———由自由贸易加工区走向自由港。

2.兴建临港产业园,培育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是与港口发展最为密切的产业,集群化是现代临港产业的特点,临港产业园区是扩大开放的窗口、对外招商的主阵地、项目投入的集中区。目前,我省宁波要在现有的石化、电力、钢铁、造纸、修造船、机械设备6大临港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重化工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和造船园区等临港产业园建设。今后要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园区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投资强度,促进临港产业的集群与集聚,提高临港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同时加强与临港产业园区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前提下,实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广泛引进国内外中心企业,建成开放式的临港产业园。临港产业园区中的企业可以实施产业联系促进战略,采取产品链集群与创新链集群相结合的成长路线,推动产业集聚;通过相关产业链接招商,打造和延长临港产业链,有效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实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结合上游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今后发展规划,加快下游相关项目的引进和原有工业的整合,尽快完善下游产业配套,形成并提高临港产业园区规模,以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3.以加强港口辐射功能为着眼点,大力拓展现代物流业。把现代物流纳入港口经济发展规划,强化开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加快港口码头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和港口现代物流的载体建设,健全港口设施,完善港口功能;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通信及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设立出口加工区,拓展港口业务,为发展港口物流、选商引资和开发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对港口运输相关各环节进行整合,促使其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嫁接”国外知名物流集团,充当其全球物流网的支点,主动融入国际物流体系之中;吸纳国内外更广泛的港口、航运界及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参与物流业发展。根据全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选择大型钢铁、造修船、核电、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现代会展、战略物资仓储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的大型临海产业项目和石化、医药、机电、水产、服装等具有产业优势的货种,建立专业物流中心。同时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区及国外物流基地、物流企业相联结,构造一个跨区域的现代物流网络,把宁波———舟山港所在区域初步建成为全市、全省物流配送、分拨中心和长江三角洲南翼货物贸易的集散地。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临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服务,要大力发展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订货、外汇结算和电子无纸报关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内容,带动其他服务业发展。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支撑经济增长的是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临港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加强科技研发力量,努力跟踪国际临港工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产业层级,建设优势互补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研发基地。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

港口基础设施、装卸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根据临港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临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由政府给予资助,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攻关。

5.拓展港口的经济腹地,建立节约型产业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必须要有强大的腹地经济的支撑。同时港口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腹地的繁荣。宁波———舟山港要借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把经济腹地向内陆省份延伸、全球范围拓展,不但包括广大的内陆地区,还要面向包括欧美亚非澳洲的全球其他广大地区。临港经济建设要走一条可持续节约型发展道路。首先,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由于临港产业一般是大运量、大吞吐量、高耗能的工业项目,港口建设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从环保的角度遴选项目。对重大工业项目认真进行环境评估,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的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技术,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新型现代化国际港口。

6.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促动、体制创新、科学管理,建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港口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总体规划者与调控者的作用,高度重视、合理规划港口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多方共同经营管理模式;认真研究现代港口多元化经营发展的目标定位,确保港口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发展临港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加强有利于临港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调查研究。目前需要加强以下政策突破:加快宁波———舟山港保税港区建设审批,扩大开放规模力度;成立统一的信息中心,打造货物动态与运输网络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内陆城市建设若干“干港”;协调改善大通关环境等。港口管理部门要根据港口总体规划,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有计划地向市场推出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主体,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竞争有序的港口市场。做强临港经济有很多事情需要政府与港口共同努力,如基础设施建设、岸线开发、货主与港口之间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在管理模式上要借鉴国际“地主型”港口的管理经验,以有利于港口发展为准则,在“港口下放”、“政企分开”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打破港口管理中条块分割局面,建立新型的综合型港口管理模式。强化港口管理对港口地区经济规划和管理功能,实现从港口行业管理机构向港口地区管理机构的角色转变。□叶建华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 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年“6.9”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2%、11.2%、10.5%和 11.9%。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

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 18.4%。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省、全市份额的0.029 %和0.57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32.7%和全市10046元的59.2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7:31.7:41.6,与全省11:56:33和全市24.8:38.6:36.6比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20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情况简介 香精产业情况: 1988年,岭秀瑶族乡在长洞村和大兴村交界地落富坳首次建成香精生产加工厂,年生产量高峰时期达到200多吨,也实现过产值上百万的辉煌业绩,其山苍籽精油加工曾一度享誉省内外,前来交易香精的客商云集。90年代是岭秀乡乃至全县鼎鼎有名的加工厂,同时,岭秀香精厂也大大提高了瑶乡人民的人均收入。 油茶产业基地情况: 岭秀乡油茶种植基地在省市县三级的支持和引导下,利用当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抢抓黄金时节,积极引导农村技术能人、产业大户实施山地开发。广泛发动农户以家庭或联营等形式整理改造林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同时鼓励农户以“山地入股、集体开发”的形式,推进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全乡上下掀起种植油茶的热潮。 徐金凡承包了近500亩荒山种植油茶。承包协议签定后,每户村民不仅获得山地租金,而且参与整地、种植、管理,还可得到可观的劳务收入,村民们种植油茶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20万元开发高产优质油茶,三到四年挂果,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万元。

2010年全乡油茶林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3000亩,油茶基地的建设将积极推进岭秀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 程控电话站情况: 岭秀瑶族乡程控电话站于1996年立项建设,建成后健全了通讯网络,可覆盖8个村,程控电话用户一直上升到1300多户。2000年以后,先后建成了移动、联通基站8个,手机信号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通电话,大大方便了瑶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岭秀至黄草公路砂改砼情况: 为加快与东江旅游的衔接效率,更便捷地服务漂流游客从岭秀进入黄草,发挥岭秀岭秀旅游的服务功能,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岭秀瑶族乡主动进行跨县合作,向上争取资金110万元,立项加宽和改砼了岭秀至黄草的县级公路,公路全长35公路,岭秀境内6公里。改造后,公路由原来的4.5米加宽到了5.5米,改砼后从岭秀到黄草的行程将缩小到一小时以内。 教育发展情况: 岭秀瑶族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大力实施了“一乡一校”学校布局调整,成功撤并了长洞、大兴、古桥等十所小学。2006年乡政府投入1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围墙、厕所、球场,添置了课桌。2007年启动了投资50余万元的岭秀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其中争取中国青少年基会投资20万元。2008年全年投入资金4万余元,用于奖励教师、校舍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稳步提高了教育质量。2009年乡学校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全校共有103个初中毕业生,其中毕业保送生7人,在全县排名第四。19人考取汝城一中公费生,占总人数的20%,同比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贫困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贫困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贫困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灌南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灌南县地处江苏东北沿海,是连云港市南大门。由于历史、区位、基础、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2002年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省综合排名垫底,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末位,被称作“苏北洼地中的锅底”。2003年来,灌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政府创新与中小城市和谐发展示范县15强、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14位,跻身全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区20强,在江苏沿海开发中走在了前列。为深入总结灌南经验,进一步为我省县域经济尤其是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我办于6月X日-X日专程赴灌南实地考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灌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灌南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27亿元,增长38%;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55.1%;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增长33.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86元,增长12.1%。今年一季度,灌南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三

个全省领先、四个全市第一”。“三个全省领先”,即完成工业用电量2.1亿千瓦时,增长123%,增幅全省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增幅(79.2%)、税收收入占比(88.1%)全省领先。“四个全市第一”,即财政收入总量全市第一(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投资(54%)、规模工业增加值(3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1%)三项指标增幅全市第一。 与2002年相比,灌南人均地区总值由3000多元增至14000多元,增长了三倍多;财政收入由1.5亿元增至27亿元,增长了17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2亿元增至31亿元,增长了1.5倍;千万元企业由15家增至450多家,增长了近30倍;城区规模由不足八平方公里扩大到二十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走在苏北和全省前列,综合实力平均每年上升2-3名。 二、灌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凝心聚力,着力营造进位争先的发展氛围 1、理念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引领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灌南提出了“开明开放、诚实诚信、创新创业、自立自强”的先进理念,围绕“以工立县、以港兴业、以城带农”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争创苏北科学发展示范县、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争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三争”奋斗目标,全面构建生态灌南、活力灌南、魅力灌南、和

2019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XX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县、基础先行、开放带动”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64亿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636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61元、2448元,增长14.4%、1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8.94亿元,增长17%。“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大幅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 做大做强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推动了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9%,增长16.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一是抓骨干育

龙头。重点培育兴隆汽车配件公司、和平制动器公司、鑫琦钙粉加工公司、华龙辛夷公司、金纬绢纺公司、助剂厂等骨干企业,全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家。汽配铸造、矿产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日渐明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抓园区上规模。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膨胀工业经济总量的载体来抓,完成投资2700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各类园区共吸纳50万元以上企业52个,另有一大批项目即将入驻。尤其是县城工业园区,通过抓硬件建设、抓环境优化、抓政策激励,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三是抓改制激活力。因企制宜,分类施治,采取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收购、租赁、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多种开发等形式,催化剂厂、钾长石矿、砖厂、印刷厂、缫丝厂、云母厂等企业先后进入改制程序,鑫达公司成功租赁水泥一厂,使其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纳税266万元的大户,天瑞集团收购重组云钢总厂,初步启动生产,纳税就达到521万元。四是抓项目增后劲。去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总量大、项目个头大、外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回龙电站、杰达特种材料、鑫琦钙粉、英威选矿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后发动力。五是抓服务强“三属”。立足**三属企业比较集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注重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新上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三属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18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总人口万(含农一师万)其中,维吾尔族万,占%,汉族万,占%;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阿克苏市总人口万人。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 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 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是( ) A.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5.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A ) A.价值B.需求量 C.供给量D.供求比例 6.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起作用是通过( B ) A.价格与价值的等同实现的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过程实现的 7.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 ) A.c B.v C.m D.v+m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A.可变资本量增加B.单个资本量增大 C.资本周转加快D.平均利润率提高 9.资本集中( A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单个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通过单个资本积聚实现的 D.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10.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C ) A.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B.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11.固定资本折旧率( ) A.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B.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C.与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 D.与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 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起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13.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 14.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 A ) A.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量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 C.剩余价值量大于利润量D.剩余价值量小于利润量 15.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 )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 C.级差地租I D.级差地租II 16.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是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是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 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 18.垄断时期银行的新作用是( D ) A.借贷关系的中介人B.吸收大量存款 C.发放巨额贷款D.万能的垄断者 19.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 C ) 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 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使商品价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变动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C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1.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寡头D.资本输出 22.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瑞士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有其自身特定的优势及政策,对此,本篇文章从区域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来对瑞士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并对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瑞士区域经济分析 瑞士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机械、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5大工业部门是瑞士的工业支柱。瑞士出口的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盛誉世界;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共有600余家银行,分支机构5070家,银行总资本达5000多亿美元,纳税额占国家税收的20%,有“金融帝国”之称;瑞士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及部分食品。但是瑞士只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瑞士名表、瑞士银行已经成为了瑞士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代名词。那么,瑞士何以从一个地域小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呢?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瑞士这个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分析。 一、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环境:1、位置: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阿尔河、罗讷河。2、气候: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阿尔卑斯山以北受温和潮湿的西欧海洋性气候和冬冷夏热的东欧大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变化较大;阿尔卑斯山以南则属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自然资源:1、瑞士居中于欧洲大陆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为瑞士的对外贸易等诸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虽然瑞士的各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当贫瘠,但是温和的气候、明丽的山水、纯净的空气,以及处于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都为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提供了绝佳条件。境内阿尔卑斯山脉雪峰连绵,不仅造就了如画的风景,也是滑雪和登山运动的发源地。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来自欧洲各国的游客猛增,给瑞士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县督查调研组: 根据县委《关于对2018年经济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的通知》明传电报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总结了今年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移民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发展库区经济、改善移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库区长期稳定、工程顺利施工、移民平稳搬迁、经济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移民基础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目标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水库、电站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移民、水利、国土、农业、林业、扶贫、俄垤水库管理局及涉及移民工作乡镇等部门为成员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移民开发局。为我县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 20

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乡镇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要求。为扎实推进移民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县人民政府分别与有移民工作的迤萨镇人民政府、阿扎河乡人民政府、甲寅乡人民政府、宝华乡人民政府签订了移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目标管理。确保移民工作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2、加强政策法规学习,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一年来,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州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并结合实际积极向移民群众做好移民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3、强化监督职能,认真做好移民资金财务管理。 为了加强对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的管理,确保库区移民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广泛征求县财政、审计等部门意见,组织制定了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为规范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提供制度依据。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及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工作。 按照移民工作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做好移民工程项目预算、核算和决算工作,加强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移民资金;对移民资金定期、不定期开展审计工作。 4、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档案。

瑞士旅游业发展及启示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结课论文 中文题目: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论文课程: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国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零一四年十月

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 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更多的人去其他旅游,甚至出国进行旅游,而瑞士就是人们出境旅游地的首选。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瑞士旅游业更是世界的楷模,在不少方面能给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瑞士、旅游、发展启示 瑞士是令人向往已久的花园式国家,阿尔卑斯山多座令人心动的雪峰、1484个蔚蓝的湖泊,还有瀑布与溪谷、葡萄园与村屋、中世纪的小城建筑、枚不胜数的独特景点及长久中立国地位所酿造的和平安详与悠然恬静的环境,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向被誉为“世界公园”。而瑞士旅游业发展更是有其独到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不少发展启示。 第一,瑞士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瑞士用尽了其湖光山色的优势,旅游产品遍及水上水下、山上山下、地面空中,还设计了许多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旅游项目,全年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旅游者。沿湖风光游和阿尔卑斯山多个峰顶的冰雪游全年火爆。 以铁力士山冰雪游为例,他们设计了世界第一个360度旋转缆车,可以直接把游客送上峰顶;游客可在山顶欣赏壮观的冰雪全景,也可以再乘冰川飞渡吊椅直达冰川公园。抵达冰川公园的游客,既可乘坐轮胎滑雪器在专用滑雪道上滑雪,也可尝试平衡滑雪车、冲雪摩托车和急速雪橇尽情地享受冰雪乐趣,还可跟着导游去冰川探险或冰川徒步游,获得一份难得的裂缝探险与穿越冰川的体验。在1800米高度还设有山地自行车、直立自行车与魔鬼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在山路上骑自行车或徒步运动,沿途欣赏高山湖泊与高山花卉。瑞士的冰雪游安全、有趣、刺激,全年不停,无论在什么季节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冰雪爱好者,仅此一项就收入不菲。 第二,瑞士把环保融入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瑞士有完善的环保法规。我们在洛桑、苏黎世等多个城市都没有看见公共汽车,只有有轨或无轨电车在市内穿梭。许多景区都不准旅游巴士靠近,停车场设在离景区较远的地方,游客只能步行一段进入景区。 瑞士也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定。如日内瓦发展旅游业并没有去建高层酒店。城市建设法规严格规定,日内瓦城市中心限高37.5米,这是皮埃尔教堂的高度,100年前这里就是日内瓦城市的最高点,至今没有改变,任何新建筑都不能超过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

域平均值的 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2005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都是I级,在全国的排位是:上海第1、江苏省第4、浙江省第5。从以上分析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 二、“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 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XX年、XX年、XX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XX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县域经济稳健上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万元,增长12.2%。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达7.73亿元(占gdp的4.3%),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31.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增长19.5%,净增1125元,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万元规模工业增 1 加值能耗降低9.5%,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so2排放强度8.5,cod排放强度0.29),全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42%。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工业强县、 第2 页共2 页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 现将****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您作以简要汇报,请您批评指正。一、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元,同比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单位能耗预计下降**。总体来看,2012年是我区转型升级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是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最好的一年。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注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以****、****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达到****。****公司跃居世界轮胎行业20强,****公司被评为河南省化工行业20强企业,****公司进入全省百强百高企业,****等企业成功入选省定上市预备队企业。二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围绕****大产业园,谋划实施了****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亿元。集聚区新入驻企业****家,总数达到****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家,总数达到****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家。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企业技术认定中心****家;申请专利****

项,授权专利****项,巩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先后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余名,****团队被评为全市首批科技创新型团队,全国****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公司。二注重产业集聚区建设。2012年,是产业集聚区实现整体突破、加速发展的一年。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亿元,****路建成通车,****路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纵****横的道路框架;铺设各类管网****公里,归并电力线路****条,污水处理厂试水运行,项目建设和企业入驻的先决条件得以有效解决。二是实施整村搬迁。投资****亿元、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的和顺小区已建成投用,安置群众****户****余人。投资****亿元、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的****小区****栋安置楼主体基本完工,可安置群众****户****余人;投资****亿元、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的和祥安置小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注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强了与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成功举办了全国****年会,积极参加了第七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对接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效。2012年,全区共引进项目****个,总投资达****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个。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实施****投资计划,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达****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瑞士职教发展及启示

瑞士职教发展及启示 作者:刘山勋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4期 以“双元制”为主体的“三元制”趋向的职教模式 瑞士在职教体系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双元制”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边在校进行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去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练习。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方式。学校与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即双元。在瑞士,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周中有1~2天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有3~4天去企业锻炼操作技能。即使在学校的理论课中,教师也比较重视围绕实践问题、工作场景来展开教学。可见,瑞士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并以“企业培训”为重心,以学校学习为辅助。瑞士这种“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实行免费制,并且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练习也有一定的酬劳,学生毕业后基本能进企业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少学生乐于选择职业教育,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对新员工的上岗培训环节,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各国的产业竞争力趋于激烈。为了适应这种不断更新的产业结构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要求,一种按职业群而建立的行业组织脱颖而出,并渗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学校、企业、培训中心(行业组织)三位一体的职教模式。培训中心,是一种既独立于政府之外,也不隶属于学校的行业组织,通常负责社会急需人员的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及特殊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这种“三元制”的培训模式成为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考试 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重视课程内容要顺应经济发展、与时俱进且紧跟产业调整步伐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反映了时代进步对产业、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瑞士把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育方式,突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使得瑞士职业教育工作者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理论教师由于课程内容的更新,要经常去企业了解最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等,以便不与实训教师的教学内容脱节。这也保证了瑞士职业教育能及时跟进社会发展。 瑞士具有完备的考试制度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或得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上岗工作的凭证。这种完备的考试制度保障了瑞士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得以良好地运作。通过完备的考试制度使职业教育完善,也使学生能得到岗位的资格凭证。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来选择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使更多学生完成职业精英化培养成为可能,也使职业教育高学历成为职教发展的新趋向。 经费来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