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概况_彭昭宣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概况_彭昭宣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概况_彭昭宣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概况_彭昭宣

144

第16卷 第2期 2014 年 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2 Feb .,2014

防风通圣散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创立,

出自《素问?宣明论方》:“一切风热燥证,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堕马打扑,伤损疼痛,或因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腹急痛,腹满喘闷者,并皆治之。”本方由以下药物组成:麻黄、防风、荆芥、大黄、薄荷、芒硝、黄芩、滑石、甘草、连翘、桔梗、石膏、当归、白术、白芍、川芎、生姜,共17味。方中汗、下、清、利四法同用,且上、中、下三焦并治,疗效显著,临床应用甚为广泛,

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1]

《王旭高医书六种》云:“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

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雷丰《时病论》谓:

“其主治甚多,不能尽述,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吴昆在《医方考》中也对该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防风通圣散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临床应用广泛,主治荨麻疹、中风、肥胖症、头面疖痈、习惯性便秘、皮肤瘙痒等风热炽盛,表里俱实之证。而民间也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极言该方治疗效果。检索近10余年的文献,总结防风通圣散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皮肤疾病

皮肤病症虽表于体表,却是由外邪入侵机体致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概况

彭昭宣,米绍平,汪静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肝胆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防风通圣散作为常用古方,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断有新的疗效被发现。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古方

今用,展现出中医药的勃勃生机。该文综述近10年的文献,概述防风通圣散的临床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2- 0144- 03

收稿日期:2013-07-03基金项目:泸州市科技局项目(2012-S-38(14/14))作者简介:彭昭宣(1986-),男,四川泸州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肝胆疾病的防治。通讯作者:汪静(1968-),女,四川泸州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肝胆疾病的综合治疗。E-mail :lywj68@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4508363.html,。

Overview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angfeng Tongsheng Powder PENG Zhaoxuan,MI Shaoping,WANG Jing

(Hepatology Department,L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Sichuan,China)

Abstract :

Fangfeng Tongsheng Powder,as a common prescription,is increasingly used in a wide range. There are always new effects which have not been found. TCM is profound,and using the ancient prescription today shows its vitality. The passage reviewed literatures in nearly 10 years and overviewe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Fangfeng Tongsheng Powder ;clinical application ;summary 参考文献[ 1 ] 于俊生,王砚琳.痰瘀毒相关论[ J ] .山东中医药杂志,2000,

19 ( 6 ):323-325.

[ 2 ] 朱曾柏.论中医痰病学说的形成及发展[ J ] . 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1996,2 ( 1 ):51- 58.[ 3 ] 刘娜,宋立群.宋立群教授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炎验案[ J ] .中

医药学报,2004,32 ( 5 ):42-43.[ 4 ] 梁文波,赵红,张学梅,等.三子养亲汤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

药理研究[ J ]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 ( 2 ):11-12.

[ 5 ] 沈湘妹.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 J ] .湖北中医杂志,

2000,22 ( 11 ):29.[ 6 ] 江瑞云,陈建杉,江泳.苇茎陷胸汤治疗间质性肺炎32例[ J ] .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 ( 2 ):56.[ 7 ] 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 .中国药

事,2011,25 ( 6 ):603-605.[ 8 ] 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J ]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 ( 1 ):1-2.[ 9 ] 殷健,刘静.益气养阴活血化疲法治疗间质性肺炎[ J ] .中国

中医急症,2000,9 ( 2 ):82.

[ 10 ]

李莎莎,肖雪,王跃生,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J ]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 ( 140 ):102-104.[ 11 ] 严敏,庄田畋.双黄连加中医辨证治疗间质性肺炎[ J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 ( 1 ):17-18.[ 12 ] 孙谊,于智敏.“以毒攻毒”含义研究[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 ( 3 ):165-166.[ 13 ] 杨际平,闰平,李久荣.间质四虫饮治疗间质性肺123例[ J ] .

江苏中医,1996,17 ( 3 ):14. [ 14 ] 蒋文跃,杨宇,李燕燕.化痰药半夏、瓜蒌、浙贝母、石菖蒲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J ] .中医杂志,2002,43 ( 3 ):215-216,225.[ 15 ] 周清华,颜宪平.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体会[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 ( 3 ):16.

[ 16 ] 周月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间质性肺炎90例[ J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 ( 4 ):250.

[ 17 ]

薛梅红.朱良春治疗间质性肺炎经验[ J ] .中医杂志,2006,47 ( 7 ):493.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2.050

16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常,久之则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脉络瘀阻,继而内生火热,火旺克金导致皮肤病。此为皮肤病病机所在[2]。刘完素认为风、寒、火、湿、燥、热六气为病,火与其余五气相关联,六气皆化于火,火热为病机的中心,治疗当用清凉之剂。因此防风通圣散在皮肤疾病中疗效独特。

1.1皮疹

皮疹在临床各科极为常见,尤其是荨麻疹,很多诱因可导致急慢性荨麻疹,比如生活过敏介质等。皮疹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多见风邪,风邪在皮肤中有极高的亲和力,所以极易入侵肌肤。风邪人侵后,痹阻经络,致气积于局部,郁而化火,灼伤皮肤致病[3]。孙旭[4]以防风通圣散加减,对42例荨麻疹患者服药1~2周,结果显示总有效率 90.4%。张怀田等[5]、林沛君等[6]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效率也在90%左右。任昌伟等[7]用防风通圣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皮肤瘙痒,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王守业等[8]发现,防风通圣散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皮疹反应的患者,能够缩短治愈疗程,中药组平均疗程(5.3±1.26)d,西药组平均疗程(10.3±3.36)d。学者大多认为皮疹多有湿热,热又能生风,风则发于肌肤。荨麻疹多病程长,久病多虚,虚则不能濡养肌肤,防风通圣散能调和营卫,达到充实肌肤、腠理之效。同时,清利肌肤之湿热,养血和血祛风。因此对皮疹也有良效。

1.2痤疮

寻常性痤疮目前病因复杂,一般多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伤及脾、肺、胃。肺失宣散,脾失健运,外感风热,不能宣发。湿热内蕴,不能下行,表里俱实,逆而上行,阻于肌肤而发。杨竞等[9]对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09—2010年门诊98例寻常性痤疮,分为针刺配合防风通圣散内服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李爱萍[10]对46例16~28岁的面部痤疮患者予防风通圣丸治疗2~5月,总有效率98%。杨竞等[9]认为痤疮以湿热为主,治当清热利湿。防风通圣丸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不仅能疏风解表,使外感风热从汗而解,又能清热利湿通二便,使湿热从二便而解;还能健脾和胃,使湿热通过正常运行而清除。

1.3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病,容易复发,目前西药无较好的特效药物。在中医中,又被称为牛皮癣,明代《外科正宗》认为是血燥风毒致病,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然后风邪与湿热燥毒等相兼,加之血热、血燥、血虚而为病[11]。外邪入侵肌肤或过食辛辣肥甘导致脏腑内热,热伏营血而血瘀,邪与热瘀蕴结而发病,“热”“瘀”“燥”为其主要病证,因此治则当以祛风清热凉血为要。徐令详[12]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47.6%,有效率为91.2%,随访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3%(2/60),对照组复发率为10.3%(7/68)(P<0.05)。陈贵华[13]应用防风通圣散治疗31例银屑病,疗程为半个月至两个月,总有效率93.5%。银屑病是临床常见难治性皮肤病,仍离不开湿热,久病必虚,虚则生风,血虚则肌肤不荣,继而影响疾病转归。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发表攻里、清热解毒之力,与痤疮之病机相合。方中防风、麻黄疏解风邪,使从汗而解;芒硝、大黄除下之实热,使热从大便而解;栀子、黄芩、生石膏直接清泄在里的蕴热;滑石清利湿热,使里热从小便而出;川芎、当归、芍药养血和血祛风。因此,疗效显著。

2 呼吸道疾病

2.1支气管哮喘

哮喘之病位不离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然肺气肃降有度,则大肠传导正常;若肺气不能顺利清肃下行,则逆而为哮为喘,容易致肠腑传导失司,大便秘而难行。腑气不通,又可使肺气不利,哮喘更甚。故治疗哮喘须通腑。范红玲[14]在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8.7%(P<0.05)。马成义等[15]对肺肠实证的15例哮喘病人给予防风通圣散,总有效率94%。分析防风通圣散组方,可知其对哮喘的对症之处,方中麻黄、防风、荆芥、薄荷疏散表之风邪,发汗平喘,使邪从汗解;芒硝、大黄荡涤在下之实热,使热从大便而解;栀子、黄芩、连翘、桔梗、生石膏直接清泄在里的蕴热;滑石清利湿热,使里热从小便而出;川芎、芍药、当归养血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使汗不伤表,下不伤里;诸药合用,使邪从汗、二便排除,邪去痰消,故哮喘自平。

2.2鼻窦炎

鼻窦炎在祖国医学属“鼻渊”范畴,临床症状以鼻塞、头痛、流涕等为主。虽然众医家对鼻渊病因病机论述观点不一,但总结之,不外乎痰、湿、热。柏明华等[16]对60例急慢性鼻窦炎应用防风通圣散加味辨证治疗,痊愈35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其认为防风通圣散能清热利湿、渗湿泄浊。因此对鼻渊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3 消化系统疾病:便秘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群中便秘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肌肉、筋膜的收缩力降低,大肠的推动力减弱,加上情志以及饮食等的原因,更易出现便秘。便秘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伤寒论》曰: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刘保全等[17]对126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予防风通圣散治疗15 d,与对照组相比,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而且疗效持续长,平均120 d无大便干结等情况。刘保全等认为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泄热通便,芒硝泄下之实热,使热从大便而解;栀子、黄芩、滑石、生石膏直接清泄在里的蕴热,对不同性质的便秘,都有很好疗效。叶天利[18]对6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应用防风通圣散治疗,也得到类似的效果。

4 脂肪相关性疾病

4.1肥胖证

单纯性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

145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6卷

常,体重增加。祖国医学认为肥人痰湿为多。肥胖人多肾阳偏虚,脾运不及,致水湿内停,凝而为痰,痰湿内停,阻遏气机,继而气血不畅。钱江等[19]应用防风通圣丸治疗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2个月后发现,患者的质量变化值、食欲降低指数、质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脂肪肝的变化,均取得较好变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石莉蔚[20]应用防风通圣丸治疗2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总有效率92.8%。肥胖症患者多痰湿瘀阻,而防风通圣散为汗、清、下三法并用,表里双解、攻补兼施之剂。方中大黄、川芎、当归可去脂,降胆固醇,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桔梗化痰;白术、甘草、滑石健脾利湿;白芍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和脂肪的排除,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4.2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在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逐年上升,常常伴有脂肪肝和(或)肥胖症。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仍离不开湿热内蕴,痰湿内停,气机阻滞。区洁新等[21]、刑小阳[22]、胡家庭等[23]用该方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总有效率在80.1%~94%。武玉鹏等[24]对50只Wistar大鼠进行高脂血症造模,给予防风通圣散干预后发现,高剂量防风通圣散显著降低TC及LDL-C含量(P<0.05),显著升高HDL-C含量(PO.05)。各学者均认为,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清热攻下,正是高脂血症的对症之剂。

4.3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失衡,细胞内脂质异常积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所涉及的脂肪肝,多属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之名虽未见于中医,根据临床发病特点。一般认为脂肪肝属于中医的“积聚”“痞满”“痰痞”“瘀血”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起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以及气滞、疫气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痰阻滞,痹阻肝脏脉络而成。文献中陈芳等[25]对临床上7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用防风通圣散和硫普罗宁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P<0.05。同时观察组降酶(AST、ALT)、降血脂(TC、TCH、HDL)以及B超观察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其他限于个别医案,如南万青等[26]用该方加减治愈脂肪肝的报道。从文献来看,脂肪肝病机以肝郁脾虚、湿痰阻滞为主,治疗当以泄浊化痰、活血化瘀、运脾疏肝。防风通圣散具有分消表里热邪、培护气血之功。方中防风、荆芥、石膏、黄芩等解表清热,大黄、芒硝攻下,白术、生姜健脾渗湿泄浊,当归、川芎等补血活血,诸药合用,有泻实热解肝郁、健脾养血的作用。一方面能促进体内物质的代谢、异化,另一方面能减少物质的吸收、同化。从而达到促进和提高脂质代谢水平,改善和调节脂质代谢与紊乱的效果。5 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防风通圣散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只要辨证准确,就能药到病除,但是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仍缺少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防风通圣散对高脂血症疗效肯定,而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两者可相互伴随。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不尽人意,因此,防风通圣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张晓萌,刘寨华.防风通圣散临床新用[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2009,15 ( 9 ):701-702.

[ 2 ] 尤淑贤.防风通圣散治疗皮肤病探析[ J ] .福建中医药,2007,

38 ( 5 ):62-63.

[ 3 ] 李景祥.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意义[ J ] .中医药学刊,2003,21 ( 2 ):279.

[ 4 ] 孙旭.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荨麻疹42 例[ J ] .中医杂志,2009,50(增刊):188.

[ 5 ] 张怀田,徐计玲.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 J ] .

河南中医,2003,23 ( 4 ):56-57.

[ 6 ] 林沛君,刘树周,裴国明.防风通圣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 .海南医学,2008,19 ( 1 ):54-55.

[ 7 ] 任昌伟,马锦文.防风通圣丸加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41例[ J ] .中医研究,2005,18 ( 10 ):54.

[ 8 ] 王守业,周晓瑛,褚红亮.防风通圣散治疗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反应皮疹疗效观察[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

报),2009(增刊):112-113.

[ 9 ] 杨竞,贾振宇,赵慧霞,等.针刺配合防风通圣散治疗寻常痤疮50例疗效观察[ J ] .新中医,2011,43 ( 4 ):101-102.

[ 10 ] 李爱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面部座疮[ J ] .河南中医,2003,23 ( 11 ):54.

[ 11 ] 王甜甜,李灵芝.银屑病的治疗实验研究进展[ J ]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20 ( 5 ):412-428.

[ 12 ] 徐令祥.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 J ]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 ( 3 ):23-24

[ 13 ] 陈贵华.防风通圣汤治疗银屑病31例[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 ( 1 ):48-49.

[ 14 ] 范红玲.防风通圣散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6例[ J ] .浙江中医杂志,2004 ( 8 ):333.

[ 15 ] 马成义.防风通圣散治疗顽哮[ J ]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

15 ( 6 ):59.

[ 16 ] 柏明华,陈友族. 防风通圣散治疗鼻窦炎60例[ J ] .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 ( 6 ):334.

[ 17 ] 刘保全,刘伟光.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观察[ J ]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 ( 116 ):54.

[ 18 ] 叶天利.防风通圣散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J ] .中医中药,2011,49 ( 2 ):47-48.

[ 19 ] 钱江,杨柳,陈清华.防风通圣丸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 J ] .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 ( 2 ):223.

[ 20 ] 石莉蔚.防风通圣散治疗单纯性肥胖28例[ J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 ( 12 ):804.

[ 21 ] 区洁新,陈月宁. 防风通圣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 J ] . 中国医药指南,2010,8 ( 33 ):103-104. [ 22 ] 邢小阳. 防风通圣散治疗高脂血症4O例[ J ] . 新中医,2002,

34 ( 5 ):64.

[ 23 ] 胡家庭,濮艳姑. 防风通圣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121例[ J ] .

四川中医,1998,16 ( 5 ):31.

[ 24 ] 武玉鹏,冯玛莉,贾力莉,等. 防风通圣丸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山西中医,2006,22 ( 6 ):54-55.

[ 25 ] 陈芳,刘莉,杨欣.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J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 ( 3 ):

167-169.

[ 26 ] 南万青,南万年.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4则[ J ] . 山西中医,2010,26 ( 4 ):33.

146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升清降浊(降浊,姜黄,僵蚕,蝉蜕,大黄) “用方者,不贵明其所当然,要贵明其所以然。”杨栗山如是说。 《伤寒温疫条辨》中对升降散有较为详细的方解:“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盖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人但知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驱逐邪气,无处不到……和血养气,伐邪辟恶……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 僵蚕“清化而升阳”,蝉蜕“清虚而散火”,“君明臣良,治化出焉。”“姜黄辟邪而靖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引导协力,远近通焉。补泻兼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之 宜。”“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杨栗山称僵蚕、蝉蜕“为温病之圣药”。 值得注意的是,姜黄的性味,古今本草书中俱有不同认识,有谓性温,有谓性寒。升降散中所用姜黄是以“大寒”使用的。“姜黄(广产),性味与郁金相似,然较烈。下气最捷,破血立通,调月信,消瘴肿。但稍损真气,用宜慎之”。至于后人有用片姜黄者,性温,与原方广姜黄有别。

关于蜂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本方中当为生用。 杨栗山对升降散的评语:“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当代医家蒲辅周对升降散的评语:“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 近人总结升降散组方所体现的治法为升降相因法。那么,方中僵蚕、蝉蜕之升,可否用别的升药代替,就这一问题,笔者在北京参加“2011年国际经方论坛”时请教过李士懋前辈,李老的答复是僵蚕、蝉蜕轻清化浊,别的升清药无此作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2012-08-04 15:42:25) 升降散临床应用验案 王业龙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黄泥卫生所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由僵蚕、蝉蜕、大黄、姜黄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杨栗山谓:“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其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此范围,兹举验案于下。 解毒化痰乳蛾消 陈某,女,4岁。患儿于4天前发病,初起精神不振、口角流涎、不欲饮食、发热、声音嘶哑,诊断为扁桃体炎,曾用抗生素治疗三日无效,又投玄麦甘桔汤之类无效。来时症风精神疲倦、昏昏欲睡、口流清涎、吞咽困难、哭音微弱、不欲饮食,大便三日未行,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咽喉充血水肿,肛温40.8?。辨为风热上攻咽喉,清窍闭塞。遂投升降散加减治之,僵蚕、蝉蜕各3克,射干、山豆根各5克,姜黄、大黄各6克,煎取浓汁,蜂蜜为引,昼夜分次徐徐喂服,2剂药

升降散应用心得体会

升降散应用心得体会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方由白僵蚕(酒炒)2钱,全蝉蜕(去土)1钱,广姜黄(去皮)3分,川大黄(生)4钱。为末,病轻者分4次服,病重者分3次服,最重者分2次服。蜂蜜、黄酒调匀冷服。杨栗山用升降散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 此方最早的出处记载在明万历十五年( 公元 1587 年) 刊行的《万病回春》,后来龚廷贤在其所著的《云林神彀》、《鲁府禁方》、《济世全书》诸书中亦均记载了内府仙方。《万病回春》所载内府仙方的药物组成为大黄四两、僵蚕二两、蝉蜕二钱半、姜黄二钱半,用量比例为 16 /8 /1 /1,用法为“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其主治为“肿项、大头病、蛤蟆瘟病”。《云林神彀》明确指出此方治疫,《济世全书》也指出此方治“时行”。此方简便验廉,主治的又是瘟疫大病,加之龚廷贤医名之盛冠绝当时,其著作传播较广,因此此方流入民间后,必然为有识之士所珍视。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具有升清降浊,泻火解毒之功,作为中医治疗温病的一张名方沿用至今,临床应用广泛且

疗效显著,是治疗传染病的常用方剂,“瘟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诸病源候论·喉咽肿痛候》认为:“喉咽者,脾胃之候也,气所上下。脾胃有热,热气上冲,则咽喉肿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火郁发之”,当轻清宣泄,升清降浊,调畅气机,疏散郁火,而非一派苦寒,以防凉遏冰敷,闭门留寇[2]。风热之邪循口鼻而入肺胃二经,内外合邪,郁结喉核,毒热壅滞,而成是症。 我在跟随全国基层名中医阚士宇老师学习中通过整理老师运用升降散治疗多种疾病的验案,揭示其紧扣“气机失调、升降失常”的病机,并擅于运用升降散治疗扁桃体炎、肺炎、过敏性紫癜、抽动症等的经验,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对于研究升降散的组方奥妙、证治范围及适应证候均有参考价值。现在对其治疗扁桃体炎进行病例举例如下: 患者,女,4岁,2015年初诊,平邑人。既往有反复发作史,此次高热、咽痛1天。诊见:高热(T:39.3℃),恶寒,咽痛,咽红,扁桃体II°肿大,有白色分泌物,呕恶不食,大便素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乳蛾。辨证:肺胃郁热,毒蕴咽喉。西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治宜:升清降浊,解毒利咽。方投升降散加减:炒僵蚕10g,蝉蜕10g,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金银花10g,连翘10g,日1剂,水煎留汁,加蜂蜜1匙,调匀分2次服。服上方1剂后便通,咽部疼痛明显改善,3剂后未再发热、咽痛消失、大便恢复正常。

人性化管理的临床应用现状

人性化管理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保证护理服务和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护理管理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一切管理活动皆以人为核心,以调动、激发人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动力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人性化管理中为员工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亲切、融洽、互利的关系。 标签:人性化管理;现状;体制改革 目前,护理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护理人员数量的不足,长期超时超量的工作,工作压力大,薪酬待遇低,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增大[1];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未能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无法体现护士自身的专业价值,引起护士对职业的认可度降低[2];传统的排班模式,护士被动机械地执行,缺乏人性化关怀;新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强调重视人的因素,努力为护理人员创造适宜个人才能发挥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1人性化管理的定义及管理理念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从人性出发,把人视为管理的重心,尊重人的个性,充分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根据每位护士的性格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护士素质、专业理论、业务技术的培训。在外出进修、学习、论文书写等方面给予每个人机会,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满足感[3]人性化管理的一切管理活动皆以人为核心,以调动、激发人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动力的先进的管理模式[4]在人性化管理中为员工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感到愉悦、舒适,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亲切、融洽、互利的关系。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并积极主动的与护士沟通,帮助护士解决问题,即使进行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地点,避免打击挫伤护士的积极性[5]。 2人性化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人性化管理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主要为金钱和物质而工作;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社会人”假说,指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人的社会需求;193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层次论”之”自我实现”假说,指出人需要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1975年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方面》将行为科学的理论观点概括成为”X-Y”理论,明确了对人的认识包括对人本身特性即人性的认识,人是生产力最主要的因素。人性化管理理论不断丰富,使其在不同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刘祖发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内科病的经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5), 290-29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4508363.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4508363.html,/10.12677/tcm.2018.75049 Professor Liu Zufa’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with “Shengjiang San” Qiao Zhao, Zufa Liu* 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Aug. 21st, 2018; accepted: Aug. 29th, 2018; published: Sep. 5th, 2018 Abstract The “Shengjiang San” comes from Yang lishan’s treatise on typhoid fever and pestilence. The teacher ha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by using his idea and sticking to his prescription. In this paper, three cases of cardiac neurosi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bronchial asthma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Keywords “Shengjiang San”, Clinical Experience 刘祖发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内科病的经验 赵巧,刘祖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8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29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5日 摘要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系温病名方,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 老师遵其意、守其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分别择其治疗心神经症、肠易激综合症、支气管哮喘3例治验,阐述了老师应用升降散的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探讨。 *通讯作者。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发表通里、清上夺下法) 金刘完素《宣明论方》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 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 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主治】治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表里三焦皆热者;并治疮疡肿毒。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此即凉隔散变法,去竹叶、白蜜,而加发表和气血药。荆、防、麻黄、薄荷,发汗而散热搜风,栀子、滑石、硝、黄,利便而降火行水,芩、桔、石膏清肺泻胃,川芎、归、芍养血补肝,连翘散气聚血凝,甘、术能补中燥湿,生姜通彻表里。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清喻嘉言:按此方乃表里通治之轻剂。用川芎、当归、芍药、白术,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可多服也(《尚

论篇》)。 清程山龄:夫在天之疫,邪从经络入,寒多者治以辛温,宜五积散;热多者治以辛凉,宜九味羌活汤,审其气虚不能作汗者,宜人参败毒散;热甚格邪不作汗者,宜防风通圣散;若发颐及大头证,是风火相乘而为毒,宜防风通圣散加牛蒡子。金银花、桔梗、贝母、瓜蒌仁之类,俾邪从经络入者,仍从经络出,此以发汗为去路也……或内有实热,外有实邪者,宜防风通圣散以两解。此方疫证第一良方,用之得汗,不论新久,头头是道,此以攻下为去路也。 清雷少逸:此方是河间所制,主治甚多,不能尽述,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医者不能拘守成方,务宜临时权变。本方除大黄、芒硝名双解散。汪讱庵曰:麻、防、荆、薄、川芎以解表,芩、栀、膏、滑、连翘以解里,复有归、芍以和血,甘、桔、白术以调气,故曰双解(《时病论》)。 近代何廉臣:此方发表攻里,清上导下,气血兼顾,面面周到。河间制此,善治四时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凡邪在三阳,表里不解者,以两许为剂,加鲜葱白两茎,淡豆豉三钱,煎服之,候汗下兼行,表里即解。形气强者,两半为剂;形气弱者,五钱为剂。若初服因汗少不解,则为表实,倍加麻黄以汗之;因便硬不解,则为里实,倍加硝、黄以下之;连进二服,必令汗出下利而解,其法甚捷,莫不应手取效,从无寒中痞结之变。顾松园于本方去麻黄、川芎、当归、白术、

升降散儿科临床应用近况

升降散儿科临床应用近况 【摘要】对升降散治疗小儿多种疾病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升降散在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治疗上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升降散小儿疾病临床应用综述 升降散一方出自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为治瘟疫15方之总方,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症不可名状者。该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药仅六味,配伍精当,君臣佐使引导六法俱备。近年文献陆续报道使用该方加减治疗儿科多种疾病,证明在儿科应用甚广。笔者现就近年该方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概述如下。 1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李孔就[1]应用升降散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00例,以小儿及青壮年居多。方药:姜黄10g、蝉蜕10g、大黄12g、僵蚕10g,随证加减。痊愈91例,无效9例,治愈率91%。其治愈者最少服1剂,最多服7剂,平均服4剂。赵新芳等[2]应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5例,治愈13例(52%),有效8例(32%),无效4例(16%),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刘建军等[3]运用

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杏仁、生石膏、金银花、连翘、蝉蜕、僵蚕、黄芩、大黄、姜黄、甘草)治疗重症肺炎11例(年龄最小10岁),均告痊愈,服药最多15剂,最少10剂。郑惠伯[4]治疗1例1岁病毒性肺炎患儿,药用僵蚕、蝉蜕各6g,姜黄、大黄、麻黄、甘草各3g,杏仁5g,石膏30g,水牛角(先煎)15g,牡丹皮、生地黄、赤芍、金银花、连翘各10g,2剂后咳减,随证调整上方,继服3剂而愈。孙定隆[5]治疗1例6岁重症肺炎患儿,辨证属风温之邪侵犯肺胃,方用升降散辛凉宣泄、升清降浊、釜底抽薪,加露蜂房、黄芩以助解毒清热之力,加薄荷以助僵蚕疏散,加小蓟以制姜黄之温而添活血之力,故一剂中的,便通、热退、咳减。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郁遏所致。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因此,气郁为六郁之始,肝郁为诸郁之主,而肝主疏泄,对人体之精神情志,饮食运化,水液代谢,血脉的运行均有调理作用。所以,气滞则痰凝,血瘀,气郁则化火,痰蕴则生热,内扰于心,则心神不宁。验之临床,本病实多虚少,有些患者貌虚而本实,据此,治疗上宜先疏理、清化,调气行血,而后再作补益,若补益过早,常能使痰火升腾,气血瘀滞而诸症加剧。舒郁安神汤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半夏、陈皮、云苓、菖蒲、远志、郁金、生龙齿化痰开窃,宁心安神;黄连、竹茹以清热泻火,枳实调畅脾胃气机,以使升降冲和。 在治疗中观察到,心烦、急躁、失眠多在2周内恢复,而情绪低落和躯体症状(如躯体疼痛、胃肠道症状等),亦随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持续时间较长,需继续用药,方能收到较好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建章.脑血管病治疗进展.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98. 2 于法商,等.脑血管病后精神障碍临床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15. (收稿日期:2001102111) 〔方药纵横〕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吕 直 浙江省第二中医院(310012) 关键词:升降散Π伤寒温疫条辨方 应用 升降散(白僵蚕、蝉衣、片姜黄、大黄),系清代温病学家杨粟山《伤寒温疫条辨》创制的治疗温热弥漫内外的一首主要方剂。该书标明“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言状者,此方主之”。并列出如头痛眩晕,胸膈胀闷,心腹绞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火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等二十余条适应症,“但服此方,无不辄效”。该方以僵蚕清热解郁、除湿化痰为君,蝉衣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为臣,姜黄行气散郁为佐,大黄泄热排毒为使;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衣升阳中之清,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其组方之精、疗效之著,甚得蒲辅周、魏长春等近代已故临床医家的胜赞,并擅用该方加减治疗温病三焦大热乙脑、暑风挟湿丹疹、风寒湿气营并发猩红热、血热兼风寻麻疹和伏邪晚发类疟等,临床更见有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痰热壅盛之肺炎、扁桃腺炎,湿热郁涩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的报导。笔者应用该方加味治疗郁热久羁少阳寒热如疟、痰热壅滞咽炎、湿热弥漫慢性盆腔炎、湿热浸淫斑疹瘙痒等,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1 热郁少阳,寒热不已 袁某某:男,51岁,农民。恶寒发热间作,头痛泛恶不已,延绵已十月有余,中西药治疗不断。身热38度,颈背筋脉拘紧,两手无名指、小指发麻,纳眠尚调,大便不畅,苔薄黄腻,脉弦细滑带数。热郁少阳,三焦气机不畅。治宜清疏肝胆,调畅气机。方拟柴胡、黄芩、法半夏、片姜黄、白僵蚕各10g,蝉衣、薄荷各6g,竹茹、枳壳、蔓荆子各12g,大黄、甘草各5g。服5剂,寒热除,头痛、手指麻木不作。一周后午后略有低热,腰背肩胛酸滞,舌红苔薄,脉细弦。少阳郁热已解,阴血也见亏损。续清余邪,佐以养阴退虚热。银柴胡、地骨皮、白僵蚕、秦艽各10g,蝉衣、片姜黄各6g,生首乌、制女贞、枸杞子、川楝子各12g,生甘草5g,红枣10枚。7剂,未再来诊。 外感失治,邪留不去,缠绵少阳,枢机受阻,以致寒热间作,头痛泛恶,太少阳经气不利,则项背肩胛拘紧,两手无名、小指麻木不适;苔薄黄腻,脉细弦滑带数,此少阳郁热、痰浊内滞之征。治用小柴胡汤清疏少阳,合升降散疏理气机,加薄荷、蔓荆子疏风散热,竹茹、枳壳利痰下气。肝胆气机流畅,表里营卫协和,外邪无滞留之地。然郁热延绵数月,营阴暗灼于里,寒热除而午后微热,腰背酸滞,郁热伤阴,肝肾已亏。复诊于升降散疏调气机的基础上加滋补肝肾、养阴退虚热之品,邪去阴复,肝肾得以充养,诸症消除。 2 痰热壅滞,咽喉肿痛 钱某某:男,43岁,农民。咽喉梗塞,如有物阻,吞吐不去,甚于半年前淋雨感冒,西药消炎滴注、中成药润喉利咽,用之无数,终无大效。诊见咽喉红肿,漏泡壅塞,咯痰白沫,纳少便解不畅,苔白滑腻,脉来细缓。 85

PillCam胶囊内镜规范操作程序

PillCam胶囊内镜规范操作程序 说明:本操作程序不能代替用户使用手册。医师在正式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认真阅读用户手册。 预约患者时:向患者提供《患者说明》 患者进入房间前: 1.准备检查设备:粘性垫片,阵列传感器,衬垫,模板或传感器定位示意图,PillCam 胶囊,数据记录仪,带吊带的记录仪腰带,一杯水。 2.给记录仪充电直至显示四格满电。 3.准备阵列传感器:将传感器插入粘性垫片中 患者进入房间后: 1.与患者进行检查前的简短会谈,以确认患者达到了禁食的时间要求,并收取患者知 情同意书。 2.测量患者身高、腰围及体重。 3.在RAPID?工作站登记患者情况。 4.初始化数据记录仪(约需10分钟)。在此期间进行以下操作:(a)调整记录仪腰带; (b)安装阵列传感器。 5.初始化结束后,取下数据记录仪。 6.将记录仪挂戴在记录仪腰带上(检查LED指示灯处在工作状态) 7.穿戴上记录仪腰带。 8.将阵列传感器与数据记录仪连接。 9.将PillCam胶囊放在患者腹部前——LED指示灯应该以胶囊工作频率闪亮 10.将PillCam胶囊放在患者口中——LED指示灯应该以胶囊工作频率闪亮 11.患者和水吞服PillCam胶囊——LED指示灯应该闪亮 12.向患者提供使用指导——从R APID?工作站中打印 13.患者离开 检查仪器的回收: 1.如果数据记录仪仍戴在患者身上,先断开传感器与记录仪间的连接。 2.脱下记录仪腰带。 3.从患者腹部小心取下阵列传感器。 4.给电池包充电。 5.清洁阵列传感器。 下载: 在RAPID?工作站进行在线数据下载

维护保养规则 记录仪腰带的清洁和维护 记录仪腰带通常戴在衣服外面。需要清洁时,按如下步骤操作:从记录 仪捆带上取下数据记录仪后,用温水和中性肥皂(如擦洗尼龙等精细织物 的清洁剂)擦洗捆带,并将其晾干。 将记录仪腰带贮藏在不接触化学品、海水、汽油,或是过热或阳光直射 的地方。 请勿对记录仪腰带进行干洗或熨烫操作。 感应器列阵清洁 适度清洁(灰尘、汗渍),用酒精(最高浓度70%)轻轻地擦洗感应器。酒 精不能除去粘性物质。由于酒精是一种极性溶剂,不要大量使用,擦拭后 干燥 20 分钟。 要从感应器列阵上除去粘性物质(不是从人身上),要使用无色挥发油。 也可以用以下医用粘合胶清洗剂除去粘性物质: B-508 安全溶剂 B-202 Hollister 溶剂 B-206 Detachol 粘合胶清洗剂 使用时遵照制造商规定的所有预防措施使用 人工数据记录仪放电 建议在即使未使用数据记录仪电池的情况下,也要每三个月按下列步骤人工对数据记录仪电池放电一次: 确定数据记录仪中有适当的电池。 将数据记录仪插入其充电座中。 在程序画面中单击数据记录仪栏选择相应的数据记录仪。画面右侧的按钮 将变为可用。单击打开数据记录仪信息屏幕。 在画面底部单击开始放电。将显示消息:放电可能持续最多 12 个小时。确实要开始放电吗 单击确定。在电池放电时,在两个位置显示电池状态为放电中: 数据记录仪信息屏幕左下角 数据记录仪中的数据记录仪栏 要返回到其他 RAPID 功能,单击关闭。 如果需要在放电过程中停止放电,返回数据记录仪信息屏幕并单击停止放电。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 1

更多资料请访问.(.....) - 2 -

镇卫医便[ ] 号 关于开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及第二、三类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调查的函 各辖市(区)卫生局、新区社发局、各有关医疗机构: 为加强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和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决定对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我市制定<镇江市手术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提供依据。请各辖市(区)卫生局、新区社发局和各有关医疗机构根据<江苏省手术分级目录( )>(见省厅网站)及当前已公布的第二、三类医疗技术目录(见附件),按照下面附表要求认真组织填写,于5月25日前报市卫生局医政处。各辖市(区)一级医疗机构填报后由属地卫生局统一填写汇总表。 联系人:严金二,联系电话:88912856,。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附件: 江苏省卫生厅公布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第一批: - 3 -

1、下颌角、下颌骨各型截骨术; 2、游离皮瓣移植技术; 3、人工肝支持系统; 4、各型脊柱侧凸以及后突畸形的矫形手术; 5、人工椎体植入手术; 6、抽搐性电休克治疗; 7、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 8、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9、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10、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术; 11、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 12、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13、全身麻醉技术; 14、神经阻滞治疗技术; 15、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视技术; 16、体外循环技术。 第二批: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 2、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 4、心脏导管消融技术; - 4 -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卷四。《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书为“发千古未发之秘”。 自创治温病十五方 杨栗山认为:“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碍阴阳不通。”治疗时必须“清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过程中证候变化复杂、临床见症不同的特点,恪守古法而灵活善变,创立了宣郁清热的卓著方剂——升降散。方由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四味组成。 并在升降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自创了以“轻则清之”为法则的八方: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凉膈散、小凉膈散、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以“重则泻之”为法则的六方:增损大 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加上升降散一方,共计十五方。 在选择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之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选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

栀子等。如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用“轻则清之”为原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石膏、知母、金银花、桔梗等清气泄热之品;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遵循“重则泻之”之法则,在升 降散的基础上加入芒硝、枳实、厚朴等攻里解毒之品。例如杨栗山选用神解散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卫气同病之候,即用升降散加金银花、生地、木通、车前子、桔梗、神曲等药。杨栗山对此方十分推崇。他说:“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有 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 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外有憎寒、内有壮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燥者,确有疗效,常能达到营卫通达,汗出病解的目的。杨栗山所创方剂对于温病的治疗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升降散证治析要 杨栗山对内经“火郁发之”之旨颇有研究。他认为:温 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升降,治疗上须采用“郁而发之”的原则,倡导宣郁清热为法则以调节 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使周身气血流通,升降复常,阴阳平衡,独创升降散即是此意。 升降散临证表现:憎寒壮热,头痛,骨节酸痛;或口渴饮水无度,口气如火,心烦不宁;或头面猝肿,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上吐下泻,呕吐血汁,丹毒发斑,雷鸣腹痛;或舌卷囊缩,腰痛如折,大便火泻,小便淋涩。其表里上下见症虽各不相同,但受邪则一,均由杂气内郁所致。其次温病初起,过用寒凉,遏阻

防风通圣丸——一方治百病,从一个方子看精深中医智慧

防风通圣丸——一方治百病,从一个方子看中医智慧 中医到底是什么?中国近现代以来随着全面学习西方,国粹中医从国民党政府开始,一直到现在。逐渐为政府所抛弃,大批学习西医人才占据医疗卫生行业,中医教育也开始按照西医思维进行改造,现在就是中医科班出来的毕业医生甚至连一个普通的感冒也不会治疗了,我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之一的中医至少在官方打压之下走向衰落。 可幸运的的是纯中医由于其极大的生命力,一直在民间保存流传。中药因为系统思维几百年前年留下的方子依然可以治好病,这是西方药物几年就淘汰更新无法比拟的。 一方治百病,被现在的人称之为笑谈,为何?国人思维已经完全因为学习西方的教育,其思维方式变成对症下药的直线思维了。今天试举一例,不知道读者认识到其思维价值没有。其实在中药领域,类似下列方子的东西不是一个,据我了解不下10 个。用这个来启迪思维吧。 贾 2012--4-4 有病没病,防风通圣

部分有关防风通圣丸的资料: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 ,这句话说明了防风通圣散用途之广,集防与治于一体。该方出之《宣明论方》,是金代名医刘完素著名的代表方之一。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此方,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由于该方卓越的临床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攻邪派宗师张子和即用此方治疗面肿风,还配汗、下、吐之法治高年暴发狂症。《成方切用》利用本方化裁治疗风热抽搐,手足瘛疭,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等一切风热证。《外科正宗》、《外科理例》、《名医杂著》、《疡科心得集》、《名医方论》等书籍皆有本方的记载。1977 年版和1985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此方。 由于有历代医家用本方防治疾病的经验,因此河南有些地方称之为“春药” (春天的药),每到立春时节起,不少家 户都要备几剂防风通圣散,全家服用可防春日之温热病。故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称。 、防风通圣治百病

三氧治疗仪的现状、发展及临床应用

蹴Sc|ENcE ■■■蒴r一………… ——_ ■_ ■■_氧治疗仪的现状、发展及临床应用 山东宝法肿瘤研究院于保法 22MedjcaIA00aratus&INSTRUMENTS 中文摘要: 三氧治疗仪是产生医用三氧进行三氧治疗的医疗器械,三氧治疗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三氧治疗具有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简单易控制、疗效好、无副作用等独特显著的优势。 本文通过对三氧治疗仪特点、三氧医用机理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概述,以期推动三氧疗法在中国的发展,为国内康复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三氧治疗仪三氧臭氧三氧疗法 临床应用 万方数据

三氧治疗仪是提供医用三氧(三氧分子式为03,即臭氧)的医疗器械,与家用、工业用臭氧设备有严格的区别。三氧治疗仪是用医用纯氧,通过原生放电产生浓度可控的三氧气体进行康复治疗。医用三氧是纯三氧和 纯氧气的混合体,需要新鲜制备。 三氧治疗仪目前在国内的生产厂家很少,据笔者所知,能够批量生产的厂家有济南优科医疗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产品上市的时间也很短。同时,国内医用三氧用于临床的文献报道也不多。 但在国外,使用三氧治疗仪进行三氧治疗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一、医用三氧的特点 三氧极不稳定,属氧化剂,分解后残留物为氧气,绝无二次污染。其作用主要有: 1、能杀死病毒细菌但对健康细胞无害; 2、能刺激机体白细胞增殖,活化红细胞,促进氧从血液到细胞的扩散,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细胞代谢; 3、能氧化降解石化物,分解机体产生的废物和有毒物质,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4、可调节人体的抗氧化能力,调节免疫系统,激活人体正常代谢,对细胞有再生修复能力; 二、三氧治疗仪的临床应用现状 1、世界三氧疗法进展 1857年,世界上第一支臭氧管诞生。1957年,JoachlmHansler发明了第一台医用三氧制备机,从而使精确的臭氧/氧混合物的剂量成为可能,开始了三氧治疗的广泛应用。 1935年,在柏林德国外科协会第59次会议上,Payr发表《外科三氧疗法》,第~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将三氧广泛应用于各种战争创伤以及厌氧性感染的治疗中。 三氧疗法的主要形式有:直肠注气法、肌肉注射、大型和小型自动血疗法、三氧水、关节内注射,三氧气体浴、局部气体浴、三氧油、三氧的吸入、自动同源免疫疗法(AHIT)。 据统计,在过去的70余年中,三氧治疗已被应用于超过40种疾病的治疗,接受三氧治疗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三氧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肺疾病、循环障碍、老年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失调性疾病等方面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诸如:心血管病、动脉硬化症、癌症、艾滋病、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眼疾、胃肠炎、肝炎、老年痴呆、外伤等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临床实践证明了采用三氧疗法的有益作用。 2、三氧治疗仪临床应用地区分布特点 由于三氧没有专利、医用三氧的制备价格低廉、控制简单、医用三氧可应用于大量的治疗过程且非常有效的特点,三氧疗法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待遇。 在欧洲国家、古巴、俄罗斯等高福利国家,三氧疗法得到了重视和普及,研究者们得到了政府和主要大学的支持和合作。在欧洲已经有15000多从业者合法进行三氧治疗。在俄罗斯,三氧疗法已经成为主流医学中的一部分,并有许多周边国家的医生前往接受训练。在以建立了一流卫生保健系统为最大荣耀的古巴,从1985年以来,已经用三氧治疗了超过20000名患者,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去接受治疗。 但在美国和加拿大却很少使用三氧疗法,由于用三氧疗法的费用比传统疗法少50%,威胁到了那些制药公司、医学中心以及习惯用复杂疗法、开贵重药品、让病人长期住院的医生的利益,因而受到了国家医学权威的阻挠,得不到医学主流的重视。近几年,在国际卫生组织的努力下,美国政府已逐渐接受三氧疗法。 Medlca}Apparatus&lNSTRUMENTS 23  万方数据

2021年升降散的临床应用之欧阳学文创编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欧阳光明(2021.03.07) 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卷四。《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书为“发千古未发之秘”。 自创治温病十五方 杨栗山认为:“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碍阴阳不通。”治疗时必须“清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过程中证候变化复杂、临床见症不同的特点,恪守古法而灵活善变,创立了宣郁清热的卓著方剂——升降散。方由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四味组成。 并在升降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自创了以“轻则清之”为法则的八方: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凉膈散、小凉膈散、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以“重则泻之”为法则的六方: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加上升降散一方,共计十五方。 在选择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之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选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如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用“轻则清之”为原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石膏、知母、金银花、桔梗等清气泄热之品;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遵循“重则泻之”之法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入芒硝、枳实、厚朴等攻里解毒之品。例如杨栗山选用神解散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卫气同病之候,即用升降散加金银花、生地、木通、车前子、桔梗、神曲等药。杨栗山对此方十分推崇。他说:“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外有憎寒、内有壮热、口苦咽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方例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方例 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卷四。《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书为“发千古未发之秘”。 自创治温病十五方 杨栗山认为:“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碍阴阳不通。”治疗时必须“清热解郁,以疏利之。”他根据温病过程中证候变化复杂、临床见症不同的特点,恪守古法而灵活善变,创立了宣郁清热的卓著方剂——升降散。方由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四味组成。 并在升降散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自创了以“轻则清之”为法则的八方: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凉膈散、小凉膈散、大复苏饮、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以“重则泻之”为法则的六方:增损大 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

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加上升降散一方,共计十五方。 在选择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之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选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如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无形热炽之证时,采用“轻则清之”为原则,在升降散的基础上加石膏、知母、金银花、桔梗等清气泄热之品;常用于治疗温病气分有形热结之证时,遵循“重则泻之”之法则,在升 降散的基础上加入芒硝、枳实、厚朴等攻里解毒之品。例如杨栗山选用神解散治疗温病初起、火郁三焦、卫气同病之候,即用升降散加金银花、生地、木通、车前子、桔梗、神曲等药。杨栗山对此方十分推崇。他说:“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有 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 临床中用于火郁三焦、外有憎寒、内有壮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燥者,确有疗效,常能达到营卫通达,汗出病解的目的。杨栗山所创方剂对于温病的治疗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升降散证治析要 杨栗山对内经“火郁发之”之旨颇有研究。他认为:温 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升降,治疗上须采用“郁而发之”的原则,倡导宣郁清热为法则以调节 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使周身气血流通,升降复常,阴阳平衡,独创升降散即是此意。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防风通圣丸一方治百病,从一个方子看中医智慧(文摘精选)

防风通圣丸——一方治百病,从一个方子看中医智慧(文摘精 选) 2015-07-31周易数字... 中医到底是什么?中国近古代以来随着全面学习东方,国粹中医从国民党政府开始,不断到如今。逐渐为政府所抛弃,大批学习中医人才占据医疗卫生行业,中医教育也开始按照中医思想进行改造,如今就是中医科班出来的毕业医生甚至连一个普通的感冒也不会治疗了,我称之为中国文明的活化石之一的中医至少在官方打压之下走向衰落。可侥幸的的是纯中医由于其极大的生命力,不断在民间保存流传。中药由于零碎思想几百年前年留下的方子仍然可以治好病,这是东方药物几年就淘汰更新无法比拟的。一方治百病,被如今的人称之为笑谈,为何?国人思想曾经完全由于学习东方的教育,其思想方式变成对症下药的直线思想了。今天试举一例,不知道读者认识到其思想价值没有。其真实中药领域,类似下列方子的东西不是一个,据我了解不下10个。用这个来启迪思想吧。贾2012--4-4 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部分有关防风通圣丸的材料: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这句话阐明了防风通圣散用途之广,集防与治于一体。该方出之《宣明论方》,是金代名医刘完素著名的代表方之一。清代名医王旭高度评价此方,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

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由于该方杰出的临床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攻邪派宗师张子和即用此方治疗面肿风,还配汗、下、吐之法治高年暴发狂症。《成方切用》利用本方化裁治疗风热抽搐,手足瘛疭,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等一切风热证。《内科正宗》、《内科理例》、《名医杂著》、《疡科心得集》、《名医方论》等书籍皆有本方的记载。1977年版和198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此方。由于有历代医家用本方防治疾病的经验,因此河南有些地方称之为“春药”(春天的药),每到立春时节起,不少家户都要备几剂防风通圣散,全家服用可防春日之温热病。故有“有病无病,防风通圣”之称。一、防风通圣治百病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之剂,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酒蒸)、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18味药组成。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热,主升主出主开;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热从便解;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缓急。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正如雷丰《时病论》曰:“主治甚多,不能尽此,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故有“防风通圣治百病”之说。(一)肥胖症本方集解表、泻下、清热于一身,可经过发汗、

相关文档